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隨筆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6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隨筆集錦15篇

春節的隨筆1

新年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在幹什麼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説:“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後轉去,對着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説:春節聯歡晚會代表着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七年級的湯圓,八年級的面,九年級的餃子。初四之後的初五、初六、初七什麼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七年級不準花錢,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説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七年級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八年級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着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節的隨筆2

新年即將臨近,同學們都沉寂在新年來臨的喜悦氣氛中,又加之寒假到來,那種期待的心情時刻伴隨着我們度過每一天。心裏計劃着如何度過寒假這一段快樂的時光。可是現實的生活,讓我感到懷疑,難道我們就這樣一天天爬在書桌上,等待着新年,寒假的到來嗎?

x年馬上過去,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作為我們中職學校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思考,思考現在未來我們如何去面對。現在我們學習一技之長是為以後可以立足社會之中,可現實生活讓我們很想象到未來我們如何去迎接,拿什麼去迎接,如何能立足社會,如何養家餬口?

我們來到這個學校,難道只是為了混一個“畢業證”嗎?就是這種思想才導致我們整天昏昏沉沉,沒有了思想,沒有了目標,就這樣一天天虛度年華,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可你們又有誰知道現在的社會“文憑”以不在那麼重要了,而真正需要的是水平,在於真才實學,文憑只不過是學歷的證明而已。

是什麼導致我們不求上進,有天天重複着吃喝,睡的循環的日子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目標,沒有理想。如果你對自己所學專業有目標,有理想,那不是整天上課爬着睡覺,等待午飯的來臨,而是沉寂在專業課本的知識中。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應思考在這一年中所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得到了什麼,還是像我一為朋友所説的一樣“吃飽了盼天黑”呢?我們有些同學沒錢了就張口向父母要,拿到前後就去“泡網吧、抽小煙、喝小酒”從來就沒有想過這錢是怎樣來的。父母把我們送到這裏,是讓我們學一些東西,以後可以立足社會,如果讓他們看到我們整天過着“皇帝”的日子,他們又是如何感受呢?難道我們就忍心看到他們傷心,痛苦嗎?不是,誰都不想自己的父母為我們傷心。所以就該到我們有所反思的時候了,在這一年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明確目標,把握方向,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感覺生活的空虛,無聊,我們才會感到在這一年中沒有白過,生活充實快樂。上因為我們有目標,有方向,從中得到了許多。

同學們新的一年馬上到來,讓我們好好反覆思考,在這一年中我們做了些什麼,得到了什麼,好好的梳理這一年中美好的時光。開始確立新的目標,新的方向,迎接新的開始,新的挑戰。

春節的隨筆3

20xx年就這樣結束了,帶着些許欣慰,些許惆悵,悄悄的在我生命的歲月裏慢慢地溜掉。回首一年的過往,雖不是風平浪靜卻也沒有大波大浪,若懂得知足,我會感恩。感謝家人的陪伴,感謝生命中你曾來過,感謝我摯愛的人,感謝茫茫網海有緣結識的朋友!今生相逢,世世相交!

回家的這幾天,感受着春節的氣息,家人陸續的在自己奮鬥的城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我們相聚着久別的重逢,互侃着各自的事業,感受着濃厚的親情……唯一有點缺憾的是,不能回孃家在我們家鄉嫁了人從大年三十直到八年級都不能回孃家,不知是哪位明智的先人定下的這種擾人的習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平凡的過着,懵懂的走着,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卻遙遠的總是觸及不到。短嶄的青春一閃即逝,來不及細細品味青春的活力,它已悄悄地隕落。然後,剩下的年華,再用“熬”字來代替!心中雖明白,人活一世不易,應珍惜走過的每一天,但每天的生活卻不知該如何去珍惜?也許,待到步伐蹣跚時,才會懂得,亦會明白,不知那時,時光會不會再倒流?……

今天是大年三十,應該高興才是,剛才只不過是發發牢騷罷了。

非常想知道今年的三十,該如何去熬?呵呵,直到現在還沒有去哪玩的目標,也許會看聯歡晚會,也許跟老公出去玩,也許會和孩子們“瘋”,也許會通宵玩電腦,也許會睡覺好像沒有一個主意是新鮮的,刺激的,嘿,得過且過吧!細想,應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這幾天,過完年後,又各奔東西了,再相逢又是一年!庸煩之中,自尋樂趣!

呵呵,廢話完了之後,給大家拜個年,祝朋友們,春節快樂,闔家團員,萬事如意!

