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5篇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

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裡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預設:

大家自由讀讀這兩首詩

把兩手是詩起來看,詩人寫送別了嗎寫了集中在第一首裡面。

詩人與友人感情深嗎從哪裡看出與友人難捨難分,送了一程又一程;月尚殘就出來,一直到太陽東昇。

詩人與好友感情深厚,而且就要分別了,可他卻只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壯觀的、爛漫的夏日詠荷圖,如果你就是詩人,你其實是想對友人說什麼呢

A楊萬里不想讓友人傷感,勉強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好一個豁達的楊萬里啊,堪與王勃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相媲美。

B楊萬里借荷花預示他與友人的友誼。好高妙的寫法呀。

詩人真正想表達什麼,我們今天可以讀,明天還可以讀,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有更別樣得體驗。

4.背誦古詩。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楊萬里。當你和友人從淨慈寺出來,執手相送,一程又一程,突然荷風拂面,清新的荷花映入眼簾,你不由自主放聲吟誦……(指名朗讀全詩)當你和友人漫步岸邊柳下,與友人互相祝福勉勵時,陣陣荷香迎面飄來,你會情不自禁地深情吟誦……(指名學生讀全詩)

當你和友人縱論時局、指點江山之後,策馬由韁,各赴前程之時,忽見陽光下荷葉層層疊疊、荷花晶瑩剔透,你會豪氣滿懷地縱情吟誦……

(學生齊聲吟誦全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薰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薰陶。

課前準備:課文情境圖;蒐集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師生互動)

教 師 活 動 教學資料 教學效果

一、激趣匯入。

1、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看哪!清波盪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一朵朵荷花,向著初升的太陽,紅得那麼鮮亮,那麼水靈!

2、 說說你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3、今天我們學習的宋代詩人楊萬里寫《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繪這副畫面的詩。

4、板書課題,請同學朗讀。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祕書監。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二、創設情境,瞭解古詩。

1、 簡介作者及書寫古詩的時代背景。

2、教師範讀古詩。

3、自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同位互讀古詩。 [註釋] 1.曉:早晨。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祕書。

2.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三.指導自學

1、出示古詩。範讀。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過認真的練 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師:誰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麼流暢,真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帶著欣賞、探究的眼光,利用手中現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能讀懂什麼,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穫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穫,以及想和夥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麼。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的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四、鞏固誦讀。

1、 配樂背誦古詩。

2、 試著誦讀一下。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3.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流露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你能列舉出一些你熟悉的詩人的名字嗎?

指名回答、相機點評

如有同學提到楊萬里,則及時介紹詩人。

是的,楊萬里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詩人,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詩人。

投影出示,介紹詩人,請一位同學幫忙向大家介紹一下。板書:一位詩人。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mào)、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作詩20000多首,有4200首留傳下來,被譽為一代詩宗。

謝謝你為我們大家介紹了楊萬里。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兩首詩,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所學的楊萬里的詩。

這兩首詩,都是描寫自然美景的,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同學們很容易讀懂詩歌給我們呈現的畫面。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另外一首楊萬里寫的古詩,相信你也能讀懂它。請把書翻到132頁。

(板書:一首古詩)

二、整體感知

(一)理解詩題。

課件出示詩題

1.請看詩題,來,讀一讀。曉出 / 淨慈寺 / 送 / 林子方。

指名讀,你讀得很準確、你把停頓讀對了,齊讀。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獲得了哪些資訊?(時間:曉,早上。地點:淨慈寺,在西湖邊上,淨慈寺的大雄寶殿有濟祖殿,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人物:林子方,事情:送)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課件:南宋 楊萬里)

一個簡單的題目,就讓我們知道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可見,詩人的語言是多麼簡潔明瞭呀!

3.請你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早晨詩人楊萬里走出淨慈寺送別好友林子方)

可見這是一首送別詩

4.如果要強調送別的時間,怎麼讀?指名讀。

嗯,知道了送行的時間。如果要強調送行的地點,怎麼讀呢?指名讀

如果要突出送行的物件呢?指名讀

小結:一個句子,因為強調的內容不同,讀法是不一樣的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的詩人楊萬里,在送好友林子方離開杭州,去福建做官時寫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先請同學們自由地把這首詩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出示整首詩

(二)初讀,讀正確、讀通順。

1.把詩讀正確。

(生練讀;師巡視並提醒讀書姿勢)

好,字讀準,詩讀順了嗎?誰來試試?

