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設計作文9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設計作文9篇

設計作文 篇1

一幅幅圖片呈現在大螢幕上——那是千奇百怪的椅子。

椅子是最常見的生活用具,都是四個腳,一個靠背,一個坐位。可螢幕上的那些椅子一改從前方方正正的模樣,變得圓滑有趣起來了。

謝老師在講臺上講敘著一些關於設計椅子的重點和注意點,貼了幾張範圖供我們參考。教室裡的氣氛因謝老師的一句“開始畫”而沸騰起來。

我參考了美術書上的一個椅子,在形狀和細節處稍微作了些改變,一筆一筆地將輪廓畫下來。整張椅子是由圓柱體的枕木疊合起來,可是我覺得椅子的`靠背和整把椅子不融洽,它十分粗大,幾乎佔據了整個椅子二分之一。我把它改了改,改成了兩個小圓柱體軟枕,這樣就好多了,既不突兀又十分貼切。

當千奇百怪的椅子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時,一定給人們煥然一新的感覺,並增添不少生活的樂趣。生活中少不了椅子,更少不了新奇的椅子。

設計作文 篇2

看到老師和同學們擦黑板,那煙霧總讓他們嗆起來時,我想:如果有一個黑板能自動變化,那麼,老師和同學們也不會被嗆著了。

這種黑板能將每個任課老師所說的話輸入黑板;如老師要刪除前面的`話時,只用在黑板上拍一下,前面那句話就被刪除,如果老師或同學們要擦黑板時,只用對黑板說一聲“清空”就好了,你們說好不好呢?

這種黑板不僅有上面那種功能,還有下面這種功能。

這個黑板可以讀書,可以看電影、看書,可以查資料,樣樣都行,如果有位同學忘了帶書,那麼黑板上會浮現出當天學的課文,所以,忘了帶書本也沒有關係,如果有一天,老師聲音啞了,不怕,因為這種黑板可以幫老師讀書,如果有些問題老師也不會,那就可以直接上網查,用聲音來寫,不怕髒,不怕網路斷線。

其實這種黑板已經設計出來了,那就是平板電腦,如果將它造得大一點,有黑板那麼大,那麼這些功能就都有了。

設計作文 篇3

【概述】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12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是圍繞“你快樂嗎?你認為什麼是快樂?”這個話題進行。本單元習作是“我的苦與樂”。口語交際內容與習作內容聯絡緊密,教學中把口語交際與習作指導相結合,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我的苦與樂”為題,寫一篇習作。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作文指導也應該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訓練過程。教學中,以“習作要求”為主線,每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著習作要求來進行,主線突出,紮紮實實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l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快樂,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2.在引導學生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開闊學生思維,幫助學生選材。

3.瞭解本次習作三種安排材料的方法,學習佈局謀篇。並會選擇其中一種,通過具體事例表達自己鮮明的.觀點,有真情實感。

4.依據習作要求,引領學生點評文章,提高學生評改能力。

l教學重點

通過網上閱讀例文、剖析例文,使學生明確習作要求,學習佈局謀篇,安排材料的方法。

l教學難點

網上自主創作;根據習作要求找出文章的優點與不足。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六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思維活躍,能在網上發帖表達自己的意見。

2.學生對於“快樂”能有自己初步的認識。對於“苦”與“樂”之間的聯絡缺乏一定的認識。習作中材料的安排還需要老師進一步指導。

3.學生對網上寫作有興趣,能寫作成文,但缺乏一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指導。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在口語交際中,引領學生開啟思維,拓寬思路,使學生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為習作的立意打下基礎。

2.通過網上閱讀,剖析例文,使學生明確習作要求及怎樣佈局謀篇,構思作文。

【教學準備】

1.本節課在多媒體網路教室中完成。

2.專門為本課製作的簡報。

3.學生在課前思考:你快樂嗎?你認為什麼是快樂?

【教學過程】

一、頌詩匯入暢談快樂

1.配樂朗誦小詩,感受快樂:

螢幕出示:

2.互動交流,暢談快樂

同學們,你感覺快樂嗎?你認為什麼是快樂呢?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總結提升,揭示文題。

同學們的快樂來自於“學習進步”、“幫助別人”、“和家人旅遊”、“得到表揚”、“取得成績”等。而不快樂是因為“遭到批評”、“和同學發生矛盾”、“太多的作業”等。在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人生有苦也有樂。這節課,我們要完成一篇習作。

板書:我的苦與樂

二、審清題目,拓展選材

1.審題:使學生明確以下幾點:

