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9.53K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1

20xx年1月5日,我到雙月湖國小聆聽了多位優秀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獲益匪淺,感觸頗深。現就這幾節課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1、語文教學必須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即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寫字的習慣、合作交流的習慣等,尤其是聽的習慣。對低段的孩子來說,學會聽,極其重要,這不僅因為聽是思維活動、學習活動的開端,而且,教學生學會聽,也是培養學生尊重他人、汲取他人優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一種重要的方法。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每天使自己的教學流程中形成既教知識又教方法,既讓學生體驗情感又培養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既抓學習常規的落實又發展學生的自由個性,習慣將自然而成。

2、語文課堂上的“朗讀感悟”,它是“自主合作”、“發展創新”的基礎。低段學生朗讀的指導一般分為讀準、讀通、讀好等幾個層次,指導朗讀要有目的、有指導、有方法、有層次。在讀中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使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堂上要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質疑,並自主解疑,尊重學生多元化答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核心,有層次地組織學生合作、思考、感悟、創新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全面達成三維目標。

“不讀是語文的百病之源。”要加強課文朗讀,精彩段落、關鍵句子要引導學生熟讀成誦,變成學生自已的語言材料。重視了朗讀教學這一環節,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3、識字教學中我們應樹立一種細水長流的識字觀,每一個具體的字的教學過程都是長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課文,在這篇課文中認識,換一個語言環境不認識,這是正常的;今天認識,過幾天不認識,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呈現這個生字的課文只是起一個“引見”的作用,只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認識它的契機,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學生在與它的不斷接觸的過程中逐步全方位“認識”它,因此教師要增強學生對這個字的敏感度,即在任何時空看到這個字都要有一種“回憶”的衝動,更是要想方設法提高這個生字的呈現機會。

我們還應走進生活“鞏固”字.語文學習包括識字的資源和實踐的機會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校的文化氛圍,使識字教學走出課堂;調動家長積極性,使識字教學走進家庭;利用母語環境,使識字教學走向社會。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識字資源,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字的意識和習慣,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現機率,從而鞏固教材中的生字。

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優秀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而且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2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備的課能夠把教學推向先進的行列。惠延霞老師為我們聽課的老師介紹了很多有意義的書籍。她告訴我做一個會上課的老師,首先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學會“讀人、讀書、思考”,用別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智慧,學會傾聽。其次是要用自己的智慧解讀文字,聽懂文字背後的聲音。用名人的課堂智慧充實自己的課堂。再次是把課堂主題確定得簡約而又豐滿。根據工具和人文的側重而確定課堂的風格,根據文章的體裁特點確定模式和步驟。

惠延霞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語文教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為什麼要把快樂的語文搞得那麼複雜呢?讓語文課堂輕鬆些,我們就要愛上語文,不要把語文教學看成很難的`事情。一板一眼的教學固然有它的好處,但是這樣會把學生的思維固定在一個比較狹隘的處境之中。

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語文教師應該充實自己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比如:教學語言的組織,文學知識的積澱、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朗讀能力的提高、溝通的技巧、評價的意識、科研理念的裝備、心理教育的意識等。

“教書育人”我們應該的還很多,我們任重而道遠。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3

今天,聽了張紅霞老師執教的《搭石》一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搭石》是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課文截取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展示了鄉親們善良、友愛、互敬互幫的美好品德。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張老師用她帶有濃濃感情色彩的語言把學生們帶入了這個民風純樸的鄉間,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

一、理解詞語,靈活多樣。

張老師的課教出了濃濃的語文味兒。她始終注重對生字、詞語和重點句子的學習和指導,特別是指導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和“人影綽綽”這三個詞語,所採用的方法語文味兒十足。老師問:“你從哪裡體會到了美?”學生馬上說:“我從脫鞋綰褲中體會到人的美。”老師順勢就進入學習詞語的環節,先讓學生表演一下“綰”的動作,再讓學生想象了人們在小溪上走路的情景,還組成了幾個句式整齊的,像詩歌一樣的句子:“如果人們沒有搭石,人們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學生對“脫鞋綰褲”的意思和走過小溪的艱辛就有了瞭解。一次次的引說練讀,學生已經牢固地掌握了這三個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學“協調有序”這個詞語時,沒有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意思,而是用一句“讓我們進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吧。”讓孩子們進入了當時的人們行走的情境中,“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跟上去)”理解了人們行走的井然有序。

