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讀後感合集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中國文壇上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作家,他就是餘秋雨,而提起他,不得不説一下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因為是中學的時候學過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我懷着崇敬之情又打開了這本書。在一次閲讀也有無限感慨。

讀這本書我首先的疑問是文化和苦旅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這時候卻心生苦澀。

首先我閲讀了《道士塔》這一節。莫高窟的大門外,有一條河,有一座塔,這座塔是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他是一個罪人。他在甘肅做道士,讓外國的冒險家將中國的文物,一箱一箱運走,今天的我們只能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在當時敦煌這個堂堂的佛教聖地,卻讓一個道士在看管。在這個道士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文物。起初,道士還是把一些文物交給當地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只是把這些文物當成禮品,你懂的,當時的中國官場一片烏煙瘴氣。後來外國人來到這裏,他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裏。沒想到這些人很容易就獲得了這些文物,接着一車一車的這些文物就被運走了。而王道士也笑嘻嘻的看着他那沉甸甸的銀子。

許多年後,作者來到這裏腦海裏浮現出中國青年寫的一首給火燒圓明園的詩,而這時作者也是非常感慨。他想自己也想早生一點,攔在車隊前和盜竊者對視。一次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做了一個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籤。讀完這一章,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了苦恨。我也在想如果我早一點出生,我一定會拼盡我的所有力量來保護中國的文物。然而不可能了,中國的文物已經流落國外。今天的我們有義務努力工作和生活,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最後,感謝《文化苦旅》,讓我在這浮躁的夏天重新安靜起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罷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 日記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先生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秋雨先生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秋雨先生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我就這樣追隨着秋雨先生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土黃的紙頁,塵土的味道,凝重而帶着惆悵。這早已讓人對它肅然起來,似乎面前就是一片片歷史的廢墟。作者沒有用甘甜的文字,而是用無盡的感慨和傷感來煥發我們懵懂的心,讓我頭一次覺得,歷史竟這麼偉大。

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散文集,寫了他在遊山玩水時對歷史,對文化的進一步思考。歷史是什麼?只是單調的人物,早已過去的年代,還是數不盡的故事?在《莫高窟》一文中作者寫道:“在山腳前來回徘徊,一點點的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靈魂。”難道歷史能給人如此大的心靈衝撞,連作者都會被它的滄桑和樸實所征服?在《西湖夢》一文中又寫道“即便明智如魯迅,也願意在一個傳説故事的象徵意義上深深沉浸。”歷史也許太過於複雜,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壯志凌雲的英雄,或是平民百姓,都願跪在它的面前,傾聽它的咆哮。

秦始皇吞併六國,可最終還是沒有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儘管赤壁大戰,曹操卻依然能統一天下。屈原投江不久,都江堰的工程才剛剛開始,隨後又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歷史在變,可最終不都是過眼雲煙?“神馬都是浮雲”,也不過如此。

仔細再想想,歷史同時能有許多面。莫高窟炫麗的壁畫,流動的色彩,背後同樣是烽火連天的歲月。洞庭湖看似平靜,卻同樣孕育出許多文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楊麼和岳飛也曾在這片土地上揮動過紅纓…….江南小鎮的亭亭樓閣幽僻蜿蜒,但也曾面對歷史的長河發出哀鳴。這本書雖説是遊記散文,可更多是作者對歷史的惋惜。歷史的起起伏伏,興起和衰敗,沉澱而厚實,讓我不禁對它又有些敬仰起來。

我望着窗外,鳥瞰着遼闊的大地,心裏有些澎湃和激動。這塊地方,5000年來,前前後後有過多少豪傑!華夏大地,世界的古國,它在戰爭中挺立,把長城當做自己的腳跟,把長江黃河當做自己的血液,把山脈當做自己的臂膀,把積澱的歷史當做自己的靈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深不可測,竟引得無數學者直到自己生命的結束也沒有揭開其中的奧祕。文化苦旅,“苦”字,正代表了歷史幽幽的歎息。

歷史在奔騰,濤聲不斷,永不停息……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由於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由於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讀罷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文化苦旅》,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久久難復平靜。

在讀之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一處處名勝古蹟的背後都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不會想到踏足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其實是踏足在千年歷史的沉澱之上。那一段苦澀,那一段艱難,那一段早已成為歷史的路跡是現今無法真切感受到的。