春節的隨筆4

“昨晚,我告訴娃,下週幼兒園就要開學了,結果他哭了一晚上,今天早上就病了,又心疼又不知道怎麼辦好。這還不算!現在,家裏誰都不能提“幼兒園”這三個字,一提他就哭着説“不去幼兒園,不去幼兒園”。而且,還堅持一直在外面玩,因為他認為,只要不回家就可以不去幼兒園。

當初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那慘烈的場面是不是至今還讓你惴惴不安?但是,孩子們第一次上幼兒園時的抗拒來自於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而這一次,熊孩子們經過春節在家中自由自在的好日子,徹底玩兒瘋了。

也難怪,為了消除寶寶入園的焦慮:有的連哄帶騙;有的威逼利誘;有的過度美化幼兒園:好玩的玩具、一大波有小夥伴、漂亮可愛的老師,總之一切都很美好;有的送的不堅決,早上送了半天捨不得放下,或抵抗不住寶寶的眼淚,三天兩頭請假。

殊不知,這些處理方法是隻堵不疏。想要把寶寶的焦慮情緒安撫好,看看下面這些小貼士。

  重返幼兒園之前

1、有時間可以帶寶寶回幼兒園門口轉轉,陪他回憶一下在幼兒園裏發生的各種趣事,也可以給寶寶看看幼兒園的照片和視頻,與他聊聊在幼兒園最要好的小夥伴和最喜歡的老師。

2、和寶寶一起看關於幼兒園的繪本,比如《我愛幼兒園》,《我上幼兒園》,《我愛我的幼兒園》等,讓寶寶找回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為重返幼兒園打下心理基礎。

3、給寶寶準備一個他喜歡的手帕或玩偶,媽媽們可以這樣對寶寶説:“在幼兒園午休的時候,可以拿着這塊手帕,就像媽媽陪着你睡覺。”這樣也能讓寶寶有充足的安全感。

4、提前幾天時間恢復飲食和作息。寶寶們過年期間一定都過足了每天吃吃喝喝撒嬌耍賴賣萌還能睡到自然醒的好日子,重返幼兒園又要每天早起了,提前幾天恢復以前的作息時間,給寶寶多一點時間適應,避免入園第一天早晨手忙腳亂。

  重返幼兒園後

5、重返幼兒園第一天,把寶寶送到交給老師之後,堅定而温和地和寶寶説再見,不要因為寶寶哭鬧就不捨得離開。也千萬不要騙寶寶,在寶寶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離開,這樣反而會讓寶寶產生恐懼感,也會對幼兒園產生恐懼。

6、放學的時間,儘早去接寶寶,接寶寶放學後,不要着急離開,可以帶着寶寶在幼兒園玩一會兒再回家,幫助寶寶適應,或者邀請幼兒園同學到家中做客。

7、有意識的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儘量多帶寶寶跟不同年齡段的小夥伴充分相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他們獨立的穿衣吃飯做簡單的家務活的能力。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有更嚴重的分離焦慮。但往往爸爸媽媽的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如果爸爸媽媽因為寶貝要上幼兒園而感到焦慮,而且將這種焦慮呈現在寶貝面前,將引起寶貝對幼兒園生活的恐懼,而拒絕上幼兒園。

所以,爸爸媽媽要收起焦慮,給寶寶陽光的一面。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愛他們,多鼓勵他們,給他們時間,寶寶的進步會讓你非常驚訝的。

春節的隨筆5

每年,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時候,天南地北的遊子便開始聚集行動起來,跨越多個城市,趕赴幾千年文明流年下來的古老傳統節日。只為一場親情的團聚,一份友情的歡慶,一個家的温暖。

俗語説:過了臘八便是年。人們開始緊鑼密鼓的置辦年貨。菜市場里人聲鼎沸,雞鴨魚肉販檔前,人們東挑西選大肆砍價;商場裏客流如潮,爭相選購衣褲鞋帽各式糖果,還有那各式大紅對聯與紅包。走在路上,你可以感受到人們的喜悦之情以及濃濃的年味。

記得兒時家鄉過年的情景。臘月二十三這天,父親説是灶王菩薩的昇天之日。父親一大早起身準備。父親將一塊四方形的肥膩豬肉清水煮熟,就是俗稱的刀頭肉,整齊的放在碗裏,再煮上一隻公雞,把公雞雄赳赳氣昴昴的站立式放在盆裏,配以其他各類香噴的肉菜,一碗白酒,擺在灶台前,焚香點蠟,燒上幾刀紙錢,父親口裏唸唸有詞,賄賂灶王菩薩吃喝高興上得天去之後,感念人間對他的恩好,保佑主人家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日子紅火安康。儀式過後,我問父親,這些菜我們可以吃嗎?父親慈愛的説,當然可以,灶王爺吃過的東西,可是高級貢品,吃了以後家裏生活富有,頓頓有肉吃,不會捱餓。

