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6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1

xxx,女,高階教師,西安高新第一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

多年來,xxx篤實黨建工作,發揮基層黨織織的作用,學校黨支部連年榮獲高新區黨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xxx多次榮獲高新區優秀黨務工作者、高新區“雙愛雙評”活動優秀經營者、西安市“三八紅旗手”、全國創新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一、篤實黨建工作

不懈思想建設。一直以來,xxx堅持以理論學習與個人思想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廣大黨員教師系統學習;學習“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內容,積極參加黨工委組織的黨群工作會、黨務工作者培訓班等活動;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師德規範等職業理論和素養。嚴以律己、率先垂範,引領廣大教師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道德境界,昇華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壯大組織建設。xxx帶領黨支部認真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髮展工作;按時召開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提高黨性修養;制定入黨積極分子“幫扶”計劃,促進成長,創新性地編印支部黨建活動資訊。

完善制度建設。xxx率領黨支部不斷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按照黨建目標責任書考核細則,與時俱進,對現行的制度進行認真梳理,切實做好制度建設廢、改、立工作。

重視少先隊建設。xxx始終把開展共產主義教育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主線,緊緊依託少先隊工作,始終如一地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並結合少先隊工作特點,以活動為載體建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體系,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讓學生認識和追求共產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爭當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少年,促進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以及的形成。

二、創新學校發展

踐行群眾路線。在學校工作中,xxx始終將群體智慧與力量的發揮作為管理決策的依據和動力。設法創設機會,搭建平臺,為老師們提供施展才華,提高能力的機會,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自覺接受全體教職員工的監督,暢通言路,群策群力打造高新一小教育品牌。

文化統領思想。用學校文化統領教師思想,用學校發展願景凝聚教師力量,是我們提升師德素養的另一個有效做法。把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行為準則及是非榮辱,都聚焦到學校文化上來;把全體教師的奮鬥目標、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都集中到學校發展的美好前景上來,充分發揮學校文化和發展願景的導向功能、評價功能與約束功能,從而形成充滿正能量的聚合效應。實踐證明,這是師德建設的有效方法。

學校的師德建設,注重在文化建設上狠下功夫。多年來構建了高新一小的核心價值觀

一品文化一馬當先擎高新,一專之長築基礎,從一開啟拓未來,傳承優勢創一流。

一小精神追求卓越,不斷超越。

一小校訓更高、更新、更遠。

培養目標培養合格的社會人。

人才培養模式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各項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社團為平臺,以特長培養為輔助,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合格人才。

基本公式課堂+活動+社團+特長。

團隊作風和諧共處做戰友,和衷共濟促工作,合作共贏求發展;凝聚團隊精神,續延團隊作風,形成組織合力。

管理模式集體決議,團隊領導,人文關懷。最大化的發揮每一位教師的能量,最大化發揮團隊智慧與力量,最大化讓老師們感受到職業的幸福感、成就感。

這些價值觀引導教師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轉變,提升老師們的思想修養,形成高尚的道德素養,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

發揮模範作用。xxx率領支部舉辦師德演講、師德徵文、評優評先等系列舉措,激發教師的愛生愛校情懷,弘揚校園正氣;結合雁塔區、高新區“道德模範在身邊”活動,組織教師評選身邊的師德榜樣,見賢思齊,向榜樣學習。

積極推進黨員教師示範引領課,黨員教師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黨員先鋒模範崗”活動,建立黨員高階教師工作站,成立“追夢詩社”,最大化教師、家長、學生“三位一體”互動作用,為黨建工程做出了貢獻。

建立發展特色。多年來,xxx強調“科研立校、特色發展”的理念,打造了高新一小“一基一翼一核心”的特色教育典範。

身先士卒進行教學改革,學校已構建了課題引領——專家指導——全員參與的校本課程開發模式,在所有學科中,校本課程的研發全面開花,成效顯著。

語文學科“一步三化”作文早起步——破解作文難,提升寫作能力;書寫規範化——培養態度習慣,夯實基本功;閱讀海量化——蓄積語文素養,為終身奠基;課堂生本化——培養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這既是學校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也是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尤其是作文早起步實驗,大面積、普遍性提高了學生作文水平,被專家譽為“一場顛覆性的作文改革”。目前各項校本教材已編寫完成,其中《作文早起步》已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

數學學科構建了“四位一體”校本課程體系(數學遊戲激發學習興趣,數學閱讀拓展探究視野,思維訓練提升思維品質,綜合評價促進多元發展),編撰了《數學遊戲大課堂》《閱讀讓數學世界更精彩》《寒暑假數學生活》校本教材,《國小數學思維拓展》三~六年級(上、下冊)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綜合學科遵循“生活為基、體驗為法、開放為策、素養為核”的原則,開發出了系列學科課程。

真正的忠誠源於覺悟,堅定的追隨來自認同。xxx為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體現,是發自內心的覺悟和認同。用她的話講只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內心堅定充實,始終奮鬥無怨無悔。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2

32年如一日,櫛風沐雨,紮根沃土,他在阡陌縱橫的田野裡忙碌;他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解農民之所難,幫農民之所需,情繫農業;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成為新時代農田的守望者,被譽為“農技推廣的追夢人”,他就是河南省鎮平縣農技推廣中心支部書記楊丙儉。

想農民之所想。農民的理想就是多打糧食,增加收入,但是沒有正確的生產規劃和農業技術做支撐,往往是事與願違。桂琴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畝,種過決明子、春紅薯、春花生,而且種什麼就購置什麼機械,結果決明子因沒有銷路而賠錢,春花生因自然災害大部分爛在地裡,紅薯因價格低入不敷出,年年種年年賠,但自從結識了楊丙儉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楊炳儉來到桂琴農業合作社的地裡,結合近幾年的種植、銷售情況,對賠錢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導他們以優化種植結構為突破口,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以種植價格穩定、投工少、機械化程度高的小麥玉米為主,購置灌溉機械,解決缺水的問題......聽了楊丙儉的話,桂琴合作社負責人下定決心,嚴格按照要求做,保證所有措施完全落實到位。合理的澆水、打藥、看管,使今年的小麥平均每畝達550公斤,最高畝產達到650公斤,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今年是賺定了!

急農民之所急。夏季天氣乾旱、雨水不足一直是制約玉米實現高產的瓶頸,特別是在玉米生長中後期高溫炎熱,植株高大茂密,澆水難度變大,人鑽到密不透風的玉米田內容易中暑。有水澆條件的農戶因為怕中暑,放棄不管了;種田大戶找人澆水更難,人工成本每天高達150元,還找人難,找到的人辛辛苦苦每人每天也最多隻澆5畝地,前邊澆,後邊旱,沒有澆到的旱乾了,這樣惡性迴圈,玉米產量低而不穩,平均畝產徘徊在350公斤左右,與正常玉米產量500公斤相去甚遠。金順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孟凡秋把自己的“苦惱事”告訴了楊丙儉。

每年到玉米需肥需水關鍵期,遇到乾旱找不來人澆水時,都心急如焚,急的覺都睡不著,瞭解到孟凡秋的難處,楊丙儉也替他著急。一天楊丙儉路過果園,看到果園裡的滴灌水肥一體化很方便,他想何不在玉米中一試呢?經過認真觀察、調查核算,他決定將果園、菜田等高效農田的“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向孟凡秋推薦,鼓勵他在玉米田裡試一試。

於是2019年春孟凡秋就在100畝春玉米田裡先試驗,結果玉米收穫時每畝產量達到了800公斤,初嘗甜頭後,在1200畝夏玉米上全部用上了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淨收入達到500元,有這麼高的收入,孟凡秋高興地說:這個技術就是好,與傳統澆水施肥相比,省工省時、節水節肥、高產高效,徹底解決了高杆作物玉米夏季澆水追肥難的問題。

也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觀學習,省市領導專家也聞訊親臨現場觀摩指導,2019年8月13日《河南日報》以“玉米用上新技術節本增效產量高”為題進行深度報道。在孟凡秋的示範帶動下,許多種地大戶爭相效仿,今年預計達到一萬畝以上。

