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9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

上課時,我就跟孩子們說今日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的小手最能幹,這時我一邊敲小鈴鐺一邊說誰的小手最能幹,大家都說我的小手最能幹,這樣一說效果還真不錯都拍起了小手,注意力也集中了,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進取性、主動性。有的說我的小手能穿衣服,有的說我會做飛機,有的說我還會跳舞等等,都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我加重了語氣,你們明白嗎教師的手也很能幹,“看,我變了什麼”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生活中經常會回答的問題,所以孩子的熱情很好,都很進取的迴應教師。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來到教師那裡時,教師就加重語氣,使得孩子要關注接下來教師要問的問題中了。教師告訴孩子,她的手會變魔術的時候,孩子的興趣給吸引了。學念兒歌這一環節,並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資料,而是教師做動作,請小朋友自我根據理解把兒歌的資料編出來了。學會兒歌以後,孩子對手影遊戲還是很感興趣,教師立刻滿足孩子這一願望,請小朋友自我學做魔術師,邊玩邊說。教師就在旁邊適當的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仿編成完整的兒歌。

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有話願意說。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的需求比如讓小孩子圍成一個圈子,能夠根據故事情節給幼兒供給一個簡便和諧的環境,讓他們自由暢想、表演,教師改變以往的身份以魔術師出此刻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重重的聲音吸引著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沒有顧慮的邊做邊說,不怕說錯,只要把自我喜歡的說出來就能夠了。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2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資料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可是彎來,總是圍繞自我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我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為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潛力,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才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那裡能夠很清楚地明白:啟發孩子的思維務必藉助具體事物來進行,採用直觀教具,幫忙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透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3

在語言活動中,每縫我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時,總有一些孩子“巋然不動”“金口難開”,著實令我苦惱。這可能是由於我只注意幼兒表達上的不足,才導致他們惟恐出錯而保持沉默的。

學習新《綱要》後,我懂得了教師應以一個鼓勵者、傾聽者、支持者的身份,努力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氛圍以及愛說、敢說、會說、有機會說的條件。於是,在設計“動物聯歡會”這一語言活動時,我把活動目標定為:①按意願扮演動物並以角色身份介紹有關動物的趣事。②能勾畫出動物的外形特徵並隨音樂模仿表演。然後,我啟發幼兒通過諮詢、閱讀、網上查詢等各種渠道蒐集有關動物的圖片、郵票、書籍等,瞭解動物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運動方式等,掌握有關知識,使他們有活可說。此外,我還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通過佈置“森林大舞臺”,進一步產生表現和表達的願望。在活動中,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幼兒表達。

1. 按意願選擇角色,畫動物頭飾

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我用“動物開聯歡會”的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讓每個幼兒按意願選擇一種角色,畫在頭飾上。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我鼓勵他們邊畫邊交流,為他們在眾人面前表現和表達做準備。

2. 隨音樂模仿表演,說動物趣事

在遊戲中獲得的角色扮演體驗可以激發幼兒的表達願望。“聯歡會”開幕時,幼兒戴著頭飾輪流在時而活潑跳躍,時而沉重緩慢,時而輕柔優美,時而陰森恐怖的音樂中模仿動物的動作,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當音樂停止時,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放鬆地以角色的身份介紹動物見聞。在這種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幼兒都勇敢地在集體面前說出了自己的一番“見解”,他們不但運用了語言,滿足了表演的需要,還獲得了有關知識。

在這一過程中,由於我始終認為“敢說先於說正確”,所以無論幼兒說得正確與否,是好是壞,我都不當場評價,從而使幼兒樹立起“只要大膽地說,就會越說越好,越說越正確”的自信心。

動物是孩子喜歡的,而歌舞表演又是輕鬆愉快的,李老師巧妙地把語言活動融進歌舞表演之中,孩子自然就願意表達了。

由此可見,讓孩子說話,應該從他愛說、想說、容易說的內容入手。在方法上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創設豐富多樣、有啟發性的環境,讓幼兒有感而說、因境而說、由樂而說,切忌為說而說。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4

能結合自己故事教學中的困惑開展課題研究,並且創編這個活動,充實課題資料、實踐課題。把故事設計成繪本來上,是一種創新。課堂上多媒體課件、自編大圖書、自制小圖書的運用,以及故事表演用的情景創設、道具、頭飾等,都說明“薰衣草”老師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心思在這節課上的。本堂課以小兔子和小紅傘來貫穿,採用了多種策略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觀察、猜測、想象、講述、情景、表演……,使幼兒對故事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整堂課幼兒的學習興趣很濃,師幼互動較多,幼兒語言表達機會較多、參與性高。

