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31K

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7篇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1

(一)保險業務總量較低,產險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近年來,我市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消費力不足等問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較低。保險業正處於成長階段,社會公眾的保險意識還比較淡薄,產險市場缺乏有序競爭,有效供給不足。儘管我市的產險業與全國產險業一樣,在開放以後才開始恢復業務,但與我省其他地區尤其是與蘇南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尚處於較低的水平。以20xx年來說,107055萬元的財產險保費收入佔全省財產險總保費收入的2.23%,而20xx年我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生產總值的3.83%。這說明我市的財產保險規模小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總量低,地方經濟的發展制約了產險的快速發展。

(二)寡頭壟斷競爭格局依然明顯,缺乏適度競爭

從目前的產險市場供給主體來看,參加產險市場的保險公司數量偏少。雖然我市產險公司的總數已達15家,但是全市60%以上的保費集中在人保產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這老三家保險公司。而其它公司各自所佔的份額累加在40%以下,且平均市場佔比不到3.5%。這種情況與我市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目標不相適應,充分說明我市產險市場壟斷程度依然偏高,市場競爭不充分。這種寡頭壟斷的格局難以給保險市場的競爭者帶來真正的壓力,也使消費者無法享受到優質全面的服務。

(三)險種結構不合理,市場有效供給不足

近幾年,車險業務保費收入一直佔我市產險保費收入的70%以上,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車險經營的狀況在很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產險業的發展,這直接導致了產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加。同時,我市各家產險公司都是總分公司建制,缺乏立開發產品的能力,直接銷售由總公司從全國層面出發而設計的產品,使得險種單一、結構雷同,毫無特色和側重,缺乏競爭力和對保戶的吸引力,無法滿足投保人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險需求。因此,保險公司如何創新觀念,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使其滿足市場的需要,逐步提高非車險業務的比重,並支援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四)保險市場的經營管理方式欠妥,行業競爭不規範。

近年來,尤其是在計算機普及、網路資訊共享、集中資料分析和專業管理軟體運用上差距更。這種管理上的不足不僅造成量保險資源不能有效地轉化為保險生產力,還助長了行業競爭的不規範。主要表現在:一是變相支付高額手續費、佣金或返還形式上。由於財產險險種存在較的同質性,加之全區產險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差異化服務不明顯,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是靠價格戰。但在監管機構的嚴格監控下,價格的伸縮空間有限,因此變相支付手續費就成為各保險公司爭相採用的降價方式。二是保險中介運作不規範。由於生存的需要和盈利的壓力都緊緊維繫在手續費上,因此,一些保險中介機構憑藉其手中業務在市場中漫天要價,它們一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幅降費,一方面又要求支付高額的代理費用和佣金,從而助長了非理性競爭行為。

(五)中高階管理人才及保險專業人才匱乏,保險一般從業人員素質尚待提高

保險業的特殊經營方式產生了對展業、承保、投資、理賠等特殊人才的需求,但各種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在近幾年保險業的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公司為了應付業務發展的需要,招聘門檻過低,導致一些綜合素質不高的人員進入保險行業,對行業整體形象造成負面影響。一方面,新興產險公司在壯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機構網路佈局,而網點的鋪設理所當然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產險經營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對精算、承保、理賠和查勘等方面保險專業人才的強烈需求。市場缺乏高學歷、懂管理、重服務的高階管理人員。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全區保險業發展的一因素。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2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通常要進行細緻全面的調查,並最終寫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好的調查報告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家整理的關於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範文,希望對家有所助。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財 "變得越來越流行,逐漸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風尚,保險業更是遍地開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當中。但是目前保險業究竟如何?其面臨的問題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諮詢調查家鄉附近一些保險公司及業務人員所完成的保險市場方面的調查報告。

一、近年來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一)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初步展開

作為保險業發展的基石,誠信日益受到保險業內的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也已初步展開。20xx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強調,“越是加快發展,越要注重誠信,搞好服務,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至20xx年全國各地保監辦、保險行業協會圍繞保險誠信體系建設做了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險誠信經營理念得到認同

各保險公司在經營理念中,均能突出強調誠信。如中國人保幾十年來秉承“穩健經營,篤守信譽”的經營思想指導業務發展;中國人壽以“誠信負責,穩健發展”為企業宗旨;泰康人壽認為“誠信在保險行業至高無上”;新華人壽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小組”,領導公司的信用體系建設;平安保險公司經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獲得了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由此可見,誠信在保險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為保險業界廣泛認同,這為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營銷員的誠信狀況有所改善

保險營銷員曾一度以總體素質較低,誠信水平不高,社會形象較差出現在社會公眾面前。經過近年來的治理,營銷員的誠信水平有所提高,誠信狀況有所改善,誤導、欺瞞現象明顯減少,失信行為初步得到控制。營銷員隊伍數量龐,且直接面對公眾,因而可以說他們的誠信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保險行業的整體誠信水平。營銷員的誠信狀況好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