幫農民之所需。安子營鄉樑寨村230畝種糧大戶周鐵柱,剛開始種地時人家咋種他咋種,結果是投資大效益差。自2014年以來,楊丙儉多次深入到周鐵柱的田間,現場指導他科學施肥澆水、綜合防治病蟲草害技術。結果是化肥按配方用,農藥揀最佳期施,投資減少了,產量提高了,效益上升了,年純收入達到13萬元以上。如今,周鐵柱種地越來越有勁,越來越科學,所種的小麥玉米花生成為當地農民學習的“樣板田”。

伴隨著土地流轉加快,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湧現,職業農民迫切需要農業新技術。楊丙儉也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因勢利導,充分利用網路時代資訊傳播快的優勢,與時俱進組建了一個近百人的大農戶微信群,將全縣種田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權威專家拉進群裡,開展農事指導、技術輔導等“業務”。大農戶在微信群裡發個圖片、提個問題,他能準確識別的就在群裡回答解決,不能確認的問題,就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診斷、現場解決。近年來,他指導近百家新型經營實體科學種田。

解農民之所難。技術棚架一直困擾著農技推廣工作,如何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一直是楊丙儉追求的目標。他嘗試用各種方式向農民傳播技術,讓農民體會到技術就是生產力、技術就是效益,讓農業技術不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他根據不同農時季節,開辦電視技術講座、建立試驗示範田、開展技術培訓、印發技術資料,普及宣傳農業新技術。每年舉辦電視講座16期,培訓農民3500人次,解答農戶疑難問題上萬次。楊丙儉一位細心的同事曾做過統計,每年三分之二的時間楊丙儉都奔走在田野之間,生活在農民之中,全縣許多農民都儲存有他的電話號碼,親切的稱呼他為“楊老師,楊專家”,楊丙儉這個樸素的名字在鎮平縣農村已經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

今年3月25日,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盧醫鎮白楊樹村一村民給楊丙儉打電話說他的麥子稀而且發黃,楊丙儉和幾名科技人員“全副武裝”到到達現場會診,當天的春雨執著的下著,滋潤著大地,當確診是凍害所致,立即叮囑這位農戶澆水追肥,促進春生分櫱生長,彌補災害損失。雨水溼透了他的衣服,當看到農民那滿意的微笑,他在心裡說這一趟又沒有白來,農民是打心底的感激楊丙儉。

做農田的守望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也正是春季麥田管理和春耕備播的關鍵期。根據天氣預報疫情期間有倒春寒天氣,這緊緊牽動著楊丙儉的心,由於防疫工作的要求人員不能聚集。如何把抗災減災的資訊、技術釋出出去呢?他在不停地思考,猛然間他想到了各村的防疫宣傳大喇叭,他決定以各村的防疫宣傳大喇叭為陣地,把農業技術傳遞到每家每戶,在徵得農業農村局領導的支援後,將“小麥中後期管理技術”錄製成音訊資料,通過縣委宣傳部下發到全縣410個行政反覆播放。指導農民分散下田,錯峰下地,澆好抗凍水,噴施葉面肥,提高小麥抗凍能力,減輕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由於在疫情期間抗疫和推廣兩不誤,楊丙儉所在的鎮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被評為全省科學普及先進單位。

在農業災害面前,楊丙儉一直有種職業的敏感。在鎮平縣,每次發生農業災害後,第一個出現在田間地頭肯定是楊丙儉,第一個安撫農民的也是楊丙儉,第一個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的還是楊丙儉。為掌握一線生產情況,夏天頂烈日,冬天冒嚴寒,到田間調查苗情、墒情、病蟲草情,全縣的農業生產動態全掌握在他的腦海中,成為全縣良田的“保護神”和農民的“知心人”。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作為鎮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帶頭人,楊丙儉不辱使命、主動作為,近年來,他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省、市農業專案16餘項,年推廣農業實用技術15項,累計推廣面積230萬畝次,為全縣增加經濟社會效益上億元。先後獲國家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科技進步獎2項,市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201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糧食生產有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享受省級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待遇;2012年12月,被河南省農學會授予“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2014年,獲河南省農技站“首屆河南最美鄉村農技推廣員;”2015年,被授予“南陽市勞動模範稱號;”2017年,被鎮平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鎮平縣第七屆拔尖人才;”2019年1月,被河南省農業廳向農業部推薦為全國“網際網路+農技推廣”服務之星;2019年6月,被評為“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南陽日報》、南陽電臺、南陽電視臺以“在田野裡譜寫豐收的樂章”為題,報道他的先進事蹟。

幸福的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在鎮平縣410個行政村的田間地頭、溝溝坎坎,都留下了楊丙儉的足跡,辛勤的汗水和農技智慧澆灌著每一塊土地,他用農技人的使命和擔當,譜寫出一名普通農技人員最美的樂章。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3

xx,一名土生土長的鄉村農民女兒,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技推廣員。這一干就是25年。在父母的眼裡,女兒時時都在上班;在同事眼裡,工作上好是個拼命三郎;在領導眼裡,她放在哪個崗位都是能手,是位愛學愛實踐的好同志。

水稻是桐柏縣的重要糧食作物,佔耕地面積的40%左右,常年以秈稻種植為主,20世紀90年代,產量到了一個瓶頸。針對這種情況,如何提高水稻產量擺在農技推廣人員的面前。作為一名剛回來的學生,她主動向單位請纓,去學習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取土樣,做試驗對比,1996至1998年三年中,她跑遍了城郊、月河、吳城、固縣等幾個水稻主產鄉鎮。吳城鎮閆莊村是個水稻種植條件較好的村,但是每年水稻的產量總是徘徊在900斤左右,為此,她和同事們說服農戶,搞配方施肥試驗,當年水稻畝產超過1000斤。這幾年,她成了實實在在的農家妹子,過端午節,趕上水稻插秧,她不管晴天烈日,還是傾盆大雨,她都要去親自把關,幫助栽插。配肥不僅運用在大田裡,還要用在育秧上。在旱育秧、盤育秧的試驗推廣階段,配方施肥也成了靈丹妙藥。這裡的秧苗長得壯,分櫱多,移栽大田後,爆發力強,為此,縣政府召開了現場會,示範帶動的作用是巨大的。現在,桐柏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90%以上,水稻旱育、旱盤已佔了50%以上。為了全縣水稻產量再上一個新臺階,她主持參與了超級稻品種試驗示範推廣,水稻精確定量施肥、“雙增一百”及噸糧田節本增效整合技術示範與推廣等優質水稻品種推廣示範工作,為全縣水稻品種選擇提供了翔實科學的資料。

近年來,由於氣候異常,水稻適栽期降雨偏少。特別20xx至20xx年連續五年降雨偏少,期間連續三年的春旱持續、冬春邊旱,造成水稻插秧期連續嚴重缺水的困境,生產形勢嚴峻。針對當前的乾旱形勢和今後極端天氣逐步常態化的趨勢,她積極參與了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秈改粳技術的實踐與探索,重點推廣了以粳稻晚播為核心的整合技術,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粳稻,以應對極端天氣,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20xx至20xx年粳稻累計示範3000畝,累計推廣5萬畝,機械化育插秧2萬畝,平均畝產達500公斤以上,篩選出適合桐柏種植的粳稻品種,如新稻18、鄭稻18、寧粳3號等。

20xx年以來,她主持參與了桐柏縣小麥高產建立活動、噸糧田節本增效整合技術、小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指導工作,由於小麥高產建立等整合技術示範推廣活動的實施,調動了農民種麥的積極性,推廣了高產配套栽培技術,提高了小麥的播種質量及小麥品種純度,起到了示範引導作用,帶動全縣小麥整體產量水平的提升,桐柏縣小麥已由低產轉向中產水平。

20xx年以來,由於農業結構調整及天氣異常影響,玉米、花生種植面積穩中有升。近幾年玉米種植面積穩定13萬畝以上,花生面積25萬畝以上,為了提高全縣玉米、花生產量與品質,先後參與實施花生標準化基地建設專案、南陽市農作物高產關鍵栽培技術整合與推廣及夏玉米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20xx至20xx年平氏鎮平北、平南村玉米高產建立專案區平均畝產500公斤以上;20xx年毛集鎮毛營村、毛寨村花生示範基地畝平均產量達344公斤。專案區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在實際的農技推廣中,不斷提升著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她撰寫了《桐柏縣測土配方施肥》、《水稻品種展示報告》、《桐柏縣小麥栽培技術規程》、《桐柏縣盤育拋秧栽培技術》、《加大農業科普力度提升農民科學素質》等;作為主編,撰寫《薯類作物及菸草高產高效理論與實踐》,參與編撰了《南陽市主要種植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整合》、《新編農作物高產技術問答》等;參與弱筋小麥保優節本栽培生產技術規程起草制定一項及水稻栽培技術規程起草制定二項,20xx年、20xx年南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釋出。參與調研並起草河南省地主標準《冬甜豌豆/春甜玉米-夏甜玉米一年三收栽培技術規程》,該標準於20xx年4月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釋出。

