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電路教學反思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1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路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電路教學反思

電路教學反思1

課題選擇背景

隨著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大力推進,必然引起一場學習物理方式的深刻變革。新課標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有助於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的進步”。如何構建具有“探究性的學習、問題式的教學、合作化的課堂”的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能真正瞭解自然科學探究的含義,是每一位物理老師的責任。隨著網路的普及,藉助網路環境開展物理教學,可以將傳統教學和現代資訊科技有效結合起來,建構適合學習活動開展的“探究式學習模式”,利用網路資源豐富、可共享、互動性強等優勢,結合物理學科自身特點和優勢,使學生在網路環境下,帶著物理問題,提出假設與猜想,並對問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後基於問題解決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的探究、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

教材及教學物件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教學物件分析: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二冊(必修加選修)第十四章第六節的內容。其主要教學內容有兩部分: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1、學生接受電動勢這個概念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但是電動勢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要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難的.新教材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滿足後續知識的需要,簡化了電動勢的教學,其基本內容有下列兩方面:一個是電源電動勢是由電源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它表徵了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另一個是電源電動勢的值可用電壓表測出——電源電動勢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在閉合電路裡,電源電動勢等於內、外電壓之和.教材提出電動勢這個概念,但沒有給電動勢下定義,只是講它“等於”什麼。

2、路端電壓U與外電阻R的關係,是一個難點.演示實驗由學生自己通過模擬實驗記錄資料並指導學生得出規律,使學生有明確的感性認識,同時這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二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及U隨R變化的規律

2、難點:

(1)、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討論電路中的路端電壓、電流強度隨外電阻變化的關係

(2)、應用定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動勢的定義.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並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

3、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源的電動勢等於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係,知道這種關係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並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5、理解閉合電路的功率表達式.

6、理解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的情況.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會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變化規律

2、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係,知道這種關係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並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3、通過用公式、影象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律,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外電阻改變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樹立學生普遍聯絡觀點

2、通過分析外電壓變化原因,瞭解內因與外因關係

3、通過對閉合電路的分析計算,培養學生能量守恆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觀點說明電動勢的意義

設計思路

本課一改傳統由教師做演示實驗,得出資料學生分析並討論出規律的教法,而是以“課前自學——提出問題——通過模擬實驗自主探究——協作交流——探究本質——總結規律——解決問題”為指導,課節內容以網頁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層次進入不同的網頁進行自主探究。同時亦使老師做到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具體設計思路:1、通過一個演示實驗給學生留下一個疑問,學生自己在做模擬實驗的時候,思考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2、引導學生認識電路。3、提出目的,學生自己通過模擬實驗,通過改變外電阻阻值、內電阻阻值和電源電動勢,記錄電流等資料,將資料記錄在表格中,通過對資料分析探究什麼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4、學生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演示實驗現象。5、對知識的一種拓展和應用。

教學過程

(一)設定猜想、實驗論證,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向學生展示平時生活中常用的1號、3號、5號乾電池、蓄電池、電源,乾電池上註明1.5V,蓄電池上標明2.0V,電源上標明15V,用伏特表測電池兩側可以直接測出分別為1.5V、2.0V、15V,再出示一個普通手電筒上的小燈泡。

實物演示實驗:將小燈泡與2.0V的蓄電池相接,請學生觀察燈的亮度——正常發光,已很亮。

提問:如果將這個燈泡與標明為15V的電源相接,我們可以猜想一下,小燈泡會怎樣?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可能會回答:小燈會被燒燬,或即使不燒燬也會比接3V電源時亮得多,也有可能和接2.0V的一樣。

演示實驗:將小燈接在15V電源上,結果是:小燈與15V電源相接時不但沒有燒燬,亮度反而比接2.0V電源時暗一些。與學生猜想結果大相徑庭。

要圓滿解釋上述現象就要用到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請同學們在模擬實驗中觀察剛才演示實驗的現象,思考:電燈亮度不同主要是因為哪個或哪些物理量不同?這種現象是怎樣產生的?

