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6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減負增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5篇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

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個熱點話題。“作業”確實是我們身邊熟悉的陌生人,做的最多,瞭解的最少。我們老師是憑什麼再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呢?是為了什麼呢?發現問題還是解決問題?

上海的王月芬老師有一個觀點,概括的很全面。她認為,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線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這一概括還是很全面的。

有很多學校都站出來分享自己學校的探索經驗。有的學校允許學生自選作業抵充老師佈置的作業,但是流程是需要老師先稽核,老師同意後方可抵充;有的學校為了增強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了個人錯題本和班級錯題本,並且組織學生從錯題庫中選題進行出題活動。有的.學校引導學生參與作業制定,從中體會師生思維的差異,使得作業更符合學生,形式更加豐富。有的學校安排老師每天錄製微課短視訊,講解做題方法,以供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反覆觀看。

還有的學校開展專案化作業,把作業看成作品。總之各學校的作業形式豐富多樣,學校的教務處也都絞盡腦汁,改革作業設計。

統觀作業設計,不難發現,雙減政策的出臺,減少了學生的作業負擔,確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課後錄製視訊、稽核學生自選的作業是否有效……無一不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必定會有老師抱怨,所以老師們非常有必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為了培養出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選擇奉獻!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2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作者:娟子曾經看到過孩子們晨曦的路途中還在不停地往嘴巴里塞早餐,上課惺忪而迷茫的眼神,真的覺得這些孩子很可憐。他們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卻承擔著太重的課業負擔。自從提倡"減負增效"以來,我不禁為孩子們拍手叫好!

"減負增效"就是要把孩子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合理安排他們的課業負擔,從興趣入手,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努力培養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可見"減負增效"的核心是減輕孩子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內涵是減少課內外那些機械重複、低效的活動,提高孩子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我們教師是減輕孩子課業負擔的主角,應該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認識,進一步確立科學的質量觀,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毫不動搖地抓好日常教學工作,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以學生為本,真正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用減負這個手段,最終達到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目標。

下面談談我對"減負增效"的一些心得體會:

1、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更短的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東西,讓學生學得充實快樂,這就要求老師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打造簡潔高效的課堂!孩子的減負,無疑是對老師的加負。我們要把一節課的時間利用到極致,壓縮孩子的學習時間,但不減少知識量,這是對老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挑戰!備每一課時時,我們都應該想想孩子對本課已有了多少了解,如何處理各個環節才能更流暢,怎樣設計練習才能使孩子得到知識的提高。為了節約上課時間,只要預備鈴一響,就應馬上進入班級做好準備工作,絕不耽誤一分鐘的上課時間。

2、精心設計練習,認真批改作業,及時講評、輔導。

如果讓你同一部電視劇看兩遍,相信再好看的電視劇也會感到索然乏味,孩子也是,同一道題做上幾遍,他當然毫無興趣。如何讓孩子在練習中找到樂趣,又達到鞏固的目的',這就要求老師要精心設計練習。每學完一個單元,把重難點的題型和容易做錯的題目整理一下,再練習一次,加深印象,既提高了效率,孩子學得又很紮實。

課堂作業應儘量讓孩子當堂完成,保證他們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當堂作業是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課後做作業,孩子雖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孩子是草草了事,錯誤率高,訂正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所以應儘量留一些課堂時間給他們完成作業,同時,巡視、察看當堂的作業情況,獲得正確反饋並可及時糾正錯誤的認識,孩子也會最大限度的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做有成效"。

此外,及時批改課堂作業,決不拖拉,以獲得及時資訊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對於存在問題多的個別學生,應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真正搞清課堂上應掌握的內容。

3、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高效率的課堂打下基礎。

現在,知識資訊高速發展,教育系統的新事物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課件的製作等等。我們得不斷學習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高效率的教學創造自身條件。孩子們在學習,我們也要不斷學習,這樣才不會成為一名落伍的老師。

總之,"減負"不僅僅是減一些作業,減一些教輔,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減負增效"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更需要社會、家長、學校共同協力,才能實現"減負增效"目標,使學生健康成長!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3

20xx年11月8日下午,在xx縣教體局七樓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xxx博士的《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報告,感受頗深:

首先,聽完王老師的報告,我認識到雙減是國之大計,是民生工程,是國家排除了各種困難,出臺政策,為全民解決了外部環境大問題。所以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守好課堂教學這個陣地,一定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王老師在講座中談到,作業功能單一,缺乏目標意識,難度走極端,差異缺乏有效性,型別單一,內容與教學脫節,結構不合理,時間過長,批改單一,分析缺乏,設計能力弱,管理內涵不足等12個問題,貼近我們的實際教學,指導性非常強。對於幫助我們每一名教師,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同時,結合自己的化學教學,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分層設計。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就不同。所以作業應該具有層次性。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再次要儘量多的設計趣味性作業。因為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比如作為化學教師,課下讓學生做一個簡單的家庭實驗:讓學生利用廚房的雞蛋殼與食醋,看兩者反應是否能產生一定的氣泡;或者把生鏽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看能否把鐵鏽除乾淨。目的'是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化學源於生活,化學服務與生活。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作為我們每一名化學教師,應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急先鋒。我們要在實驗中探究,在探究中實驗,要讓課堂真正成為探究的樂園、實驗的熱土,要讓化學探究永遠是一首田園詩,充滿著生活的氣息,演繹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4

