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故事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2W

清明節的故事1

據悉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開始爭相效仿,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特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故事集錦15篇

據悉,清明節又叫踏青節,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祭祖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每年到了清明節,路上的行人絡繹不絕,交通現象非常的擁堵。

傳統節日清明節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太子為了躲避禍害,在人間流亡,其他的臣子看太子落難,都紛紛離去,只剩下少部分臣子追隨,而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個,太子在躲難期間餓昏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太子,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他吃了。十九年後,太子安全回國,做了君主。

太子做了君主後,重賞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勸介子推面君討賞,他最鄙視這種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重耳聽說後,就想把介子推從山上拉下來,可山上樹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煙把他薰下來,結果介子推死了,還留下了一x書是:“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長清明。”所以這天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的故事2

本來我們每一次都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開始回老家過清明的,可是因為某種原因,我們去不了了。(嗚呼,好可惜!少了一次最佳燒火煮飯的機會。)只好等到清明節這天一大早回老家了。我們做清明分村裡的清明和家裡的清明。清明節前一天,他們已經做完村裡的清明瞭。所以,清明節那天,我們只做家裡的清明就可以啦!

清明節這一天,我們6點20分便起床準備了。9點時分我們到達福堂村——我的老家。這時,大部隊已經出發了,我們匆匆喝了碗粥便趕過去。由於今天天氣好好,刮北風,不下雨,路也沒有以前那麼爛,所以,我們大部分都是坐車的。

我們祭掃的第一個墓是一個太祖(爸爸的爺爺)。據說太祖是在姑媽大約五歲時去世的。等大人們把所有的雜草都清除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燒香祭拜了。這時,啟小叔上前去點了三支香菸堅在墓碑前,逗樂著說:“阿太,抽點小煙吧,抽習慣就好了,咱也趕點時髦。”頓時,我們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收拾好東西之後,我們便開始放炮了。“轟隆隆!”這炮也太響了吧,我還是先避一避吧。燒完炮後,我們又上車去其它地方了。其實,開車去做清時很考驗司機的技術,因為福堂村周圍的路是出了名的難走,要是又下雨,可能連路都走不了了。

就這樣,我們坐一會兒車,走一會兒路。餓了吃餅乾、糖果、饅頭、糯米飯。渴了,有兩箱礦泉水。我們從早上9點一直做到下午3點,掃了二十多個墓,真像去春遊。

我們高興地回到了村裡,家裡的人們正在殺雞殺魚呢!我休息了一會兒,便和夥伴們玩起了“鬥地主”,好不高興!

下午四點時,豐盛的晚餐開席了,有雞、有香豬、有水魚、有扣肉、有狗肉……香味襲人,受不了了,開吃!我們三大桌人吃得不亦樂乎。

快六點時,我們出發回家了。

這一次清明節,是我最快樂的一次!

清明節的故事3

清明節和春秋有名的晉文公有關。話說晉文公重耳還在做公子的時候被迫害逃亡國外,途中又累又餓,讓手下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當大家正著急的時候,有個叫介子推(古代人名都好奇怪)的,到僻靜處,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做了一鍋肉湯給晉公子重耳。

晉文公

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後,大事封賞了以前跟自己逃亡的群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替介子推鳴不平,讓介子推找晉文公求賞,介子推卻默默的退出,隱居了。

後來晉文公經過別人提醒,追悔莫及。派人到處尋找介子推。最終打聽到介子推在一座山裡,可是山太大,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來放火燒山。但是仍然沒見介子推出來,後來在一顆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揹著自己老母,已經死了。在樹洞裡發現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介子推

晉文公很傷心,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次年晉文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非常高興,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告知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踏青

到了宋代,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習俗,形成了以踏青掃墓為主要活動的節日,並流傳了下來。

清明節的故事4

青團是與一個節氣——寒食聯絡在一起的。那天不能吃熱的東西。主要是用來懷念一個叫介子推的賢臣的。他死於人為的森林大火。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食物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麵糰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4、饊子(sǎn)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5、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6、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7、薄餅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裡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著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8、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麵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白麵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

