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淺談音樂教學與實踐的相結合

來源:果殼範文吧 8.89K

摘 要:音樂使孩子活潑,好動的個性得到滿足,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把表演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可以發揮孩子的音樂潛能,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其核心內容,想象力、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不僅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而且使教學活動妙趣橫生,更有助於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的發展。總之,在幼兒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為動力,在不斷挖掘幼兒創造潛力的同時,使幼兒內在心靈在美的節奏中和諧發展,這就是音樂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淺談音樂教學與實踐的相結合

關鍵詞:藝術教育、音樂教學活動、實踐、相結合

正 文:踏著新世紀的腳步,我們在迎接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未來世紀挑戰的過程中奮鬥拼戰,而作為教育領域裡最基層的幼兒園,老師們在幼兒的教育引導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思維力

一、活動形式豐富多彩

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讓幼兒在玩中學,使孩子樂於學,我們將歌曲,音樂遊戲,律動,打擊樂,歌表演,音樂欣賞,舞蹈等諸多形式帶日常教學中,融入音樂基本訓練。引導幼兒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嘗試多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增強額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幼兒的音樂潛能。

二、表演遊戲與教育相結合

音樂使孩子活潑,好動的個性得到滿足,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把表演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可以發揮孩子的音樂潛能,如:《國旗紅紅的哩》先讓孩子們看五星紅旗,國旗是紅色的,那上面有五顆黃色的星星,它是升在高空中。

三、賦予音樂以色彩

孩子對顏色非常的敏感。給他們一些五顏六色的筆、一張紅色的紙、讓孩子們盡興塗畫,是他們熱衷的活動之一。這樣也能讓我們的教學活動變得輕鬆而多彩起來。一個音樂活動結束以後,孩子們除了學到一首歌曲,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不能停滯。繼續給孩子想象,延伸音樂的感染力。在學習歌曲《國旗紅紅的哩》後,我讓孩子們描述歌曲中的畫面,孩子們興致勃勃,討論越來越激烈,看孩子們的情緒上來了,我抓緊機會,讓他們把它畫下來,他們一邊唱“國旗國旗,紅紅的哩。五顆金星,黃黃的哩。升在空中,高高的哩……一邊揮動手中的筆,用心地一筆一筆的畫著,過了一會兒,孩子們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一幅的畫面,紅紅的國旗高高的升在空中……雖然畫的有點亂,但是卻將歌曲的內容出色地表現出來了。孩子們舉起自己畫的五星國旗,唱起了歌。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小例子,我們並不需要將每個音樂作品都讓孩子們畫一通,這是不實際的。我們應該在教育過程中不斷髮現突破點,讓孩子們更輕鬆、更愉快地接受音樂,通過音樂的學習得到美的享受。

四、師生互動

為幼兒創造自由平等,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讓幼兒擁有寬鬆的學習壞境,思維、想象力得到充分發展,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在活動中,把自己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讓他們感受到和朋友之間的關愛、友情。和他們一起唱歌,一同遊戲,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也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五、插上想象翅膀 提升綜合能力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其核心內容,想象力、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不僅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而且使教學活動妙趣橫生,更有助於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的發展,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並運用創新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的表演區有許多樂器,讓幼兒隨時取用,使他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擊樂器可產生不同的效果,進而引導他們聽辯樂器。如:鈴鼓能拍能搖,還能敲擊鼓邊。這些發現都能促使幼兒以濃厚的興趣去探索奇妙的樂音與節奏。如:節奏樂春天在那裡我描繪了一幅把小朋友帶進了春天的美好意境。這樣把學習技能和訓練創造性思維、融為一體,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六、創造美的氛圍,讓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得於延伸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出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含義包括美育,即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而音樂所擅長的就是通過情感的直接抒發和體驗來達到審美活動的目的,因此又被公認為一種情感藝術。所以,我認為音樂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最有效直接的途徑之一。幼兒審美心理建構依賴於長期的藝術薰陶,藝術教育實踐和審美環境的影響。激發幼兒產生審美的需要,形成特定的審美情感,推動創造美的意志行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標。我們知道,幼兒的情感激發依賴於幼兒審美理解能力,而理解力的提高進一步激發幼兒愉悅審美情感。幼兒審美情感還有賴於欣賞活動的內容和欣賞活動的組織形式,富有生命力的,適合幼兒年齡階段,和生活較為貼近的內容及有趣的活動形式都能給幼兒帶來新奇和愉悅

語言、歌謠在培養音樂能力方面和兒童歌曲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幼兒歌唱有一定侷限性,而朗讀則可以在難度、長度上超出歌唱的侷限,可以在節奏感、多聲部配合、音樂要素、結構的理解等方面促進音樂能力的發展。以形象的、遊戲的、律動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結構要素。音樂結構的感知是我們教學中比較薄弱的方面,教師往往認為結構問題比較複雜,幼兒難以理解。人們在欣賞、理解音樂時,需要通過記憶、思維把連續出現的瞬間結合為統一的印象。感知音樂結構的能力對於全面的審美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幼兒音樂教育應從小培養兒童對音樂的分句、分段,音樂的開始、結束,以及音樂中的相同、不同、變化等的意識和敏銳的感覺。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不同的樂曲、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的變化都表現出它們各自不同的風格和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點,才能啟發幼兒去感受、體會音樂的美。只有讓幼兒按自己的條件、方式、願意去做,他們才能學得主動,才能發揮想像力和獨創性。儘管幼兒的表現還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都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天資,都有創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兒對主體對元素的能動發現以及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組合能力。

總之,在幼兒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為動力,在不斷挖掘幼兒創造潛力的同時,使幼兒內在心靈在美的節奏中和諧發展,這就是音樂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因此,理想的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兒童情感體驗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幫助孩子形成對自己、他人,以及周圍事物的積極態度傾斜,而且有助於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前兒童生活、學習和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領域。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增強兒童對音樂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兒童得以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學前兒童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馭音樂,學會尋找體驗音樂的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並藉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蘇霍姆林斯基說:“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和審美的需要和興趣,這些都是在他們積極活動的過程中發展、形成和滿足的。”音樂作為美育的一種形式,它是與幼兒同步發展的,因為喜歡音樂可以說是孩子的天性,在內容多樣的音樂活動中,孩子積極愉快、活潑、歡樂,他們的身心都會得到陶冶和發展。

參考文獻:《幼兒園工作章程》、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策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