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9.31K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今年暑假,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這次村委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社會實踐。主要目的是考察貧困地區的資源與環境。目的地是畢節赫章縣。

8月10日那天清晨我與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成員便興致勃勃的起身啦!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畢節赫章縣。這塊土地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挺不錯的,因為比起其他貧困地區而言它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

據瞭解赫章核桃產業發展,與試驗區的發展一脈相承。因此有着核桃之鄉、全國十大名優核桃、奧運推薦果品等榮譽稱號。赫章縣充分利用地處畢威高速公路之間的優勢,結合夜郎文化,以千年夜郎棧道,百里核桃長廊、326國道、212省道為核桃產業發展重點,農户房前屋後、溝邊路旁、退耕地種植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逐步實現基地建設向優勢區域集聚,把核桃產業的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生態文明家園建設等結合起來。從現在取得的成效來看,發展核桃產業,也就是開發扶貧、改善農村民生和增強農村發展潛力的有力措施。

後來我們隨即來到了明鄉安甲村蘇正洪家,他家有一棵樹齡達108年的核桃樹,被列為赫章縣1號名優核桃,常年生產核桃250公斤,收入過萬元,另一棵核桃樹雖稍小些,產量也不低。去年,他家以這兩棵核桃樹的收入為主要資金,建成了一棟黔西北民居,被媒體譽為兩棵核桃樹,一棟小洋房。赫章縣核桃產業局和朱明鄉政府立足長遠,花了5萬餘元,在該樹周圍修建了水泥路,並建立了500畝優質核桃標準化種植基地。蘇正洪的妻子告訴記者:去年,又種下了很多核桃(苗),現在套種了洋芋、包穀等,長勢很好,過幾年核桃結果,收入就會更高了。

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赫章縣就整合資金2.1億元,在平山等鄉鎮高標準種植中藥材4萬畝;在朱明等鄉鎮種植核桃31萬畝;形成了以興發等60公里的種草養羊示範長廊,羊存欄達到20萬隻,三個一百萬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地委農村工作暨特色農業基地建設推動大會上,秦如培説:從今天開始,畢節地區特色農業基地建設正式拉開帷幕。而赫章的三個一百萬工程,毫無疑問成了全區特色農業基地建設的急先鋒。如今,赫章三個一百萬工程在環境建設、開發扶貧、農業產業結構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等幾大方面,已初步顯示出其強大的力量,為畢節地區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可借鑑模式,展示出畢節試驗區農村發展的.美好前景。

與此同時我們也瞭解到該縣於55晚發生山體滑坡事故,導致9人失蹤。截至20時,搜救人員已發現6具遇難者遺體。以此我們看出赫章縣存在着嚴峻的地理環境,滑坡事故的出現也在警示當地居民要保護環境。

我在走訪農户時,開始也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後來當地的居民都很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由於赫章縣,人口分佈比較分散,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農户瞭解他們家的具體情況。在悶熱的夏天比較難受。對我們的毅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了。

通過這2天的實踐我瞭解到,雖然農村這幾年有了極大的變化,但是農村還是很薄弱,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待提高。我們在作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得把問卷中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問他們,他們回答後,我們幫他們填寫。在這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對農村有了新的認識。

在次社會實踐中,對於我自己來説,通過這次三下鄉,我無論在認識上、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首先,認識了許多的朋友,大家在艱苦的條件共處了九天,患難見真情,大家都相互幫助,真情流露,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掉。我還體會到了農民的問題挺難搞的,一個基層幹部不容易做啊!很多問題都有兩面性,做事情要辨證。農民有他的特殊性,解決問題要講究方法。經過這次以後,我覺得自己成熟了,真正感覺到我們肩上的任務很重。這次下鄉的口號是與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要做到緊密結合真的不容易,以專長服務社會,用熱情譜寫青春,把下鄉進行到底!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為期五天充實而有意義的三下鄉生活於熱烈的掌聲中劃上了完美的句號。至今我仍無法忘懷那一張張可愛而天真的笑臉,那一聲聲甜甜的“老師”仍在耳邊徘徊。提起三下鄉中的點點滴滴,我依然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三下鄉”在高中時就是我的夢想,這個夢想終於在20xx年這個夏天實現了。也許是因為從小生長在城市裏,我對農村的印象也只侷限於電視、報紙上的模糊的概念,對於“真正的農村是什麼樣,現在的農村發展的怎麼樣了”這樣的問題我毫無概念。今年這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給了我一個深入農村、瞭解農村的平台,中國有9億農民,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關心農民,貼近農民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意識。