(1)要寫“我”的苦與樂,不是別人的。

(2)既要寫“苦”,也要寫“樂”,要體現苦樂兩方面的內容,並明確“苦”與“樂”之間是有聯絡的,而不是割裂開的。

(3)要通過具體事件寫出自己的苦與樂。

2.選材:

你想通過什麼事寫你的苦與樂?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副板書:練琴;學習;比賽;勞動;……

三、剖析例文明確寫法

1.網上閱讀例文一,總結寫法

(1)默讀例文《我的苦與樂》,這篇文章寫得好在哪?運用批畫工具進行批畫。

(2)全班進行交流。

老師隨機板書:觀點鮮明

事例具體(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感受真切

(3)總結例文一安排材料的方法

板書:先寫苦,再寫樂

2.網上閱讀例文二、三,體會安排材料的方法

(1)讓學生瀏覽例文二(例文二與例文一內容相同,但安排材料的方法不同。)

板書:先寫樂,再寫苦

(2)網上閱讀例文三(只寫了苦,表達了對快樂的渴望。)

(3)速讀這篇文章,想想它與前兩篇文章相比,有何不同?

板書:苦中盼樂

3.結合板書,總結安排材料的幾種方法

擴充套件閱讀,感悟方法,構思習作

四、按照要求網上創作

(1)學生思考:你準備寫什麼事,怎樣安排材料。

(2)網上自主創作。

【教學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明確習作要求,知道安排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網上自主創作,學生心中有文,水到渠成。】

五、點評例作引領評改

(1)指一名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學思考:他是怎樣安排材料的?參照習作要求,這篇文章有什麼優點?有哪些不足?

(2)佈置作業:課下自由瀏覽學生的作品、互相發帖點評。

【板書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我的苦與樂》作文評價量表

及格

不及格

結構篇幅

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安排材料合理;500字以上。

結構完整;有一定的條理;500字以上。

結構完整;有一定條理;不足500字。

結構不完整;沒有條理。

內容

觀點鮮明,感情真摯;言之有理;描寫事例生動具體;語言流暢,用詞準確。

觀點鮮明;用詞準確;言之有理;描寫事例生動具體。感受比較真切。

觀點鮮明;事例比較具體;有自己的感受。

觀點不明確;事件不具體;表達感受不清晰。

設計作文 篇4

我設計的汽車是一個圓形的,車輪各種各樣,可以在天上飛,地上走,水裡遊……

汽車是電腦控制的,我設計的汽車。你只要輸入地點,它就會帶你去。裡面就像家一樣,你想要什麼東西吃,只要說一聲,你想要的東西自然會飛過來。要是你覺得不好吃,可以換口味。門是自動的,小偷絕對進不來,因為他只要走進來一步,腳會peng到紅外線,電話收到以後會自動報jing。如果小偷走了,電話會自動告訴jing察小偷所在位zhi。如果你家誰生病了,你不用著急,汽車會及時開到藥店,告訴你應該選哪一種藥,才會快點好。室內冬天暖和,夏天涼快,。有合適的運動場所。可以把房間變整齊。只要哪不整齊,它會自動擺好。

擁有一輛這樣的汽車並不難,相信那句老話:“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動腦又動手,事事能辦到。”只要你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相信自己,思考思考再思考,來做出這種舒服的'汽車,創造人類的未來!希望3004年,神能告訴我,我們成功了!我們終於創造了新世紀的未來。是人類,人類是最擁有智hui的一顆xing星,是創造未來的主人,是奇蹟之創造者。感謝主把智hui送給人類,謝謝主的恩ci。

簡評: 這是你三年一期期末考試的現場作文。時間這麼短,又沒有任何人指導,而寫得這麼好。老師暫時沒有別的建議,只有給你打個滿分,並祝願你繼續進步:)

設計作文 篇5

一、創新作文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目標的創新對作文教學實現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目標是作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是教師所預期的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發生變化的結果,是教與學雙方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奮力達到的目標,同時也是檢、查、評定教學活動效果的參考。對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注重思想,淡化形式

作文教學的最大問題是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通常情況下,我們只是要求學生把文章寫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謂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轉合的行文格式、通順規範而不乏生動老練的語言、必要的表現方法和手段乃至書寫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潔等等。

為什麼不引導學生去關注和思考發生在他們身邊的精彩紛呈的事件?沒有懷疑和批判就不會有創造,沒有真思考就不會有懷疑和批判,沒有真問題就不會有真思考,不去關注現實人生怎麼會發現真問題呢?