(二)、新課教學

1、電動勢

(1)電動勢:我們發現乾電池、蓄電池等兩端的電壓是不相同的,其實這兩端電壓是由電源本身的性質決定,同種電源兩極間電壓相同,不同種電源兩極間電壓不同。我們引入電動勢這個概念來表徵電源的這種特性。

(2)電動勢E的物理意義:是描述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本領大小的物理量。其值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

2、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1)認識電路:引導學生觀察教學網頁中的實驗電路,瞭解閉合電路和分電路;內電路和外電路。知道電源外部電流流向和電源內部電流流向。

(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生在模擬實驗中,可以在電阻元件上單擊右鍵,選擇“屬性”改變電阻值,閉合開關,將電動勢、電流和電阻關係記錄在下表中,

物理量

序號電源電動勢E(V)電流I(A)外電阻R(Ω)內電阻r(Ω)關係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對資料進行分析,得出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I=

3、路端電壓U跟負載R的關係

(1)、演示實驗中電燈亮與暗的實質是什麼?

電燈作為負載(即用電器),其亮度主要看加在負載上的“有效”電壓即路端電壓U,在負載正常工作情況下,U大,則燈的亮度高,U小,則亮度低。而如圖所示,將電燈換成可變電阻R,改變外電路R,路端電壓U跟負載R有什麼關係呢?

(2)、分析討論U隨R變化的規律

對於同一個電源,一般情況下其電動勢E和內阻r是不變的,當外電阻R變化的時候,請同學們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引導學生從理論上來討論U的變化規律。當R增大時,有I減小,I、R都是變數,在沒有給出I、R具體資料的情況下,單純利用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U=IR來判斷U的變化是很困難的。但在閉合電路中,內、外電壓通過關係式E=U+U'是聯絡在一起的,而E是常量。因為U'=Ir(r為常量),我們發現U'的變化是很容易判定的,完全可以先判定U'的變化,再根據E=U+U'進而確定U的變化。

模擬實驗:在模擬實驗下進行測試,驗證上述推論的正確性。根據表格進行探究。

物理量

序號外電阻R電流I內電壓U'外電壓U

1增大111

2減小111

(3)、討論兩種特殊情況

①.短路:R=0,I=,U'=E,U=0

說明:短路時電流取決於E、r,一般情況下r很小,故短路時電流很大,由於電流的熱效應,常會燒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

模擬實驗:演示短路時保險絲熔斷的現象及如何排除故障,恢復電路的正常工作。

②.斷路:R→∞,I=0,U'=0,U=E

伏特表測電動勢的原理,主要是伏特表內阻大,測出的資料略小於E。

(三)探究演示實驗中燈泡亮度不同的實質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源本身具有內阻,其電路中電流I=E/(R+r),所以,當閉合電路電源電動勢大的時候,由於r值的不同,兩個電路的I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E大的電流就大,所以出現燈泡亮度不同的現象。學生可以通過在實驗裡新增伏特表和電流表進行測量,並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以計算出這兩個不同電源6V和12V的內阻r是多少,從而可以知道這兩個電路中流過相同燈泡的電流I的大小。

教學反思

本課在網路環境下開展教學活動,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如何指引學生一起完成這節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掌握物理思維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本課重點即定律的內容不是老師強加到學生腦中,而是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況下學到知識,因此教師設計教學一定要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猜想——實驗——驗證”嚴密的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學生能力。

2、本課教學中用到較多的模擬實驗,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實際操作中的用電安全問題。安全的模擬實驗可充分發掘學生的好動性、探知性,用學生特有探究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個性,並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拓展。同時通過模擬實驗的操作,提高學生的生活用電安全意識。

3、本課教學能充分聯絡生活實際,培養了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如為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安裝保險絲;生活用電中電燈的亮度問題等。

4、本課教學能構建有效的網路環境,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權。網路環境設定任務,通過人機互動,學生有選擇的開展學習,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層次將課堂內未完成的內容拓展到課外,作到課題學習和課外思考的互通。