我是杭州景芳中學的一名七年級學生,進入國中才不到三個月時間,對我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在國小裡,我可以睡到早上七點鐘,現在我一般都在六點前起床,睡覺不到八小時;在國小裡,我揹著不到五斤重的書包,現在每天揹著個超過二十斤重的書包還有作業本;在國小裡,我可以七點五十分到校,現在必須六點五十分到校;在國小裡,我可以在不上課的時候去操場上跑跑跳跳,現在除了體育課和大課間時間,我只能坐在教室裡為下一堂課做準備,甚至連上廁所也被規定不能跑步;在國小裡,我可以在下午四點十五分放學回家運動一下,現在學校規定五點二十分放學,而我們七年級學生很少有班級能夠在五點半之前走出校門的,經常是回到家已經超過六點了。現在是冬天啊,回到家,天也黑了,飯菜也涼了;在國小裡,我的回家作業八點半之前就能完成,九點鐘肯定能睡覺,現在一般都要到十點鐘才能結束。注意哦,是結束,而不是完成。因為父母覺得十點鐘必須睡覺了,留下的作業只能早上早起加油了。為了節約時間,我的早飯從來都是在上學路上吃的。作業做多了,當然有好處,每一種型別都做過了,考試當然遊刃有餘。但是,我已經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做作業上了,根本沒時間進行身體鍛鍊。

在國小我可是體育鍛煉先進分子,曾被請上講臺傳授家庭體育鍛煉經驗呢;所有的興趣愛好都已經割捨而去,體音美全面發展曾是我的理想,或許這世間因此而少了一位優秀的運動員、音樂家、美術家;對於做不完的作業心生厭惡,只是為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由於不交作業是不能進教室的,部分同學不是抄襲就是湊數字。美國教學問題專家哈里斯·庫帕對家庭作業與學業成績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他通過對比研究,得出了令人深思的結論:家庭作業對高中生成績有重要的積極的影響,對國中生也有用,但功效大約只有一半,對國小生來說,就算作業對他們的'成績真的有效,那也是微不足道的。澳大利亞教育專家說家庭作業沒有太大作用,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的家庭作業,並不會讓孩子的成績在班裡有所提升。事實上情況恰恰相反——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越多,學習效果越差。據最近杭州市中國小體質健康情況公佈表瞭解到,景芳中學的近視率達到88.37%,我們班就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戴上了近視眼鏡。處在生長髮育關鍵時刻的我們,已經過早的被教育制度綁架了,考一個好分數已成為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

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少年急功近利只為考個好分數,則國家急功近利只為增加個GDP。都市快報評論員徐迅雷說:在今天,對於越來越弱不禁風的學生們來講,“開動雙腿”,已經比“開動腦筋”更重要了。聽說某大學取消了5000米長跑專案;某大學軍訓6000人暈倒;甚至有升旗儀式上站幾分鐘就有人暈倒的。這種“四體不勤”是瘋狂的應試教育所帶來的。這樣下去,怎麼行?奧運會拿金牌的水平上去了,全民的體能卻明顯下降了。“心欲遠而身須強”,這是一個基本道理。去運動場所越多去醫院就越少。強身健體,需要一種傳統,需要從小就養成一種習慣。這在最根本上還是教育者的理念問題。如果總是把升學率看得天一樣大,如果總是拿應試成績來壓倒一切,那麼我們必然會被澆灌成溫室裡的弱苗。教育教育,“教”而不“育”,真是一種本末倒置。

最近都市快報報道了《夏令營中的較量》,描述了中日少年們的生存能力對比,中國少年完敗。報道用了一個振聾發聵的標題:“東亞病夫”的帽子將要回來了?報道說:日本中國小每天都有體育課,學生放學後,還規定得鍛鍊1小時——這才是硬碰硬的“家庭作業”,日本每天鍛鍊兩個小時以上的學生佔總數四成多。而我們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從早到晚都是瘋狂地做習題寫作業。日本幼兒園的孩子經常在大冬天裡光著上身跑步,而我們則有許許多多學校田徑運動會取消了長跑比賽,根本原因是我們已經“跑不動”了。這就是差距,這就是差別。不僅僅與日本是這樣的區別,與歐美等國家相比也一樣。

體育已經被擠壓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計;學校組織的鍛鍊大抵形同虛設。應試教育,不僅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而且會把下一代壓迫成新的“東亞病夫”。這真的是輸了。如果硬是要說有什麼“起跑線”,那麼這才真的叫“輸在起跑線上”。輸在孩子,錯在成人。這錯,錯在教育本身,錯在教育體制,錯在人和人才培養的根本理念上。學校急功近利,不比拼體質,只比拼分數,拼得個個都弱不禁風,拼得人人都苦不堪言。所有這些都有悖於我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這樣的教育註定是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這基本道理就在於:體制錯,體質錯。我們一股腦兒全都擠錯了路、上錯了船,可是,從學校到家長到社會,卻一直認為這樣方式是對的——這才叫全社會的悲劇、全民族的悲劇。這不是學校的問題,這是政府部門的大事。希望人大常委會的領導對於教育制度的改革多多關照。

