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綜合實踐課總結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1W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藝綜合實踐課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陶藝綜合實踐課總結

陶藝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歷史悠久、揚名寰宇,並以物載道,蘊涵著深厚巨集博的中華文化精神。九年級陶藝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通過自己的體驗,探究,操作、想像、設計、創作、走進社會、服務社會等系列活動使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的氛圍中手腦並用,在此基礎之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並且鍛鍊了學生的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融入社會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助於形成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九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基本成熟,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慾望,對生活的空間不斷擴大,對人生 、社會、對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認識,陶藝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融入社會的平臺。在當代社會中,玩陶已成為一種時尚,很多人在閒暇時光走進了陶吧體味泥性,追憶兒時的童趣。現代陶藝是使人類精神生活產生愉悅和滿足感的一個內容和一個部分,它可以引導人們特別是身心都在發展中的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陶藝特有的魅力,與九年級學生的情感和認識特徵相適應,它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陶藝教學活動可充分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審美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並且能夠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並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負責地、智慧而富有創意地生活,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

根據九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課程安排上特制定了印坯成型法和拉坯成型法這兩種成型技法為探究學習的主要載體。每一種成型技法都蘊藏著不同的教育價值,學生通過系列性的探究學習過程,能夠學會使用相應的陶泥與製作的工具(模具與拉坯機)、設計、製作與評價等多方面的能力的發展。通過組內成員的交流與合作獲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使學生學會合作與分享,在此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技術的原理與方法的學習的體悟,以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與技術能力的培養等,應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力求技能掌握,態度養成,能力發展的有機統一。

九年級陶藝教學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良好的載體,在不斷的摸索中,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營造有利於學生主動創新的陶藝學習氛圍

良好的陶藝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校和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營造陶藝學習的大環境。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物質條件,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陶藝文化環境。其次,要營造好學生課堂學習的小環境,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把握九年級陶藝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使學生在不同模組的實踐中認識和理解相關陶藝知識點,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特別是在創作模組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勇於創新。

(二)合理選用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首先,根據綜合實踐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教師適當的放手,學生在探究中,欣賞、觀察、討論、實踐;教師及時的歸納總結,對知識點講解演示等使學生掌握九年級陶藝的知識點。其次,可以吸收國內外陶藝教學的成功經驗,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使用,都應該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譬如,作品創作模組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絡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作品情境中,通過作品創作來熟練知識、運用技能、形成能力。

每一模組中學生的活動內容大小要適當、要求應具體,各模組之間學生的活動內容還要相互聯絡,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活動內容鏈,以便學生踏著不同的活動的階梯去建構陶藝知識。

(三)從問題解決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資訊、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

通過問題解決進行學習是九年級陶藝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一方面,通過問題解決活動學習陶藝,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學生把陶藝技術應用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甚至可以間接或直接地參與到自然,社會等各項活動中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安排可以在課堂上完成的陶藝的學習內容,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把一些課外的相關的課題交給學生去處理,如在社群宣傳陶藝知識、如何在社群舉辦一場成功的陶藝作品展、作品義賣活動等。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合理安排教學,讓學生親身經歷處理陶藝製作中遇到的問題、開展交流、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與確立作品創作的主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陶藝作品的造型與適當的裝飾技法,根據需要與創意來創作作品,準確表達意圖或主題思想,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陶藝素養。

(四)關注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

學生在陶藝學習的過程中動手能力有所差別,再加上學生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會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個性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靈活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水平差異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次教學;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單獨輔導的方法為其奠定必要的基礎,增強其學習的信心;也可以採用異質分組的方法,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並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對於少數冒尖的學生,給予專門輔導,引導其走入陶藝的藝術大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