就説説那個敦煌的罪人——王道士吧!他原是湖北麻城一個普普通通的可憐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不幸地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把持着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王道士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痛。讀到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這筆文化重債,我們又能向誰討要呢?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從西北的敦煌走回東南的江南,江南,與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覺,它也是美,不過它是若朦朧羽紗般的美,它是細雨綿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與江南牽繫的是一字“隱”,這是失意文人的隱歸,他們隱去知識修養,他們隱去滿腹才華,他們隱去對國家的滿腔熱情,孤傲、名聲,一切都像是順着江南的水一併隱去了,順着時間悄悄地隱去了。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西湖……路,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序的愁。

中國當時的路跡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點點被時間沖刷,如同堅韌的巖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樣。閉上眼,靜下心去走那一段歷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時間所不能存留的情與景。閉着眼,彷彿能聽到當時的中華大地在一頓一息,然而歷史文化是它靈魂的一部分,有時會苦澀、掙扎、灰暗但永遠深具哲韻、亙古不朽。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史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折服。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願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從而引導我們不斷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昨天語文課講了這篇課文,我聽完之後感觸很深。

夜航船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徵,作為一個交通工具,夜航船曾為山民貧苦、無奈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在作者的家鄉,夜航船象徵物質文明的開化、一種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農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讀過的張岱寫的《夜航船》中,記下的“僧人”與“士子”的爭艙位故事實在是妙趣橫生,當中暗示了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實夜航船文化就等同於中國傳統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徵中國傳統文化同樣也有,比如説,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閉性,中國傳統文化同樣有,夜航船文化無創造性和主動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結合得很好,這是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借鑑的一個優點,通常我們説我們寫的文章都是隻有感情的宣泄,而沒有理性的思考。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作者在寫歷史故事的時候還加上了自己的觀點,沒有落入俗套。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們去借鑑,在內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們去借鑑。作者在寫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批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缺點。

我覺得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我們該怎麼繼承和發展好中國傳統文化,避免傳統文化的缺點,發揚傳統文化的優點。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道德滑落,其實是現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現,導致我們彼此之間缺乏信任,也就不會有中國傳統美德的繼承。以前我們總是會樂於助人,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扶一個老人卻被告上法庭的情況出現後,社會上少了一些樂於助人的現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個倒黴的人。還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德,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撿了錢想找失主卻被敲詐的現象出現後,社會上就有很多人見到錢不敢撿或者私吞他人財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個明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讀完《夜航船》這篇文章後的感受,我希望現在的人們應該發揚傳統美德,並且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好道德滑落的問題。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37篇。它是用過山水景物來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以及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其運用獨具一格的文字風格描繪出我國的文化歷史,又完好地把中國文人的艱難與自身回憶結合。於是我帶着好奇的心去品讀這一本書。

第一篇為《道士塔》,講的是一個無知愚蠢的道士——王圓?令人悲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圓?做了莫高窟的當家後,以極低的價格向外國人售賣莫高窟裏的中華文物。若以我們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萬般怪罪王圓?。可是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圓?。篇中“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們的滔滔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為感到憤懣又無奈。我第一次讀是憤懣,第二次讀是無奈,第三次讀就只剩壓抑了......

緊跟其後的正是《莫高窟》,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對莫高窟的參觀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國的佛教聖地,由前秦時期開始修建,歷經十六國,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繕。餘秋雨先生運動窟中壁畫鮮活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莫高窟足以傲視異邦古蹟的證據,從樂樽和尚對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時期人民幻想的飛天,無一不使餘秋雨先生感慨萬千。我也去過莫高窟,但大多時候走馬觀花,只是單純地覺得窟中的壁畫很壯觀,卻無法如餘秋雨先生一般表達出如此豪邁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則是先生對莫高窟,對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文化苦旅》這本書很特別,因為作者很特別。此書中作者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在普通人眼中文化與自然是對立的,可作者卻認為一切文化都始於自然,文化的至高點即為返璞歸真,迴歸自然。開始時我並不同意,認為作者自己的經歷並不能代表社會的大體方向,但隨着閲讀深度的增加,看到的例子越來越多,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狹隘。