不足之處:在讓幼兒觀察圖片時,應該再發揮一下幼兒思維,教師不要急於告訴答案或者過渡到下一環節。在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閱讀圖書時,教師手拿大圖書,幼兒手拿自制小圖書,到底讓幼兒關注哪本書來看看說說呢?教師是否應該不用把書展示給幼兒看,而是放在自己腿上,和幼兒手中的小圖書一起使用,大家一起翻閱自己手中的書,來看看說說。

建議:在介紹大書的時候,教師對封面扉頁封底解釋的太多,以至於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幼兒表演中教師進行適當的語言鋪墊以提高幼兒表演興趣。在故事開頭環節,應讓幼兒先猜測小紅傘有什麼用?你會拿小紅傘做些什麼事?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後面發生的情景。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5

我們班有一個“氣包子”——天樂,只要有一件事情大家做得不合他意了,他就馬上發脾氣,當然他不敢朝著老師發火,更多時候就是跟我們生悶氣,不參加我們的活動。家長對他的這點也很關注,常常與我們進行交流。通過平時的接送、溝通情況來看,其實天樂這種壞毛病,完全是家裡人管教過於放任、太過寵溺形成的。比如上次奶奶來接他回家,他在與同伴玩耍,覺得自己還沒玩得夠,就是不走,奶奶一直在旁邊催他快走,沒用,我們老師採取了強制手段,他就覺得是奶奶讓老師這麼對他的,就朝奶奶發火,還打奶奶,奶奶卻只是對我們說這孩子就這樣,一定要順著他才行。

在我們看來,孩子的好多壞毛病,跟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我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愛孩子,只會使孩子頑劣,亂髮脾氣,他們的慾望也永遠得不到滿足。現在的家庭中通常只有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整天圍著一個小寶貝轉,他們對孩子關愛備至,有時不管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從不拒絕。在天樂媽媽的聯絡本上也跟我們交流到,他們認為就這麼一個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平時都順著他,不讓孩子受半點委屈。他們以為這樣做,孩子幼小的心靈就受不到任何傷害,孩子就會很健康地成長。卻想不到結果卻是讓孩子對大人這樣沒有權威,亂髮脾氣,這點也讓他們很頭疼。不可否認,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家長的本能和職責。但是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就會使孩子養成亂髮脾氣的壞習慣,從而影響孩子成長。我們通過與家長的良好溝通,讓家裡人做到對待孩子的無理要求時,要採取忽視,必要時可以採取一些懲罰策略,同時對他的好的講理行為進行鼓勵和表揚,但不能只採取物質獎勵的方法。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6

上午的室內活動,我組織孩子們玩橡皮泥。李月說:“老師,我想包餃子,你教我好嗎?”我說:“好。”便坐下開始教她。這時,坐在李月旁邊的滔滔小聲說:“老師,我想做3條蛇,行嗎?”聽到這話,我驚訝極了。滔滔平時在班裡性格內向,不愛主動與別人說話,而且對什麼活動興趣都不大,有時我叫他,他也只是光看著我不吭聲,我彷彿已經忽略了他了。

想到這兒,我覺得應趁這個機會和他多交流,連忙說:“當然可以,你做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滔滔聽了很高興,從盒子裡拿出一塊橡皮泥搓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搓好了3根長短不一的長條。沒等我開口問,滔滔就一一指著它們告訴我:“老師你看,這是蛇爸爸,這是蛇媽媽,這是蛇寶寶。”“為什麼你這樣分呢?” “蛇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得最長;蛇寶寶最小,我就搓得最短;蛇媽媽不大也不小,我就搓得不長也不短。”

滔滔說得多好呀,把我平時在數學活動中講過的比較長短的知識也搬了過來。我稱讚他說:“滔滔,今天你真棒。”說完,把3條“蛇”舉起來讓小朋友看,一一介紹它們的名字,告訴大家這是滔滔做的。不知哪個小朋友喊了聲:“老師,我也想做蛇!”“我也想做!”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了起來。我趁機說:“讓滔滔來教你們做,好不好?”

