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職業道德自我總結參考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醫德觀念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它的形成和發展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醫學科學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學科學的進步、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防病治病方法的重大突破,傳統醫德觀已經明顯地制約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加快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今天,我們應本著繼承、發揚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確立一種正確、全面、科學、新型的醫德觀念,用以指導醫務人員的思想和行為,貫徹“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好地擔負起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神聖職責,不斷促進醫德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商品經濟的競爭性、求利性,金錢的誘惑和利益的驅動,使少數醫務人員忽視了道德修養,見利忘義,醫患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的良好的形象。如何養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醫德,與病人保持和諧的醫患關係,樹立高尚的敬業精神,醫務人員應該注重自己的醫德修養。怎樣才能貫徹正確的醫德觀,體現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我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醫生職業道德自我總結參考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現代意識的人強調權利和尊嚴,強調人的生存價值。醫務人員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能明確人為什麼活著,怎樣生活才有意義。如果把個人的生活目標鎖定在“金錢確定價值”上,就會在醫療工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將技術、人格像商品一樣等價交換,追逐物質利益,最終喪失自我,誤入歧途。

二、樹立人文的行醫理念。隨著醫學事業的發展,醫學人文精神不斷受到人們重視,醫學人文主義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精神的需要,注重對人的關心和關懷。古代醫學家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貴於千金”,醫務人員應以治病救人為本,以仁愛精神為準則,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應當具有愛人助人的仁愛精神,關心病人,愛護病人,幫助病人解除疾苦。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存觀念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對醫務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滿足病人的需要。同時作為醫務工作者,精益求精地提高醫術作為重要的醫德內容,提倡醫者做一個醫德高尚、醫術精良的 “良醫”。當然,醫生自己也是一個人,和大家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身體不適,情緒不佳的時候。但是,所有這些都不應該被夾帶到工作中去。穿上白大衣,醫生就必須摒除一切雜念,“淨化自己的靈魂”,

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為病人著想。

在明確醫患雙方各自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醫務人員應當奉行“仁愛救人”的精神,應該說“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對人民極端熱情”的提法是非常正確的,應該永遠是醫生的職業信條,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道德標準。醫務人員要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弘揚高尚的醫德,通過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良的服務質量,化解醫患信任危機,重塑“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精益求精,鑽研醫術,體現了醫生的高度責任感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對於加速醫學科學現代化和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醫生面臨著醫學科學突飛猛進,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湧現,迫切要求醫生要有刻苦鑽研精神,及時瞭解醫學發展的動態,把握吸收新理論、新技術,儘可能多掌握與醫學有關的新學科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創造性地應用於醫療衛生實踐,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其次,當今醫學科學的發展已突破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框框,發展為“生物—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這就要求醫生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高度重視心理和社會診治。因此,醫生應該適應新醫學模式的轉變,更新知識,善於拓寬知識面,學習有關的人文科學知識如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美學、行為學等並有機地運用到臨床實踐中,更好地為防病治病、促進病人身心健康服務。所以,醫務人員的基本責任就是關心病人的生命,同情病人,竭盡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增進人的健康。醫學中的這種人道主義思想,保證了醫學為人類健康服務的“仁學”性質,對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