指名朗讀,正音、評價。

適當評價語速,節奏,也可生自評,互評

2.過渡:不錯,你不僅讀正確,流利了;還讀出了節奏,有點詩人的味道。

課件出示朗讀節奏劃分,我們一起來一遍。

3.在讀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注意一下每句最後一個字?明確押ong韻。押韻的字讀的時候一般聲音要延長,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

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後三個字。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後三個字。下面一起來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遍。

你看,我們注重了詩的節奏、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多有詩人的感覺啊!

(三)藉助註釋、插圖瞭解詩意。

1.剛才,同學們反覆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內容嗎?

2.杭州西湖的景色嫵媚多姿,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讚美過西湖。你知道有哪些讚美西湖的古詩嗎?生答,出示詩句,指名朗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是的,提到西湖人們自然就想到了蘇軾的這首詩。

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我們先來欣賞一組西湖美景圖(課件配樂播放西湖十景圖),剛才給同學們欣賞的是著名的西湖十大美景,西湖風光值得描繪的有很多,詩人楊萬里在這首詩裡主要為我們描寫了西湖哪一個著名的景點呢?——麴院風荷

3.此時,詩人來到西湖,為何不寫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那為何也不寫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呢?如果我們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下面請同桌合作,結合課文插圖,藉助字典,試著理解這首詩每句話的意思。看看哪些詞句你能理解,如有不理解的詞句待會兒我們一起討論。

學生討論,老師巡視

指名回答:你讀懂了哪些詞語或句子,最好告訴我們你為什麼會這樣理解。其他同學贊同嗎?你們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的呢?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畢竟:終歸、到底的意思。(你能不能用“畢竟”說一句話表達“到底”的意思)

中:時候。

四時:四季(這裡指除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與天相接。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無窮碧:一片碧綠,無邊無際,寫蓮葉之多,望不到盡頭。

別樣紅:與往日不一樣的紅,因為荷花在陽光映照下,顯得特別紅豔。

你看,我們通過查字典、結合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把詩句的字面意思理解了。你能不能完整地說一遍整首詩的意思呢?先準備一下,指名兩位同學講述。一起說一遍。

出示: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和其他季節不相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和天相接,在太陽的映照下荷花顯得格外豔麗鮮紅。

學生齊讀

當我們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時候,一幅美麗的畫面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板書:一幅畫面)

現在你明白了嗎,詩人楊萬里為何獨寫“麴院風荷”這一美景?原來西湖的六月風光與眾不同,原來西湖的六月有接天無窮碧的蓮葉,有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同學們,六月的西湖多美啊,讓我們把這幅畫面美美地讀出來。(讀兩遍)

三、深入體會,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複雜感情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詩的題目時,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出示題目)(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詩人為什麼這樣寫?

2.先讓我們來作一些猜想。在這景色宜人的西湖邊上,詩人楊萬里要送別自己的好友林子方,同學們,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猜測一下,詩人楊萬里會說些什麼呢?

猜想一:“你還是別走吧!”“你一定要回來呀!”“你看這兒的景色多美呀!”

原來詩人是想借這滿湖的荷花來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啊。

同學們的聯想真豐富,下面老師給你提供一則資料,結合資料、再看看眼前的美景,你覺得楊萬里還會說些什麼呢?

投影出示林子方的資料

林子方

林子方曾擔任皇帝的祕書,當時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互視對方為知己。後來,林子方連升兩級,要到福州擔任高官。楊萬里為他送行時就寫下了這首詩 。

猜想二:提示:“無窮碧”象徵著旺盛的生命力

——祝願你的事業像這蓮葉一樣蓬蓬勃勃。

提示:“別樣紅”紅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祝願你的事業紅紅火火。祝願前程似錦、前途無量、飛黃騰達。

再給你提供一則關於荷花的資料,想想楊萬里是否還會說些別的。

荷花

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淨潔的象徵。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

猜想三:儘管我們將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友誼要像這蓮葉一樣碧綠深厚。

儘管我們將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友誼要像這映日荷花一樣更加深厚。

希望你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3.同學們說得真好!可是這些話楊萬里說出口了嗎?

