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07K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精選15篇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群眾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我校幼兒教師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使孩子們的口語潛力將大幅度提高,教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瞭解到不少有益的資訊,孩子們經過一週的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著與教師在晨間交流了。

晨間談話能夠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何穿衣服,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提高。教師和家長的心裡都高興極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2

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兒園裡,我觀摩了英國插畫大師科奇保羅執教的“小貝挖寶”活動。活動開始前,大師需要從上課的孩子中選出一位來當“模特”,只見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看到這種“壯觀”的場面,大師面露難色。停頓片刻之後,他眼睛一亮,問孩子們:“今天有沒有人過生日?”只見一個男孩高高地舉起了手,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可還沒有等他的話音落下,旁邊的另一個孩子站起來大聲說道:“不對,你剛剛過完生日!”兩人的對話惹得現場聽課的教師哈哈大笑。到底該選誰來當“模特”呢?茫然的大師把選擇的難題交給了班主任教師。年輕的班主任教師立刻迴應,一抬手便指定了一個小姑娘來當“模特”。於是,在其他孩子的嘆息聲中,大師開始上課了。

雖然我只是坐在下面聽課,但是有一個問題始終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這位班主任教師是依據什麼選擇的呢?我不禁聯想到另一個場景:早晨升國旗時,教師發現升旗手因病缺席了。“讓我來吧!”好幾個孩子跳躍著,爭先恐後。教師的目光掃了一圈,用手一指,說:“你去升旗吧!”只見那個被選中的孩子興奮地奔向升旗臺,其他的孩子則悻悻然沉默不語。之後,落選的孩子們照常唱國歌、做早操,絲毫沒有異常。看來大家都已經習慣於這樣的選擇與被選擇了。

確實,作為教師,我們經常會遇到“選擇誰”這樣的問題。同一個提問,選擇誰來回答?每日升旗,選誰來擔任升旗手?值日生工作該由誰先來做?遊戲中出現爭執時,該聽誰的?誰來定規則?這類選擇折射出不同班級的不同文化氛圍,而和諧的班級風氣與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息息相關。

當然,我們可以採取“輪流制”進行選擇,如“輪流回答”“輪流表演”“輪流遊戲”等,讓孩子們輪流當值日生、升旗手,這樣一個也不漏,一個也不少,讓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注。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皆大歡喜的方法確實能夠做到滿足每個孩子的需求,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每一件事都適合採用“輪流制”的辦法,如同本文開頭大師遭遇的選擇誰當“模特”之場景,顯然就無法去“輪流”。但畢竟面對了,那麼,該如何解決才好呢?

當下,諸如“以兒童發展為本”“讓每一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展”等教育理念都已被教師熟稔於心,在國家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反覆強調要理解與尊重兒童,出現了許多如“保護”“接納”“允許”等詞語。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聽聽孩子們的心聲呢?

幼兒園的屋頂農場豐收了,教師帶領中班的孩子們去挖土豆。孩子們一邊收穫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大聲嚷嚷:“發財嘍!發財嘍!”土豆被挖出來了,教師讓孩子們數一數究竟有多少個土豆,接著又說:“你們有38個人,一人一個土豆還有多的,怎麼辦呢?”孩子們回答說:“今天沒來的小朋友,我們給他們留著吧。”教師又說:“但還是多了2個呀!”一個孩子想了想說:“婷婷和朗朗營養不良,讓他們多吃點。”孩子們紛紛表示同意。

原來,一旦讓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教師立刻會收穫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體現孩子想法和願望的方法,才是真正能讓孩子“口服心服”的辦法。

在大師的課堂上,面對選擇的難題,或許年輕的教師更在意的是在那一刻快速作出決定,讓現場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故此情此景尚屬情有可原。但我還是建議事後教師要記得“關注”,不僅應該有目的地去觀察孩子們的反應,更應該深入思考,找尋今後應對此類“選擇誰”的棘手問題的適宜方法,以此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

無論是皆大歡喜的“輪流制”,還是出自孩子的“口服心服”法,對於一位幼兒教師而言,我相信只要心中裝著孩子,時時傾聽孩子的心聲,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3

