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臘八節作文錦集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臘八節作文錦集九篇

臘八節作文 篇1

今天是一月十一日,也就是臘八節。在古代稱為“臘白”。

臘八節這一天,都要喝臘八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們國家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晚上,吃過晚飯以後,我和姥爺來到廚房剝蒜,説是要醃製臘八蒜。醃製臘八蒜也是臘八節的一個傳統習慣。

瞧:我和姥爺在醃製臘八蒜呢!

剝蒜很簡單,一會兒的功夫就把蒜剝完了。接着,姥爺就把剝好的蒜瓣裝進了一個開口的瓶子裏,然後再往瓶子裏倒上醋,最後,把蓋子蓋好。這樣,臘八蒜就算醃製完了。姥爺説:“等到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就可以吃臘八蒜了。”

我又查了查百科全書,想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臘八節的。書中説:古代人相信神靈,臘八粥熬好之後先要敬神祭祖,然後還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還要保存着,幾天後還有剩下的就是好兆頭,意思是“年年有餘。”如果把粥送給窮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另外,我還從電腦上看到一個小提示:蒜,人們稱之為綠色青黴素,有較強的除菌殺毒作用。醋也同樣具有保健殺菌作用。二者結合起來,可見它的保健殺菌作用非同一般。

今年的臘八節,使我知道了許多關於臘八節的知識。

臘八節作文 篇2

年俗因地域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我這裏要説的是我家鄉的年俗,而且是鄉下的年俗。在我的感覺中,去鄉下過年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年味兒。可年俗究竟從哪裏説起才好呢?想一想,還是應該從臘八節這天説起。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從家鄉流傳的這句順口溜裏可以看出,鄉下的年大抵是從臘八節這天就開始切入正題了。當然鄉下也有“進了臘月就是年”的説法,但由於臘八節之前的七天裏,幾乎還沒有什麼過年的實際內容,所以農人們通常都是從臘八節這天才開始進行有關過年的活動。

順口溜裏之所以要勸告“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在我看來,多半是因為早年間生活不好,一年到頭,小孩子們也很難吃到什麼可口的東西,而只有到了過年的那些日子裏才可以享受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以及爆米花之類的口福。因此,在這句順口溜裏,透露着過去大人們對孩子們的一種安撫和對以前困苦生活的無奈。

臘八節的習俗各地大同小異,最主要的莫過於喝臘八粥。關於喝臘八粥來歷,我曾經在《臘八節隨筆》裏提到過,這裏不復累述。臘八粥的構成主要是一些米和豆,如大米、糯米、小黃米、黑米、高粱米、豇豆、黑豆、紅小豆、花生、紅棗等等。煮臘八粥之前先要把這些米和豆用水淘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用小火煮到爛熟,如果家裏人喜歡吃甜,那麼在出鍋前可以再放進一些白糖,這樣一鍋臘八粥就做成了。做臘八粥時不能加水太多,做得稠一些才好喝。當然水太少了也容易糊鍋,因為長時間的熬煮,被蒸發掉的水分也不少,所以用水的多少全在個人把握。

其實我小時候喝的臘八粥裏並沒有上面提到的那麼多成分,那時生活艱難,母親做的臘八粥裏只有少量的小米、高粱以及幾顆花生米、紅棗之類,有時甚至還要放進去一些玉米粒兒來充充數,但即使這樣,熬出來的粥也常常是稀的。現在隨着生活好轉,人們熬的臘八粥裏已經加進了不少新成分,像薏米、香米、蓮子、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等都出現在了臘八粥裏。現在的臘八粥熬好了甚至比超市裏買來的那種罐裝八寶粥都好喝。