總結:古人寫詩往往借景抒情,言在此而意在彼。西湖的這片美景映在了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詩人把它悄悄地藏在了心裡。來,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感情。(板書:一份感情)

現在你明白了嗎?為什麼詩的題目和詩的內容看起來似乎不一致呢?挽留也罷,祝福也罷,一切盡在不言中。所以,題目看上去是一首送別詩,而詩的具體內容卻隻字未提別離,而是描寫了滿湖的荷葉荷花。

四、拓展積累送別詩

送別是古詩中一種常見的題材,因為古人交通和通訊不發達,一旦別離,再見面就很困難,有時甚至成為永別,於是,詩人就把這種離別的情感化成了詩文。

在詩中,詩人常常會藉助一些具體的事物或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一種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寫法。

老師這裡也整理了一些送別詩,送給大家,如果有興趣,課後可以去細讀一下,看看這些詩句是藉助哪些事物或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板書設計:

一位詩人

一首古詩

一幅畫面

一份感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積累生字。會寫“湖”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重點)

3、能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難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猜詩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玩一玩看圖猜詩句的遊戲。老師畫,你們猜。準備好了嗎?(師簡筆畫小荷與蜻蜓)猜到的請舉手?(生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還記得這兩句詩是出自哪首詩嗎?《小池》,作者是誰呢?(楊萬里)孩子們你們掌握知識真牢固。咱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吧。(課件出示:《小池》)

你們可真會猜【課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變綠】在這首詩中,小荷還沒有長大呢。這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在陽光的呵護下,在雨露的滋潤中,慢慢的長大了,會長成什麼樣子呢?(大大的荷葉,圓圓的荷葉)(師板畫荷葉一兩片),說的真好。楊萬里的詩中,寫自然景象的很多,其中有一首,它是這樣寫荷葉的。【課件出示:接天蓮葉無窮碧】自己讀讀這句詩。讀完這句詩,你找到荷葉了嗎?對啊,蓮葉就是荷葉,荷葉就是蓮葉呢。你們知道的真多。同學們,學詩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一字一句都要讀準確。誰能把這句詩讀準確呢?(指生讀)咱們一塊來讀讀這句詩。老師畫的畫與這句詩符合嗎?(指生說)(接天:荷葉鋪的滿滿的,都接到天上去了。)荷葉真多啊,你們這棒,不但讀的準,還讀懂了詩的意思。咱們再來讀一讀,除了讀懂了荷葉多,你還讀懂了什麼呢?(綠)(塗一塗)真不簡單。

二、詩中有畫

人們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覺得咱們畫的夠美嗎?你覺得還缺少什麼呢?(你的腦海中一定有一幅特別美的畫面),生說(蓮蓬,荷花,小魚),你們真棒,平時一定是善於觀察的孩子。在你們的幫助下,這幅畫越來越美了。楊萬里這樣寫荷葉(指詩句),他還在詩中寫到了荷花。他是怎樣寫的呢,咱們一起來讀(課件出示:映日荷花別樣紅)(預設1:如果前面沒有說到太陽,就問孩子們,讀了這句詩,你覺得咱的畫還少點什麼呢?太陽。)(預設2:剛才畫畫時說到太陽,在陽光照射下,荷花是什麼樣的呢?(別樣紅)這是種怎樣的紅呢?(各種各樣,特別的紅,紅的透明)你們看,這兩句詩放到一塊就能讀成色彩鮮明的圖畫呢?【課件出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找個同學讀讀。蓮葉就是荷葉,改成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好聽不好聽呢?(有點彆扭是吧)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讀起來抑揚頓挫最好聽呢。咱們一起來讀讀。

在你們的幫助下,老師才把這麼美的詩句畫了出來。你們真棒。老師還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看看這詩句中的蓮與荷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課件出示)按照你們的提醒,老師把它們寫下來。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滿意嗎?謝謝你們又幫了我一次。你們也在課本上描紅一個寫一個吧。(提醒書寫姿勢)

三、出示全詩

1、剛剛這兩句美的讓人陶醉的詩句出自楊萬里的這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課件出示】,這個題目有點長。誰來試著讀一讀(指生讀),你讀出了你的理解,而且理解的很準確。這首詩的題目中,有個曉字(板書曉)咱們以前也學過帶曉字的古詩,記得嗎?(教學“曉”)(春曉)曉:是早上的意思,這裡的曉,也是早上的意思。詩人早上從淨慈寺出來(板書淨慈寺)誰知道淨慈寺是什麼地方?(出示圖片)淨慈寺是杭州西湖岸邊很有名的一座寺院,(齊讀淨慈寺)從淨慈寺出來去幹什麼呢?題目都告訴我們了(送林子方)林子方是我的好朋友,他要去別的地方當官了。誰能連起來說說詩題的含義。(提醒學生詩人楊萬里走出淨慈寺送自己的'好朋友板書:楊萬里)齊讀。

