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詢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藉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後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交待學習方法。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3.講讀第一首詩《早發白帝城》。

4.朗讀、背誦《早發白帝城》。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24.古詩兩首

二、故事匯入,簡介詩人

1、運用歷史故事匯入新課,介紹詩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使得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這時有一位詩人出於平亂的志願,參加了當時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釋幕府)。後來,唐李肅宗李恆與李璘爭奪王位,李璘失敗了,幫助他的詩人因此獲罪,被流放至夜郡。在行至白帝城時,忽然聽到皇帝傳來的赦書,驚喜交加,隨即乘船東下江陵。在從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寫下了著名的詩作《早發白帝城》,表達了當時詩人獲罪初赦的喜悅心情。

2、介紹詩人

李白是我國唐朝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想象豐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三、釋提、介紹學習方法

1、解釋題目意思。

1)、早:早晨。 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

2)、早發白帝城:早晨從白帝城出發。

2、介紹學習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早發白帝城》這首詩,要用一種新的方法來學習五讀法。

出示投影片五讀法:A.讀通、 B.讀懂、 C.讀精、 D.讀會、 E.會讀。

四、學習古詩

(一)、讀通詞語。

1、指名朗讀、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出示投影片)

朝 ( zhao chao )辭

一日還 ( huan hai )

萬重 ( chong zhong )山

白帝 ( ti di )城

啼 ( ti di )不住

2、齊讀

(二)、讀懂每一句詩的意思

A 、朝辭白帝彩雲間

1、第一句寫了詩人出發的時間、地點,從那些字詞中可以看出?

2、理解詞義:辭:辭別,離開。

3、作者早晨離開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樣的?

練說: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

詩中怎樣說的?(彩雲間)

4、獨立練說這句詩的意思

a.指名說:早晨離開彷彿在彩雲間的白帝城。

b.練讀、練說:同桌一個讀詩句,一個說詩意

B 、千里江陵一日還

1、這句話講了詩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時間,分別從哪些詞語中看出?

2、這裡用了一個還字,什麼意思?(返回)

3、練說句意

1)互相說

2)指名說

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遙遠,約有千里,可那麼短的時間就到了,這是什麼原因?

5、小結

這兩句詩,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與壯麗,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詩人心情愉快。

6、有感情朗讀

1)指導朗讀

2)練讀、練說

C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出示投影片:作者在返回途中,在船上聽到、看到_______?

2、為什麼作者會有啼不住的感覺?

3、兩岸的猿聲還沒停,乘的船就怎樣了呢?

表達出船的什麼?因此稱之為輕舟。

4、合起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5、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

2)一個有感情地讀詩句,一個說詩意

D 、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1)同桌互說

2)指名說

(三)、領會意境、體會感情。

1、老師範讀、講解

當年李白獲罪被流放至夜郎,在行至白帝城時被赦免。在回江陵的途中心情喜悅,看到長江山峽壯麗奇特的景色。

2、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1)這首詩描寫了哪裡的景色?

2)抒發了作者歷經艱難歲月被赦免後歸鄉途中怎樣的心情?

3、在讀這首詩時,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詩意,還要進行想象,更好地體會出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背誦:

1、有表情朗讀

我們讀這首詩時彷彿隨著詩人的小船一起遊覽了長江山峽兩岸的壯麗景色。把這些壯麗景色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把大家一起帶入詩的畫之中。

2、感情背誦:

1)指名背(其他人默背)

2)齊背

五、指導五讀學習方法

1、剛才我們是用五讀法學習這首詩的,那麼我們是如何用五讀法學習的?

