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大全(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8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大全(2篇)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2、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兩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初步瞭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積累並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體會兩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借用註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等。

教學理念: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學和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藉助註釋、工具書、聯絡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並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我們上了五年國小了,一定學習過很多很多古詩,誰來站起來背誦一首,讓老師欣賞欣賞!

(指名背誦)

2、剛才大家背誦的古詩中間,有寫景的,有敘事的,有表明心志的,也有寄託情感的,有豪邁奔放的,也有細膩委婉的,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首古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配樂讀古詩)

3、讀後提問

師:這幾首古詩有什麼共同特點呢?(都是思念家鄉的)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有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自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再來學習幾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

二、檢查朗讀,體會詩意

1、同學們在下面都已經預習了這首古詩,作者是誰?(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誰來把這首詩讀一下?(指名讀)

⑴糾正“間”的讀音。一水間的“間”為什麼要讀成“ji?n”呢(因為是間隔的意思)

⑵京口瓜洲一水間是什麼意思呢(京口和瓜洲被一道長江水隔開)

⑶數重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把前兩句一起讀一讀。

3、同學們開啟《課前預習本》,我們把在課下預習時利用註釋總結出來的大概意思交流一下

⑴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離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麼時候照我回到家鄉呢?

4。同學們總結得都很好,不但把詩的大意說了出來,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這樣很好。

三、品味詩句,感悟詩境

㈠學習《泊船瓜洲》

1、齊讀古詩,思考:

你覺得是什麼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呢?(春風)為什麼?(因為作者看到春風吹綠了長江南岸,就想起了家鄉)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有一個字非常有名,請大家把書翻到24頁,我們一起讀一讀資料袋裡面的文字。(齊讀資料袋)這個字是什麼?(綠)你讀了這段文字最深的體會的什麼?(一位這麼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也要養成認真修改、仔細推敲的好習慣。)在這裡綠是什麼意思呢?(吹綠)再讀一下這句詩,當你讀這句詩的時候,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百花盛開,草木蔥蘢,鳥語花香,欣欣向榮)再讀能用你學過的古詩來描繪一下你腦海中的畫面嗎?

3、我們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放音樂)

你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

(描寫春天的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好美的詩句,好美的春天,好美的。江南!還有好美的學生!能記得這麼多古詩,佩服。

4、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一個綠字寫盡了江南無限的春光。老師想問一下,“又綠”是什麼意思呢?(再一次吹綠)春風吹過江南,已經不知道多少回。江南的原野,也不知道綠了多少次。然而“明月何時照我還”,今天的江南,春風在,明月在,詩人卻已經不在;春風年年回,明月日日懸,詩人卻遲遲難歸。

5、詩人為什麼不回來呢,是遠隔千里,路途遙遠嗎?作者現在又身在何處呢,他的家鄉又在哪裡呢?

(作者現在在瓜洲,他的家鄉在鐘山,)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讀一讀

6、(板畫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簡單介紹三個城市:

a、瓜洲位於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與瓜洲隔江相對。

c、鐘山:南京的紫金山,在這裡指南京,南京是王安石的第二故鄉,16歲全家遷入南京,他兩次辭去丞相之職,也是在南京居住,最後也是在南京病逝)

7、作者現在距離家鄉是近還是遠?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讀一讀,(一水間、只隔)

你能讀出來很近嗎?(個人讀,齊讀,範讀)

(從南京出發到瓜洲,只有幾層山、一道江的距離,請看大螢幕,我們看地圖。從南京到鎮江是69公里,坐城市高速列車,20多分鐘就到了,從鎮江到瓜洲就更近了。也可以說,作者才離開家,就開始想家了,換句話說,作者想回就回,為什麼還要羨慕春風的一年一度?他又是為什麼要離開如此依戀自己風景如畫的家鄉呢)

8、請大家看大螢幕。

(出示王安石資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掀起了一場以“理財”“整軍”為中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各個方面的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1074年,因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的共同反對下,第一次變法失敗,王安石被朝廷罷免丞相之職。

1075年,王安石在多次拒絕未果後,再次被拜為丞相,但變法得不到支援,無奈之下,於1076年辭去官職,回到南京老家。

1086年,司馬光升任丞相,廢除新法,王安石憂憤病逝,《泊船瓜洲》這首詩就是在1075年作者前往京城赴任途經瓜洲所作。

9、看了這段文字,你有什麼感受?你能體會到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嗎?

