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集錦15篇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

最近,我接着讀了餘秋雨先生所寫的文化苦旅,這一次,我看到了牌坊這一標題,裏邊講的是餘先生對牌坊的敍述,牌坊在我的印象中,是那種立起來很大很大的石頭,而且是為了紀念當時某個典範或者是有錢人的,而書中給我們講到的卻是貞潔牌坊,十幾年當時為了保護自己貞潔兒去世了的女人,而建立這麼大的工程,僅僅是因為想給世人樹立典範作業,無非就是讓後人去模仿,但,樹立這牌坊對麼?

在古代,對於女孩來説,貞潔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因為一旦你沒有了貞潔,你就已經是不潔之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或是鄙視,或是議論。每天女孩子家裏得人都會跟女孩灌輸貞潔的寶貴的思想。久而久之,也樹立了女孩的一種人生觀,她們誓死要對丈夫忠誠,即使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也認為那是正常的,在當時,女孩就要如此屈服,像奴隸一樣,似乎女子本來就應當這樣,正因為這,女人的地位一直比男人低。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他們都有理由幸福地活着,但是受封建的毒害,讓男人逐漸的越來越狂,而女人卻越來越自卑,現代社會,雖然提倡着男女平等,但在人們心中還依舊留存着重男輕女的思想,例如:很多農村的人生了孩子一看是女孩竟然會立刻“當機立斷”把他的孩子扔到河裏去,那可是他的親生孩子啊,只是因為性別的差異就導致了死亡,這是多麼的殘忍。

所以我們要多多的保護婦女的權力,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雖然我是個男孩,但我也看不慣這樣那樣對婦女的不平等。雖然很多人説男女平等在現實中很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男人明白女人與我們一樣都有相同的權力,女人則學會了怎樣爭取自己的權力,那麼男女平等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理想一定就會真正的實現。

合上了這本書,我會想起了餘秋雨先生在書中的疑問: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我想:只要男人們從心底裏接納女人,那麼,這個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和諧,男女平等這個目標也一定就會實現。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2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不是嗎?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3

土黃的紙頁,塵土的味道,凝重而帶着惆悵。這早已讓人對它肅然起來,似乎面前就是一片片歷史的廢墟。作者沒有用甘甜的文字,而是用無盡的感慨和傷感來煥發我們懵懂的心,讓我頭一次覺得,歷史竟這麼偉大。

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散文集,寫了他在遊山玩水時對歷史,對文化的進一步思考。歷史是什麼?只是單調的人物,早已過去的年代,還是數不盡的故事?在《莫高窟》一文中作者寫道:“在山腳前來回徘徊,一點點的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靈魂。”難道歷史能給人如此大的心靈衝撞,連作者都會被它的滄桑和樸實所征服?在《西湖夢》一文中又寫道“即便明智如魯迅,也願意在一個傳説故事的象徵意義上深深沉浸。”歷史也許太過於複雜,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壯志凌雲的英雄,或是平民百姓,都願跪在它的面前,傾聽它的咆哮。

秦始皇吞併六國,可最終還是沒有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儘管赤壁大戰,曹操卻依然能統一天下。屈原投江不久,都江堰的工程才剛剛開始,隨後又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歷史在變,可最終不都是過眼雲煙?“神馬都是浮雲”,也不過如此。

仔細再想想,歷史同時能有許多面。莫高窟炫麗的壁畫,流動的色彩,背後同樣是烽火連天的歲月。洞庭湖看似平靜,卻同樣孕育出許多文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楊麼和岳飛也曾在這片土地上揮動過紅纓…….江南小鎮的亭亭樓閣幽僻蜿蜒,但也曾面對歷史的長河發出哀鳴。這本書雖説是遊記散文,可更多是作者對歷史的惋惜。歷史的起起伏伏,興起和衰敗,沉澱而厚實,讓我不禁對它又有些敬仰起來。

我望着窗外,鳥瞰着遼闊的大地,心裏有些澎湃和激動。這塊地方,5000年來,前前後後有過多少豪傑!華夏大地,世界的古國,它在戰爭中挺立,把長城當做自己的腳跟,把長江黃河當做自己的血液,把山脈當做自己的臂膀,把積澱的歷史當做自己的靈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深不可測,竟引得無數學者直到自己生命的結束也沒有揭開其中的奧祕。文化苦旅,“苦”字,正代表了歷史幽幽的歎息。

歷史在奔騰,濤聲不斷,永不停息……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趨行於人生這段亙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盤,於荊棘中重生,輕重緩急,酸甜苦辣,在與孤獨言和的過程中,所遇見的悲歡,始終無可提防。個體侷限性的約束下,你我用盡了全力,只為平庸地度過一生。

