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1

上週一參加了在xx中學舉行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活動期間我們觀摩了來自不同學校的五位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並聽取了有關專家的精彩點評。這次活動形式新穎授課教師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中也得到很多啟發。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

  一、“同課異構”為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

《學記》說“同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沒有同伴的互助支援,教師個人將限於孤立。這次活動促進了中學語文課堂的優勢互補,教師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借鑑,智慧共享,共同進步,由獨自作戰發展成了集體會戰。一位名人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博採眾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同課異構”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環境,調動了廣大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真正促進了校本教研的深入發展。

  二、“同課異構課”更有可比性,更容易暴露缺點彰顯優點。

與一般的課相比,同課異構課講的是同一教學內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大家有著共同的話題,對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本次參加講課的五位教師都帶有著本校的特色跟自身個性化的東西,他們面對同一教學內容,在自己的努力下,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如教材的處理、環節的設計、問題的提出等各處,都表現出了各自不同的特點,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得到充分的展現。我們欣喜的看到每位教師身上顯示出來的智慧火花。又因為每位老師都有其他四位教師在與他進行比較,也讓我們在比較中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對方的不妥之處。

人們常說文無定法其實教也是沒有定規的。五位教師用他們各具風格的授課模式為我樹立起一面面鏡子,讓我照到了自身的不足。感謝這次活動,讓我能夠更快成長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2

20xx年3月28和29日,我校15名語文老師在張校長的帶領下參加了由陝西省教育學會名師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就是不同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講授相似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來呈現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課的老師各顯其能,作出了不同的課堂展示,可以說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通過參與這次的教研活動,我感觸頗深,下面談談我參加本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通過聽課學習,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它可以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教師之間互相啟發,智慧共享。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也給我們教師“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學習範本。

“同課異構”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如陝師大附小王林波老師《童年的發現》課堂在樸實中見真情,靈活中促情感。整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心靈交流,老師能和學生融為一體,讓孩子的思維得以擴散。能感受到他真的用心在講課,整個課堂很大氣,教態自然大方。北京市的王文麗老師在導課部分與學生進行輕鬆的交流,交流之中給予適時的指導,她不僅以自身的熱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發現及發現的過程講給同學聽,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王文麗老師的朗讀錄下來就是教學素材,現場的朗讀引來在座所有老師的陣陣掌聲。杭州市崇文實驗中學的虞大明老師的作文課別具特色,給出材料,用學生最喜歡最熟悉的童話體裁進行創編。小組合作,各盡其能,在短短的5分鐘孩子們完成了童話創作。當然這五分鐘的創作得益於虞老師55分的精彩教學引導。最後說課環節虞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也同樣值得我們思考的:為了學生自信愉悅的習作,我們該做些什麼?上海的戴建榮老師的課太精彩了,我個人覺得與其說這是一堂課,不如說這是一場話劇表演。

《將進酒》在我上學時對它的定位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掌握句式結構,理清字詞句的意思,最後再背誦,很枯燥,很痛苦。而戴建榮老師運用了“嗟嘆之、詠歌之、舞蹈之”的古詩吟唱教學法。老師順著學情,因勢利導,實時點撥,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教師把可以託付的內容儘量託付給學生,學生則彰顯了巨大的潛能。我覺得不是在聽課,是在欣賞語文教學藝術。課堂中沒有表演式的花架子,有的是紮實、真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戴老師堂堂一個七尺男子漢,但他溫柔的聲線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第一位老師,煽動著每一個人的情感。學生大概不懂古詩的平仄,戴老師不厭其煩,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認識平仄包括有哪幾個聲調的字,如何處理平仄聲長聲短,教學生從讀到唱到吟,至半讀半唱,這節課學得很實在,學生們始終沒有絲毫的厭倦,反而沉浸其中更令我耳目一新。

通過這樣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些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太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

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同時也為我們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3

20xx年12月4日,我們一行四人赴參加XX市“送課下鄉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來自義橋中學的盧**老師和運河實驗中學的王**老師為我們奉獻了兩節精彩的示範課,市教研室鄧老師、縣教研員劉老師和來自於各學校的老師們都做了精心的點評。本次活動收穫頗多,現將最深刻之處如下。

一、嘗試板塊教學

板塊教學是歷史教學的新趨勢。本次活動的兩節課都採用了板塊教學,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鄧老師專門對板塊教學的產生、發展、如何形成、劃分板塊等問題做了細緻的介紹。板塊教學告訴我們,對教學的把握要從整體入手,在理解內容、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風格、學生的實際等將教學內容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安排,呈板塊狀呈現。這樣就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雜亂無章,使教學思路、線索更加清晰,有利於更加合理安排內容。當然,鄧老師也一再強調,並不是強制推行板塊教學,只是供各位老師借鑑參考。

二、注重基礎知識落實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低估學生能力,但是也不是太高估學生能力。國中生對歷史學習的時間還短,對於如何學習歷史沒有清醒的認識,對於學習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及時給予學生該有的指導和強調。如提示學生標記、記錄,難寫、易錯的字隨手寫一寫,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等,都是必須的。究竟什麼樣的課才是一節好課,這個標準有很多。但是假如學生上完一節課,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能掌握,甚至字還不會寫,這節課絕對不是成功的課。本次授課的兩位老師都比較注重知識的落實,這相比好多公開課、優質課重形式、輕落實的做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三、注重史料教學