五天的下鄉生活相對於人生而言,也許並不算長,但對我們參加“三下鄉”的`全體隊員來説,這段日子卻是大學生活中最絢麗、最深刻的一章。它區別於我們任何一次曾經參加過的活動,它不僅鍛鍊了自己還服務了農村。這五天中,我們冒着酷暑,克服高温奔波在鄉村,從中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力,得到了讓我一輩子受用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

看到一雙雙像在渴求着某種知識、某種力量的眼睛,尤感我們責任的重大。在去從話之前,我着實好好準備了一番:找了很多適合國小生玩的活動,還找了最後合唱時的歌曲並同我的搭檔少萍想了很多舞蹈動作。可是還是覺得很沒底,怕自己做的不好。

我上課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因為每一個班分別由一個授課老師和活動老師帶,我是活動老師。而第一次站在講台上,能夠使學生願意聽,喜歡聽,願意配合,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最後的練歌部分確實辛苦,但苦中有樂,樂中帶甜,活動的開展得到那麼多的學生及隊員的支持及幫助,倍感到欣慰與感動。

我相信有一些人和事是一定會被記憶保存的,比如説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比如説我們的“Small World”,比如説最後的合唱比賽,比如説那次調研之行,比如説我們這些同甘共苦的隊友們。“三下鄉”讓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歷練,還有彼此之間日漸濃厚的友情。在這次“三下鄉”中我真的收穫了很多,從得到了許多實踐的經驗到意志的磨練,從對“三農”的反思到對我們自己課題的探討,從學會了吃苦到與隊友培養的深厚的友誼,從學會了如何製作調查問卷到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在從化良口鎮國小裏到處灑下了我們的辛勤汗水,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住在鄉下的時候隊員們一大羣人説笑、打鬧覺得生活很快樂。雖然吃着寡淡無味的飯菜,雖然睡着吱扭作響的破牀,雖然洗着總是覺得洗不乾淨的澡,雖然從鎮上去村子裏的山路總是那麼陡峭驚險。可是那種生活多美好啊!除了忙碌外,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圍繞在我們每個人中間的融洽氛圍,工作中,大家互相交流學習的激情感染了空氣中安靜的因子;閒餘時,大家的歡聲笑語盪漾於清新的空氣中……一起休息,一起共餐,一起幹活的生活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對方,更加親密。在快樂與愁苦中,我們一同成長。每每想到這,我都會會心地微笑,可以説,這些都成了我回味最好的調味劑。十幾個人一起搶飯吃,在大山裏面看風景,在路上拍攝路邊照片。採訪訪問鄉鎮企業,關心我們的學生。終於可以親自去了解,去調查。這種實現願望的成就感、滿足感是考試得多少分都感受不到的。