開學已經有一段了,孩子們的變化使我很欣慰,我們班是小託班,這些孩子從來沒有上過學,從剛開學,孩子們因為離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情緒上的不穩定,到現在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能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這些變化是可喜的。

週一我像平常一樣,早走的來到幼兒園,發現每次上學都要哭著喊媽媽的張天碩小朋友,看到我在門口等他,很開心的跟我說,"老師早上好"!隨後轉向他的媽媽,揮著小手說,"媽媽再見!"我高興的一下把他抱起來,誇著張天碩說:"我們碩碩長大了,上學不哭鼻子了是吧?"每天都要高高興興的來上學。他點了點頭說:"老師我長大了,上幼兒園不哭了!他的這些變化讓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同時也肯定了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這些心血沒有白費,覺得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裡的很多事對我感觸很大,每天看到孩子們進步一點,我就非常開心,工作上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看到每位老師臉上洋溢著的笑容,誰能知道,這些笑容背後,藏著多少辛酸,我們每天為之奮鬥的,就是家長的肯定與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這些就足夠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4

我第一年當班主任,在開學初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告訴過我,班主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輕鬆,雖然我作了十足的準備,但是說實話心裡還是很擔憂的。

開學後的兩個星期,有些幼兒哭鬧、有些幼兒沉悶、有些幼兒因為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幾乎每位家長都會來詢問幼兒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詢問中不免會出現這樣的話語,“老師,我們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我們很寶貝的,不能說重話”、“老師,你們這裡會不會給孩子晒被子,我們敏感的”、“我們的孩子吃飯乖嗎?你們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一切地顯得那麼自然,但是我隱隱地感受到了無比大的壓力,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當初別人對我的提醒。

可是擺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實,我只有解決不能退縮,除了在幼兒園給孩子培養常規,還要給他們像媽媽的愛,面對家長,我建立了班級QQ和班級部落格,把孩子吃飯、遊戲、睡覺的照片錄影呈現給家長看,將我們的教學內容也呈現給他們,讓他們在幼兒園之外也能隨時瞭解到我們班裡的情況,讓他們能放心地將幼兒交到我們手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長的配合下,開學這一個月來,我們班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好,孩子們愛老師,愛幼兒園,家長和我們也像朋友那樣交流著,一切都顯得那麼地和諧自然。我想這樣的和諧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工作,將我們班搞出特色,將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5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頭痛的種子選手

他,個子小小的,樣子長得像只小耗子,性格也跟小耗子似的,整天東竄竄西鑽鑽,從不消停。有小朋友從他身邊走過,也會伸長手去阻擋,或拍打一下別人……老師正在組織活動時.有時會突然聽到一陣大聲叫喊,不用說,這時你肯定會看到他正蹲在板凳上手舞足蹈……每天被投訴率最高的就是他,或把小便尿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或爭搶別人的玩具,或撕壞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書……就是沒有小朋友理睬他,他也會主動去招惹別人。

諸如此類的情況層出不窮。而他每次犯錯給出的理由,永遠都是:我太高興了,控制不了……

面對這樣的幼兒,我該如何是好?

遇到這樣的孩子的確很令老師頭痛,通過教師欲哭無淚的狀態,可以看出教師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這個“搗亂分子”也無濟於事。我以前班上也曾經有過相似的孩子,通過近兩年多的時間循循善誘,終於不再令教師頭痛了,回憶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值得嘗試。

這種行為不良的孩子,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自制力較差。要教育好他就要全面地瞭解他,瞭解其優缺點、性格愛好、家庭情況等,找出問題的根本,才能對症下藥,更好更全面地教育他。俗話說:“久旱之苗,不可強澆;久病之人,不可強藥。”教師在教育這樣的孩子時一定要有耐心,要慢慢等待他一點一滴的改變和進步,切忌急於求成。