此刻,我覺得很有必要重溫這段話:“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你看看,這裡所說的“更好的教育”、“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哪個與健康教育沒有關係?“更好的教育”能不包括健康教育嗎?離開了身體健康,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嗎?被分數榨乾了所有業餘時間的學生還有快樂可言嗎?回顧一下樑啟超的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於地球,則國弱於地球。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5

中國小生負擔過重已引起了國家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減負”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金秋時節,我們全體教師學習了省教育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是在轉變思想方面下功夫,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面向少數尖子生為面向全體學生。

提倡刻苦學習,是我國的優良傳統。這些年不斷高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不利於少年兒童養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還有的學校和家長擔心“減負”會降低教學質量,影響學校的升學率,影響學生的升學和前途。有些老師總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反之,減輕了學生的過重課業負擔,就必然降低教學質量等等。

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通知》精神,並圍繞著:“減負的目的是什麼?減負和勤奮學習的關係如何?怎樣才能作到減負提質?”等問題展開了學習和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形成了共識、我的體會如下:

一、明確認識為什麼要再次提出要減負

1、四十年前教育部發的那個指示就明確提出:“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是為了使學生學得更好,不是提倡學習上“馬虎、偷懶、取巧。”《國小生守則》規定學生要“好好學習”,可見,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同提倡勤奮學習是不矛盾的。凡勤奮,都是一種主動行為。新老《三字經》列舉的那些勤奮學習的故事,沒有一個不是主動行為。凡被動學習,超負荷學習,都不可能是主動行為,都不能叫做“勤奮”。只有減輕了過重負擔,明確了學習目的,學生才有可能主動地勤奮學習。

2、課業負擔輕,教學質量低。這是教師業務水平低,工作態度也不好造成的;課業負擔重,教學質量低,這是教師工作態度較好,但既無教學經驗,又不懂教育科學造成的;課業負擔輕,教學質量高,這是教師教學水平高,工作態度好,能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重視教育科學的學習的結果;課業負擔重,教學質量高,任課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靠的是加班加點,即所謂“時間加汗水”,不注意改進教法,不重視教育理論學習。所以,儘管學生的負擔重,來自學校、來自家長、來自社會等各種原因都有,但主要是來自學校和教師。學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師水平不高,教學方法不當,是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直接原因。一個稱職的教師,光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掌握教學藝術,探索減負提質的有效途徑。

二、採取措施,切實減負

統一了思想認識,還需要有得力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減負增效”實際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就要講究教育的藝術性和有效性。要求教師更講究教學藝術,增大啟發力度,使你的課堂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你的學生願意主動參與、積極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習和考試不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他們的朋友。所以,我們老師得在各方面不斷學習充電,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升我們的人格魅力,把我們的課堂變成學生的樂園。21世紀是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要想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學習、充電,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可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我們教師要經常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和生長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通過開展聽課評課,加強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教學活動中交流對話與溝通,共同分享經驗和成功;教師每節課後寫課後筆記,找出不足之處,不斷總結和提高。

2、瞭解學生,尊重差異

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必須建立在瞭解其心理特徵的基礎上。學生都有個性差異,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搞一刀切,我們提倡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情和一片苦心,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要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只不過這種溝通和交流帶有一種明顯的目標趨向。保證這種溝通和交流的順暢有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怎麼樣才能夠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順暢更有效呢?真誠的情感投入是前提,教師對於學生要充滿愛心,要把學生看作一個獨立的並且有自己思想的個體,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情感上和身體上和學生平等,只有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夠有課堂上有效的溝通和有意義的交流,這種溝通不是強迫式的,這種交流也不是對答式的,而是一種師生之間情感互動的結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這個方面我的具體作法是:

(1)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給學生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既是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也是促進良好師生關係形成的基礎。

(2)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

組織有益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鬆,是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

三、注重管理,講究效益

減負是手段,不是目的,“減負”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師的自身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份快樂的心情,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但是“減負”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並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更不是不要考試不要教學質量的“放羊”式的教學。“減負”以後,不但不能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還要讓學生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質得以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1、強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保證教學效益

(1)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先決條件。我們要充分的發揮好集體備課的優勢,集體備課時應多研究,多斟酌,多進行教學探索,利用成熟教師豐富的經驗和大家集體的智慧,把課備到最完美。使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明確無誤,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定位恰當,教學思路和教學邏輯清晰可見,例題習題一定要能夠起到突出教學重難點和解決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作用。使學生能在有限的45分鐘內愉快地主動地學會足夠的知識。

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課如演戲,備課本是劇本,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若光有好劇本,導演平庸,演員散慢不用心,肯定演砸。這不必多說。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課堂當中去思考,去學習,去訓練。每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學生很容易出現感官

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活動,在課堂上只有把他們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的體會、感受,滿堂貫,可能這節課你講得頭頭是道,非常精彩,但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頭霧水。

所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我們提出向45分鐘要質量,制定了上好每節課的原則和要求,提出教學中要做到“六為”、“六突”。“六為”即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方法為中介,能力為目標。

