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主要事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疾人的主要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

xxx,我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書記,平陽縣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中共溫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xxx創辦的平陽縣特殊教育學校曾獲得平陽縣文明單位、平陽縣首屆雙十佳助殘愛心單位、溫州市市級殘疾人文化藝術示範基地、浙江省殘疾人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她本人多次獲得平陽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平陽縣首屆“十佳女性”、溫州市民辦學校優秀教師、溫州市民辦學校優秀舉辦者、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第三屆浙江省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榮獲多項殊榮的她,用無悔的歲月譜寫出了殘疾人事業不朽的篇章。

特殊教育開荒者

1996年,xxx創辦了平陽縣特殊教育學校,填補了我縣特殊教育的空白,滿足了殘疾孩子教育的迫切需要。該校的創辦,不僅讓殘疾孩子有了與外界接觸,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也讓家長對殘疾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了寄託。為了更好地教育殘疾孩子,她堅持家訪,與家長們促膝長談殘障兒童的教育,獲得了家長們的支援和信任。有一位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兒子從小就患上了自閉症,整天不說話,在家裡蹦來蹦去,爬冰箱、砸東西,還有過自殘行為,送到平陽縣特殊教育學校讀書後,現在進步多了,我真的非常感謝繆校長。”

特殊教育的踐行者

辦學以來,她把慈母般的愛播撒給了最需要關懷的殘疾孩子,以單薄的身軀守護著家長們沉甸甸的信任和囑託。她不僅是教師,更是學生的“母親”、“保姆”。智障學生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大小便經常拉在褲子裡,她不厭其煩為學生擦洗、晾晒衣服;課間,她守候在校園裡防範學生在玩耍時突發的小碰撞;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學校患了大小病,xxx經常從自己腰包裡掏錢給他們看病買藥。兩年前,一位剛滿10歲的殘疾學生晚上11時發燒到39。5度,xxx得知後冒著嚴寒,火速把他送到醫院,經診斷,該學生得了肺炎,要住院治療。xxx不辭辛苦守護在這位學生的身旁,給學生喂藥、洗臉、倒屎、倒尿,直到第二天下午這位學生的家長到醫院交接後才離開。

殘疾人朋友的貼心人

xxx不但關心殘疾學生,同樣還關心幫助社會上的殘疾人士,好多殘疾人士慕名而來,找她商量事情,解決困難,並稱她為“知心校長”。她經常帶黨代表工作室的其他老師到殘疾人士家中拜訪,傾聽他們的心聲。她紮紮實實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認認真真幫助殘疾人朋友提高健康水平,努力維護好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她認真學習相關政策和法規,特別是對殘疾人朋友有利的各種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險等優惠政策,及時宣傳到殘疾人朋友中去,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殘疾人各項優惠政策。

讓殘疾人迴歸社會

xxx說:“殘疾人的衣、食、住、行要重點解決,但殘疾人的精神世界也不能忽略。”正如她所言,她把樹立殘疾人自信、鼓勵殘疾人蔘加社會活動作為工作的切入點。為了做好此項工作她在平陽縣特殊教育學校建立了“溫州市市級殘疾人文化藝術示範基地”。xxx鼓勵殘疾人積極參與各類文化藝術體育活動,讓他們重拾信心。在她的奔走呼籲下,殘疾人得到了更多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

她積極的為殘疾人朋友開拓就業門路,同廠家聯絡,幫殘疾人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充分發揮殘疾人朋友的聰明智慧,極大的增強了殘疾人的就業能力,深受廣大殘疾人的愛戴。近年來,xxx共幫助殘疾人解決就業問題四十多人次。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2

紀臺鎮堯河店子村的xxx今年45歲,自幼患小兒癱。20xx年,他靠著鄰居家的一頭病豬崽“創業”,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豬養殖場,還經營著一家熟食店,事業小有成就。

xxx國中畢業後想在家務農,但是一條腿不方便,幾乎做不了田裡的活兒,那時候他就萌生了做點小買賣的想法。1991年,xxx靠哥哥給的150元錢起家,開了一家熟食店,勉強度日。“我那時候什麼手藝都沒有,熟食店也僅能勉強餬口,後來又借錢經營飯店,結果又賠了,從那以後我很長一段時間意志都很消沉。”

20xx年,鄰居家一頭小豬崽生病了想丟棄,xxx就把病豬崽抱回了家。“我以前開店的時候跟獸醫站的醫生關係很好,他教過我很多病理知識。我就自己琢磨著給豬崽治病,誰知真的治好了。後來豬崽喂大了賣了,用這些錢又買了頭將要下崽的母豬,慢慢發展到了現在的規模。因為我行動不便,就琢磨著用新裝置實現自動化餵養。雖然成本高些,但是對我來說很方便。”xxx說,10年過去了,養豬場現在擴大到5畝,年售出商品豬100多頭。

有了一定的資金後,xxx的熟食店又重整旗鼓,在吸取了歷次失敗的教訓後,現在也經營得有聲有色。

交談過程中,xxx始終面帶笑容。他說:“心態很關鍵,身體的殘疾不能成為消沉的藉口。經過了那麼多的失敗,我很慶幸自己創業的激情還在,失敗的時候又堅持了一次,總有一次會成功。”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3

初見康xx,感覺他是一個非常幹練踏實的漢子,但是,讓人很難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在石家莊將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老闆竟然是個殘疾人。而的的確確,就是這個康xx,用他殘缺的身軀為八旬老母和妻兒撐起了一個家,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用自己博愛之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

身殘志堅再苦也要幹事業

康xx1968年出生,一歲時因患上了小兒麻痺症,最終落下了右下肢的終身殘疾。而從康xx懂事起,他就從別人異樣的目光裡,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但同時也磨練了他不服輸的個性。

18歲中學畢業前夕,看著年事已高的父母依舊每日早晚操勞,康xx決定放棄學業挑起家裡的重擔。他顯示在一個村裡當起了裝卸工,裝卸沙土、磚塊,這種工作連正常人都會覺得又苦又累的,剛剛走出校門的他,雙手很快就磨出了許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痠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麼也不想幹。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憊的身影時,咬咬牙又走出家門。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個村辦搪瓷廠當起了工人,後來調到了業務科跑業務。在這段時間裡,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飽嘗了許多的酸甜苦辣。同時,他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後,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受觸動,於是,決定嘗試自己創業,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

一再創業十幾萬元“打了水漂”