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模式。她主持研究發明了一種集草功能的農用除草機、一種農業用精準施肥裝置及一種農業用農藥肥料灌溉裝置,分別於20xx年、20xx年4月及20xx年5月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20xx年主持參與南陽市農作物關鍵高產栽培技術整合與推廣專案,獲得市政府二等獎。20xx年主持參與南陽市噸糧田節本增效整合技術示範與推廣專案,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20xx至20xx主持參與南陽市夏玉米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專案,獲得河南省科技廳科學技術成果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先後獲得“縣農業局先進工作者、全縣農業工作先進個人、市農業局先進工作者、市糧食工作先進工作者、市百畝方高產示範建設先進個人、省農技總站農技推廣先進個人、省農學會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市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先進個人,省植保植檢先進個人、市植保植檢先進個人”稱號。20xx年,她被任命為桐柏縣農技站業務站長。20xx年,她被聘為高階農藝師。20xx年被任命為桐柏縣農技站支部書記。20xx年,她被任命為桐柏縣植保站站長。20xx年,她被聘為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20xx年,她被授予桐柏縣第八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及桐柏縣“三八”紅旗手。她說這只是一個開始,她會繼續以身作則,帶領同志們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點實事,為農技推廣事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讓五穀豐登,讓糧食滿倉。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4

“xx,今年俺們這菜也想種成有機菜,你來給俺們具體說說吧!”“好,羅振”,接到村裡群眾的電話,孟xx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項一項給群眾解釋有機蔬菜種植方面需要注意的細節。

今年41歲的孟xx是一名高階農藝師。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任南召縣經濟作物工作站副站長、縣農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政協南召縣第八屆、第九屆委員,縣人大農工委委員;他20年如一日,不負韶華,探索不止,用執著和真誠在發展有機農業和現代化農業的道路上,演繹了一首動人的赤子之歌。

不忘初心,追夢不息,紮根農業痴心無悔

20xx年,剛剛21歲的孟xx從南陽農業學校畢業,許多同學紛紛改行或經商,他卻毅然回到了養育他的小縣城。20年來,他不忘初心,追夢不息,從農技員到高階農藝師,從經濟作物工作站副站長到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始終沒想過離開專業,一心一意紮根基層,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當地有機農業和現代化農業發展。南召縣城郊鄉史莊村是省定扶貧開發重點鄉的重點貧困村。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820元,為增加農戶收入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他積極引導村裡的群眾接受現代化農業種植,幫助村裡申報建設南召縣無公害蔬菜示範推廣基地。在基地建設初期,群眾對種植大棚蔬菜表現不積極,有的群眾還持懷疑態度,一是大棚種菜能種好不,一個20多歲的小夥能給大夥教成?二是要是全村都種大棚蔬菜,產出那麼多,到時候賣給誰?

為了打消群眾的顧慮,他一方面組織群眾代表30餘人到南陽蔬菜生產大縣新野考察學習,讓大家親眼看看兄弟縣蔬菜批發市場的熱鬧場面;另一方面編寫了《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等教材,開始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通過幫助群眾開闊視野、接觸知識、學習技術,群眾的顧慮消除了,種菜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先後有180戶群眾勇躍報名種菜。同時,他有效跟進蔬菜基地建設進度,先後建起三位一體日光溫室3座、鋼管大棚19座、竹木大棚16個,打機井14眼,為群眾種菜提供了保障。

大棚蔬菜種植育苗是關鍵,群眾育苗時對溫度、溼度、水分管理不嚴格,一些群眾不知道什麼時間放風降溫,什麼時間蓋棚保溫,管理不到位,菜苗就會死亡。看到這種情況孟xx非常焦急。“這是示範專案的第一年,一定要成功!”他一戶一戶登記,誰育的什麼苗,育多少,長到什麼情況他了如之掌,每天只要有空,他就要到各個育苗基地看一下,當天氣溫多高,是否通風了,是否蓋棚了,要是有事去不了,他也會打電話給大家交代一下,需要做什麼,手把手地教,確保各個環節不出問題。

在他的精心指導和努力下,帶動周邊董店、東莊、上店等7個村也建設鋼管大棚11個,竹木大棚78個。史莊村民樑付顯種了兩個溫室的辣椒,第一茬就賣了20xx餘元,夫妻倆高興得合不攏嘴,歡天喜地去商場買了一臺洗衣機,逢人就說:“多虧了咱們的技術員小孟教俺們!”

近年來,孟xx先後在城郊、南河店等鄉鎮指導群眾建設蔬菜大棚240多座,先後引進京葫1號、銀玉西葫蘆;中農13、農大14、春光2號黃瓜;黃帥301、豫藝墨玉辣椒;比久甘藍;綠罐、綠抗茄子;北斗三號、灞橋06番茄;FS西芹;791蘿蔔等蔬菜新品種32個。同時推廣黃瓜嫁接栽培,大棚黃瓜吊蔓、膜下暗灌;辣椒,茄子老株再生;西瓜地膜,小拱棚雙層覆蓋早熟高產栽培;番茄根結線蟲綜合防治等新技術48項,先後在附近鄉鎮推廣大棚種植4000餘畝。20年來,孟xx通過上門指導、一戶一組一村的悉心幫扶,共有1300多戶農民走上了種菜致富之路,同時還教會了當地860餘戶群眾用沼液、沼渣施肥,科學移栽管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闊思路,創新模式,幫助群眾走上致富快車道

“有機農業是大趨勢,得讓更多的群眾瞭解它、認識它!”種植大棚蔬菜僅僅屬於行業鏈的初始端,如何打造有機農業的南召品牌,幫助群眾走上致富的快車道?20xx年以來,他開始致力於大力宣傳推廣有機農產品的生產、農產品質量的提高、農產品品牌的打造。20xx年在南召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農業局的支援下,他嚴格按照上級的條件、要求和標準從全縣農業經營主體中篩選了從事有機生態農業的17個農業公司、5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3個家庭農場成立全市首家有機生態農業產業協會,率先發展“協會+基地”的高效運營模式,由協會提供技術和銷路,通過這種模式,使種植戶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產業協會成為推進全縣有機農業發展、農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器”。

20xx年,為了促進南召縣有機蔬菜進京銷售,加強京宛合作,孟xx和農業局的相關領導兩次邀請北京北菜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到南召考察合作有機蔬菜種植銷售。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北京北菜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終於於20xx年4月初步與南召縣三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達成年供應63萬斤有機蔬菜的合作協議。

接著,他和農業農村局的領導和同志們一道積極參與、組織籌辦了“發展有機農業、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中國有機行業高階盛會“中國·南召有機農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高層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從事有機農業的企業家、省市新聞記者共計60多人應邀出席了論壇。同時,為了打造南召機農業品牌,他積極幫助23家企業認證45個有機農產品,連續三年組織全縣有機農業企業參加(上海)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幫助企業有機農產品進京銷售0.4萬噸,產值達5600萬元,為南召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現在,他正在積極為建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忙碌著。先後起草了《關於推進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xx-2020年)》,《南召縣有機農業發展總體規劃(20xx-2027年)》,《南召縣綠色有機農業產業扶貧獎勵補助辦法》等規範性檔案,為全縣綠色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砥礪前行,惠農不止,推廣農技大愛無痕

近年來,雖然全縣有機農業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在實踐中孟xx對全縣發展有機農業的有利因素和麵臨的困難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撰寫的《南召縣有機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花生種植規範化及管理標準化技術規程》在《中國農業資訊》上公開發表,撰寫的《大蔥無公害栽培技術》、《溫室大棚蔬菜發展問題分析》在《河南農業》、《北京農業》志上發表,參與編寫並公開出版著作7部;獲得南陽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省科技廳科學技術成果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