清明節的故事5

我來告訴你有關於我和清明的事吧。清明節的第二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杭州遊玩。那裡有太子灣公園,西湖……。媽媽爸爸先帶我去了太子灣公園看櫻花。

那一些櫻花是早櫻,有粉色的,淡紅色的,硃紅色的,顏色非常鮮豔。有一種櫻花很特別,呈粉色和雪白色漸變,非常好看。遠看它們,就像一團團粉色的棉花,它們長得高高的,搖擺著樹枝,笑顏逐開,好歡迎我們的到來。近看,花中間有幾根上面是黃色的,下面有一絲絲奶白色的莖,它的花片是粉色的,就像小姑娘穿了一條粉色的裙子一樣,花片的外面則是淡粉色的,花片摸起來非常平滑,薄薄的,它的樣子非常好。它的樹枝彎彎的,就像害羞的小姑娘,越走到裡面,櫻花就越好看,看得讓我心曠神怡。櫻花樹很高,要好幾個我疊在一起才能跟它比,我還摸了幾下樹枝,非常粗糙就像一塊石頭。

突然,來了一陣大風,把櫻花吹得滿天都是,就像下了櫻花雪,那櫻花雪就像雨點一樣飄下來,櫻花雪落下來,有一些落到了我的頭上,有一些落到我的帽子上,真美啊,讓我讚歎不已。

遊客們有的大聲地說:“真美啊。”有一些人揚起手,追著櫻花跑,想抓住那幾片花片,把花片抓住了,還有更多的花片落下來,把整片大地變得香氣迷人。

多漂亮的花啊!多美的花呀!這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的故事6

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戰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鑑於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

糊塗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極大的摧殘和打擊。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汙。屈原道:“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意思是:我寧肯跳進江水中去,葬身在魚肚裡,哪能使自己潔白的品質蒙受世俗的灰塵?)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也有另一種故事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是春秋時代楚國人,楚平王殺了他的父親,他怒奔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完成霸業,並攻陷楚國,把楚平王的屍體從墳墓裡挖了出來,鞭打了三百下,以報殺父之仇。但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十分專橫,不但不聽伍子胥“聯齊抗越”之計,反而聽信讒

言,賜劍令伍子胥自盡,還在五月五日把伍子胥的屍體扔到了錢塘江中。從此,江浙一帶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各種祭祀伍子胥的活動,這也就成為後來端午節種種風俗的起源。

這些故事,世世代代在兩岸民間廣泛流傳,使端午節帶上了一種悲壯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故事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是在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到了春秋時代,晉國公重耳逃亡在外,在飢寒交迫之時,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奈只好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帶母親出來,誰知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於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便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禁火吃冷食。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晒晒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各地的不同,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浙江南部各地採摘田野裡的棉菜(又稱鼠麴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蔔絲與春筍,製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在一些地方,於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據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清明節的故事7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第一個有假日的清明節。我們在這一天緬懷先古,懷念已死去的親人。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蒙受迫害,四處逃難。一次飢餓難忍,命家臣介子推去找吃的,介子推不忍心看著主人一天天消瘦,就在自己的大腿上挖下一塊肉燒熟後給重耳吃下,介子推也因此患下了腿疾。重耳知道後非常感激,發誓不忘介子推的忠義。幾年後,重耳重新登上了王位,併成了春秋的一代霸主晉文公。當年和重耳一起逃難的大臣都獲得了封賞,唯獨介子推不在其中,他揹著母親逃到了深山。晉文公想起後非常愧疚,想重新啟用這位與己共過患難的老臣,但介子推歸隱之心已決。晉文公下令燒山,心想這樣可以逼著介子推出來做官。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坐在一棵柳樹下直到燒死也未肯出來。晉文公非常後悔,下令全國每年的這一天,不準燒火,食物只能生吃。這便是清明節的'頭一天寒食節的來歷。