二、目前我國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造假問題屢禁不止。假資料、假賬本、假報表、假保單、假收據現象在保險經營過程中屢見不鮮。保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打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雖早在20xx年就開展了專項“打假”活動,儘管如此,造假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許多地下保單的現象在我國東南各城市屢禁不止。

2.惜賠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保險公司理賠手續繁瑣,服務不到位,個別案件拒賠不合理,客觀上表現出惜賠現象,在客戶中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中形成“投保易、索賠難”、“收款快、賠款慢”的惡劣印象。

3.誤導問題並未根治。由於營銷機制的不完善,營銷員誤導問題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輕,實質上並未得到解決。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風險意識、保險意識、投資意識較差的'客戶中,誤導、欺瞞現象並不罕見。

4.道德風險防閥難。近年來,我國保險知識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瞭解保險後,竟打起了騙保騙賠的主意。投保時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現象屢見不鮮,騙賠手段更是五花八門。20xx年以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車貸險”騙賠案使財產險公司蒙受了巨損失;而在壽險方面,一些邊遠地區的保險公司被迫停辦醫療險正是因為無力解決投保人無病卻常年稱病住院問題。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信用基礎薄弱影響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徵信資料採集困難,資料開放沒有明確規定,信用資料資料庫建立滯後,信用法規缺乏,失信行為得不到有效懲治。薄弱的社會信用基礎勢必影響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

2.保險信用法規建設滯後阻礙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儘管我國保險信用法制建設有所進展,但與現實的保險經營活動相比仍顯滯後及不完善。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帶來許許多多新現象、新問題,有些問題是直指誠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戶就會被奪走,從而造成遵紀守法卻遭受了損失,違規失信卻增加了收益的局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助長失信毀約的歪風蔓延。

3.保險誠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約了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現為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必要資訊採集制度缺失。剛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誠信的制約機制。人性弱點是天然存在的,商務領域僅僅靠道德良心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剛性的信用管理機制,管理者就不得不為人的素質及品質傷腦筋。如營銷員挪用保費問題,如果沒有制度能保證營銷員不接觸現金,那麼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資訊不對稱則客觀上為失信行為提供了條件。對於保險人來說,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資料都是新的,其真實準確與否無從評估。在廣州的“車貸險”騙賠案中,曾經發現一家保險公司的6個支公司同時為一部車辦理了保證保險。廣州保監辦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車貸險”騙保之所以能夠得逞,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各保險公司尚未共享有關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人及汽車經銷商的資訊,保險公司各自為政,給投保人騙貸或一車多貸以可乘之機”。對於投保人來說,由於資訊披露不充分,投保人無法掌握保險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無法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只能道聽途說地片面瞭解保險。

4.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陳舊落後不利於保險業誠信體系建設。目前國內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擴保費規模上,上級公司對下級的考核體系突出強調保費收入,導致了保險業的規模擴和營銷模式得變化,而保險公司的增加和追求業績的體制,導致了有些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惟保費至上,置公司名譽和客戶利益於不顧,當然這也有保險公司的責任。另外,業務員完成保費收入指標(且不論這個指標是否經過科學測算,是否實事求是)不但有物質獎勵,還可能加官晉爵,否則,就會遭到懲罰,甚至丟掉“烏紗帽”。同時,基層公司可支配的費用也僅僅唯繫於保費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這種政策導向驅使基層公司以保費規模最化為首要經營目標,為達目的,在競爭中任意抬高手續費、降低費率,弱化對營銷員的誠信教育等.

5.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質量和福利問題有待改善。代理人良莠不齊,很多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誠信問題,自身對條款不是很熟悉,然後對客戶許諾口頭支票,而沒把產品的條款和利益以及不利的方面講清楚,導致最後客戶覺得上當受騙了,而延伸到對保險的不信任了,有不同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之間相互攻訐,讓客戶覺得代理人的素質低下。很多客戶由於自身知識不足,未能及時的使用自身的權利,單聽代理人的片面之詞,而代理人也未能及時全面的給客戶一個解答,因而客戶未能及時瞭解自身的利益保障,產生了最後申請理賠時招到拒賠的現象,讓客戶覺得保險是騙人的了。

隨著保險業的迅速發展,業務員數量也急劇增多,保險公司不為業務員繳納社保,不把業務員納入正式員工等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也是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然會導致騙保,還有投保容易理賠難的情況。