雖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卻莫過於“活出自我”。《月亮與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狹隘下,而依舊跅弢不羈;在社會的框條科律中,而依舊狷狂乖張。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證。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先生曾以一懷鄉愁穿越故國兩萬裏,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構建海峽兩岸久違的團聚;他曾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也曾夢迴東海,聽聽那冷雨;在月色與雪色之間,他曾體味天地第三種絕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黃河之濱,終於能夠皈依這片熱土。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我,終究是要回到這片土地。駐足回首,無窮歲月,不過是洗淨了我滿身塵埃,還我一個乾淨輕盈的靈魂。

那積澱下來的,都是無數的人贈予我的慷慨。那篩選出局的,都是每個時代的慎之又慎。

我慶幸啊,中國,我於這片神聖的土地孕育而出。時間果腹,也曾見識過無數荒誕可笑,也曾被滾燙的點點淚水灼燒,也曾被聲聲質疑包圍,也曾被生硬改變過,但是無數無數的過往,終成了成長的步步台階。

離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歸來的我,是閃耀的中國文化。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是文化,中國文化!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裏,我們需要信仰。以夢為馬,去親吻柔和的歲月,去體察温潤時間,去慢慢接近,天地間最本真的美好。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時光中千萬塵埃,都會伴隨着風遠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獨的背影。

時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願,但,青春與夢想,都會被時間吞噬,一去不復返。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最終留下的,就只能是滿目滄桑,和時光留在臉上的印跡。悲傷,痛苦,在我眼前都化為烏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着白雲,遠去~遠去~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5

最近,我接着讀了餘秋雨先生所寫的文化苦旅,這一次,我看到了牌坊這一標題,裏邊講的是餘先生對牌坊的敍述,牌坊在我的印象中,是那種立起來很大很大的石頭,而且是為了紀念當時某個典範或者是有錢人的,而書中給我們講到的卻是貞潔牌坊,十幾年當時為了保護自己貞潔兒去世了的女人,而建立這麼大的工程,僅僅是因為想給世人樹立典範作業,無非就是讓後人去模仿,但,樹立這牌坊對麼?

在古代,對於女孩來説,貞潔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因為一旦你沒有了貞潔,你就已經是不潔之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或是鄙視,或是議論。每天女孩子家裏得人都會跟女孩灌輸貞潔的寶貴的思想,久而久之,也樹立了女孩的一種人生觀,她們誓死要對丈夫忠誠,即使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也認為那是正常的,在當時,女孩就要如此屈服,像奴隸一樣,似乎女子本來就應當這樣,正因為這,女人的地位一直比男人低。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他們都有理由幸福地活着,但是受封建的毒害,讓男人逐漸的越來越狂,而女人卻越來越自卑,現代社會,雖然提倡着男女平等,但在人們心中還依舊留存着重男輕女的思想,例如:很多農村的人生了孩子一看是女孩竟然會立刻“當機立斷”把他的孩子扔到河裏去,那可是他的親生孩子啊,只是因為性別的差異就導致了死亡,這是多麼的殘忍。

所以我們要多多的保護婦女的權力,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雖然我是個男孩,但我也看不慣這樣那樣對婦女的不平等。雖然很多人説男女平等在現實中很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男人明白女人與我們一樣都有相同的權力,女人則學會了怎樣爭取自己的權力,那麼男女平等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理想一定就會真正的實現。

合上了這本書,我會想起了餘秋雨先生在書中的疑問: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我想:只要男人們從心底裏接納女人,那麼,這個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和諧,男女平等這個目標也一定就會實現。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6

文化,是什麼?我不能夠解釋清楚,也不能真正理解。正因為這樣,“文化”一詞在我的腦海中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這反而勾起了我強烈的求知慾,使我迫切地想去一探究竟。

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有他在故鄉如夢般的童年;有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有飽經風雨滄桑的天一閣;有堪稱最高貴美麗的杭州……還有他走訪過的中國、世界,及他自己的人生之旅。每一個故事,不!不應該説是故事,應該是每一次旅行,卻彷彿都在我眼前發生一般,歷歷在目。

此時,我感受到這裏的文化已不再是人們所説的知識那麼簡單了。我彷彿讀懂: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種文化。李冰花費了畢生的精力來建設都江堰,他完成了一項偉大的水利生態綜合工程。他浚理、消災、滋潤、灌溉,直至李冰去世前仍不忘做成三個石人,鎮於江中,用來測量水位。

