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82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8篇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1

李鎮西老師在《對“優等生”培養的思考》一文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件:某直轄市有關部門對該市16名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進行了一次特殊考試——“特殊”之處在於這次考試有些設計是隱性的。在考場門口放有一把倒地的掃帚,結果,進教室的16名學生無一人彎腰把掃帚扶起來;考試前,需要削鉛筆,結果,削完鉛筆後主動把鉛筆屑打掃乾淨的僅有三人!考試完畢後,主持人對所有學生說:“今天的考試結束了,但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你們都未通過今天的考試,因為你們在考試過程中的言行已經給自己的文明習慣打了個不及格的分數!”是的,上面這個例子涉及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因為是小事,才說明其普遍性;更何況,這些應試的當事人都是中國小生中的佼佼者啊!這讓我再次思考好孩子好在哪裡?

在我的心目中,好孩子是這樣的:

1、好孩子是健康、快樂的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如果失去童心、童真、童趣,板著臉給你講一些成人的話,作為家長,你有何感想?覺得這樣的孩子是可愛還是可憐?童年是人生中最具童趣的生活,而現在的孩子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天真。孩子就是孩子,應該是開開心心的、快快樂樂的,在學校中自信的成長,在家庭中快樂的生活。

2、好孩子是富有愛心的孩子。

孩子本身是很有愛心的,他懂得去關愛父母、老師和同學,從平凡的小事中,從平常的舉動中常常給周圍人帶來感動,正是這小小的感動讓我們讀懂了孩子的愛心。

3、好孩子是善於和他人溝通的孩子。

每天課餘時間,總有幾個全寄宿的孩子去找我“聊天”,交流孩子近一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和家庭情況。溝通,讓我們彼此多了一些分享,溝通,讓我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善於和他人溝通的孩子必定是一個好孩子。

4、好孩子是敢於創新的孩子。

只有敢於創新,才能與眾不同,只有敢於創新,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我們不要苛求孩子的“聽話”,但一定敢於創新,這樣的孩子才是最有希望的。

5、好孩子是善於思考、愛學習的孩子。

作為學生,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學習是有方法的,只有善於學習、愛思考的孩子才最有潛質,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優勢,只有這樣,才會將學學習作為一種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好孩子還有很多標準,但在我看來以上5點是最重要的,我們不奢求孩子的完美無缺,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今年,我任教三三班的數學課,在我和三三班孩子接觸的過程中,一個孩子卻總是出現在我的視野裡,她就是孫姝涵,每次總是很熱心的在你面前問:“宋老師,有什麼幫忙的嗎?”每次在大課間和中午吃飯後總是到教導處來幫助老師抱作業。起初,我很有顧慮,以為孩子要競選數學課代表,要在宋老師面前表現,我認為我現在的兩個數學課代表很優秀,我沒有競選數學課代表的計劃,於是,我就直言相告:“你幫助老師是想競選課代表還是幫老師的忙呢?”誰知孩子一臉天真的說:“我就是特別喜歡,想幫老師的忙!”看來,我是誤會孩子了,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仍舊是很準時出現在我的辦公室裡。在班級部落格裡,通過和家長的交流,我瞭解到:孫姝涵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愛多帶一套文具,她說怕同學忘記好借給別人用,我問她知道什麼是助人為樂的時候,她一臉天真的說:“是把幫助別人當作快樂的事情去做,別人為因得到了自己的幫助而快樂,自己也因為能幫助別人而快樂。這就是助人為樂!”

