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的治療方法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9W

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筋骨疼痛稱肩痛。肩後部疼痛住往連及胛背,稱肩背痛;肩痛而影響上臂甚至肘手部位的,稱肩臂痛。因其均以肩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於肩痛而引起,故可統稱為肩痛。

肩膀疼痛的治療方法

肩膀痠痛治療方法

1、穴位刺激按壓法

①肩井穴

治療肩膀痠痛時,以穴道療法最為有效,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為特效。肩井穴位於脖子根部與肩頭連線線的正中央。可夾緊腋下,手指併攏於另一邊的肩上。此時,剛好中指接觸之處即為肩井穴。一壓肩井穴,就會感到十分舒服的壓痛(壓時的痛楚),很容易就可找到。

肩井是治療肩膀痠痛和肌肉糾結的代表性穴位,肩膀的肌肉越僵硬,痠痛的感覺就越強烈。按揉肩井穴,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鐘,換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鐘,換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鐘再換手進行。用手指壓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迴圈會變佳,硬梆梆的'肩膀也會逐漸輕鬆。

②天宗穴、風池穴、天柱穴

肩膀的痠痛擴及背部時,指壓天宗穴即可見效。天宗穴是位於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側,左右皆有叄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觸控肩胛骨的中央,應可感知骨變薄而形成的凹陷之處,壓壓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風池穴、天柱穴看看。

③中府穴

消除肩膀痠痛的重要穴位,主要治療由上身前弓或者長時間穿高跟鞋走路導致的肩膀痠痛。其位置在鎖骨末端向下約兩指寬的地方。按壓方法,用手微微握住肩膀,將拇指放在中府穴上輕輕按壓。

2、簡易運動舒緩法

①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緊抱繞後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②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餘。左腳在後伸直。右手收於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後擺動。

③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於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覆時呼氣。

④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採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

⑤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從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覆捏拿5一10遍,換手。

⑥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貼於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產生溫熱感,換手。

⑦三指並抓法

隨便哪隻手,食指中指跟無名指三併攏,成彎勾狀,然後對著你肩膀疼痛的地方從下往上用力撓,就跟撓癢癢差不多,區別是要三指併攏,並且用力。

注意事項

加強鍛鍊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溼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注意保暖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保持正常心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預防感染

有些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提高免疫力

生活上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緒樂觀,限制飲酒,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並注意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

積極治療

感染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加重或症狀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齲齒、齒槽溢膿、扁桃腺炎、副鼻竇炎、慢性中耳炎等都是重要的感染源,必須及時根治。

避免誘因

受涼、受潮溼、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失眠、外傷(如關節扭傷、跌傷和骨折)等都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症狀加重的誘發因素,必須避免。另外治療用藥要嚴格按照醫囑規定進行,服藥不規律、擅自停藥也是誘發或加重的因素。

注意飲食

要強調飲食的營養,又要重視進食品種的衡定性。因進食品種的突然改變,是使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加重或症狀惡化的重要因素,而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也有可能導致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復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