餘秋雨的一生可以説是荊棘遍佈,即使他表面上很樂觀,對可笑的誣陷不予理會,但他內心深處所隱藏的那種悲傷與哀怨是不言而喻的,否則他不會分別寫到巴金和自己受社會輿論的壓力。如果真的不在意,是不會浪費大量筆墨在一些小人身上的。他的這種性格可以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總是給人一種很樂觀的樣子,真正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這也是整個中華文化的魂靈所在,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也要給子孫後代帶去正能量。

開頭的幾篇小散文令人印象深刻,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流傳至今,一些花季女孩無法選擇愛情,只能任由父母安排,甚至結婚之前連自己的丈夫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更別説會有什麼感情。未婚夫意外身亡,就果斷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樣一種無任何感情,只是貞潔至上的麻木心理,是中國從古至今女子的通病,卻在當時被稱頌,被敬仰。更有甚者,“那些大户人家的上上下下,都等着把一個葬儀立即變成兩個葬儀……”這無疑是一種道德綁架,毀掉的是一個花季女孩的一生。

中華文明存在了幾千年,有它的不足與漏洞,當然也有令人稱頌與佩服的,都江堰,莫高窟,天一閣……哪怕有一個也足以讓人驚歎,可他們卻同時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餘秋雨一一探訪,瞭解,只為讓讀者通過他的描述真正看透這個延續了五千年而不衰落的文化。沒有人能不勞而獲,文化也一樣,一個個朝代,從前秦到元代,數不清的人的努力與汗水,才鑄造瞭如此瑰麗的神話莫高窟。到如今都令人驚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竟由22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在如此落後的技術條件下完成。範欽窮其一生精心打造天一閣,且其後代一直保存到近代,現在看來仍十分了不起。

讀這本書總是驕傲與失落並行,既自豪於祖國文化的宏偉壯麗,又失落於無價財富的流失,以及文化的停滯不前。祖國母親數千年的文化積澱,餘秋雨一生追求的信念,中華民族的文化之魂,無論如何應該被尊敬,而且她還需要高屋建瓴,應該被傳承,被髮揚,應該重新閃耀在世界之巔。閉關鎖國使這個文化被埋藏,但現在他重新被發現,我們有責任去繼承,去發揚,這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責任。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看到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這本書目,首先“苦”字給人的感覺有點噱頭,倘若換成“之”旅或者其他什麼旅相信很難調動讀者閲讀慾望,到底是怎麼一種“苦”法呢?

讀者忍不住打開一觀。跟隨着餘秋雨先生的匆匆步履,一路上走走停停。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早已洗去了餘先生最後一點少年英氣,駐足停留的地方一定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腳印最深的地方,因為在餘先生的心中不是為了“風景山水”而來,而是為了“人文山水”而來。站在古人曾經站立的地方,文人,歷史,自然混沌交融在一起,封塵久遠的文化內涵嘩的一聲奔瀉而出,於是感動,於是喟歎,於是心苦。

曾經在一個冬天經過秦嶺,當然不是為了風景或人文,只是為了生計而跋涉。看着汽車在積雪尚存的盤山公路上艱難爬行,不禁想起了韓愈因諫被貶過藍田時的兩句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汽車竟如此難行,何況馬匹乎!何況上了歲數對家鄉無比眷念的韓愈乎?想到這裏釋然一笑,普通讀者都能替古人擔憂一回,更別説裝了一肚子歷史文化、人文掌故的餘秋雨先生了。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其實這兩篇可以合成一篇寫的。1900年夏季的某一個清晨,莫高窟的住持王圓?道士在清掃洞窟時,無意中在洞壁上發現一條裂縫,扒開裂縫後發現裏面有一個洞穴,裏面滿滿一洞穴古物。由此打開了敦煌學之門。

因為王圓?的愚昧無知,愚昧到為使佛窟乾淨明亮些,拿白石灰去粉刷陳舊的壁畫;無知到清除唐宋泥塑去塑新的天師像。餘秋雨先生痛心疾首,恨不能向他跪下,求他高抬貴手,放過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因為王圓?的愚昧無知,為了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層樓(後完工三層),數次把經卷成箱成擔賣給外國人換取經費。對於這個敦煌罪人,先生忍不住咬牙切齒,大喊一聲:“我好恨!”