2、精心設計彈性作業,保證學生足夠休息時間

傳統的作業佈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種弊端:

(1)優生“吃不飽”;

(2)差生“吃不了”;

(3)機械性的作業重複。彈性作業,即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質量、不同要求的作業,這樣,才能確實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地設計好彈性作業題,精心設計彈性作業,既解決了學生差異的矛盾,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智力因素,激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生各種技能,還減少了學生用於重複、機械或耗盡腦汁也完不成的作業的時間,從而保證了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同時,作業要及時批改,決不能拖拉,以獲得及時資訊有針對性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對存在問題多的個別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在下一節課利用5分鐘的複習時間去重點澄清。

3、嚴格控制學生學習時間,保證學生生動活潑發展

要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還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適應兒童年齡特點的課外活動。

4、嚴格控制訂閱複習資料與控制考試次數,保證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訂閱各種練習冊、複習資料的過多與頻繁的考試,不僅加重學生課業負擔,也加重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還打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學生的課外活動和休息時間。這樣,即減少了學生為應付考試加班加點進行復習、練習、考試等負擔,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保證了學生能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質。總之,“減負增效”的實質就是要求我們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和方法,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這樣,學生的學業負擔自然就輕了。但是,減負增效是一項長期,艱鉅而複雜的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不能急於求成,需要我們用耐心,責任心和時間去認識去探索,而且這項系統工程還需社會、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需各學科的協調平衡,統一思想,才能更見成效。同時我們應該拿起教育法規的有力武器,切實落實教育部有關“減負”的各項規定,加大會考、大學聯考的改革力度,使“減負增效”真正落到實處。我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地做,一定會達到最佳的教學教育效果。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6

這學期,提質減負的活動在我校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活動進展得很順利,也得到了家長和各級領導的好評。做為一名科任教師,我也是深有體會。

確實,雖然素質教育改革已多年,但依舊擋不住孩子的書包不斷變沉,難以改變早到晚歸、作業寫到半夜、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的現狀。於是,教育廳正式下發通知:國小一、二年級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通知》對國小生的回家作業時間有了明確的規定。

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通知》精神,並圍繞著:“減負的目的是什麼?減負和勤奮學習的關係如何?怎樣才能作到減負提質?”等問題展開了學習和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形成了共識、我的體會如下: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21世紀是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要想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學習、充電,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可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

我們教師要經常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和生長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通過開展聽課評課,加強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教學活動中交流對話與溝通,共同分享經驗和成功;教師每節課後寫課後筆記,找出不足之處,不斷總結和提高。

2、瞭解學生,尊重差異

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必須建立在瞭解其心理特徵的`基礎上。學生都有個性差異,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搞一刀切,我們提倡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情和一片苦心,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這個方面我的具體作法是:

(1)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給學生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既是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也是促進良好師生關係形成的基礎。

(2)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

組織有益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鬆,是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

3、強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保證教學效益

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這就決定教師的講只能是精講。要達到精講,我認為就必須做到一得或兩得,不可貪多求全。每節內容值得探討的知識點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學重點,大膽地裁剪取捨。要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我個人覺得要做到五條:一是精心備課。在深鑽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備課,做到備過程、備語言、備板書、備習題、備教具。二是減少時間損耗。要求學生課前作好上課準備,合理提高課堂密度,增加教學資訊量,濃縮教學語言,精簡板書,提高教學效率。三是改變課堂結構,達到講、練、查結合,知識點落實,體現精講精練。四是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通過投影等多媒體作用於學生各種感官,以增加直觀性和形象性,增加資訊傳輸量,提高學生儲存記憶的速度、效率。五是對後進生實行及時的輔導。

4、精心設計彈性作業,保證學生足夠休息時間

傳統的作業佈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種弊端:

(1)優生“吃不飽”;

(2)差生“吃不了”;

(3)機械性的作業重複。

彈性作業,即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質量、不同要求的作業,這樣,才能確實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地設計好彈性作業題,精心設計彈性作業,既解決了學生差異的矛盾,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智力因素,激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生各種技能,還減少了學生用於重複、機械或耗盡腦汁也完不成的作業的時間,從而保證了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5、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提質減負中最重要的,只有教師的教學設計很有趣,語言風趣幽默,從內心深處關心每一個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那麼孩子們就會慢慢地感興趣,喜歡上我們的課堂。

提質減負還只是一個開始,迎接我們的將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但是隻要我們不斷努力,不短摸索,我們的工作將會幹得越來越好!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7

對於“減負增效”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矛盾之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行嗎?”而教改勢在必行,因此,首先要解決的就一個思想上的問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影響下,我漸漸地認識到,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真正實施“減負增效”,推進素質教育。

“減負增效”,實際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如多媒體的製作,軟體開發等等。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

當堂作業是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能真正地反饋到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程度,同時為了真正在減負增效,儘量留一些課堂時間(一般5-10分鐘)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同時巡視、察看學生當堂作業情況,獲得正確反饋並可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最大限度的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認真批改作業和及時評講、輔導,是減負增效的重要環節。及時批改課堂作業,決不拖拉,以獲得及時資訊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倘能長期地堅持這樣做,定能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定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減負增效,切實推進素質教育