在擔任政協南召縣第八屆、第九屆委員、縣十五屆人大代表期間,孟xx就全縣現代農業的發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等方面積極向縣委建言獻策。他先後編寫了《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無公害地膜覆蓋花生栽培技術》等培訓教材7本;通過進村入戶搞培訓、臨田現場搞培訓、互動式搞培訓,組織農業科技示範戶和種植大戶、骨幹農民集中培訓,累計培訓農民、科技示範戶20000餘人次,年接待農民技術諮詢、技術指導1000餘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30000餘份。

良好的操守,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孟xx依靠自己的堅守與執著換來了有力的印證:20年來共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48項,示範推廣作物新品種55個,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應用率達90%以上,推廣應用面積100多萬畝次,4.2萬戶農民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示範推廣有機水稻種植1.5萬畝,年增效益6750萬元。痴心的付出,贏得了上級的認可。先後被河南省農業廳、南陽市人民政府、南陽市農業局、南召縣委、政府、政協授予“先進個人”、“先進技術指導員”、“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稱號22項。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5

“科技種田就是好!看這麥子長勢,真是喜人,還得感謝袁農藝師的指導。”這是走在鄉間的路上聽到的,這裡的袁農藝師就是南陽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宛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階農藝師xx。

xx是宛城區家喻戶曉的農業專家,不但耐心地接受村民的諮詢,而且親自到村民的田地實地檢視,力求準確無誤的解決群眾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每到關鍵農時,她就非常觀注天氣變化,尤其是對小麥赤黴病的防治,她會通過簡訊、電話、微信及技術明白卡告訴大家小麥赤黴病重在預防,凡是在小麥揚花期天氣預報連續三天有陰雨天氣,她就不停的走村串戶,指導農民及時防治。近年來,特別在關鍵農時季節,是她最忙碌的時候,經常同各級專家溝通,為病蟲害綠色防控查詢最有效途徑。

通過xx的不懈努力,近年來,農民群眾基本掌握了病蟲害的基本防治策略和高產栽培技術,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都大幅度提升,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為了打破玉米生產的禁錮,她把自己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毫無保留的進行傳授,她指導群眾在麥收後及時搶播夏玉米,在夏玉米7—9片葉時進行化學控制,以防後期倒伏;為充分挖掘玉米的生產潛能,她指導村民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實行寬窄行種植並且指導大家做好田間管理,開挖田間排水溝,利排利灌、方便田間管理同時可以進行培土封根,一舉三得;同時告訴大家玉米是需水需肥較多的作物,生長中期需肥量較多,要改“一炮轟”施肥方式為分期追肥,受到科學種田好處的村民都自覺走進自己的責任田幹了起來。

每到農時季節,xx的電話就成了熱線電話,“袁農藝師,玉米快抽穗了,怎麼管呀?”這個時候,她就不厭其煩的送走這一撥迎來那一撥。她告訴大家,在雄穗剛抽出來沒有散粉時及時去雄,去雄後能減少養分的消耗,增加穗長和穗粗,使子粒飽滿,千粒重提高;去雄後可以減輕玉米螟、蚜蟲等的危害;減輕倒伏率;並能提早雌穗抽絲,使雌、雄花期協調;而且成熟早、空稈少,去雄應隔行或隔株進行,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葉片的光合利用率,時間在晴天上午9點到下午3點,以利傷口癒合。為了提高結實率,減輕玉米禿尖,她及時指導大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在她的指導下,夏玉米避開了開花授粉期的高溫天氣,授粉受精正常,籽粒飽滿。

在玉米接近成熟期,她告訴群眾,不要苞葉黃了著急收穫,應該在果穗苞葉變白,乾枯、鬆散,乳線消失,籽粒有光澤,這時粒重最高,同時也不影響小麥播種,適當的晚收幾天,可增加一成產量。

“叮鈴鈴……”xx的電話響又起來了,“袁農藝師,你快來看看我這麥是咋了?麥葉上那麼多黃粉,還一條條的。”“那是小麥條鏽病,田間病葉多嗎?。”剛到單位,xx還沒有坐下,就接到了求助電話,雖然已電話進行了指導,但是她還是不放心,她清楚因受去年的暖冬影響,小麥病害發生早發生重,她還是放下手中的活來到求助群眾的田裡,檢視條鏽病發病情況。

她來到地裡,詳細查看了病葉數,“已經形成了發病中心,要立即打藥,這個病傳播很快,用戊唑醇或者烯唑醇進行防治,隔一星期再噴一次,同時可兼治小麥赤黴病。”xx一口氣說出了小麥病症和防治方法後,又馬上進入麥地檢視起來,她時而蹲下拿出手機拍照時而低下頭仔細檢查著麥田情況。

xx站在田裡,又開起了“戰地會議”:小麥條鏽病是氣傳病害,對條鏽病的防治要“帶藥偵察;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發現一片防治全田,並把隨身帶來的技術明白卡發放給群眾,並且採來病葉讓村民識別條鏽病的病症。根據條鏽病發病情況,她立即號召群眾投入到小麥條鏽病防治的攻堅戰中。在xx的宣傳指導下,小麥條鏽病得到有效控制,宛城區的小麥長勢喜人。

“哎呀,這片麥怎麼死了?”在田間巡迴的過程中xx聽到驚訝的聲音,她停下匆忙的腳步,走到麥田拔出麥子,仔細檢視,“這是小麥紋枯病,根部腐爛,莖不同程度壞死,造成小麥枯死,一旦遇到不利天氣,還會引起倒伏。”說起農田情況,xx如數家珍,就像一本活字典。

每到農忙季節,xx比任何人都忙,田間地頭都有她的身影。在小麥備播期間,她指導村民在旋耕後要鎮壓,實行精量半精量播種,杜絕大播量,同時根據小麥不同品種的不同特性,她指導大家進行適期播種,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病蟲害和後期倒伏的可能性。在她的影響下,村民們改變了種田的老思想、老傳統,接受了新技術,明白了只有科學種田才能獲得高產。

xx常說:“活到老,幹到老,學到老”她在孜孜不倦的學習,農閒的時候,她就進行技術培訓;一有空閒時間她就坐下來把在生產中遇到問題及解決辦法總結出來,分編成不同的小冊子。作為人大代表,她參政議政,及時反映農民群眾的所需所求,實實在在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著自己力量。

這就是xx,一位樸實無華農業技術人員,沒有太陽的光輝,沒有朝霞的燦爛,沒有月亮的詩情畫意,但她所做的數不清的件件小事,就像一顆顆閃爍的小星星一樣發出了點點光芒,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農技人員敬業模範事蹟材料5

“段老師,給您報個喜,按照您幫我改良的麥田除草配方,中後期又落實了《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範》,崗地上的小麥平均畝產也能保持在800斤左右。”唐河縣桐寨鋪鎮馬崗村農民李獻偉興奮的給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檢疫科長段學東報喜,段學東就是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專家——種地農戶的貼心技術引路人段老師。

疫情期間,李獻偉家種植的400畝小麥雜草叢生,去年按老習慣進行用藥,結果麥田化除效果特別差。2019年11月李獻偉參加了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培訓班上他結識了段老師,請教了麥田雜草防治原理和方法,記錄了能讓小麥高產的《唐河縣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範》,找到了讓他去年麥田化除效果差的原因,原來是他麥田化除常年施用的〈苯.苄合劑〉除草劑到了臨界點,雜草產生了抗藥性。以前碰到這類技術難題是到處問詢,今年培訓班上認識段老師,他想著科學種田可是有了依靠,但疫情期間出不了門,如何因地制宜的施藥來防治麥田雜草,讓他作了難。李獻偉就試著給縣裡段老師打電話請教怎麼辦?段老師先耐心教會他使用微信視訊,然後,他們就一個在地裡拍,一個在家裡看,通過網上診斷,配方改良了,雜草根除了。

“有幾畝沒來得及打藥,豬殃殃長的比麥高,畝產才550斤左右。”李獻偉心有餘悸的說,今年恰逢大旱之年,如果沒有段老師幫忙指導實施《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範》等技術,那這400畝的麥子算是白忙了。

《唐河縣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範》,是段老師帶領課題組根據縣裡相關試驗資料、優質小麥生產相關技術,經過調查各鄉鎮小麥的生產情況,起草完成的。是讓唐河農戶或合作社通過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綜合運用農藝措施和化學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確保了小麥品質和產量的同步提升。李獻偉是這項技術2020年的受益人,而上屯鄉蔡莊村200畝小麥種植農戶趙軍恆,應用《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範》有2年了,今年按要求提前實施了春灌,小麥在乾旱之年畝產平均也在1100斤以上,十里八鄉小麥畝產最高的,每當說起今年的小麥,趙軍恆的聲音就特別的大,滿是自豪。

翻開段學東的隨身筆記本,求助段老師技術指導的種植戶太多了,楊莊村楊創的麥苗發黃乾枯了?昝崗鄉劉小舉的紅薯苗池爛薯了?縣郊區李春陽的大棚黃瓜不坐果了?大河屯鎮王永利的大棚甜瓜死棵了?...

