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8W

摘 要:“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中學教育中,教書與育人是分不開的。中學生物教學的內容涉及廣泛,適於滲透德育教育。這樣,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不但要深刻挖掘教材內容,更要聯絡學生生活實際、人生體驗等,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出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才。

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論文

關鍵詞:生物教學 德育 教育 寓教於樂

在物質文明相對豐富的今天,我們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個觀點已被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依據國中生物課本身的特點,以及生物課本身具有的德育功能,筆者在日常生物教學工作中特別注意德育的滲透教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深挖教材中德育功能的內容

生物教材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倫理觀、生態觀等方面的內容,除個別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外,絕大部分的德育功能都隱含在生物學知識中。在日常的備課中,筆者特別注重挖掘教材中隱含的德育教育內容,寓德育教育於智育教育之中。如:在給國中一年級新生上第一節生物課講《致同學們》時,我引用“袁隆平身價超過千億元,不為錢而活著反而最富有”一文,告訴學生:袁隆平的千億身價並不體現在他個人的財富上,而是更多的體現在他為社會創造的財富中。只有將個人價值與奉獻社會結合起來,一個人的成功才是最有價值的。只有將崇高的理想建立在一項項具體、甚至枯燥的工作上,一個人的奮鬥才是紮實的,離成功也是最近的。這樣,使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二、厚今薄古,擴大德育教育的內涵

我國不僅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且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應用這些知識,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註意謳歌新中國成立在生物科學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點燃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與火。例如:在講“遺傳和變異”時,介紹袁隆平培育高產雜交水稻獲世界金獎,1988年“種子太空旅行”後選育的高品質、高產的蔬菜糧食品種等;講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已於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學;講“免疫”時,介紹我國醫學保健的飛速發展等。通過介紹,使學生看到我們祖國的發展前景,立志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

三、注重鄉土教育,增進學生德育感受

愛祖國是黨和國家對公民的最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的家鄉都不熱愛的人是不會熱愛祖國的。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意挖掘教材的鄉土性。例如:我們洛川縣以蘋果而聞名全國。在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培育蘋果的種植技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體味學有所用的喜悅,再從蘋果產業的發展帶動洛川的經濟發展使人民生活富裕。這些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從而使學生以自己的家鄉為榮,熱愛家鄉,熱愛偉大的祖國。

四、善於聯絡實際,用德育彌補學生不足

在教學中,我注意用新中國在生物科學技術上取得的成果與國外的、解放前的對比,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同時,當今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寵愛下,成了當今的“小皇帝”、“小公主”,形成一些不良習慣。根據這些情況,我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必要的勞動內容,讓學生多動手做,體味勞動的辛苦和收穫的喜悅。例如:在講“微生物在生活中的應用”時,我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做醪糟,使學生在體味了勞動的辛苦後也品味到收穫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徵,寓教於樂

國中生喜歡直觀形象、事例生動、語言優美的教學。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慾旺,但注意力不能持久。依據這些特徵,在課堂教學中,我穿插一個生物科學家的愛國故事,引用名言,朗誦詩歌等,使德育功能的內容具體,生動、形象、多樣。例如:在講“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時,我應用古詩詞匯入,讓學生在美妙的詩句中想象大自然的美景,同時投影一些美的環境圖片,再用一些環境汙染的圖片作反襯,引起學生思考,分析環境惡化的原因和危害,教育學生愛護環境,愛護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如,利用“沙塵暴——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這篇文章來糾正學生對沙塵暴的片面認識,培養學生用辨證的方法去看待事物的能力。達到了寓德育教於生物學知識的傳授之中,寓德育教與樂學之中,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用心鑽研、不斷挖掘課本中蘊涵的德育內容,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努力把學生培育成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