2.題目我們讀準了,讀懂了。我們看看整首詩(出示整首詩)試著把整首詩讀準確吧。(指生讀兩人)評價1:你讀得很準確,評價2:你讀得抑揚頓挫非常好聽。孩子們來看看,詩中這三個紅色的字,你發現了什麼?(聲調,你的這個發現對我們讀詩很重要,真好)(韻母相同,韻母相同,讀出來特別順口)預設一:就能讀出詩的韻律,這樣就能感受到古詩的美(板書:美)預設二:生說特別押韻(孩子你知道的真多,有了押韻,有了聲調高低起伏的變化,古詩就有了他的韻律,我們這樣去讀,就更能感受到古詩的美。)讓我們來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播放音訊)讓我們也這樣讀一讀(生練讀)誰願意跟著音樂來讀。(指生讀)

同學們,這詩中的景色非常的美,這是寫的是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的景色呢?(西湖六月中)(不但會讀詩,而且能夠提取出關鍵的資訊,真不簡單同學們,無論讀古詩還是讀其他的文章,都要用心讀,發現關鍵的內容,這樣你自己讀的時候,也能讀的明白

誰瞭解西湖呢?(簡要介紹: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更是美的如畫卷一般呢。古代的人們說的六月是指農曆的六月,這個時候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荷花可是被封為六月的花神,可見這六月的西湖美景真是非同一般呢。)怪不得楊萬里發出這樣的讚美一起讀(課件變紅: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人們覺得詩中的景色真是美極了,於是加上音樂,把它唱了出來,咱們就一邊欣賞六月西湖的美景,一邊把這首詩美美的唱出來吧。(播放音樂)

四、詩的背景

滿湖的荷葉,滿眼的綠色,遠遠的伸向天邊,亭亭玉立的荷花如仙子般點綴其間,真美。楊萬里送好朋友林子方的時候看到此情此境,他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開心,快樂,其實這裡還有朋友的不捨啊)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那詩就有感情了。

同學們如果這時候,清風徐徐吹過西湖,湖中的荷葉荷花會怎樣呢?看著這首詩想象一下。(請生說)你真會想象,這樣我們的詩就動起來了。讀詩,我們彷彿看到荷葉在動,也彷彿聞到荷花淡淡的清香,還彷彿聽到了詩人楊萬里那一聲發自內心的讚美,從詩歌中我們能讀出這種生動美麗的畫面,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啊。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再讀詩)能試著背出來嗎?(閉眼想象畫面背出來)

五、延伸

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鳥都能入詩,這節課我們只學了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詩,領略了西湖的美景,第二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絕句,你能不能用提取資訊的方法,把詩讀準,讀懂,讀美,讀出詩中的畫面呢,下課後咱們自己去學習這首古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國小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後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物件,前兩句議論,後兩句寫景,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歎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二、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在課外閱讀和積累中已經背誦過大量的古詩,課文中出現的古詩學生早就能背誦了,而且學過了葉聖陶的《荷花》這一課,對描寫荷花的這句詩應該比較熟悉了。五年級學生了,他們能夠也有了一定的學習力了,能夠把詩句的意思大概地連起來表述。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結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3、理解詩歌內容,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為了落實課堂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落實在

①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

②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四、設計意圖

根據學程導航堂教學六大基本模組,即“目標導向、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導學、檢測反思”等課堂基本環節。在教學中需要重點突出自學、展示、小組合作環節,因此,我把課堂設計。

(一)設計清單,自主預習

預習是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展示,而且也是高效課堂的保證。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如何整理學生對古詩的先期經驗,明確本次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方向,為學生設計一份預習清單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在佈置學生預習時,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請寫出描寫大自然美景的古詩(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

2、瞭解作者楊萬里,(從其人、其作品、其風格方面)。

3、能通過各種途徑解決“畢竟”、“四時”、“接天”、“無窮碧”、“別樣紅”等詞,為了考慮到不同程度的同學,我還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自己選一個不理解的詞查出來。

4、讓學生想一想詩句的意思。這些設計任務明確,大部分同學都能順利完成。

(二)背詩匯入,揭題探究

五年級的學生會背的詩歌很多,從學生的原來基礎入手,匯入新課,既能給孩子一個展示的平臺,也能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從相同類別的詩歌入手,這樣學生自然能在引子的帶領下受到感染和薰陶。

(三)初讀古詩,把握韻律

即使學生能背誦,那也是一時的強記而已,所以初讀古詩的環節也要做實。由於本詩的課題也較長,涵蓋的資訊較多,學生的正確朗讀也是理解課題的基礎,而課題中的“曉”字,也是學生該重點掌握的。

本首詩在節奏方面不是太難,因此就簡化成讓學生根據老師給的句中停頓來讀出古詩的節奏,這樣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向有了一定的提高也能體會到古詩的節奏美。讓每一個學生反覆地讀幾遍,在指名讀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怎樣讀才是準確的、。