真的很感動孩子這麼富有愛心,真的感謝孩子給我再次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之課,讓我的心靈得到洗滌,讓我的思想得到淨化,我們從事的教書育人的事業不崇高。和這樣的孩子在一起,我們教師的心靈怎能不幸福!同辦公室的老師都羨慕的說:“宋老師有這樣一個認真負責的學生幫忙真幸福!”感謝你,我的孩子,幸福是你給予宋老師的`,宋老師永遠分享你帶來的快樂!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2

閱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讓“後進學生”享受成功》、《把更多的關愛給“後進生”》等文章,感觸頗多,這讓我回想起我數學課堂上的一個故事:我在處理《節日禮物》一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內容)的練習題時,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原本課堂上的時間比較緊,但有一個學生老舉著手,我一看,原來是一向多事的劉寒,他在我的數學課堂上從來都是“無事生非”,“他舉手又有什麼事情?別浪費時間了!我還是接著處理練習題吧!”我想到這裡,就打算接著處理練習題,但在我與劉寒的眼神一剎那的交匯時,我看到了一個積極回答問題的渴望之心,我略作遲疑,說:“劉寒,你有什麼要說的嗎?”“老師!書上印錯了,課本64頁根本沒有正確答案。”“什麼?沒有正確答案?”同學們一片驚訝聲。“你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嗎?”我也有些驚訝。“老師,在書中的觀察圖中,在房子後分明圍著柵欄,而選擇時圖中卻沒了柵欄,你說對嗎?”經他這麼一說,我們大家急忙看書,“是呀!”“是呀!”學生紛紛拿起鉛筆在圖中畫了起來……雖然這節課我因為這個小小的“插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我分明讀懂了尊重學生對於教師教學的意義,在我們的課堂中,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引起教師的注意,我們在關注教學目標完成的同時是否真正關注了學生?是否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作為教師我們是否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看看這些我們自認為做得很對的事情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不要把尊重學生當作掛在嘴邊的空話,讓我們的教學行為處處充滿尊重,讓生命的陽光照亮教育的每一個角落。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3

面對後進生,李老師似乎更加偏愛。當學校安排李老師擔任“六年一貫制實驗班”(即優生班)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時,他卻給學校領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將分班考試中最後幾十名的學生編成一個班,也由他擔任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實驗。在李老師看來,轉化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只有讓每一個後進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這才是真正的“名師”!因此,李老師在後進生身上傾注了更多的關愛,選取特別典型的孩子,每天觀察他們的變化,每晚堅持寫教育手記,體驗教育過程的艱辛和快樂,從而積累教育經驗,為日後研究轉化“後進生”的規律提供素材。在這些教育手記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和萬同的故事》,當發現萬同偷了同學的隨身聽,李老師不露聲色,騙他說暫時支走了公安局的人,自己想當一回福爾摩斯親自破案,從而擊潰了萬同的心理防線,坦白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事發後李老師千方百計保護萬同的自尊心;當看到萬同課堂上實在聽不進去卻調皮搗亂,李老師對他深深地同情,認為聽不懂課而又必須坐在教室裡,而且還不許做其他事,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於是李老師別出心裁,竟然破例讓萬同上課時可以抄寫《烈火金剛》,讓他在練字的同時識字認字,腦子裡多裝些抗日英雄的形象;當發現萬同與“同病相憐”的女生早戀時,李老師推心置腹,給他講自己中學時代的經歷,讓他懂得什麼叫責任心,後來在萬同的請求下,親自幫他回絕了女生的“情書”;當李老師用“報喜單”的辦法不斷激勵萬同取得的點滴進步,萬同的自信心、上進心越來越強,主動為班級、為學校增添榮譽,成了光榮的國旗下講演者……

誰不希望班上多些好學生,輕輕鬆鬆取得各項驕人的成績?誰又希望自己班上有成群結隊的後進生,整天跟在他們後面處理那些瑣碎的煩心事?因此我們閒談時常常羨慕別人班上優生多差生少,可事實上畢業後想起國小老師卻更多的是那些曾經讓你操碎了心的後進生,這又是為什麼?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往往只注重“優生”的分數,“一好遮百醜”,無意中誇大了他們的優點,卻忽視了他們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等;而那些學生時代的後進生,因為常常生活在別人歧視的目光中,所以只要你老師對他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好,他就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了。李老師的教育理念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因材施教”的含義,作為教育者,我們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儘可能挖掘並發展每個學生的潛力,儘可能讓每個學生在各方面都獲得理想的發展,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可以說,成長記錄,見證了生命前進的足跡,為生命敞開了一片天。做教育的有心人,必將實現師生的雙贏。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4