2.重視寫作的過程指導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教學的過程性,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體驗的生成,作文教學不僅如此,更應該體現這一點。事實上,作文寫作本身就是一個由材料準備——寫作構思——語言表達構成的完整過程,同時也是思想情感、氣質個性表達呈現的過程。這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中要思考通過什麼方式開啟學生的思路,從而把學生帶入寫作過程。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維。語文是思想的物質外殼,而語言文字實際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現,是思維的物化。要寫好文章,關鍵在開拓思路,啟發思維。

3.重視寫作內容的豐富性

寫作內容的豐富性也就意味著必須變革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去了解和理解生活。因為只有寫自己動情的東西,才可能寫出真情實感,才可能表達出對所寫之事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只有寫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才可能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才可能產生有創意的表達。

二、創新作文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意圖而採取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解決的就是如何教和如何學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目標中提出了寫自己想說的話樂於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自信心等內容。因此,可以從以下方面創新:

1.讓作文教學的開放

所謂開放的作文教學,指教師不預設刻板的教學目標,不勾畫教學流程的執行軌跡,不套用死板的評判標準,而讓學生有充分顯示個性與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學得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爭取更多的個性張揚和思維發展。

(1)實現寫作空間的開放。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走向校外去認識、感受豐富的生活,不斷擴大寫作領域。教室之外、圖書館、閱覽室、體育場、風景名勝、農貿市場等,都應成為學生主動求知、感悟生活的課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開闢網上閱讀空間,加大知識容量和資訊密度,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讓五彩繽紛的生活成為每個學生寫作的源頭,讓本應充滿生命氣息的作文走出窒息靈魂的傳統訓練樊籬,再現其亮麗的色彩。

(2)實現學生思維的拓展。學生的思維是最活躍的,視界是最明澄的,個性是最獨特的,生命意識是最強烈的。創新也是作文的靈魂,是學生彰顯個性、充分發揮個人才智、體驗寫作快樂的關鍵。創新就是要突破舊思想、舊觀念、舊規劃,重新構建開放的、發散的思維形態。這就需要教師高度自覺培植學生的人生立場和自主的人格;需要教師創設民主化、立體性的思維場景、寬鬆和諧的思辨氛圍,自由地發展學生獨特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並由此出發,讓學生勇於懷疑既成定論,勇於否定既有定律;需要教師引領學生走出作文思維上的定勢,引導學生將正面與反面、縱向與橫向、發散與聚斂等各種對立統一的思維方式有機地融為主體動態式思維結構,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充套件其思維空間。

2.讓學生寫作全程指導

創新寫作教學就是要將寫作指導貫穿學生寫作的整個過程,包括寫前指導、寫中指導和寫後指導。

寫前指導包括通過各種方式幫助準備寫作材料和培養構思能力。如老師組織學生將要寫的題目或題材分組討論。討論不是漫無邊際地亂談一通,而是根據老師或教材擬定的具體問題開展討論,使人人胸中有數。要努力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有寫的願望,有東西可寫。

寫中指導主要是指教師在學生作文過程中指導學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這是過去作文指導被忽視的一個環節,而這一環節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只有在寫成的作文裡,才能發現學生作文有哪些不足,學生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的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才可以親自體會文章該怎麼寫。寫中指導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使學生養成重視修改的習慣,學會自能改文。

寫後指導指教師的批改和講評。作文批改時要尊重學生的精神勞動成果,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進步,每篇文章的長處,給予熱情的鼓勵,鼓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同時,嚴格要求、循序漸進,講評時要尊重教學規律,以鼓勵讚賞為主,充分肯定學生作文的成功之處,要撥開學生心頭的迷霧,鼓起學生上進奮發的風帆,讓他們對下次寫作充滿成功的希望。

3.讓學生閱讀擴大與深化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文教學創新的改革,除了要著力豐富學生的生活,還要努力擴大學生的閱讀。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許多學生不僅閱讀總量少得可憐,而且對閱讀活動本身失去了興趣。離開了豐厚的積累,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擴大學生閱讀面和深化閱讀層次是作文教學創新的重要內容,必須著力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逐步懂得廣泛閱讀是自身健康成長、成才的需要。

三、小結

總之,既然有了新時期,有了新課程,我們就應該有與時俱進的新的寫作理念、新的寫作素質、新的寫作方向和新的奮鬥目標,在作文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設計作文 篇6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節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匯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於閱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匯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而設計的教學環節,屬於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係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表現的物件,作者為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裡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麼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係?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係?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麼關係?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係。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麼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著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要想——美麗的影子;“盪漾”是什麼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盪漾”過嗎?如果你盪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盪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