疫情期間,為了解決農戶們技術上的難題,段學東又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專門講解技術的講課群,他按照作物種類和常發病蟲草害,錄製和撰寫不同的實用技術發到群裡供大家參考學習,同時對農戶種植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在農業戰線前沿,段學東記不清講了多少課,培訓了多少農民,但令他最難忘的一次培訓,是2003年他的第一次實地指導。

2003年12月份,縣城郊區大棚菜農邀請段學東去給他們傳授黃瓜病害的防治技術。因農學出身,當時他對蔬菜病蟲害的瞭解不深,平時只是翻書看看,他想著黃瓜病害不是太複雜,就閉門造車,做了幾十張課件圖片。課還沒講完,一位農戶拿了一片生了病的黃瓜葉片上來,讓他看看是霜黴病還是角斑病?由於他當時對蔬菜病蟲害的技術,一直停留在書本和圖片的水平上,從沒實地調查過,一時真分不清到底是哪種病害,當時就臊的臉紅。當農戶又讓介紹幾種防治用藥時,他只記得書本上講的是三乙膦酸鋁,可當地農戶說,這種藥市場上買不到,沒有農藥店賣。農戶又邀請他到菜棚看看,又問了番茄和芹菜上的病害,可他不能準確的說上來。

這次“滑鐵盧”給段學東帶來的是一生的改變。他深刻地認識到,做好課前培訓農戶的調查,對當地作物的種植結構、用藥水平、用藥習慣以及當地農藥零售店相關農藥品種調查瞭解,是講好一場農民培訓課的前提條件。

從那次講課以後,段學東利用業餘時間,幾乎走遍了唐河縣蔬菜果樹種植區,到地頭和農戶交朋友勤溝通。他的筆記本上記載著唐河200多名種植戶的基本情況、作物種類、常發的病蟲害情況、施用農藥的水平及習慣和農藥零售店的農藥種類等,常拿著病蟲害圖譜,到田間地頭,對作物病蟲害對照、記錄、學習。

段學東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業專家,但多年在農業一線服務讓他明白,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培養更多的農民技術員,讓農業技術紮根到基層才是農戶增收的技術保證。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城郊鄉的薯農、桐寨鋪鎮的瓜農、大河屯鎮的菜農、畢店鎮的菸農、上屯鎮的花生種植合作社等種植農戶和合作社,遇到解決不了的種植難題時,第一時間就想起了“段老師”。每當看到遠鄉的農戶拿著作物的病葉或病株上門問方配藥時,段學東不僅告訴他們如何施藥防治,更是詳細耐心的給他們講解病害是怎麼發生的,怎樣通過病斑的不同來區別是哪種病害,各種病害又該怎樣從根本上去避免,用哪類的農藥防治效果更佳,讓農戶慢慢也成了本類作物的技術能手。現在段老師手把手教出的馬崗村瓜農甘春明、城郊大棚菜農相國彬等等種植戶都能在瓜菜生病時自己能到農資店配藥治病,平時還可以幫鄰里解決一些種植技術難題。白雲莊的大蔥種植戶趙群財,第一次遇到下鄉技術培訓段老師的時候,還是個麥種也不知怎麼選的莊稼漢,經過段老師近兩年的技術指導,現在他也是聞名白雲莊能做技物服務的技術能手了。

多年來,段學東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補助專案、陽光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科技入戶等進行技術培訓近450場次,培訓新型農民近12萬人次。開展多方位教學30多場,教學1500多人次,是農廣校南陽分校授於的教學能手,也是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專家組成員,參於處理全縣重點技術難題近500件。

不僅操心新型農民的培養,段學東還為改良唐河良種操足了心。

“一年紅薯半年糧”。歷來唐河縣紅薯是僅次於小麥、玉米、花生的第一大雜糧作物。但因丘陵崗地及荒山荒灘,土壤狀況及肥力條件差,水源條件及生產條件受到限制,紅薯種植品種多亂雜,農戶大多數採用自身貯藏的種薯育苗,技術守舊,病毒侵害嚴重。全縣紅薯種植的優質專用品種少,生產中抗災能力差,種性退化減產嚴重,種植水平也還停留在望天收的狀態。

看到農戶因為缺少好種苗、沒有新技術,種植紅薯的收益是越來越低,段學東著急了。

通過努力,他主持引進了脫毒煙薯、脫毒普薯等6個產量和品質優勢的新品種,利用國家甘薯研究中心脫毒紅薯快繁和育種新技術,成功的進行了連棟溫室大棚的脫毒紅薯馴化苗‘有土移栽’(以前都是在基質上移栽)→快繁→生產。為了保證脫毒紅薯馴化苗的水、溫、光照生產需要,每天早晨6點就準時趕到大棚,通風、澆水、遮陽等工作親自上陣,常常工作到晚上8點多才能回家,經過近四個月的管護,成功的'培育出了脫毒原原種級紅薯種薯。同時,在城郊建立了500畝脫毒原種的隔離育苗+大田生產+貯藏的紅薯基地,從育苗期技術指導,到大田種植技術,到倉儲技術,都是段老師手把手,一步步將薯農培訓出來的,保證了良種的有序供應。

從畝產4000斤到畝產8000斤,段老師的努力讓薯農們看到了種植紅薯的希望。

“去年在段老師的幫助下,我一畝地收益增加了1000元。”說起段學東,城郊鄉薯農劉獻喜感激的說,原先他種植龍薯9號一直產量不高,在段老師的帶領下,劉獻喜試種脫毒龍薯9號,當年畝產就平均增產了2000斤以上。

“這些年,我經常與農民朋友共同探討種植知識和致富門路,感受到了他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和豐收後的喜悅,這是我莫大的精神享受。”段學東感慨道。“最後一公里”技術上的盲區往往束縛了農民的發展,自己辛苦能換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就是苦點累點也值得。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6

xxx,現為柏樹街社群黨委長豐黨支部支部書記、建工小區網格小組長,從20xx年擔任支部書記以來,她始終熱愛黨務工作,具有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團結、關心群眾,充分調動支部每個黨員的積極性,每次面對社群黨委佈置的任務,該同志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在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帶領支部全體黨員優質地完成各項任務。

一、堅定信念,樹立形象。

xxx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深知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支部黨員的工作熱情,所以,她在日常生活和平時的工作中,堅持不斷的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自己的工作,用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時時刻刻處處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在與支部黨員相處時,總是以“與人為善”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在參加組織活動,特別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時,她始終積極主動,不計得失,用自己的愛心讓支部黨員感受黨的溫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圍的同志。

二、加強學習,提高修養。

xxx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項規定以及黨建業務方面的檔案。學習時,她能夠做到理論聯絡實際,有的放矢。通過學習,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有很大提高,為完成上級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打下了堅實的理論根基。在做好個人自學的同時,她還組織好支部廣大黨員的學習,採取集中學習和樓棟分散自學等多種辦法,組織大家認真撰寫學習筆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積極履諾,深刻剖析自我,認真整改問題,力爭使學習覆蓋到每個黨員。通過深入的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理論修養,也增強了黨支部班子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自覺性,為搞好黨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業務及政治理論基礎

三、求真務實、開拓進取。

xxx在支部建設中始終不懈地抓好支部黨員發展工作。在抓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上,她為了掌握髮展物件真實狀況,經常深入到樓棟中瞭解情況,在找積極分子談話時,總是認真細緻做好思想工作,對符合發展條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耐心細緻地說服引導,鼓勵其繼續努力,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使黨員隊伍得到有質有序的不斷壯大。xxx在抓支部效能建設中,嚴格按照社群黨委制定的“一目錄、兩流程”,認真排查支部建設中的廉政風險防範點,並提出詳細的廉能風險防控措施。今年,社群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題的黨建創新專案,xxx主動請纓,帶領支部黨員主動認領服務板塊,並做好日常的服務工作。在“愛心銀行”專案中,xxx帶頭進行愛心志願者登記工作,並發動支部黨員參與其中。