祭祀完灶王菩薩,便開始打掃屋子。母親拿出砍刀,去得竹林砍回一根手腕粗長長的竹子,削去長長竹竿上多餘的枝葉,留下竹頭枝葉備用,再用麻繩簡易綁成扇尾狀。母親用衣服簡易的捂住口鼻,再將我趕出屋子,然後用竹竿在屋頂、牆面,傢俱上細細掃動,蜘蛛網、灰塵便紛紛掉落下來,地上鋪滿厚厚一層黑色的髒塵。母親這時便叫我清掃地面。我嘟嘟囔囔的不滿,問母親,為啥用竹竿的時候不讓我來?母親説:那你來試試能不能拿起這竹竿。我興奮不已,撿起竹竿學着母親的樣子在外屋檐上來回清掃,一會兒便累得一身冒汗,拿竹竿的手也抖動起來。原來,清掃屋子是項體力活,看似簡單,實則辛苦。多年以來,每次清掃,母親從未説過。

家鄉的春節,有一道菜是必須,酥肉。酥肉,可零嘴吃,可煮湯,可蒸其他配菜。家鄉的做法,將酥肉切小與豌豆尖葉同煮,其湯色澤黃綠,清香四溢。蒸菜,一般蒸芋仔,大的芋仔切小,小的芋仔則整隻,放於碗底,鋪上酥肉,放入蒸籠大火蒸熟,男女老幼皆愛吃。母親買回新鮮上好的瘦肉,切成寬度適中的條或片,打上雞蛋,攪勻,再摻上自己生產的薯粉,讓薯粉與肉充分結合。肉發上三五分鐘,鍋中倒油,油要多,大火至油沸騰,將有薯粉的肉一塊塊放入油鍋內炸,炸至金黃色再撈出。每每此時,我堅定的站在廚房,守候着一塊塊酥香的肉,這塊看看,那塊瞅瞅,拿出一塊來,趁母親專心油炸之時,迅速塞進嘴裏,香嫩的肉在嘴裏翻滾開來,瞬間感覺幸福爆棚,那味道終身難忘。

準備着準備着,春節便來了。

年三十。父親母親很早就起牀準備。肉,魚,菜,缺一不可,瓜子、花生、甘蔗、糖果定不能少。魚:代表年年有餘;瓜子:代表呱呱叫;甘蔗:代表節節高;糖果:代表甜甜蜜蜜;蘋果:平平安安。父親母親在廚房裏歡快的忙碌,時而叫我洗葱蒜,時而讓我洗碗碟。我歡喜的將瓜子花生糖果裝在新衣服兜裏,隨時隨地摸出來,一顆接一顆的送入嘴裏,香味、甜味彌散。高興啊,一年之中最開心的日子就是這天。中午時分,父親將做好的飯菜搬到門前空地上,擺上雞鴨魚肉、糖果,點心水果,點上香燭,祭拜天地神靈,祭拜祖宗,祈求保佑。這,是年俗。再放上一盤鞭炮,中午飯便開始。午飯吃的越久越好,象徵着長長久久。若偶有過路的鄉鄰, 母親便好言留下吃上一口飯菜,寓意來年人丁興旺。午飯之後父親開始貼對聯,貼門神。父親在對聯紙上抹上一層漿糊,喚我在門外看着兩邊是否對稱,我一邊吃着零食,一邊對着父親指手畫腳:上一點,誒,對一點點。

晚上,年夜飯。父親拿出高梁酒來。自己倒上一杯,再給我們象徵性的倒一口。父親感慨:又是一年啦。我們齊齊站起來向父親敬酒,祝福父親身體健康,感謝父親一年來的付出。母親在一旁紅了眼,淚眼婆娑。是的,一年過了又一年,兒女們自顧自的成長,遲早離開,而雙親早已白髮。其中的操勞心酸,豈是酒後言語説得完?母親起身去了廚房煮湯圓。湯圓裏有事先包好的硬幣,僅一枚,家鄉傳統誰若有幸吃到,便來年一切順利,生意紅火工作順利學業有成。那一年我吃到了,那一年考上大學。飯後,全家人圍着一個大盆洗腳,洗腳水裏有柏樹丫,聽父親説是辟邪驅魔之意。

