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優秀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1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優秀

《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絡。

2、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問題。

3、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形狀無關,與底和高有關,會運用面積公式求三角形面積。

4、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種能力,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教法與學法:教法:演示講解、指導實踐。

學法: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三角形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學習新的知識,那你知道做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料呢?(不知道)我們佩戴的紅領巾是什麼形狀的?(三角形),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給學生提供現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二、探究新知

1、複習關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

師: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是怎麼推導的?

師:我們是先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運用學過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找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絡,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用轉化的數學思想來探索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設計意圖]抓住新舊知識的生長點進行復習,檢驗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轉化思想的理解情況,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絡,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2、第一次操作實踐

師:好,那怎樣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所學過的圖形呢?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裡的各種三角形,兩人一組想一想,拼一拼。(教師巡迴指導)

3、交流反饋

師:同學們都拼好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拼的?

生:我用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我這也有兩個直角三角形,可是拼不成,為什麼?你有什麼發現?

生:要用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來拼。

師:你拼時怎麼知道是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呢?

生:把兩個三角形重合就知道了。

師:對,要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來拼。

師:還有不同的拼法嗎?

生:我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彙報並且交流拼法,明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看看這幾種拼法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呢?認真觀察,同桌互相說說。

4、第二次操作實踐

師:說的'真好,剛才同學們把兩個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拼組,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也就把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和我們剛學過的平行四過形面積計算聯絡起來了,下面我們再次合作,根據你們轉化的圖形,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絡,推匯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生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前面的拼擺操作,探索三角形與拼成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之間的內在聯絡,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推導的?

生彙報

師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你們的發現太棒了!下面請同學再仔細觀察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三角形的高看看有什麼發現?

師:我們把這種相等的關係叫等底等高。

師:那麼三角形的底乘以三角形的高求出的是什麼?

生:與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為什麼除以2呢?

生:因為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師:大家同意嗎?無論什麼樣的三角形,它的面積都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計算,所以我們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高÷2

師:誰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師板書s=ah÷2(生齊讀)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師: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我們可以方便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老師這裡有一條紅領巾,求它的面積,你需要知道什麼條件?你能估測一下這條底邊有多長嗎?(100釐米)

師:(出示課件)它的高是33釐米,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設計意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感受數學的價值。

(2)我們經常見到類似的標誌的標誌牌(課件出示),你知道這個標誌牌的面積嗎?誰口算一下。

3×4÷2=6(平方分米)

2.5×4.8÷2=6(平方分米)

師:都是這樣做的嗎?為什麼不用2.5分米?

如果這條底邊是4.8分米(課件出示)還可以怎樣列式。(2.5×4.8÷2)

師:通過這道題的解答,你明白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實際生活,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

(3)你認識下面的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誌嗎?

向右急轉彎注意危險減速慢行注意行人

師:我們學校的上下兩個路口在放學時經常交通混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交警隊準備用鐵皮製作四塊這樣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鐵皮嗎?(課件)

學生試算

〔設計意圖〕這道練習的設計,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自然地滲透了安全教育。

(4)小精靈也給大家帶來了問題,請大家看螢幕

師:下圖中哪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你還能畫出和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學生開啟書87頁,在書中畫一畫

師:你畫出了幾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給你足夠的時間你能畫出多少個這樣的三角形?

生:無數個

師:通過畫這樣的三角形,你發現了什麼?

生:三角形的面積與底和高有關,與形狀無關。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揭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們的面積相等”這一規律。

四、總結收穫

這節課我們運用轉化的思想,通過拼擺把三角形轉化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推匯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大家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運用剪拼或摺疊的方法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課件演示)課下同學們可以動手試一試。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生:我學會了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生:我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下節課我們繼續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反思和總結,能使學生建構的知識框架更加清晰、明瞭,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也掌握了學習方法。

《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優秀2

教材簡析:

“三角形的面積”是一節常見的課,一般的做法是在由學生拼組後直接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本設計最大的特點是改革了這一常見的做法,在拼組後,通過對三角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絡的探究,指導學生直接利用這種關係嘗試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在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後,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教學內容:

蘇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P15~P16的內容,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三角形的計算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並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難點是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公式的含義。

教、學具準備:

CAI課件、紅領巾、每個小組準備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提出問題。

師:(出示一條紅領巾)同學們,這是一條紅領巾。它是什麼形狀的?那你們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

2、揭示課題。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操作“轉化”,推導公式

1、尋找思路。

師:是的,我們還不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那同學們想一想,開始我們同樣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後來我們通過什麼方法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呢?