信念是一種文化。範欽以對書籍的痴迷,集藏滿了一座天一閣的書,風風雨雨幾百年,經過了數十代人之手,經過他們的堅持,為歷史考證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美也是一種文化。《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杭州的美自是離不了錢塘江的壯闊和西湖的美景的,它是錢鏐射潮時滾滾漫天而來的浪潮,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精神更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那是無數人對具有特定時代意義的文明的傳承!餘秋雨先生花去了他人生中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去探索瞭如此之多的文明遺蹟,甚至多次冒着生命危險在極其艱險的環境之下,都不曾放棄。

今天,我們更應該明白文化之重要。我們要學會保護並傳承它們,須知道,它們是我中華民族的至寶!所以,我呼籲大家:在空閒之時,請稍稍放下手機,少玩一會兒電腦,多多關注下我們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

昔日之盛景,也許不復存在,但文化並未消逝,讓我們繼續發揚光大吧!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7

餘秋雨走在民族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細膩的筆觸記錄下華夏的文明,《文化苦旅》之苦,苦在其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後的辛酸。

書中苦的滋味為這本記錄中華千年文化的史冊“融入了一道震撼心靈的傷痛”在我沒讀過它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之處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的含義。

作者的腳步與人生苦旅一經重疊,登時聚現了多少文化勝地:從名城古蹟到鄉間小鎮、海外僑居;從牌坊、筆墨再到夜雨.....

當走進這些書中的情景,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被逐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好奇心推動我們向那歷史走去,在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只靜靜地看着光影投映下石壁的變化,如同它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

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的輝耀,但它也曾遭遇浩劫,對於王圓篆這個“敦煌石窟的罪人”,我便有了疑惑,為什麼這顆明珠,王道士卻對其棄之不顧,任它流落外人之手?我相信,作者也有同樣的體會,他對這裏的燦爛藝術,擁有深切的熱情。

而千年之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又為何引起人們的注意,它並非外表絢麗,只是一種儀式,一種美的標本,即使它曾被人無情的埋沒,也終將會依舊美的獨特。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幅對聯道盡了江南的魅力,江南小鎮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創造。雖然我不曾去過,卻在文中體會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古時的文人墨客在飽受打擊後選擇歸隱,大概也是為了那份寧靜詳和吧。

儘管如此,我對隱居仍抱有看法,因為當時供文人們發展的空間過於狹隘,逼得他們只有隱居了。

合上書卷,不由自主的走到窗前,流動的車潮,閃爍的燈光,正自我展示另一種文化但千年前深埋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去走一走,細細咀嚼中國文化背後的奧義,去釋放自己的疑感。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8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9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是有所聞,但是一向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向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齊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接,餘秋雨先生解讀的十分到位,可見餘秋雨先生淵博的知識,餘秋雨先生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刻翻閲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餘秋雨先生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餘秋雨先生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餘秋雨先生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餘秋雨先生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向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餘秋雨先生迷惑,而最後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好處。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能夠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期望庇佑着餘秋雨先生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那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就應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方。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0

讀《文化苦旅》的時候,身邊就是古舊的老屋,從夢外將我輕推入夢又將我搖醒的蒲扇,還有那滴雨的屋檐和清涼的月色,在夏日的蟲鳴中沉沉地睡去。老屋和屋內的一切,沾染着過去的味道,被洗得發黃。如今,它已經不再,像文化逝去那樣。

跟着餘秋雨大師的文化尋蹤,我也可以在炎熱的季節得到山麓間書院裏樹陰的庇護,在道士塔看着千年古剎被毀的深深歎惋,荒涼的孤煙大漠流放的人羣浩浩蕩蕩卻也寂寞地行經寧古塔,一段段宂長的土堆未經歲月打磨前燦爛的往昔。一種見證的消失,一種文化存留於世間的印記的消失。

尋訪老先生腳下踩實的每一個腳印,串聯起來便是一條小徑,而小徑與兩旁的雜亂而荒蕪的野草相比是如此分明,好象是過世人迷茫的眼神中扯一條線到那快要消失的文化財富中去。此刻,我更覺得他是一個攝影家,如留下花樣年華一般挽住文化的手,扶住她搖搖欲墜的身形,將她們定格在歷史這張底片中呈現於眼中。

剛剛開始拜讀的時候,便被“苦旅”二字所震撼。旅本是一種艱苦的修行,再加上苦字,那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境界呢?撥開歷史的荊棘,拂去歲月的蒙塵,雖然不能將燦爛的文化拼成一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長卷,將他們塗抹成一樹緋紅的桃花,但那些在殘損古蹟前發出的嘶吼和歎惋。