知識在更新,人類在進步。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於是教委提出了中國小教學應從應試教學中走出來,全面實施素質,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新思想。為此,每個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形勢下的任務—減負增效。這種新的要求正成為推動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原動力。通過前一階段的研究與實施,我想就物理談談研究體會。

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是切實做好“減負增效”的根本。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符合當今社會發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教師一聽說要“減負增效”,認為這是矛盾之想: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行嗎?我說:這想法不正確。我們是要讓馬兒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從哪裡來?當然從教師那裡來。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學思想上轉變過來。教師的職責不是把課本、教參上的文字重複講出來,讓學生聽明白,不出錯誤;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搞“題海”,使學生成為缺乏創新的低能者。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及時恰當地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也就是說,教師是要塑造靈魂而不是禁錮靈魂。只有教學思想轉變了,才能做到設計出先進的教學思路,即不只是給出結論,而是更注重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才能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譬如:教師把課堂物理實驗僅作為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手段看待,這樣的思想就影響了教學效果,影響到了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如果轉變一下教學思想,把物理實驗作為一種真正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則通過實驗得到的是一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觀察方法,分析處理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等,可以起到觸類旁通,減負增效的作用,真正實施和推進了素質。

所以,面對教改新形勢,我們應該及時地轉變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確立正確的思想,不斷地探索追求,讓學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長!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8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改變方法,從課程改革抓起,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瞭解重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在教學工作中自覺落實課改精神,減輕學生負擔。我們要求教師,“以學生髮展為本”,改善師生關係,建立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要求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建立與學生自身的經歷和經驗的聯絡,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建立新的教育質量觀,不再以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取得怎樣的學科成績作為教育質量高低的評價標準;而是以學生在學習中能不能綜合地運用各學科知識,發現、探討和解決一些諸如學科、社會、學習中不斷產生的問題,培養少年兒童的創造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制定措施,落實到位,加強管理。

本學期一開學,由教務處牽頭,我們特制定了以下措施,以保證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

1、七、八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九年級學生家庭作業不得超個1.5小時,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形式懲罰學生,否則按違紀一次處理。

2、科學制定了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早晨的睡眠時間。課外活動,任何學科教師不得隨意佔用講課,否則按違紀一次處理。

3、各科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教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課不得拖堂。拖堂一次按違紀一次處理。

4、各年級、任何學科不得給學生排名次。學生考試成績應作為學生隱私,不得在家長會和其他集體場合公佈等等。發現一次按違紀一次處理。

5、音、體、美、勞、計算機學科教師的課時不得自行轉讓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否則按空堂處理。

6、各科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7、嚴格控制考試次數。不得擅自提前複習迎考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

8、在學生能承受的情況下,可佈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在空餘的時間去進行探究,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9、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佈置非同步作業。

10、召開家長會,一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

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本人積極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培訓,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同時,大量閱讀有關中的雜誌,虛心吸收優秀同行思想的精華,在課堂教育中合理利用。另外,結合課程,認真複習大學教材,使自己對高中教材的把握更加精確合理。通過以上幾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真正做到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

其次,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人嚴格做好課堂教學的以下幾個環節,做到一絲不苟,力求沒有漏洞。

在備課中,切實做好“備教材、備學生、備教發、備練習”。做到吃透教材的組織結構、重點和難點,領會教材所需達到的教學目標和素質教育的目的。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和個別差異;做到“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不同的課採用不同的教法,努力為每一堂課找到最佳教法,絕不千課一律。精選習題,精心琢磨,讓每一道習題都對應課堂中的不同知識點,杜絕出現知識點、能力要求相同的習題。

在課堂上,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互動,動而不亂。能運用良好的雙邊活動來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講解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教學手段靈活多樣,能適當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但更重視對傳統教學手段的應用,做到兩種教學手段都得心應手。在課後,及時批改作業,決不拖拉,通過從中獲得及時資訊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還能對存在問題多的個別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真正搞清課堂上應掌握的內容。

第三,努力加強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通過個別談話,交流情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堅韌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樂學勤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第四,注重學法研究和教育。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的學生勤奮了,刻苦了,但學習成績老是提不高?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對頭。所以我們不能只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進,而更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改進。比如有一個學生買了大量的書,每本都看,練習每題都作,但對知識的.理解及練習的完成都很粗糙,每次來辦公室提問總是帶著一大堆過來,問了這本的再問那本的,我就替他把其中最有價值的一本挑了出來,其他的統統不要,進一步教他減少課外練習的量,而對做得每一道練習要多思考過程,努力掌握該題的規律,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認真分析,力求為每一位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另外,成功開出豐富多彩的物理課外活動。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努力,同學們的學習負擔得到了明顯減輕,學習的興趣卻得到了切實的提高,教學質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全面開展素質教育依然任重道遠,“減負增效”依然需要不斷努力。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在今後的教育過程中我將繼續努力,為教育事業盡我綿薄之力。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9