(三)解決方式

我認為,要改變這些現狀,首先保險公司招聘代理人時應該更嚴格,把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和道德誠信作為聘用的首要條件,一旦錄用即要對其進行嚴格監管,不能只以簽單數衡量績效。然後在合同文書上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客戶能更好的理解保險條款,防止產生一些上述的不必要的誤會和損失。保險公司和代理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對客戶灌輸一個正確的保險理念,讓客戶真正的認知保險,認同保險。由於在權利對比上,客戶是出於劣勢的,所以現在國家的保險法也在不斷完善,制定了更多有利於客戶利益的條款。比如新的保險法裡就新制定了一條“不可抗辯條款”,可以有力的保障客戶的利益了,還有一些條款,代理人未就合同的免責條款向客戶做詳細解釋的,該條款無效,以及投保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的代理權的,對代理人作出的超出代理許可權的許諾,保險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而後再追究其代理人的責任。這些條款都能保障到客戶的利益,維護保險市場的誠信經營。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3

(一)保險業務總量較低,產險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近年來,我市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消費力不足等問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較低。保險業正處於成長階段,社會公眾的保險意識還比較淡薄,產險市場缺乏有序競爭,有效供給不足。儘管我市的產險業與全國產險業一樣,在開放以後才開始恢復業務,但與我省其他地區尤其是與蘇南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尚處於較低的水平。以20xx年來說,107055萬元的財產險保費收入佔全省財產險總保費收入的2.23%,而20xx年我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生產總值的3.83%。這說明我市的財產保險規模小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總量低,地方經濟的發展制約了產險的快速發展。

(二)寡頭壟斷競爭格局依然明顯,缺乏適度競爭

從目前的產險市場供給主體來看,參加產險市場的保險公司數量偏少。雖然我市產險公司的總數已達15家,但是全市60%以上的保費集中在人保產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這老三家保險公司。而其它公司各自所佔的份額累加在40%以下,且平均市場佔比不到3.5%。這種情況與我市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目標不相適應,充分說明我市產險市場壟斷程度依然偏高,市場競爭不充分。這種寡頭壟斷的格局難以給保險市場的競爭者帶來真正的壓力,也使消費者無法享受到優質全面的服務。

(三)險種結構不合理,市場有效供給不足

近幾年,車險業務保費收入一直佔我市產險保費收入的70%以上,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車險經營的狀況在很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產險業的發展,這直接導致了產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加。同時,我市各家產險公司都是總分公司建制,缺乏立開發產品的能力,直接銷售由總公司從全國層面出發而設計的產品,使得險種單一、結構雷同,毫無特色和側重,缺乏競爭力和對保戶的吸引力,無法滿足投保人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險需求。因此,保險公司如何創新觀念,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使其滿足市場的需要,逐步提高非車險業務的比重,並支援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四)保險市場的經營管理方式欠妥,行業競爭不規範。

近年來,尤其是在計算機普及、網路資訊共享、集中資料分析和專業管理軟體運用上差距更。這種管理上的不足不僅造成量保險資源不能有效地轉化為保險生產力,還助長了行業競爭的不規範。主要表現在:一是變相支付高額手續費、佣金或返還形式上。由於財產險險種存在較的同質性,加之全區產險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差異化服務不明顯,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是靠價格戰。但在監管機構的嚴格監控下,價格的伸縮空間有限,因此變相支付手續費就成為各保險公司爭相採用的降價方式。二是保險中介運作不規範。由於生存的需要和盈利的壓力都緊緊維繫在手續費上,因此,一些保險中介機構憑藉其手中業務在市場中漫天要價,它們一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幅降費,一方面又要求支付高額的代理費用和佣金,從而助長了非理性競爭行為。

(五)中高階管理人才及保險專業人才匱乏,保險一般從業人員素質尚待提高

保險業的'特殊經營方式產生了對展業、承保、投資、理賠等特殊人才的需求,但各種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在近幾年保險業的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公司為了應付業務發展的需要,招聘門檻過低,導致一些綜合素質不高的人員進入保險行業,對行業整體形象造成負面影響。一方面,新興產險公司在壯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機構網路佈局,而網點的鋪設理所當然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產險經營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對精算、承保、理賠和查勘等方面保險專業人才的強烈需求。市場缺乏高學歷、懂管理、重服務的高階管理人員。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全區保險業發展的一因素。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4

20xx年11月,保監會派員問了澳利亞和紐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澳利亞保險理事會、澳利亞保險集團公司、澳利亞oamps保險經紀公司等機構,重點考察了保險市場發展狀況以及保險職業教育培訓情況。

一、澳利亞保險市場基本情況及其特點

(一)保險市場基本情況。截至20xx年底,澳利巡有人口20xx萬,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043億澳元(1澳元約合人民幣5.8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近4萬澳元。澳利亞保險業比較發達。20xx年,全國保費收入為558億澳元,世界排名第12位;保險密度2762澳元,排名第14位;保險深度8.03%,排名第17位。

