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合集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84K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合集6篇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1

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可能都感覺到有些孩子願意大喊大叫,剛剛告訴完不要大喊大叫一會兒孩子又忘記了,依然如故。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孩子自己,說話音量過大,一會損壞喉嚨,影響聲帶的發育;二會給人留下不禮貌、沒教養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簡單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語氣,都將產生不同的效果。誰又願意聽到那刺耳的問候呢?

如果在幼兒園或者是某個集體,若是天天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聽覺,更加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個人若是經常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易形成焦慮、煩躁不安的情緒。孩子的天性原本是無憂無慮、輕鬆自由的,可是卻過早地感染焦慮,那是對孩子多大的摧殘啊!

那麼,孩子為何會大嗓門地說話呢?天生這樣嗎?遺傳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長環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兒園或學校環境的影響。有時,幾個孩子在共同討論一個話題,大家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都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於是爭先恐後,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而這時候,有的孩子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會採用大聲嚷嚷的方法,以為只要自己大聲地喊,就能超過別人的聲音,就能被大家所聽到。你的聲音這麼大,我的聲音比你還要大。這樣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現象。

如果孩子產生這種現象,作為老師其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活動中、課堂上,如果教師忽視某些孩子的存在,無視他們的反應,無視他們的心理,更無視他們的語言。其實在某個角落裡,有一雙充滿期望的眼睛正在看著你。就因為老師的忽視,而使他失去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剝奪了他表達的權利。這個時候,那些表現欲強烈的孩子往往會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來。因為,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老師的注意,才會讓大家聽到自己的聲音。而有些老師,為了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為了維持“你是學生,我是老師”的關係,則會用更高分貝的音量來壓倒孩子,穩定局面,覺得只有這樣做才不失老師的尊嚴。久而久之,這一切都將成為一個惡性迴圈。孩子的聲音越大,老師也就越想壓過他們。而老師的聲音越大,孩子也會試圖用更大的音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

親愛的教師們,希望你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注視著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孩子效仿的物件。

蒙臺梭利教學法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能走過那麼多年,還能有如此眾多的追隨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針對以上所提到的現象,我覺得“蒙氏”教育給每個接觸過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靜”和教師很少用語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樂,他們自由,但不會影響同伴,他們活動,但又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絲毫沒有喧譁的場面。如果有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當然,我們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營造的這樣一種氛圍,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能做到這樣?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樣。那麼,既然孩子的差別不是主要問題,那幼兒園及教師的方法就值得探討了。我們認為,教師的職責並不在於教導孩子,而是為孩子準備一個豐裕而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假若教師、師生之間的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那麼,我們的孩子還能大聲喊叫嗎?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2

談話能力是現代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如何說好話尤其在課堂上說好話應是每個教師應該不斷努力修煉的。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組織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必備手段之一。課堂教學語言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活動的質量。下面就本次施老師執教的三研課沉與浮談談教師如何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

1、注意說話的完整性

說話完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儘量給幼兒完整的語言,有助於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意思,作出正確的表示,也有助於提高幼兒說完整話的能力。在一研活動中,施老師在統計幼兒猜想結果時,語言的完整性注意得不夠,五次統計都說“沉下去的舉手”“浮上來的舉手”,這兩句話都是不完整的,從字面上說,這兩句話中的“沉下去”和“浮上來”都指代了幼兒,而不是指代沉下去或浮上來的物品,應該讓幼兒在聽取完整的話以後作出正確的表達。“猜想xx在水裡是沉下去(浮上來)的小朋友請舉手。”在這樣一句話的提示下,幼兒就會很清楚地去看一下自己的相應猜想,然後作出舉手或不舉手的動作。雖然前一次的提問幼兒也能作出舉手或不舉手的反應,但出現了少數不根據自己猜想結果去混亂跟舉手的幼兒。而在最後一次活動中由於教師說話的完整性,幼兒作出反應的正確性就明顯不一樣。如果教師平時在注意自己說完整話的同時注意幼兒說話的完整性,長期下來,幼兒的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2、注意說話的一致性

