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隨筆 (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4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隨筆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隨筆 (通用15篇)

幼兒教師隨筆 1

在我們的眼裡,我們都能喜歡那些性格文靜、說話溫文、做事循規蹈矩的孩子,認為他們“很乖”、“很懂事”、“很省心”、“很討人喜歡”。殊不知這一“乖”字,就如同一塊巨石壓住了孩子活潑好動、的自由創造的個性發展。

我們班上的有幾位孩子就挺“乖”,平時說話沒有大聲氣,做事、玩遊戲等總是依著別的孩子,從來沒有主見,一味的服服,從不表達與別人不一樣得想法,在老師面提問時,回答的也是其他孩子的想法。

或許,對於老師和家長而言,我們都喜歡“乖”孩子,但從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喜歡那些有主見、有創新、“活潑好動的孩子”,希望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讓他們自由發展、不受壓抑。

這也許是和我們的傳統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們說的過多總是“不能幹這,不能幹那,不能......”,我們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苛求孩子。如果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採取這樣的說法“孩子,你應該......”既教育了孩子注意安全,又教育了孩子應該怎樣做。

如果我們過多的是“命令”式教育,這樣我們的孩子習慣於接受指令,孩子變得就會怯懦、謙卑,缺乏冒險、堅強、潑辣、勇敢的素質。我們不妨對孩子適當寬容些,允許他們頑皮、淘氣些,鼓勵他們對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在某些頑皮淘氣的背後,往往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有一次戶外區域活動時,班裡平時比較淘氣的.幾個孩子,蹲在滑滑梯旁邊,圍在一起好長時間。我走進去一看,原來幾個小朋友圍在地上看螞蟻,嘴裡還不聽得說著:“看,小螞蟻排著隊來回地爬”“讓我們看看它們有幾條腿”......我聽著他們的議論,覺得很有意思,他們正處於好奇心很強的時候,善於探索,喜歡冒險,我們要保護孩子的這天真好奇的個性,保護他們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想到這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期。於是,我蹲下來告訴孩子們:“天可能要下雨,小螞蟻們正忙著搬家呢。”聽了我的話,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他們中有的高興地喊了起來:“快看,快看,他們在運東西呢!”我藉此機會要求孩子們道:“小朋友們,咱們認真觀察一下這些螞蟻,回去後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好嗎?”孩子們很高興:“好!”都齊聲應道。

這裡,我們應該明白,孩子的頑皮、淘氣不是件壞事,關鍵是我們對淘氣的孩子要適時地進行正確的引導,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產生新的收穫。如果當初我說的是一頓呵斥的話,或許就會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曾記得冰心老人曾經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的使命不就是發展孩子的自由的個性、培養孩子們創新的精神嗎?

我看好“淘氣”的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 2

星期一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找幫助》的語言課,他們能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經驗遷移,說到了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如四川地震中的人、大熊貓、小動物,還有生活中的殘障人士等。我覺得讓孩子們瞭解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並有幫助他們的意識,對於孩子的品德教育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又想到,其實我們班級裡就有需要大家來關心和愛護的孩子,他就是天天,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當我問班裡的孩子時,他們一口同聲地說:“天天需要我們的幫助。”於是我就圍繞這個話題,和大家展開了討論,大家的熱情一下被激發了。萌萌說:“要教天天畫畫。”佳佳說:“要和天天多說話。”甜甜說:“要教天天折飛機。”聰聰說:“要把家裡的玩具拿給天天玩。”等等。我覺得這是一堂很好的愛心教育課,我也從後來幼兒的日常活動中,看到了孩子們為天天送上的愛心,吃餐點的時候,萌萌主動幫助天天把餅乾袋子拆開了。自由活動的時候,有好幾個孩子圍著天天說話,雖然他不會說話,不會迴應,但我想有了孩子們的主動幫助,對於他融入我們這個班集體來說是有好處的。

幼兒教師隨筆 3

中午起床後我帶著孩子跟平時一樣在廁所門口排隊等候上廁所,沒過一會兒就聽見班梓涵跟我說“老師媽媽,孫琨皓哭了”我走過去一看,他哭的小臉都花了,我忙問道“琨皓怎麼了?怎麼哭了?”他沙啞著嗓子“我渴了,想喝水。”“那你為什麼不跟老師說呢?”面對我的提問她也不回答,只是用滿是淚水的眼睛看著我,我摸了摸他的額頭,並不熱,於是耐心的詢問“我們一會兒就回教室了,回教室就喝水,以後有事情要跟老師媽媽說,好嗎?不要哭了,小小男子漢要勇敢!”在看到他朝我點頭後,我帶動幼兒以最快的速度上廁所、洗手、回教室。

喝過水的琨皓還是悶悶不樂,沒有精神,擔心他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摸了摸還是不熱,於是我跟班裡的王老師開始逗他開心,讓他笑一笑。由於王老師下午要上公開課,而琨皓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匆匆忙忙的帶著孩子走了。等琨皓跟著王老師上完公開課回來後就趴在了桌子上,問他怎麼了也不回答走過去一摸額頭,燙燙的,就趕快給他測量體溫,當我看到他的.體溫後呆了38度,立刻給琨皓媽媽打電話。當半個小時後,琨皓媽媽才從地裡趕了過來講孩子接走。

如果我在回到教室後立刻給孩子測量體溫,會不會孩子就不會燒的這麼嚴重了?如果我再細心一點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們就應該從很小的細節開始,去觀察每一個孩子,在孩子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要有所準備,有應急的方案,講所有情況降到最低點。小小細節凸顯大大學問,希望每一位老師都不要忽視細節。

幼兒教師隨筆 4

有的時候,我們想要引導孩子去做某些事,並不一定能夠成功,反而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讓孩子明白了什麼事情要怎麼去做。每天午睡小朋友們彷彿有著無窮的精力,都特別興奮,就是不願意睡覺。我怎麼勸他們都沒有用,而且由於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菲比看見了,好奇的看著我,問:“老師,你怎麼哭了?” “我沒哭。” “沒哭怎麼眼睛裡有眼淚啊?”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裡怎麼會有眼淚呢?” 菲比撓撓頭:“是因為我不聽話,不睡覺嗎……不對,老師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眼淚了。” “對啊!菲比真棒!觀察的真仔細。那你知不知道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菲比想了一會說:“老師,你是不是想睡覺啊,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那我們一起睡覺吧。”從那以後,菲比每天中午都睡午覺,而且睡得很香很甜。

小班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分辨能力也有所增長,對於特別淘氣的孩子我們要有耐心的跟他們說清楚怎樣做才會讓別人開心,怎樣做一個好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個做“好孩子”的願望。

幼兒教師隨筆 5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很榮幸能與各位老師一起探討和學習本次活動。雖然以前也參加過教育工作,但是對於幼兒教育的認識還是有些粗淺的,希望通過本次“金點子”的探討,能吸收一些寶貴的經驗。

今天我將從一下幾個例項中說一下我的觀點:

剛剛進入幼兒園時,我發現每天早上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相互問好,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樑。於是,今日我在我們班實行了”迎賓小禮儀“活動。來加強小朋友之間的相互溝通,以及禮貌教育。同樣,在進行此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另外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師打完招呼後還會跟兩個執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師提醒後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說,然後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針對這一現象可能會發生在膽怯的孩子身上。

膽怯的原因:

1、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要求嚴格,家規很嚴,家庭氛圍等原因。

2、家長們對孩子的保護措施或者灌輸安全意識的緣故。(不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別人東西……)

3、家長們看不到的閃光點。也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認可態度,不善於鼓勵孩子。

我覺得關於膽怯這一話題可以在班會活動上適當的點到。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舉例子。

