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4W

一、抓好日常保教管理工作,夯實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範文

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實行“堅持園長、副園長深入教學一線有目的地跟班聽課,督促和指導教師科學合理地開展日常教學活動”的制度,促進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全園開展“每天快樂閱讀十分鐘”的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閱讀,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我們要求教師明確閱讀目標:

(1)創設輕鬆的閱讀環境,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2)採用多元化閱讀方式,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欣賞優美的故事繪本、兒歌、各種散文,讓幼兒感受語言美、情景美。

其次,在閱讀方法、時間安排上,我們都進行了充分考慮:

(1)每週一、三下午4:00—4:30為各班教師分別指導閱讀,有集體閱讀、小組閱讀、個別閱讀等。

(2)每週二、四由家長在家指導幼兒進行家庭閱讀。

(3)每週五進行各班級閱讀交流學習,由幼兒做一場閱讀小展示,或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兒歌、散文;每月請1—2位家長到本班進行家庭閱讀經驗交流。

在“每天快樂閱讀十分鐘”活動中,有的教師還根據幼兒的年齡段設定不同的閱讀內容,如大班以講故事為主,中班以欣賞故事、散文、學講繪本小故事為主,小班以學習兒歌、禮儀三字經為主;通過家園同步,共同配合,開展不同活動分享閱讀感受,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和欣賞能力。通過常規教學和特色教育相結合,教師們積累了經驗,並通過溝通、交流、分享,不斷創新,使活動中出現了教育教學新思路和好方法,使教育資源的利用最大化。除了深入紮實地開展常規教學之外,我們還要求教師嚴格執行《幼兒一日活動作息》制度,科學合理地安排組織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如堅持“每天5分鐘安全教育”,使幼兒樹立安全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教師蹲下身子與幼兒平等對話,建立自由寬鬆、民主和諧的師幼關係,營造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督促教師形成認真觀察、分析、反思幼兒一日活動的能力。通過活動化的教育手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二、多管齊下,促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

(一)加強師資培訓

考慮到我園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我園採取“加強師資力量培訓”的方法,極力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繼續教育的舞臺。例如,為了提高我園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技能,我們積極安排教師參加“國培”和轉崗培訓。如從2012至2014年,參加園長培訓的有2人次、參加骨幹“國培”的有6人次、參加轉崗培訓的有5人次、參加置換培訓的有3人次、參加遠端教育培訓的有23人次。其次是培訓形式多樣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安排教師輪流外出觀摩、學習至少2—3批次。出去的教師將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及時地在園內運用與展現,起到了一定的輻射作用。我們還時不時地請專家或由園長進行相應的園本培訓,使教師有機會獲得學習與提高。系列的培訓學習促進教師把所學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提高了教育理論水平。同時,我們還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活動,通過教師結對子活動,形成了老帶新、強帶弱,共同研究、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二)開展大練兵活動

為了使教師不斷獲得專業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針對教師教研、教學活動反思等薄弱環節,在園內開展不同的業務大練兵活動,以班級為單位,以觀摩課、評估課等形式,在評課環節採用“自評—互評”的方法讓教師反思、質疑、探討、分析,從而有目的地引導他們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到“反思型教師”“科研型教師”的轉變。此外,我們還積極鼓勵教師做好指導實習生實習的工作。教師們通過組織實習生學習、熟悉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常園規工作、幼兒課程教學設計、觀摩實踐、課後反思流程,以及幫助實習生做好備課、試講、評議、綜合訓練等方面的工作,在幫助實習生提高常規養成、組織教學能力等工作實踐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教師本身的專業技能。