電路教學反思2

這節課主要目的是:1、認識幾種電路中常用的元件,2、知道開關的作用並能用開關控制電流。3、會連線簡單的電路。

為此,課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地帶領學生認識燈泡,同時觀看燈泡的剖面圖,為下面瞭解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地埋下伏筆。接著提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燈泡會亮?引出電源,告訴學生生活中插座中的電不可以做實驗,因而引出電池再次思考:有了電池燈泡就可以亮了嗎?引出導線。在學生充分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利用提供畫好的電池和剪好的燈泡,設計一個可以讓燈泡亮起來的電路。電路圖設計好後,學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設計能否成功,抓住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利用提供的材料檢驗一下自己設計的'燈泡是否能亮。讓能亮的同學介紹自己的連線方法,從而找到他們連線的共同點:燈泡的兩個錫點要分別和電池正負極相連線。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樣連燈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情況。同時介紹通路,在通過查詢不亮的電路圖中相機介紹斷路和短路。然後讓學生對有問題的電路圖再次修改並且檢驗一下。

在學生初步瞭解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利用開關來控制燈泡的亮與不亮,同時介紹了兩個好工具的使用方法,電池盒和燈座。再次讓學生連線一個簡單的電路。從而對簡單電路有了更深的認識。

需要改進的

1、 生活中各種電池該向學生介紹一下,其實我已經做好了PPT可是在

課堂中給忘記了。

2、 可以把燈泡換做其他的用電器如喇叭,小電機,讓學生更能瞭解到

電的作用,豐富學生對電的瞭解。

3、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仔細地發現學生是否有用一根導線、一個小

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如果有的話應該向學

生開始一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個閉合的迴路中燈泡就可

以亮。

4、 科學課堂的駕馭能力和科學術語的表達需要多加學習。

電路教學反思3

一、新授部分教學思路

1、認識部分電路元件

2、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3、分析連線情況,說說電流是怎樣“走動”的。

4、加入開關,重新連線一個完整的電路。

5、學習電器元件符號,學習畫電路圖。

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後,我立即發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2、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線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線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

三、反思

1、為什麼學生有了電池盒、小燈座就能正確連線電路呢?

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線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線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沒有開啟智慧的思維。

2、為什麼學生不易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首先,學生很少接觸未連線好的電子玩具,沒有實踐經驗。其次,學生對燈泡的內部結構不清楚。最後就是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研究時間。

3、能否讓學生先用電池盒和燈座進行實驗呢?

我認為,雖然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思維中體驗電路的意義。所以只要教師悉心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生就能夠摸索出其中的奧祕。

電路教學反思4

1、在探究串、並聯電路的特點過程中,提出進行比賽時,應省去“看哪個組最快讓2個燈泡同時發光?”這句話,因為老師講這句話後,學生就會馬上動手實驗,而不注意聽比賽規則。

2、讓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引出串、並聯電路的特點,不必按“連線特點→電流路徑→用電器之間的影響”的順序,最好按學生先找到哪個不同,就分析解釋哪個,這樣顯得順理成章,學生更易接受。

3、讓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對於學生回答:“亮度不同”;“用的導線根數不同”等。老師要及時表揚,可一帶而過,不必過多糾纏。

4、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時,如果有學生說:“靠近電源正極的燈泡亮些。”那麼老師可微笑反問:“兩個燈泡交換位置,還是這樣嗎?課後,我們可以試一試。”

5、兩生上臺摘燈泡時,如果事先不斷開開關,那麼老師要趁機強調:帶電作業不安全,進而提示在家換燈泡時,要先斷開總開關,才能確保安全。

6、下一節課最好複習“判斷並聯電路中的幹路和支路方法”,然後增加一個題目:

以上電路連線正常,當開關S斷開時,請回答:

(選填“亮”或“不亮”)

甲圖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乙圖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丙圖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