針對剛剛我們班文明小禮儀例子中膽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這樣做的:

1、自我示範(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師或者同學示範過後會明白)

2、渲染法(請執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達,請周圍小朋友給予鼓勵)

3、在日常活動中多留意膽怯的小朋友並且安排活潑開朗的小朋友帶動。

前幾天,我在進行教育活動時,發現有部分小朋友對於蔬菜的認知能力比較差。後來我跟幾位家長了解了一下情況。由於孩子挑食問題嚴重,所以,平時吃飯時能喂進孩子飯去就很費勁,沒空閒對孩子對蔬菜進行認知教育。有的家長那個能讓孩子安穩坐下用餐,不過是包辦似的,有的對著一桌子菜問小朋友”你想吃綠綠的那個還是黃黃的那個呀你想吃酸酸的還是辣辣的呀“根本不會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稱。所以,每次,進餐前,我們會給孩子介紹今天吃什麼蔬菜。會給孩子儘量展示圖片或者事物,然後會小朋友們講解吃這個蔬菜的好處。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

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這麼多小故事,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培養生活中的“小男子漢”

品讀作家王安憶的《我們家的男子漢》一文,我們看到了一個爽氣、獨立、沉著又不乏天真可愛的小男子漢形象。生活中,我們更希望能夠看到一群“小男子漢”們茁壯成長。那麼,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培養生活中的小男子漢呢?

踩死“臭大姐”

作為一名女性教師,雖然身上不可避免地少了一些“陽剛”色彩,但我依然盡全力為班裡的孩子們灌輸“男子漢”精神,並適時地作出表率。

在一次手工製作課上,一隻“臭大姐”從窗外飛了進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王晗玉小朋友的頭上。本是一件小事,但後一排的陸一暢小朋友看到了,嚇得“啊”的一聲慌忙跑到了走廊上。緊接著,其他小朋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驚慌間已經抱成了一團。陸一暢指著王晗玉的頭說:“臭大姐,很大的臭大姐!”王晗玉嚇得“哇哇”大哭。我趕緊向王晗玉走去,同時安慰大家:“小朋友們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只是一隻臭蟲。”

王晗玉哭著向我撲來,頭上的臭蟲也趁勢飛到了地面上。我把她攬在身邊,並召集全班小朋友圍過來。

“大家看,這只是一隻臭蟲。它雖然很臭,但不會咬人。臭蟲是害蟲,看老師來消滅它!”我抬起腳,故作輕鬆地把臭蟲踩死。隨後,又用紙把臭蟲的屍體包住,扔進了垃圾箱裡。

“臭蟲只是一種小害蟲,不會咬人的。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以後就不會害怕臭蟲了,對不對?”我滿含期待地看著大家。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眼中的惶恐告訴我,他們依然害怕臭蟲。

又來一隻“臭大姐”

正值秋季,又一隻臭蟲飛進了教室。這一次孩子們明顯比上次鎮定了許多。

“老師相信我們班的男孩子都是小男子漢,女孩子也會像故事裡的花木蘭那樣勇敢。這一次,有誰願意站出來像奧特曼一樣保衛大家呢?”

“老師,我想試試,不過,我不敢用手捏住它……”陸一暢看著我說。

“好的。其他小朋友有沒有願意幫助陸一暢的呢?”我問道。

很快,有三四個男孩子站到了陸一暢這一邊。他們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向臭蟲走去。來到臭蟲面前,陸一暢神情緊張地望著我,我用微笑鼓勵著他。

只見他猛地閉上眼睛,抬腳向臭蟲踩去,很可惜,沒踩著,引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第二次,陸一暢看準了臭蟲,一步到位,臭蟲一命嗚呼了。緊接著,在我的鼓勵下,王晗玉用紙巾把死去的臭蟲扔到了垃圾箱裡。

一隻“臭大姐”,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了什麼是勇敢,我們相信這是孩子們邁向“男子漢”的第一步。想要靠做來指導,讓幼兒從自身體驗中去克服怯弱、體會勇敢是學前教育中需要重視的內容。

講一個故事,樹一個榜樣

在班級故事會前,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項作業——講一下我心目中的男子漢,給自己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我把範圍放開,鼓勵他們去發現身邊的“男子漢”榜樣。

很快,在故事會上,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講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漢”榜樣。“我覺得我的爸爸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敢殺雞,還敢殺魚。”王偉小朋友第一個為大家講述。

“我奶奶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因為我和爸爸媽媽睡一個房間,奶奶自己睡一個房間,可是奶奶並不害怕黑。”李穎小朋友的故事雖然短,卻贏得了其他小朋友熱烈的掌聲。

“我心目中的男子漢是喜羊羊,因為它不僅勇敢,還非常聰明。每一次它都能戰勝灰太狼……”“我覺得《海的女兒》裡的小美人魚公主是最勇敢的……”孩子們很開心地向大家分享著自己的故事。

“小朋友們,我們要像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漢榜樣’學習,對不對?只有這樣,我們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或者女英雄。”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贊同。

邀請爸爸做個遊戲

考慮到孩子們平時都由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接送,很少能夠與爸爸在一起做遊戲,於是,我們攜手家長,組織了一次“家庭接力賽”。

比賽規則:爸爸負責在一端吹氣球,由孩子把氣球送給在另一端等候的媽媽,媽媽再給每一個氣球畫上笑臉。在規定的時間裡,哪一組家庭完成的笑臉氣球多,即獲勝。

在這個看似簡單的遊戲裡,孩子們感受到了“男子漢”的力量。爸爸們努力地吹著氣球,鼓勵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送給另一頭的媽媽。有的孩子在運送過程中不小心摔倒了,若放在平時肯定會號啕大哭,可是在遊戲過程中,因為有爸爸在,他們不好意思哭,有一些爸爸直接要求孩子“爬起來,向前衝”。

去感受爸爸的力量,也是鼓勵幼兒去體會男子漢的力量。這種男子漢的力量會帶給他們安全感和對父母的崇拜之情,這是幼兒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侶。在學前教育中,尤其是在當下幼教隊伍中女性居多的情況下,讓幼兒在體會柔性美的同時感受“陽剛”的力量,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我們相信,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培養出一個個頂天立地的“小男子漢”!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俗話說病從口入,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總愛把小手放在嘴巴里面。還有一些小朋友特別喜歡在地上爬,然後在把髒髒的小手摸臉,放到嘴巴里。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需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影響到他們的終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許多家長認為“我們小時候吃了苦,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只有一個,不能讓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們時時處處依順孩子,吃飯﹑穿衣時出現了幾個大人圍著孩子一人轉的現象;晚上睡覺時還任孩子嘴裡含著糖入睡或是整天為孩子買一大堆的零食,結果使孩子對正餐了無興趣……殊不知幼兒時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若錯過這個寶貴時期,一旦壞習慣形成了非但難改,而且貽害無窮。

所以老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所謂,幼兒園是幼兒的第二家庭,老師則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家長的角色,老師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不知不覺的模仿中受著影響,因此,老師對幼兒的示範作用很重要。平時,老師在幼兒面前,要有意思無意識地讓幼兒知道老師是這樣愛乾淨,講衛生的。例如,吃飯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兒的模仿能力強,自然會跟著做,久而久之,幼兒飯前洗手的習慣就培養出來了。

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應從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愛玩紙,可每次玩過後,教師裡就會一片狼籍,滿地的紙啊等令老師頭疼。為此,在一次美工活動中我想了一個辦法,我讓小朋友自己按意願玩紙,小朋友可高興了,等他們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處可見。於是,我就唱起《開火車》的曲子,玩起遊戲來,小朋友興趣來了,也紛紛加入進來,當我們開著開著我停了下來,對小朋友說:“不好前面有障礙物,我們的火車過不去”。說完,將一堆紙撿器起丟進紙簍。火車又開了,前面又有一堆紙片,我正想開口,只見杏子小朋友主動跑上前去說:“老師,我把這個丟進紙簍。”我衝她一笑,大聲說:“小朋友看,教師裡還有這麼多東西,我們怎麼開火車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爭著將地上的垃圾丟進紙簍。這下,火車開得真快!