這樣的特殊孩子需要“量身定做”教育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先做三點準備。

第一,鑑定他是屬於什麼型別,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如觀察他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檢查他的營養是否均衡?(因為含鉛量高的孩子也會有控制不住自己行為的特點。)還是喜歡用“惡作劇”的方式喚起別人的關注?或者是否有特殊的家庭環境?等等,尋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二,全面瞭解他的情況,包括性格愛好、家庭隋況、優缺點等,甚至要追溯到是否是“早產兒”或“剖腹產”的孩子,為以後的教育工作做好準備。

第三,根據他的情況制定適合的教育方案。制定教育方案時一定要考慮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時與家長聯絡,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

在做好以上三點後,教師要做好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去實施教育。

1.尊重不放縱

通過案例看出,他不光令教師感到頭痛,還令班上的孩子們討厭,他的身上已經被大家貼著“問題孩子”的標籤,教師要先選擇冷處理,淡化他是“壞孩子”的意識。“尊重”就是要正確對待“問題兒童”,教師要一視同仁,不能讓他和班級裡的孩子感覺到他是“問題兒童”。

尊重但不放縱,可以把他的座位安排在離教師最近的位置。以方便隨時觀察關注,當發現他有不良行為時,不要當眾批評,可以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去提醒或阻止。做操或匕下樓梯等外出時,可以由教師牽著他的手,這樣他既感覺到教師的關心,又沒有機會去影響他人。

教師對幼兒,尤其是對“問題孩子”,首先做到尊重不放縱,將嚴與慈、師與友融為—體,積極爭取和他成為朋友。

2.期望不失望

教師不能對他失望,要始終抱有期望。“期望”通過跟他談話商量,共同制訂一個整改目標,並真誠地期望他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並使期望變成現實。當然,對他的要求不宜太高,應循序漸進,注重量變,只有量變才能有質變。

教師可以和他一起做個許願瓶,把希望改掉的習慣寫到瓶子裡,然後埋在幼兒園的小樹林裡,等過段時間再把許願瓶挖出來檢驗下是否已經改掉,這樣的遊戲孩子很喜歡,同時也讓他在遊戲中感覺到自己的壞習慣正一個一個地被埋掉了,潛意識裡他就慢慢學會了控制自己。

3.激勵不近利

他的每一滴進步都要及時鼓勵,可以折個他最喜愛的恐龍獎勵給他,也可以承諾和他玩一次喜愛的遊戲,還可以跟家長聯絡,帶他去大自然中探索或遊玩,或送他玩具等,但物質獎勵要|真用,以免降低教育目標、影響人格的形成。

通過激勵使他產生內在動力,朝著所期待的目標前進。教師要善於發現“問題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他身上積極向上的因素並積極引導,使之揚長避短,誠心改過,一步一步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性地運用讚許、表揚、獎勵等方法,不時肯定他已初步形成的良好習慣,能滿足其積極向上、追求成功和讚美的心理需求。

4.寬容不縱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幾歲的孩子呢?在一位教育專家的學術隨筆中我看到過這樣的觀點“學校是學生犯錯的地方”。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有一顆寬容之心,能寬容孩子身上的缺點。

但寬容並不是縱容,教育是個迴圈往復的過程,不要指望一次或幾次教育就達到你所期盼的效果。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兩手都要抓,不僅為孩子的每次進步都感到高興,寬容之餘還要用規則約束他,可以設計一個統計表,用積分制去教育他,每一點進步就加分,犯一次錯誤就扣分,每週總結一次,堅持一段時間後,他就會明白規則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規則是要受到處罰。

5.積極不消極

教師還要利用各項活動,讓“問題孩子”在活動中“露一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歡自我表現是“問題孩子”的心理特徵之一。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或活動中,發揮其特長,為他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有意地安排他完成某項任務,使他體會到成功的|央樂和為集體爭得榮譽後的喜悅。相信他必定會逐漸地走向正路,變消極的“出風頭”為積極的行為表現,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6

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週去看小班的孩子做遊戲。分享交流時,一個女孩告訴大家:“今天我是紅紅的爸爸!”在場不少教師聽了不禁面面相覷。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輕輕追問:“你是女孩,你為什麼要做爸爸?”女孩極其認真地回答說:“今天,娃娃家裡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聽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師情不自禁地點頭:“這女孩,靈!”