1994年,康xx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令許多人羨慕的業務工作,在所有人詫異的眼神和冷嘲熱諷中開始了第一次艱難的創業。在廣安街市場,他租下攤位搞海鮮批發,因為沒有經驗賠光了近萬元的本錢。那段時間,家人的責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創業失敗的他去了印刷廠跑業務,每天騎著破自行車起早貪黑地往返於正定和石家莊的路上。

隨著閱歷的增加,康xx心中的創業熱情又高漲了起來,又開始籌備創業的事情。沒有資金,他就從親朋好友手裡借來了十幾萬,於1997年籌建了物資供應站。然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毫無經驗的他被人騙了,十幾萬元轉眼間打了水漂。外面還欠下了很多外債,要賬的人整天賴在家裡不走,弄得家無寧日。為了還上康xx創業所欠的外債,賢惠的妻子羅菊英就用自己當村醫院護士的每月幾百元工資,除了用於老母親每月必須服用的藥和家庭開支外全部還了債。“那段時間,簡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嚴重受挫!”康xx自己總結道。

自強不息創業終成功

兩次創業的傷痛時刻刺痛著康xx的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夢並沒有破滅。2003年,當他把重新創業的想法跟家人一說,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妻子甚至以離婚相威脅。然而,他不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康xx說:“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別人差!”就這樣,倔強的他擦乾眼淚,拖著殘缺疲憊的身軀又一次奔波在創業的征程上。

2004年,康xx決定成立一個工貿公司主要經營化工生意。專案考察、公司佔地、人員手續都有了頭緒,可是資金又遇到了困難,他找到了多年來一直支援他的表哥,談了自己的想法後,通情達理的表哥很快幫他從朋友那裡籌措到了20萬元,他自己又從朋友那裡籌集了一些,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工貿公司開業了。從此以後,康xx日夜吃住在公司裡,憑藉著誠信經營的理念,他很快打開了自己的產品銷路。他總結之前的失敗教訓,精打細算,誠信經營,理性管理,和許多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並取得了國內多家優質化工產品的代理權,公司當年就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兩個事業一起抓

規矩做人,踏實做事,良好的信譽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慢慢地,康xx還清了所有債務,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呢?在常人看來,擴大企業經營是第一位的,而康xx卻決定用自己的一顆感恩之心來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2004年由於康xx熱心幫助殘疾人朋友,被石家莊南高營鎮殘聯指派為南高營村殘疾人聯絡員,負責村內100餘名殘疾人的各項工作。這個工作其實沒有任何報酬,完全是義務的。由於之前沒有任何資料和資訊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種各樣的殘疾人打交道,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可是他卻看得比公司業務還重要。由於村子比較大,住得比較散,康xx自己行動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難。為了方便聯絡,他做了聯絡卡發放到每個殘疾人手裡,並給每個人做了檔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殘聯表彰。

一方面是康xx的事業順風順水,一方面康xx的愛心事業也是處處開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康xx捐款2000多元;2009年全國助殘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費組織了由南高營村殘疾人和河北東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殘疾人蔘加的遊園活動;為滄州重病村婦倪玉豔捐款1000元……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4

他以實際行動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添磚加瓦,他用心用情為殘疾朋友排憂解難,他是殘疾朋友的貼心人、知心人,他就是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殘聯殘疾人專職幹事——xxx。

自20xx年他擔任殘疾人專職幹事以來,這一干就是16年。16年來,他不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不辭辛苦地默默奉獻,心裡裝的和腦子裡想的全是殘疾人,得到了廣大殘疾群眾的認可。“殘疾人朋友的滿意,就是我追求的目標和工作的動力”。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名服務於基層、為殘疾群眾服務的工作者,xxx一直用赤誠的忠心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強烈的責任心兌現著讓殘疾朋友過上好日子的承諾,用真誠的愛心溫暖著每一個殘疾朋友,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格爾木市小灶火安康村重度肢體殘疾人許正愛是典型的“一戶多殘”家庭,父母年邁,弟弟是一名精神殘疾人,xxx10年前瞭解了情況後就下定決心要幫幫這個家庭。10年來,他雷打不動的每月自費驅車140公里到許正愛家幫他打掃衛生、購買生活用品,就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許正愛說:“他就是我最親近的人”。由於經常在農牧區殘疾人家中走訪,他能夠準確及時掌握轄區所有殘疾人的家庭情況,對全鄉所有殘疾人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多年來為每名殘疾人朋友建立了詳細檔案資料,做到一人一檔、分類管理,及時做到檔案的動態更新,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及時反映殘疾人呼聲,發揮著橋樑和紐帶作用。日常工作中經常通過走訪、聊天等形式同殘疾人面對面溝通,從思想和生活上全面瞭解殘疾人所思所想、所盼,並將個人手機號留給轄區每位殘疾人,承諾殘疾人朋友需要幫助時隨時聯絡,每當殘疾人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著對殘疾人事業的熱愛,為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力量。

正是這樣一次次的守望相助,救急救難,讓xxx在人殘疾朋友心裡“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5

20xx年8月20日,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殘聯主辦的第二屆“最美浙江人·最美殘疾人”釋出會在杭州舉行。感動、欽佩、振奮,強烈的情感在現場湧動,掌聲不時響起。

經廣泛宣傳發動、各地推薦和專家評審,12位殘疾人先進從浙江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最美浙江人·最美殘疾人”。釋出會現場,“最美殘疾人”代表陸續走上舞臺,分享他們的故事。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普通人化身勇士,築起護衛生命的堅固長城。在長興縣畫溪街道徐家浜村卡口,出現了這樣一道特殊的情景: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一手拄著柺杖、一手拿著額溫槍,看到有人想進村時便上前詢問、登記、測量體溫。他就是胡前俊,年幼時因意外失去一條腿。在全民抗擊疫情時,他毅然選擇逆行向前……釋出會現場,聽著他的故事,許多觀眾淚光閃爍。

面對磨難,勇敢追夢,不向命運低頭。“最美殘疾人”張志忠是縉雲縣雙溪口鄉雙溪口村人,2歲時因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殘疾。如今,坐在輪椅上的他成了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張志忠在舞臺上回憶,剛開始學攝影時周圍都是反對的聲音,但他憑著絕不服輸的勇氣堅持了下來。張志忠的作品《賽馬》曾榮獲第五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藝術類金質收藏獎。張志忠說,攝影是他生命的支點,“我們殘疾人雖然身體殘疾,但也能活出精彩,得到別人的尊重。”