2、出示五法歌謠。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早發白帝城》這首古詩,知道詩的意思,瞭解了詩人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另外,我們還學到了一種學習古詩的新方法五讀法。同學們可要記牢,下次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自學其他古詩。

七、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一、二部分。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江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之一。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所作。詩人借描寫風雪之中垂釣的漁翁,來襯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其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學情分析

古詩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領域裡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文質兼美,已得到人們的重視。四年級的學生對讀古詩、賞詩境、悟詩情已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古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討論,體會古詩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

品讀重點詞句,理解詞句意思,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瞭解詩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故事的教學,感悟古詩選詞精煉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從文字表面挖掘開來,用朗讀、吟誦、議論等形式,深入感受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滲透科學自然觀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教法、學法

教法:

1、情境創設:讓學生觀看視訊,充分感受老翁寒江獨釣的畫面。

2、引導示範:在學習古詩時,充分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來學習古詩,理解詩意。

學法:

1、朗讀感悟: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感悟古詩。

2、小組合作學習:在老師的引導示範之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景激趣,自主設疑(5—8分鐘)

1、在大雪紛飛,寒分嘯嘯的時候,人們都已回家避寒,江面上卻有一位老翁在垂釣,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江雪》(板書課題)。

2、齊讀詩題,總結題目意思。(江上的雪景)

3、觀看視訊,說說你感受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瞭解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研讀感悟,自主探究(5—7分鐘)

1、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指名交流彙報)

3、學習生字,掃除攔路虎

孤蓑翁

三、多元導悟,合探解疑(10—15分鐘)

1、同學們,《江雪》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寒江獨釣圖”,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2、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

千山鳥飛絕。(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

絕:盡,沒有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一片潔白,一隻飛鳥也沒有”。

3、小組合作學習

用學習第一句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剩餘的詩句。

要求:

(1)、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2)、重點抓“滅、孤、獨”這幾個關鍵詞進行理解

(3)、根據關鍵詞,把整句詩的意思翻譯出來,並讀一讀。

4、交流彙報

第二句:萬徑人蹤滅。

徑:小路滅:消失

此句解釋為:所有的道路上都沒有行人,一片沉寂。

第三句:孤舟蓑笠翁。

孤:指江面上只有一條船

蓑:指蓑衣 笠:指斗笠

此句解釋為: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有一葉孤舟,一位老人披著蓑衣,戴著斗笠。

第四句:獨釣寒江雪。

獨:獨自一個人

此句解釋為:獨自一個人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5、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把詩意連起來讀一讀。

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一片潔白,一隻飛鳥也沒有,所有的道路上都沒有行人,一片沉寂。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有一葉孤舟,一位老人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6、此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讓同學們想一想,議一議)

7、此情此景,詩人為什麼還在獨釣呢?

8、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昇華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鞏固深化,學用延展(8—10分鐘)

1、簡要說說古詩的大致意思。

2、古人說“詩中有畫”。你能將《江雪》想象成一副畫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3、課後蒐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立足語文課程綜合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從大語文觀入手,加強古詩文精神文化的引領,讓學生在整合式的教學中,想象入境,誦讀悟情,在誦讀中加以理解感悟,在拓展中積累昇華,同時滲透

學習古詩文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二首古詩,並熟練地背誦。

2.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二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3.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咀嚼詩句的情味,感受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

4.在與現代詩的對比感悟中,提升閱讀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誦讀理解二首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詩題

同學們,從古至今,母愛一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從戰國時的孟母三遷,到東晉時的陶母剪髮退魚,再到南宋的岳母刺字,這些故事都在演繹著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母愛。(板書)這節課我們就一

起走進《古詩三首》中兩首以母愛為主題的詩。(板書)首先學習第一首汪中的《別母》。(板書)

二、學習《別母》

(一)初讀感知

1.自由讀一讀,看誰能將詩句讀準確而流利。(生自由讀)

2.指名讀古詩,糾正字音。

3.帶著節奏再讀古詩,看看誰讀得更有味道?(同桌互讀)滲透方法“朗讀有韻律”。

4.指名讀詩,生再齊讀。

(二)理解詩意

1.師介紹古詩的寫作背景。

2.默讀古詩,藉助註釋,用心來品味一下,想想詩中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麼事呢?滲透方法“默讀明詩意”。