在遊戲結束後的教研活動中,有關女孩的聰慧與機智再一次成為教師們熱議的話題。我在大家由衷的讚歎中體會到了眾多教師所表達出的類似於“如釋重負”般的歡愉,便忍不住反問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參加,可這個女孩仍想做爸爸,你們還會支援嗎?”

爭議由此產生。極少數教師表示支援,有幾位教師態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師明確反對:“這怎麼行?這樣的反串會混淆孩子的性別認知!”

在角色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嗎?

顯然,在遊戲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裡,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馬戲團小丑、當總統……只要想玩,什麼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們並沒有在意誰來當“爸爸”,照樣玩得十分愉快和盡興。對孩子而言,誰當爸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師卻覺得“這是萬萬不行的”,甚至認為“即便是遊戲,也應該明確性別意識”。

其實,在遊戲中類似孩子覺得“行”,而教師覺得“不行”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髮店”在招攬生意、“小吃店”在大聲叫賣,“小醫院”便也效仿,大做廣告招攬“病人”,那一聲聲“誰要來看病?看病很合算!歡迎來看病”的叫喊聲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師不斷鼓勵孩子要豐富消防車的裝置,教師也積極建議孩子要表現出消防員的勇敢與盡職,可教師卻不能接受遊戲中頻繁地著火,教師更不想看到消防員沒完沒了地救火的場景。

那麼,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我以為不應該在孩子!因為,遊戲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場”,他們興高采烈地扮演著“爸爸”“醫生”“消防員”等,他們如實地運用著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逼真地模仿著角色所特有的動作。遊戲中的孩子從不去想情節是真實還是虛假,當然更不會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義和價值。孩子只會納悶:醫生為啥就不能大喊“歡迎來看病”?他們不知道生活中還有一些讓人忌諱的事情;孩子只會無奈:現實中的人們只在危難之時才期待英雄出現,更多的時候是希望“遠離一消防員的,人們對過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遠勝於一切……

就這樣,孩子的認知水平與成人傳統觀念間的差距造成了遊戲中的“不和諧”。只是,這樣的差距不存在於孩子的腦海裡,因此,他們天天玩得“百無禁忌”;但這樣的差距卻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師的觀念中,於是,缺乏遊戲精神的教師便焦急地阻撓著孩子去“百無禁忌”地玩。

我發現,教師們大多都是認可“遊戲是兒童自願、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這句話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自願、自主、自由、快樂一呢?這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我們偷偷拿出家裡的紗巾、裙子,在弄堂裡和夥伴們矇頭蓋臉地扮女鬼,在瘋玩中滿足裝扮的快樂……

其實,誰都經歷過“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一的童年時代,我們真的不必擔心孩子的遊戲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們的很多遊戲就是從“傻”玩開始的,也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步提升遊戲水平的。對教師而言,關鍵是要給孩子不斷重複的機會,要允許孩子擁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遊戲中”的.過程。

記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動中,還有教師擔心“如果那女孩長期做爸爸,怎麼辦”。我說很簡單,我們可以從觀察和解析女孩遊戲行為的水平與意願入手,發現女孩的遊戲初衷,發現女孩對父親的依戀,甚或發現女孩對性別的認知水平,併為以後的日常教學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機。

還是那句話,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但孩子的快樂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教師自身應該具有一種遊戲精神,不僅把孩子的玩當成一件“大事”來尊重,還應該努力保證孩子游戲的趣味性,讓孩子充分體味遊戲的樂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到“玩什麼,讓孩子說了算”真正挑戰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7

如今,微信等新媒體已進入幼教課堂,很多幼兒園要求教師編寫微信,使用美拍、美篇等,記錄幼兒園各類活動。有的老師會認為這項工作有難度,要花費許多精力,因此而煩惱或顧慮重重。那麼如何有效使用新媒體,才能讓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育教學,讓教師們化"煩惱"為"愉悅"呢?先來看一個案例吧。