從那以後,幼兒往地上丟東西的習慣明顯好轉,不管是進行活動,還是吃午點,小朋友都很自覺往紙簍仍。由此可見,老師對幼兒的耐心引導,會促使孩子兩好的行為習慣在此過程中逐步養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同時也表現在要有獨立自理能力,玩具玩過後,一定要讓幼兒學會物歸原主,如果老師讓老師來收拾整理,容易讓幼兒產生依賴心理。從讓幼兒學會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學會穿、脫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後,這種好習慣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工作中去,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積極、認真的督促,培養幼兒愛清潔,將衛生的好習慣,讓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逗螞蟻——走進孩子的生活

“螞蟻螞蟻快快來,快快來吃飯。什麼飯?黃米飯。什麼筷?毛竹筷。什麼碗?爛泥碗。吃不了,往回搬,嘿呀嘿呀搬得歡。”看著孩子們興致盎然地玩語言遊戲“逗螞蟻”,我卻忍不住想:逗螞蟻,這本該是一個特有生活氣息、帶著科學探究意蘊的活動,難道就只能這樣在模擬的語言遊戲中讓孩子們想象表演嗎?早在上世紀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為什麼我們不能帶孩子們到戶外去逗螞蟻呢?

帶上一個小小的飯糰,我帶領孩子們出發在園內尋找螞蟻,交給孩子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在我們走過的地方發現螞蟻。與往常的散步不同,孩子們一個個低著頭,步履緩慢,顯得異常專注:“哪裡有螞蟻啊?”園內,多是水泥澆築的平坦大道,確實難以找到螞蟻的身影。

“看這邊!”子傑大聲地喊了起來:“這個花壇邊邊上有一隻螞蟻!”一群孩子湊過去:“哪裡呢?”子傑沮喪地說:“它往那裡的泥地裡爬走了!”

“螞蟻喜歡待在泥地裡!”俊成興奮起來,像發現了什麼新的祕密:“老師,我們到種植園地去找螞蟻!”

果然,臨近種植園地,孩子們在水泥路沿上發現的螞蟻多了起來,不時有孩子停下來,湊到一起細細地看,還不時跑過來向我報告他們的發現。

“老師,我想用手輕輕地去碰碰螞蟻,螞蟻好像是怕人的,還沒等我的手伸過去呢,它就很快地爬走了!”

“老師,螞蟻太小了,我輕輕地一捏,還沒用力呢,它就被我捏死了!螞蟻怎麼這麼容易就死啊?”

“老師,螞蟻的家在哪裡啊?我們怎麼只能找到一隻兩隻螞蟻呢?”

“螞蟻怎麼那麼小啊?它爬得可真快。一會兒就看不到它了!它還會一邊爬一邊掉轉頭朝另外一個方向爬,好像在跟誰打招呼呢!”

“老師,你把飯糰放在地上,看看是不是真的會吸引到螞蟻過來。”

“好,你覺得飯糰放在哪裡才能吸引到螞蟻?”我請小朋友把飯糰分成小份,孩子們把飯糰放到了剛才發現螞蟻的幾個地方,然後蹲在旁邊盯著飯糰看。

很快,孩子們就沒有耐心了:“老師。好像螞蟻不喜歡飯糰,怎麼到現在也沒有螞蟻過來呢?”耐不住性子的子傑,早就在四周尋找,並抓到了一隻螞蟻:“老師,我抓到一隻螞蟻了,能不能把它帶回教室?”

“當然可以了!我們把飯糰留在這裡,午睡後戶外活動,我們再來看看,會不會有螞蟻來搬飯糰。”

回到班級,子傑鬆開捏得緊緊的小手,發現螞蟻已經被他捏死了:“唉,螞蟻又被我捏死了,它怎麼這麼不經捏啊?”

俊成迅速地從櫃子上拿了一個透明的小玻璃瓶:“不急,我用這個瓶子去抓螞蟻,在陽臺的康乃馨種植園裡,一定也可以找到螞蟻。”

沒過一會兒,俊成的瓶子裡就裝進了一隻螞蟻,他想蓋好蓋子,又擔心會把螞蟻悶死:“老師,你說,要不要把這個蓋子給擰緊啊?”孩子們異口同聲:“不要蓋蓋子!螞蟻會悶死的!”俊成小心地把玻璃瓶放在了鋼琴上。

可是,等孩子們午睡起床,螞蟻不見了!連我都覺得詫異,螞蟻居然能夠沿著光滑的玻璃瓶壁爬出來!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孩子們再次隨我去戶外尋找螞蟻的時候,都帶上了一個小瓶子,我則準備了一些放大鏡,我多麼希望,孩子們能像我小時候那樣。看到螞蟻搬家的壯觀景象,找到螞蟻的家,在螞蟻的家裡發現那隻碩大的蟻后,看到忙碌的工蟻,發現那些小小的白色的蟻卵和幼蟻……

螞蟻搬家沒看到,期待中的螞蟻搬飯粒也沒看到,卻發現了令人驚喜的一幕:食堂後門口,一群小螞蟻正在搬一小塊芒果肉。“螞蟻最喜歡芒果肉?”子傑最先提出了疑問:“芒果比米飯好吃!芒果是甜的!”“那我們放一顆糖在地上,看看螞蟻會不會來吃?”“螞蟻們的家在哪裡呢?它們把芒果搬到哪裡去?”幾個孩子拿著放大鏡跟著螞蟻去探尋了。

可惜的是,孩子們抓到的螞蟻,沒有能夠在教室裡多存活幾天。但在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拿著放大鏡在陽臺上觀察螞蟻:“老師,我們不要再抓螞蟻了,媽媽在電腦上幫我查螞蟻的知識,螞蟻是群居動物,它們各自都有自己做的事情,離開了蟻群,它們就活不了了。”區域裡,我悄悄地為孩子們提供了螞蟻的標本、蟻穴的模型以及放大鏡,為了增添自然情趣,我特意設計了戶外花園的立體牆面場景,讓孩子們用放大鏡尋找躲在花葉下面的小螞蟻,用創意泥製作可愛的小螞蟻並放到小花園裡,用繪畫剪紙的方式表現出螞蟻的家……可喜的是,孩子們在美工區裡的創意製作,也細緻地表現了他們對螞蟻的觀察發現:螞蟻有六隻腳,頭上的觸角是細細長長的,螞蟻喜歡生活在泥地裡,喜歡在樹底下、花葉下爬來爬去……他們還用一次性餐盤做瓢蟲、做蝴蝶、做蜻蜒,因為,它們是螞蟻的好朋友!