引出串、並聯電路的開關作用:串:控制整個電路;並: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控制該支路。

之後,解釋“教室內一個開關控制2盞燈的電路”:

電路教學反思5

《不一樣的電路連線》教材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裡面是怎樣連線的,相當於解暗箱。二是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線,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並聯與串聯電路在連線方法上的本質不同。鑑於我校四年級學生比較多動,上課時總需要一定的時間約束紀律,再加上這兩部分內容在本質上沒有較大的關聯,因此安排兩課時教學。

一、裡面是怎樣連線的

材料要求是每組有2個四接線柱的接線盒,由於材料限制,實驗室只有12個四頭接線盒和12個六頭接線盒,因此為每組學生準備了1個四頭接線盒和1個六頭接線盒。 活動分兩塊。第一塊是這樣安排的:先讓學生觀察1個六頭接線盒,告訴學生其中兩個接線頭用導線連線在一起,是哪兩個接線頭連在一起呢?你們在不開啟盒子的情況下準備怎麼做?在學生確認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後,再讓學生說出所有的檢測可能,學生在數學中已學過基礎的排列組合,因此能比較快的列出所有的檢測路線。接著讓學生小組檢測,老師做記錄,共同推斷裡面的怎麼連線的。再開啟盒子,讓學生看看裡面是怎麼連線的。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明白盒子外面和內部的關係,為後面的檢測活動做鋪墊。 第二塊活動是出示一個四頭接線盒,讓學生小組進行檢測和記錄,然後小組討論推測內部是如何連線的,將推測結果進行畫一畫。然後小組進行彙報,說出理由。這一活動充分放手給學生,教師只做引導。這一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即使推測依據充分,得到的結論不一定是確定的。 第一課時的教學效果從學生作業中看出,95%的學生掌握得較好。

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線

由於第3課簡單電路中學生已對兩個燈泡的不同連線方式已有了解,因此在第一塊活動中就是讓學生用兩個小燈泡、一節電池進行連線,再現燈泡的兩種連線方式,發現燈泡串聯時暗,並聯時亮。讓學生分析原因。再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原因。第二塊活動是讓學生用兩節電池和一個燈泡進行連線,發現電池串聯時燈泡亮,電池並聯時燈泡暗。先讓學生來分析原因,再通過教師講解明白原因。 第三塊活動是進行應用,一是給2個小燈泡、2節電池、5根導線,讓學生接亮最亮的電路,並分析原因;二是分析教室裡的電燈、電風扇是通過哪種方式的。

電路教學反思6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對於如何點亮小燈泡,學生已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在這節課中主要是使學生學會使用新的裝置——小燈座和電池盒,用導線連線完整的電路。並在使用這些裝置建立電路和探索更多小燈泡亮起來的過程中,學生將獲得更多地建立電路的經驗。

根據這樣的理念,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採取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認識瞭解電池盒、小燈座構造和使用方法。

然後讓學生組裝點亮一個小燈泡的電路,掌握電池盒、小燈座和導線的安裝和連線方法,畫出簡單的線路圖,形成一個簡單電路的概念。

最後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由於學生已經獲得了點亮一個小燈泡的簡單電路概念和電器的連線方法,這時只是作適當的點撥引導,列舉出實驗材料,學生就能把習得的這種方法遷移到較複雜的電器連線之中。當他們用不同方法點亮更多小燈泡的時候,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安裝電路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個環節中注重學生先思考在實驗的過程。因此設計電路圖的過程中,有三組學生想到了用兩種方法,其他小組想到了兩種方法,分別是並聯和串聯這兩種連線方式,大部分小組想到的是串聯的方法。

總體從整節課而言,相對達到了教學目的,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電探究的興趣。在實驗中採取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

存在的主要問題:

1、指導組裝用電器時,注意點之後,對個別實驗組在安裝電路時小燈泡沒有亮,因考慮到時間關係未找出原因。

2、學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個小燈泡發亮的實驗操作後,沒有展示他們連線的實物圖,這對提高學生構建電路概念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應該讓學生自己來看看自己的連結方式,在進行電路圖的構建。