壽險市場。截至20xx年12月31日,澳利巡有37家壽險公司,管理的資產約為20xx億澳元,保費收入為350億澳元。養老金業務佔壽險公司資產的87%,佔壽險總保費的86%,其他份額為普通業務。約26%的養老金資產是以壽險保單形式持有的。躉交業務佔壽險保費的80%,其中部分為與養老金相關的產品。銀行控股的壽險公司佔壽險總資產的40%,新單業務保費的45%,總保費的43%。外資壽險公司佔總保費的31%。

財產險市場。截至20xx年6月30日,澳利巡有財產保險公司133家,淨保費收入為211億澳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財險市場淨損失率為62%,比上年同期增長58%。淨承保綜合賠付率為86%。稅後淨利潤為51億澳元。財產險公司總資產為801億澳元,總負債為560億澳元,淨資產為241億澳元。

(二)保險市場主要特點。

一是保險市場集中度高。少數保險公司通過購併和重組,實現集團化經營,佔據保險市場部分份額。截至20xx年底,前3保險集團佔壽險保費收入的58%,前10保險集團更是高達90%。截至20xx年6月,澳利亞前5保險集團佔財產險保費收入的70%,投資收入的67%,總資產的63%。

二是保險產品多樣化,非傳統型產品比重高。澳利亞社會福利水平高,居民在養老、醫療、教育和就業方面的壓力較小,因此在保險需求上對傳統產品需求較少,而對投資理財類產品需求廣泛。截至20xx年底,澳利亞的壽險保費中,投資類產品佔73.4%(其中投資連結產品為60%,投資型分配年金為7%,投資連結賬戶型產品佔6.4%),風險型保費佔12.7%,其他型別年金佔11.4%,傳統型產品約佔2%,非投連型分配年金佔0.5%。

三是保險中介在保險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澳利亞有保險經紀公司500多家。保險經紀公司不僅提供保險銷售服務,而且具有開發保險產品、提供保費融資的功能。保險經紀公司積極開發產品、進行保費融資,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澳利亞法律不禁止保險人投資保險經紀公司,但保險人向保險經紀公司的投資超過14.9%時,應向監管機關報告。不過目前在澳利亞由保險人全資擁有的保險經紀公司很少,主要是因為此類保險經紀人的身份很難得到其他保險公司的認同。

四是監管部門重視發揮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澳利亞保險監管部門除對強制性險種的手續費率有規定外,如僱員賠償保險的手續費率為5%,汽車意外傷害保險的手續費率為10%,對其他險種的手續費率沒有限制,完全由市場調節,稅務部門允許手續費全部進成本。市場競爭使各家保險公司的手續費率體相當,如車險手續費率總體水平為15%左右。同時,保險消費者有權瞭解保險公司支付的手續費高低,消費者的監督使保險交易保持了較高的透明度。

五屎並和重組是保險企業擴張的有效途徑。iag是目前澳利亞和紐西蘭最的財產險集團,旗下共有7個子公司,但70年前該公司只是一個向道路救援服務會員提供汽車保險的互助社。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一系列收購和重組,iag發展成為澳利亞最的非壽險公司。

六是保險行業協會發揮了較作用。澳利亞最的非壽險保險行業協會澳利亞保險理事會,共有58家會員,會員業務佔行業的90%以上。該理事會在維護會員利益和為政府分憂解難方面發揮了較作用。在過去費率統一時,主要協調各家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費率放開後,主要代表行業與政府監管部門協調有關政策。

二、澳利亞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

澳利亞的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主要是由保險協會或學會組織推動的。澳利亞主要有四家保險行業組織,即:澳利亞保險理事會、投資和金融服務協會、全國保險中介人協會、澳利亞和紐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這裡重點介紹澳利亞和紐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anziiif,以下簡稱澳新學會)。

澳新學會為澳利亞和紐西蘭首屈一指的保險教育和培訓機構,實施的培訓活動主要包括學位授予培訓計劃和會員資格考試製度。該學會於20xx年在澳利亞保險學會和紐西蘭保險學會基礎上合併而成,目前有合格會員11794名,在各州和領地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在紐西蘭)都設有分支機構辦公室。

澳新學會授予學位的保險培訓計劃。包括非壽險、壽險、保險經紀、損失理算、財務規劃。其畢業生可以向澳利亞和紐西蘭的一些學申請修讀本科、碩士和mba課程。此外,澳新學會還設計了“繼續職業發展計劃”,所有會員可以自願選修。澳新學會各分支機構每年為會員進行職業培訓和組織社會活動超過200次。此外,學會確立了保險業員工需要的核心能力標準,促使其他提供保險教育的機構據此重新規劃教育和培訓方案,並且設計了相應的評估方案以確定員工是否符合這些標準。