(四)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經過前期的積累和預習,理解詩歌的意思環節就簡單多了。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通過對“畢竟”、“無窮碧”、“別樣紅”這些詞語的追問,讓學生明白解詞的方法,在理解詩意時,教師預設好哪些重點詞語是必須明確和牢記的,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在解意時要力求字字到位,語句通順。

(五)再讀古詩,進入詩境。

本首詩所描寫的情境優美,古詩中存在的留白內容,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寫話的語文基本能力。為了突出這一點,我讓學生欣賞圖片,回憶好詞,這樣為學生的寫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夠顧及時一部分寫話能力較差的同學,同學讓學生小組交流,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讓寫得好的同學展示,學習他們寫作的方法,這樣,讓學生也頗有收穫,有法可依。

(六)品評賞析,領悟中心

文章絕非無情物,古詩更是如此。在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詩歌的中心就能夠浮出水面,同時引領學生在古詩的題目上找到“送”和內容上表現“美”這樣進行辨析,讓學生通地自主思考不斷地深化中心,真正扣擊到學生的心靈中去。

(七)檢測反思,總結方法

“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漁”方法比學習的內容更有效,因此最後這個環節似乎是課堂教學必要總結。其實,這個環節也是古詩教學的.一種延伸和拓展,能更充分體現本堂課教學的價值,我想“知作者”、“解詩意”、“入詩境”、“品詩情”這樣的方法學生在學生腦海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作業設計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學生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徑。

1、為了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得到綜合訓練,我設計了、完成《一課一練》中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相關的內容。

2、背誦《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描述的景象。這樣的基礎題,同時還設計了積累一些描寫荷花、蓮葉的詩句這樣照顧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注重了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最後針對層次較高的同學,我設計找一些送別詩,研究一下送別詩的特點,(比如結構,所寫的內容或者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寫一篇《關於送別詩的比較研究》;我想這樣能夠照顧到不同方面的學生需求。

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試著按學程導航的模式,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教師引導指點為輔,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提高。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國小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後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物件,前兩句議論,後兩句寫景,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歎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習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結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和朗讀了解詩意。

(三)情感目標: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古詩所描寫的意境。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四、教學教法

1.創設情景法: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六月西湖的美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和描寫的意境。

2.情感誦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並達到當堂背誦的程度,讓學生在讀中明義,在讀中悟情。

3.想象理解法:通過鼓勵學生想象詩人當時的神態、心情以及和老朋友的對話,加深學生對於古詩的理解和對所表達感情的領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鬱鬱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願意背幾首嗎?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思新穎奇特,筆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於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淨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小組理解詞語的意思後集體反饋: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在教學時,我先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詩中的詞語,然後,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做,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註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豔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要一環,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節得到解決。由於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

(五)想畫面、入詩境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容之後,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從而使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步步得到實現。

課後反思

執教這節《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時,我遵從了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悟情,再到感情誦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教學從學生出發,在讀詩題(淨慈寺、林子方)、明題意、明詩意、品詩境、悟詩情等教學環節上都一一落實。上完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1、課堂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調整教案,真正做到學定教。

在教學“接天蓮葉無窮碧”這句時,當我提問“蓮葉怎麼就接到天了呢?”學生都說蓮葉很多,這時我反問他們“難道是蓮葉長得很高,一直長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及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他們說蓮葉多時順勢引導他們向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麼?再向遠處看,看到了什麼?學生可能就會頓悟不僅蓮葉多,而且面積廣,給人一碧萬頃的感覺!

2、課堂上“寫”的落實。

整節課教學下來,學生讀了,誦了,背了,但學生卻沒能拿起筆寫一寫。語文教學要紮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書寫習慣的養成,書寫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內化都離不開寫!如果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能安排3——5分鐘的時間,學生或寫古詩,或將自己從這首詩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景象動筆寫下來,這樣學生的能力又會有一個新的提升!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國小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後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物件,前兩句議論,後兩句寫景,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歎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二、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在課外閱讀和積累中已經背誦過大量的古詩,課文中出現的古詩學生早就能背誦了,而且學過了葉聖陶的《荷花》這一課,對描寫荷花的這句詩應該比較熟悉了。五年級學生了,他們能夠也有了一定的學習力了,能夠把詩句的意思大概地連起來表述。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結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3.理解詩歌內容,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為了落實課堂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落實在①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②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四、設計意圖