電路教學反思7

在這節課中儘量把知識的教學和能力培養、養成較好情感的態度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電路圖”教學反思。從整堂課的效果以及反饋的情況看來,我認為有些地方雖然還值得商榷,但是我認為已經達到了目的。因為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把燈亮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化難為易:

在這節課中,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對電路四個基本元件名稱及作用的認識,我是採用學生自己探究,讓他們通過實踐來了解一個完整的電路所需的元件;還有對兩種電路連線方式的認識上,我是採用對比和比喻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的,把串聯電路比喻走路,是條道路走到底:而並聯比喻成兩條道,但最後是殊途同歸,教學反思《“電路圖”教學反思》。

三、學會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科學探究是我們所提倡的,探究推動著活動,在活動中學會探究,它們相輔相成,這樣既讓學生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習慣,於是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兩次探究,第一次是連線電路讓一個燈泡亮起來,讓學生了解基本元件及三種基本電路狀態,第二次是連線電路讓兩個燈光亮起來,讓學生理解兩種電路的連線方式。在探究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生會在整個過程中積極思考,調動各種感覺器官進行活動,學生會探究出意想不到的結果來,而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這樣的探究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主動學習性行為。

這節課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還不夠。比如:電路短路引起的危害介紹的還不夠,還不能很好的引起學生對此的認識。

二、對電路圖元件特號和電路圖畫法的介紹還不夠。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必須以對一些容易出錯元件符號的說明,或者是演示;對畫法的注意事項應該讓學生先畫了之後從錯識中,老師與學生一起得出來。

三、學生反饋情況不夠。特別是畫電路圖時,學生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不能把學生具有代表性的電路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也不能從學生的錯誤中找到突破口,繼續深化知識與技能。

電路教學反思8

這個月聽了一些專家的講座,專家們的理論加實踐,讓我深深地覺得自己教學理論的欠缺和知識儲備的薄弱。聽得越多,越覺得自己不會上課,越不敢上課。特級郭海平老師的關於課堂提問的講解讓我深受啟發,她說:“我們提的問題要找準學生課堂上對內容的興奮點,這樣我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熱情。”剛好她的案例裡有一部分是有關《電流與電路》的教學的,於是我決定結合她的思路開展我的教學。

一、關於課堂的引入

原來上這節課的時候總想著從生活中常見的電現象入手,創設問題情境,引出電源和電路。現在回憶起來總覺得我提的問題沒有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激發不了學生的積極性,是無效的問題。於是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個可以吸在黑板上燈座和小燈泡,瞬間,學生被我的“先進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學生渴望的眼神中開展了我的“以問題加活動”的教學設想。在引入中我對我的“先進武器”美美的!

二、關於課堂的問題

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

1、你怎樣能讓這個燈泡發光?

在這個問題提出的剎那,男生們的手舉得高高的,躍躍欲試,要幫我燈泡連線好發光。於是我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順便讓他給大家介紹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電路的組成”內容的教學。我乘機插入講解電流形成及電流方向、通路。我講得輕鬆,他們也聽得認真。

我體會到了在有效問題的激發下,學生挺能說。我反思著平時學生不回答問題的原因:原來不是學生不願答,而是我們老師不會問!

2、你有什麼方法讓燈泡熄滅?

這個問題一出,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把電燈熄滅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斷路問題的展現,那樣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我深刻地領悟到了“教師最好的教學方式是聽,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說”。

3、再給你一根導線,你還有什麼方法讓燈泡熄滅?

問題之後,是一個短暫的沉寂,可能是難住學生了。我剛想自己解決,忽然有位男生輕輕地說:“把電池兩極連起來試試?”於是我馬上讓他上來,他在不自信中連線著導線,卻在同學一片驚奇中把燈熄滅,自豪的回到座位上。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我的問題又活了過來。於是,好奇的他們紛紛想上來換個位置連線這根導線,看看能否把燈熄滅,我自然的滿足了他們的願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學,真是一舉兩得。

這既是我的預設,也是我的生成。原來我們可以在預設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預設!