家鄉還有一個奇怪的習俗:偷青。洗完腳之後,家家户户便出動偷青,即:偷人家菜地裏的青菜。一般偷豌豆尖,順利偷得回來,第二天可以利用起來煮湯。偷青這個習俗源自哪裏,不得而知,自懂事起便知道父親一直保持着習俗。偷青之時,不可以被青菜主人家抓住,若是抓住則來年運勢不佳。鄉鄰間都是和善友愛的,對於偷青之事即便明知菜地受損也不會刻意抓人,誰都想順順利利不是嗎?

守歲。就是舊年的最後一晚上不睡覺,有對如水逝去歲月的惜別留戀,又有對來臨新年寄以美好希望的意思。家鄉將守歲稱之為“照年光”,將家裏每一盞燈都打開,整晚照亮。我把照年光這個説法理解為,新的一年裏照亮前路。父親來來回回在屋子裏踱步檢查,確保每一盞燈明晃晃的照亮各個角落。我在房間裏轉了一圈,此刻,房間最光亮清晰,書本,衣物,牀,心愛的小物件,我觸摸它們。心裏許下:以後,我的房間要大要寬敞要光亮。

零點時分。屋外噼裏啪啦爆竹聲響起,震耳欲聾,煙花騰空而起,炸開各色形狀。天際紅彤彤的,硝煙味瀰漫開來,鄰居們互道:新年好,孩子們歡快嘻鬧,整片大地淹沒在喜慶的氛圍中。我終於熬不住夜的漫長,歡歡喜喜睡去。再見過去。明年,會更好。

家鄉的春節,才是純正的春節。

離開家鄉之後,再也沒有過個團聚歡喜的春節。

我在羊城忙碌着生活,奔走於工作與家之間。春節來臨之時,我學着父親母親的樣,準備臘味,準備點心水果還給自己添置新衣。公司工作結束之時,幸得八天假期,我以為可以回到惦念已久的故鄉,走一走兒時路過的每一個角落,看一看兒時給我糖果的每一位親人,約一約兒時一同上學的小夥伴,無奈返程工具遲遲未至,只得作罷。

今年的春節很温暖,穿着輕盈起來,我把新衣從衣櫃裏拿出來,美美的穿上。我把自己認認真真的打扮喜慶,走出家門,路上空空蕩蕩,陽光也懶洋洋,商場裏單曲循環的放着恭賀新年,我買下一支紅酒。辭舊迎新的晚上,我慵懶的坐在沙發上,開着明晃晃的燈,看着央視春晚,喝着醇香的紅酒,思念着一些人,守歲。

春節, 濃濃的美麗的鄉愁。

我是異鄉孤獨客。

春節的隨筆6

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希望春節快點到來,我也不例外。怎麼都想過年,過年可以穿上新衣裳,過年可以吃到桌上豐富的食品,過年可以熬夜,過年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

今天過年我們和往常不一樣,以前都是在東勝過,今天我們一大家全“遷至”康巴什過年。所以我才日日盼望新春的到來。

就在這天,天才剛破曉我就從牀上蹦了起來,穿上新衣服,在鏡子前這看看,那兒看看,怎麼都看不完。不一會兒只見大家都容光煥發了,開始貼對聯吧!貼對聯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們和鄰居叔叔齊心協力把對聯貼了上去。

貼完對聯打開窗户一瞧,準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過年味:耳旁鞭炮聲接二連三的傳入耳裏;在看看大街上張燈結綵,紅紅的燈籠給過年增添了一絲絢麗。

幹完一切的一切,我們來到奶奶家吃午飯。

春節的隨筆7

過去的365日,如同一部電影在我的心中靜靜的放映,我品嚐着07年的果實。有悲有喜、有哭有笑。春花在蓬勃中絢爛開放,蝴蝶在夏花中翩翩飛翔,紅葉在秋風中走過自己的最後時光,瑞雪在和風中緩緩落下。在家到學校的路途中,我彷彿看到了自己依稀的身影,在一次次走向未來的夢想。成功與歡笑,悲傷與淚水,融合成一杯香濃的咖啡,供我在這一夜靜靜品味,有苦有澀,卻又温暖心房。

