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有失誤的幾個問題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面試是人才甑別的常用方法,除了面試,能力素質測評、筆試、試用期考察也是辨別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但是,多數企業有意無意地將人才識別的“寶”押在面試環節,沒有主動地、有意識地將面試與試用期考察有機結合的工作方法。這就導致許多企業的HR埋怨,為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很難。

面試有失誤的幾個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是,將面試的口子拉大一些,在試用期間求收穫。因為多數企業的面試準確度不是很高,存在誤判,甚至於選了不適合的人,而拒絕了最佳人選。這樣的企業適合放寬面試,然後通過試用期觀察、瞭解、考察、測試新員工的方式來辨別其是否是公司需要的人才。用實踐來檢驗人才就更準確,通俗地講“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是一個道理。

“找人難”除了因為沒有應用綜合手段之外,通常是沒有把握住面試環節,面試的失誤率很高,導致人才一個個“溜走”,所以,解決找人難的另一方法是,提高面試準確性、降低面試的失誤率。要找到提高面試階段選才的命中率,首先要弄清有哪些方方面面的情況導致了面試失誤。統計學中有一個現象,患肝炎的病人被檢查出來的概率不是百分之百,而正常人被誤診為肝炎病人的概率也不為零,這個現象表明,即使有精密儀器輔助檢測,也存在失誤的情況,況且象面試這樣主觀性非常強的.檢測,通常情況其失誤率會是更高的。因此,必須正視面試階段存在較高的失誤情況,而導致面試失誤問題就從兩個主體入手,即從應聘者和麵試官著手分析,而且面試官的問題是主要的。正是由於這兩個主體有時單獨作用,有時相互影響,從而使導致面試失誤的情況較多、較複雜。

應聘者面試前準備不足影響企業選才。有人認為參加面試不能準備,否則不真實,其實不然。面試也是一場考試,需要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事先進行梳理,便於與面試官順暢地交流,這樣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能力,也便於面試官選才。如果應聘者沒有對所處行業的情況,應聘崗位涉及到的知識、技能進行梳理,有些重要的專業知識遺忘了還沒有回顧,這樣就導致回答面試時語無倫次,表達不清楚,邏輯差。然而,許多面試官將據此表現判斷應聘者專業能力不足。其實,專業能力的判斷最好用筆試,專業能力本身就是複雜事物,用三言兩語來考察複雜問題就不靠譜。所以,導致通過面試不能正確選才的原因是,面試官用簡單的方法考察複雜的專業問題,應聘者不習慣將複雜的專業問題用流暢地表達出來,當然能表達出來,也只表明應聘者概括能力或表達能力強,而專業能力如何還是不清楚。

應聘者心情緊張導致思維反應慢、思考不全面,也導致企業不能通過面試選到合適的人才。緊張導致回答不全面,是不能作為判定應聘者專業技能低的依據,只能說其能力沒有表現出來。面試是不平等的對話,面試官佔主動、屬強勢一方,應聘者佔被動,屬強勢弱勢一方。應聘者重視這場面試,其裡壓力會更大,有許多應聘者會有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沒有控制好,就導致問題回答得不好,問題回答不好又加劇緊張的情緒。然而,這個表現也只考察出應聘者情緒控制力差,但許多面試官也會據此判斷應聘者不符合崗位要求,原因是沒有回答好問題。如果從發現人才目的出發,面試官應採取調節氣氛,幫助應聘緩和情緒的措施,使得應聘者將其才能表現出來。

應聘者性格內向,行為拘謹,回答問題被動,缺少發揮。許多面試官又會據此判斷為知識或經驗不足。大家知道面試官的問題在哪兒嗎?考察什麼樣的問題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這一點有些面試官不明白。如果要考察應聘者的知識或經驗的豐富程度,就設計不同程式或廣度的問題來詢問,但是應聘者由於拘謹,對問題的回答沒有太多的拓展。這時,面試官不能確定是應聘者知識有限還是其性格影響了回答,面試官就應進行引導,讓應聘者擴充套件下去。所以,考察不僅僅是設計問題和提問題,而且還需要對應聘者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考察的目的。

現在的報紙、雜誌、網站大量刊登面試技巧、面試攻略的文章,應聘者和麵試官都被這樣的文章誤導了。面試技巧的文章講包裝自己,應聘者就將自己包裝成為完美無瑕的人,包裝成為自己掌握命運的人,用一些過於誇大、不實的故事、資料來裝扮自己,而這些都只為證明自己能力如何強、過去業績多麼好。面試官也喜歡聽報喜不報憂的故事,如果聽到不好的故事就會覺得應聘者存在問題,也為了迎合這種選才傾向,應聘者就搞起“浮誇風”。

面試官在面試前準備工作不充分,不明確考察的重點,是影響面試準確率的最主要原因。面試官不全是人力資源部的人,不少部門負責人都會參與本部門人才招聘,招聘工作不是這些人經常做的工作,所以常常匆忙地參加面試會,這樣的情況下,面試官對問題準備不充分,提的問題質量故不高,抓不住考察的重點,導致對人才的能力判斷不準,失誤率很高。

追問離職原因,細節打探,不知詢問的方向和重點,是面試前準備不足,缺少面試經驗的表現。面試官常常看著簡歷,從頭問到尾,一場面試會成了工作經歷審查會、高職原因審查會,掌握的資訊太少,所以,這樣的面試下來,面試官很難對應聘者作全面的評價,仍然是一筆糊塗帳。

對應聘者態度輕慢,隨意打斷應聘者說話,挑起應聘者反感,尤其是“有本事”的應聘者會不配合回答問題,而這樣的人恰恰是企業需要的,企業因此往往與人才失之交臂,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賢下士的教訓,這是值得面試官們借鑑的,面試官對應聘者客氣一點也不會有失身份。

忽視調節應聘者情緒,面試官不知道該不該緩和氣氛,或者不知道如何緩和緊張氣氛,甚至得意於這是一場意外的壓力測試。這是面試官沒有主動掌握面試的方向和程序,不能按計劃進行面試程式,其實是迷失了考察的重點和方式,一時不明白自己要什麼、面試的目的是什麼。

面試問題模糊,模稜兩可,不是考察應聘者的方法,就只能平添面試的失誤。面試官不妨事先回答一下準備的問題,或者事先讓自己熟悉的人回答一下,考量一下出的題是否有水平,提問題也是有學問的。說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說是用來考察應聘者臨場應變能力,這是錯誤的,是為自己不認真準備面試工作而找的藉口。反過來,如果交給你一項任務,設計考察應聘者的應變能力的題目,你會怎麼辦?你就準備一道自己都不知怎麼回答的問題嗎?你肯定會多設計幾個問題,多方測試,觀察應聘者回答的速度、邏輯性、創新性、評估措施的效果。所以,面試的問題需要精心準備,帶有目的性,而不能模稜兩可。

面試是一種主觀判斷,但這些主觀判斷中又有許多是客觀的,如,對專業知識的回答,回答問題時的邏輯性、條理性,語言表達的流暢性,這些都能客觀地判斷,然而對問題回答的深度、廣度,個人的態度、立場,個人的性格、價值觀等判斷又偏主觀。因此,面試官的溝通能力、知識面影響面試評價的準確性,往往由於面試官的主觀認識造成人才被誤判。

綜上所述,選才過程中的面試問題主要集中在應聘者準備不足、面試緊張,面試官不擅長調節面試氣氛、不注重準備工作、忽視面試問題的水平、對應聘者缺少尊重、主觀判斷過多客觀依據太少等問題。如果對這些常見問題給予重視,認真對待,通過面試發現人才的機會能大大增加,“找人難”將不再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