假期我在家讀了《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我被李鎮西老師深深地感動了,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認真負責,都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

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在李老師教學中我看到了愛,看到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對於教學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我深信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5

教育需要民主

——讀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教師》有感

李鎮西老師的《在平等中培養平等》一文中寫到老師向學生借紅筆和學生向老師借喝水的紙杯的細節對比,感受教育過程中的不平等、不民主。回顧教育的過程,許多都是假民主,教育教學中的諸多細節讓我們看到自己司空見慣的行為中沒有民主,獨立、民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總習慣滔滔不絕的講解,而無論學生原有的水平,教師總習慣高高在上,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情感;教師總習慣為人師表,而從未蹲下身子和學生交流,真正蹲下來,心靈才能得到彼此的感應,蹲下來,教師就能真正理解孩子,教育教學才會真正民主。其實,平等的氛圍需要心靈深處的喚醒,尤其是對待後進生,更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平等來喚醒孩子內心的民主,讓這些孩子體會到做一個有尊嚴的學生,只有這樣,平等才會真正深入師生心靈,成為理性的認識,成為一種理念。

新課程倡導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民主的教育是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是為了學生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感受到心靈的豐盈和精神的愉悅,感受教育的真、善、美,這樣的教育讓孩子擁有正直,學會了生存,真正讓學生擁有美好的童年,引領學生有尊嚴的學習和生活。

真正的民主是學生自信的表達,是學生平等的對話,是學生智慧的思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同在藍天下,引領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人。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6

自古教師是最受尊敬的職業,也是最值得永遠尊敬的職業。因此,教師的修煉顯得非常重要。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辛勤培養下造就出來的。今天,讀著這本《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愛不釋手細細品讀,認真領會其中的真諦。

“教育在廣義上說,就是精神上的不斷豐富不斷更新的過程,無論對受教育者還是教育者講,都是這樣。教師對於學生來說,應當成為精神生活極其豐富的榜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才有道德上的權利來教育學生,才能承擔起教育學生的職責……(蘇霍姆林斯基語)”

教師的精神生活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教師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其從教的前提下和取得教學成效的基礎。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直接影響與教師的個人的精神力量和素養是分不開的,他認為好的教師必須具備兩種素養,一種是一般素養,包括教師所具有的知識儲備和傳授知識所需要的技術與技能到;另一種素養即教師集體和個人的道德品質和精神生活的豐富程度。教師不僅具備正常生命體徵所需的精神生活,更有一般人的精神生活所不具備的,那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識的源泉,就在永遠處在一種豐富的、有意義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也就是說教師要成為精神生活的榜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極高的素養。

教師素養的提高,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發展,才能指導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一生。

一、用心閱讀

閱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標誌。沒有書籍的滋潤,難以得來深厚的常識和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閱讀能力”能使學生更多地受益。閱讀是人類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學習行為,是人類吸收文化財富、獲得知識、認識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是智慧的源泉。教師應該使得自己的求知渴望和閱讀愛好成為影響學生的個性教育力量的源泉。

二、潛心研究

教師是一種研究性的工作,是能創造性的工作。教學中研究學生應該是貫穿教師一生教育事業的主題。讀書是一種研究,寫作更是一種研究。教師不光是自己會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指導學生寫作。文字是思想的載體,教師不僅應該通過勤於練筆善於表達,並且善於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經歷,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認識程度,在寫作的過程中獲得理論的幫助從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三、興趣健康

個人的興趣愛好是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個生要組成部分,不一定限定在所教學科的內容,可以是文學、藝術、園藝等方面。健康的興趣愛好既可以鍛鍊一個人的能力,也可以舒展身心,緩解疲勞和壓力,構成個人完滿的精神生活。同時也可以組織和參加校內外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用美來吸引學生,培養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使教師的自身精神生活真正成為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的源泉。

