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我知我家教學設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47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知我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我知我家教學設計4篇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1

【學情分析】:

學生身處一定文化氛圍、具備一定文化素養、身體力行著文化活動,但是缺乏對文化內涵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的作用還不瞭解。因此在教學時,同學生一起透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各種文化現象,去發現,去感悟,再提煉,從而理解文化的內涵和作用。

【設計思想】: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過程要求課堂教學從以教為本轉變到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主,教學方式要求從單向灌輸轉變為情境建構,注重學生體驗。基於此,本框題教學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遵循從生活中引出問題,再創設問題情境,最後回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的程式,按照“品文化→識文化→析文化”的線索安排教學流程。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文化,使學生感受現實生活濃郁的文化氣息,再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敘述自己身邊的`文化現象,使文化融入生活,也使學生獲得了必要的感性認識。緊扣“文化”這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他們在主動思維的過程中,培養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使學生的認識實現了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最後,以生活例項為切點,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踐行理念,實現知、情、行的統一。

在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上,使用教材,但不拘泥於教材,靈活整合教材資源,力將教材目標化、目標問題化,從問題入手,圍繞問題的解決開展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藉助文化現象瞭解文化形式的多樣性。理解文化的內涵,學會歸納文化豐富的表現形式,闡述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的深刻影響。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環境,體察生活環境中的文化價值;通過比較的方法,全面、準確理解文化的內涵,培養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起學生對文化的興趣;認同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認同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增強提高文化素養的意識和自覺性。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文化的內涵——“文化是什麼”

2、教學難點: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教學方法】:

通過幻燈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讓學生迴歸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適時加以引導,採用講授法、談話法和討論法相結合。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愛自己的家、熱愛父母的情感和厭惡不孝行經的情感。

能力目標: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識目標:瞭解家庭的一般概況;家庭關係的確立;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瞭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準備:

1、和父母一起回憶在你們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比賽成功等)是什麼?父母當時是怎麼做的?

三、教學過程:

1、【導語】: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我們的家。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愛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開始為我們繪製巨集偉的藍圖,編制美麗的理想甚至為我們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沒有同學願意為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名字的含義呀?(請2—3名同學介紹。)

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長深切的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什麼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兩則故事說:“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麼“家到底是什麼?”

3、體驗活動一:我眼中到的家。(並請說明理由)

【小結】:家是溫暖的避風港;是一片藍天;是一把傘……

4、【我說我家】:

——我們有不同的家庭結構: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等。

【知識拓展】:家庭是有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裡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庭關係的確立也有多種情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式結婚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係結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關係,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結構。

——父母賺錢不容易:為了撐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媽媽具體從事的工作嗎?他們工作中有什麼困難和委屈嗎?他們回家後還要幹什麼?

——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爸爸媽媽為了我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5、【實話實說】:喜歡“選擇什麼樣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買一個新款mp3了,媽媽說家庭經濟不寬餘,一定要買的話就看期末考試有沒有進步。

b、小亮是一個很調皮的男生,這次在學校不小心打破一塊玻璃,要賠償人民幣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剛聽了一個開頭,便不高興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頓。

c、小寧生活在一個十分優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開車送她去學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飯來學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媽媽還告訴她學校的值周勞動最好不要參加。

d、……

【小結】: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6、【作業】:介紹我家的好品質、好家風。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家的含義,認識家庭的特點及家庭關係的確立,明白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不可選擇的。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有關發揚良好家風、學習並繼承家人優秀品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家”的理解;難點在於引導學生能正視“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現實,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家庭。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匯入。放歌曲《我想有個家》,展出一系列與家相關的圖片和照片。(需課前準備)

2、談“家”

師:剛才歌曲中的“我”唱著“想要有個家”,想要有個什麼樣的家?有人為什麼明明有家卻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關於“家”的圖片,你認為哪張圖片最能代表“家”?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為究竟什麼是家?