4、根據現有的電路,再給你一個小燈泡,你能讓兩個小燈泡都亮起來嗎?你有幾種連線方法?

這個問題是想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設計並連線好電路,教師選擇方案展示並通過拿掉一個燈泡讓學生分析串並聯電路的特點,但最終因為時間不夠沒有完成。

三、關於課堂的不足

這堂課整體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平時不願聽課的一些同學都被我的燈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問題。我似乎品味到了“問題提到了學生興奮點上”的樂趣;我似乎品嚐到了“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滋味;我小有喜悅,但細細地反思,課堂上又有許多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一個問題提出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總擔心學生回答不上來,耽誤了我上課的時間,就想著去引導了。或許我內心深處總想去操控學生,沒把學生當成真正的主體!

其次,課堂上似乎有點虛幻的熱鬧。讓學生單獨回答問題的人次不夠,集體回答的又響又亮,並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課堂上男生表現過強,使得我忽略了對“電學弱勢群體”女生的關注。看來教學要製造熱鬧,更要看清熱鬧背後的沉默者們!

最後,課堂上我的話還是有點多。總擔心學生說得不夠好,我總想再講一遍,於是課堂的時間便超出了我預設的範圍,完成不了教學內容。應該像吳加澍老師所說的那樣,做到“三不講”:學生會了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

我收穫著學生的激情,快樂著每堂課的成功之處。我遺憾著每堂課上的缺陷,反思著我教學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課堂!

電路教學反思9

一、電流與電路是電學的入門,電流的概念比較抽象,講解時學要用形象的身邊的事例(如:水流)類比電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電流,掌握電流。

二、對簡單的電路連線及畫電路圖,採用先教方法再讓學生探索,然後教師糾錯的教學方法,能起以下幾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2、不約束學生的思維,適合中學生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終身探索的興趣;

3、避免學生以為學生內容簡單而掉以輕心;

4、讓學生在探索並解決問題過程中,體味成功的快樂。

三、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電路元件,使學生充分體現物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四、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簡單電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於學生活用所學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創造性思維很有幫助。

電路教學反思10

今天這節課是作為市教師進修學院前來我校觀摩課堂教學的一節課。本人也把這次上課當作是這堂精品課的初次正式打磨。聽課者是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國小科學教研員薛老師、市教研室蘭嵐老師以及本科組黎海燕老師。

說句實話,就在前天,對這節課我還不是太有信心,畢竟精品課的要求很高。因為課前在集體教研的時候,從教10多年科學教學的蘇文輝主任看了我的教案後,說道:這節課的內容安排恐怕會讓學生比較沉悶,擔心課堂教學氣氛不夠活躍。

說句實話,我的心裡也沒底,雖然這節課的內容本身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如果不能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那這節課就失敗了一半。

於是昨天整整從下午到晚上10點,我獨自一人在學校自然2室裡試教。我像正式上課一樣,站在講臺上對這課件、實驗材料試講,又把自己當作學生,對自己的問題作出反應。

可能是由於自己對整一節課有了整體的把握,也或者是之前參加的一些培訓沉澱下來的厚積薄發,就在自己不斷試講的過程中,頭腦裡突然閃過一個想法:為何不用闖關挑戰的模式把本節課的3個活動穿起來呢?因為,實驗本身固然對學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然而當老師把實驗當作一個作業佈置給學生,並給學生提出種種要求時,這無形間就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如果把每個做實驗的過程當作是闖關挑戰的過程,實驗的要求轉化成挑戰的規則,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嗎?挑戰成功後的目的是什麼呢?對課前引入魔術的揭祕!(原先我的安排是表演完魔術後馬上揭祕)