“最美殘疾人”是我們身邊的榜樣。他們不僅讓自己的人生重燃希望,也把光和熱傳播給全社會,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感恩奮進的“最美”力量。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6

點亮殘疾人的心靈之燈

為了幫助殘疾人,為了做好這份工作,再難的事他也會去嘗試,再累的活他也會去堅持,他的努力也終於結出碩果:成立全省首家殘疾人維權工作站,打造“普法維權,愛在孝源”工作品牌。他總是把“大家”擺在前,把“小家”放在後,成為了一盞點亮殘疾人自信前行的明燈。

“甘願做一盞點亮鄉村殘疾人信念的燈,用自己這一盞燈去努力點亮轄區殘疾人的心靈之燈。”安吉縣孝源街道殘聯理事長xxx把自己常說的這句話當作座右銘。自20xx年履職以來,便將轄區內殘疾人的冷暖放在心間,沒有轟轟烈烈,只有日漸忙碌的身影,憑心報得三春暉,貼心的服務讓他成為了殘疾人的“孃家人”。

真心真情,最貼心的“服務生”

“專心、愛心、匠心、熱心”,只有把殘疾人當作自己的親人,才能踏實地去做“孺子牛”。xxx以真情實幹為“弱勢群體”注入了春天的曙光。

轄區內的殘疾人陳某,父親去世,由伯伯監管,由於智力殘疾,又比較靦腆,不太愛說話,當xxx瞭解他的情況後,隔三差五,逢年過節就去他工作的車間看望他,噓寒問暖,真切的關心就像一縷春風,吹化了陳某冰封的內心世界,漸漸的,他變得愛笑了,看上去更自信了。

硬漢也柔情,只是藏在心底。

郭某財、張某六是轄區內兩名精神殘疾患者,常年需要住院和依靠藥物控制病情,家中一貧如洗。這深深刺痛著xxx的神經,他主動幫忙申請補貼,並承擔了部分費用。面對他的幫助與支援,郭來才表示“他把我們當親人,平時一有空就會來看我們,他真是好人,沒有他,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孝源街道轄區現有近400個殘疾人,只要有時間,xxx便經常入戶走訪,和殘疾人朋友聊家常、問需求,就這樣,xxx就走遍了孝源街道5個村殘疾人家庭,摸清了轄區內殘疾人底數,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為轄區內的殘疾人撐起了一片藍天。

全省首創,為殘疾人撐起法律保護傘

“這是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懷,也溫暖了我們的心!”

葛某系孝源街道觀音橋村村民,聽力殘疾三級,且患有精神殘疾四級,未婚未育,靠父母供養。20xx年,他向殘疾人聯合會反映個人補貼未到位問題。在瞭解情況後,xxx立即開展調查,瞭解到他並未申請相關補助,經過多次耐心溝通,併為葛某申請了相關補助,終於解開了心結。

這件事引起xxx思考,殘疾人因行動不便、維權難度大等原因,讓許多想要維權的殘疾人望而卻步,如何才能讓殘疾人真正享有“觸手可及”的正義,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他又可以做些什麼呢?憑藉多年民生工作經驗,他想到利用現有矛調中心資源優勢,建立殘疾人專有維權平臺,為殘疾人提供門檻更低、內容更多、範圍更廣的維權服務,實現殘疾人訴訟“零距離”“零門檻”。

“有了這個想法後,我立即向上級彙報,開始著手建立維權工作室。”經過不懈的努力,20xx年5月,全省首創的“殘疾人維權工作站”掛牌成立。

工作室成立不久,就起到了作用。20xx年8月,殘疾人張某丈夫下班途中經過道路維修段時遭遇窨井蓋側翻,連人帶車翻倒在地,全身多處摔傷,醫治後醫療費遲遲得不到賠償解決。

張某求助無門,無奈之中找上維權工作站。

得知訊息後,xxx第一時間靠前對接醫療費用補償事宜,並主動與道路維修方進行協商處理,釐清各種利弊關係,最終張某順利拿到了醫藥費,事情得以解決。

孝源街道維權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法律救助體系,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綠色通道”法律服務,為殘疾人入戶辦理殘疾證30起,入戶申請兩項補貼20人次,為17人提供輔具使用指導,為8名殘疾人解決就業問題,為40名殘疾人入戶答疑救助政策,有效維護了殘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共富路上,幫困始終在“沸騰”

在巨集德殘疾人之家,姚某正在打包產品。

姚某屬於智力殘疾,她的母親患有精神殘疾,父親也患有智力殘疾,一家三口是該街道典型的“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多年來一直掙扎在溫飽線上。

“這樣的家庭,面臨經濟困難、生活難以照料、增收乏力、情感無助等困境,是我們應該要重點關注解決的”xxx表示。為讓姚某一家擺脫貧困,他主動擔責,積極向縣殘聯報告姚某的情況,最終在xxx的.幫助和殘聯的多方牽線下,姚某在巨集德安了家。

一朝入伍,便軍魂入骨,他脫下軍裝,脫不下“向前衝鋒”的記憶,脫不下“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從“軍人”到“殘聯理事長”,xxx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

通過xxx的努力,孝源街道殘疾人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他聯手有關部門,利用扶持轄區內殘疾人就業、創業,讓轄區內大多數在冊勞動年齡段殘疾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脫貧之路。

戴某珠是轄區一名智力殘疾患者,雖然在街道殘聯幫助下,有在單位工作過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中途放棄,不願意去上班,她的就業問題至今得不到解決,成了xxx的一塊心病。雖然困難,xxx一直沒有放棄,他表示殘疾人工作是良心活,工作再累心裡也舒坦……

“我想多做一點工作,我一點也不怕困難,也不怕問題棘手,哪怕能為一位殘疾人找到就業的門路、改善一戶殘疾人的家庭生活,那我們的工作就是成功的。積土成山,滴水成海,點點滴滴地積累,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xxx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著對殘疾人的關心和愛護,一點點啃下殘疾人工作的“硬骨頭”。

千金難買好口碑,xxx無怨無悔的付出和兢兢業業的精神,獲得了殘疾人群眾的一致好評。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7