滔滔膽怯地看著我,我鼓勵他說:“滔滔,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們都等著呢!” 滔滔點了點頭,開始認真地教起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圍在他身邊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滔滔很是自豪,我也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幼兒的世界是個特殊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愛好和閃光點,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但有些孩子因為內向膽小,不敢表達出來(就像滔滔,今天是因為我坐在他的身邊,他覺得與老師的距離拉近了才敢問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應該同時關注這部分孩子,及時發現並創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閃光點。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7

下午起床後,小朋友們都在安靜地吃著自己盤裡的點心。菲菲把點心放在桌上一字排開,對旁邊的豆豆說:“我有5塊餅乾。”我剛要上前制止,卻見豆豆也學著菲菲的樣子,把盤裡的餅乾在桌子上排開,數了數說:“我有4塊(已吃了1塊)。”我吃了一驚,因為在前兩天的數學活動中,我讓孩子們聯絡點數4以內的實物,每一次豆豆都不能正確拿出實物,也不能說出總數,為什麼今天一下子就數對並說對了呢?於是,我想再試一試,我把點心盆裡剩下的餅乾給豆豆再添上一塊,豆豆馬上說:“我也有5塊了。”我不再阻止他們說話,只是提醒他們食物放在桌上不衛生。

事後,我對豆豆在兩種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了分析。我發現集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很豐富,一般要進行三四種不同物體的數數練習,每種操作活動的時間很短,而圍繞數學內容設計的教學情景不一定是每個孩子感興趣的,這樣一來,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反映慢一些的孩子就跟不上節奏,完不成學習任務。而生活中的學習活動是與每個孩子息息相關的,吃東西每個孩子都喜歡,吃的東西的大小、多少,孩子們都很關心和在意,吃午點的氣氛很寬鬆自然,聽以豆豆能很快地說出餅乾的數量。午點的品種每天不同,孩子進餐的數量也不同,正是讓孩子進行數數練習的最好的實踐活動。從此以後,我不再讓生活老師給孩子分點心,而是讓孩子們按規定數量自己取點心。這樣,一個枯燥的數數舌動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輕鬆自然地進行了,孩子點數實物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由生活活動引申到遊戲活動,剛上小班的孩子還沒有分類收拾玩具的能力和習慣,收玩具時他們把玩具混裝在一起,但是在遊戲中他們已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不同材料進行搭建。於是,我開始培養孩子分類收拾玩具的習慣,同時也將多項數學活動在此展開。我讓孩子們從外形上區別玩具的不同,把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當所有材料都分類放好後。先讓孩子數一數玩具的種類,再讓孩子區別裝玩具的籃子的大小,並讓孩子思考如何分配籃子。孩子們通過討論和實踐,得出大的、多的玩具放在大籃子裡。小的、少的玩具放進小籃子裡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進行了分類、比較大小等多項數學活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

幼兒一日生活中與數學接觸的機會無處不在,今天是幾號、家住幾層樓、家中有什麼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等,這些內容是孩子感興趣的,只要教師善於發現,善於挖掘,有目的、有意識地加以利用,就能讓孩子的數學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在輕鬆自然的環境中感知數學現象,既可以讓孩子們獲得初步的數學知識,又可以逐步提高孩子們解決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是實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用”這一教育目標最好的途徑。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8

前兩天,去聽了馬老師的繪本課,於是,我寫下了這篇教學反思。馬老師選擇的《我的連衣裙》這本有趣的繪本,深得孩子們的喜歡。繪本的繪畫形式非常兒童化,主題又貼近幼兒的生活。通過閱讀這本有趣的圖畫書,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美,還自然而然地激發了想象,獲得了快樂的體驗。不僅瞭解了花紋與色彩是服裝美的重要構成因素,還能運用自己熟悉的圖形為小兔設計連衣裙,語言能力也有了提高。此次教學活動的亮點是擺脫了傳統美術教學的枯燥模仿,以繪本為載體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創造興趣。