學習“人影綽綽”這個詞語時,先出示字典中的的三種解釋讓學生選擇,再讓學生說明為什麼這麼選。老師又拓展了“綽綽有餘”這個成語,再讓學生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通過想象理解詞語的意境。

二、體會課文,獨具匠心。

把具有鄉土文學氣息的文章上出一番詩情畫意,張老師對課堂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先看匯入部分:“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幾句話寫出了一個安詳寧靜的小山村。

再來看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在學完“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老師反覆導讀這句話,語速由慢變快,再由快變慢,孩子們也跟得很有節奏,書聲朗朗,起起落落,好像是走搭石的人沒有亂了步伐一樣,最後總結“這樣的動作就叫作協調有序。”又在讀中領悟了詞意。如此的情、境、意三者融為一體,整個過程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卻有一番清新雅緻的韻味。

三、寫作指導,融為一體。

張老師教學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她的每節閱讀課的教學,都會和相關的寫作指導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本節課,張老師在學習完課文後,問學生:“你知道作者是怎樣寫出這麼優美的文章嗎?”很多同學意識到這是細心觀察的結果,如果不是平時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又怎麼會捕捉到那被人踩在腳底的平平凡凡的搭石呢?張老師繼續鼓勵大家:“相信你們也會成為生活的細心人,也會寫出如此優美的文章。”

厚實的功底,樸實無華的教學特色,張老師將人文性與工具性完美地統一起來,“簡約而不簡單”,通過一堂《搭石》,巧妙地展示了語文教學的美,讓人受益無窮。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4

王老師執教的《釣魚的啟示》總體來說不錯,文字理解的準確,教師有扶有放,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從學生談的收穫中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感受還是很大的。

一、緊抓爭議點,引發討論。

課文的難點是父親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還應從“該不該放這條魚”入手。王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該不該放這條魚”可以說,抓的非常好,真理越辯越明,只有學生在發言中能做到有理有據,我想就能體會到父親一席話的含義。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要你應該尋找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語句,引發學生討論的焦點,從而突破文字的難點。如劉玉鳳老師執教的《普羅米修斯》,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這樣很容易開啟學生的思維。

二、給學生一個空間,收穫一份精彩。

王老師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父親的話後,並沒有戛然而止,而是引發學生再次昇華自己的讀書所得。“從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想對父親說點什麼?”讓學生變換角色,練習說話。課上到這裡,以為文字理解的可以了,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整節課的總結。沒想到王老師,又打出了一段字幕“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在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法國思想家”的一段名言。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揭示了父親話語的`真諦,以為老師又一次昇華了中心,正為老師叫好呢,王老師又說:“你學完課文後,對道德有什麼新的認識?或者你學完課文後有什麼收穫?也把它寫下來,這就是你的名言了。”孩子們的創造力真的是讓我們驚訝,他們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也能談自己對道德的認識,真的讓人佩服,同時也為王老師精彩的設計叫好。這也是學生自主創新的一次成功見證。

建議:

之所以說是建議而不是不足,是因為自己是在王老師的設計之上受到的啟發。如果王老師的教學上再改進一點,那麼是否會更完美一點。

上課伊始抓“焦點”。上課伊始,王老師在學生回顧整體後就應該丟擲“焦點”——該不該放魚。在王老師的課上,文字處理了一半多,老師才讓學生小組討論“該不該放魚”,這時的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薰陶”,答案當然只有一個——放!那這樣的討論就虛同擺設,沒意義了。學生的理解也就僅僅侷限在為什麼放了。而且思維形成定勢,再讓學生談為什麼放,學生的答案就只停留在“魚要產卵,會影響許許多多的魚”,而忽略了道德的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引導——不產卵就可以不放嗎?也能進行及時的補救)如果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放?不放?並且,教師有意識側向於不放也有道理,減少學生口是心非的答案。那樣教學中,再讓學生找出不放的理由:沒有人看見;魚又大又美,那麼誘人;釣的時間長;還以幾分鐘就到開釣的時間了等,在適機的引導學生讀文字,品讀這些理由,真的是不捨得放,同時明白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呀!再讓同學們找出放的理由:你現在留下的是一條普通的魚,如果你不遵守道德的話,將來你留下的將是一條更加誘惑的“魚”——他可能是什麼?讓學生猜想,進而理解父親的話中“像釣到的大鱸魚那樣”的是什麼。

這樣的設計,就沒有了教學中教師的一問一答,牽著學生走的現象,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得以體現。

語文交流課心得體會5

本學期,校長主張要還老師們以話語權,開展了一些活動,強調最多的是週週測和課改經驗交流。今天我第一個分享課改經驗,心裡很忐忑。說實話,這半年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於熟悉教導處的工作上了。以前真不知道會有這麼多雜事,很多事是我第一次接觸,有時候連問誰,問什麼都不知道,還好有庫老師,有康老師,凌坡海平張老師等給予我很多的安慰和切實的幫助,使很多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本學期進行工作調整時,校長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不要為了工作失去了工作的快樂。是的:我的快樂在課堂,在搭建平臺,看同學們老師們在舞臺上盡情的舒展心靈,綻放魅力,愉悅身心。

我的現代文閱讀課

理念:授人以漁,讓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

做法:閱讀"三步走"

一讀:讀題目,讀內容,讀主旨(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側重點各不同)

二讀:審題做題。步驟:讀題幹——分析答題點,分值——從文中找答案做題

三讀:審答案

流程:

1、學生限時做題,在文中標出一讀的內容,如果題乾沒有分值請設計分值。

2、教師批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答案—小組成員質疑—分享心得—糾錯—分享答案—寫出做題心得

2、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通答案—小組內解決疑難——質疑—以招標形式小組代表講題—其他小組質疑—整理答案—寫出心得

3、從寫法借鑑的角度分析文章

內容:寫了什麼 主旨:為什麼寫 寫法:怎樣寫(考題:詳略,選材)

4、讀背自己喜歡的句段篇,一詞一句一段一篇

我的古詩文複習課

理念:以題引領,重點把握

做法:複習"三步走"

一、出題背誦二、講解文章知識結構及重要知識點

三、背默

流程:

一、基礎知識過關

1、把文學常識、釋詞、翻譯、主旨按課文內容填空等以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對照背誦

2、默寫

3、同桌互批,打分,簽名,

4、糾錯

5、小組長審閱,收繳

6、教師審閱,再次糾錯

7、小組長提問默寫錯題,並批改

二、梳理知識點

1、師生共同梳理知識點

2、做資料上有關試題

3、組長帶領通答案

4、教師重點批改講解講易錯點,開放性試題

5、學生再次做,並展示答案

6、背誦默寫

我的作文指導課

理念:我手寫我心,真人真事真感情

做法:寫作三步走

一、寫

二、批

三、改

流程:師生共同分析題目—限時作文—組內看3批1改1(共同把其中最優秀的一篇改成滿分作文)—教師點評—展示評比—再次修改作文

我理想的語文課

1、閱讀經典

2、積累

3、活動

4、學生上課

5、學生出試卷

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

(興趣最重要)

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應該及時的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湊熱鬧性質的三分熱度。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註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寫在後面

1、應是綠葉(惠莉若在,應是紅花)

2、拋磚引玉(期待更精彩)

3、百花齊放(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解放自己(做幸福的懶老師)

5、提高幸福指數(工作之外還有生活)

感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