20xx年,xxx被xx區殘聯選聘為xx鎮殘疾人專職委員以來,全心全意為轄區內殘疾人服務,努力讓各項惠殘政策惠及殘疾人截至目前,轄區就業年齡段殘疾人就業率達85%以上;20xx年以來,創辦了殘疾人之家,重點推動“殘疾人家門口就業”,帶動28名建檔立卡殘疾人到殘疾人之家參加輔助性就業,實現了脫貧;打造殘疾人“家”文化,組建“殘疾人文藝宣傳隊”,把殘疾人之家打造成宣傳精神文明、各項惠殘政策主陣地,讓殘疾人足不出戶享受精神食糧;將殘疾人的生活寫成文章,先後在本市媒體發表新聞稿件80餘篇,讓更多的人瞭解殘疾人、關注殘疾人、幫助殘疾人。自20xx年連年被區殘聯表彰為“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20xx年2月被xx區委、區政府表彰為“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不辭辛苦,助惠殘民生政策落地生根。20xx年成為殘疾人專職委員,讓xxx從一個四處打工的殘疾人轉變成為殘疾人服務的工作者。新的工作、新的環境、新的挑戰,他不斷自問:作為一名專職委員,能做好嗎?能給殘疾人帶來一點幫助嗎?如今經過這10多年的磨練,他感受到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數目龐大的xx鎮742名殘疾人名單時那種沉甸甸的責任;第一次與領導和同志們討論交流,共同探討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時那種融洽;第一次能獨立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時那種自信;第一次能幫助到孤殘老人時那種暖暖的福……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他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從開始的羞澀拘謹到能獨立處理一些問題,一步步實現從初學者到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轉化。

轄區內有一位癱瘓在床24年的殘疾人晁祥振老人,無兒無女,平時都是哥嫂悉心照料,為了家庭生計哥哥晁祥發在外打工掙點零用錢。晁祥振在1995年因腦梗死未治癒導致癱瘓常年臥床,只能孤零零的躺在他那陰暗屋內的小床上一個人默默的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當時晁祥振的情況完全符合評定殘疾的標準,可是他的哥嫂也不知如何辦理,二來晁祥振,臥床行動不便,這就給評殘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絡車輛,上門去接老人,幫老人填好表格,辦理好手續,帶著老人到區三院做殘疾評定。如今老人獲得了一輛輪椅,同時享受了政府救助。天氣好的時候,老人就坐著輪椅到外面轉一轉。每次看見他都親切的拉著他的手高興地說:“朱主任,你不知道,我現在天天能出來跟別人聊聊天,散散心,不知多高興呢,感覺身體也好了很多,不那麼疼了呢。真是感謝黨和人民政府呀!”聽到這些,心裡暖暖的,太幸福了。

這件事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件普通的小事,這種事情在xxx的日常工作中實在是太多了,大批的留守殘疾老人和兒童需要他的幫助,需要政府的關懷。只要有空,他都會主動走訪殘疾人家庭,與殘疾人面對面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及需求。因為自己本身是殘疾人,也最能瞭解他們需要什麼。掌握需求之後,他會分門別類地為殘疾人一個一個地解決康復、就業、教育、扶貧等方面難題。解決不了的問題,他會積極協調上級部門幫助解決,最終贏得了廣大殘疾人的信任,也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

技能培訓,助力殘疾人創造美好生活。為了讓殘疾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幫助,xxx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即“五送服務”與“四項措施”,“五送”是送技能、送義診、送輔助器具、送知識、送物質:“四項”是幫扶個體就業、搭建培訓平臺、落實優惠政策、做好宣傳工作。他在走訪中發現,有很多正在就業階段的殘疾人因為自卑常年足不出戶,嚴重與時代脫節,更不用提就業、創業了。瞭解了殘疾人的這些想法,他一次又一次的去殘疾人家裡動員,讓大家行動起來,積極改變自己的生活。精心梳理報名表上殘疾人的基本資訊,把有特長的、有學歷的、具有專業技能的歸類整理,形成統一的資料由用人單位挑選,能就業一個是一個,經過努力,xx鎮就業年齡段殘疾人就業率達85%以上。在一次就業需求調查時,他走訪了一位肢體四級殘疾人吳新輪,熟悉後積極鼓勵他自主創業,並幫助他進行創業規劃,幫助協調村支兩委的支援,20xx年,吳新輪承包土地開始養殖龍蝦,經過前兩年的摸索和善於學習不怕吃苦的韌勁,20xx年他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有了回報,20xx年就淨利潤5萬多元,同時在原有塘口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十多畝養殖面積。目前,xx鎮有多名殘疾人通過從事草莓種植和魚蝦養殖等特色農業,實現了脫貧增收。

xxx的工作中,沒有豐功偉績,有的是誠心、愛心、熱心、耐心和執著的追求,以及樂於奉獻的精神。他讓我們相信,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鑄造精彩人生。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8

小周,灤平縣花樓溝村人,僅僅國中畢業,身有殘疾,是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並在聯合國攝影比賽中,奪得大賽二等獎,被稱為長城腳下的金牌攝影家。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上世紀80年代,他用一臺二手的海鷗相機,刻苦鑽研攝影藝術,30年來堅持不懈。作品越來越多,他成了拍長城專家。在中央電視臺的採訪中,老實巴交的小周,低著頭,小聲說:“我不懂構圖,看著舒服就按快門。”在小周看來,長城如熟識的老友,是慈愛的長者,看起來像一條盤踞東方的巨龍,更是因為深邃的文化積澱。

小周用鏡頭,將長城的英姿記下,將自己對長城的愛戀記下,更將中華民族的精神記下。如今小周依然用鏡頭丈量著歷史的寬度,用鏡頭記錄著民族的脊樑。他說:“長城最瞭解我的心事,我會一直拍下去”。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9

xx,女,漢族,高中文化程度。生於1965年11月,1983年參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在xxxx航道局豐都處xx訊號臺、新生訊號臺和忠縣訊號臺作訊號員、訊號臺臺長,現任忠縣訊號臺臺長。xx同ren在近20年的訊號生涯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行輪服務的宗旨,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服務行輪,奉獻社會,為行輪的安全和xx航道的暢通做出了貢獻。

一、錘鍊意志的四年

1983年,xx懷著憧憬和夢想,頂替父親來到了xxxx航道局豐都處xx訊號臺,成為xx航道一名訊號工。偏僻的環境,單調的工作,拉訊號、買米、買煤、挑水、煮飯……一下就將她的夢想擊得粉碎。原以為訊號工很浪漫的她從憧憬中回到現實,面對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礙和困難,自幼患上小兒麻痺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擔一挑水約需20分鐘,而她擔半挑水就需1小時,買一次米幾乎要耗去5個小時。生活的不便,個別人的冷嘲熱諷,常使她夜不能寐,每當夜深人靜時,她反覆地問著自己:“我的選擇對嗎?殘疾人能幹好訊號工作嗎?”在彷徨和猶豫之時,張海迪、吳運鐸、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不行,絕不能讓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活的強者!”她在心裡發著誓。戰勝自我的xx,象換了個人似的,工作上她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向書本學習,很快就熟悉了訊號工作。為了給行輪提供優質的服務,她仔細琢磨,細心觀察轄區航道水流、態勢、過往船舶噸位、航速,測算出各類船舶通過控制河段的時間,準確、及時地指揮著行輪安全通過控制河段,贏得了行輪的好評。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殘疾人,要適應訊號工作的生活,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勞動,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閒時間備好一段時間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幾次,電瓶拿多了走不動,就提幾個走幾十米,又再返回提幾個,往返數十次。xx4年的訊號工作,磨練出她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二、愛的奉獻

