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要學會維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4W

買下的理財產品“預期高收益”沒有等到,迎來的卻是“零收益”甚至“負收益”。投資者對理財市場亂象的抱怨時有所聞,相關專家表示,從目前投資者投訴情況來看:銀行理財產品運作資訊不夠公開透明,設計上也存在瑕疵;也有投資者抱怨稱,銀行不斷向客戶推銷各種理財產品,而客戶經理水平參差不齊,售後服務差;還有投資者反映部分理財產品說明書和合同條款太過專業,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專家提醒,投資者在購買比較複雜的理財產品前,對該款產品的設計一定要有直觀認識,這對日後一旦糾紛發生後的維權,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財要學會維權

學會保留證據 與一般的消費維權類似,投資理財維權也要靠證據,特別是在購買前、購買中,以及糾紛發生之後要及時蒐集證據。現在許多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其推銷廣告都是吹得天花亂墜,有些外資銀行甚至會在客戶下班時候打電話請客戶吃飯,還不定贈送小禮物,態度非常熱情。中資銀行也會在櫃檯上放上眼花繚亂的宣傳廣告,將一些明明是保險類的理財產品“粉飾”為銀行理財產品等。

市民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一定要注意“擦亮眼睛”,弄清楚自己是和誰在簽訂合同,合同的條款都有哪些。上海市經建律師事務所方善法律師表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買理財產品時,無論是客戶經理的口頭推廣,還是宣傳廣告的慷慨“承諾”,都要想辦法保留下來。特別是許多當初的承諾在理財合同中都是沒有的,而這恰恰是吸引許多人購買產品的重要原因。投資者為了保護自己,不妨可以通過錄音以及照片等形式固定這些“承諾”,以便在日後能夠舉證。此外,在理財產品存續期的時候,投資方往往會因為產品淨值的變化而與客戶進行交流,這些非書面的交流,也應該通過法律認可的方式保留下來。

維權從頭做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普通投資者買銀行理財產品、投連險、基金這類高風險產品,賠了只能自認倒黴。投訴到消協,由於購買理財產品屬於個人投資行為,消協一般不會受理;投訴到銀監會、保監會,這些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通常都會責令銀行、保險公司自查,而投資者的損失是無法追回的;告上法院,投資者當初購買理財產品時都會簽訂合同,很難證明自己在籤合同時被矇蔽。因此,要想維權,還是應該從頭做起。

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目前各大銀行在向客戶在做理財規劃前他們會給客戶做風險測試,並會根據客戶自身的實際情況,量身訂做理財規劃。此時一定要準確填寫自己的資訊,這樣客戶經理才能選擇適合你的理財產品。除了理財產品之外,在購買保險類理財產品的時候,因投保者沒有如實告知而產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因為身體不好或者生過一場大病而決定購買健康保險,而在保單填寫內容中,有一項是要求客戶如實告知自己是否有得過某些疾病。一些客戶擔心被保險公司拒保而隱瞞了實情,或者客戶雖然向保險代理人進行了諮詢,代理人為了拉進業務,也會勸客戶不要如實告知。但事實上,一旦客戶生病接受治療,保險公司會查閱該客戶的以往病歷,一旦發現有相關既往病史而該客戶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就會以該理由拒絕賠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