澳新學會的保險學會會員資格考試製度。澳新學會開辦的會員資格考試是為保險、金融界人士開辦的一種專業考試。該項資格考試分為財產保險、保險經紀、損失理算和人壽保險四類,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財產保險準會員考試課滁括服務消費者、保險法與監管、保險產品、核保引論、理賠。保險經紀準會員考試包括經紀環境、風險管理與經紀人、管理經紀業務、經紀程式與實務、管理客戶服務。損失理算會員考試包括損失理算原理和實務、理算協調、準備損失理算報告、財產保險損失理算、意外險損失理算、組織管理6門必修課和其他2門選修課。人壽保險準會員考試包括人壽保險核保、應用人壽保險法、精算基礎與報告、人壽保險營銷原理與實務、營銷組織、退休金保單與實務引論。

三、啟示與建議

(一)集團化經營必須注重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建設。集團化要達到高效率,其前提條件是集團公司擁有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和企業風險管理文化。目前,我國共有6家保險集團公司,集團化綜合經營的規模效應還有很的發揮空間,尤其是在加強保險公司法人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今後,應將保險公司集團化綜合經營與加強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緊密結合起來,發揮集團化經營的優勢,儘快形成一批公司治理富有效率、內部控制嚴密、競爭力強的保險企業集團。

(二)探索符合我國實際的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模式。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是培養保險人才、促進保險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澳新學會的發展歷程顯示了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具有巨的市場需求。我國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還剛剛起步,儘管已經存在一些保險職業培訓機構,但都實力較弱,沒有形成市場品牌。應借鑑國外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經驗,立足於國內保險業發展實際,採取“監管部門推動、行業組織主辦、保險公司參與”的模式,密切聯絡市場,積極引進和開發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議建立全國性的'保險考試培訓中心,負責對中高階經營管理人員和監管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知識的培訓。

(三)保險經營應因地制宜,適時拓展業務領域。和澳利亞相比,我國保險需求呈現多層次、差異的特點。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一部分收入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的城市居民對理財類保險產品需求較;而廣農村地區則對傳統型的低保費、高保障的風險型保險產品需求較。同時,隨著社會養老、醫療制度的,城鎮居民對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我國保險企業在開發保險產品和制定市場開拓戰略時,應找準市場切入點,沒有必要盲目跟風,喪失經營特色。

(四)力發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中介是保險市場社會化分工的必然結果。發展保險中介有利於提高保險資源的配置效率。建議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社會化經營,支援和發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允許保險經紀公司開發和設計保險新產品,提供保費融資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加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市場的對外開放力度,引進資金實力較強、管理經驗豐富、經營記錄良好的外資保險代理和公估機構,促進保險中介市場的專業化水平;完善保險專業中介從業人員的持續教育和培訓制度,嘗試建立“保險經紀師”、“保險公估師”等職業資格考試製度。

(五)加強保險行業協會建設。目前,我國保險行業協會遠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建議:一是進行管理體制的和創新,實現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二是賦予協會更多職能,使保險行業協會成為政府監管的有效補充。三是推進協會專業化,分別成立壽險協會、非壽險協會、保險經紀人協會、保險代理人協會、保險公估人協會等。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5

一、摘要

目前國內的網上購物市場(以下簡稱“網購”)已呈現出一派蓬勃之勢。學生憑藉其得天厚的優勢和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使得“網購”朝著更加廣闊和便捷的道路發展。但是對於“網購”也分為了兩派,一派人熱衷於網路購物,而其他人則對網路購物有一定的顧慮。針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進行了小範圍的市場調查,預測出武漢市學生網購的相關資料,然後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分析出網購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引言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第十九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的統計報告》釋出的資訊,至20xx年6月30日,我國內地網民總人數已達3.23億;其中,經常上網購物的約有300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經常上網購物的網民增長50%,顯示出這種新的購物方式的潛力。

作為學生,隨著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們成為網路購物群體中的主體。他們往往扮演者引領社會消費趨勢的角色,儘管在校期間沒有收入來源,在消費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部分學生4年之後都會獲得一份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學生一旦突破了資金的限制,他們將是未來網路的主宰力量,在網路購物方面,他們更具優勢。因此,從分析可以看出,學生是網上購物消費的潛在群體,他們對未來網上購物的發展趨勢有重要的影響。而從網路購物者的文化程度來分析,上網購物的學生已經達到總數的49.3%。基於這樣一種思考我們對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瞭解當代學生網路購物的主要特徵。

三、正文

(一)調查的背景:

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藉網際網路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網際網路、通訊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的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網路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學生作為對網路最敏感的人群,他們對網上購物行為接受很快,已經成為網上購物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對學生網上購物的原因及滿意度進行研究具有商業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調查的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有助於瞭解學生網上購物情況,從中分析當代學生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及消費行為特徵,並通過了解當前學生對網上購物的看法、態度等狀況,正確指導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以及對我國當前網上購物的現狀及網上購物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三)調查方法和物件:

本次我們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首先,製作出調查問卷;然後,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向主要高校在校學生髮放紙質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和分析,最後得出了結論和認識。

(四)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

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學生佔50%。而沒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學生,其中只有7.8%的人沒有瀏覽過購物網站。不難看出學生在網上購物的市場潛力是巨的!說明學生對網上購物這一行為能夠接受,並且接受的比較快。

2、學生網購群體的性別特徵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女生曾選擇過網上購物,而男生中這一比例卻只有62%,明顯低於女生。(如圖表三所示)這可能是因為女生對新鮮比較感興趣,喜歡追求時尚;而男生在這方面的需求或認識顯然比女生要低,這可能是造成學男生網購比率比女生低的原因,也映了男女生不同心理需求。

(1)沒有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學生中,沒有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商品問題、賣家誠信(例:假貨,質量差)、貨款的支付問題、商品的遞送及郵費問題、售後服務問題、網路安全問題、觀念難以轉變、環境不允許等。其中,有50%認為商品質量低劣,認為售後服務差的佔27.30%,有22.70%如此之高的比例認為網路欺詐使她們對網購望而卻步。質量差是學生對網購產品的主要意見。

(2)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有購買經歷的學生中,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尋找稀有產品,出於好奇、有趣,時尚、款式新穎,受身邊朋友影響,可以貨比三家、沒有營業員壓力。而比例較的是: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

4、學生網購行為的特徵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型別

學生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排名依次是:服裝類(78.3%)、圖書音像(53.3%)、小飾品(38.3%)、生活用品(26.7%)、數碼產品(20.0%)和其他類(5.0%)。

從調查結果來看,服裝類、書籍音像類所佔比例較;其次小飾品、生活用品、數碼產品也佔一定比例。這體現了學生在網購型別中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而且在學習用途(如圖書)中所佔比例也較。與網上購物其他型別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對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的接受程度顯然還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數碼產品價值較高,消費者不太信任;由於數碼產品的性質和別的商品不太相同,一般購買它時需要見到樣品。這可能就是制約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發展的重要原因。

(2)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於女生。

(五)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網上購物的薄弱環節

調查顯示,無論是否有購物經歷的學生都對網購存在一定的擔心因素,他們普遍認為網購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提高,如商品的質量(66.7%)、商家的售後服務(60.0%)、網上支付安全(46.7%)以及送貨速度(31.7%)等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學生在選擇網上購物時還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對網上商品的質量還很不滿意,在這方面還希望商家能夠提供質量合格並且和網上差別不熟太的商品;再者,商家不能認為一旦網上商品賣出後就與自身無關,還應提供較好的售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網上購物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網路商品的管理。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喜歡購買一些品牌商品,之所以在網上購買,就是看中了網路商品的價格低,但是虛假商品的'摻入使學生受到欺騙,從而失去了對網路購物的興趣。因此必須加強對網路商品的質量的管理與鑑定,確保商品的真實性。

(2)加強商家信譽度的管理。根據調查,很多購物網站都設立了信譽度的測評。比如淘寶會員在淘寶網每使用支付寶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對交易物件作一次信用評價。在交易中作為賣家的信用度分為20個級別,級別越高,信譽度越高,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譽度來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

(3)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伴隨著網路購物的迅速發展,有關於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卻顯稍慢,中國涉及到網路購物方面的糾紛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保護法等法律調整,而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規範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因此,建立和完善網路購物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就賠償責任承擔主體、合同模式、權利與義務、糾紛處理機制、賠付途徑等做出規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總結

根據我們這次的調查也可以看出,學生---這一未來的主要消費群體對網上購物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說明網上購物這個市場還是具有很開發潛力的,相關網站,企業和商家應提高宣傳力度,同時對於網路管理與支付程式等不足加以改進。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以此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群體並且增加老客戶的忠誠度。不僅讓學生這一群體瞭解,也要讓廣民眾參與進來,促進網上購物的發展。相信隨著我國網路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網民的不斷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展網路購物活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民加入到網路購物的潮流中來,我國的網路購物市場必定會越來越繁榮。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6

農資商品事關農業生產效益和廣農民的根本利益,必須切實抓好保障服務工作。目前,我縣登記註冊農資經營者117戶,其中經營化肥93戶,種子3戶,農藥9戶,農機具及配件11戶。近日,我盲商局組織調研組,對全縣農資市場管理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當前農資市場存在問題

(一)違法經營現象仍有發生。化肥經營渠道多樣,有廠家直供,有二級代理商批發,也有經銷商向小廠家定製,再加上有些經營者專業素質較低,違法經營現象仍有發生。主要表現在少數不法經營戶以次充好,經銷劣質化肥、農藥、種子坑農害農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把濃度低的農藥和濃度高的農藥同價銷售;種子銷售中小包裝同價銷售,短斤少兩,矇騙消費者。