根據學程導航堂教學六大基本模組,即“目標導向、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導學、檢測反思”等課堂基本環節。在教學中需要重點突出自學、展示、小組合作環節,因此,我把課堂設計

1、設計清單,自主預習

預習是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展示,而且也是高效課堂的保證。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如何整理學生對古詩的先期經驗,明確本次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方向,為學生設計一份預習清單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在佈置學生預習時,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請寫出描寫大自然美景的古詩(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2、瞭解作者楊萬里,(從其人、其作品、其風格方面)。3、能通過各種途徑解決“畢竟”、“四時”、“接天”、“無窮碧”、“別樣紅”等詞,為了考慮到不同程度的同學,我還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自己選一個不理解的詞查出來。4、讓學生想一想詩句的意思。這些設計任務明確,大部分同學都能順利完成。

2、背詩匯入,揭題探究

五年級的學生會背的詩歌很多,從學生的原來基礎入手,匯入新課,既能給孩子一個展示的平臺,也能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從相同類別的詩歌入手,這樣學生自然能在引子的帶領下受到感染和薰陶。

3、初讀古詩,把握韻律

即使學生能背誦,那也是一時的強記而已,所以初讀古詩的環節也要做實。由於本詩的課題也較長,涵蓋的資訊較多,學生的正確朗讀也是理解課題的基礎,而課題中的“曉”字,也是學生該重點掌握的。

本首詩在節奏方面不是太難,因此就簡化成讓學生根據老師給的句中停頓來讀出古詩的節奏,這樣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向有了一定的提高也能體會到古詩的節奏美。讓每一個學生反覆地讀幾遍,在指名讀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怎樣讀才是準確的。

4、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經過前期的積累和預習,理解詩歌的意思環節就簡單多了。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通過對“畢竟”、“無窮碧”、“別樣紅”這些詞語的追問,讓學生明白解詞的方法,在理解詩意時,教師預設好哪些重點詞語是必須明確和牢記的,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在解意時要力求字字到位,語句通順。

5、再讀古詩,進入詩境。

本首詩所描寫的情境優美,古詩中存在的留白內容,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寫話的語文基本能力。為了突出這一點,我讓學生欣賞圖片,回憶好詞,這樣為學生的寫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夠顧及時一部分寫話能力較差的同學,同學讓學生小組交流,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讓寫得好的同學展示,學習他們寫作的方法,這樣,讓學生也頗有收穫,有法可依。

6、品評賞析,領悟中心

文章絕非無情物,古詩更是如此。在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詩歌的中心就能夠浮出水面,同時引領學生在古詩的題目上找到“送”和內容上表現“美”這樣進行辨析,讓學生通地自主思考不斷地深化中心,真正扣擊到學生的心靈中去。

7、檢測反思,總結方法

“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漁”方法比學習的內容更有效,因此最後這個環節似乎是課堂教學必要總結。其實,這個環節也是古詩教學的一種延伸和拓展,能更充分體現本堂課教學的價值,我想“知作者”、“解詩意”、“入詩境”、“品詩情”這樣的方法學生在學生腦海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作業設計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學生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徑。為了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得到綜合訓練,我設計了:

1.完成《一課一練》中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相關的內容。

2.背誦《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描述的景象。這樣的基礎題,同時還設計了積累一些描寫荷花、蓮葉的詩句這樣照顧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注重了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最後針對層次較高的同學,我設計找一些送別詩,研究一下送別詩的特點,(比如結構,所寫的內容或者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寫一篇《關於送別詩的比較研究》;我想這樣能夠照顧到不同方面的學生需求。

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試著按學程導航的模式,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教師引導指點為輔,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提高。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8

一、說教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15課的一首古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葉、荷花作為描寫物件。那碧色連天的荷葉和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嬌潤紅豔的荷花,美麗動人。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藉助註釋理解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

(2)感受是詞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抓住詩中重點句分析。

(2)在理解詩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

創設情景法、自讀自悟法、情感誦讀法、想象理解法。

四、說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讀。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鬱鬱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願意背幾首嗎?《望廬山瀑布》《詠柳》《小池》《飲湖上初晴後雨》。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思新穎奇特,筆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於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淨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註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豔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五)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隻遊船上,來欣賞優美的景象。

六、課堂小結

風景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出示:荷花、荷葉)

2、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出示:荷花錄象)

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你最想幹什麼?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麼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古詩)

二、學習古詩

1、自讀古詩,讀正確。

2、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穫,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穫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後,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四、深入研究學習。

1、你還想深入瞭解些什麼?

詩人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就近找學習夥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麼?

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配樂)

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五、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麼?(出示:小池)]

1、這兩首詩有什麼不一樣?