在一堂課中,有關語言教師要注重前後的一致性,有利於加深幼兒的印象,並較快地接受相關知識。在活動中,施老師對沉和浮的表述前後有所不一,如有時“xx在水裡是沉的(浮的)”有時“xx在水裡是沉下去的'(浮上來的)”這兩種說法其實是物體在水中的兩種不同的狀態。“xx在水裡是沉的(浮的)”是物體放到水裡運動以後的一種靜止後的狀態,“xx在水裡沉下去(浮起來)了”是物體放入水中後靜止前的一種運動狀態,下去了,起來了,最後的結果還是應該表述到是沉還是浮這個點上。因此,我認為施老師在表述時要注重根據活動的情況恰當表述。如在引導幼兒實驗觀察時,應說:“把物體放入水中,看看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然後用沉或浮的標記記錄下來。”或者直接說“把物體放入水中,看看它是沉的還是浮的?把結果記錄下來”在統計幼兒的猜想和實驗結果時,應說:“xx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同時在課中施老師還應同幼兒出現了“浮上來”“漂起來”等詞語,綜觀起來,教師要注意在同一種情況下對知識的表述應該保持一致,同一概念老師以不同的語言來表述,不但有違科學的嚴謹性,也不利於幼兒接受新的概念。

3、注意說話的情感性

話的情感性有利於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更能增加教師的親和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幼兒教師更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語調和措詞,以便更好地符合幼兒的接受口味,同時也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的質量增色。活動中,施老師的語言在語氣和措詞上已經基本符合幼兒的接受口味,如果能再注意一些語調的抑揚、語詞的精簡明瞭,就會更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體現。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3

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們的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痛,這群調皮的孩子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一進午睡室從東跑到西,在床上打滾等。不一會兒告狀聲連綿不斷,誰在推人,誰還沒脫衣服誰又在講話了。老師大聲喊也不起效果,幫這個蓋被,又幫那個,邊勸說著,想讓大家安靜下來開始睡覺。可那幾個調皮的孩子還磨磨蹭曾的。但是根據幼兒的生理、年齡特點午睡有益幼兒的身心健康。從醫學保健角度分析:幼兒睡眠時,身體各部位和腦及神經系統都在進行調節,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於恢復疲勞,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比平時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生長髮育、身體健康、學習狀況。

在幼兒園午睡是孩子們統一的活動,可在孩子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束縛了講話、活動的自由。因此,他們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說完想說的話,趁老師沒看見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們太煩、太鬧、太吵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們、滿足孩子們的需要。設身處地為孩子們著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們,孩子們也會配合老師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必須有好的收穫。

而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在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中,教會他們學會知識,照顧好他們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善於觀察他們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鼓勵他們,明白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和他們做真正的好朋友,他們才會信任你,願意把心裡的話告訴你,願意和你做各種遊戲。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4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裡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著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狀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

1、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替別的幼兒著想,幼兒的行為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為我”而不是“為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取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思考別人。

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為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

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說話的口氣,幼兒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為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說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忙就應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忙你,說話像下命令、別人會厭惡你,不願幫忙你。我們還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持續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裡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十分高興。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5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剛工作的兩年裡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慧,每個孩子的優勢智慧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慧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慧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慧突出,有的運動智慧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剛接受我們班級時,我和搭班老師都很快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男孩子——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當老師一靠近他時他的全身就會緊張,特別是在學習新操的時候,老師糾正他的動作時他的身體硬到掰到掰不動的地步;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美術、音樂、語言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兒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們都很心疼。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他,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他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他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他鼓勵,給他讚美,給他希望。當我們發現他在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他,並讓他做示範。當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他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他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他漸漸大方起來,肌肉不再僵硬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隨筆6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汙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汙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潛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生在午睡室裡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下午好!起床了。”孩子們一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裡,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老師,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心裡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願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於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裡,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物件,並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裡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老師要三思而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