鐘錶滴滴答答地走着,優雅平靜,一步一步,舒緩平和,任何人卻無法阻止它的腳步。我在自己的路上前行,它便默默地記錄我走過的光陰,地球自轉一週,我便走過了一天,地球公轉一圈,我便走過了一年。也許有荊棘,也許有迷茫,也許有悔過,如果同時間一樣,一步一步,舒緩平和,穩健自信,就會推開迷霧,披荊斬棘。

時間過得真快,只聽“咚、咚、咚”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外面轉來了,“噼啪、噼啪”的鞭炮聲,於是我們飛奔跑到樓下,找到了一個放煙花的好位置,“轟”的一聲悶雷似的響聲,哇!好漂亮啊!五光十色的煙花在空中炸開,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玫瑰綻開了笑臉,有的像仙女在空中散花,那些小朵的花兒好像朝我們來,我立即用手抓,可惜它早已在天空中消失了,就在這當時,有的人迅速拿來起了攝像機,有的拿來起了照相機,還有的拿來起了自己的手機,我連忙拿起照相機都想把這一副副美麗、動感的景色拍了下來,這就使用權我想起了一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啊!過年的感覺真好!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

春節的隨筆8

今年的春節,我們去蘇梅島度假回來,就一直呆在家哪裏也沒有去。

和往年還是有些不同。首先是邀請了父母哥嫂表弟表妹幾家人到龍泉這邊來吃了一頓家裏自制的火鍋。然後從臘月二十九到大年八年級連續三天都回我父母家裏。連續五年吃火鍋,今年改包餃子了。然後晚上除了老爸一個人正襟危坐的看春晚,老輩子打麻將,其他年輕人們就圍在飯桌上一圈玩遊戲。

今年沒有怎麼玩三國殺,因為我把一個微型的網吧建立起來了。一共準備了六台筆記本電腦加個無線路由器,就是一個飯桌上的網吧。因為這些電腦都是我去二手市場淘回來的快十年的古董機器,有的其實就是些半屍體,東拼西湊被我組裝起來,也就能玩玩經典的星際爭霸什麼的。當然,一家人,最適合的其實是暗黑破壞神II了。於是大家搶黃金裝備好不歡樂,期間還要不時打開手機搖一搖咻一咻的搶紅包。姑媽一直感慨,能一家人圍坐一起每人一台筆記本電腦聯網對戰,也只有我們能辦到了。

20xx的春晚讓大家確實無力吐槽,因為到了後面只見老爸已經不耐煩的頻繁換台找抗日神劇看。我們遊戲玩得差不多了也開始發紅包來搶,除夕之夜其實很快樂,雖然接下來幾天都累的慌。

九年級初四哥嫂老媽回孃家,我們有了兩天在家休息的日子。所以去看了《功夫熊貓3》,也在家裏玩得很嗨。初五初六又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徹底弄死了Diablo和巴爾,打出了一堆裝備,才收拾了微型網吧離開父母家。然後就發現離開學只有不到一週的時間了。

春節裏朋友圈裏各種刷屏,同事同學朋友們都在爭着嗮年夜飯,嗮紅包,嗮幸福指數。其實在實體經濟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許多人今年的過年錢都縮水了,是否真的如網上那般光鮮快樂,怕是冷暖自知吧。

過年期間微博網易各種狗血新聞層出不窮。鬧得最兇的就是被年夜飯嚇跑的上海姑娘了吧?所謂門當户對,老祖宗誠不我欺也。

過年我給自己安排的娛樂項目是看碟打遊戲。下載的美劇堆得看不完。電影看了不少,能引起共鳴的不多。古墓麗影雖然破關,合金裝備5卻沒有了時間。還好在PS3上打通了合金裝備4,看夠了過場動畫,體會到了IGN滿分遊戲的魅力。

春節的隨筆9

冬末是春節的熱鬧,紅紅火火地籠罩着大地。在這樣的佳節裏,汕頭隨意的一個街區,都空前地熱鬧。

人們簇擁着,站在街道的兩邊,滿臉喜悦地説着,笑着。有的小孩拿着新鮮的糖板,糖葫蘆,心滿意足地吃着。遠處傳來鞭炮的聲音,我彷彿看到了紅色的紙漫天飛舞的景象。

敲鑼打鼓聲越來越近,人羣也開始沸騰起來,新的.一年,確實是越來越近了,打頭陣的壯年男子揮舞着大旗,臉上掛着喜慶的笑容,從人羣中穿過。緊跟着的,是金黃的,起伏的跳躍的雄獅,獅頭很大,在人頭中忽而低行,忽而騰起,有時有個急促的轉彎,有時又緩緩地落下……人們被這難得一見的熱鬧吸引着,紛紛踮起腳尖,站在稍高出。我在人羣中努力地張望着,心中既歡欣,又焦急。