我家祖上原來住在江北,在清朝道光年間,為逃避戰火來到皖南山區,到我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

他的墳沒有墓碑,靜靜的座落在一個山嘴,足有150年了吧。“他應該是我們家在江南的第一世祖了”,爺爺告訴我說。我懷著極大的敬意在他的墳頭插上一面清明旗。在他的墳頭不遠處有一片亂石堆,爺爺說這裡埋著一位屠戶,因為我們祖上在他那裡賒了幾斤豬肉,欠他三文錢一直沒給,等有了錢了想還時,屠戶已經死了。屠戶沒有後人,所以每年的清明,我們家都要在他的墳頭燒上紙錢。我想,人在飢餓的時候,幾斤肉是足可以救人一命的。於是,我懷著更加崇敬的心情在亂石堆上插上一面清明旗。

接下來的墳我更熟悉了,有的在畫像上見過,有的在照片上見過。最新的墓碑上篆刻著包括我在內的十幾位立碑人的名字,那便是曾祖父的新墳。曾祖父靜靜地躺在那裡,我彷彿又看見他伸出慈愛的手,給我包壓歲錢。我站在墳前,靜默了很久。

晚上的新聞聯播,播放了中外華人祭拜炎帝陵和黃帝陵的情景。炎帝和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先祖,他們早在5000多年前,就帶領部落民眾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大陸人民和臺灣人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一家人。想起這些,“祖國”二字在我的腦海裡漸漸清晰起來,並且分量越來越重。

清明節的故事8

清明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中國人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些地方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放風箏、插柳等傳統活動。不過,最初的清明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種節氣,真正把它變成節日還起源於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專寵一個叫驪姬的妃子。驪姬雖然有著天使般的面孔,但內心非常歹毒。她為了自己所生的兒子奚齊能夠成為晉國的下一任國君,就想盡辦法調撥晉獻公和他另外幾個兒子的關係。最後,太子申生自縊身亡,公子重耳、夷吾被迫出逃。

重耳的逃亡生涯可謂是歷經劫波。先是父親晉獻公派人要殺死他。後來他的弟弟夷吾在秦國的幫助下繼位成為晉惠公,但夷吾擔心重耳才能出眾,怕影響到他的地位,於是也派出刺客要取他性命。重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過著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不過,雖然重耳混的很慘,但還是有一批晉國的大臣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一起到處逃亡,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重耳等人逃亡到了衛國。他身邊一個隨從因忍受不了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於是將重耳的錢糧全部捲走跑路了。本來,重耳一行人的日子就已經過的非常清苦,如今錢糧全部被偷,頓時就陷入了絕境。重耳身邊的大臣跑去向當地農夫求助,可農夫看到這群衣不蔽體的人,以為他們是乞丐,不但不給予幫助,還將他們嘲笑了一番。眼看重耳餓的都快要暈過去了,大臣們只好各自上山採集野菜為大家充飢。介子推進山採集了野菜後,不忍看到重耳日漸憔悴,於是他用刀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塊,扔進野菜湯裡,一起煮熟給重耳吃。

後來,重耳才得知了自己當天吃到的肉竟然是介子推身上割下的,內心非常感動。他當即表示,有朝一日,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公元前636年,重耳結束了十九年逃亡生涯,成為了晉國的國君,是為晉文公。那些陪晉文公一起逃亡的大臣爭相開始邀功請賞。見此情景,介子推感到非常憤慨。他說,晉文公成為國君,實為天意,大臣忠君是理所當然,怎麼能以此要求賞賜呢?看著當年那些一起度過艱難歲月的同伴如今各個爭功請賞,醜態百出,介子推覺得很氣憤。於是他帶著老母親走進深山,成為了一名隱士。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晉文公才得知介子推沒有得到任何封賞,隻身帶著母親隱居深山。想到當年他“割股奉君”之事,晉文公深感慚愧。於是他帶著人馬進山,想要親自將介子推請出山。可是,山林那麼大,想找到一個隱士那簡直如同大海撈針。晉文公身邊一個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只要在山的三面放火,留出一面,那麼介子推必然會在火勢的逼迫下從山中走出。晉文公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下令三面燒山。可沒想到火勢很快就迅速蔓延開來,將整片山林都給燒光了。