(二)農資價格猛漲難以抑制。近幾年來,農資價格的飛速暴漲,衝抵了國家惠農政策給農民的各項補貼,影響了廣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據農業部門四月下旬的調查資料顯示,氮肥上漲了60%,鉀肥上漲了131%,磷肥上漲了93.4%,複合肥上漲了62.9%,農藥、農膜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近期還在上漲。農民種田成本逐年增加,農業效益不斷下降,出現了局部拋荒現象,種糧虧本的現象又重新抬頭,“穀賤傷農”轉變為“本高損農”,同樣導致農業不穩,農民不富。

(三)行政綜合執法氛圍不濃。農資市場是一個需要多部門管理的市場,由於職責不同,重複執法現象較多,加重了被執法者的負擔,增加了國家的執法成本,同時還影響了執法部門的權威和形象,有時還會造成有利就互爭案源、有責相互推諉的局面,嚴重影響了執法效果,使得不法經營戶有空可鑽。

(四)執法人員經費相對不足。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工商部門擔負農資市場監管責任,全縣農資市場經營點多面廣,而全縣工商執法人員平均年齡超46歲,現行的執法體系、機構設定、人員年齡均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農藥、肥料、種子、農產品質量等又很難從直觀上判別產品質量優劣,質量抽樣檢測需要較的化驗費用,加之缺乏相應的交通、取證等工具,執法工作難度,農資市場管理工作急需改善。

(五)農資商品包裝標準不規範。農資商品具有特殊性,對它的生產要求和使用特別嚴格,在說明書上必須註明使用地區及範圍(地域和氣候的差異,使用地區及範圍不同)、使用方法及使用條件等,而我們在檢查時,卻發現相當部分農資商品說明標含糊不清,造成農民消費者使用不當、利益受損。

(六)農民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差。農資商品的銷售物件是農民消費者,而農民部分文化水平低,識假辯偽的能力有限,在購買農資商品時不主動索要信譽卡、發票或相關產品說明,受低廉的價格吸引,極容易上當受騙,出現問題時又不能提供有效的相關憑證或依據,給工商部門依法處理造成許多困難。

二、關於農資保障的幾點建議

(一)整合優化農資市場資源。目前,全縣農資市場銷售網點、點多面雜、參差不齊,遊商遊販不斷湧現,給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建議縣政府牽頭組織各職能部門深入對農資網點建設進行調查研究,針對我縣目前的農資市場狀況,對現有農資市場資源進行整合,著力培育幾家能夠主導我縣農資市場的龍頭企業,帶動全縣農資市場健康發展。同時,進一步優化全縣農資經營網點的佈局,滿足農戶需求,更好服務群眾。加快建立農資行業協會,不斷完善協會章程,充分發揮協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彌補執法管理漏洞,淨化農資市場,促進我縣農資市場逐步走向規範化。

(二)健全農資市場管理機制。一是市場準入機制。首先確保經營戶上崗之前必須經農牧部門的培訓拿到相應合格證書,然後到工商部門申請經營。在把好登記註冊關的前提下,對農資商品生產經營者,由側重登架理轉向市場主體准入行為、交易行為和退出行為的全過程監管。在農資經營審批過程中,不亂開口子,不隨意降低登記門檻,確保主體資格合法,避免農資經營無序競爭。二是綜合執法機制。成立縣農資市場監管領導小組,建立農牧、工商、質監、等部門綜合執法機制,形成農資市場監管合力,確保農資市場秩序良好,農資商品質量監管落實,農業生產主體投訴維權渠道暢通。建立季度聯席會議和突發事件議事制度,明確職責,負責協調處理突發性緊急事務,研究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與措施,檢查議事各方工作的落實情況。各相關部門可定期組織聯合執法,對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商品進行綜合執法,對全縣農資經營戶建立農資經營的經濟戶口檔案,各部門在此基礎上互通工作情況,建立監管動態資訊共享機制,實行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三是舉報有償機制,農資市場關係到廣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要出臺相應的有償舉報辦法,嚴懲違法戶、重獎舉報者,使假冒偽劣產品、坑農害農現象得到遏制。四是價格監控機制,嚴防農資市場出現價格暴漲之勢。

(三)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進一步推行農資商品購銷臺賬制,指導農資經營企業,建立購銷貨臺賬制度及進貨備案制,將進貨商品的來源、數量等一律登記入賬,做到“三個清楚”(即:進貨渠道清楚、產品廠名廠址清楚、保質期有效期清楚)。同時要求供貨方提供營業執照、工業生產許可證、化肥生產登記證、產品合格證和註冊商標等,建立銷往地跟蹤卡,以確保農資商品來瞞、去向清。全縣所有農資經營戶必須嚴格落實“兩賬兩票一書一卡”及種子留樣備查制度。工商等相關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農資經營單位的進貨來源、貨流去向,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農資商品注入市場。