不遠處,一個很高的老人掛着笑容,滿臉通紅,看着在歡呼聲中的隊伍,不時低頭説着什麼。老人似乎有兩米多高,但仍駝着背,特別奇怪,我一遍看着舞獅,一邊從人羣中向老人鑽過去,打算一探究竟。

好不容易走到了老人剛才所在的位置,極高的老人卻不見了蹤影——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我所意想不到的景象——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正使勁地抱舉着剛才那位老人,我在他們的旁邊,忘了看舞獅,偷偷斜眼上下打量着兩個人。

老人穿着嶄新的衣服,摺痕仍很清晰,一臉的皺紋,看起來六七十歲的樣子。他穿得很厚重,但雙手還在不停地摩挲着,停下手後,似乎不知道手該往哪兒放,顯得有些尷尬,不一會兒,有互相搓了搓。抱舉着老人的中年人似乎有些吃力,他咬着牙,努力使他的用力平衡,為的是使老人不晃。老人並不胖,甚至可以説成瘦弱,可中年人額上冒出了細細的汗,他的雙手,也微微暴起了青筋。老人專注地看了一會兒舞獅,低頭衝中年人喊道:“可以啦,你也累了!“中年人擠出一絲微笑:“爸,您就這麼低估我體力啊,您放心看吧,您不也好幾十年沒有看到這樣熱鬧的舞獅了?”老人似乎有些猶豫,似乎想説些什麼,但看到兒子那幸福的臉,乖乖地抬頭看舞獅了。

一旁的一個三十來歲的父親,正把一個三四歲的小孩架在脖子上,小孩悠閒自得地看着,是不是大叫着拍着掌,甚是可愛。

四十年後,又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人們都説“百善孝為先”,對於中年的父母,年邁的爺爺奶奶,我們是否應當付出一份這樣熾熱的,足以温暖長輩的孝心?

春節的隨筆10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七年級,即農曆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七年級,與八年級、九年級稱為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户户動手打黃元米餜、煎油餜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户户大門上都貼上春聯,門楣和窗户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閤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接着,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完了年夜飯,都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嚐瓜果,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盼望着新年的鐘聲快快敲響。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時,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孩子們放爆竹,歡快的歡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光,屋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潮。

元宵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晚上一家子都聚在餐桌上吃湯圓,甜甜的,非常好吃。吃過飯後,大家都到廣場上去玩,鞭炮聲震耳欲聾。大家都買了孔明燈,大家把一塊蠟綁在孔明燈底部,然後用火點燃,再用手拿住孔明燈的四個角,過了一會兒,燈裏充滿熱氣,漸漸地鼓起來,我們就慢慢地鬆開手,孔明燈緩緩地飛上天,於是,在燈上寫上了自己的來年願望。隨着一支竄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過節氣氛也越來越濃郁了,一枚又一枚禮花破空而入,在轟然巨響中爆炸開來。半空中“疑是銀河落九天”,地上“火樹銀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間仙境一樣!

春節的隨筆11

新年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新年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新年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上街啊!”

新年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説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春節的隨筆12

我的家鄉在河南虞城縣,我家鄉的春節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話,那就跟我來吧!

春節的時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貼上了窗花,大門上也貼着各種各樣的對聯和門神。看着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説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這時,我的家人們也在辦年貨,看見大家在汗流浹背地幹,我也去幫忙,我的任務是陪奶奶一起買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吃餃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顆牙齒就是被包在餃子裏的硬幣給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正在想着,笑着,只聽“咯噔”一聲,錢從奶奶嘴裏掉了出來,看來今年我是當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家鄉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過年的話,那就請到我的家鄉來吧!