在教學中,馬老師採用了猜謎語作為引出本次活動的主人公——小白兔,採用小白兔穿著它的白色連衣裙出門去玩時所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來貫穿整個的活動,繪本中的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等,都是一幅幅圖案重複的範例,通過繪本的閱讀和引導,讓幼兒體會和發現圖案重複設計使小白兔的連衣裙變得更加的漂亮。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馬老師又採用讓幼兒看看猜猜,發現美就在生活中的方法,讓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與他們的生活聯絡起來進行想象具有重複圖案的連衣裙,並採用遊戲的形式,瞭解有的花布設計就是運用了圖案重複的設計,讓花布變得更加的漂亮為接下來的設計圖案打開了思路。在第三部分的幼兒動手創作設計連衣裙的圖案活動中,老師給予了幼兒一些幫助與提升,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其中。並且馬老師在巡迴指導時及時地發現亮點,對孩子們的創作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和讚賞。最後一個部分,挑選花布,在展示中交流分享這個環節中,老師採用了把小白兔的裙子鏤空,讓幼兒設計的花布貼上到小白兔的鏤空裙子裡進行展示自己設計的花布,效果非常的好。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9

今天上午我班進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第一個教學活動是我的繪本教學《狐狸爸爸鴨兒子》。在選擇這個活動時,我看了較多的繪本作品。唯獨對《狐狸爸爸鴨兒子》感觸很深。在看到這個繪本的時候,先是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而後是深深的感動。故事裡,狐狸從想吃鴨蛋還是肥嘟嘟的小鴨的思想鬥爭中,決定把鴨子孵出來,可孵蛋的過程是很辛苦的,狐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憧憬、狼狽、惱火、無奈、驚喜等等,可當肥嘟嘟的小鴨來到了嘴邊,狐狸卻捨不得吃了,竟然做起了狐狸爸爸,並給了小鴨無盡的愛。

本次活動的定位是激發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首先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在活動的設計中藉助放大的繪本圖片,讓孩子自由猜測講述狐狸接下來會幹什麼?是怎樣照顧小鴨子的?讓他們再看看,猜猜,說說,體驗中欣賞、理解、感受圖畫書的情節,從中體驗關愛生命的幸福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同時激發出閱讀繪本的興趣,和感受閱讀繪本的樂趣。也只有爸爸媽媽才能對他們無怨無悔的做到。

活動後,我感覺活動過程比較流暢,因為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透著靈氣,觀察仔細,思維敏捷,這些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孩子們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能很好的理解了狐狸孵蛋的辛苦,也能通過我的引導感受到狐狸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護和關心。但是我更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孩子付出的本身就是快樂,所以最後要是我讓幼兒再說說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從中由狐狸爸爸愛鴨兒子的真摯感情遷移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那可能更有意義。

以往我總覺得早期閱讀就是看著圖片讓幼兒自由講述,但通過我園這兩年來對早期閱讀的多次研討。我從中感到要真正發揮閱讀的優勢卻是需要老師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探索、首先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材料、其次尋求孩子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最後教師自身的語言也是開展好早期閱讀的一個重要方面。

正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讓我感受了早期閱讀的魅力。所以說早期閱讀的世界應該是無條件的有趣、快樂!充滿魅力!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0

班中許多幼兒家中都買了新房子,因而對售房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我靈機一動:何不在區域中活動中開設一個“售房公司”呢?當我宣佈這個決定時,孩子們高興極了。

第一次:“售房公司”匆匆關門

材料提供:我應孩子的要求為他們提供了筆、紙張。

活動實錄:

幾個孩子在區域中忙著畫、貼,他們採用的都是平面的方法畫房子。一會兒他們畫了幾張有房子的圖片。孩子們開始吆喝了:“快來啊!快來買房子啊。”其他區域的孩子聞訊趕來,“房子在哪?我要買,我要買。”“喏。”賣房者拿出自己畫的房子圖。

“一點都不像。”買房者一臉失望,不一會兒,便一鬨而散了。開售房公司的孩子垂頭喪氣,“我也覺得不像。”於是開了幾分鐘的“售房公司”匆匆關門了。

反思:為什麼才開幾分鐘的“售房公司”就這樣匆匆關門,為什麼遊戲無法深入?是因為我在遊戲前沒有引導嗎?不對,是孩子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又怎麼才能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難道是我提供的材料過於簡單而無法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

第二次:“售房公司”再次倒閉

材料提供:考慮到樓房設計的難度,我向家長朋友借來真的樓房模型投放入區域。

活動實錄:

“售房公司”的孩子看著樓房模型興奮極了,他們大聲吆喝.“快來呀,快來買房呀,這兒有最美麗的房子。”孩子們蜂擁而至。“哇,真好看。”“我買一套。”“我要河邊的這一套。”……