在“爬呀爬、飛呀飛”這個有關昆蟲世界的主題活動裡,我們在班級環境以及教學活動中所呈現給孩子的,大多是對這些可愛動物的藝術再現和聯想,真實的昆蟲世界是怎樣的,只有走進大自然,孩子們才能夠獲得真切的感知和體驗。在被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裡,在經濟日益發展、環境卻持續惡化的現實中,我們或許已很難讓孩子們看到螢火蟲在夜空中四處飛舞的美景,但我們完全可以多創造一些讓孩子們在自然中觀察的機會,譬如觀察螞蟻,譬如飼養蠶寶寶,譬如在種植園地觀察蜜蜂採蜜、蝴蝶翩飛……所幸的是,我們幼兒園右邊的水岸新都小區,依然可以在池塘邊聽到此起彼伏的蛙鳴,甚至可以看到青蛙從草叢裡一蹦而出躍向池塘;幼兒園後面的香樟花園小區,花香四溢,隨時都能看到蝴蝶、蜜蜂在花叢中飛舞;在幼兒園門外的路邊草地,只要下雨,就能發現剛露頭的野生蘑菇,還能聞到那種蘑菇的自然香氣;幼兒園對面的貫莊小區,更有居民們種植的蔬菜以及各種自然生長的野花野草,讓孩子們享受到許多田間的野趣……而在幼兒園內,孩子們隨時都能發現在泥地裡忙碌鬆土的蚯蚓,看到草叢下緩慢爬動的蝸牛,看到淺水池塘裡的螺螄,還有各班教室飼養角里的各種小動物。每當我帶著孩子們走進這些自然環境之中,孩子們總能發現許多我不能夠發現的新奇,這讓我再一次認識到: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發現和學習,而大自然,是最貼近孩子的學習場所!

“老師,螞蟻長大了是不是就會變成西瓜蟲?”這是俊成第一次觀察螞蟻時向我提出的問題。我想,孩子們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他們太缺乏在生活中對昆蟲的觀察與發現了。當俊成抓到了一隻螞蟻裝進玻璃瓶的時候,他就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問題:“我發現螞蟻就是螞蟻,西瓜蟲就是西瓜蟲,它們都有腳,但螞蟻只有六隻腳,西瓜蟲有很多細細的腳;它們都會爬,但螞蟻爬得快,西瓜蟲爬得慢;螞蟻會把頭轉來轉去,西瓜蟲會把身體縮成一個團……老師,螞蟻和西瓜蟲吃的東西是不是一樣的?”

“老師,蠶寶寶吃了桑葉就會長大,它能不能吃別的樹葉?”這是文雨在飼養蠶寶寶時提出的問題。我想,這就是孩子們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慾望,我一邊鼓勵她用一條蠶寶寶做實驗,一邊竭力地回想兒時隨母親採桑養蠶的點滴記憶,希望能夠搜尋到有益的經驗。讓孩子在實踐中感知吧,雖然那條蠶寶寶最終死了,但我相信,這個孩子自己動手的探究過程會讓她得到有益的經驗。

“老師,我們的園服、小書包上都有小鳥的標記,我們幼兒園內是不是有小鳥會飛過來停在樹上唱歌?”這是我們請孩子們設計新園標記時子怡提出的問題。我想,這正是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當那一天我們在教室裡聽見鳥叫而衝到陽臺上,看到屋頂上似乎要在這裡築巢的燕子時,孩子們都歡呼了起來,旋即大家又都放低了聲音悄悄地回到教室,我們都怕打擾了燕子,希望燕子能夠長久地在這裡築巢,這樣,我們就能一直和燕子做鄰居了!

我想,孩子們的生活是需要這些小精靈們的陪伴的,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這些可愛的小生物將帶給孩子們無窮的童年快樂。如果可以,我願意重回童年,找到曾經玩過的在風中盪鞦韆的蜱蟲、樹上粘著的蟬蛻、房屋土牆下的土鱉蟲甚至還有泥地裡的蝸牛、桑樹上的毛毛蟲、躲在菜葉背後的菜青蟲、揮舞著大刀的螳螂、在牆壁角落裡唱歌的紡織娘……若能把它們一一帶到孩子們面前,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驚喜萬分!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第三實驗幼兒園)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孩子教會我快樂生活

“王老師,早上好!”每一個工作的早上,我都能聽到孩子們稚嫩而動聽的聲音。“早上好!”我也微笑著迴應每一個孩子。從教5年來,我常常在想:是我教會了孩子們懂得了許多道理,還是孩子們教會了我怎樣好好快樂地生活?

記得畢業時,原本想著去國小執教的我,稀裡糊塗進了幼兒園實習。就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愉快時間裡,我堅定了當幼兒園教師的信心。這是世界上最純潔的小天地,天真無邪的笑容讓你無法抗拒。很幸運,半年實習時間過後我真的成為了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徜徉在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睛裡;我愉悅在孩子們無限的歡樂裡:我飛翔在孩子們快樂的笑聲裡。我感覺自己真的好幸福。

“王老師,明天我生日了,我想請你和小朋友一起到我家去給我過生日,行嗎?”航航問。“好啊!”我滿口答應了。那是一個雙休日的晚上,我來到了航航的家。當我按響門鈴的那一瞬間,一群孩子跑來給我開門:“王老師來咯!”大家紛紛歡迎我,牽著我的手進門,似乎這是我的生日派對。航航媽媽早已準備好了晚餐,我們一起坐著開始為航航過生日。“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生日歌唱起來了。“許個願吧!”“我希望王老師能永遠和我們在一起!”當航航說出自己的心願時,我的心被觸動了,我感動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我為擁有這麼可愛的孩子們而快樂。我知道,孩子們已經把我當作他們的親人了,他們愛著我,我也愛著這群小精靈。

做一名幼兒園教師的確很幸福!我希望我能一直幸福下去,也希望全天下所有的教師們幸福快樂每一天!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嘉怡咬人了——走進孩子的生活

剛開學,孩子們在一起學跳集體舞,鞠躬行禮,互相拍手,拉手轉圈,交換舞伴……佳宇心不在焉,動作總是跟不上節奏,每做一個動作,嘉怡都要強拉著佳宇去完成。當嘉怡要拉著佳字的手轉圈向前行進的時候,佳宇卻還停留在前一個拍手動作的狀態上,甚至表現出不願跟隨嘉怡變換動作的神情。一時之間,嘉怡顯得非常惱火,低頭咬了佳宇的手指。頓時,佳宇哭著喊“嘉怡咬我了!”嘉怡惱著說:“佳宇不認真跳舞!我是提醒他!”全班孩子都停下了舞步。

我有些惱火:如此氣氛熱烈而又情緒愉悅的集體舞蹈活動,居然還會發生這樣的糾紛!嘉怡怎麼會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舞伴?事後還絲毫沒有愧疚之心,反而理直氣壯、振振有詞?

把嘉怡拉到隊伍之外,對佳宇稍加安慰,我繼續組織孩子們跳集體舞。顯然,嘉怡是因為不懂得處理問題的技巧而犯錯,在她看來,提醒佳宇“要認真跳舞”,這是一件充滿正義感的事情,是在幫助同伴。但“咬人”是明顯的不良行為,嘉怡必須要得到“懲罰”,對“咬人”的行為進行強制性糾正。我該用怎樣的方式讓嘉怡獲得對自身行為的反省,學習到正確的同伴交流技巧?

嘉怡站在旁邊,耷拉著臉,鼓著嘴,一副心有不甘的模樣,眼睛不時地瞟向正在舞蹈的孩子們。可是,每一個孩子都沉浸在舞蹈的快樂之中,沒有人理會嘉怡。很快,我注意到了嘉怡表情的細微變化,身體放鬆了一些,人也向隊伍靠攏了一些,她用眼睛看著我,似乎想得到我的首肯,進入到集體舞的隊伍之中。

音樂停了。我徵求孩子們的意見:“誰願意做嘉怡的舞伴?”

沒人回答,有的孩子在輕聲交流:“嘉怡剛才咬人了!”也有幾個平時和嘉怡比較要好的孩子,露出想邀嘉怡做舞伴的表情,卻又遲疑著縮回去了。看樣子,孩子們還是有自己的是非判斷的。我邀請嘉怡的好朋友瑤瑤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瑤瑤說:“嘉怡,你咬人是不對的,如果你能改正,我就請你做我的舞伴。”

“那嘉怡想提醒佳宇,該怎麼辦呢?”

