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如何轉型升級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8W

  一、當前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現狀

試論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如何轉型升級論文

( 一) 專業定位不明,課程設定不夠合理

當前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基本上沿襲了傳統的本科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縮小版的本科教學樣式,定位既體現不出“高等性”,更凸顯不出“職業性”,定位的模糊性,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制約了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生存和發展。由於定位的不明確性,導致課程設定不夠合理。絕大數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課程設定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開設了“日語精讀”、“日語泛讀”、“日語聽說”、“日語寫作”等課程。另外,只是開設相關專業體現其專業性,並沒有真正把日語與相關專業相融合,突出日語的工具性。

( 二) 高職院校日語專業教學方式落後

當前高職院校大多數日語教師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高職院校,基本上缺乏企業生產、管理的實踐經驗。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學方式基本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教師壟斷了課堂,重視語法和詞彙的講解;本身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自覺性、學習習慣就比較差,這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單調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只能機械地培養學生讀、寫和筆譯能力,培養不出聽、說和口譯的能力,走不出“啞巴日語”的命運,造成了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困難。

( 三) 難以有效開展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以市場為導向,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具有紮實的日語語言文化基礎和相關專業知識,能熟練地運用日語,從事相關行業的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建設的抓手是校企合作,當前校企合作仍處在淺層次的初級階段,主要是“訂單教育”、“頂崗實習”等形式。雖然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有合作的願望和能力,卻找不到合作機會; 而許多企業有合作的熱情,卻聯絡不到合作的物件,雙方的合作缺少紐帶和機制。

( 四) 高職院校日語畢業生從事日語專業工作的人員比例不高

當前高職院校日語畢業生整體素質不高、能力不強,滿足不了市場實際需求,與用人單位期望相去甚遠,導致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人員比例偏低。例如,某高職院校日語系08 屆預就業應用日語專業畢業生,全班50 名學生,只有4 名學生從事日語相關的工作崗位。通過調查發現並不是日語人才飽和,而是學生無法勝任其崗位只能選擇放棄。學生從事非對口的工作,對自身將來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高職院校日語專業轉型升級的措施

( 一) 優化專業結構,合理設定課程

根據市場需求和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日語專業應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形勢,跟用人單位合作,結合學生的生源狀況,合理設定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設定上,要有自身特色,避免趨同化現象。除了開設基礎日語課程之外,還需要開設商務、外貿、銷售等課程,例如“外貿函電”、“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涉外禮儀”等課程。當今社會處在資訊化時代,設定專業要有效地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 二) 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1. 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改意識

高職院校日語教師必須認識到只會教日語基礎知識的老師不是一名合格的日語老師。合格日語老師除了有淵博的日語知識和較強業務能力之外,還要有改革意識和不斷的學習能力。社會在變,企業在發展,日語教師需要學習先進理念和前沿科技,武裝自己的頭腦,充實自己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度

改變“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作為課堂主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忽視。教師要有課堂駕馭能力,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引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抱有新鮮感,始終讓學生處於積極思維和欲罷不能的狀態。

3.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能否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實施高職院職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條件,也是高職院校日語專業轉型升級的保障。“走出去、請進來”是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之道。“走出去”就是鼓勵和推動專任日語教師到企業頂崗培訓和實踐,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實踐和操作能力,並把企業一線的知識、技能帶進課堂,實現教學和實踐的有機統一。為了貫徹好“走出去”的戰略,需要各方面的政策大力扶持,同時教師自身應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人際交往能力,方能有效實施。“請進來”就是聘請企業生產或行業一線的高階專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兼職或全職教師,這些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精湛的行業技能,能把實踐和理論有效地結合起來,他們傳授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最有用的,也是最需要的。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把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課堂直接搬到企業,讓學生切身體會現實的工作氛圍,達到“實戰化”的效果。聘請的企業人才到學校開展教學,同樣需要對這部分企業人才進行有效的教學技能培訓。

( 三) 有效開展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除了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之外,更應該在其他方面展開合作。例如在培養方案制定、教材開發、合作教學、開發研究、實習基地建設、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諸多方面開展有效合作。高職院校老師和企業人員一起對學生未來出路進行重新定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規劃,對課程體系進行設計,優化專業設定,制定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要貫穿整個人才培養體系的每一個環節,從開課前、教學中、教學後、就業反饋等各個環節都進行資訊共享,不斷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逐步讓校企合作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從而達到多方共贏。

( 四) 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水平

對於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畢業生,一方面學校需要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發展目標。積極引導,改變學生就業觀念,根據學生個人實際情況,降低學生就業預期,找到適合自己自身發展的職業。同時,學生需要客觀認識自己,準確定位自己,克服功利主義心理,認識自身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找到滿意的工作。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學生不妨到中小城市、中小企業、低層崗位尋找機會,謀求長遠發展。

  三、結語

高職院校日語專業面對生存和發展壓力,需要積極調整心態,克服畏難情緒,主動轉型升級。努力做到優化專業結構,合理設定課程體系; 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校企合作; 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水平和質量。這樣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壓力自然減輕。當然,由於作者能力有限,研究比較膚淺,闡述不夠全面,分析不夠徹底,提出的解決舉措也比較巨集觀,操作性還有待檢驗。不過本人今後會繼續針對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發展進行跟蹤性研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