“售房公司”的孩子忙著報價,記錄,開心極了。但沒過多久房子售完了,他們守在樓房邊對來買房的人重複一句話:“沒有房子了。”

沒過幾天孩子們對這種買房的遊戲失去了興趣,“售房公司”眼看又要關門了。

反思:為什麼“售房公司”面臨再次倒閉的困境?我已經在第一次失敗之後進行反思,尋找原因並作出了相應的調整,然而根據幼兒的願望去選擇材料,為什麼仍然是失敗告終?我必須真正沉下心來剖析。

教師提供材料的簡單化是導致兩次活動失敗的最直接原因。第一次的簡單材料無法調動起幼兒的已有經驗,運用這些材料孩子無法達到預定目標;而第二次提供的簡單材料則侷限了幼兒的行為,孩子們幾乎不需要任何的努力、任何的參與。這次活動作為教師的我意圖是好的,能根據幼兒的願望去選擇材料,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提供材料和提供什麼樣的材料。材料究竟該如何提供才能使幼兒的想法能夠得以實現,作為教育者在提供材料必須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材料要實現哪些有價值的教育目標?這些材料能否支援幼兒實現自己的想法?

第三次:“售房公司”起死回生

材料提供:吸收了上兩次的教訓,這次材料提供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探討決定的,我們還特意諮詢了一位建築師家長。

主材料:我們收集了各種大小不一的紙盒,以及各種彩色紙。

輔材料有玩具花、樹、雪花插片,幫助美髮房子的周邊環境;還有借來的樓房模型,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借鑑。

小工具:包括膠水、剪刀、尺子等,保證使幼兒的製作更加順利。

活動實錄:

孩子們在區域中忙活了,他們摸摸看看、塗塗畫畫、粘貼上貼、拼拼裝裝,有的幼兒將長方形的紙折成窗戶貼上在牛奶盒上,然後將盒子一層層疊起來,做成一幢新穎別緻的樓房。有的`幼兒利用雪花插片建構出花壇、噴泉等景物,組建在樓房之間。但在組合房子時他們碰到了一個難題:房子特別容易倒。孩子們一起想了很多辦法,用膠水粘在紙上,在房子邊上搭上一根小棍,但都不理想。

看到他們陷入困境,我找來一個大的紙盒,剪低高度,並在裡面放入沙子,將其放入區域中。孩子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固定物,一個美麗的小區終於建設成功了。新建的樓房受到了孩子們的極大歡迎。

反思:

“售房公司”經歷了兩次關閉的困境後,我沒有盲目的責怪孩子,而是沉下心來從自己的教育行為中尋找失敗的原因。吸取了前兩次的經驗教訓後,我嘗試第三次為孩子提供遊戲材料,這一次的材料提供是比較成功的,不但順利地幫助幼兒實現了預定的目標,而且還拓展了幼兒的遊戲範圍。從中我認識到區域活動中教師對材料全面、到位的提供是目標得以實現的保證。首先教師在材料提供前,要先了解幼兒的想法、意圖和原有的經驗水平,要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預想需要哪些材料,為進一步的指導提供依據。其次遊戲材料的投放必須要與幼兒的遊戲行為有著密切關係,當遊戲材料的品種多樣化時,還可以拓寬幼兒觀察想象的範圍,促進幼兒發展性思維的發展,進一步引發幼兒的探索行為。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1

一、教師反思力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教師的反思力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把自我作為意識的物件,以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教育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物件,不斷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綱要》、《指南》的教育評價內容也凸顯了反思性教學的理念:“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一)教學反思是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幼兒教師不能僅僅只滿足於自己獲得的經驗,而應該對經驗進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就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教學水準上,從而使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成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專家引領與各級培訓固然必不可少,但幼兒教師開展自我的行動性研究卻是內在的、自發的行為,而誘發教師行為研究的“催化劑”則是教學實踐和學習交流中引動的教學反思,對教學中具體問題的直覺反思是平時養成的反思習慣的基礎。

(二)教學反思有利於新課程理念的落實

作為課程的實施者,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通過培訓、落實和實踐,已取得了應有的成效。但在目前,相當一部分的老師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這些倡導的理念為何不能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呢?原因就在於部分幼兒教師仍依賴過去傳統的教學經驗。怎樣才能使這些倡導的理念真正成為教師實踐中採用的知識理論呢?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經常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充分發掘教學的育人功能,促進幼兒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同時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做幼兒個性健康的促進者,使每個幼兒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使新課改理念落到實處。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使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幼兒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許多途徑,比如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開展教研活動、集體討論等,但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進行教學反思。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即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解析,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批評,與優秀教師對照,找出差距,彌補不足,努力超越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有力地推動自己走向成熟。