陳老師班上有個插班生叫小小,他總是喜歡一個人玩。平時在操場上,大家都在玩輪胎,他一個人爬攀登架。後來有一次在戶外活動中,陳老師抓拍孩子的遊戲時,發現鏡頭裡一個孩子在滾鐵環,一些孩子在追,其中也有小小,真難得。於是,她製作了美篇《滾鐵環的孩子》,傳送到班級微信群。小小媽第一個點贊,並留言:"小小進步了,謝謝老師!"這讓陳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隨後,陳老師又從網上下載自制戶外活動玩具的圖片,並在每張圖片後附上製作方法,製作成美篇《你會做嗎?》,發到班級微信群裡。一些家長看到後紛紛點贊並留言。小小媽:"老師,我會做沙包,正好星期天我休息,做些沙包給孩子們玩吧。"樂樂爸:"我會做中國龍,誰家裡有油壺?我需要8個。"毛毛媽:"那個小推車是用純淨水桶做的,我家裡現在不用飲水機,正好有個純淨水桶,我做個小推車吧。"……班上掀起了一股製作戶外玩具的熱潮,引得其他班級老師一陣羨慕,都來拍陳老師班上家長們製作的玩具,並效仿她的做法,也製作美篇發到班級微信群。一時間,全園的戶外玩具種類和數量大增,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快樂的笑聲響徹整個操場。

案例中,陳老師仔細觀察孩子們的遊戲活動,及時用手機抓拍孩子們的行為表現,然後製作成美編。在此過程中,陳老師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和精力,但通過美篇秀出孩子們在遊戲中的精彩活動,讓家長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從而對陳老師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和讚揚。這不僅讓陳老師感受到了工作的愉快,也讓家長們由此更熱心地支援她的工作,給她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便利。

可見,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運用微信、美篇等資訊科技工具,能夠讓家長更清楚地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進一步提高對自己孩子的認識,從而理解和支援老師的工作,還能夠搭建家園之間溝通的橋樑,使家園雙方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8

幼兒園教學與中國小教學不一樣,幼兒年齡小,注意力時間比較短,幼兒又個性好動,坐不住,如果單純的言語說教,幼兒很容易就失去興趣,注意力轉移,教學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便把幼兒的好動與教師的教學相結合,使原本相矛盾的兩件事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無論是常識教學、故事教學、還是兒歌以及歌曲教學,我們都根據教學資料編排相應的動作,一句一個動作,邊做動作邊進行教學,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代表了一個資料,幼兒學習用心性空前高漲,在手舞足蹈當中不知不覺的掌握學習資料。

幼兒園教學不拘模式,很多事情只要找準了切入點,就能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9

鵬鵬奶奶總是擔心自己的寶貝孫子太“老實”,會在幼兒園裡“吃虧”,頻頻和我打招呼,希望我能多照顧鵬鵬,還不停地買小點心、水果等來送給我們。每每見到她拎著東西,我和搭班老師就急了,苦口婆心地解釋,好不容易才能讓她把東西帶回家。可越是不收她的“禮品”,她就越擔心自己的孫子。

這天,鵬鵬奶奶拎來的一包小番茄又被我婉言謝絕了,奶奶有點不太高興。等我們晨聞活動回來,李鑫突然發現寶貝似的大喊:“彭老師。小番茄又回來了!”一下子,許多小朋友都擁過去圍在小番茄周圍,餘露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按按這個、摸摸那個。雨桐馬上阻止:“不能摸,這是給老師吃的。”

“對,是鵬鵬奶奶送給老師吃的,這樣老師就喜歡鵬鵬了。”

“彭老師,明天我也叫媽媽送水果給你吃。”“我也是!”“我也要!”