殘疾人更需要愛,可是身有殘疾的xx卻充滿了對他人的愛,她十分珍愛與她朝夕相處的姐妹們。雖然她行動不便,為讓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經常冒雨或頂酷熱步行到3公里外的郵電所交本臺的電話費,同志們都關心地說:“你的腳不方便,以後就不要去了,讓我們去吧。”但她執意不肯。臺上職工譙懷玉的父親因病到xx醫治,需譙懷玉隨行照料,xx就連續當班一晝夜。女工xx懷孕後,xx數次跛著腿,陪她上醫院作婦檢。一次意外,懷有身孕的xx險些流產,xx與臺上職工主動換下xx,擔負起值班任務。一段時間,訊號臺周圍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發訊號和觀察航道狀況,xx就陪著女工,為她們壯膽,一起出門發訊號,觀察轄區航道。李勝祥師傅剛來臺時,由於炊具等生活用品沒帶來,她就主動拿出炊具、燃料給他。前年,豐都航道處維修站一女職工遭遇不幸,她帶頭捐款。社會發動給殘疾人捐款,她也積極響應。在xx的愛心感召下,臺上職工親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支援”的“四互”班組團結精神。

三、訊號臺的領頭雁

xx年,xx受組織的委派,來到忠縣訊號臺任臺長。經過xx訊號臺艱苦生活的磨練,新生訊號臺風風雨雨的洗禮,愈益成熟的xx走馬上任後即抓班組的基礎建設,先後制定了《忠縣訊號臺管理制度》、《安全組長職責》、《業務學習組長職責》、《交接班制度》、《崗位責任制》等九種規章制度。剛開始時,大家還不習慣,認為條條框框太多,不自在。為了增強班組職工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xx多次召開班組學習討論會,反覆耐心地講解規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常說,規章制度是老一輩航道職工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訓換來的。為了規章制度真正入耳、入腦,她組織大家熟讀熟記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應知應會,並多次就規章制度的落實與職工促膝談心,溝通思想,交流感情。xx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工作方法終於使班組職工明白了規章制度的重要,大家相互監督,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迄今為止,全臺未發生一起違規違紀的事情。xx訊號臺幾乎全是女職工,女同志在一起筋筋絆絆的事較多,輕則影響團結,重則給班組形象和工作帶來損害,為了增強班組職工的凝聚力,她倡導“不說小話,不講空話,不悶在心裡”的三不颱風,大家有建議當面提,有意見當面說。凡臺上職工有意見、鬧矛盾她總是找雙方談心,或者開一個工會小組會。消除隔閡,加深理解,個別職工有時對她有意見,xx就虛心聽取,主動進行自我批評。在xx的帶領下,班組人員互相關心,不分彼此,班組成員享受了“家”的溫馨,激發了職工愛臺,愛崗的真摯情感。為提高服務質量,xx年9月,xx與姐妹們一起向行輪作出堅持“文明禮貌用語,提供航道安全情況,訊號揭示準確及時”的承諾。為了表明承諾的決心,xx親自將100多份資料送到行輪,並請行輪予以監督。同時,她與全臺職工想行輪所想,急行輪所急,行輪駛入控制河段後,主動、及時、準確地介紹轄區河段的船舶動態,霧情狀況,輔助行輪安全航行。xx年4月“彩虹”號客輪在螃蟹磧擱淺,情況十分危急,聽到呼救後,xx迅速報告港監部門並通知渝道1262艇施救,使該輪轉危為安,輪方非常感動。94年以來,她所在的訊號臺指揮行輪近10萬艘次,無一錯、遲、漏掛,正常率達100%,行輪滿意率高達xx%。忠縣訊號臺被行輪譽為“水上視窗、文明使者”。

四、做個優秀的訊號員

“我不當個優秀訊號工就不配作您的女兒”這是xx剛參加工作時對父親的承諾。十多年來,尤其是加入黨組織後,她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自己對父親的承諾、實踐著自己的誓言,她常說:“訊號臺是一個平凡的崗位,不能做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服務行輪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xx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訊號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辛勤耕耘,使自己成為了一名訊號員中的佼佼者。自19xx以來,xx同ren先後共20多次受到xx航道局、xx航道局、xx航務管理局、交通部、xx市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表彰,曾被授予優秀班組長、服務能手、先進生產者、巾幗建功標兵、包起帆式先進個人、xx市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xx年xx榮獲xx市“九五”立功獎章,xx年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作為xx市榮獲xx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代表,進京參加了全國五一慶祝活動,xx年她當選為xx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出席了xx市第二次代表大會、並在會上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六大代表,xx年被xx市評為十大傑出青年。

xx深處的航道產生了一位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訊息傳來,xx航道乃至長航全線職工精神振奮,而xx知道自己作為一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代表,要不辱使命,還要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在xx航道訊號崗位上實踐好好“三個代表”。因此,工作之餘,巡迴演講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學習的身影,她所在的單位也從

政治上關心她,生活上照顧她。xx出差多,回到訊號臺,她心裡總有一種對不起臺上同志的感覺,認為自己出差在外,給臺上其她同志增添了負擔,雖然臺上早已用上了照明電、安上了自來水,但她一回到臺上,總是搶著搞清潔、做衛生,在訊號臺那蜿蜒的小路上,人們時常還可以看到她跛著腳前去交電話費的身影。臺上的姐妹們都說xx變了,變得觀念更新了,責任心更強了,說話更在理、更讓人信服了。xx所在單位黨組織的負責人說:xx沒有變,她質樸謙虛的品格、共產黨員的本色沒有變。

變的是觀念,不變的是信念。xx所在的忠縣訊號臺,隨著明年6月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將失去存在的功能,而僅xx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將失去崗位,現在xx帶著她的姐妹們堅守在訊號臺上,她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在她的身後,是一串堅實的腳印。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0