想到這一點,我充滿了信心。確定了這樣的上課思路:“不用電池點亮燈泡”的魔術引入——>想學會魔術嗎?要連續通過3個挑戰——>魔術揭祕。

這樣整個上課過程變成了學生為了學會老師的神奇魔術而接受3個挑戰,在挑戰中學會知識,最終學會魔術的愉快而又具有挑戰性的學習過程。原來看似沒有多大變化的3個活動就這樣被一個魔術串起來了。

今天的試教,學生的反應熱烈得出乎我的意料。幾乎每一個問題都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迴應。幾乎每一位同學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學分享。在4人小組實驗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4個成員都積極參加實驗,沒有出現哪個小組有學生無事可做或不參與活動的現象。每當有小組點亮燈泡時,教師裡總會聽到同學高興地叫道:“老師!老師!亮啦!”,甚至有的同學從自己的座位上走到我的跟前拉著我的手去到他們小組那裡看點亮的燈泡。這每一聲發自內心的喜悅,都讓我這個老師跟著喜悅。

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我很享受!

電路教學反思11

這節課主要目的是:1、認識幾種電路中常用的元件,2、知道開關的作用並能用開關控制電流。3、會連線簡單的電路。

為此,課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地帶領學生認識燈泡,同時觀看燈泡的剖面圖,為下面瞭解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地埋下伏筆。接著提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燈泡會亮?引出電源,告訴學生生活中插座中的電不可以做實驗,因而引出電池再次思考:有了電池燈泡就可以亮了嗎?引出導線。在學生充分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利用提供畫好的電池和剪好的燈泡,設計一個可以讓燈泡亮起來的電路。電路圖設計好後,學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設計能否成功,抓住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利用提供的材料檢驗一下自己設計的燈泡是否能亮。讓能亮的同學介紹自己的連線方法,從而找到他們連線的共同點:燈泡的兩個錫點要分別和電池正負極相連線。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樣連燈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情況。同時介紹通路,在通過查詢不亮的電路圖中相機介紹斷路和短路。然後讓學生對有問題的電路圖再次修改並且檢驗一下。

在學生初步瞭解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利用開關來控制燈泡的亮與不亮,同時介紹了兩個好工具的使用方法,電池盒和燈座。再次讓學生連線一個簡單的電路。從而對簡單電路有了更深的認識。

需要改進的

1、 生活中各種電池該向學生介紹一下,其實我已經做好了PPT可是在課堂中給忘記了。

2、 可以把燈泡換做其他的用電器如喇叭,小電機,讓學生更能瞭解到電的作用,豐富學生對電的瞭解。

3、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仔細地發現學生是否有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如果有的話應該向學生開始一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個閉合的迴路中燈泡就可以亮。

4、 科學課堂的駕馭能力和科學術語的表達需要多加學習。

電路教學反思12

把家庭電路的課堂參與定為學習本課的指導思想,讓學生積極主動發言、討論、思考、觀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變成了策劃者。一言堂變成百家鳴。整齊劃一變為靈活多變,任務分配到小組,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學生參與體驗。此外,加強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主動的調查和參與,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如何認識、對待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直接關係到新課程的實施質量。綜合實踐活動並不著眼於使學生獲取系統知識,不是追求嚴密的知識體系,它立足於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踐,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事有益的活動、研究和解決問題。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平等的參與者、交流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引導。這種課程形態的核心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式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

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熟悉並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同時合作意識加強了。學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上來,學習興趣較濃。教師通過事先準備的各種資料及課堂實驗,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指導和引申的作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相互交流,暢所欲言,氣氛融洽。恰當的視訊引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電路教學反思13

這是一節讓學生動手實驗較多的科學課。為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為了讓課堂充滿活力,我本著由教師引導,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實驗,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知識,並深刻體驗到實驗的樂趣。儘管課堂教學時間因放手讓學生實驗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能使學生從實驗中學到知識並感受到樂趣就值!