總覺得餘先生恨得不徹底,恨得有些矯情,恨得不是那麼切膚之痛。因為恨過之後又得上路了,後面的路還很長呢!苦旅才剛起頭呢!還得一面講學做各種報告一面旅行呢!假如先生恨得徹底就不妨在敦煌駐足,以先生的才學名望定能為宣傳、保護、研究敦煌這瑰麗的文化遺產出一把大力的,後面的旅行不行也罷。亡羊補牢,從今日始!敦煌需要大師級人物!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完餘秋雨先生所著的這本《文化苦旅》後,我獲得了一些全新的認識與思考。分享如下:

在人生苦旅部分談到的幾位上海文化的驕傲代表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的一些經歷中,我好像切實從中體會到了某種文化的痛楚,這種痛夢令人失落可又似乎是必然。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殘害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識分子,也殘害了整個中國,其影響之深,以致於在其結束二三十年後仍埋下了“文革式”地雷,使人不經意便觸發了。

“文化領域那麼多誹謗、偽造、低劣都不審查,卻總是盯着一些好作品不依不饒!”這話説的確實沒錯,古往今來都存在這樣的一些小人。他們刻意弄出一些不同的聲音,總是在人人誇讚中尋找不一樣以顯示自己多不同於眾人而博取那丁點的眼球。他們正如巴金所描述的那樣:“倘使有人不肯鑽進他們的框框裏去,倘使別人的花園裏多開了幾種花,窗前樹上多有幾聲鳥叫,倘使他們聽見新鮮的歌聲,看見沒有見慣的文章,他們會怒火上升,高舉棍棒,來一個迎頭痛擊。這些小人品格低劣,或妒忌,或想借此博得名聲,總之,都是小人。

可是,”文化的接受者為什麼總是不能庇護文化的創造者?”以前是這樣,現在似乎也是這樣。惡人的氣焰總是最囂張的,而那些好人在他們面前卻顯得如此弱小。一個作家出名後,往往會遭到很多方質疑的聲音,尤其是很多刻意的聲音,他們大多是妒忌而誹謗。因此,也就會有了那麼多身負才學的人不被重用,就會有那麼多優秀的人遭受種種非議。在此看來還是人的心理在作崇。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謝晉的友情,餘先生評價為“從不敗壞”。確實,謝晉從不利用朋友。他有很多的新知老友,可他卻一個也不會怠慢,一個也不會忘記,對於一些小人,他也不利用,只是在第一時間冷落他,完全不搭理他。他批評起一些高官的時候,總是喜歡反覆講,到處講,希望能傳進那個人的耳朵裏,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會遇到麻煩。有時發現自己批評錯了,於是又到處大聲講:“那其實是個好人,我過去搞錯了!”他就是這樣,高風亮節地做事,光明磊落地做人,這種真性情着實讓人羨慕。將小人的舉止行為之相比,則遜色許多,完全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倘若世間的人都像謝晉這般“真漢子”式的,世界上又何談什麼小人呢?

最後,奉上一句很棒的話:“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熱鬧的鏡頭;一座高貴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幾抹孤獨的雲霞。”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自古云:“居安思危”。意思是在自己已經過得安逸舒適的時候,不要忘記其中潛在的危險。這在那個戰亂紛紜的時候很實用,但在我看來,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們也同樣試用,只不過這裏的“危”解釋不同了。

在當今社會,天才不常有,蠢材也同樣不多見。現在許多被稱為“天才”的人也可能是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罷了。因此,在這裏我想説,如果你是天才,倘若你不努力,只是在自己的安樂窩裏待着,只會重蹈覆轍“傷仲永”的故事,最後變得泯然眾人矣,然後獲得別人短暫的同情與惋惜,但是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掌握的,你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優勢,你的人生也同樣會難以改變。如果你是蠢材,倘若你失去了奮鬥的信念,選擇在別人的同情下生活,到最後你的人生將會失去自由。如果你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倘若你不努力,像一顆在土壤表面的種子,不願埋藏在黑漆漆的土裏,只想享受温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那麼你永遠都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所以,無論是天才,蠢材還是大眾,要想取得成功,他們同樣都需要勤奮努力。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只有咬緊牙關的拼命奮鬥。舒適安逸與享樂都是滋生懦弱的温牀,除了讓你享受一時的快樂,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之外,別無其他的好處。