今年45歲的xxx雖然是一名肢體殘疾人,但他自強不息,奮力拼搏,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如今是建甌市靚巨集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的xxx,事業有成不忘幫扶殘疾人,公司300多名員工中有18名殘疾人。他說,自己曾走過艱難的日子,現在能幫助他人,是一種感恩,也是一種快樂。“

“現在我利用網際網路銷售產品。前兩天,我碰到兩名殘疾人,有一定文化知識卻就業無門,公司就招聘了她們,扶持她們開網店。”12月13日,記者在xxx的公司看到,他正指導新招聘的兩名女員工在網路上銷售童裝。

“過去的日子很艱難。”xxx說,他是建甌市玉山鎮榧村人,5歲時,因小兒麻痺症導致左腳肌肉萎縮,落下終身殘疾。由於身體原因,他國小還未唸完就輟學了。隨後,他去鎮上一家制衣店當學徒工,成了小裁縫。由於xxx刻苦鑽研,不懂就問,很快就從師傅那裡學到了製衣手藝。

1998年,有了豐富製衣經驗的xxx赴石獅打工,並籌劃創業之路。兩年後,他拿出所有積蓄並多方籌款,投資30萬元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加工廠,專門生產牛仔褲。“當時,窮得連買牙膏都要挑最便宜的。”xxx說,扛過那段艱辛日子,他的事業開始有了起色。

20xx年,xxx看到家鄉服裝加工企業較少,而且農村勞動力富餘,於是他與人合夥投資近百萬元回鄉創業,創辦靚巨集服飾有限公司。為了尋找貨源和拓展客戶,xxx時常拄著柺杖,帶上一個水壺、一包饅頭,走南闖北。他的毅力與誠心逐漸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創業路上多坎坷。市場風雲變幻,雖然xxx付出更多努力,但坎坷卻常與他相伴。

20xx年,由於一筆大額貨款一時無法收回,公司資金鍊斷裂,面臨倒閉。xxx多次欲放棄,但想到公司百餘名員工將面臨失業,特別是那些殘疾員工將生活無助時,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決定咬緊牙關也要把這道坎跨過去。他把家中能典當的東西都典當了,並四處借款。他堅信只要意志不垮,終究能挺過難關。

經過公司上下齊心協力,終於風雨過後現彩虹。隨後,企業將銷售重心轉向了外貿渠道,並在建甌、南平等地開辦了5個加工點。“爽童人”品牌產品遠銷紐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網際網路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xxx也不甘人後。20xx年7月,他把目光瞄向了電商運營,外銷、內銷並駕齊驅。他重金聘請人才在淘寶、善融等大型電商平臺運作網店。“現在,網店已發展到100多家,每天都能接五六百份訂單,營業額近兩萬元。今年‘雙十一’當天營業額達16萬元,全年網路銷售額會超過500萬元。”xxx興奮地說。

前不久,xxx又在建甌筍竹城工業園區徵地16畝,將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廠房1.5萬平方米,集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為一體。他說,這樣一來可為網上(居家)創業就業的殘疾人,提供質量可靠、價效比高的一手貨源;二來可快速搭建開店、運營、客服、物流等“一站式”的電子商務運營體系,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零成本居家創業。

多年來,xxx將殘疾員工當成自己的親人,多加關懷和照顧,即使在最艱難的時期,公司仍堅持為他們免費提供伙食。高位截肢的殘疾員工小葉說,吳老闆不僅給他一份工作,還手把手教他上拉鍊、縫紉等技術,讓他不僅養活了自己,還能貼補家人生活。

xxx從來不把自己當作殘疾人,創業路上永不止步。他滿懷信心地說,希望把“爽童人”這一品牌做大做強,同時盡己所能奉獻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1

xx市許多殘疾人都從心底深深地感激一個人——xxx,因為他改變了很多殘疾人的命運。

xxx籍貫xx市浦北縣,1962年12月出生,畢業於廣西大學,現任xx市肢殘人協會主席。在他的帶領下,xx肢協工作走在全區前列,20xx年、20xx年自治區殘聯連續兩年召開專題會議,推廣xx肢協經驗,為xx爭得了榮譽。同時,他還是xx市作家協會會員,所創作的作品多次榮獲xx市文聯及全國創作獎。

自助助人,做愛的傳遞者

xxx曾任原xx市機械廠副廠長,後因車禍致殘。作為後天致殘的他,曾經擁有過一方舞臺。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從一個風華正茂的企業家,變成一個高位截癱患者,這種打擊是致命的。在他生命最為灰暗的日子裡,是親人的愛、朋友的愛、眾多好心人的愛讓他走出了痛苦和迷茫,直麵人生,重新振作起來。作為殘疾人的他,深知殘疾人的痛苦和需求,從20xx年開始他和幾個志同道合,身殘志堅的殘友,發起成立專注於助殘的社團組織——xx燭光愛心協會,並任會長。作為會長,他利用他的影響力和感同身受、現身說法,整合愛心資源,幫助了450多名殘疾人走出生活的陰霾,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做好橋樑作用,服務殘疾人

20xx年、20xx年自治區殘聯兩次召開專題會議,推廣xx肢協經驗。制度化開展全國助殘日聯歡會、肢殘人活動日、國際殘疾人日和輪椅馬拉松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教育、凝聚、團結了廣大殘疾人聽黨話,跟黨走,使廣大殘疾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也讓協會真正成為黨和政府聯絡殘疾人的橋樑和紐帶。

創造條件,為廣大傷友服務

20xx年,xxx牽頭成立xx市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幫助80多名廣西和雲南等地的脊髓損傷傷友走出家門,實現生活自理,融入社會。在中肢協支援下,希望之家成立了由上海山海公司運作,北京如常集團出資出項目的山海未來小站xx分站,成為全廣西唯一的布點小站,目前已安排了10名脊髓傷友就業,實現了職業重建。

為殘疾人群體發聲,維護殘疾人權益

楊煥華是一個因車禍導致的二級肢殘的殘疾人。20xx年,他開了一個理髮店自食其力,但因他人緣好,招致隔壁同行妒忌,無端挑起事端並將他打傷。協會通過協調派出所和法院,楊煥華被打案終於得到了公正處理,得到了賠償7000多元,取得了圓滿的解決。20xx年4月27日,為了感謝協會的幫助,他給協會送來了“為殘疾人護權益,替弱勢群體撐腰”的大紅錦旗。吳恆梅是浦北縣的一個因車禍致殘的殘疾人,肇事司機一直不賠償損失,高額的醫藥費讓她陷入困頓。協會通過司法部門,幫助她利用法律援助維權,並與有關部門溝通,幫助她得到了5萬元司法救助,緩解了她的生活壓力。