大火過後,人們在一棵燒焦的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體。在屍體旁邊的樹洞中,找到了一首介子推寫的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民間的掃墓祭祖活動也都定在了這一日。

寒食節在時間上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到了秦漢時期,掃墓祭祖的風氣日漸興盛,人們常常將掃墓時間從寒食節延至清明。隨著時間的流逝,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兩個節日融合為一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清明節了。

清明節的故事9

轉眼又到清明時節。望著滿山無名的野花和青青雜草,想起故鄉父親墳塋前那塊靜靜的墓碑,我的內心猶如刀絞般疼痛,不知不覺酸澀的淚水已溢滿了眼眶。

父親是在去年清明節離開我們的,當我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趕回老家時,來自縣城各地的親朋好友已把農村的小屋圍得水洩不通,姐姐和弟弟的6個孩子早已跪拜在父親靈堂前泣不成聲。弟弟對我說:“父親走時還不停地念叨你的婚事呢!”我深深知道所有的鄰里鄉親都希望我這次能帶他們盼望數年的城裡媳婦回來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父親於1930年10月出生,那時家境貧寒,14歲才進入村裡的國小念書。剛讀三年國小的父親不得不輟學回家,與兩位哥哥一道跟著爺爺奶奶下地幹活。遇到天災收成不好的年月,一家人除了交地主的糧租,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飢寒交迫地過著苦難的日子。直到解放後土地改革,村裡成立農業合作社後農民自己擁有了土地,家裡的生活條件才開始慢慢好起來,因此父親對黨的恩情念念不忘,喜悅的內心時常發出由衷的讚歎。

隨著生活的逐漸好轉,父親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家鄉地處偏僻不通公路,十里八鄉沒有醫院和衛生所,孩子生病全部憑自己的經驗和土偏方治療,加之當時各種疾病流行,農村嬰兒成活率比較低,有些孩子長到四、五歲大生病不久就夭折了。因為這些條件和因素,父母先後生育了四個孩子都沒能挺過這個關,而立之年後父母生了姐姐,我和孿生弟弟出生時,父母早已過不惑之年,我們的到來更是給家裡帶來了無盡的希望和歡樂。

也許是鄉鄰的善舉感動了蒼天,我們姐弟三人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中,在新中國日益完善的醫療體制下,幾乎沒有生什麼大病就活蹦亂跳地漸漸長大。應該說中年得子的父母對兒女婚事的關心勝過一切,但就在我和弟弟大學聯考落榜,對人生前途茫然無措的那年春天,父親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晚上他把我和弟弟叫到身邊,鄭重地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不容易呀!你們兄弟倆都去當兵報效祖國吧!”就這樣我在父親的無限希冀中報名當兵,去了遙遠的山西部隊那片黃土高原,弟弟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臨走時父親對我說:“到部隊後要聽領導的話,好好工作,為家鄉人民爭光”。從此我和父親的感情只能在弟弟與我頻頻來去的兩地鴻書中默默傳遞。

光陰荏苒,歲月匆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在部隊立了功、提了幹,後來又調到離家不足千里的重慶軍營,但因部隊工作繁忙我卻很少回老家陪伴和看望父親。20xx年春天,正當我在部隊進行軍事理論知識集訓時,弟弟的一個電話使我的腦袋突然象鑽進了蜜蜂一樣嗡嗡作響,父親因肺部感染住進了省城的醫院。此時我才真正感覺到自己不在身邊這些年欠父親的感情太多太多……