在實驗剛開始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能將“電池、導線、燈泡”三種材料連線起來,當然,也就沒能使燈泡亮起來。原來,學生平時很少進行實驗,在課堂上大多數時候是聽老師說實驗。現在一下子讓學生親自操作,很多學生是手忙腳亂,甚至有些學生無從下手。這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慌,而是與學生進行互動,一起動手操作。在我的指點下,學生很快就是使燈泡亮起來了。當時學生們激動得直喊:“我的燈亮了!我成功了!”

從學生們激動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們的探索慾望被激發起來了。我順勢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導的方法將實驗過程重新進行一次,再次體驗成功的樂趣。

電路教學反思14

《簡單電路》是蘇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線電路。雖然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解除電,也有一些同學連線過簡單電路,但學生對怎麼畫電路圖基本都不清楚。我先帶領學生認識了簡單電路里的各部分,然後將這些部分的畫法展示給學生,接著,讓學生嘗試用導線將燈泡、電池連線起來,讓燈泡發光。

學生分組進行嘗試,最快連線好的3個小組將他們連線的方法畫到黑板上。有基礎的同學很快就能做好,有些沒有基礎的同學卻始終都連不亮,我和大家來一起解決在分組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並就短路和斷路進行了對比分析。然後看著黑板上的電路圖,對如何畫電路圖進一步學習。接著,我向同學展示了開關,讓學生把開關加到電路圖中去,並根據自己畫的圖進行連線,看是否能起到開關的作用。最後我向學生展示了自制紅綠燈,激發了學生課外探究的興趣。

當我回顧這節課時,我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說,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為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卻有較大的困難。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電路教學反思15

《簡單電路》是新教科版四年級科學教材第一單元第三課的內容,前面的兩個課時,主要介紹一些簡單的電學知識,包括電的成因,以及如何利用電池和導線點亮一個小燈泡,而本課的內容是在前面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深化,利用更多的電器元件,製作簡單電路,並能夠很好的記錄下來,根據課程內容,我指定了一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線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

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線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

每小組小燈座2個、小燈泡2個、電池盒1個、1號電池1節、導線4根、記錄紙若干。

課堂的第一部分:給每組同學準備了一個電池,一個小燈泡還有一根導線,把小燈泡點亮,學生動手的同時,回顧上節課的知識,並對電路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有什麼辦法能夠不用手按讓小燈泡亮起來,並介紹電池盒和小燈座,(學生演示安裝步驟)。同時讓學生利用這些電器元件製作一個簡單的電路。

第三部分:反饋在製作簡單電路時遇到的一些問題,並確認安裝注意事項:

1、電池的正確安裝方法

2、小燈泡的安裝方法

3、導電和電池座、小燈座的連線方法

第四部分:學生展示電路的實物連線方式,並給學生介紹電器元件的簡單畫法,在黑板上畫出簡單電路圖。

第五部分: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1、給每個小組多提供一個小燈座,個小燈泡和若干到導線,嘗試讓兩個小燈泡亮起來。

2、學生使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嘗試,但嘗試成功後再嘗試其他方法。並畫出電路圖

3、實驗彙報(小組交流)

(有幾種不同的連線方法,哪種方法比較好,為什麼能用不同的方法讓兩個小燈泡亮起來,它們有什麼區別嗎)

第六部分:課外延伸,我們能連線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了人人蔘與,並嘗試用了多種不同的連線方法進行嘗試,,學生在使用電池座和電池盒的時候都沒有遇到問題,學生整體情況良好,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比較熟練的進行電路的連線,電路基本上沒有出現什麼故障,在嘗試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的環節,學生的想法很多,通過實踐,發現僅有幾種方案是可行的,認識到了要使小燈泡亮起來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通路。並用簡單的電路圖加以表述。

當然這堂課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的學習習慣仍需糾正,學生的合作和動手方面仍顯欠缺,很多小組對於成員的分工都不是那麼明確,需要一步一步完善,還有在學生的反饋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比較倉促,沒有照顧到部分學生,學生的一些想法沒有趣實踐,也可能對今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擾,這在以後的課堂中需要進一步關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