不知不覺時間如梭,離別的日子如期而至,緊緊拉着我們的小手,一雙雙含淚的眼睛,久久不願意離去的身影,電話中傳來的哭聲。

我會去看你們的,一定!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第二隊“關愛殘疾兒童”對第一批志願者參加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我作為其中的一員,在提筆寫下這篇心得時,內心是百感交集的。這充滿意義的一週,給我的大學生活多了一個關鍵詞“切實的關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作為一個處於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我們天天都在接受着新媒體傳出的各種信息,我們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新媒體傳出信息的影響。所以,研究新媒體輿論對大學生價值導向的影響是有必要也是有意義的。,我們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揹負的責任與重擔。雖然社會實踐對於即將大三的我們並不陌生,但是,這一主題,新媒體、輿論、價值導向等一系列詞,於我們而言,還是相對比較空乏的。所以,這難免又是我們實踐之路上的又一攔路虎!在這幾天裏,我們跟着江夏電視台和江夏區殘聯工作人員到訪了江夏區一些殘疾兒童的家裏去做調查報告。他們多是發育遲緩和患有孤獨症的兒童,孩子家長們發自內心的無奈和擔憂使我們深受感染。在真正接觸瞭解到那些殘疾兒童時,我們的內心充滿了震驚和同情,看到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時不禁感到陣陣揪心。我們也遇到過不願接受訪問的情況,我們十分能理解孩子母親保護孩子不願意被曝光的心情。我們作為志願者在關心他們的同時,也是在揭開這些內心已是滿目瘡痍的孩子家長的傷疤。他們在談話中流露出無助的神情,伴隨着眼角的淚水深深震撼着我們的心靈,我們都感到無限惋惜。身為正常人的我們,當然是無法體會這些殘疾兒童身上的病痛,他們的可愛,他們的美麗,上帝卻將他們感知世界冷暖的窗户關閉了。我們多麼希望自己能夠走進他們的世界,和他們説説在這一邊有愛他們的父母和無數關心他們的好心人,讓他們的世界被愛包圍着温暖着……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社會上對殘疾兒童的關注度是較少的,很多人不知道這樣一羣孩子的'存在是佔有一定的比重的。他們需要的是社會上的人實實在在的幫助。我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除了要盡我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和關愛這些孩子,比如説長期的對固定家庭的“一對一”的幫助,為殘疾兒童家庭做些更“接地氣”的小事!更希望能將我手中這支小小的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希望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將目光投射到這些孩子身上來,盡力去改善殘疾兒童的現狀,使他們本不順利的成長之路少一些障礙,多一些友愛。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當聽到學校有“三下鄉”這個活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高興,下定決心要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覺得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職校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後來我報名參加了,終於成為了一位“三下鄉”的志願者。

我們由13個人組織成一支“清風”服務隊,隊員跨班跨系,有05級和06級的,此次活動的目的地是xx省xx縣蜀口洲,活動的內容主要是宣傳茶文化知識,同時對當地的經濟和教育情況做個調查問卷,幫當地農民幹些農活。

7月23日,我們懷着一顆為農民服務的心,揹負着xx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志願者的光榮使命,在廣州火車東站坐火車向我們的目的地出發了。經過漫長的12個小時,在7月24日凌晨1點多,我們終於來到了xx省xx縣。當地的經濟發展不是很發達,但教育卻很不錯,對教育也很重視,這裏的xx縣中學,考上國家重點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這是讓我感到驚訝的。據當地的人説,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仕出於此,可見這裏的人文氣息是比較濃厚的。

7月25日,我們一行人來到了蜀口洲。這是個四周環水的小島,由20個自然村組成,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當地的農民主要以種植茶葉為經濟作物。當天,我們便展開了“三下鄉”活動。我們開始做的是有關茶文化知識的宣傳,我們把宣傳資料發到村民的家裏。在做宣傳時,深有感觸的是,雖然這裏的人都是種茶的,但對茶的相關知識真的是知之甚少,他們把摘好的茶葉,直接賣給了當地的茶葉加工廠,所得的收入也並不多。

通過走訪,發現這個村裏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輕的都出外打工了,我想這也是這裏發展落後的一個原因吧。同時,我們還做了問卷調查,瞭解當地的經濟、教育發展情況。村民們普遍認為這村裏的最大變化是村裏修了水泥路,交通方便了,對於農村的一些培訓,村裏卻沒有舉行過。

做了幾天的茶知識宣傳和問卷調查,接着幫農民幹農活。第一次拋秧,第一次摘花生,第一次摘茶葉,特別是摘茶葉的時候,要彎着腰,一棵一棵認真仔細地摘,不能摘得不乾淨,這對第一次摘茶葉的我是多大的考驗啊!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幹農活的辛苦,深深體會到農們的艱辛,在烈日炎炎下幹農活,弄得汗流浹背,幹了一天就已感到身心疲憊,沒有做過農活真的是體會不到農民的辛苦啊!當地的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去年經歷了洪澇,今年卻又經歷旱災,這對農民們的損害是多麼的大呀。農民的吃苦耐勞精神,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這次“三下鄉”活動看似簡單,但意義對我來説卻很重大,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宣傳給農民們,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這對我來説感到非常的高興,同時農民的樸素、熱情與大方讓我非常感動,沒有深入到農村去,是不會感到農民的真切情懷的。