歷史教學中學習的內容包括史實、史觀、史論等,其中史實佔到了絕大部分。如果僅僅將史實內容平鋪直敘的講給學生聽,那麼學生即使知道了、記住了相關內容,對於歷史的本原仍然一無所知。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史料教學,提供適合於教學、多種形式的的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具體的歷史情境,讓學生融入歷史,感悟歷史,提高領悟能力,培養探究精神。再者教材上提供的材料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是最有說服力和實用價值的,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用好這部分“天然材料”。

四、切莫盲目跟風

近年來在教學上一直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去各地、各校學習所謂的先進經驗。固然,這些名校的創新措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引進的這些經驗要符合本地、本校的學生實際和教師實際。如鄧老師專門提到了小組的座位問題,明確質疑學生這樣坐真的好嗎?再比如某校學習杜郎口後,捨棄了已使用多年的多媒體,轉而在班裡用上小黑板。再者要求老師只能講多少多少分鐘等。需要我們學習的不僅僅名校的先進做法和經驗,更要學習他們創新的精神和意識。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4

20xx年11月27日 參加了揚州舉行的全國典型國中同課異構聽課活動,深有感觸!

同課異構。意思是同一節的內容(同課都是“整數除以分數”這個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並上課。由 於 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不同內容的課。更新教育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強力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我聽的四節課內容是:“線段、射線、直線”上課老師分別是:第一節:揚州教育學院附中: 高亮榮 老師第二節:洋思中學: 封濤 老師第三節:宜興實驗中學 詹慧 老師 第四節:杜郎口中學 劉桂喜 老 師四位 老師各自給我們展現了同一內容卻進行不同教學方法的精彩課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課堂需要飽滿的精神和熱情及親和力。

2、對課堂生成資源的'利用

在第二節課中, 封濤 老師處理方式值得我們學習,當時一個男生每次都舉手回答問題,他說“你們班是不是這個男生最聰明?”我想 封濤 老師會說大家要跟這位男生學習,沒想到他卻說:“我覺得這位男生是很聰明,但並不是最聰明的,還有許多同學比他聰明,只不過有點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積累、收集、知識的拓寬、延深,不是就知識講知識而是把知識融於生活、融於社會,讓學生有充分發展思維的空間。

4、課型豐富、匯入豐富、內容豐富、氣氛特別活躍,這都是為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方式。

5、授課語言經典、自然流暢。有的老師語言的經典幽默,體現了超凡脫俗,有的老師課堂語言的聲情並茂親切又富有激情,都給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6、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放開嘴巴大膽地說放開思維大膽地想,放開手腳大膽的做。

總之“同課異構”在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是繼承和批判的統一,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同課異構教研心得體會5

為了促進“生本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的開展,從根本上強化教師特別是我們青年教師的“生本”理念。前段時間,我們學校進行了為期一月的青年教師“賽課”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賽課”,踏踏實實地經歷了“文字解讀——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研討過程。這一過程中,既欣賞到了教師個人的風采,又感受到了集體智慧的魅力,在比對整合中,促進了專業水平的發展。

 一、存同——“生本”理念無聲潤澤

“同課異構”中,“同課”是教學的基礎,即同一文字,相同的教學內容,它保證教師有一個共同的基礎,便於進行比較式的研討。而我這裡所談的“存同”中的“同”,是存在於積極倡導“聚焦生本,致力改課”這一大環境下的,學校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讓我們一次次接受“生本”這場春雨無聲地洗禮,我們的思想站在了同一高度,我們會用同樣的理念來支撐教學。在這次賽課中,我們四人雖然設計不同,但都滲透了“生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營造寬鬆、明快的教學氛圍,針對文字阿聯酋今昔環境的鮮明對比,運用“對比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讀有所思,發現阿聯酋變化之大,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繼而再次深入文字,探究原因,獲得新的情感體驗。我們都接受著“生本”理念的潤澤,並實踐於教學,這樣的“同”,是理念的飛躍,思想的提升,讓我們感受到的是更上一層樓後極目遠眺的愉悅。

教師“生本”理念的同,在實踐中就會悄然摒棄原先學生機械學習的“同”,利用話題討論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開拓學習空間,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於是“同”又在學生的身上體現了出來,在這次同課異構的活動中,我發現四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平日創設的自主、合作的氛圍下,已經養成了課前預習的習慣,逐漸學會質疑,通過自主感悟和小組交流來商討問題,在小組的彙報與組際間的補充中解決問題,有些學生還會合理選擇相關文章加深感悟,學生更多參與課堂活動,學習過程更具時效性,這樣的“同”,體現了改課“理論說的通,實踐有效果”的無限魅力。

同課異構的教研過程中,我看到了存在於我們課堂上更多的“同”性,這些“同”讓我們看到了“生本”理念先進性在教學實踐中實效性,更堅定了我們改課的決心,同時,同一理念下不同的展現形式則更有可比性,同課異構的價值有所體現。

二、求異——個性思維彰顯風采

在同課異構的教研過程中,雖然有著許多“同”,但由於教師個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即是面對同一教學內容,在自己的獨立思考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如教材的解析、環節的設計、問題的提出等各處,都會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同課異構正是給了教師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異”讓我的課堂綻放光彩!