小結:剛才大家從各個角度談了對家的理解。沒錯,家是一個地理位置,是我們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體……但它又不同於這些,它最大的特點是“有親人,有親情”,這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家庭”有關。

3、說“家”

老師首先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照片,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家庭成員、家庭特色等。

學生相互展示並交流自己準備的家庭照片,並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需課前準備)

從家的介紹中,進一步探究家庭關係的建立、家庭結構的型別。

家庭關係(板書)

家庭結構的不同型別: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板書)

小結:雖然我們的家庭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結構有別,但相同的是,我們都有親人、都有親情。

4、析“家”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滿意自己的家庭,都滿意自己的父母。下面我們聽一聽“我可以選擇嗎?”這個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由小組討論,然後回答。

①這個同學為什麼不滿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類似的情形嗎?

②如果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家庭?

與父母親情不可選擇、無法改變。(板書)

5、知識拓展——我“知”我家

師:既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就應該學會接受,學會珍愛。當我們學會用“心”來看我們的家、我們的父母時,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也同樣很優秀。

板書:——家庭的良好傳統,如……

——家人的優秀品質,如……

6、小結

今天的主題是《我知我家》,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現在不僅知道了什麼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與家庭的結構,我們還通過××同學的故事明白了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對於良好的家風和父母優秀的品質,我們應該學習並繼承。

五、教學反思

1. 共話家常這一環節儘量保證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同大家分享家庭的部分,雖然有些費時,但對於學期伊始,拉近學生的距離,拉近師生的距離,拉近學生同課堂的距離,拉近學生同家的距離,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2. 本著課堂教師少講,把時間多留給學生,學生能學教師絕不講解的教學理念。對於“家庭的含義、家庭關係確立方式、家庭結構、家庭功能”這一部分的學習,我認為應該採用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分享學習成果。在分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效果更佳。

3. 關於“春運”的問題,這是每年的熱點問題,學生並不陌生,這則資料的呈現,既讓學生有機會關注社會,又幫助學生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對家的情感。對家的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更真實的得到解讀。

我知我家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家的涵義,認識家庭的特點及家庭關係的確立,明白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不可選擇的,瞭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秀品質。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與活動,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併發揚良好家風、學習並繼承家人優秀品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家”的理解。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視“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的現實。

三、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講授法、自主學習

四、教學設計

【新課匯入】

出示“家”的四種寫法,引導學生去猜,同時展示字典中對“家”的解釋匯入新課

【教學過程】

1.我眼中的家——請用一個比喻描述你對“家”的認識?

通過教材第4頁醉漢的故事,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家”的理解。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隱含的意義在於,讓學生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了什麼,培養愛家、愛父母的情感。它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順利地開展本課的教學。

教師行為:歸納,家是一個地理位置,是我們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體但它又不同於這些,它最大的特點是“有親人,有親情”。

2.自主閱讀

活動內容: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第一目,標出段落,討論並概括第一目闡明瞭哪些重要問題

教師行為:關於家庭的型別,教材只提及四個概念,即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單親家庭,學生看完後沒什麼印象。可以請學生說說自己家裡都有哪些人?點明自己的家庭屬於什麼型別?學生馬上再從書本中查詢,一一辨別。關於家庭的功能,可讓學生討論在家裡或與家人都有過哪些活動?並寫到黑板上,然後歸類。

3.“家”的情結

閱讀九旬老母照顧癱瘓兒子的事情以及教材第6頁相關連結的內容,思考:

(1)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會因家境狀況、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變嗎?(2)你如何理解與父母的關係?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父母要感恩而不是抱怨、嫌棄。明白父母之間的`關係是無法選擇的,我們就應該學會接受。一個人所誕生的家庭是不可選擇的,人們可以選擇的是將要開創的家庭。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不利狀況,那是光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們不必因為家境的某種窘迫而自卑,更不應該家境優裕而自傲。

4、火眼金睛——教學反饋

通過判斷3個句子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同時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同時得到了哪些收穫和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