(無奈、悲傷等)

變法的失敗,兒子的離開,王安石早就對做官失去了信心,無奈皇命難違,在春滿江南的時節,不得不離開他深深依戀的家鄉。前途的迷茫,萬千的愁緒化作兩句千古絕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瓜洲鐘山,一水之隔,卻不能還,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又吹,詩人難歸,滿腹無奈,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9、讓我們一起再來大聲吟誦這首詩吧。(齊讀)

結束語

在王安石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多年以後,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時,我們的心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湧起那一股股難解的情感,那就時思鄉情!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2

教材說明:

《泊船瓜洲》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後,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通篇立意含蓄悠遠。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並默寫古詩。

2、領悟詩人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同學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學過不少的古詩,這些古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誰能背一首思鄉詩。注意要到有感情,讀出古詩的韻味。

(《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回鄉偶書》)

師: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1)師:對於王安石你有哪些瞭解?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領導變法。變法對富國強兵起到積極的作用,但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舊派的反對。1074年,王安石無奈辭去宰相職務,任江寧知府。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為宰相。官場的複雜,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他兩次請求辭去宰相之職,宋神宗都不批准。這年春天,迫於無奈,王安石只好勉強上任。北上京城途經瓜洲時,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2)齊讀題目,糾正“泊”字的讀音。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邊)

三、抓字眼,明詩意

(一)、下面讓我們走進王安石的詩作,走近王安石。

(1)小聲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字音讀得很準,讀出了古詩的韻味,語速要稍慢)

(二)理解詩意。

同學們讀得非常好,回想一下平時在理解古詩時採用了什麼方法?

(學生有的說結合註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

師:同學們,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但更重要的還要展開想象。

(1)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可用筆在書上作批註

(2)與同桌交流一下對詩句理解。

四、體驗情感

一、品詞析句。

1、師板書詩的前兩句。讀一讀,你知道這兩句在寫什麼?

2、指名說。師板畫。

師:同學們,京口是現在的江蘇鎮江,位置在長江以南,和題目中的瓜洲正好隔江相對,而與京口只隔幾座山的地方是南京的紫金山,也叫鐘山。

同學們南京是王安石的第二故鄉,他出生在江西,是在南京長大的,因為他爸爸在南京作過地方官。

3、師:孩子們,你們看詩人站在瓜洲的渡口,極目遠眺,由隔江相對的京口想到離他不遠的家鄉——鐘山。那麼你認為此時詩人離家鄉是遠還是近呢?

預設:A.“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路雖遠,由於作者思念家鄉,心已離家鄉很近;很想回家鄉;)

師:同學們的兩種看法都有道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條長江,幾座大山真可謂山高水長,路途遙遠。這麼遠的路可在作者眼裡卻是那麼近。板書:離家近

4、師:用一個詞形容作者很想回家鄉的急切心情。(迫不及待,思鄉心切)

像一個離弦的箭:歸心似箭。

5、同學們作者人在途中,但是卻心繫家鄉,我們從兩句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如能讀出來就更好了。

指名讀3人(師:一個小詩人出現了,感情很強烈,語速再慢點就更好了。)

二、理解後兩句

1、同學們看似寫景實則抒情的前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後兩句是什麼意思呢?指名說意思。

2、你從哪個字或詞中感受到作者思鄉的心情?

(“又”是什麼意思?“綠”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時”、“還”說明詩人多麼想回到家鄉,思鄉之切。“何時”也看出詩人急切地希望回到故鄉的心情。)板書:離家久——思鄉之切

3、體會用詞的巧妙

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用過很多字,最後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麼/

預設:

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綠”最能表現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4、小結: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之情

五、入詩境,悟詩情。

1、指名讀後兩句。

2、按詩的節奏讀。請同學們融入詩人的感情一邊讀一邊想像,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六、歸納學法

我們瞭解了詩人王安石,理解了詩題的意思;通過抓住關鍵的字,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最後通過體會作者的情境,領悟了詩人的感情;這就是欣賞詩歌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