(四)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一是採取上下聯動的監管執法方式,建立“縱到底、橫到邊”的監管執法網路,充分發揮基層工商所的作用,認真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制。二是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季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的監管和要案件的查處,對涉農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三是加農資市場巡查力度,嚴厲查處無照經營,針對農資商品和停留市場自身流動性的特點,要將監管任務分解到人,明確職責,對走村串戶、上門推銷農資商品的無照經營行為嚴厲查處。四是認真組織開展對種子、肥料和農藥等重要農資商品質量抽檢。對檢驗不合格的農資商品,依法責令停止銷售,召回售出商品,並從重從快依法追究生產、經銷企業的責任,防止不合格農資注入市場。並認真開展種子、肥料、農藥質量定向監測工作,通過網路向社會公佈監測結果,釋出消費警示,指導農民消費。五是推進“12315”申訴舉報網路進市場、進村鎮、進商家活動,切實解決好因農資消費引發的群體投訴事件,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我縣是一個農業縣,農業不穩則農村不富,農資市場管理事關農業生產安全,是農業工作的重頭戲之一,應把農資市場管理視為減輕農民負擔工作來抓。因此建議應加強執法部門的建設,一是增加執法人員,加執法力度,增強執法權威。二是適量增加執法部門的投入,改善執法條件。三是加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素質。

(六)加宣傳力度。應充分利用新聞媒介及其他有效宣傳方式,廣泛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農業、農資等方面的科技知識及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各有關部門也應定期對農資經營主體及其從業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和農資知識培訓,強化農資經營者是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第一責任人,龍頭企業及其下屬網點同為責任承擔主體的意識,增強農資經營主體的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

財產保險市場的調查報告7

1、調查目的

本次關於保險的調查,主要目的是去了解目前社會上影響人煤買保險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另外,保險公司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擴產品的銷售和影響。

2、調查物件

當今社會上的保險消費者。

3、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所採取的方式以談法為主,資料法為輔,將談結果以及查閱到的資料相結合,得到本次調查結果。

4、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5日20xx年11月13日

5、調查內容

主要通過查閱資料,瞭解了下當今社會上各類保險的發展,並通過談,調查了人們對待保險的態度,調查了影響人煤買保險產品的因素,還調查了,就作為消費者而言,保險公司應如何來擴保險產品的銷售和影響。

6、調查結果

當今社會上保險的發展現狀:開放30年以來,中國保險業務快速增長,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市場體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規逐步健全,監管水平不斷提高,風險得到有效防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在促進、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社會上影響人煤買保險的因素:

(1) 自然災害頻發,損失。

(2) 這會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常常會在不同的方面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3) 各類疾病疫病的發生。

(4) 現在人口老齡化加重,人們想要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活。

(5)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投資觀念發生了很的變化,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

(6) 目前社會上保險種類多,人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來保障自身利益。

(7) 另外,影響人煤買保險的消極因素也有。現在,一些保險公司在外

名聲不好,在被保險人出事後,極力推卸自己的責任,出現了很多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之間的矛盾。

另外,現在購買保險有很多好處,除了可以保障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之外,還是一種儲蓄工具和投資工具,有時也會成為應急準備金,而且還會提高企業或者個人的信用。

對於保險公司如何來擴產品的銷售和影響,現在保險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同質化高,各家保險公司為了擴銷售量都絞盡腦汁,想出各種高招,比如買保險送加油卡,送禮品等,這種促銷方式很容易被複制,最終造成競爭,而保單持有人並沒有從中得到實質性的好處。如果能在保險產品中植入一些增值服務,投保人會因此獲得更好的保險服務,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個保險產品也會因此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另外,保險公司應該在平時的保險案件中,樹立好公司的形象,不能留給消費者不良的信譽影響,還要做好公司的售後服務,使消費者儘量減少後顧之憂。保險公司只有真正做到很好的保障被保險人的權益,才能獲得良好的信譽,在同行業中成為佼佼者,從而得到更多的客戶來源,擴公司保險的銷售和影響。

7、調查體會

對於本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今社會,保險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社會背景,以及良好的政策背景,保險業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另外,保險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商業形式,人們可以通過購買保險來保障自己的一些利益,或者減少損失,甚至去獲得投資收益。但是在這個保險業發達,各種保險業務充斥的社會,在選擇購買保險的種類,保險公司,並且決定購買保險時,一定要對保險合同儘量多地去了解,儘可能的避免在將來與保險公司發生財務糾紛。而且,面對眾多的影響人煤買保險的因素,要做到充分考慮。另外,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都應該去遵守最誠信原則,保障雙方的權益。

對於保險公司,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如果想要擴自己的業務,得到更好的發展,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影響,有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才會有良好的效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