推進無障礙建設

無障礙環境是方便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士等特殊群體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條件。xxx作為一個重度肢體殘疾人,是無障礙的使用者、受益者和推廣者。他利用各種機會積極為殘疾人發聲,反映殘疾人對無障礙的需求,不定期組織殘疾人對xx的公共場所進行無障礙督導,促進了xx無障礙工作的發展。20xx年xx榮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2

駱XX,男,漢族,1966年6月生,國小文化,家住左家鄉螞蚱河村,現任螞蚱河村殘疾人專職委員。“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殘疾人,在我看來,不逃避現實,勇於拼搏,創業者也沒有殘全之別。”49歲的駱XX,用艱難創業的奮鬥過程詮釋著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感悟。

1982年,駱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輟學打工,當時吃苦耐勞,意氣風發的他夢想著幹出一番事業,然而,命運跟他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歲時,他因意外,造成肢體殘疾,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迷茫過,消極過,折翼的雄鷹並沒有因此斷掉翱翔的念頭,最終他選擇勇敢的面對這一些,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18歲,他踏入社會這個大熔爐,與命運頑強抗爭,一路摸爬滾打,一路風雨泥濘,在黨和政府惠殘政策的幫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組建了溫馨的家庭,創下一份擁有31個大棚的食用菌產業,敘寫了身殘志堅,質樸平凡的人生路。

“我從不認為自己肢體殘疾就可以迴避責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但我不能因為自己殘疾就碌碌無為過一生。”當我問起他的創業歷程,駱XX語氣中多了幾分堅定。他在創業前,除了種地沒有賺錢的其他辦法,20xx年,在參加完縣殘聯組織的技術培訓會後,駱XX決定種植食用菌。剛開始的他,一無技術,二無資金,在鄉政府的幫助下,他成功申請貸款10萬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步。當時的駱XX在食用菌種植領域還是一個“門外漢”,他想盡一切辦法克服技術上的重重困難,在鄉政府安排的老種植戶的引導下,憑著虛心求學,大膽創新的精神,靠著堅強的毅力,精心的經營,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萬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駱XX幹勁更足了,隨著不停的摸索和經驗的積累,他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種植規模也不斷擴大,駱XX靠著自強自立和努力拼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拓了一番新的事業,可是看著和他一樣的殘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難,駱XX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忠厚實在的他有一股闖勁和幹勁,更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種植期間,他積極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開拓他們的眼界,增強他們面向社會生活的堅強自信心。僅第一年,駱XX發出的工資就達5萬餘元,他還積極動員周圍村民種植食用菌,毫無保留的給予新的種植戶免費技術指導,成為全鄉殘疾人自強創業的模範。經過三年艱難的打拼,駱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個,種植食用菌6萬餘袋,年收入達6萬元,每年帶動就業人數10餘人。

殘疾人本身就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愛,而駱XX卻做到了去關愛別人。從他擔任殘疾人專職委員以來,在發展種植好食用菌的同時更是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殘疾人服務,他工作求真務實,勤奮努力,在殘疾人專職委員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身殘志堅的駱XX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殘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強自立,敢於面對現實,樂於面對生活,勇於面對挑戰,以平淡的心態面對人生,雖說在別人看來,他沒有傳奇故事,但他積極進取,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的開拓精神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常說,“是政府幫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而我們更堅信,創業者沒有先後之序,沒有大小之分,更沒有殘全之別。身殘志不殘!身體的殘疾給他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他沒有被這壓倒,他,一個平凡的人,他要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殘月依舊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蹟給所有身患不幸的殘疾人一個啟示:弱者不是殘疾人的代名詞,憐憫和同情不是他們的期待,創造與奉獻才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目前,駱XX的食用菌產業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負各級殘聯對他的期望,他爭取把食用菌發展的更好,並開闢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殘疾人得到就業,帶領更多的殘疾人,走出一條自強創業的新路,為建立和諧社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3

每天中心一開門,就有患頸椎病的、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跨進門來,連一名韓國客商也屢次前來求醫,著實給這個小小的診所帶來了名聲。

9歲那年,戴xx突然雙目失明,從此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永遠在那雙幼稚清純的瞳孔裡定格。他還是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啊!命運無情的打擊給他和家人帶來的痛苦,是永遠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啊。

在命運面前,是順從,還是抗爭?戴xx不想低頭,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他被家裡安排到南昌盲校學習。8年一晃就過去,他勤學苦練,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藝,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開張了,戴xx覺得自己空無影像的世界豐富起來,生活變得有意義了。當人們解除了病痛,離開診所前誇著他手上工夫好時,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從小就經歷了那麼一場磨難,使戴xx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來救治的是殘疾人或家境困難的人,他就主動減免治療費用。從前年5月開張到現在,已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多元。

一天,一個被骨質增生困擾多年的農村盲人來到診所。戴xx一聽到對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憐憫,熱情地拉著他坐下,為他治病。一星期後,患者病痛消失了,戴xx把他送出門,分文未收。去年,有個叫楊洋的小孩子,只有半歲,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頸,四處治療空無效果,戴xx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療,先天性斜頸竟神奇地痊癒了。

現在,為了帶動殘疾人就業,戴xx正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按摩技術教給別人,陳玉英、李宗春、王德華等6名盲人從他這裡學到技術後,紛紛開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問:你把技術傳給了別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飯碗?戴xx說:有飯大家一起吃。我一個盲人,還能給社會作點貢獻,活得真有意義,太使人高興了!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4

馬XX,肢體二級殘疾人,環山辦事處馬家庵居委會診所醫生。40多年來,他堅持不輟為周圍村居的群眾看病、為200多名老人義務服務、研究中藥配方,用殘疾的軀體、用自己的執著和堅持譜寫了一首強者之歌。

3歲時馬XX突患腦膜炎,當時家裡貧困,沒有錢,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從此,他的雙腿嚴重殘疾,到了無法走路甚至無法動彈的地步,但是他沒有放棄,在艱難的求學過程中,立下了自己的志向:立志學醫幫助天下貧窮人看病,絕不讓太多的窮孩子因為沒錢看病而遺恨終生。