四、心繫群眾、以身作則。

xxx一以貫之的做好黨內關懷工作,她對支部黨員和小區群眾始終懷著一種深厚的感情,想問題、做事情都從全心全意維護群眾利益的高度出發,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廣大黨員群眾感受到了黨組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當支部黨員和轄區群眾遇重病和不順時,xxx總是及時向社群黨委彙報並安排做好慰問幫扶工作,當小區群眾發生矛盾時,她主動調解、耐心細緻做思想工作,切實幫助當事人從思想上根本解決問題。在小區文明建立上,xxx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小區裡的不文明行為和現象,她都能第一時間進行勸導,併發揮支部黨員共同做好此項工作。在豐富黨員群眾文化生活方面,xxx結合小區群眾特長,組建了小區廣場舞隊,並邀請對接支部的在職黨員志願者進行日常指導,增強了小區群眾的活力。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xxx在平凡的崗位中,以不為名利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客觀公道的處事原則、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恆的奉獻精神,傾入黨務工作的滿腔熱情,推動支部黨建工作不斷髮展,深受黨員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7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從21年前農大畢業剛上班時默默無聞的一名農業技術員,逐漸成長為全市土肥系統知名的青年專家,再到脫貧攻堅戰中全縣有口皆碑的駐村第一書記,每走一步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在平凡中實幹出彩,留下了農技人最美的身影。他就是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合作獎獲得者、河南省測土配方施肥先進工作者、南陽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市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市萬名幹部助脫貧先進個人——河南省南召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階農藝師、駐南河店鎮韓店村第一書記董縣中。

不忘初心,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生在縣城、小時常住農村外婆家的他,看到鄉親們在礫石硌腳的瘠薄土地上耕種,很早就萌生想改變這一現狀的想法,大學聯考第一志願報的就是河南農業大學的土壤與農業化學專業,並如願以償。為了大地的豐收,1999年農大畢業後,他不忘初心,回到縣農技中心工作至今。

懷著對農技推廣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他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2003年-2006年縣農業局抽調期間,他完成南召農業資訊網站的建設,負責3000餘戶的農村沼氣國債建設專案,實現了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的突破。

2006年他謝絕了局領導的挽留,回農技中心幹起了土壤肥料這一老本行。十幾年來,他充分發揮土化專業優勢,做為土肥技術負責人主持或參與多個專案的實施,培肥土壤,藏糧於地。特別是2007年起主持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專案,從化驗室到試驗田,培訓講堂到田間地頭,資料處理到報告編寫,關鍵環節,他都親力親為。土樣採集與施肥調查,幾乎每村都有他的足跡;親自培訓指導下的化驗室,在省廳兩輪縣級化驗室盲樣檢測質量考核中均一次性的通過;肥效試驗他親自參與的達60多個,拖拉機整地、施肥、收穫,莊稼活樣樣都幹;他精通計算機軟體應用,在完成本縣資料稽核處理之外,還曾分別抽調到省、市土肥站,協助完成全省測土配方施肥資料稽核和市級耕地地力評價資料處理工作;他親自撰寫各類方案報告,編寫施肥建議卡、施肥指導意見簡訊息,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和推廣,擴大社會影響。十幾年來,全縣累計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達300餘萬畝次,增產糧食約9000萬公斤,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南召的土壤肥料工作多次在全市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全省測土配方施肥現場會曾在該縣召開。

科技興農,成果轉化創新服務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快速增長,縣級農技推廣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所需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寬。他意識到必須要創新服務,使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科技有效對接,才能更好地推動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

測土配方施肥專業性強,為做好技術培訓,他精心製作了圖文並茂的PPT,將土壤肥料知識講得通俗易懂接地氣,讓農民儘可能多的聽得懂、有收穫。常有群眾、合作社上門送土或想讓過去取土化驗的,他總是熱情服務,及時取樣化驗,並將化驗結果、施肥建議反饋給他們。他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分割槽域、分作物科學制定了6個肥料配方,與肥料企業合作,累計推廣配方肥6.3萬噸,施用面積達160餘萬畝次。

他特別注重加強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絡與合作,把優良品種、實用技術及先進的管理經驗,直接引進、對接給新型農民經營主體,示範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他與鄭州大學合作完成“南召縣測土配方施肥專家諮詢系統開發”及觸控式螢幕應用,在各個農技推廣區域站配置觸控式螢幕,為農民開展便捷精準的施肥技術服務。為提高養殖場糞汙的綜合利用,他給全國人大代表趙昭的雅民農牧有限公司,聯絡市農科院食用菌專家,建立雙孢菇示範基地,利用牛糞和秸稈發展種植草腐菌5000平米,為企業帶貧開闢新途徑。他聯絡河南農業大學專家,對物華天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進行整體設計,並建立科技示範基地,現已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花椒種植合作社。在種梨大戶周運傑的家庭農場指導有機肥替代化肥時,瞭解到全縣晚秋黃梨因品質而出現嚴重滯銷時,他又主動對接河南科技大學專家,建立省“三區”科技人才服務基地,指導嫁接換代為優質的秋月梨品種……

精益求精,立足崗位成績斐然

工作以來,他立足崗位,精益求精。在做好技術推廣、服務群眾的同時,他所主持或合作實施的多個專案,結出了豐碩的技術成果。參與完成的“河南省‘3+N’農技推廣協同機制的創新與實踐”專案,2019年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合作獎。主持、參與的“南召縣耕地地力評價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與應用”等5項成果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省農科系統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省科學技術成果”;參與完成“牧草專用肥”等發明專利2項,主持完成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

他勤奮好學,注重從生產實踐中總結理論,先後主編出版《河南省南召縣耕地地力評價》等專著5本,發表學術論文2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撰寫的“豫西南淺山丘陵區小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豫西南山前稻區水稻肥床精播旱育壯秧關鍵技術研究”兩篇論文,分別在《麥類作物學報》、《雜交水稻》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

由於工作業績突出,他連續16年考核優秀,先後榮獲各級主管部門表彰37次,其中獲省農業廳“省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先進工作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先進工作者”等表彰3次;市委、市政府“市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等表彰4次,被授予“南陽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第十七批南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市第九屆青年科技獎”、“縣第六屆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勇於擔當,人生因奮鬥而昇華

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他主動請纓,任南河店鎮韓店村第一書記。該村是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在村情複雜、班子渙散的情況下,他擔當作為,選優舉薦村黨支部書記,抓學習促整頓,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村委治理水平,成為村兩委的“主心骨”。在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中,因村支書在外無法返鄉,他便全權領導該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終堅守防控一線,衝鋒在前,用心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平安。

駐村扶貧中,他沉下心、撲下身,用真心換真情,努力把難事做成,把瑣事做好,把細事做實。全村78戶貧困戶的戶情他一口清,因戶施策制定幫扶計劃,指導幫扶人員落實行業扶貧政策。他注重開展“志智雙扶”勵志教育,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目前全村未脫貧的44人均已納入兜底保障。

一枝一葉總關情,他時刻心繫村裡的特困群體,是他們的“貼心人”。冒雪給山上患精神病的陳萬海背去糧食,給不認識錢的五保戶劉春有當“管家”,接送行動不便的貧困老人看病、辦事,帶村兩委看望大病住院的貧困戶……他還多方協調開展社會幫扶,為貧困大學生和大病戶捐資1.6萬元;為疫情中無條件上網課的兩位孤兒捐贈手機、平板電腦;為王永琴及孫女發起愛心捐款一萬餘元,並協調易地搬遷和公益崗,讓她們看到生活的希望。

他傾心傾力助民生。針對該村產業帶貧成效低的問題,他組織農業專家到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動員成立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貧困戶資源,指導發展養殖業和苗木種植的同時,引進大白菜制種示範70餘畝和香菇種植2萬餘袋,實現弱勞力戶有務工,無勞力戶有分紅。他還整合測土配方施肥等專案資源,先後給村幫扶價值15餘萬元的配方肥、土豆良種,以及彌霧機、殺蟲殺菌劑等,為加快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該村原有基礎設施條件差,產業發展受限制,群眾意見較大。由於不是貧困村,許多專案難以入庫。幾年來,他先後爭取協調多個部門專案投資達800餘萬元,硬化村組路、建文化廣場、改造坡耕地、修農田水利、安全飲水戶戶通、農村改廁整村推進,改善了村居環境,惠及更多群眾。