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麼?

六、西湖是世界聞名的風景旅遊勝地,自古以來,描繪西湖美景的詩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七、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誇誇我們的杭州西湖,寫一兩句詩。老師已經拍下了幾張西湖的照片,一起來欣賞。(出示:照片)

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反饋交流。

八、總結:願我們杭州西湖越來越美。

板書設計: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背誦。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創設情景。

(放西湖風景幻燈投影)

師旁白:同學們,你們到過美麗的杭州西湖嗎?它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遊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而讚歎。南宋詩人楊萬里來到這裡,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來……(放朗誦錄音)

2.匯入課題。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學習要求:

讀一讀。(讀通全詩)

說一說。(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

議一議。(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可以查詢工具書或有關資料,也可以藉助課後的註釋自己學習這首詩理解詩的'大意,在小組內進行質疑、釋疑)

3.自由交流。

4.質疑、釋疑。

三、彙報自學收穫。

1.讀通詩句。

2.學生點評。

(師隨機提示:我們在朗誦一首詩時,不但要讀準詩句中每個字的音,還要注意詩的停頓,把握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

3.讀懂詩句。

(引導學生自由闡述對這首詩或對某句詩的理解)

4.質疑。

四、創設意境,體會感情。

1、創設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發言,描述意境。

3、自主創作,描繪意境。

4、展示交流,表達感情。

五、感情朗讀並背誦。

六、總結。

引導學生談體會。

七、課外延伸。

同學們仍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古詩。

六、佈置作業。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薰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薰陶。

課前準備:課文情境圖;蒐集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師生互動)

一、激趣匯入。

1、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看哪!清波盪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一朵朵荷花,向著初升的太陽,紅得那麼鮮亮,那麼水靈!

2、 說說你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3、今天我們學習的宋代詩人楊萬里寫《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繪這副畫面的詩。

4、板書課題,請同學朗讀。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祕書監。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二、創設情境,瞭解古詩。

1、 簡介作者及書寫古詩的時代背景。

2、教師範讀古詩。

3、自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同位互讀古詩。 [註釋] 1.曉:早晨。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祕書。

2.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三.指導自學

1、出示古詩。範讀。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過認真的練 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師:誰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麼流暢,真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帶著欣賞、探究的眼光,利用手中現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能讀懂什麼,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穫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穫,以及想和夥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麼。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的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四、鞏固誦讀。

1、 配樂背誦古詩。

2、 試著誦讀一下。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匯入

1、 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課件出示:荷花、荷葉)

2、 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課件出示:荷花錄象)

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你最想幹什麼?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麼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古詩)

二、 學習古詩

1、 自讀古詩,讀正確。

2、 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 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 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穫,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穫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後,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四、深入研究學習。

1、你還想深入瞭解些什麼?

詩人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就近找學習夥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麼?

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配樂)

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五、 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麼?(課件出示:小池)]

1、 這兩首詩有什麼不一樣?

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麼?

六、 西湖是世界聞名的風景旅遊勝地,自古以來,描繪西湖美景的`詩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七、 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誇誇我們的杭州西湖,寫一兩句詩。老師已經拍下了幾張西湖的照片,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照片)

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反饋交流。

八、 總結:願我們杭州西湖越來越美。

板書設計: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3

一、說教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15課的一首古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葉、荷花作為描寫物件。那碧色連天的荷葉和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嬌潤紅豔的荷花,美麗動人。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藉助註釋理解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

(2)感受是詞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抓住詩中重點句分析。

(2)在理解詩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

創設情景法、自讀自悟法、情感誦讀法、想象理解法。

四、說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讀。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鬱鬱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願意背幾首嗎?《望廬山瀑布》《詠柳》《小池》《飲湖上初晴後雨》。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思新穎奇特,筆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於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淨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註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豔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五)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隻遊船上,來欣賞優美的景象。

六、課堂小結

風景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 聽音樂(放鬆,讓學生投入)

2、 學生說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麼。

師:你們的感覺都沒錯。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現不同的感情。如音樂可以有喜怒哀樂,畫畫可以抒發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就像我們學過的.楊萬里的《小池》,詩歌中荷花就因為蜻蜓的存在而飄逸出一股靈氣。荷花以其高貴、典雅,出汙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荷花寫頌歌,或將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說,曹植更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楊萬里也是其中一位愛荷之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古詩也是繼《小池》後楊萬里所寫一首詠荷詩。

二、 學習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要求把古詩詞讀準。指名讀。

2、(小組活動)每人在小組內說一句詩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見的可以提出(要求:組長協調、組員認真聽)。

3、(學生彙報)講詩意、讀詩歌,質疑。

師板書:蓮葉

荷花

4、(放課文錄音)教師指導全班讀。

5、再次交流。

古詩在短短的幾句就給我們描述了這麼一幅美景,喜歡筆墨的人將詩歌描繪的意境都畫下來。你們看看這幅畫能否表現詩歌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是小畫家,你會怎樣畫或者給這幅畫的作者提出什麼意見?