“可以跟佳宇講,要認真跳舞。佳宇會聽話的。如果佳宇不聽話,還可以告訴老師!”

“嘉怡要向佳宇承認錯誤,說對不起!”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我在一旁觀察嘉怡的表情變化。在小班的時候,嘉怡是很少主動跟小朋友說話的,而且,稍有不順心,就會眼睛一紅,眼淚汪汪地噘起嘴巴生悶氣。可此刻,嘉怡卻顯得很“堅強”,兩隻手不停地卷著衣角,牙齒咬著嘴脣,顯然,嘉怡心裡還是有點不服氣。我想,嘉怡的問題,在於她自我意識比較強,還不太懂得同伴之間的交往技巧。換個角度,讓嘉怡瞭解到佳宇的想法,是不是能幫到嘉怡呢?

“佳宇.你是怎麼想的?”我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引到佳宇身上。

佳宇已經平復了剛才的委屈情緒,他很爽氣地跑到嘉怡面前:“嘉怡,我原諒你!我動作做不好,你慢慢教我!”

嘉怡看了看佳宇,覺得不好意思了:“對不起!我以後再也不咬人了!”

我相信嘉怡的這句道歉是由心而發的,佳宇給了她一個很好的榜樣,讓她知道怎麼樣面對別人的錯誤。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在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的,孩子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髮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並不願意用一個權威者的身份去命令嘉怡承認錯誤向佳宇道歉,因為我相信嘉怡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她能夠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因此,我只需要給她冷靜思考的時間。

從幼兒生心理髮展的角度來分析,嘉怡咬人的行為可能是出於情緒宣洩的需要,她難以應對集體舞蹈過程中和佳宇動作不和諧的狀態,因無能為力而感到煩躁不安,又不會用語言與佳宇進行交流,完好地表達需求,心裡就有很大的失落感。我們都知道,處於“口欲期”的嬰幼兒,嘴比手指要敏感得多,“咬人”是其探索世界的方法之一,他會用嘴去發現一切,並將任何能夠拿到的東西都放進嘴裡品嚐一下,體驗各種物品的軟硬度、質地、溫度和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咬人的行為會逐漸消失,但也有一些孩子會因語言功能發育遲緩而採用咬人的方式表達需求,嘉怡就是用了這樣的一個極端方式來表達她對舞伴的合作需求。我想,如果我及時觀察到佳宇在集體舞蹈中的動作表現,及時予以提醒,或許,嘉怡就不會在情急之下去咬佳宇的手指。但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嘉怡需要關注,必須找到合適的情境幫助她獲得正向的社會性行為的發展。

嘉怡需要學習的,是用語言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設計了一個矇眼平衡橋遊戲,讓嘉怡戴上眼罩,由佳宇帶著,慢慢地走過兩米長的平衡橋。剛開始的時候,嘉怡很害怕,卻不說話,幾次想用手把眼罩取下來。佳宇很有耐心,一直拉著嘉怡的手安慰他:“你別怕,我拉著你的手,慢慢走……”嘉怡緊緊地攥著佳宇的手一點一點往前走,慢慢地放鬆下來,走了大概一半,嘉怡說:“佳宇,有沒有走到頭了?”我很欣喜,嘉怡終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等嘉怡在佳宇的指揮和呵護下走下平衡橋,我鼓勵他倆互換角色,由嘉怡帶著矇眼的佳宇走平衡橋。這一次,嘉怡很爽快地答應了,她學著佳宇的樣子:“佳宇,別怕,慢慢走……”

遊戲結束後,我讓嘉怡說說自己的遊戲感受。嘉怡說:“蒙上眼睛以後,我很害怕,想把眼罩拿下來,佳宇不停地要我向前走,我有點急,又想咬他,老師說咬入不對,不能咬,我就慢慢地往前走,後來就不怕了。佳宇走的時候,我怕佳宇掉下來,所以很小心,等佳宇走到頭,我特別開心!”成功的遊戲體驗,讓嘉怡情緒激動,和佳宇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我們時常會碰到這種幼兒間的糾紛和衝突,如何處理,往往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意識和即時心態。我想,作為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必須學會分析幼兒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學會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和思想。嘉怡咬人了,表面上看,是一個孩子的不良行為,折射出的,卻是這個孩子亟須教師關注的社會性發展。當孩子出現類似這種問題的時候,老師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孩子就顯得尤為重要。是把自己放在權威者的位置還是放在指導者的位置?是用命令的口氣或者高高在上的心態同孩子相處,還是用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的過錯?最重要的,是必須把孩子的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還有一點就是,當發現了孩子身上的問題,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的正向發展?批評,懲罰,抑或是其他方法的運用,我們都要考慮到適合孩子的後續發展。對於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來說,為這些需要糾正不良行為的孩子設計一些量身定做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在同伴互動的遊戲交往中獲得支援和幫助,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幼兒教師隨筆 6

重溫"紀錄"--讀《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中的兒童》有感

作者:陳茹彥單位:傅堅敏學前教育名師班

04年我曾經跟隨朱家雄教授一起研究了《解讀童心》的課題,研究的重點就是記錄孩子的行為,解讀行為背後孩子的經驗,讓作為老師的自己學習去看懂孩子的學習,從而真正的走近孩子,實施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

那時的研究是在懵懵懂懂中邊實踐邊感悟邊整理,有了一些獲得但還是缺乏理論的支撐。而今,我翻看了一本《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中的兒童》書籍,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那時的研究那時的記錄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是蘊含著豐厚內涵值得教師好好探究的一門學問。

聯想到現在名師班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何為名師?我想只有一個能真正理解兒童讀懂兒童的老師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名師。那麼怎樣才能"讀懂"呢?就像朱家雄教授在此書的序言中所指出的:孩子是本讀不懂得書,"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其意義並非是要客觀地、真實地去看清楚兒童在學些什麼或者是如何在學習的……"看得見"依賴於記錄,這本書裡的"記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記錄,即非看到什麼記什麼。這裡的"記錄"意味著作者對所記錄的兒童的.學習是經由了選擇的過程,也經由了意義賦予的過程,記錄就成裡"紀錄"。紀錄是使學習過程的本質和每個兒童使用的學習策略看得見(儘管是區域性的)……紀錄使解讀、重溫和評估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紀錄可以從認識論的視角下學習……

"紀錄"常常是我們教師撰寫案例的一種手段,通過實錄兒童的活動過程,分析看到的兒童可能獲得的經驗,思考自身的教育行為如何有效地推動兒童的發展。但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應該關注到紀錄的過程是辨證的,以情感為紐帶,也是富有詩意的,紀錄不僅伴隨著知識建構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紀錄孕育了知識建構。紀錄是一種敘述形式,既是每個人內部的交流,也是人際之間的交流,因為紀錄為紀錄者和閱讀紀錄的人提供了反思和學習的機會。

"紀錄對於孩子來說有特別的價值,因為孩子們可以在描述的形式下,面對他們自己所做的一切,看到老師從他們的工作中提煉出的意義。在孩子的觀點中,這就意味著他們所作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由此,他們從無名小卒的不被察覺狀態走出,發現自己的"存在",發現自己所說和所做的是重要的,被別人傾聽和欣賞:這就是價值。"特別喜歡這段話,做老師就應該把每個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去欣賞。書中提到"馬提古茲曾經說,我們需要這樣的教師:有的時候是指導者,有的時候是設計者,有的時候是幕布是背景,有的時候是督促者。教師應該是既甜蜜又嚴格的,他是個電工,他分發顏料,他甚至是觀眾--有時觀看,有事鼓掌,有的時候保持沉默,充滿感情,有的時候提出質疑,有時熱情鼓掌。"