幾年來,他務實肯幹、擔當作為、心繫群眾的作風,贏得了所駐村廣大幹群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好評與認可,先後獲市委、市政府“萬名幹部助脫貧先進個人”和“縣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表彰。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董縣中心裡想的是農民,唸的是農業,裝的是農村,他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新時期農技推廣事業、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而不懈努力,在這片希望的大地上,留下了出彩農技人最美的身影。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8

我叫李x紅,1974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淳樸的農村環境造就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1998年通過他刻苦努力,終於以優越的成績畢業於畢業於鞍山師範大學,同年7月參加工作,現在是牛莊高中化學教師。李x紅同志注重職業道德修養,愛崗敬業、勤奮積極,師德高尚,熱愛學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立足崗位刻苦鑽研,業務過硬勇於創新,遵紀守法、團結同志、十六年來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深受師生愛待。

一、不斷學習,完善自己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把培育祖國最需要的人才作為最光榮、最聖潔的事業。注重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尚德篤學,善教樂研,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及新課改,以自身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感染、激勵學生,以“工作業務上的高標準,生活享受上的低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二、奉獻愛心,喚醒良知

熱愛學生是每個教師的天職和美德,是教師心靈美的主要表現,也是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人們常把母愛視為世界上最純真的感情,因為母愛是無私的,教師給孩子的就是母親般的愛。熱愛孩子是教育好許多不同型別的學生,向全體學生

進行全面教育的基礎,用“愛”塑造幼小的心靈,用真摯的感情喚醒學生。

我多年來始終施給與學生的就是“母親”般的愛。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我樣樣關心。20xx年,我班有個叫楊瓊珍的同學,從小失去了父親,性格孤僻、內向,不願和同學來往,內心的情感和祕密也不願與老師和家長交流傾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是非觀念不強,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放任自流。在糾正她的錯誤時,我很注意發掘她的優點,進行正面誘導;還發現她經常缺筆少本,就掏錢給她去買,有時還餓著肚子來上學,就買來點心給她吃。有一次楊瓊珍病了,家裡沒人照顧她,她就又來上學,我就給她買來藥讓她服下,還給她買來罐頭讓她吃。這時她哭了,對馬老師說:“老師,你是最好的人,我要聽你的話,好好學習。”後來楊瓊珍變得活潑向上,遵守紀律,學習認真,成績逐漸上升,成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今,楊瓊珍已走社會,但是她始終沒忘記老師的教誨,踏實生活,誠實做人。現在,她會經常給我寫信、打電話問候,一有機會回家,就忘不了來校看望我,並會激動的說:“老師,謝謝您!如果不是您,我是不會有今天的,是您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一生啊!”

三、勤研業務,成績優異。

我從參加教育教學就在牛莊高中工作,擔任班主任及科任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努力鑽研文化業務知識,鑽研教材、研究教法,文化業務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特別是近幾年學生入學成績越來越差,有的時候進行手把手的教,

直到教會為止。對厭學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耐心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來,這樣的事例是數不勝數。因為工作努力,能一心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所以幾年來,我所教班級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表揚,也得到了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認可。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紮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因此,我把練師能當作不斷提高師德修養的一個目標去追求。平時刻苦學習理論和文化知識,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教學上更是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廣採他山之石。多次參加各種培訓,通過學習和聆聽專家報告,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後,積極主動地付諸行動。在上課前,緊緊圍繞課改理念,深刻領會課標內涵,準確把握、認真鑽研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課堂中,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做到整體把握、突出重點、明確難點為一體,實現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在教育教學上,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積極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認真研讀我縣課堂教學模式,分析學生的學情,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和課堂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良好。

我一直覺得:一位名教師的成長首先從教學反思開始,所以,我平時再忙也堅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每一節課的得與失,也

反思其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經過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經驗,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著力實施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虛心請教於有經驗的教師解答。教學反思,為我的教育科研積澱了基礎,也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實踐素材,我主張積極倡導科研先行,和老師們共同研究,提倡“行動+總結”的教學方式。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並在實際的教學中運用實踐。在教學中,我堅持學校提出的教學“五步”法,精心備課,從學生入手,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在課下,我通過從網上查閱資料、向其它教師請教以及徵求學生意見等方式,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爭取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在《科教論壇》國家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並獲獎。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的業務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同科教師和領導的好評。

四、愛心澆灌祖國花朵

教師身上被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作為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應該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我努力做到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師德的高尚。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不斷深入和領會,我進一步認識到新時代教師使命的重大和師德弘揚的迫切,明確了教師對於學生進行道德垂範、知識傳遞、學法引導、情感培育、人生啟迪的重要。

我有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在講求公德,崇尚師德的今天,我們需要這份純真,更祈盼這種由純真帶來的人性的昇華!正是這樣,我自覺端正師德、師風,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使上牆的制度、規定不流於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範,擔任了校團委書記和政教員職務。

作為教師,我覺得著力點就是愛學生。我始終堅持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點亮學生的心燈,用愛心去演繹教師的愛。在課堂上,我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課堂上,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課外經常開展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活動,對後進生進行耐心、細緻的輔導工作。平時與學生打成一片,瞭解他們的心理,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可以說我的課,學生愛上!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覺得自己始終要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核的今天,我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我,一名普通國中政治教師,談不上有驚天動地的功績,只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守著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在教育園地中耕耘,沒有過高的享受,只有上課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9

xxx在社群文化建設工作中,立足社群,本著科學發展,文化奠區的主線,以打造書香文化社群和建設和諧文明新社群為目標,廣泛挖掘轄區資源,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和居民群眾,先後成立了居民教育、就業指導、各類知識講座和志願者服務隊等5支文化宣教隊伍;組建了夕陽紅舞蹈隊、永樂協會秧歌隊、殘疾人文藝隊、廣場健身隊、巧婆姨剪織坊和民星民歌隊等6個文體活動組織。充分發揮社群多媒體電教、科普圖書室等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不斷創新形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文體活動,推動了社群文化工作的健康繁榮發展。

一、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在提升黨員幹部綜合素質方面,xxx帶頭組織幹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政策和省市縣各類會議精神;在業餘時間利用網路、電視等拓寬知識面,採取3+2、白加黑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藝和先進人物事蹟及各類知識的學習,平均每年抄寫學習筆記5萬餘字,撰寫學習心得體會6篇以上。同時,經常組織幹部認真開展專題討論,針對社群文化工作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全面展開討論研究和實踐,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社群文化工作全面有序展開。

二、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全面推進文化發展

在繁榮社群文化,豐富廣大居民群眾業餘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共建的實踐中,xxx精心設計載體,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全面推進社群文化工作。

一是利用建立國家雙擁模範縣城契機,與幹部、居民和武警戰士結成軍民一家人互動對子,利用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互動開展地方文藝進軍營國防知識進社群等活動,每年清明節祭掃革命先烈,接受愛國知識教育。不斷豐富駐地官兵生活,激發居民擁軍愛國熱情。讓身處異地他鄉的戰士感受到家的溫暖,讓社群幹部和居民體驗軍旅生活的歷練。

二是組織幹部與國小生及家長開展社群課外教育,六一兒童節組織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結對比賽活動,拉近家長與孩子心的距離,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教育,為今後成人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舉辦各類知識講座,提升居民綜合素質。xxx充分抓住召開居民教育會、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科技之春宣傳活動等機會向居民講解各類知識條例、思想道德知識手冊、居家安全指南、科技致富、醫療健康和應急避險等方面知識,豐富居民文化內容、擴充套件居民文化視野,提升居民綜合素養。在社群康復戒毒工作中,主動帶頭與受害人正面接觸,耐心幫助,使2位毒癮患者走出毒品惡魔的危害,重新回到了社會,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

四是全力打造書香社群。xxx經常組織居民黨員和廣大群眾來社群圖書室開展一月一本書讀書活動,閱覽完畢後相互交流閱後感。同時,黨員幹部廣泛蒐集好書,開展薦書活動,全面培養社群群眾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習慣,增加文化氛圍,全力打造書香文化社群。