對於當代大學生也是這樣,隨着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出現了許多高科技,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便捷,與此同時,帶來的也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因為經歷過高壓力下的學習,剛自由的大學生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之前,他們也會有一段頹廢的日子,會選擇在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看小説,玩遊戲等,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安逸,殊不知這樣帶來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在任何一個不堅定的人來説,都可能被這些誘惑所影響。比如説,遊戲,網絡小説,電視劇等,本來是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一種工具,到頭來,其中的負面作用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譬如,網癮少年。因為網癮而被退學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你還沒有成立一番事業前,所有的舒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別在最好的年紀,只會吃飯睡覺玩手機。

我們要明白,你想要什麼,就得拿出與之等價的東西去交換,想賺錢就得勞心勞力,想成長就得風雨兼程。真正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但是隻要熬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更美好的自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執行的一個準則。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餘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臘梅”一文,文章分為四段,圍繞一箇中心——臘梅。

在第一段中,餘先生就以簡練的筆法,道出對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過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接着説:“它是一枝臘梅,地處不遠就在上海西郊的一個醫院裏。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經常明滅於心間的一個靜光點。”

在第二段中,描寫病人的精神狀態:“病人偶爾停步攀談幾句,三句不離病,出於禮貌又不敢互相多問。”可見,處在天地窄小,生活單調的環境裏,加上身患疾病,思想憂慮,使他們蒙上陰影。”寫到這裏,作者馬上轉入主題:“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覺得空氣中有點異樣,驚恐四顧,發現院子一角已簇擁着一羣人,踮腳一看,是一枝臘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剛張開的嫩黃色的花瓣……。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懾住。故意去嗅,聞不到什麼,不嗅時卻滿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臘梅與病人的精神狀態聯繫起來,寫得淋漓盡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講述病人、護士愛花、護花的生動場景:現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臘梅上了,帶着一種超常的執迷。一早醒來就聞到了臘梅的香氣,有一位甚至説他被香氣薰倒……。病人們簡直愛花如命,似痴似醉,每天增加幾個花蕾,經常會發生爭論,爭論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細清點。有一天早晨起來,天氣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護士衝過去,撐着陽傘遮蓋臘梅……。作者把病人、護士愛花、護花以及臘梅對病人的積極影響作用,刻劃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結尾:春天來了,臘梅終於凋謝。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臘梅樹前看一會兒。有的康復病人説:“今年冬天,我一定再來看一回臘梅。”護士説:“你們不會再回來,我們也不希望健康人來,這臘梅只是給病人看的。”這對話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戀臘梅;護士卻祝願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醫院。寫得太精彩完美了!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與不散相統一,結構嚴密,靈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尋味,百讀不厭。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像讀餘的書一樣,老師總是把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老師寫的很有邏輯,很獨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迷人的景點和歷史遺蹟。但你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餘的書就會覺得輕鬆愉快。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前,我已經被民族意識覺醒後的沉重和悲哀淹沒了。當我們欣賞到歷史留下的有形的“書”——古蹟?誰會專心探索這個古蹟背後隱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老師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妙筆寫下了“震撼”我們心靈的話語。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餘虞丘以他的歷史和文化散文而聞名。餘以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和優美的文字,引領讀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書《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條水系,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令人神往、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説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散文大師,也是第一位開創新散文風格的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之所以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是為了表達我深深的敬意。餘在《文化苦旅》中向我們展示了遺址背後的辛酸與痛苦,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我們記住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告訴了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書上,因為歷史文化我們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個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依舊。壁畫依舊寂靜。跟着作者靜靜的看着投射在懸崖上的光影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一樣。千年前的刀割,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輝煌。它遭受了災難。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又意味深長的山洞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不是因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為它的人性。沉積很深。

“報紙上説我寫得輕鬆瀟灑,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的温暖,還是秋天的涼爽,都是巨大的喜悦和巨大的悲痛。最後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跳,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幾千年前的災難不能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永遠保持中國的文化精神!

合上書,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羣。往往一種文化不是到處發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們真的應該去廣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體驗一下.釋放我們澎湃的心。滿眼。充滿渴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