紀錄讓孩子的學習看得見,紀錄讓老師的學習看得見。

幼兒教師隨筆 7

一天,我到園裡的一個大班去代班,其間組織了一個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夢想。在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發現一位男孩總是低著頭,沒有與別的幼兒交流,而同桌的幼兒想跟他交流時,他總是兩手不停地卷弄著衣角不予迴應。見此情景,我走過去拉住他的手說:“沒關係的,和小朋友說一說吧!”他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

於是,我接著告訴孩子們:“夢想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可以說給別人聽,也可以畫出來讓別人知道,我們一起來畫畫自己的夢想吧!老師會幫助你們把夢想記錄在畫紙上。”孩子們高興地投入到了繪畫活動中,還時不時地輕聲和同伴交流著自己的“夢想”。只有那個男孩還是低著頭,卷弄著衣角,遲遲沒有動筆……

我走到他身邊蹲了下來,看了看他美術本上的姓名:小礫。我想他應該就是前一陣子聽他班主任提起的.那個因為爸爸媽媽一直鬧離婚,誰也“不要"他,最後由爺爺照顧的小礫。頓時,一股愛憐之情油然而生。我換了個姿勢,努力想與小礫對視:“怎麼了?小礫!”“他說他沒有夢想!”“他說他不想畫!”“他畫畫一直很慢的!”……旁邊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再看看小礫,眼淚已經在眼眶中打轉,嘴脣也開始微微顫抖。我握著小礫的手:“老師知道,小礫肯定也有自己的夢想,只是現在還需要想一想。”小礫沒有吱聲。我繼續啟發著:“你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還沒等我說完,其他孩子又說開了:“小礫下棋很棒的!”“對!小礫在下棋比賽中還拿過獎呢!”我故作驚訝地說:“是嗎?多了不起呀,小礫的這個本領老師還真不知道呢!”這時我看到小礫的嘴角掠過一絲笑意。我拍拍小礫的肩膀,趁熱打鐵:“小礫這麼喜歡下棋,是不是想當個棋手或者棋類教練呢?”旁邊的孩子連忙說:“小礫以後教教我,好嗎?”小礫輕輕地點點頭。為了讓小礫下筆的時候更有信心,我補充說:“小礫,小朋友這麼喜歡你教他們下棋,那你得開一個棋館,裡面放好多桌子,每張桌面上都準備好棋盤,是吧?”小礫的眼睛裡終於有了光亮,他一邊說“是”一邊伸手抓起畫本……

為了不影響小礫的思考與創作,我暫時走開了。當我再次折回小礫身邊時,小礫輕輕地拉住我的衣服:“老師,我來說給您聽聽,您也幫我記一記,好嗎?”“好呀!”我蹲下身子,滿口答應。只見小礫用手指著畫面,眼中充滿了喜悅:“我的夢想是開一個叫礫礫的棋館,這是我正在教小朋友下棋,如果小朋友聽得認真,棋下得好,可以在這個裝置上按一下開關,就能得到好玩的玩具……”多麼有創意呀,我在小礫的本子上記錄著,並在上面用紅筆畫下了一張燦爛的“笑臉”……在活動評價環節,我特意讓小礫講講他的創意,全班孩子非常讚賞。小礫也非常開心。

小礫的這次“破天荒”舉動讓我欣慰,也讓我看到了繼續努力的方向:儘管小礫的畫面有內容了,但是他使用的顏色基本以黑色、灰色和咖啡色為主,顯然,這與他的年齡是不相符的,他受傷的心靈需要撫慰。於是,我特意與小礫的班主任商議了一些措施,並在以後的日子裡,用真情與小礫交往,讓他開啟心門;用真心與小礫的家長溝通,讓他們儘量減少因大人之間的糾紛而給小礫心靈帶來的創傷。

一段時間以後的某天早晨,我在幼兒園門口值班,只見小礫滿臉歡喜地拉著媽媽的手跑過來:“老師,今天我媽媽送我上幼兒園!”他媽媽則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謝謝老師,現在我每星期接送他一次,他很開心!”

我不由得想起了《別在冬天裡砍樹》這則故事:父親在冬天砍掉一棵枯樹,到了春天,他驚奇地發現樹樁上又萌發了一圈新綠。於是父親對孩子說:“當時我真的以為這棵樹已經死了,樹葉掉得一片不剩,光禿禿的枝丫也不斷地往下落。現在才知道,它看似枯死的軀幹還蘊含著活力。”是呀,作為教育的“農人”,我們在面對性格、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要有“在冬天裡看到春天”的教育智慧,靜靜地等待生命的健康成長,它是一種堅持、一種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寬容。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時常將這樣的理念裝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中,我們的孩子就會時常展露陽光般的笑容,我們的教育就會永遠有春天般的溫情。

幼兒教師隨筆 8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為孩子鋪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挫折的長大。但其實,有些時候,這樣做反而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做手工,每次手工課時,我都會先講解一遍在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按照我的方法來做。

一天課間,我看見小凡和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聚精會神的剪著東西,每個小朋友剪好一樣作品後,都會非常興奮,自己欣賞完後都會激動的拿給同伴欣賞,從而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好的作品同伴們還會搶著來欣賞。這一幕給了我啟示,何不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孩子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試一試”也許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課上,我引導孩子們觀察討論交流後,便放手讓孩子們看著圖片做,沒想到孩子們在近20分鐘的製作中,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與專注這是我們想到的效果,孩子們在自己做完後,不像以前完成任務似的交給我:“老師,我做好了”。現在,他們拿著自己製作的作品到處向同伴展示、介紹,神態、眼神和語氣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來,老師要抓住時機嘗試放手!

幼兒教師隨筆 9

新的時代、新的社會賦予了我們老師新概念下的責任與義務,寬容公正成了教師對待孩子的核心原則。

“寬容是陽光、寬容是甘露、寬容是鑰匙、寬容是理解。”多麼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我們多一份寬容,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安慰和無窮的力量,讓老師那種無私的愛源源不斷的滋潤著每位孩子的心田,我曾經嘗試過、也體味過寬容給我帶來的春風拂面般的暖意。

我教的是小班,因為孩子年齡小,又加上現在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天氣剛剛有點冷,許多家長都紛紛來給請假說:“孩子先不來幼兒園了,來往的路上怕凍著孩子。”我想那怎麼行呢?這些孩子剛來園幾個月,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剛剛消除了他們入園時焦慮不安的情緒,對幼兒園的環境和各種生活學習活動也適應了,如果再間斷,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於是,我就站在家長的'位置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去說服他們。並把這件事作為班裡的一項主題活動,讓小班的孩子們來參與討論。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天天來上幼兒園,你能獎給我一顆小星星嗎?”我聽了孩子的話點點頭說:“行”。孩子們高興的跳了起來,我鼓勵他們說:“咱們比一比,看誰的小星星多。”我還通過故事《北風爺爺來了》、歌曲《天氣冷了我不怕》等內容滲透其中來鼓勵孩子,效果還真不錯,孩子們天天都喊著讓家長早早的送幼兒園,看著孩子們那一張張稚氣的笑臉,我也開心地笑了……

我想,遇到問題不能只是去責備,去抱怨,而是要站在孩子和家長的立場上去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尊重孩子們的意願。讓我們多一份寬容,讓愛永駐我們的心間!