臘八粥一般都是在早上喝。我小時候住鄉下,每年臘月初八這天,母親都是早早起來,輕手輕腳地下炕去燒火做飯。由於熬臘八粥要用小火,所以她一般都連風箱也不用。當我們兄妹幾個從炕上爬起來的時候,母親早已經把臘八粥煮好了。我們每個人用大碗盛了,再就着鹹菜吃上幾塊熱地瓜,那細細的汗珠也就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上學的路上一路都感覺不到冷。現在想想,人們安排在早上喝臘八粥,大概也有暖身子的意思吧。試想,在寒冬臘月裏,大清早起來美美的喝上一頓粘稠的臘八粥,肯定能迅速驅走身上的寒意。

臘八節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醃臘八蒜。北方人喜食生大蒜,即使在冬天,也有許多人吃得津津有味,這一點與南方人截然不同。我們平時吃大蒜一般就是剝了皮直接吃,也或者搗成蒜泥再吃,而偏偏到了臘八節這天,人們都要把一些大蒜醃起來,留待以後食用。

醃臘八蒜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把蒜瓣剝去皮,然後用醋泡在一隻玻璃瓶或者罈子裏封好口就完事了。也有人會加進少量的白糖,將來吃起來會感到酸甜可口。臘八蒜與一般大蒜不同的是,經過米醋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它的顏色會變綠,看上去簡直就像翡翠一般。這裏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我沒研究過,總之看上去特別養眼,據説這經過醃製後的大蒜還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呢。

臘八節作文 篇3

伸了個懶腰,與太陽遲到地打了招呼後,一如既往的刷牙,吃早餐,那是十一點的特殊早餐,看起來像是吃剩下的麪包渣和半杯失去温度的涼白開,拿起手機,顯而易見的是"臘八節快樂"的祝福。“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在腦子裏閃了一下,我忽而蠻有興致的期待起今天的民間美食臘八粥。

晚上我們來到姨母家,姨母端上一盤江米制成的臘八粥,冒着騰騰熱氣,淡淡的米香瀰漫開來。我看到那一粒粒米都飽滿圓潤的擠靠在一起,頓時垂延欲滴,其上還綴有蜜棗和些許紅豆,葡萄乾。便瞬間打開了味蕾,將白砂糖均勻撒在上面,忍不住滿滿塞了一嘴,細細品來,江米的黏黏甜甜,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輔料的酸甜融入口中,滿有餘音繞樑之感縈繞八方,口感醇厚綿延,使人不捨下嚥,樂以忘憂,在大家共同分享後,我不由感歎着中國民間風俗的魅力。

後來,姨母為我們把臘八粥裝到盒中帶回家吃,不知是誰提議要放到美團網上賣,於是大家興致勃勃地裝到一個個盒子中外帶一小包白砂糖。還貼有節日祝語希望買家用餐愉快,或許是下班族回家後,也都沒忘記這傳統節日,紛紛在網上購買,於是我們的臘八粥被外賣小哥一次次送走,我們收到的,是如潮的好評,在自己享受快樂的同時也為手機對面的買家提供便利,此時我才意識到,或許人們只是因為繁忙而無暇為某個節日做出什麼,但其實那份傳統依舊存在於心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佳餚千里傳,在鄉音的繚繞中,中華美食之道一定越走越遠。今年的臘八節別樣而又使人記憶深刻。

臘八節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曆的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和臘八粥。

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糯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白果等乾果一起組成的。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裏保養脾胃。

在這一日,有些地方的寺廟裏會分發一些臘八粥。人們往往會拿着碗到寺廟裏去盛一些臘八粥,這一天,尤其是一些老人老早就在寺廟門口排着隊伍等候廟裏的人髮臘八粥。因為傳説喝了臘八粥,寓意是年年有餘。大家都要討個好彩頭,希望來年有個好豐收。

這不,外婆也去寺廟裏要了一大碗粥,特意還給我剩了一些,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希望年年有餘吧!