聽著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我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孩子們好像都懂得這份禮品的“含義”,可是這並不是孩子們應該學會的人情世故,我更不想讓孩子們覺得,只要送禮就能換來老師的喜歡。

“你們都猜錯了吧?這可不是鵬鵬奶奶要送給我吃的哦!而是為了感謝小朋友,特地送來給鵬鵬的好朋友們品嚐的!”我說。

“好!”小朋友們都高興地拍起小手。

“太棒了,謝謝鵬鵬!”平時就特別懂禮貌的鄧遠走到鵬鵬面前表示感謝:“下次,我也請你品嚐我的禮物。”

離園前,我請鵬鵬把小番茄分給大家,小朋友們都非常開心,還不停地謝謝鵬鵬。家長們在教室外也關注著這一切,不停地評論著:“小孩子多有禮貌啊,還知道說謝謝,上學後確實不一樣了!”“小孩就是容易滿足,兩個小番茄就樂成那樣……”

鵬鵬奶奶看到鵬鵬的表現也樂得合不攏嘴。我想,她應該放心了。

第二天,鵬鵬奶奶又拎來更多的小番茄,我忍不住說:“奶奶,真的不用,我們不能收!”

“這次我是帶給孩子們的,謝謝小朋友們,和我家鵬鵬做朋友,看見他快樂,我也就放心了。”

“您放心,我們會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孩子的……”我笑著把小番茄交還給鵬鵬奶奶,“禮品”危機終於解除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0

幼兒教師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女孩,她們生活在快樂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現代節奏中,生活在充滿朝氣的陽光中。她們總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兒園老師為了給自己增添一點“亮點”,喜歡佩帶各種飾物:別緻的戒指、高雅的項鍊、時尚的腰帶、漂亮的胸針、可愛的髮卡……這些裝飾,為幼兒教師增添許多美麗,但“幼兒教師是否可以佩帶飾物?”這一問題引起了社會許多爭議。

我有幾點感觸談一下: 1、保證幼兒的安全、健康。 2、從對孩子的良好影響。3、儘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點個人感覺,希望跟大家共同討論!謝謝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1

飛旋因輕微感冒而請假,可已經連續兩個多星期沒來園了,是不是孩子病情嚴重了?我擔心著孩子的病情.打電話給她媽媽,孩子媽媽卻似乎比我還驚訝:“孩子還沒有去幼兒園嗎?我不知道啊,我在外地出差呢,可能是她姥姥沒有送孩子吧!”當天下午,飛旋就來到了幼兒園。原來,飛旋的病早就好了,因為媽媽出差,一直由姥姥照顧,孩子不願意來幼兒園,姥姥就由著孩子的性子,一直在家玩了一個多星期。

中國有句老話叫“隔代親”,在現實生活中,像飛旋姥姥一樣寵著孩子、依順孩子的祖輩家長不在少數。老人疼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一味地縱容不僅耽誤了孩子正常的學習活動,還容易讓孩子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理解:幼兒園願意去就去,不願意去就不去。這非常不利於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也會使孩子對待入園甚至入學的態度變得輕率和想當然。我在和飛旋媽媽的交談中發現,其實她也覺得姥姥太慣孩子了,但因為工作忙,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

我想,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年輕爸媽應多跟孩子在一起,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二是要有針對性地引導祖輩家長建立相應的教育意識,做好隔代家長的溝通工作。於是,我有意識地加強了與飛旋姥姥的交流,漸漸地,姥姥開始瞭解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很感慨地說:“孩子在幼兒園裡學習跟在家裡玩確實不一樣.我以後不能隨便讓飛旋在家賴著不上學了!老師,你有什麼事就告訴我,我有的是時間幫你們做事!”

隔代親,是老人的一種情感寄託.只要我們多與老人交流,老人就會了解怎樣做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而老人也非常願意為了孩子而配合老師的工作。換一個角度來看“隔代親”,換一種方式引導祖輩家長,他們就能成為我們日常教育活動的好幫手。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2

春天來了,我要與孩子們進行美工製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製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啟發幼兒用不一樣的方法裝扮出美麗的花園。

突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裡浮現,為什麼我總是想著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想法與要求去做呢為什麼不去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作的用心性和創造性呢為什麼不讓他們自我去想去做呢於是,我決定是一次。

在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們自由選取材料、分組,在我的鼓勵、支援下,孩子們都用心的動手做起來,在近25分鐘的製作過程中,孩子們都始終持續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在完成之後,拿著自我裝扮的作品與小朋友共同欣賞、介紹。

請大膽的將你信任而支援的目光投給孩子們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穫。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3