按照學校要求,我在網路上學習了“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管理教研活動講座。講座共分為兩個板塊:論壇和沙龍。論壇版塊是有四位有經驗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章新其主任分析了《促進學與教的作業設計》,周紅星主任講了《區域作業管理的教研視角反思》,董建康老師分享了《基於“四學”教學改革的作業與評價》,繆華良老師分享了《作業減負的關鍵要素與校本化實踐》。這些專家闡述作業本質及管理方法,即介紹理論依據,也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並且以專題講座形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和獨到見解。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章主任講的學習方式,要走向真實深度,要引導真實學習,從知識傳授到知識建構,控制好作業量,豐富作業型別方式。周主任講的,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質量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作業,還有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強化教師責任落實。董老師講的幾種作業模式,校本分層作業,自主作業,創新作業,實踐作業等,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指明瞭今後努力的方向。這些專家的講座以聚焦區域、學校作業管理和設計為目的,通過理論架構、案例剖析和互動交流,分享專家對區域課程改革、作業管理和作業設計的理論架構、制度設計、實踐創新,探討優化作業改革的機制和保障。為“雙減”要求下我們如何進行課程改革、優化作業設計和管理做了很好的'解讀和範例。

今後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做好“雙減”工作:

一是抓好課堂主陣地,教師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做到每節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保證學生“吃飽”“吃好”。

二是加強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發揮本校教師自身優勢,豐富課後服務供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科學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後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

三是完善作業管理,深化評價改革。形成並完善學校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同時,探索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跨學科作業。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0

每一次《國家寶藏》欄目節目更新,都會說一個話題,展演者說自己交作業,並且在主持人的引導下會自評作業,分析自己如何完成的作業,自己如何從作業要求中找到創意點,達成作業呈現與自己專業特長的融合,專家也從作業命題的角度對展演者的作品進行相應的評說。

於是,在12月6日的那一期,我們看到中國藝術體操隊展演了融合敦煌元素的“飛天樂舞”,看到花樣游泳隊水中演繹國寶“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元素的“紫潭映夢”,還有花樣滑冰演繹“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元素的“長空”。

沉浸其中,我不禁捕捉到了國寶推介的相應元素點,還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大開眼界地感受到多樣化的呈現方式,並且聽展演者娓娓道來的編演過程,是一種挑戰,何嘗不也是一種享受,術業有專攻的展示。

由此,我想,“雙減”要我們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有針對地減少作業量,保證作業的提質增效,國家寶藏節目的製作何嘗不是對我們的一種啟示呢?

從國家寶藏一期期節目看過來,發現每一個推介節目形式不限,目標只要能體現所推薦國寶的元素,讓人頓生要去博物館或網上一覽為快的慾念,可以是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是演繹國寶的內容特點,還可以是國寶的復原化的呈現,不知不覺歎為觀止,為國寶的美崙美華多了一份自豪感和民族幸福感,獲得感。

當然,對於每一個展演者,也是盡己所能,揚長避短,作業的呈現既是體悟融合的階段,也是特長成果的展現,二次創作和“我思故我在”表現性宣講的凝練。

鑑於此,這不正是“雙減”背景下作業最終目標的呈現,儘可能照顧到不同孩子的稟賦差異,減少不必要的“內卷”,重視每個孩子“合格+特長”發展,最終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在作業完成中體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教育觀,在自信心培養中找到融合國家需求並儘可能適合自己興趣愛好特點的發展點,不斷自我完善中悅納越來越好的明天。

所以,我們佈置作業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元化一點,不僅包括作業不同層次的`體現,還包括作業完成呈現手段,更多地尊重每個孩子的特點,力爭一人一案,讓每個孩子在完成作業中能快速找到自己最近發展點,“跳一跳,摘桃子”,既是一種自我能力的拓展,還是作業展示中“我行我喜歡”的錘鍊,看到更多渠道的發展空間。

總之,“雙減”背景下的作業佈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也不是高不可攀,就像國家寶藏啟示我們的,想清楚我們佈置作業的核心目標,培養孩子有自信心地接受挑戰,戰勝挑戰,作業的佈置中多從孩子層面思考一點,重視孩子思維訓練,力避繁雜偏難,重視孩子核心素養的體現,智慧作業是不是作為一種激勵性評價手段,由此也就更容易讓孩子覺得走心,從而多了自覺自願,一往無前而簡約凝練。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1

通過國小生減負增效這一計劃的實施,我感受頗深,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給國小生“減負增效”,要實現“減負增效”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xx,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xx。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試想,教師上得很認真,學生不積極參與,不認真聽講,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綜合利用。任何事物都應一分為二地看待,我們一方面要適當地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另一方面我認為,更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繼承和創新。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內,運用輔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處,絕不能搞花架子。運用好的教學手段,能啟發學生xx思考,發展智力,而不能把它們變成課堂教學上的xx,或分散了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注意力。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給人於魚,不如授人漁”,教學生學習科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地變“學會”為“會學”,變“死學”為“活學”。

3、樹立良好的學習風尚,營造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有了良好的、濃厚的學習風氣形成一批勤奮學習的學生骨幹和優秀生,就可以帶領全班同學積極向上,好好學習。相反一個學風不正,教師單純地追求升學率,只顧尖子學生,放棄對所謂”差生”的教育和f輔導,結果班級秩序混亂,即使是好學生也學不下去,怎能讀好書!所以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提高課堂效率,實質上要抓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學生很容易出現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每秒鐘內人對畫面構圖中資訊接受能力為對音響語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利用教學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提高學生接受資訊的興趣和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將教學資訊通過多xx的圖象、聲音、圖表、文字等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許多傳統教學方式不便於或展示效果不好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主體xx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xx。