3.生彙報

(1)(前兩句)當時的環境怎樣?這樣的環境描寫會更讓你覺得無比——(生回答)

(2)汪中從小就由母親一人撫養長大,可想而知,他們在生活中會一定會經歷許多艱辛,你能想象出來嗎?(出示說話練習)

(3)指導朗讀前兩句詩。

(4)而此刻,兒子也不忍心離開——這個家,不忍離開自己的——白髮老母。於是他便想到了——出示後兩句詩(指生讀)

(5)(出示“涯”字)透過這個“涯”字,你能想到什麼?就請你再次用心來品讀一下這句詩,看看透過作者的想象,你又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滲透方法“品讀想畫面”)

(6)指導朗讀這兩句。

(7)此刻你又體會到了什麼?(生)此刻他們難捨的是人,難分的是這母子二人的心啊。(生分組讀全詩)。

(8)在這首詩中,詩人藉助環境描寫,並融入自己的想象,以小見大,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份濃濃的母愛。讀詩就要熟讀成誦,才能更好地讓我們體會其中的情意。(滲透“誦讀悟詩情”)同桌之

間背一背,看誰能將這首詩銘記於心。

(9)指名背,生再齊背。

三、學習《遊子吟》

(一)過渡

正可謂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夜伴燈前念遠遊”。其實在感受這份離別之苦時,我們應該有更加深入地思考,那就是如何回報母愛。而這在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中有了一個很好的詮釋。(板書)

(二)學生自學

1.回顧《別母》的學習方法,“在朗讀中讀出韻律,在默讀中整體感知了詩意,在品讀中聯想到了畫面,在誦讀感悟了詩情”,學生在組內按照這幾個步驟來共同學習《遊子吟》這首詩。

2.學生彙報

(1)朗讀有韻律

這首詩流傳甚廣,我相信你們一定都能讀出它的節奏和韻味。誰來讀一讀?(指3名,齊讀)

(2)默讀明詩意

①這首詩又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指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再找人完整地說說)

②同學們,此刻母親擔心的僅僅是兒子“遲遲歸”嗎?她還會“恐”什麼?(出示句式訓練,指名說)

(3)品讀想畫面

此刻,透過這首詩,你們又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4)誦讀悟詩情

生談體會,並背誦這首詩。

三、延伸意境,昇華情感。

1.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在母親的心裡;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都走不出母親的視線。那是因為,(出示)臨行前,引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遠行後,引

讀——“出門便是天涯路,明日思親夢裡人。”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誦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大家看,在這兩首詩中,詩人各有側重,或是重在離別,或是重在感恩,但最終卻都在讚美這深深的母愛。

3.拓展詩句,生齊讀。(白居易的“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周壽昌的“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李商隱的“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4.出示兩首現代詩,自由讀一讀,看看這兩首詩與我們學習的這兩首詩又有什麼不同?(生讀,彙報)生續寫現代詩。

5.學生讀自己寫的詩。

四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多媒體課件。

2、學生:

蒐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整體把握

1、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瞭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3、瞭解預習情況,指讀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瞭解這是一首送別詩。板書:送

二、通讀詩文,理解大意

1、回顧以前學詩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說說詩的大意。

3、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1、理解第一、二句詩:

⑴ 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⑵ 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板書:

名樓送

⑶ 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板書:

盛景送

⑷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第三、四句詩:

⑴ 讀讀這兩句,請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談感受。

⑵ 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① 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

(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板書:

目光送

② 想象“盡”了的是什麼,無“盡”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③ 討論: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板書:

心隨送

④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自由賞讀

(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請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李白,換位賞讀。)

2、師生配樂互讀,有感情地背讀。

3、簡略欣賞李白的《贈孟浩然》。

(輔助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感。)

4、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嘆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詩人的深厚友誼。

(根據學生髮言相機板書。如:情深意長。)

五、階段總結,佈置作業

1、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2、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蒐集這一類詩的興趣。

3、佈置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