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學科學使用多媒體的優勢與誤區解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5W

國小科學課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探究自然事物的特徵、變化、聯絡和自然現象的成因等。因此自然界真實的事物與現象是學生直接認識的物件,對不便觀察的事物和現象,教師需要用視訊、圖片及PPT課件等作為教學手段的輔助和補充。

國小教學科學使用多媒體的優勢與誤區解析

● 在國小科學課堂中使用多媒體的優勢

1.展現不易直接感知的自然現象

對於學生難以直接感知的自然現象,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便於表現的特點,再現事物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自然現象,為揭示自然的奧祕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青島版《日食和月食》一課時,筆者利用視訊展示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事實,如所缺的部分總是從東邊開始,被遮住部分的邊緣總是弧形的,有時太陽會全部被遮住等。這樣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日食的過程,另一方面可以啟發學生想象和推究日食的成因,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揭示科學原理,突破難點

在國小科學的教材中,有一些內容是比較難以被學生理解的。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現形象、生動的畫面,揭示科學原理,突破難點,在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搭建溝通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青島版《有趣的磁鐵》一節時,電鈴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不易被學生直觀瞭解,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電鈴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步展示出來,學生看得清楚,自然學得就認真,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3.規範操作程式,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中獲取資訊的主要方法,但觀察和實驗的操作過程必須正確規範,只有這樣才能揭示真相,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利用多媒體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規範實驗操作。例如,電磁鐵的規範製作過程可以通過課件展示出來,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操作步驟和過程,以便之後能自主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 在國小科學課堂中使用多媒體的誤區

在科學課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親歷探究過程。探究首先要學會和善於發現問題,科學地獲得資訊。發現問題、獲取資訊都要講究真實性和科學性,因此,科學探究要儘量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而由於部分教師對國小科學課的性質和特徵認識不足,導致在國小科學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些使用多媒體的誤區。

誤區一

不是啟發學生從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出發,引發探究的興趣,而是用多媒體展現一個虛擬的情境,以此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或展現的教學目標。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授《水是生命之源》一課時,為了展示水的重要性,用動畫播放了人格化的水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對話,然後用人格化的水提出要研究的問題。學生被幻想世界吸引,忽略了學習目標及要求,以致只是被動地接受科學探究任務。

誤區二

不是引導學生通過對真實現象的觀察,或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進行觀察,而是用動畫演示代替真實事物或現象,讓學生對虛擬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

例如,一位教師在講授《燈泡亮了》一課時,為了展示一個完整的電路使燈泡亮了的過程,用動畫演示了一位學生連線電路的實驗過程。這樣做沒有引導學生對真實事物進行觀察,而是把教師編制的結論用虛擬的`形象灌輸給學生,將“人灌”變為“機灌”。學生的探究活動形同虛設,學生的親歷探究過程成了一句空話。

誤區三

為了突出多媒體的新奇和生動,追求視覺效果,把本可以不要的素材和背景都放在課件上,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一節校內的國小新課程科學研討課,執教教師用了將近40張幻燈片,為了操作多媒體,教師在臺上臺下忙得不亦樂乎,音樂、課件輪番登場,整節課學生和聽課教師都感到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學生思維沒有連續性,顧不上做實驗,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螢幕”上。看上去很熱鬧,其結果卻很不理想。再如,一位教師在教授《降落傘》一課時,用課件展示學生實驗操作的步驟,但在課件播放到一半時,卻在畫面上出現了降落傘在空中下降的景象。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被降落傘所吸引,忽視了教師提出的實驗要求,實驗也自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誤區四

許多教師認為多媒體是上課必須使用的工具,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一律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些教師將板書的內容、問題從黑板上挪到PPT課件中,上課時播放出來,這和教師當堂板書、提問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標準流暢的表達、巧妙藝術的板書、切實的實驗操作、實實在在的探究活動,能讓國小科學課堂餘味無窮。因此,筆者認為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才是使國小科學課堂活力四射的最好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因課而異,選擇適宜、實用的教學手段,最終達到提高科學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目的。同時,教師在進行課件製作時也一定要刪繁就簡,對於從網上搜索到的大量資料、資訊和圖片要學會取捨。在國小科學課上使用多媒體應做到適合、適時、適量。適合,就是要符合客觀實際、課型特點和教學需求,決定用與不用的問題;適時,就是教師要把握應用時機,要不早也不晚,講求應用的藝術性;適量,就是在應用多媒體時要數量合適,不太多也不太少,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綜上所述,在國小科學課的教學中,選擇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和手段,都必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於提高學生科學思維的積極性;有利於探究活動的開展和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在國小科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正確使用多媒體,真正發揮多媒體在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科學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要走入多媒體運用的誤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