(三)通過教科研活動及教學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

1、進行全園教師技能評比活動。我園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教師技能評比活動,目的是促進和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例如,第三屆教師技能(“同課異構”教案設計)評比活動,由園長、副園長策劃評比方案、評分標準,再組織指導各班主管老師研討確定評比標準,即:採用現場命題的方法,要求教師按照命題,自行設計教案;要求教學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規律,教學思路清晰,富有創新意識;注重師幼互動,能體現給孩子探究的機會等;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活動設計進行現場展示和解說。活動時間為2小時,評出一、二、三等獎10名,園長給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予以鼓勵。這樣做,有效地激勵了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我們還以此為契機,組織教師及時認真研討、分析和比較,並深入學習《幼兒教師的十大教學技能及訓練》,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鑽研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2、讓教師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每天專業進步的最佳動力。結合實際,我園以“研”為導,通過隨堂聽課、跟蹤檢查、隨機檢查等形式管理教學過程,開展班級“同課異構”“一課多研”等賽課評課活動,並組織教師在課後進行及時評課,使教師們在班級研課、總結反思活動中提升教學水平。

例如,在中班“同課異構”《沒有牙的大老虎》的研討課中,我們隨機抽查了其中一位教師的課後反思:問題描述:教師扮演時語言動作不夠誇張,沒有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原因分析:學老虎、狐狸說話不夠大膽、生動,表情不夠豐富。應對措施:應該從網上下載老虎、狐狸的圖片、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下載一段怎樣保護牙齒的小視屏給幼兒看,讓幼兒瞭解更多的保護牙齒的方法。針對這一課後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我們組織教師們進行了研討,從而發現:該教師的反思與實際課堂教學是脫節的。該教師既然在“問題描述”中認為“教師扮演時語言動作不夠誇張,沒有很好地吸引幼兒”,那麼在原因分析、應對措施時就必須圍繞教師的專業技能、知識經驗積累等問題分別剖析展開。針對該教師課後反思存在的問題,園長組織教師們進行了園本培訓:

首先,根據教學反思的基本內容規範寫作格式,即每次反思的`文字都包括:問題描述、原因分析與應對措施;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應是簡明扼要地寫清楚最突出的1—2個問題。

其次,要求教師就“原因分析”時儘量從教師的“教”來挖掘原因,而不是歸咎於孩子。即便是個別孩子的發展水平制約了教學效果,教師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沒能在問題陳述、規則交代、要點強化、跟進提醒等方面給個別孩子以足夠的幫助。

再次,組織教師們針對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學習,藉助園本教研的觀摩、反思、交流、探討、研究等活動,促進教師養成“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課後反思習慣。

最後,園長負責規範教師的反思記錄,定時檢查,適時給予教師自我反思干預指導,並讓教師們就參與研討的內容作“如果是我,該怎麼上這節課”的課後反思,讓大家暢所欲言,相互探討學習、交流心得,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獲得專業技能的提高。這些研討活動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能從自我反思開始,促進教育理念的轉變,促進工作有成效及教學科研水平有提高,能幫助教師更進一步地獲得專業成長。

三、在日常教學中開展活動,以保教成效促教師不斷成長

考慮到幼兒都喜歡遊戲活動,因此我們儘可能地通過活動設計來讓學生在活動中習得知識。例如,我們結合各種節日開展不同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幼兒和教師、幼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進行不同的“愛心”教育活動;開展以“讓健康教育伴隨著您和孩子共同成長”為主題的“六一”文藝展演活動,召開冬季親子運動會;開展“我愛我家“”愛勞動小幫手”“愛國主題教育活動”主題畫展等;每年3月份以“我愛媽媽”為主題開展創意繪畫活動;5月份組織幼兒參加“成長足跡全國幼兒創意美術大賽”;10月份舉辦全園、班級“愛國教育”半日開放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在各種教育活動、遊戲中進行感恩學習體驗,感知來自不同的愛和關懷,促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學習習慣,促進幼兒的體智德美全面健康發展。良好的保教成效,促使教師們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使他們更加自覺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形成良性迴圈。

總而言之,幼兒保教工作“研”有方向,教師的“教”才有意義,幼兒的“學”也才有價值。因此,我們將繼續依託《指南》,從五大領域課程入手,著眼於日常教學,抓好幼兒園教學教研工作,使教師獲得更好的專業發展;以“教師創設適宜孩子發展的物化環境—改進一日活動中的行為—如何組織和實施常態課—開展和組織高質量的教學活動”為教研脈絡,帶動全體教師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探討交流的良好氛圍,從而確保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