一位美國幼兒教育學家說,美國幼稚園只訓練孩子合群、適應環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訓練是手的動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筆等。日本學校至今仍沿用傳統的算盤來進行計算教學,因為計算機無法使學生理解,得出與答案有關的基本運算過程,也就不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算盤恰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鍛鍊了手指。

手指的鍛鍊直接刺激大腦中央的手指運動區,間接引起其它運動區的興奮和活躍。當手指鍛鍊得愈來愈靈巧時,頭腦的思維也就會相應的更敏捷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聰明;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智慧的工具和鏡子,所以說,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學中的算盤能讓兒童雙手通過指尖訓練,達到開發兒童的智力和潛能。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4

一天,我站在樓梯口,看護下樓的孩子們安全通過。

突然,一個漂亮的小女孩猛地從三層臺階上跳下來,我嚇了一大跳,本能地扶住了她。

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對她說:“臺階要一層一層地下,這樣跳太危險。”她扭過頭不理我,一個勁兒地想掙脫、逃跑。我有些不高興,又一次地把她拉了回來:“小朋友,這樣跳下來會傷到臉,以後就不漂亮嘍……”還沒等我說完,她猛地轉過臉對我說:“我不要漂亮,我是猴子!”

我有些吃驚,這樣的話不像從她這麼漂亮的小女孩嘴裡說出來的呀。我接著問:“你為什麼說自己是猴子呢?”“我們家裡人都這樣說我。”她毫不猶豫地回答。

真是一個特別的孩子,第二天我去走訪了他的父母。

女孩媽媽帶著無奈的語氣對女兒評價道:“哎,她不像其他女孩喜歡唱歌跳舞,她總愛和男孩子一起玩,喜歡像猴子一樣跳上跳下,真沒辦法。”

“那麼你們有沒有發現她有哪些優點是其她女孩子所沒有的呢?”我啟發道。她的媽媽想了想,說:“她喜歡運動,她很勇敢!即使跌倒也不會哭泣,她還……”

我感嘆道:“其實她有很多別人沒有的優點哦!”“是呀!”孩子媽媽欣慰地笑了。

回園後,我建議老師在戶外活動中有意識地多給她一些自我表現的機會。漸漸地,她成為了孩子們崇拜的“跳高偶像”,同時她也在其他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更願意主動地與教師配合,愉快地參加集體活動。

成人總受不自覺地以貌取人,喜歡給孩子貼標籤:女孩子應該去學跳舞,男孩子應該去學跆拳道等等,不然的話,似乎就是“不正常”、“不好”。可是,如同大自然充滿了豐富的別樣性,世界上找不出同樣的兩片葉子一樣,孩子的世界同樣也是絢爛多姿的,我們應該善於接納每個孩子的別樣性,引領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15

班裡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個體差異導致了他們有著不同的發展,有的能說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頑皮的勁不喜歡學習,而有的從不做聲,在這個小家庭裡,我們老師就是家長,就是媽媽,該如何引導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較內向,不做聲的孩子,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物件,並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善表現而已。

做早操時,由於要全面觀察孩子們,老師所用的小啞鈴一直是由站在排頭的小米負責幫忙帶過來的,小米呢比較聰明伶俐,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任務,我們也喜歡安排給她,因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師的好幫手。有一次,小米因為感冒請假沒來幼兒園,在做早操的時候,又到的啞鈴操的時間了,我依舊站在原地等待孩子們那好啞鈴就位做操,不一會兒,段春夷小朋居然給我送來了小啞鈴,這時我萬萬沒想到的,因為她平時一直是默默無聞,不管是上課時還是在遊戲時,很少聽到她的聲音,今天居然是她先發現小米沒來,而且給我送來了小啞鈴,這讓我又驚訝又歡喜,然而,這又讓我深思,對於像她一類的孩子,乖巧、聽話、不頑皮,平時很少會注意到他們,可以說有一些忽視。其實她們也很想表現自己,可能由於膽小,不自信,丟失了許多表現自己的機會,那麼我們教師又應該如何對待呢?我想,還是應該多提供孩子們鍛鍊的機會,在不斷的嘗試中,能找到真我,做個自信開朗的小寶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