雖然這次“三下鄉”活動的時間不長,但讓我認識到很多東西,感受到了很多東西,真的受益匪淺!在我們這個“清風”服務隊的集體生活中,大家互相幫助,關心彼此,團結一致的精神,相信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是不會忘記的。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盛夏的七月,刺蟄的陽光傾斜在一羣朝氣蓬勃年輕人臉上,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懷着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學院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用我們的智慧與實際行動完成了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此活動是以調查農村老百姓的收入與消費情況為主要內容,是實現在瞭解農村生活,體驗農民艱辛的同時,培養我們大學生的自覺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的意識,引導大學生結合經濟學院專業特色,通過實際行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儘管此次的下鄉調研實踐只有三天的時間,但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與農村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我們體味了他們的艱辛;在和鄉政府領導的聯繫、採訪過程中,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收穫了成長;在農田裏為老百姓幹一些普通的農活時,我們收穫了這個村的熱情和助人為樂的喜悦……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個好的學習的平台,更是我們鍛鍊自己、接觸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通過這次三下鄉,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合理分配

不論是做什麼工作,都會進行分工合作。一個團隊只有合理安排人員,才能保證機制的完成,才能將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做好事。這次的調研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沒有事先做好分工工作,那麼我們這次的調研活動既不可能高效率的完成也不足以應付在調研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突發情況。在今後,如何合理安排人員,如何將激發大家的潛能,如何才能使大家更有默契的配合,這些將是必修課,也是我學習團隊運行的第一步。

二、溝通與交流

在一個團隊的'運行中,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實踐中,有時候溝通不夠,導致我們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彎路。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學會及時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將思想傳遞他人,共同做好每一件事。

三、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在這次調研中體現得尤為重要。無論是作為隊員還是領導者,都應該有團隊意識團隊精神。我們這次調研既分了小組又在組的基礎上進行了分隊。在調研過程中,儘管我們是單獨行動,但團隊之間的配合體現得很出色。任何組織、團隊都需要一種凝聚力,而團隊精神正是凝聚力的主動力,是通過對團體意識的培養,通過大家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習慣、信仰、動機、興趣等文化心理,來溝通人們的思想,引導我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反過來逐漸強化團隊精神,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所以,在今後,如何培養自己團隊意識,如何激發他人團隊精神,這些都是做事的重要課程。

四、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在與農民的交流中我們才真正明白當前國家的政策落實到老百姓手裏是怎樣的,反映在現實生活中的變化往往比我們平時看到的消息更為具體和實在。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不斷汲取新的科學文化知識,隨時瞭解世界動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在市場新型環保材料的調查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本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材料對未來社會的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學習材料的決心和信念。

短短三天,白駒過隙,我們留下了汗水,收穫了歡笑與喜悦。今天,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這次活動中我們做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應用於實踐之中去,使我們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關於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6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歲月真的是一把殺豬刀,十天的時間就像劍般穿梭,越是到了離別,越是感慨,越是傷感。我們還沒來得及再多教他們一個拼音、一個單詞、一個句子;我們還沒來得及再多教他們一首歌、一支舞、一個手語、一個手工;我們還沒來得及多教他們一個數學符號、一個英文單詞、一個地理名詞;我們還沒來得及多告訴他們一個道理,還沒來得及多帶一份歡樂給他們,但是,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的日子就沒了。時間過得太快,十天的支教活動時間趁我們不注意時便就偷偷溜走了,回憶還不夠,歡樂還未滿。只是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

儘管十天時間太少,但是心得和體會卻由於這十天的經歷和回憶而填滿心間!