二、提升教師反思力的策略

(一)關注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更是體現教學活動質量的主體。實踐證明,善於反思的教師能借助於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和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採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並思考存在問題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從而減少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盲目性和錯誤,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最終實現有效促進兒童學習與發展。

(二)提高科研意識與保教質量

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積極參加教學研究,主動挖掘和關注日常教學中可能存在的研究問題,是當代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教師能夠從活動反思中逐步學會教學,從“操作型”教師轉變為“科研型”教師。此外,活動反思的價值不單指向個人,也指向其他教師。通過集體的教學觀摩、教學評比、教學經驗切磋與交流,每位教師都會從各自不同的經驗中獲益,利用對多種經驗的學習與反思,可以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審視,從而從不同方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整體上推進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增強創新意識,改進教學方法

反思是教師對教育事件進行理性選擇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態度。我園教師在活動開展後,針對活動目標實現、重難點突破、幼兒表現等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思考和判斷,總結好的實踐經驗,發現教法中的不足之處,主動尋找改進和提升的有效途徑,有助於提高教師對教法的創新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形成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但是在開始要求教師寫教學反思的時候,教師的感受不一:有積極參與者的感受,希望做好我自己,品味其中研究的快樂,感受創造的幸福;但是也有的教師進行反思是迫於無奈,感到增添了更多的苦和累。對此,我園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活動,讓教師們看到同伴在交流中說出了自己的經驗和體會,體驗到了快樂,激發了教師反思的內部動力,增強了反思的信心和勇氣。教師的反思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從開始對教育活動預案設計問題,根據孩子興趣需要動態生成問題、自我經驗問題;逐漸深入到對隱藏在活動中的這些問題以及活動設計思路(如將運水的活動目標主要定為“學習與同伴協商、合作的技能、願意動腦思考運水工具的合理使用方法”等)背後的各種觀念(如兒童觀、課程觀、知識觀等)進行反思與評價,甚至還要對“背後”的背後進行追問,這即是反思與評價的根基性。

總之,反思是一種現代教育思潮。它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回過頭來看過去,看自己原先所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如何使自己的觀念不斷地體現於自己的教學行為中,那就需要學會自省,學會反思。如:每個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是否正確,教育教學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會換位思考題等問題。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我們要學會思考,學會更新觀念。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以專業的眼光去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求知,善於實踐,積極反思,就會成為一名符合現代幼兒教育需要的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管理者和教師。

作者:黃紅梅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實驗國小幼兒園

【參考文獻】

[1]馮曉霞.反思教學——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學前教育,20xx,(4)

[2]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2

在工作的兩年裡我帶過許多孩子,有些孩子內向靦腆,規則意識很強;有些孩子頑皮活潑,經常破壞遊戲規則。但是面對老師,那些不守規則的孩子往往能夠把應該遵守的規則說得清清楚楚。這是為什麼呢?最近一次戶外遊戲中發生的事,給了我啟迪。

前些天,幼兒園為每班配備了兩輛搖擺車。搖擺車剛拿到班裡就成了孩子們的最愛,大家都爭著搶著玩。後來我班的搖擺車壞了一輛,我為了減少孩子們的爭搶,便從大珈臨時借了一輛紅色的車。孩子們看見後都很喜歡,我便與他們商量有什麼辦法能讓每個喜歡搖擺車的小朋友都玩上,最後我們一起商定:大家要排隊輪流玩,每個人都可以玩一會兒,但不能總玩一樣玩具。