臘八節作文 篇5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説,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羣,男孩揹着自制的冰車,女孩拎着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衝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釺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衝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衝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着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着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迴盪着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乾淨),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着滿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着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牀,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着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儘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臘八節作文 篇6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後後,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乾淨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裏: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裏,延續着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裏,遊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羣好動的精靈拉扯着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痠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裏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着嗎?大黑還在翹着尾巴繞着石甕打轉嗎?甕裏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閒地漂着嗎?那隻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裏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麼多的色彩,那麼濃的甜香,吸引着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着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那個臉蛋紅撲撲、扎着小辮的“愛哭蟲”哪兒去了?呼呼的風箱聲裏還有媽媽那好聽的老故事嗎?還有媽媽那每年都説的話嗎?她説:過日子就像熬粥,總是要經過時間的煙熏火燎,香甜才會慢慢醖釀而成。收穫總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潤,去蒸騰,去熬煮,才會在心中留下智慧的營養……

在臘八粥的醇香裏,是趕赴新春的歡欣與忙碌。

在臘八節的記憶裏,是家的温暖與舒心。

進了臘月的門坎兒,年就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鄂東北,臘月初八是莊户人家頭一個年節,稱之為“臘八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煮臘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鄉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噴噴的臘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雜七雜八的有十多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裏很少能吃到的東西。乾果類的有紅棗、杏幹、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有江米、大麥仁、豌豆、大刀豆,除了這些,還有秋日裏晾曬的一些乾菜,有白蘿蔔幹、胡蘿蔔條、扁豆角兒,有的人家還會放上冰糖、青紅絲。

臘八節作文 篇7

媽媽經常説我是屬貓的,小饞貓的“貓”。只要是和吃有關的節日,我總會記得很牢。比如很多小朋友不太熟悉的臘八節,我就記得很清,因為我特別喜歡那香香甜甜的八寶粥。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吃臘八粥,是在一年級。臘月初七晚上,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到家時,奶奶正準備熬粥。她把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蓮子、大棗和核桃仁一一擺出來。我跟在後面數,數了幾遍,只有七樣。有了,我的書包裏還有放學時買的炒板栗,正好剝幾顆板栗仁放進去,湊成八樣。

開始熬粥了。奶奶把所有食材清洗乾淨以後,放到鍋裏,然後往土灶裏添加木柴。我着急地問,什麼時候才能吃?奶奶笑眯眯地對我説:“莫急,這臘八粥要慢慢熬才好吃,等臘八早上起來就能吃了。”

臘月初八的早上,我是被一陣撲鼻的香味薰醒的。怎麼形容哪種香呢?它不像普通的白米粥,只有米香。它的香味是一種混合的香味,糯米的香,花生的香,大棗的香,各種香味纏繞在一起,霸道地往我鼻子裏鑽。那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開始狼吞虎嚥,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今年臘八節又快來臨,到時,我還要纏着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土灶,能熬出最好吃的臘八粥。

臘八節作文 篇8

香香甜甜臘八粥這本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協會會員張秋生寫的,中國著名插畫家、美術家協會會員朱成樑繪畫書的插畫的。

張秋生寫的這本書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僅宣傳了中國民俗節慶·臘八節的傳統,還有聲有色的介紹了做臘八粥的詳細步驟。而朱成樑的插畫更是璀璨奪目,每一頁都有精彩的圖畫!鮮豔的顏色加上記憶猶新文章真是妙不可言!

好了,該言歸正傳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嫣兒的小女孩(主人公)住在一個大山坳裏,在過臘八節的時候準備了好多材料,做了一大鍋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味道鮮美極了!當然這一大鍋臘八粥肯定三個人喝不完(三個人是指的嫣兒的媽媽和奶奶還有嫣兒),所以,這一大鍋臘八粥分給了村裏幾位年齡大的爺爺、奶奶。還有我們一家,就連小狗和小鳥的在分享着豐年的成果和臘八節的歡樂!最後還剩下一些粥是留給爸爸和叔叔的。

除了這些書裏的知識,我還學到了一些書外的知識比如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的相關知識等......

總而言之我學到了一句話: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臘八節作文 篇9

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鹹味粥。而我們家鄉的人卻喜歡吃鹹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矇矇亮,人們就趕快起牀熬粥。粥熬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裏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説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説而已,其實這裏麪包含着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癒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