四、以學生髮展為本,營建理想課堂,課改的方向就是關注我們的教育主體--學生,就是使學生知識、能力、人格xx發展。盧梭曾經說過:“上帝在造了一個我之後,就把這個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我,也是唯一的一個我。”我們的教育物件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點人,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的體會、感受,滿堂灌,教學關係就變成: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置學生的需求和感受於不顧,“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學的xxxx、xx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結果可想而知,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一節課下來,你可能講得頭頭是道,非常精xx,但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頭霧水。所以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做到以學生為為中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把時間、空間逐步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總之,要打造理想課堂,並非一日之功,我們要努力學習,勤於反思,不斷積累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構建科學的、xx的、高效的課堂教學秩序和氛圍。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2

“減負增效”就是要把孩子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合理安排他們的課業負擔,從興趣入手,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努力培養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可見“減負增效”的核心是減輕孩子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內涵是減少課內外那些機械重複、低效的活動,提高孩子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我們是減輕孩子課業負擔的主角,應該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認識,進一步確立科學的質量觀,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毫不動搖地抓好日常教學工作,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以學生為本,真正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用減負這個手段,最終達到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目標。

下面談談我對“減負增效”的一些心得體會:

1、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更短的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東西,讓學生學得充實快樂,這就要求老師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打造簡潔高效的課堂!孩子的減負,無疑是對老師的加負。我們要把一節課的時間利用到極致,壓縮孩子的學習時間,但不減少知識量,這是對老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挑戰!

2、精心設計練習,認真批改作業,及時講評、輔導。

課堂作業我儘量讓孩子當堂完成,保證他們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當堂作業是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此外,我及時批改課堂作業,決不拖拉,以獲得及時資訊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對於存在問題多的個別學生,我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真正搞清課堂上應掌握的內容。

3、注重學生思維過程和自主學習。

為什麼外國人一直嘲笑我們中國的孩子太呆板,只會死讀書,那都是因為我們的學習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重要,過程需要活躍的思維,需要探索的勇氣,如果你喜歡讓孩子探索著學習知識,那你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會變得愛思考,還能學到靈活的知識。

4、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高效率的課堂打下基礎。

現在,知識資訊高速發展,教育系統的新事物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課件的製作等等。我們得不斷學習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高效率的教學創造自身條件。孩子們在學習,我也要不斷學習,這樣才不會成為一名落伍的老師。

總之,“減負”不僅僅是減一些作業,減一些教輔,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減負增效”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使學生健康成長!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3

“減負、增效”被很多無知的人喊了好久了,這裡頭有家長,有教師,有教育研究人員。人們只看到一個個大大的書包,國小生背不動,中學生累彎了腰。書包裡裝滿了負擔,無知家長和教師想盡辦法來把負擔減,居然在兒童裡也充滿減負的期待。負擔哪裡來?有人說,從應試教育來;有人說,要想考得好,就要多做作業。

一、 我認為學生負擔過重的原因是:

1、根本問題,教師素質低下,除叫學生做題外,別無它法。

2、社會問題,家長經商居多,對子女疏於管理,為避免學生接近網咖,酒吧等場所,家長希望老師多佈置作業打發子女的時間,否則會通過校長向教師施壓。按目前的管理體制,一般老師還無膽量與校長對著幹。現在的國中選撥往往以奧數、英語來衡量,導致國小生為上名校而做題目。

3、體制問題,不能說“應試教育”的錯,我認為,中國學生大學聯考次數太少,導致一考定終身,部分教師把寶押在題目上,通過強化做題這種無效勞動來達到猜題的目的;應該每年推行四次考試,學生從高一就可以參加,並可分科分步驟考試,最後取最好的成績綜合,這樣可避免大學聯考綜症,同時改革錄取制度,結合學生的社會實踐,這點目前可能有困難;借事業單位改,國家應在招生辦、自考辦的基礎……

對於“減負增效”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矛盾之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行嗎?”而教改勢在必行,因此,首先要解決的就一個思想上的問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影響下,我漸漸地認識到,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真正實施“減負增效”,推進素質教育。“減負增效”,實際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如多媒體的製作,軟體開發等等。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

當堂作業是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能真正地反饋到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程度,同時為了真正在減負增效,儘量留一些課堂時間(一般5—10分鐘)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同時巡視、察看學生當堂作業情況,獲得正確反饋並可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最大限度的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認真批改作業和及時評講、輔導,是減負增效的重要環節。及時批改課堂作業,決不拖拉,以獲得及時資訊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倘能長期地堅持這樣做,定能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定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4

XXX市推行“減負提質”政策已歷時幾個月,從學習瞭解政策到實際貫徹執行,一步步地深入推進讓我感觸頗深。

首先,我們都必須得承認現在的學生課業負擔和精神負擔確實很重,國小生也逃脫不了來自家長和學校的雙重壓力,失去了他們應有的休息娛樂時間,很難再找到像以前我們兒時的那份純真和快樂。面對升學的壓力,就業的壓力,家長、學校對學生施加了更多的壓力,都認為不打好基礎就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因此,在國小階段,家長們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狀況,除了每天做不完的作業外,節假日,雙休日還送子女上輔導班,特長斑,做習題,學這樣學那樣,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孩子們的童年就在這沒完沒了的學習,培訓中度過,何談快樂,何談幸福!