八十二歲高齡的父親,經過這次病痛的折磨後,再也沒有了原來的精神,身體慢慢開始消瘦。去年春節我回家探親,曾經健壯的父親已經不能獨立行走,我用外甥女從省城買來的輪椅推著已經臥床半年的父親,到村裡的馬路上走走看看。每到一處他都能熟悉地說出田間地頭的名字,以及曾經在這裡和鄉親們生活發生過的許多故事。父親雖然文化不高,但經過自學後也算得上是村裡有文化的人。由於父親處世公平、為人正直,在他短暫的人生中曾經先後擔任過37年的生產隊會計,所以對於村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並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知道這個世界留給父親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一邊給他講我在部隊的成長進步,一邊給他介紹祖國各地發生的深刻變化。這時父親浮腫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喃喃地說:“這麼美好的生活,你還不趕快把家成了,到時我”走“了已安心呀!”

父親真的“走”了,我卻沒有完成父親的遺願,春節的短暫團聚僅成為我和父親的永別。這時忙前忙後料理父親後事的姐夫對我說:“父親臨走的時候特意交代我們,要在他墳前立一塊墓碑便於以後的孩子們尋找。我們準備把孩子們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你看你的怎麼辦?”此時此刻我才再一次感受到對不起生我養我的故鄉這塊熟悉的熱土,對不起關心我的各位親朋好友和父老鄉親,對不起帶著深深遺憾離開我們的至愛父親。我的婚事已經成為父老鄉親們對我的唯一希望,畢竟我已經都過了不惑之年。

其實,自從去年春節後,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到處相親,儘量爭取讓父親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兒子成家。也許是自己的內心過於急於求成,或許是當今社會男女青年的愛情摻雜了太多太多的物質與功利,往往寄予厚望的美好愛情偏偏就難以如願。原以為離開部隊到地方工作後,接觸交往女性的時間和機會更多些。殊不知由於年齡的緣故,我的選擇面越來越受到各種條件和非理性因素的制約,加之我長期在部隊養成的正直、果敢、剛毅、理性的軍人素質和作風,使得自己在與地方姑娘的交往中缺少許多靈活、委婉與浪漫,來之不易的幾次相親都在和姑娘的短暫交往後無疾而終。

一年的時間轉瞬即逝。今年春節,我因值班而未能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春節長假的剩餘時間裡,我獨自一人漫步在城市的街頭,聽著不時響起的隆隆鞭炮聲,看到鄰居喜慶團圓的熱鬧場景,我的思緒便飛到了遙遠的故鄉,此時侄女從老家打來電話:“伯伯,你是不是沒有找到伯孃不好意思回來了喲?我們明天要去給爺爺上墳,又要看到爺爺的墓碑,你的名字後面什麼時候才刻上伯孃的名字呀?”聽到侄女稚嫩的聲音,我的眼眶再一次溢滿了滾燙的淚水,目光呆滯地凝視著遠方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家園,起伏的內心象打翻了五味瓶久久難以平靜。

春節的喧囂已經遠去,復甦的大地永珍更新,層層疊疊的故鄉山巒早已是草長鶯飛,百花盛開。銘記著家鄉父老的殷切期望與囑託,懷著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帶著對家人和父親的深深愧疚,看著即將到來的清明祭日,父親在世時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離別時的親切話語時常縈繞在耳邊,淚眼朦朧中遠山父親墳塋前那塊無聲的墓碑又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

清明節的故事10

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於這個節日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說呢。

兩千多年前,晉國發生內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國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重耳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餓得頭昏眼花,全身無力。隨臣介子推偷偷個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送給重耳,重耳狼吞虎嚥的吃完了,問:“這是哪來的肉?”介子推把真實情況告訴他,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說:“你這樣待我,我日後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與重心長的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主公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位賢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終於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晉文公。他念著介子推的好處,想封他做個大官。於是,他幾次派人去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做官,都一一回絕了,晉文公又親自上門去請,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見大門緊鎖。原來介子推不願見他,揹著老母親躲到山裡去了。