幼兒教師隨筆 10

我們常覺得現在新入園的幼兒難以對付,剛入園的丫丫就是一個典型,頭幾天不吃不喝,哭鬧不止,見什麼摔什麼,一時間老師和家長都犯了愁。正值我園開展種植角活動,一天早上,我特意選了三四粒黑豆帶到幼兒園,在她哭鬧時我故弄玄虛地在她眼前晃了一下:“丫丫,你瞧這是什麼?”她瞟了兩眼,仍然哭鬧不止,我仍舊饒有興趣地說:“丫丫,你知道嗎,老師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哭,像你一樣。”這時丫丫的哭宣告顯減弱了許多,我繼續說:“老師就送給我幾顆止淚彈,呶,你瞧……”丫丫一聽說是止淚彈,一下子就停下了哭聲。“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如果我上幼兒園哭了,只要把它親手種到泥土中,等它發芽、長大了,我就不會再哭了,你要不要來試試?”

看她沒有反抗的意思,我便順手牽著她的小手向花盆走去,邊走邊對她說:“老師和別的小朋友來幼兒園都哭,可是時間一長吧,老師覺得幼兒園其實挺好的,你看,這些玩具……”我又裝作很神祕地對她悄悄說:“其實老師覺得你很可愛,挺喜歡你的,只是希望你不要再哭,來,我們一起種下這顆止淚彈,希望它能幫助你。”在我的邀請下,她也參與了種植活動,我還和她鄭重地許了願:願我們的止淚彈早早發芽,讓我們的小寶貝早日不再哭。一整天,丫丫都憂心忡忡地望著花盆,即使偶爾想哭。第二天,她很早就來了,中午,她哭咧咧地來問:“老師,它什麼時候能發芽?”“陝了,它需要歌聲,只要唱歌給它聽,它很快就會發芽的。”就這樣,她每天來園第一件事就是觀察一下小花盆。

一星期後,種子真的發芽了,她興奮極了:“老師.你看種子發芽了,丫丫也不哭了,老師給的'止淚彈真靈啊!”

其實,對於每一個新人園的孩子,老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她的立場上,得到她的信任後再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這樣一定能使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幼兒教師隨筆 11

大班下學期,我班來了一名插班生叫慶生。慶生看起來特別瘦弱,他很少與小朋友交往,每次參加集體活動時總是躲躲閃閃的,特別是參加體育活動時,別的孩子總是爭先恐後地往前衝,而慶生卻總是躲到隊伍的最後面,不敢和同伴玩“鬥雞”遊戲,也不願意快速衝過“封鎖線”,更不敢玩男孩子們熱衷的各類軍事遊戲。“這樣可不行,慶生不僅會無法融入班級集體中,身體也無法強壯起來。”我不無擔心地想,“得趕緊為他量身定製一個鍛鍊計劃。”

我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慶生就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意外:那天,幼兒園進行地震消防演習,聽到警報聲響起,孩子們就坐正身子,齊刷刷地望向我,等候指令。慶生卻從椅子上一躍而起,一邊發出淒厲的尖叫,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活動室飛奔而出,活動室裡頓時亂成一團,孩子們的尖叫聲此起彼伏。“慶生,你等等!慶生!”我一邊忙不迭地叮囑配班教師看好班級幼兒,一邊追出門去。只見慶生以一步兩三個臺階的速度從三樓直衝而下,根本不理會身後聲嘶力竭地呼喊他的我。我的心緊張得怦怦直跳,冷汗浸溼了衣背,卻怎麼也追不上他。等我追到樓下時,慶生站在操場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我逃出來了!我真的逃出來了!”

我又氣又急,真恨不得衝他發洩一通。這時,我看到慶生的眼神是那麼驚恐,眼睫毛不安地忽閃著,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嘴脣不停地顫抖。當他雙手抱著頭慢慢蹲下時,我的心一下子變軟了。我輕輕蹲下身子摟住這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他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嘴裡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只想逃出來,只想逃出來……”我的眼眶溼潤了,我什麼都沒說,只是用力抱緊他。“老師!”慶生的叫喊聲打破了此時的沉默,他抬起滿是淚花的臉說:“我們老家也有地震。你看!”他輕輕撩起右腿的褲管,膝蓋下方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長達20多釐米。看著這條凹凸不平的疤痕,我的鼻子瞬間又酸又澀,“這可憐的孩子,不知忍受了多少苦楚啊!而我,卻從來沒有試著去了解他、走近他……”想到這裡,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告訴老師,到底怎麼了?不著急,慢慢講。”在慶生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明白了他此番行動的必然性。因為他是一個來自地震災區劫後餘生家庭的孩子,災難奪走了他的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等至親的生命,地震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在與慶生的交談中,我發現這孩子瞭解很多關於地震及逃生的知識,我想抓住這個能幫助他融入班級、鍛鍊膽量的契機。於是,我充滿期待地注視著慶生:“你懂得可真多,不如當個講解員,幫助小朋友們瞭解更多關於地震和逃生的知識!”沉默了一會兒,他終於答應了。

後來,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由於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正確的逃生方法,全班幼兒從警報聲響起到從三樓撤離到操場僅僅用了36秒。望著快速撤離而顯得異常激動的孩子們,我鄭重提議:“以後就讓慶生當我們班的安全員吧!”“好!”孩子們熱烈地鼓起了掌。慶生靦腆地笑了。

於是,早晨來園時,慶生會檢查桌子、椅子是否破損;喝水、洗手時,慶生會提醒小朋友們別把水灑到地上,以免有人滑倒;戶外遊戲時,慶生會幫著一起維持秩序;晨間談話時,慶生會講些安全小故事……此外,在我們的'鼓勵和引導下,慶生每天能堅持參加體育活動了,他那瘦弱的身子漸漸強壯了起來,他和小夥伴們的相處也融洽了很多。

如果不是演習的巧合,如果不是慶生異於常人的行為,或許我就看不到他內心沉重的揹負。對這個帶著悲傷的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靜靜地傾聽,用溫柔的力量慢慢撫慰他脆弱的心靈,並抓住契機給他信心。

幼兒教師隨筆 12

上午不是我主班,所以在孩子們自由玩積木期間,我坐在空位子上,準備下午美術活動的範畫,很多孩子把小腦袋湊過來看我畫畫。等我畫出輪廓時,有個孩子小聲說道:“真好看!”另外幾個孩子也議論開了:“濮老師畫的是飛機。我坐過飛機的。”“我還見過直升飛機呢!”“還有戰鬥機,可厲害了,可以打壞蛋的。”我沒有打斷他們的談話,繼續給飛機塗顏色。孩子們則繼續看我畫畫。過了一會兒,琦琦忍不住說道:“哇,好漂亮啊!”其他孩子也紛紛誇我畫得好看。我趁機問孩子們:“真的好看嗎?哪裡畫得好看?”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道:“顏色塗得漂亮!”“像真的飛機。”“跟我坐過的飛機一模一樣。”我微笑著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為什麼我畫得好看嗎?是因為我畫畫的時候會先在腦子裡構圖。塗色的時候,注意色彩的搭配,而且要塗均勻,不塗到輪廓線外面去,這樣的畫就會很好看。”孩子們認真地聽我講解,用欽佩的眼神看著我……

下午美術活動時間,我發現孩子們在我講解的時候聽得特別認真,很多孩子的畫也比以往畫得好。我想,也許是上午我畫範畫時嫻熟的繪畫技巧給他們留下了好印象,使他們對我產生了敬仰之情。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主要依靠興趣,而興趣很多時候可以因為喜愛教師而被激發。當孩子喜愛你時,在他們的心裡,你就是智慧的化身,他們就很容易接受你的影響。在某些高質量的教研活動中,我們常常會對報告者的淵博學識、連珠妙語讚歎不已,我相信,這樣的教師一定也是孩子們的偶像。當然我也由此感悟到,要成為孩子們的偶像光有教育教學的技能技巧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摯愛孩子的心,有一雙公正、睿智的眼睛。總之,要以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藝、高尚的人格去贏得孩子的尊敬。