離別氣息在悄無聲息中瀰漫,離歌前奏曲已響起。在支教實踐活動第八天的日子裏,課程全部上完後,支教內容就結束了,第二天是支教成果展示的日子,文藝匯演結束後,我們夢之橋社會實踐隊的支教活動將全部結束,這意味着我們就要和白石國小還有白石國小的孩子們説再見了。

第八天,是我上的第二節語文課,也是我最後一節的語文課。那天我給五年級孩子上最後一節語文課。相比之下,我發現,五年級的孩子比較懂事,比較聽話,他們並沒有像前些天二年級的孩子那樣課上吵吵鬧鬧,那天那節課也上得順暢一點。不過,五年級的孩子並不知道這節語文課是他們的最後一節語文課,他們還並不是那麼清楚我們即將要告別,即將説再見。

最後一節語文課上課前我很認真備課,既準備了成語積累,又準備了成語接龍,還有歇後語、猜字謎,最後還準備了一首詩歌送給他們——《夢想起航》。我希望他們就像詩歌裏所表達的一樣——“夢想起航”,開啟他們的夢想,也像我們社會實踐隊的隊名一樣,“夢之橋”——通過夢想的橋樑達到成功的彼岸。

祝福這些孩子們,希望這十天的支教活動他們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收穫成長。他們有所收穫,便是我們夢之橋實踐隊這次實踐活動的最大收穫,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離歌前奏曲已慢慢地輕聲地響起,那時我在想:希望我們擁有一個“happy ending”,希望夢之橋社會實踐隊取得圓滿成功!

回想起第七天,那是夢之橋社會實踐隊在茂名白石國小的第七天,活動期數已過半。儘管離別的氣息在慢慢靠近,但仍擋不了各種精彩在各個小組乃至整個隊伍上演。離歌即將奏響,精彩卻未間斷。第七天7月15日支教活動的上課內容將全部結束,所有課程安排到15號便截止,16號將是學生的文藝匯演,同時也是實踐隊活動在白石國小的最後一天。隨着匯演的日子慢慢臨近,學生和小老師進入了為文藝匯演緊張籌備地狀態當中。文藝匯演的節目包括了朗誦、唱歌、手語、跳舞、走秀等節目。那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每個人都拿出十二萬分精神準備節目,平時除了上課,其它課餘時間就都用來為文藝匯演的成功舉辦而努力!那就是我們夢之橋社會實踐隊的精神!

作為新聞小組成員,我平常的任務就是記錄和報道支教小組的上課情況,只是一個每天跟着支教小組上下課的跟隨員兼報道員。第八天,自己做了一回“主角”,成了走上講台的那個人。上課前的心情無法言喻,激動、期待、興奮、緊張。作為每天記錄上課情況的新聞成員,我固然對他們的上課情況瞭如指掌,知道他們上課調皮、吵鬧、不安分。所以,上課前我在想,我該用什麼方式去上課才能讓他們聽話呢?我該用什麼方式去上課才能讓他們安靜下來呢?我該用什麼方式去上課才能讓他們真正學到知識呢?我苦思冥想,把課備得可以説是完美無瑕。但結果告訴我,紙上談兵終歸是紙上談兵,儘管把課備得多充分,到了實戰場地的教室,事實就並非想象那樣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孩子們今天上課依舊是那麼吵、那麼鬧。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正體會到了國小老師的辛苦、國小老師的偉大!我才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國小老師當年那種面對調皮國小生不聽話、不安分的無奈與失落的情緒。此刻,只有自己真正地站上了講台,才能感受得如此深刻。當初懷着一顆奉獻的心來支教,現在,我一直在問自己,我能給他們什麼?

我能給予他們知識,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翱翔;我能給予他們關愛,讓他們孤獨的'心靈得到關注;我能給予他們快樂,讓他們的童年多一份美好的回憶。但是,上了二年級的語文課後,我擔心我所希望給予他們的這些,真的可以做到嗎?我認認真真的思考,我所想給予的,他們都能收到嗎?我希望他們都能收到,我希望他們都能有所收穫,不僅是知識也包括快樂和成長,這樣,他們有所收穫也就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收穫。二年級的課堂依舊是亂哄哄的,當我和他們講完第二部分字猜謎並要求他們回家考考父母時,他們安靜了下來,他們沉默了,那是那堂課最安靜的時刻,我頓時有點傻了眼,我預想中他們的回答並不該是這樣的。那一刻我頓時醒悟後覺得對他們很愧疚。他們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長年累月不在家,他們怎能完成我的要求呢?

我能給予他們什麼?首先是關愛,儘管他們調皮、儘管他們不聽話、但是,沒有父母在身邊,我們需要的是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關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