1、個性化的文字解讀:

眾所周知《沙漠中的綠洲》中,作者用沙漠環境的惡劣來襯托出綠洲的多和美,畫面的對比閱讀凸顯的阿聯酋人民改造環境的勇氣和智慧。研讀建設綠洲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發現全段圍繞三句話展開,總起句:“這裡的每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過渡句:“惡劣的自然環境並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中心句:“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麗。”在這一過程中,我關注過渡句的作用——承上啟下,承的是什麼?是環境的惡劣:沒有土、沒有水、沒有花草和樹苗,啟的是什麼?是阿聯酋人民的行動:三個“買來”以及“挖去”、“填上”、“埋下”,我稍做整理,發現圍繞“代價”,以缺什麼為經,買什麼為緯,縱橫交錯,就可整合成一個體系,體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麗。”

2、整體性的教學設計:關於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鑑於我對文字的認識和課時的需求,我以話題架構學生、文字、課堂,營造寬鬆、明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調動學生情感體驗;以“比較閱讀”推進教學流程:

⑴、在單元文字的比對中,感受“綠洲”

以小云雀的心願匯入,勾連單元組主題,在與單元課文的比對當中,激發活用學生已知內容,讓學生髮現建立綠洲不僅存於小云雀的內心世界,還存在於所有人的期盼當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交流的慾望。

⑵、在舊知新識的比對中,走近“綠洲”

將學生課前預習和教學環節緊扣相連,融於小組合作的策略中,先學後交,通過新舊知識的比對,學生主體得到充分發揮,既達到了課內外的有效銜接,更利於有效教學效果的形成,也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詞、文、課外資料的有機結合,便於學生對綠洲的形成有整體上的認識。

⑶、在鮮明畫面的比對中,欣賞“綠洲”

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結合畫面(昔日阿聯酋和現今阿聯酋的對比),運用己有生活的感知經驗,通過沙漠、綠洲兩幅畫面的對比閱讀,在讀中有所感,感受阿聯酋變化之大,由感引發思,思考變化原因,由感促讀,讀中有悟,潛移默化中受到阿聯酋人民人定勝天精神的薰陶。

⑷、在“代價”的比對中,昇華“綠洲”

圍繞“為什麼說阿聯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一話題,給足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與文字的對話,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策略,如讀句、圈詞、批註、賞讀等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反覆閱讀過程中,構建自己的認識,感知課文內容,再通過和我們生活實際中種植花草樹木所付出的代價比對,最終感悟出阿聯酋人民所花費的代價之大,同時,針對學生的回答,我相機整理出板書,以缺什麼為經,買什麼為緯,將學生個性的回答整理成一個體系,從中感受阿聯酋人民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不惜一切代價的勇氣。

⑸、在人文呵護的比對中,追求更美的“綠洲”

通過老師激情的語言,促使學生去進一步對大話題進行思考和感悟,在感受阿聯酋人民的智慧和勤勞的基礎上,領悟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環保意識的滲透,追求於建立自己心中的“綠洲”。

3、明快的教學節奏:

我希望我的課堂節奏是明快的,這樣能夠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所以,在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朗讀環節:這裡沒有土,但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他們——買!這裡沒有水,但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他們——買!這裡沒有植物,但惡劣的自然環境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他們——買!爽爽快快的三個買,不正能體現阿聯酋人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花費的財力代價之大嗎?這種明快的節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這種變式朗讀方式是我在一次無意間的交談中聽到的,設計時我就設想,在我的教學中是否能夠創設這種教學情境呢?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文章的句式很有特點“土是鹹的,水是鹹的”“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句式是如此的整齊,明快!於是教學中,我就將變式朗讀融入其中“泥土沒有——買,買來後挖去;淡水沒有——買,買來後埋上,植物沒有——買,買來後種上。”這樣,我以缺什麼為經,買什麼為緯,縱橫交錯,將學生的思維整合成一個體系,簡單的回整,變式的朗讀,讓課堂節奏愈發明快起來,難點就在這整合之間得以突破。

同課異構的教研過程中,我追求課堂上更多的“異”性,這些“異”讓我們欣賞了“百花齊放 春色滿園”的美景,當然,我們追求的是“異”並不是一味地標新立異,創新思維也要有度,一位追求的個性如果目無原則,欠缺實效則毫無意義,異構不同展現開拓了視野,同課異構的價值更加鮮明。

 三、共融——多元發展海納百川

在同課異構的教研過程中,“同”的存在指引和激勵你的發展,“異”的追求,只為“採得百花釀成蜜,博採眾長功自成”。 我們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存同求異,在專題學習中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在公開教學中將教學設計付諸實施,觀課議課;在方案修正中進行說課評課,比較鑑別、存同求異;在行為跟進中以問題解決為核心,優化策略;在總結提高中反思教學得失,提升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裡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