因為事先有了遊戲規則,大多數孩子在遊戲中還算比較自覺。寶寶玩了一會兒便讓給了排在第一個的文翰玩,過了一會兒文翰也很自覺地下了車。這時,一直沒有排隊的達吉動作飛快地搶先坐上了車。“老師,達吉沒排隊廠安琪告狀。“達吉,你看大家都在捐瞅等著玩呢,你硼》隊還搶在別人之前玩,你覺得這樣做對麼?”我問他。“嗯……因為我想玩……”達吉有些不樂意。後來我一想,既然達吉已經坐在了車上就讓他玩一會兒吧!於是我對達吉說:“那達吉你玩一會兒就趕快下來啊!”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排隊等著玩車的孩子們都噘起了小嘴,有的還在嘟囔:“怎麼還沒輪到我呀……”有的孩子乾脆放棄,去玩別的玩具了。“老師,達吉不排隊怎麼也玩了?”安琪忿忿不平。“達吉做錯事了!”澤蘢也跟著說。一看其他排隊的孩子開始表現出不滿,我便請達吉聽聽小朋友們對他的意見,達吉只好從車上下來了。他剛下來,一直排在後面的安琪也不管前面站了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衝了上去,一下坐到了車上。“老師,我排了半天了。”梓慧有些著急地對我說。我連忙安慰道:“彆著急,一會兒就能輪到你了。”梓慧聽了這才去玩別的玩具了。

到收玩具的時間了,梓慧又來找我,她帶著哭腔說:“老師,我還沒玩呢!”她這麼一說我才發現,由於遊戲時間較短,梓慧又是按照我的要求在排隊,所以還不等輪到她,我已經要求收玩具了。配班老師走過來對梓慧說:“沒關係,明天再玩吧!”“不行!我要玩!”梓慧堅持著,委屈得哭了起來。我正覺得很為難,不知該怎麼處理了時,配班老師對梓慧說:“這車老師還得還給大班的哥哥姐姐呢!”這句話提醒了我,於是,我對梓慧說:“梓慧一直排隊呢,可是小朋友太多了,梓慧沒排上,對嗎?”“嗯!”梓慧哭著點點頭。“那梓慧就幫著老師把車還給大班哥哥姐姐吧!”看梓慧沒明白,我接著說:“你可以把車開到大班呀,這樣你不就玩上了嗎?”她這才明白了,用手擦了擦眼淚,笑著開車去了大班。

反思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震撼。達吉不遵守規則玩上了車,而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我的態度其實是對達吉無意識的縱容,是對那些遵守規則遊戲的孩子的不尊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社會性方面對小班幼兒的要求是:“遵守遊戲和日常生活中的規則,初步學會等待、輪流等,初步體驗規則的作用,逐步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在對成人的觀察中形成的,即使成人的一些無意識行為,在幼兒看來也是效仿的榜樣。梓慧一直都聽從我的要求,不爭不搶,輪流排隊,可因為時間不夠造成了她沒有玩成。如果這次不讓她玩,那麼下次她還會再繼續遵守規則麼?長此以往,孩子們會不會覺得老師說話不算話呢?如果老師不守諾言,孩子會慢慢地失去對老師的信任。所以我覺得,這次梓慧的要求並不過分,應該滿足她,這樣,孩子會感到被尊重,下次遊戲時,她還會願意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如果我堅持讓梓慧收了玩具,那麼梓慧會覺得不遵守規則的孩子都玩上了,而她這個遵守規則的孩子卻沒玩上,會從心裡感到不平衡,也根本就體會不到規則的作用,那麼下次梓慧可能不再遵守規則了。這也是造成孩子明知道規則而不遵守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孩子在這樣的“輕易毀約”的環境中長大,也不易形成誠實守信的品質。

仔細分析,孩子出現不遵守規則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知道遊戲規則。小班幼兒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老師在提要求時,孩子心裡想的是趕快去玩,根本沒有聽到老師的要求。二是遊戲過於投入,忘記了規則。孩子們天生喜歡遊戲,一玩起遊戲來就忘了其他的事,自然也就不會特意記住遊戲規則了。三是自己守了規則而被不守規則的幼兒搶先玩了玩具或遊戲,於是也效仿。

針對這些情況,我以為要想更順利地讓幼兒形成規則意識,教師首先應在遊戲前用最短的時間向幼兒言簡意賅地說明規則;其次,在遊戲的過程中,老師要適時介入,樹立正面榜樣,適當提醒幼兒遵守規則,當然,如果孩子有合理的需要而破壞規則,那麼老師要靈活處理;再次,老師要以身作則,如果對孩子許下諾言就一定要兌現。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3

一、前言

幼兒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基礎,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是促進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學的執行者,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改善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學反思是當今學者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大量研究表明教學反思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培養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我們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概念及特性