五是充分發揮社群活動場地作用,xxx組織轄區內居民以區組為單位開展乒乓球聯誼賽羽毛球聯誼賽象棋聯誼賽等活動,調動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專長的居民,豐富居民業餘生活,增進群眾間的關係,為建設和諧、文明社群做出積極地貢獻。

三、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順應時代文化潮流

xxx始終把發展和繁榮文化看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目前社群在文化隊伍建設方面體現了專業化、規模化、高效化。

專業化是xxx經過對社群群眾的摸底走訪,選任擅長文藝、有文化修養的居民胡宗保作為社群文化聯絡員,協助社群文化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聘請轄區內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高曉清同志為文化活動指導員,在組織居民開展文藝節目編排時,邀請高團長對節目進行指導,而且還對文化隊伍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舞蹈動作、快板說書技巧指導,使社群文化隊伍走向正規化、專業化。

高效化是xxx充分利用遠端教育、多媒體電教裝置、小區廣播等及時組織文藝隊伍成員收看各類文藝節目,保證社群文化順應新型社群發展的需要;同時,把社群編排的文藝節目以電視報道、廣播播放的和簡報等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播報出去,體現社群文化工作的高效化。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xxx始終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社群的文化事業一如既往地奮鬥著。在她的正確帶動下,橋南社群的文化事業正在蒸蒸日上,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相信通過xxx和社群幹部居民積極的努力和配合下,橋南社群文化事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繁榮錦繡的明天。

工作敬業奉獻模範事蹟10

南召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階農藝師xx,1995年從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農學專業畢業回到家鄉南召後,就被分配到了農技推廣的崗位上,從此,他就撲下身子,腳踏實地,不分嚴寒酷暑,整日奔走在全縣29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一干就是26年。

學習錘鍊,夯實農技推廣能力基礎

思想與時代同步的xx深知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道理,平時總是抽空擠時間系統學習最新農業知識,並多次到河南農大、南陽農校接受技術培訓和學習,與農業生產實踐相結合,較全面系統的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牢固掌握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耕作、植保、遺傳育種、田間試驗、農業氣象等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瞭解國內外最新農業科技動態,熟記農技推廣法、種子法、植物檢疫條例等法律法規,專業理論水平達到了較高的領域。

理論水平的提高,使xx的實踐工作如虎添翼,迅速成長為南召農業中心的業務骨幹。在生產中獨立解決一個又一個疑難問題與相關專業技術難題,探索出了當地小麥、水稻、玉米等作物惡性雜草化學防治辦法,推廣了花生青枯病、根腐病、莖腐病這三大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為解決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問題,在水稻生產上示範推廣了免耕插秧和直播技術,在小麥生產上示範推廣了旱薄地旋耕撒播和稻茬免耕撒播技術,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入指導,探索農技推廣服務模式

“用辛勤汗水澆灌萬頃良田,讓智慧雙手捧出五穀豐登”是他的人生格言。

近年來,他牢記“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糧食安全戰略,樹立“公共植保、綠色防控”新理念,大力提倡“化肥農藥零增長”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南召縣糧食生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技推廣人、一名黨員,xx始終和黨中央、縣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分嚴寒酷暑,起五更打黃昏,深入田間地頭,及時指導農作物生產,他作為我縣的科技特派員身份,巡迴指導辛夷、花生、苗木花卉、特色水果、有機蔬菜、食用菌、小龍蝦養殖等特色主導產業的區域發展及全縣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帶動縣城經濟快速發展。

作為縣內主要農業專家,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xx總是集中對全縣農戶和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從作物的高產栽培到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進行詳細講解和演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熱情洋溢的講解,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也總是出奇的好,每次課後都有不少人圍住他問這問那,久久不肯離去。幾年來共召開現場觀摩、培訓、指導、推介200餘場次,累計培訓農民3萬餘人次,通過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利用三農服務熱線等年接待農民技術諮詢3000餘人次。

在關鍵農時季節,xx總是及時深入到田間地頭,根據作物生長狀況,撰寫田間管理意見,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提出綜合防治意見;幾年來共錄製播放農業專題電視欄目《三農之窗》50餘期,進行技術宣傳和技術講座累計100餘場次;年撰寫傳送手機簡訊20餘期,全方位指導全縣農業生產。

他對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總是採取理論加實踐的辦法,不斷進行現場講解,手把手指導整理資料、統計分析、處理資料、撰寫總結報告等。利用業務學習、學術討論等形式傳授業務技術,交流學習工作經驗,提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對鄉鎮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帶領農技中心12名幫扶責任人,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幫扶村基本情況,實行科技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服務模式,指導貧困群眾發展花生、西瓜、草莓、金針花等特色作物,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產業扶貧,以“示範戶+帶動戶”的產業扶貧新機制,提高貧困戶種田水平,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為全面落實農業部門“百站包萬家”和“千企幫千村”等活動要求,他積極與南召縣小空山有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進行技術一對一服務,先後與負責人李鵬一同奔波,解決了地質、水源、空氣環境等的檢測合格,有效完成了施肥、病蟲害的農業物理防治等措施,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產品通過多個檢測單位和認證機構的有機認證,生產出的有機梨暢銷北京、上海等地,由於該合作社有機農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的聲譽進一步提高,20xx年全國有機農產品推廣會在南召縣順利召開,有力的促進了南召縣有機農業的發展。

示範創新,爭創農技推廣一流業績

近年來,xx通過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紅薯等作物新品種的引進和對比試驗,分別對綜合性狀考察分析,完成全縣農作物品種佈局利用與考察,進行作物品種比較試驗30餘個,引進新品種200餘個,建議示範推廣50餘個,大面積示範推廣高產優質新品種30個,推廣面積300餘萬畝次,累計增產1.5億公斤以上。促進了我縣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和品種更新換代步伐。

近年來,參與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高標準糧田建設、高產建立、花生新品種和地膜覆蓋高產栽培、農業綜合開發、噸糧田整合技術示範與推廣,小麥、玉米、水稻高產、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等專案,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先後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栽培、水稻旱育秧、小麥氮肥後移、分期追施和一噴三防、玉米晚收、花生地膜覆蓋栽培、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實用技術累計達600萬畝次以上,推廣技術覆蓋率達95%以上,平均畝增產11%以上。他先後參與完成了省、市、縣小麥、玉米、水稻、花生高產栽培示範方30餘個,示範面積達100餘萬畝次,累計增產1億公斤以上。參與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專案中小麥、玉米、水稻3414試驗、氮肥用量、養分豐缺指標、微肥用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定位遞減等肥效試驗200多項次。根據試驗結果,分析制定我縣主要作物的肥料、微肥的合理施用量,建立了南召縣農業專家施肥系統;參與建立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資訊系統,完成南召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對指導全縣農業生產,合理用地、養地,科學施肥,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為更好的指導全縣農作物生產,全面瞭解作物生長情況,及時提出管理意見,他帶領全體作物站人員踏遍了全縣所有不同型別的地塊,在小麥的播種、冬前、越冬、返青、拔節、抽穗、成熟等時期詳細調查,科學取樣、認真考種、分析資料、總結上報。為了解決水稻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問題,他不斷深入田間,對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普查、預判發生程度,通過進行防治試驗與研究,全面掌握了水稻紋枯病、稻瘟病、赤枯病、稻曲病、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稻飛蝨等病蟲害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辦法。每當農業災害發生時,他總是第一時間深入到全縣災情發生一線,檢視災情,及時上報並提出減災免災技術措施,努力將受災損失降到最低。

近年來他編寫印發了小麥、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手冊》20餘冊、編髮栽培技術明白卡和測土配方施肥明白卡等資料100萬份以上,及時補充群眾需求;並在各級農技推廣網站撰寫農業資訊200餘條進一步拓寬農技傳播途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26年來的基層工作,xx已從一名普通的農技人員成長成了南陽市第六屆拔尖人才、南陽市第九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南陽市首屆“最美農業人”、河南省“12316”三農服務熱線專家,全縣廣大農民群眾心中的農業專家。

他先後發表論文10餘篇,出版著作5部,縣內培訓用書10餘部;獲得河南省政府農牧漁豐收獎二等獎1項、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取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各級榮譽及表彰30餘項,完成國家、省、市、縣重大科技開發等專案30餘項,均通過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在單位年度考核中連續17年年考核均為優秀等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xx一定會將榮譽變壓力,將壓力變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在服務“三農”的道路上,創造出更加出色的成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