春節的隨筆13

隨着日曆一頁頁的翻過,20xx年轉眼已來到到,原本還沒有春節的概念,可今天早上在公交車上,鄰座一位大媽正在電話裏説到:“知道了,你回來的時候什麼也不要帶,只要你能早點回來過年就行了,現在過年和以前不一樣了,不用儲存那麼多東西,想吃什麼到超市裏轉一圈就行了,特別的方便……”,聽着大媽在電話裏的叮囑,不經意間想起了我小時候過春節的情形。

記得小時候,已進入臘月,村裏的年味就慢慢的開始了。從臘月初八開始,家家户户都要醃製臘八菜,據説只有這天醃製的臘八菜味道純正,吃起來脆嫩清爽。

在村子裏只要進入臘月二十三後,就相當於進入了春節,大人們從二十三就開始掃房子、磨豆腐、殺豬肉、蒸饅頭、購年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而我們小孩子,自放了寒假後,在家長的催促下早早的寫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就是玩。

那時候村子裏比較冷,不像現在,屋裏有空調、暖氣,那時候的孩子也就不知道個冷。每天吃過早飯後,把四角(用廢書紙疊成的)往棉褲兜裏一裝,一上午不再着家的,一直玩到大中午讓家裏人在大街上喊半天后才戀戀不捨的回家吃飯。雖然,手和臉被凍得紅彤彤的,甚至手都被凍的裂了口,但還是喜歡在空曠的野外瘋耍,一點也不覺得冷。

到1988年左右,電視機剛剛普及到平常的百姓家,大多數都是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一共有3個頻道,電視節目少的可憐,即便如此,也是每天晚上圍在電視機前把電視看的沒有台了再睡覺,反正第二天不用上課。每次看完精彩的電視節目後,小孩子們第二天就會聚到一起討論劇情中誰是好的,誰的功夫有多厲害,甚至還會痴迷的去崇拜。

稍大一點的孩子,有時也會幫助家裏人乾點活。那時候家裏用電還不是很方便,過年村裏人要做年糕,小孩子為了能早點吃上一口年糕,都要被“徵用”來推石碾子。

石碾子就是在一塊大圓形的石磨盤上豎着一根木樁子,樁子上套着一個木框,框內框着一塊石磙子,框着石磙子的木框上有一根長長的橫槓子,人們就推着橫槓子讓石磙子在磨盤上生硬的轉動。空推石磙子還容易,可在磨盤上放上要推的食物後,推起來要有一個勁。

小孩子為了吃上年糕也是蠻拼的,大人將黍子倒在磨盤後,小孩子用力推着石磙子轉圈,大人拿着掃帚和鏟子跟着石磙子一邊掃,一邊從石磙子上向下清理粘在上面的麪餅。經過多次的反覆碾壓,黍子慢慢的變成粉狀後才算完成。

做完年糕後,大人們一系列的炸丸子、請神聖(年畫)、炒花生、寫對聯等事項就按部就班的開始了,而小孩子們則每天圍着電視看個不停,大人們有時不高興了就把電視給關了不讓看。於是,小孩子們就每天東家串、西家跑的無所事事。

到了小年那天,小孩子們是玩的最高興了。大人們要包中午的餃子外,就剩下午把院子徹底清掃一遍後掛燈籠、貼對聯,這時大人們把家裏藏的過年時要用的鞭炮拿出來晾曬。然後給小孩子們一些“大地紅”小鞭或者是用紙包裝的“甩炮”。女孩子們則比較乖巧一些,呆在家裏跟着奶奶學剪窗花。

有了玩的“大地紅”小鞭和“甩炮”後,小孩子們就更加的瘋狂了,把家人給的小鞭拆撒了,裝在棉褲兜裏,一個一個的用火柴點燃小鞭放,膽子大的孩子會用手拿着小鞭的底端部分燃放,但也有被小鞭炸傷手的。膽小的孩子一般都會將小鞭插在牆的縫隙裏用長長的香(供奉神聖用的)來點燃小鞭,點着小鞭的引線後趕緊的遠離,並用手捂着耳朵等小鞭炸響。調皮的孩子為了玩出花樣是變着法的放小鞭,有時他們將小鞭插在過街的拐彎處,等有人經過時,將準備好的小鞭點燃,快速的跑到隱蔽處觀看小鞭炸響後嚇得路人一大跳的樣子。更甚者會將“摔炮”裝在褲兜裏,跟隨在騎自行車人後面,趁其不備將“甩炮”掏出用力的向腳下一甩,嚇得騎自行車的人趕緊下來查看自行車那個軲轆爆胎了,這時小孩子怕捱揍,就趕快的向相反的方向逃離。還有調皮的孩子會將小鞭插在路邊的牛糞上或雪堆裏,路人從此經過時,小鞭也正好炸響,結果是被炸開的牛糞和雪堆弄得行人一身髒兮兮的東西。然後,這些孩子就會跑到沒有人的角落裏大笑老半天。