6、學生讀詩(全班讀,男女生對讀)。

7、你們都讀得很美,老師也忍不住要讀讀,你們聽聽老師讀得怎樣,給老師提個意見。引出“映日蓮葉無窮碧,接天荷花別樣紅。”讓學生髮現並引導討論,學生品讀。

8、師:對,這其實是詩人楊萬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淨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沒有寫離愁別緒,沒有寫出和林子方的友誼,而是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極度讚美,婉轉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所以古詩題目就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楊萬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樣將這首詩讀給他聽。

(找好朋友讀,師生對讀)。

9、這首詩很美,還帶著一絲離愁,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自己試背,指名背)。

三、 欣賞西湖景色

除了詩歌中所描寫的蓮葉、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姿色,現在老師帶領你們去領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風光。(出示西湖圖片、配樂)

四、 擴充套件

1、(出示荷花的圖片、詩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彷彿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描寫荷花、西湖的詩歌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選擇其中一首在小組內讀、講。)

2、(出示四幅荷花圖片)荷花不同的姿態引起我們不同的聯想,看看其他文人的詠荷詩,可以有不少啟發。看到不同形態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兩句詩。

作業:

課後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關於荷花的詩,讀讀背背。

板書: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蓮葉

荷花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背誦古詩。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映示圖片)

杭州的西湖景色怡人,嫵媚多姿,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描寫讚美西湖,誰能背誦一些?

即使是同樣的風、同樣的雨、同樣的花,在不同的詩人眼裡也是不盡相同的。有位名叫楊萬里的詩人,一天早晨從淨慈寺出來送林子方,看到西湖的美景,不禁讚歎道:(師讀詩)

(映示詩句)

二、學詩

1.試讀

同學也想來讀讀這首詩吧?好,那就大聲地自由讀幾遍這首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檢查

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2.細品

想進一步讀讀,把它讀懂嗎?

我們要讀懂古詩,可以(映示四步法:1、釋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4、悟詩情)

請同學們參照這樣的方法自學古詩,把讀懂的記在心裡,不懂的地方作個記號。

學生自學。

小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組中提出來,討論解決。

交流:通過自學討論,你知道了什麼?

[詩題:早晨,從淨慈寺出來送林子方

詩人:楊萬里南宋詩人,字廷秀,好誠齋,世稱“誠齋先生”,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著有《誠齋集》、《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

詩意:

(1)相機映示:“接天蓮葉無窮碧”

讀了這句你感受到了什麼?

荷葉多:“連天”、“無窮”

顏色綠:“碧”

指導朗讀

(2)詩人看到了無窮無盡碧綠的荷葉,還看到了什麼?

映示:“映日荷花別樣紅。”

細細品味這句詩,你讀懂了什麼?

你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你已經讀懂這句詩了嗎?

指名讀、齊讀。

多美啊,真想到西湖邊親眼看一下荷花,可是西湖太遠了,

別急!老師這有一些荷花的照片呢?(播放)

你能用個詞或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嗎?

交流。

這樣婀娜多姿,顏色鮮豔的荷花在陽光的映照下,真正是“別樣紅”。

讀句

讀詩下兩行,邊讀邊想,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再讀,要求邊讀邊想象。

六月的西湖除了有“接天的蓮葉”、“映日的荷花”,還可能有些什麼美景?

交流

(3)六月的西湖波光粼粼,魚兒在蓮葉間自由嬉戲,在陽光的映照下,亭亭玉立的荷花顯得特別紅潤,這樣的景色真是與其他季節截然不同呀!難怪詩人會發出這樣的讚歎:“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掃除詞語意思

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誇誇西湖美景嗎?

誰也願意學學詩人來讚一讚?(指名讀)

(4)讀詩

多麼美的景色,多麼美的詩呀!如果有優美的樂曲來配一配那就更美了。老師這裡有段優美的音樂,很適合這首詩,請你欣賞一下,並配上樂曲練習朗誦這首詩。

指名朗誦。

三、拓展

詩學完了,但西湖的美景還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裡,請你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可以寫一寫,畫一畫,也可以唱一唱,把它表現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