晉文公派人前去尋找。可是荒山野嶺找一個人哪兒那麼容易呀!有個大臣獻計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會走出來的。晉文公同意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去不見介子推出來。大火熄滅後,人們進山尋找,發現介子推和母親坐在一棵燒焦的老柳樹下,已經死了。晉文公見狀,放聲痛哭。當他派人來安葬介子推的時候,發現老柳樹的樹洞裡有一封介子推的x書,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將x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老柳樹下,並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飯,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們走到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之後,晉文公把這棵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又把寒食節之後的一天定為清明節。

晉文公一直把晉文公的x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們安居樂業,對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清明節,大家都要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慢慢的,清明節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要祭祀、掃墓。

清明節的故事11

清明節故事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

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孃在天有靈,現在風颳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孃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

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清明節的傳說:介子推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成為節日的節氣,其由來則與綿山介子推的故事有關。

春秋時代的晉國,晉獻公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晉獻公的第二個兒子重耳為了避免自相殘殺,流亡國外十九年。晉國的臣子介子推敬佩重耳的人品,捨命相隨,在重耳最危難的時刻曾割股奉君。君臣一起經常討論救國、治國方略,關係融洽。重耳曾言,如果自己將來能做國君,一定重報介公之恩。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終於打回晉國,當上了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復國之後,大宴群臣,論功行賞,卻沒有給經常提意見的介子推任何官位和賞賜的東西。介子推不屑與整天在晉文公身邊阿諛的小

人為伍,更為晉文公復國之後沒有施行清明政治感到失望。於是帶著老母上了綿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有人開始議論了,說晉文公忘恩負義,不用賢臣,晉文公慢慢地也聽到了這些議論,他似乎感覺到自己做的有些不對,趕緊叫人去請介子推,才知道介子推已經去綿山隱居了。為了讓臣下知道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昏君,平息人們的議論,晉文公急於找回介子推。他帶領群臣來到綿山,尋找介子推。

綿山澗壑萬仞,峭壁嶙峋,山路崎嶇,加之介子推有意躲避,怎麼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心裡起急,但也無可奈何。晉文公的手下也是各有心思,有的希望介子推回來,輔佐晉文公治理天下,有的卻怕介子推回來,奪了自己的恩寵。一個手下向晉文公諫言說,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大王您派人放火燒綿山,介子推怕傷了老母,一定會出來見您。亂了方寸的晉文公見介子推心切,竟糊里糊塗地採納了這個主意,命人在綿山上放起火來。時值仲春,風大物燥,煙火吞沒了整個綿山。大火燒了幾天也沒有見到介子推的影子。大火熄滅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已經和母親被燒死在山頂一棵大柳樹下。晉文公想起介子推對自己的忠心和肺腑之語,扶著被燒死的大柳樹不禁嚎啕大哭。他讓人將介子推母子葬于山嶺之上,改綿山之名為介山,“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同時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後105天全國禁止動煙火,只許吃冷食,是為寒食節,以示紀念介子推。

第二年寒食節的翌日,晉文公到綿山介子推殉難的大柳樹下來弔祭,發現被燒死的大柳樹上已生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復國之後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張,感慨萬千,下令封這棵柳樹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從此晉文公整肅政務,發展生產,晉國終於強大起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隨著國家影響力的增大,寒食節、清明節的習俗流行於大江南北,唐代詩人盧象賦詩云:“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其實,寒食習俗起源於古代鑽木取薪火之制。清明作為一個節氣,遠在周代也已經確定。寒食節、清明節不過是統治者用國家命令的形式強化了,並流傳下來。此後,隨著時間的遷移,寒食節的習俗漸漸融入了清明節。清明節成為二十四個節氣中唯一具有人文歷史的節日,人們在清明之際懷念逝者、祭祀先祖漸成習俗。

清明節的故事12

從根本上講,二十四節氣是由地球公轉時所在的位置確定的。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總之,四五清明說起來是一個農曆的節氣,但它是用陽曆方法確定下來的日子,這個說法在使用公曆以前是沒有的。就好像說3月21日是春分,6月23日是夏至一樣。用節氣來反映太陽的運動規律是中國古人了不起的發明。