要説過年最開心、最熱鬧的莫過於大年七年級,那時候大街上還沒有路燈,小孩子們早早的起牀後,點上大人們給糊的小燈籠,去找本家的長輩們去拜年,只要是到了長輩家裏,嘴上都會説一句給您磕頭了,其實磕頭不磕頭,長輩們都會給上幾塊錢或者是一些瓜子、糖,哄得小孩子們特別的高興。

過了大年七年級,都開始去拜年走親戚,一般八年級那天要去姥姥家,到了姥姥家,舅舅、姨姨們都會給壓歲錢,不管多少,躲到角落裏偷偷的去數錢,然後和小夥伴炫耀。回家後捨不得花,交給大人們替自己保存着。

過了初六基本上親戚也都走完了,大人們沒事幹就會聚到一起打打撲克,喝喝茶。而小孩子們還有沒寫完作業的,就被困在家裏磨洋工。一吃過中午飯,村裏大隊部的鑼鼓就會“咚咚嗆”的響起來,那場景既熱鬧有壯觀,一直會持續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户户都有烤百靈火的風俗(也叫去雜病),吃過晚飯後人們會把家裏用舊了、壞了的低價值可燃雜物,比如鍋帽、炕蓆、簸箕、篦子等物品拿在自家的門前,用柏樹上葉子(柏靈)引燃。一家人圍着火堆在旁邊伸手或伸腳烤一下,然後向裏面放一塊饅頭,等火熄了再找出來分着吃,寓意着去除身上的各種疾病,雜物燃燒完後,家人們在睡覺前用工具將燃燒完的灰圍着門口撒成半圓形,把家門封住。

正月十七的早上,家家户户還要從家裏往外拉蠍子、蚰蜒,拉蠍子、蚰蜒就是用黃草紙捆綁在一根芝麻秸稈上,點着後從家裏的角角落落轉一圈,一邊轉一邊嘴裏唸叨着“蠍子、蚰蜒跟我走”,然後從家裏一直唸叨着走到村外邊,把燃着的黃草紙扔出去,這寓意着家裏一年沒有蠍子和蚰蜒。

過了正月十七,這個年也就算結束了,小孩子們也就該開學上課了,而大人們則又要為一家子人的生計忙活開來。

現如今村子裏的孩子和以前我小時候完全不同了,過去的年味隨着現在的生活水平發展變淡了許多。有些傳統的年文化伴着時代的變遷已成為了歷史,留給我們這些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度初的人來説,春節已成為童年記憶裏最有樂趣的往事了。

春節的隨筆14

過年了,過年了,終於過年了!我高興地喊着:“我又長了一歲,我十一歲了。”

一大早,全家就開始忙上了,爺爺在一旁監督。我和爸爸貼對聯,這對子寫得真好“財源滾滾來,年年發大財”。如今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爺爺也年輕了好幾歲呢!

過年了,媽媽要包好多的餃子,有酸菜豬肉餡的,有韭菜雞蛋餡的,有牛肉蘿蔔餡的……新年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好吃的,看着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盼望着零點鐘聲的敲響。10點左右,家家户户燃起了煙花炮竹,火熊熊的燃燒起來了,餃子下鍋了,我們要圍着火堆繞幾圈,聽爺爺説這樣就不會生病,可以去去晦氣。

熱乎乎的餃子上桌了,剛剛熱好的菜端上來了,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了,爺爺、奶奶樂得合不攏嘴,我們把祝福送給他們。

和媽媽收拾完以後,我進入了甜甜的夢鄉,我希望下一年馬上來到,因為我想再長一歲。

春節的隨筆15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玩,看到他的孩子利落的撕下練習本的一頁紙,然後動作熟練的將紙從中間撕開,變換角度、再斯周而復始,樂此不彼,直到整張紙變成了一堆小紙片,最後他雙手捧起紙片,往空中一拋,白色的紙片就如同雪花從天而降,沙發上、地板上全都灑落着紙片,孩子蹦跳着:下雪了!下雪了!

面對一地的垃圾,孩子的媽媽不高興,想訓斥孩子幾句,我忙悄悄地將她拉至一旁,對她説:“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打擊不得啊!”也許,,對孩子來説,撕紙、疊紙飛機,看着紙片漫天飛舞,會使他們興奮不已,不光是因為遊戲本身有趣,更重要的是能親身體驗遊戲的樂趣,那如何將遊戲變得既有意思,又環保,孩子又能從中學到東西呢?其實只要花點心思,遊戲也可以成為開發寶寶語言的武器!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幼兒最常見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設置不同的遊戲、或者自制遊戲玩具、在遊戲中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最終達到在玩中求學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