幼兒教師隨筆 13

新接一個班,班裡的茅茅總愛唱反調,當大家貼到小紅花顯得特別高興時,他會說:“我不要!”當大家都期待聽故事時,他會說:“我不想!”當大家都由衷地稱讚同伴時,他會說:“我不喜歡!”……這不,我正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故事《花邊帽子當媽媽》:“花邊帽子心裡好緊張,因為她很快就要做媽媽啦……”順著故事的情節,我向孩子們伸出手臂說:“老師的心裡也好緊張,因為,我也成為你們的媽媽了,我就是你們在幼兒園裡的媽媽!”孩子們馬上就應和著我:“媽媽,媽媽!”讓我幸福地沉浸在孩子們的溫情之中。就在此時,茅茅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我不要做你的孩子!”我轉頭正面看向茅茅,只見他一邊擺手一邊將身體後傾,似乎是要遠離我:“我不要做你的孩子!”

我有些糾結,這個總唱反調的孩子!在這個溫馨的時刻,你又一次給我潑了一盆冷水,我該怎麼辦呢?冷處理吧。

我不再理會他:“好吧,我也要想一想,要不要讓你做我的孩子!"我繼續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故事,當講到“花邊帽子把雞寶寶緊緊地摟在懷裡”時,我說:“我也要來抱抱我的孩子們!”我張開手臂做擁抱狀,依次將孩子們一個個抱在懷裡。孩子們也很享受,一個個依偎在我的懷裡,隨後又開心地在座位上甜甜地笑。當我經過茅茅時,我故意繞過了他,並有意識地誇大了幸福神情和語氣:“我有這麼多孩子,我真幸福呀!”當我快要回到我的'座位時,茅茅大聲喊了起來:“你還沒有抱我呢!”我故作很驚奇的樣子:“可你不是我的孩子呀!”茅茅說:“我也要抱!”我說:“我抱我的孩子,那你願意做我的孩子嗎?”茅茅不說話,只是用力地點著頭。我故作不理解:“茅茅,你是什麼意思,請你說出來!”茅茅的口氣變得柔和了:“我要做你的孩子!”“我也很願意做你的媽媽!”說著,我給了茅茅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知道,茅茅唱反調,只是希望老師更關注他的一種行為表現,當他覺得自己受忽略或者不被重視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出這種與眾不同的極端狀態。我猜測,茅茅的家長,在平時可能是比較順從他的,事事以茅茅為中心,所以當茅茅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會更多地感受到某種情緒上的失落。茅茅,老師願意等你,等待你心甘情願地做我的孩子,等待你自然融入到這個集體!

幼兒教師隨筆 14

今天于謙從家裡帶來了一些巧克力糖,想和其他夥伴分享一下。隨手我把糖放到了櫥子上,活動結束後進行。戶外活動結束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回到教室坐在座位上等待分吃巧克力。可我怎麼也找不到巧克力糖了,到哪去了呢?班內頓時亂作一團。于謙坐在座位上崛起了小嘴,這可怎麼辦呢?巧克力糖不翼而飛,怎麼開展活動呢?我只有組織孩子游戲活動,孩子們很不情願地玩著遊戲。晚上我怎麼也睡不著,想了很多,是繼續追查還是放棄呢?第二天我把想法告訴搭班老師,我們一致認為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應該找出事情的真相。

開展活動《好吃的巧克力糖》,首先,我出示了多種樣式的巧克力糖,讓幼兒觀察並提問:“巧克力糖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孩子們紛紛搶著回答。組織幼兒品嚐,我又試探著追問了一句:“誰昨天吃過巧克力糖,巧克力糖什麼味道。”駿齊舉起了手,回答了問題。課後我悄悄把駿齊叫到身邊,和孩子進行了交流,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原來是駿齊愛吃巧克力,想多吃點就把巧克力糖偷偷放到了自己的兜裡。我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駿齊也知道做錯了。然後在班裡我又對所有的孩子進行了教育,開展了教育活動《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午休時間我主動聯絡了家長,詢問孩子在家的情況。駿齊的媽媽說:“駿齊到別人家去,碰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偷偷拿回家過,我以為孩子小,而且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就沒說過他。”我向駿齊的媽媽說了如果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的壞處和危害,家長表示沒有想到後果很後悔,回家後會積極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糾正孩子的這個習慣。

孩子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慾望,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而且很想馬上獲得。在這種私有欲的.引領下,他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幼兒園的孩子小,他們總會犯些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積極去發現引導教育。我也想告訴家長朋友們,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時,家長不能毫不介意,這樣孩子會認為你默許了他的做法,慢慢形成惡習;要及時向孩子瞭解原因,是在哪兒拿的,拿誰的;讓孩子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和煩惱,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要求孩子及時歸還別人的東西,並向對方道歉;對孩子的行為提出明確要求,及時提醒,嚴格監督,使孩子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

幼兒教師隨筆 15

王小雪一直是班上比較能幹的孩子,用通俗的話說,是一個有靈性的孩子,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師要幹什麼,因此老師們都喜歡請她幫忙做點事。比如:拿東西,到別班找人或是做老師之間的傳話筒等等。因為她在全班幼兒中的這種“威信”,所以我經常請她當“小老師”,負責在遊戲活動時間帶領大家一起做遊戲,在休息時間負責“整頓”紀律。

有一天,問題出來了,這天,我照例請出王小雪做“小老師”,王小雪走到臺前,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遊戲,她一邊帶著大家玩,一邊不時的用眼神與不聽話的幼兒對視,像個老師樣的睜大眼睛盯著別人,不守規則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動了。看到形勢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寢室去拿點東西。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教室裡卻傳來了整齊的“徐振宇加油,徐振宇加油”的叫聲。我趕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王小雪就在徐振宇座位旁兩人劍拔弩張,互相怒視,都有點怒髮衝冠了,誰也不讓誰。“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啦?”我趕緊平息了大家的情緒,準備瞭解事情的經過。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王小雪更是大聲叫著:“老師他不守紀律,不聽我的話。”眼中充滿了讓我幫助她的目光。原來是王小雪發現劉英豪自己在下面講話,就叫他到臺前“罰跳”,必須她說停的時候才能停下。劉英豪果真按照王小雪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來,這時徐振宇發出了“不要聽她的話”,引起了李文麗的'極大不滿,她沒想到還有人敢不聽自己的話。她非常生氣,徑直去找徐振宇理論,誰知徐振宇不甘示弱:“哼!就是不聽你的”,兩人就爭執起來,誰也不示弱,就出現了剛才的情況。

我趕緊平息事態,心想:徐振宇真煩,但是為了表示公平還是當著全班的面教育了王小雪,叫她對小朋友們要好,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果碰到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併讓她給徐振宇道歉,小雪很委屈的樣子,眼淚直打轉,但她還是表示今後再也不對小朋友凶了。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到了洗手的時間,大家都在洗手洗臉,卻傳來了很大的哭聲。不時有幼兒告訴我“小雪哭了,是徐振宇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來事情還沒結束,我把小雪從地上扶起來,並詢問事情的原因。原來徐振宇看到小雪動手打別一個孩子,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小雪推倒在地,小雪這次終於哭了。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自己輕鬆為目的。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有鍛鍊的機會。在後面的日子裡,我在選“小老師”時,不再是隻選某一個人,而是注重發現誰有進步就選誰當“小老師”。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樣才能會讓他們更好的健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