何謂教學反思能力?吳衛東、駱伯魏認為“教師反思能力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把自我作為意識的物件,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物件,不斷地對自我以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探究性。探究就是教師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幼兒教師教學反思活動是一種探究問題的活動,教師反思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幼兒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對教學過程的回顧,而是一種對教學問題的探究,幼兒教師通過對教學問題的探究和反思,能提高幼兒教師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豐富幼兒教師的教學經驗。因此可以說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具有探究的特性。

(二)批判性。批判性是指富於洞察力、辨別力、判斷力,還有敏銳智慧的回顧性反思,是一種對事物的懷疑。幼兒教師教學反思也就是幼兒教師對自己教學的批判,幼兒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首先要具有懷疑精神,也就是具有批判的觀念,因此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具有批判性。

(三)創造性。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具有創造特性,幼兒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就是要突破傳統慣例,通過創造性的思維,改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也就是幼兒教師創造性思維的提升過程,幼兒教師通過不斷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不斷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因此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具有創造性。

三、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策略

“教師反思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貫穿教師職業生涯的始終,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覺地進行培養與訓練”,同樣,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兒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反思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研究教學案例。“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參考文獻的描述。”研究教學案例就是教師通過分析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典型事件,並試圖找出教學規律的活動。典型教學案例往往是優秀教師所提供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教學活動,這些活動符合教學規律,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幼兒教師通過研究這些優秀教學案例,結合教育理論和原有的教學經驗,並對這些案例進行一定的反思,幼兒教師一定能夠對教學有更深入的瞭解,並能啟發自己的思想,更新教學理念。

(二)寫教學反思日記。寫教學反思日記就是教學活動後,教師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回憶,發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經過自己的分析,結合教師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把它記錄下來的行動。教學反思日記既可以記錄教師對疑惑的反思,也可以記錄成功經驗的感想,反思日記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幾句感想,寫教學反思日記的目的就是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升,並最終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幼兒教師通過寫教學反思日記,能夠發現自己教學的不足,通過反思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

(三)教師間評課。教師間的評課就是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對課堂教學進行記錄和評價並做出反饋的活動方式。傳統的幼兒教師聽課只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記錄,很少會有評論,即便是有個別評論,這些評論也很難反饋到授課教師那裡,傳統的聽課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活動,而相對於普通的聽課,幼兒教師間評課是既有教師的聽課,同時教師對教學活動做出評價,並把這些評價反饋給幼兒教師,授課教師能夠通過別人對教學的評價,進行積極的反思,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4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遊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瞭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並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遊戲中的樂趣。讓規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於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製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後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遊戲的方式,引領著幼兒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著愉悅性、發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式,設定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遊戲環節中,由於我事先的遊戲規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於第一遍遊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複了遊戲規則後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後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後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5

冬至過後,深冬來臨,天氣愈來愈冷,班裡的幼兒出勤率有所減少,並且有的孩子和家長說再見時沒有以前那麼幹脆,甚至有的眼圈紅紅,哭哭啼啼。總的來說,隨著天氣的變冷,班裡幼兒的快樂情緒 較之以前有所降低,為了讓孩子重溫快樂,增加快樂的情感體驗,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首先音樂響起,教師邊說邊面帶快樂的表情做律動,帶領幼兒動起來,在音樂中體驗快樂,融入快樂的氛圍。接著我有感情地講故事《和快樂在一起》,並引導幼兒觀察書中小兔子的表情和試著體驗小兔子快樂的感覺。由書中小兔子的快樂引出幼兒帶來的“快樂”照片。出示帶有笑臉的抱枕,播放配有笑聲的flash動畫,讓幼兒圓形坐好,一邊觀看動畫一邊傳遞抱枕。動畫停止時,快樂枕在哪個幼兒的手裡,哪個幼兒就把自己照片上的快樂事情講出來和大家分享。

中班幼兒一般在發言時會突然忘了自己要說什麼,要求幼兒帶快樂照片並且在活動時提前把照片佈置到黑板上,就是為了讓幼兒在講述快樂事情時能夠有所提示,更容易清楚表達當時的事情和感覺。設計本次活動的本意就在於:盡我所能 ,重拾快樂!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精神是飽滿的,情緒是激昂的,回憶是真實的,體驗是美好的,分享是相互的。在活動中能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歡樂,甚至有的孩子為了向同伴講述自己的快樂照片,去搶快樂枕。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感受著孩子們的快樂,我覺得很知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