那些堅硬的文字卻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纂住那些荼蘼的時光裏文化的衣袂,然後親手叫到我們的手中,這是屬於他的文化苦旅,看着道士的無知,肆意地覆蓋掉的壁畫,他的“住手”彷彿是站在歷史的懸崖上發出的怒吼,一種對於文化的逝去視而不見的質問,而對於我們而言,這更像是海上的燈塔,在我們駕駛的一葉葉扁舟迷航是給予光亮,導引一種正確的文化取向和態度,保護的不僅僅是鐫刻着文化的遺蹟,而更是陷入困境的文化本身。如今,我們在探訪文化的道路上,要做的便是雙手接過那些零星的碎片,用自己的力量和對於文化的不懈探尋是文化這座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冰山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也許那古舊的老屋不僅僅有讀《文化苦旅》時的記憶,過去的很多藏在屋檐下,牆角邊的細節還來不及等我去一一將它們發掘便被隆隆的推土機所掩埋了,而現在我要做的便是緊緊攥住殘餘在現實中的文化碎片,不要讓它們被這個時代的風吹散。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1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 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 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 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花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2

閲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裏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歎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悲劇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歎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後來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説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歎,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羣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後張先生用自己身體的殘疾掙脱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説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後來他又遇上了一羣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愛情”怎麼可以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裏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裏只有飼料,沒有鮮花!隨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3

一座牌坊,秀麗而寂靜的立着.

一座牌坊,也許只是一快泛着紅的朽木,但它卻鎖着一種貞潔,好象守住了一份矜持.中國是女性,就像這些牌坊,但她們不是牌坊,只是題目為了什麼,強迫自己接受那冷若冰霜的温度.從小小閨房到巧巧秀腳,中國女性看來註定代表着最保守的一面,最隱忍的一面.她們的生與死都那麼美麗,美得叫人失去自我底線,但她們的痛又有誰能懂呢?有些事情是永遠都説不清楚的,你也不需急急尋求答案.只是那光滑的身體是註定被什麼纏着的.

平靜的蓮花池上飛揚起幾片水花,無聲地潑灑在水裏,分不清是遠近高低,只是一個夢,朦朧着,美麗着,一切都是夢魘嗎?

牌坊其實是為了表彰功勛,考中科舉的人的,然後就是忠孝節義的代表.其實並沒有重要到要用生命去換取的地步.但總有一些人把它們看得很重要,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都把它看的很重要了,你會分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與他們同類,只剩下默然,當荒誕的輿論一旦變成了真理,往往比事實更有説服力.如果你不贊同,到那時候,你才是異類,他們才是真理."管它不是真理,這不是誰的錯,讓我也同他們一起吧!上帝,別讓我與大家不同,我不要真理了,我只要快樂."於是這就是新的一批舉白旗的為了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

貞潔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美的那麼痛,那麼傷痕累累.以至於用一生的快樂去換取.他們不是苯,因為中國畢竟只有一個蘇小小.我們都一樣都活在自己創造的真理裏,但當一切沉埃落定,熱騰騰的生命,又在哪裏發光發熱?

都會有的,我並不幸福,但是我可以創造一些價值.年輕的姑娘好美,無論是是長眠還是躲在角落與寂寞共處.

就這樣把,有些東西,你勉強不來的.對他好就行了.

躺在那棵老榕樹下,以一顆平靜的心.醒來時別急着睜眼,慢慢的醒來,像夢一般,睜眼看到那立牌坊,牌坊上沒有任何痕跡.什麼都沒有其實就是全都擁有了.

讓我們永遠奔馳在輪迴的悲劇裏,一路揚着朝聖的長旗!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4

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當看到黃州突圍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時的心情説給你聽,説給大家聽。

餘秋雨曾經這樣寫到: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去找他的麻煩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距他、糟踐他、毀壞他。起鬨式的傳揚,轉化在起鬨式的貶損,這兩種起鬨都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鬨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的“烏台詩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蘇轍説:“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當把蘇東坡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貧瘠而又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

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從“烏台詩案”來看,一羣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於中國的獨特國情。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壓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羣擠眉弄眼的小人。

中國的獨特國情千年以來難道就這樣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問,又有多少人藉着正義和愛國的幌子去指責、污衊、謾罵、詛咒那些我們中國人本應該尊重並感激的可愛的人。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骨子裏的那些醜陋的東西難道還沒有去掉嗎?

我想應該可以的……

烏台詩案後,他真正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端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5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

——題記

我曾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説:“我讀過,是一篇很淒涼的文章,你一個學生,能有什麼共鳴?”不要着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並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我生出了一種發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心,自言自語的説出來,苦笑着,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了,望了望身後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裏,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説,“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説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餘人相遇,與數萬人打招呼,與數以千計的人成為朋友,與數百個人成為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後,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為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於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於內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説的最後一句話。作為遊歷國內“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