其實“減負”已是個老話題,記得我上中學時口號就已喊響,可似乎這僅僅是一個口號時隔多年,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師,而這次的“減負提質”讓我感覺到它實實在在落實到了日常教學中,真真切切灌輸到了每個老師的思想中。在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每位老師都學習並領悟了“減負十條”的深刻意義,並嚴格按照“十條“開展教學。在這期間,學生的課業負擔確實明顯減輕,我也非常願意把原本屬於孩子們的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去感受屬於他們美好純真的童年。

但我們不能忘記“減負提質“是一個整體,減負並不代表鬆懈,並不代表減輕老師的負擔,反而是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有限的時間內交給學生很多的知識,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這無形中給教師施加了很多壓力,同時鞭策教師以高標準推進自己前進。

當然,在深入推進“減負提質”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家長們並不是很領情,反而有不少家長增加了擔憂。通過交流,瞭解到大多數家長反應“減負”後學生的課餘時間多了,回到家大部分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腦上,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更是家長們擔心的一個重點。另外,作為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的老師,由於經驗不足,我也時常擔心孩子在這減負的環境下能不能取得應有的成績。我很贊同減負,因為我也是在沉重不堪的課業壓力和精神壓力下學習成長的,看到現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我感到很高興,但同時我也在隱隱地擔心,社會這個大環境沒有變,孩子們將來能否應對各種壓力,能否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

最後,我想就目前的`減負提質提出自己的一點點膚淺之見,根據不同區域教育水平,不同學校學生狀況,制定減負計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切忌“一把抓”,也許更有利於師生共同成長,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

為了把國小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玩耍時間,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要“減負”。要實現“減負提質”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提質”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營造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

四、嚴格控制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活動總量。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國小不超過6小時,國小下午應以活動和做作業為主。自習課應由學生自己支配,不得用於上課和集體補課。要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不得增加學生的周活動總量。

五、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國小要提倡佈置活動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1-2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3-4年級課外作業不超過30分鐘,5年級不超過1小時,

各校要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努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身體、心理負擔。為孩子更愉快健康的成長一起努力!

減負提質一直以來是教學中所面臨的較為複雜的議題,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提質,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我們必須採取一些具體措施,才能有效的提質減負。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

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減少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加強集體備課,認真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根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並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以“學生髮展為本”,精講精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圍繞聽說讀寫相結合進行。有目標,避免隨意性。在講解課文中完成。

如:每篇課文中的生字,對容易寫錯的,在檢查預習時重點強調,採用集體書空或抄寫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運用各種方法或近、反義詞,或聯絡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課文中想像說話的訓練點,進行說話練習。課後及時寫下。有了課堂上說的基礎,回家完成寫的任務就輕而易舉。對文中的重點段落指導朗讀,熟讀成誦。減輕了學生課外負擔。

課外作業,精心篩選,認真編排,如在教學中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作為常規試題認真練習。讓學生作業負擔小,又得到最大的訓練,做到及時高效

每週針對單元目標出好週週練,進行一些操練。

5、設計分層作業:針對各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中差生把完成老師的作業當成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複現象,儘量設計精而簡的作業,作業的佈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總之,練習只是手段,讓學生在課後得到鞏固才是最終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為教師要精細設計每一個課堂作業,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得到學習,得到鞏固,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減負增效心得體會15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課堂中完成、並得以反饋的作業,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數學課堂,作業不能做到當堂完成當場反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師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剝奪了學生活動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事倍功半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老師。有些教師認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認為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於講授,認為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

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x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懂”,而達不到“會”。

更有些教師認為儘早把書本教完,儘早開始總複習效果較好,因此,他們砍掉學生課堂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於敢進度。應試教育觀念指導下,強抓分數的教學嚴重違反了資訊接受原理與學生認知規律,結果適得其反,不利於學生知識的獲取,技能的形成和認知結構的構建。

課堂獨立作業是學生課堂獨立作業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共同活動,必能獲得一定成效,這些成效若得到及時反饋,就能成為進一步調整教與學的新資訊。對學生來說,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可以很快得獲得矯正性資訊,進一步調整自己的學習,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恰當的評價,是一種很重要的反饋形式,是推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教師要充分估計學生每次聯絡中困難出現的情況,在教學時,還要不斷從學生的練習中,及時,全面的.獲得反饋資訊,調整教學程序,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當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幫助和指導下解決問題後,教師就應該對他們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特別是對學生個體的評價,應使學生生產一種“學習成功”的情緒體驗,這有助於學生形成“樂學”的心態。教師對學生評價時使用的“個性色彩”語言,應是幫助學生對自己為什麼能夠取得練習成果進行合理歸因。實踐證明,有歸因的評價要比那種“公式化語言”評價更有效,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信心十足,情緒高漲的心理狀態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培養學生探索、創新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