清明節的故事13

在不知不覺中,新的一年的清明節在政府倡導文明祭掃,緬懷先人的氛圍中到來。身為高中生的我,收到了來自房山檔案局館的一本電子書《清明節的故事(定稿)》,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有用的知識。

中古傳統節日中我們可以追溯一下這個節日的起源。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氏族社會。從炎黃部族的合併,到大禹治水,再到後來的寒食節的起源,無不彰顯著中華傳統文明的深刻內涵。在清明節中,我們不僅可以跟隨家長一同文明的安全的到已經逝去的親人的墓前寄託我們的哀思,表打我們對使者的懷念,還可以在家中瞭解到這莫精彩的文化知識,真是太有意義了。

中華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世界上能夠繁榮發展,飽學之士的刻苦努力是功不可沒的。在這個清明節與以往我所經歷的清明節有很大不同,因為我認真的從書中瞭解到,韋編三絕,鑿壁偷光,目不窺園等激勵有志青年人認真學習的故事,其實這也是我們緬懷歷代為社會進步做出傑出貢獻的文人的一種緬懷。

中華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世界上能夠繁榮發展,誠實守信的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延伸,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商鞅立木為信,晏殊的誠實等無不鼓舞和激勵著我們熱情的誠實待人。

緬懷先烈,一直是每一名有良心的中國人沒有忘記的活動,尤其是中學生的我們要立志為振興中華而奮鬥努力。

植樹,放風箏,踏青也是我們的必需活動。多到戶外活動有利於我們的身體成長和發育和健康。總之,這個清明我國的有意義。

清明節的故事14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的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尋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在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的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以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一個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故事15

掃墓的故事

相傳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後想回老家祭拜父母,但由於連年戰爭,使祠堂周圍長滿雜草,破損不堪。雖然部下翻了個遍,可直到黃昏也沒有找到劉邦父母的碑牌。

最後,劉邦沒辦法,開始請求神明。他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捏在手中。劉邦向上蒼禱告說:“希望爹孃在天有靈,如果有紙片落在哪一塊碑上連風都吹不動,那就是爹孃的。”說完,劉邦把紙片拋向空中。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塊斷掉的碑牌上,無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一瞧,上面真的刻有一個劉字。

劉邦高興的不得了,馬上讓人重新整修,而且以後每年的清明節都會返鄉祭拜父母。後來,民間也紛紛效仿,並且用小石塊壓幾張紙片在上面,表示是有人祭掃的。

吃青團的故事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的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至一片農地。這時,一位農民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沒有抓到人,便在附近的村莊設崗哨,檢查每一個進出村的人,防止有人給陳太平帶食物吃。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不小心在艾草上摔了一跤。頓時,他計上心頭。農民採了些艾草回家洗乾淨並煮爛,然後將青色的艾草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個個青色的米糰子。最後,把青色的米糰子放在青草裡,混過了村口檢查的哨兵。

陳太平吃了青色的米團後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很好吃。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返回軍營。後來,陳太平將這種吃法教給所有將士,隨之,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編柳枝的故事

據說,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早年因為皇位之爭被迫放逐在外。在流亡期間,許多追隨者忍受不住艱苦紛紛離去。有一次,晉文公餓暈了過去,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追隨者為了救晉文公,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晉文公吃。

後來,晉文公成功登上皇位。但介子推不屑與小人為伍,便帶著母親上了綿山過起了隱居生活。有一次,晉文公想到介子推覺得心中有愧,想請介子推出山,但是奈何怎麼請介子推都沒有答應。最後,晉文公聽信小人之言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沒有出來,與母親一起死在了山頂上的一棵大柳樹下。

晉文公對著介子推的屍體嚎啕大哭,第二年,他領著群臣登山祭奠時,只見那棵柳樹死而復活。於是,晉文公掐下一節柳枝編成圈戴在頭上,表示對介子推的悼念。後來,世人們也紛紛效仿,寓意對逝者的懷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