在學醫過程中,馬XX拜老中醫為師,學習藥理、研究藥性、練習鍼灸,望、聞、問、切把握得恰到好處,同時又研究西醫理論,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新路子。為了練習鍼灸,他在自己稍為靈活的右腿上扎穴道,整個腿佈滿了針眼,好幾次差點出危險。汗水、勤奮加上天生的聰慧,馬XX的輸液證、中醫證、鍼灸證、鄉村醫生證、行醫資格證等都一次性過關。

在最基層的崗位上,馬XX守護著鄉親們的健康,把對鄉親、對病人的關懷體現在點點滴滴的言行中:他的藥價極為低廉,一般的小病塊兒八毛都不要;他常常拄著柺杖騎一輛破摩托車,揹著藥箱到鄉親家中送醫送藥;他為全村老人免費體檢,並給8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哪裡有災難,他總是積極捐錢捐物,從來不計較得與失……他的真心付出贏得了患者好評,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級主管部門授予:“優秀醫務工作者”、“白衣天使”、“患者貼心人”“威海市最美鄉村醫生”等稱號。

馬XX熱心殘疾人事業,關心殘疾人生活。有的殘疾人沒有生活技能,他就向他們傳授按摩技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多年來,他培訓了3名殘疾人按摩師,讓他們自立自強;為無數殘疾人免費看病,擔任免費心理醫生,幫助殘疾人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給他們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他讓女兒也上了醫學院,學習中醫,以便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大的幫助。

“人活著是要有一種精神一個目標的,我困難的時候父老鄉親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與支援,我現在挺過來了,就要盡心盡力地報答,這也是我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所要求的。”馬XX是這樣說的,40多年來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殘疾人的主要事蹟15

xx,男,彝族,1986年10月出生,籍貫昭覺。20xx年6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為更好的回報家鄉,建設昭覺,畢業後主動回到家鄉,成為了昭覺縣殘疾人事業發展中一名普通的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他時刻不忘肩負的使命和初衷初心,以服務人民為己任,在上級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主動請纓,擔負最重的脫貧任務,從此,便以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孜孜不倦,任勞任怨,想辦法,爭專案,為幫扶的村致富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也為幫扶村20xx年順利脫貧退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紮根農戶,因地制宜開展扶貧工作

為及時瞭解情況,儘快進入角色,xx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積極開展村情民意走訪,克服交通、生活不便等困難,為做到精準幫扶,每天穿梭在田間地頭、群眾家中,同第一書記、村兩委一起,來來回回無數次。不論天晴下雨,堅持深入到群眾中走訪調研,瞭解農戶基本情況,宣傳政策。雖然一開始農戶的不理解讓他沒少吃閉門羹,但xx不氣餒,堅持進村入戶講解宣傳相關扶貧政策,通過不懈的努力讓群眾們逐漸接受了他,會與他拉家常,聊生活。

駐村以來共走訪農戶1000餘人,其中貧困戶99戶,掌握村情民意第一手資料,找準工作的切入點。通過深入調查走訪,瞭解到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絕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年輕人基本外出務工,家裡留守兒童較多。於是他與“包片”分組的鄉、村、社幹部一起,嚴格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根據貧困戶基本情況,進行逐戶登記造冊,分析致貧原因,仔細擬定村幫扶計劃。經常因為走訪錯過吃飯的時間,回到村裡“一袋方便麵”就解決了午餐問題。在平時工作中,他還協助村扶貧專幹整理貧困戶資料,做到一戶一檔,一目瞭然。

由於瑞聯村貧困人口多,為方便查閱,整理的資料大部分需要電腦列印,面對人手不夠的情況,xx立即充當扶貧資訊錄入員,加班加點將貧困戶基本資訊全部錄入系統,檔案整理得到了扶貧戰線同仁們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肯定。為確保資訊系統準確無誤,在精準扶貧國辦系統基礎資訊錄入期間,更是通宵達旦地工作。同時,脫貧攻堅需要大量的工作落實佐證資料,主動承擔工作中的資料整理和補充完善工作,全面負責全村脫貧攻堅“三落實”各項資料彙編、裝檔。

真抓實幹,傾心為民辦好實事

20xx年全鄉開始實施“三類人員”危房改造,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對全村危房戶認真開展排查清理,進行改建、重建,經過排查摸底,發現有15戶符合改造條件,上報鄉政府後,部分貧困戶因各種原因不想重建,沒有認識到危房繼續居住的嚴重後果,xx瞭解情況後立即與村幹部一起去相關貧困戶家中做思想工作,最終全部危房戶同意按要求改建、新建房屋,在20xx年6月全部完成建設。

為保證全村農戶全面實現脫貧奔康,對收入達不到預期,增收發展有困難的農戶,根據農戶實際,制定個性化幫扶措施,建立臺賬,通過解決公益性崗位、納入低保五保等各項保障幫扶措施,保證農戶收入穩步增長。身為一名普通的殘疾人工作者,在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的同時,不忘本職工作,積極爭取了東西部協作廣東佛山禪城區殘聯幫扶專案,爭取幫扶專案資金3萬元,為全村29名殘疾人開展專項幫扶,通過配發輔助器具、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發放發展生產物資等形式為殘疾人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發展增收能力。

關心群眾,注意傾聽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熱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xx吃苦耐勞、盡職盡責,始終把群眾放在最高位置,切實幫助和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不斷學習,提高扶貧工作能力

xx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嚴格,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對照、檢查、規範自己的行為。作為縣直單位幫扶人員,怎樣才能做好幫扶工作?怎樣才能讓村民脫貧,更快走上致富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年來,xx十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利用業餘時間和崗位鍛鍊的機會,不斷加強學習,把學習貫穿駐村工作始終。一是堅持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駐村工作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二是結合自身職責任務,廣泛地學習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保障、農村低保五保、醫療保障、安全住房建設等業務知識,提高農村工作業務能力;三是虛心向基層幹部群眾學習請教,學習掌握農村工作好的經驗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理論水平和實戰經驗,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內涵,按照脫貧攻堅的要求,找準了工作方向,抓住了工作重點。

除此之外,他還認真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會議、培訓,吃透政策和精神,學習上級關於脫貧工作的檔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能夠嚴守駐村工作紀律,絕不損害群眾利益,處處為群眾著想。面對困難和挑戰,他沒有一絲畏懼,始終樹立堅持服務為民的理念,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瞭解群眾的想法、看法。始終把扶貧工作當作是磨練作風、提高能力、增長才乾的大考場。緊緊圍繞駐村工作新形式新任務,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獲得群眾的廣泛認可,樹立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光輝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