四、交遊廣泛

教師的生活軌跡非常單調,外出的機會很少,接觸面狹窄,使教師的社會文化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而教師的風度舉止和閱歷會成為無形的教育資源從而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多外出郊遊、多謹慎交友。通過與人、與自然的親身體驗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心靈世界,只有豐富了自己才能豐富你的學生。

古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想把學生培養成什麼人,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什麼人。教師的自身形象、人格魅力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感染、薰陶、感化的作用。正是有每個教師的的不同愛好,才構成了整個集體、整個社會的全面活力。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7

李鎮西老師在《閱讀與寫作,提高教師素質》一文中談到:“讀書、教書、寫書,就是我現在生活的全部內容。”

作為教師,閱讀讓我們視野更開闊,寫作記錄了我們成長的過程,表達個人的思考,研究讓我們更理性看待教學,當讀書、寫作、研究走進教師的專業化歷程時,我們就會收穫專業成長的快樂。讀書、寫作、研究要在日積月累中進行,少一些功利,讀書是為了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寫作更是為了自己,因為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是作者。研究教學中存在的真問題,學會思考。回顧我讀書、寫作、研究的成長曆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促進自身成長的作用,讓我體驗到了專業成長的快樂,也讓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教師逐漸成為一名有自己獨特思考的教師,真正在讀書、寫作、研究中不斷的提升自我,發展自我。

讀書,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教學,在閱讀中汲取成長的力量;寫作,促進我們在思考中梳理自我,在不斷反思中書寫自我的教育傳奇;研究,能夠讓我們基於證據,用證據進行陳述自我的觀點,用研究的眼光、視角看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升自身的專業成長。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在讀書、寫作、研究中智慧成長,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收穫自我的教育人生。

讀《做最好的教師》有感8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家長,給了孩子全部的愛。經別人推薦今年寒假我認真仔細的讀完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樣的家長才是最好的家長,真是受益匪淺,同時也自覺慚愧。下面,我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習慣是人生的基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李老師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學習、生活常規,希望養成的好習慣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將常規變成行動,並堅持下去。和李老師相比,我這個家長慚愧。孩子許多行為習慣需要加以提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特別是時間寬裕的時候,總是等等。表現最突出的假日的作業,不到最後時刻決不著急,用我們的調侃是心理素質好。讀了此書,我豁然開朗,在今後我要讓孩子樹立時間緊迫的觀念,明確任務,減少猶豫,規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

 二、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

要經常肯定孩子取得的進步或成績,哪怕再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誇獎,要善於從細微之處經常發掘他的閃光之點,強化他的信心和自豪。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考試成績好,但優秀不只學習成績一方面來體現。假如孩子一時表現不很出色,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批評、怪怨,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打擊、挫傷,久而久之很可能會形成習慣和接受自卑,破罐子破摔,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對孩子的鼓勵和信心的培養,李鎮西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比如,李鎮西老師的女兒第一次語文考試只考了77分,他剋制住自己的情緒,在心裡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把他自己的難過無意中傳染給女兒。他故作輕鬆地說:"呀,第一次考試就得了77分,下次爭取上78分"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考試成績好,但是,面對已經很糟糕的考試成績,如果家長一味地責怪,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挫傷,這比糟糕的考試成績更糟糕。所以多鼓勵少批評,孩子的自信心是誇出來的。

三、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永遠不滿意,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天才,而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試都應該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一個人不應該簡單的與別人相比,而應該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進步。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遺傳、環境等很多外因和內因註定了孩子成長的差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個領域,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長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對於教師也一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耕耘的三尺講臺前,用一顆童心貼近孩子,和學生保持共同愛好。用一顆愛心澆築孩子,師生之間互相依任。用一顆責任心點燃孩子,和孩子一道成長!不追名,不逐利。優秀、先進固然是好,你只要做自己的最好就行。每個人也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不必去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做一個真實的、最好的你就足矣!

家長先進的理念,先進的言行,必然會給孩子一個陽光燦爛的幸福人生。作者的女兒很平凡,但是一路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最終成為一所名牌大學的學生。我想:本著"讓自己的孩子自信快樂地成長!"這個理念,與孩子一同牽手,共同成長,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克服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