四、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後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著我,我仰頭看著你,說著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著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裡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歎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麼?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麼?使勁喊,行麼?不行。怎麼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麼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麼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麼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徵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麼了?“揉碎”了,“沉澱”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盪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麼?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裡,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裡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裡,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並從此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所以,在別人眼裡的清泉,在詩人眼裡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麼?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麼是長篙麼?噢,在《社戲》裡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麼?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著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麼?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裡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裡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絡上一節,我們可以說,這裡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盪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麼,這一小節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裡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麼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麼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裡,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瞭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麼,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怎麼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著無限的留戀。

九、最後,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後,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著甜蜜的憂愁。”寫的多好啊!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揮想象,以感受充溢於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絡,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節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的“金柳”,“金柳”怎麼會是“新娘”呢?為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係?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盪漾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裡的“豔影”組合成一幅怎麼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作者為何說“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裡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麼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著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於是在那裡放歌。多麼自由自在啊!多麼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為什麼?詩人寫了什麼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麼?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為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為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為何在開頭和結尾採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迴環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範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7

遠遠望去,便可看見一座氣勢巨集偉,環境優美的國小。那就是亭山國小。說起亭小,我特別驕傲,因為那是我設計的。請您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走近亭小後,映入眼簾的四個大字——亭山國小

走進大門,筆直走,便有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坪在操場中央,那是踢足球的專用場地。而面對著的露天舞臺也很大,估計超過八十平米吧。到操場後。沿著那條小徑,一直朝南,就是食堂了。食堂大廳整齊排著近千個就餐位,足夠容納所有師生了。而且食堂的菜是既有營養又好吃的,引得我口水直流。

從食堂出來後,朝西北方向走,就可以看見教學區了。東邊是教學樓,西邊是藝術樓,兩座大樓之間靠一座電梯連線,兩棟大樓旁也有電梯。這樣上樓時就不用費力了。走進教室後,窗臺上,各種花兒競相開放:有康乃馨、鬱金香、玫瑰花等等。它們的.美姿可以令你精神一振,足足可以緩解視覺疲勞。正前方的黑板也安裝了多媒體,老師上課時可以更輕鬆些。桌子和椅子也都是新的,學生坐上去可以更舒服些。在藝術樓裡,各種藝術教室的設施也是一流的,配備齊全。而且每層都有閱覽室,學生可以在這裡閱讀,擴充套件知識,開闊眼界。

這就是我設計的亭山國小,獨一無二的亭山國小。

設計作文 篇8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自己設計出一輛車子,20xx年的一天,我終於設計出一種獨一無二的車子:飄行車,也叫水滴車,因為它像一個大水滴,所以大家叫它水滴車,它沒有輪子。

不久,便得到了大家的廣泛應用,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它有一個噴氣發動機,能夠噴出兩股氣流向下噴,使汽車騰空起來,離開地面,另一股汽流朝後噴,推動汽車向前跑,所以它不需要輪子,這種汽車很漂亮,它的外殼是無色透明的塑料做成的,小汽車的車頭又尖又小,屁股大,車頂圓溜溜的。

它的.操作很簡單,你只要把第一個開關朝左推,車子就開動了,你再調節好速度和高度,然後,你就握住方向盤,正常的開就行了,這種車還有避撞功能,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出禍,這種車還能爬山,潛水……

後來,我給車加裝了兩種功能,一是吸盤功能,可以使車吸附在牆上,這樣就解決了停車場過分擁擠的問題;二是彈跳功能,如果遇上了堵車,就能直接跳過去。

設計作文 篇9

假如我是二十一世紀的設計師,我會設計一種眼鏡,說起眼鏡大家肯定都見過。我設計的這種眼鏡,還配帶遙控器呢,遙控器上有紅`黃`青`藍`綠`橙,六個按鈕,每個按鈕都有不同的功能呢!

大家在炎炎夏日,都回感覺到熱,再這時只需要按一下紅色按鈕,眼鏡頂上就會自動彈出,兩個微型電風扇給你扇著清涼的風美吧?如果眼鏡近視度或遠視度等。與您所需要的度數不匹配的話,你只需要按一下黃色按鈕,然後說出你像要得度數就可以了;如果您的眼鏡的'被劃了又用布擦不下的時候就按一下青色按鈕,眼鏡就會自動擦洗痕跡,擦完您再看一看就變的十分清晰了;當您識別不出錢是真還是假時,只需要按一下藍色按鈕時眼睛就會幫您識別是真還是假了;如果您找不到您的眼鏡了,就按綠色按鈕,眼鏡就回發出電波輸入到您的大腦中讓您知道眼鏡的正確所在位置;當您按到橙色按鈕時,只要是直徑不管有多遠,那裡的事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好了我發明的眼鏡功能多嗎?如果我真的發明下這種眼鏡您會喜歡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