師:對,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板書: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那同學們,我們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師:大家想想,怎樣“轉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補”的方法呢?

[應變預設:同學們根據已有的經驗,一般會認為可以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選擇一種方法實際“割補”,讓學生明白這種方法不好,需要尋找更好的方法。]

2、動手“轉化”。

師:看來用“割補”方法很難“轉化”。那我們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來“轉化”呢?老師為每個小組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請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轉化”成一個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開始吧。

小組合作拼組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應變預設:可能有些同學不會拼組,教師可指導他們用旋轉、平移等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長方形。]

師:拼好了嗎?用這種拼一拼的方法能不能把三角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呢?誰來說一說,你們用這種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了什麼圖形?

[應變預設: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拼出如下幾種形狀,老師選擇其中三個圖形貼到黑板上。]

師:同學們,為什麼有些小組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小組卻拼成了一個長方形呢?你們想想,這是什麼原因呢?

[評析: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的不同類別,弄清拼成不同形狀的原因。]

3、嘗試計算。

師:同學們真棒,大家都發現,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長方形。現在請同學們看圖1。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就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那麼,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又分別是多少呢?

[評析:引導學生說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來的三角形等底等高,為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作鋪墊。]

師: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你們能求出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算一算吧。

師:算完了嗎?它的面積是多大?

師:我們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釐米,那這個綠色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組同學商量商量吧。

[應變預設:在設法求三角形的面積時,可能有部分同學不明白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係,不會計算。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可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得出。]

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開動腦筋,已經算出了這個綠色三角形的面積。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螢幕,(課件出示,如下圖)你們會計算螢幕上這個藍色三角形(底3cm,高2cm)的面積嗎?算一算。

[應變預設:學生可能不會計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虛線三角形,和藍色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它們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使學生明確3×2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還得除以2。]

師:同學們,你們太棒了!又計算出了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再看螢幕,(課件出示,如下圖)你們還能計算這個三角形(底6cm,高4cm)的面積嗎?

[評析:由清晰的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到由一實一虛的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再到一個獨立的三角形,面積計算逐步深入,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經歷了由具象到抽象的過程,思維含量非常豐富。]

4、推導公式。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已經嘗試著求出了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大家都算得很好。那麼現在你們能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寫下來嗎?先寫一寫,同桌同學再商量商量吧。

[應變預設:大多數的學生可能會說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你們推匯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再引導學生說出推導的過程。]

5、理解公式。

師:同學們,老師有點不明白,為什麼你們寫這個公式時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底×高”表示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還要“÷2”呢?

[評析:通過請學生幫助老師解困惑,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含義的理解:“底×高”表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因為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要“÷2”。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難點,更加深了

學生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

6、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師:同學們,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們會不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呢?請寫一寫吧。

[評析:拼一拼、算一算、說一說、寫一寫……不知不覺中,同學們自己推匯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自然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一動手起推匯出的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了,請看大螢幕。(課件出示如下圖,課本P85頁的數學常識。)

[評析:這樣表面是介紹數學常識,但實際滲透了愛國思想教育。]

三、應用公式,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推匯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現在我們就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這是剛才看到的那條紅領巾,同學們,你們知道怎樣才能求出做一條這樣的紅領巾要用多少紅布嗎?

師:對,要求做一條紅領巾要用多少紅布,實際是求這條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而要求這條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必須瞭解哪些資料呢?

師:那就請大家動手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吧。

[評析:這裡並沒有直接給出紅領巾的底和高,需要學生共同合作實際測量,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師:量完了嗎?請大家算一算,看看做這樣一條紅領巾到底需要多少紅布?

[應變預設:指導學生運用公式進行正確的計算,展示學生的算式,集體訂正。]

四、聯絡生活,適當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誌嗎?(課件出示下面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誌。)知道它們的具體含義嗎?

師:交通標誌對於維護交通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學們,這些交通標誌是什麼形狀的?

師:對,它們都是三角形的。(課件出示其中一個三角形標誌的底和高,如下圖)請大家算一算,這個標誌牌(底9dm,高7dm)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應變預設:指導運用公式進行正確的計算,然後集體訂正。]

師:同學們,你們還能算出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嗎?(課件出示如下圖1:底3釐米,高4釐米;圖2:底4釐米,高1.5釐米;圖3:底2.5釐米,高2.8釐米)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四、全課總結,反思體驗

教師:這節課你們學習了什麼?有哪些收穫?

[總評:這節課教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並引導學生將“轉化”的思想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動手操作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整一節課,教師儘量把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組織他們動手實踐,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參與他們的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