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8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音樂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八篇

音樂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同學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區域性同學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同學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同學已是高年級同學,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區域性同學音樂素養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同學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同學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同學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同學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後,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區域性

1、緊扣教材、課程規範,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同學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同學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和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同學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區域性: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時堅持音高,聲音要豐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區域性: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同學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同學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同學能夠充沛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同學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同學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佈置:

課次

周課題課時

第一課《朝夕》3

第二課《農家樂》4

第三課《足跡》4

第四課《可愛的家》3

第五課《故鄉》4

第六課

第七課《雨花》4

第八課《冬雪》4

第九課《對花》3

音樂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幼兒園時學過一些兒歌,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在音樂欣賞這一塊,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較輕快、又朗朗上口的樂曲,因此學生在仔細聆聽後能有自己的想法,並勇於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

二、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以下基本理念:

1、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2、以審美為中心;

3、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

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上冊共編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重點內容)。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新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得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為主,教材生動活潑。

三、具體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作出相應動作;

5、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

1、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三)創造

1、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歌詞的創作活動;

3、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樂於與他人蔘與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四、主要措施

1、靈活處理教材,使學生做到學而致用,採用點面結合,循序漸進法教學。

2、以表揚為主,使學生有競爭意識。在比比、練練、再比比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3、充分利用掛圖、音響裝置等,幫助學生理解歌曲,記憶歌詞。

4、緊抓優等生、特長生,從而帶動整個班級的進步,同時使他們有更多的學習表現機會。

音樂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0人左右,這些學生大都來自於本鄉鎮,一少部分轉於其他鄉鎮學校,他們都是少先隊員。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音樂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拓展思路,突出學科的基本特點,進一步落實《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紮實有效地推進音樂教育教學改革,使我校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主要工作:

1、組織好科組教師對新教材的研究,掌握新的教學要求,改進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學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同時,繼續開展《通過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的課題研究,圍繞課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把每一節音樂課上得有聲有色。

2、配合廣州市教研室做好“中國小音樂教學案例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四月中旬交稿。並參加5月底的音樂創造案例說課比賽。

3、做好“廣州市第四屆學校少兒藝術節”的相關工作。本屆藝術節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段時間進行,上半年進行聲樂、民族器樂、語言藝術,下半年進行舞蹈專場暨廣州市第九屆學校舞蹈節比賽。

(1)、我市在4月底進行聲樂、民樂、語言藝術的'初賽。

(2)、舞蹈專場初賽,我市在10月初進行。本學期要構思好內容,選好人員。

4、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智力才藝百分百”廣州市中國小生素質教育校際電視競賽活動的相關工作。

5、組織音樂教師參加從化市“第三屆中國小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比賽活動。比賽在6月份上旬進行。

6、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流溪國小藝術節的各項工作。本次藝

音樂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研工作,將緊密圍繞園務工作計劃,在園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體現“有效教研”、“高效學習”的教研工作宗旨,進一步深入學習《綱要》精神,立足本園教師的教育實踐和專業發展,開展日常教育傳授教養互動研究,提高日常傳授教養質量。本學期我們音樂教研組將繼續圍繞“幼兒園歌唱傳授教養”這一研究內容,挖掘音樂教研組成員的資源優勢,緊緊圍繞“音美交融”,有效開展傳授教養,提高各位教師組織傳授教贍養動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經由程序學習和研究,學以致用,為全園的音樂教育傳授教養工作起到輻射與增進作用。

二、教研目標

1。立足實際,咀嚼消化有關實踐,在互動研究式學習中豐富教師對幼兒園歌唱傳授教贍養動的基本組織與指導的實踐知識,厚實實踐基礎。

2。繼續以課例為載體,藉助教材分析、名師課堂等平臺深入探討“幼兒園歌唱傳授教養的有效組織”,開展傳授教養現場觀摩活動,進行歌唱傳授教養的有效組織與指導的研究。

3。經由程序“集體備課”、“一課多研”等形式,將“學習、實踐、反思”貫穿教研活動始終,為不同教師提供平臺,在實際傳授教贍養動會考試考試積累有效的基本傳授教養策略。

三、主要工作思路

1。繼續加強常規程序管理,重視指導,解決教師傳授教養的困惑和難題,提高保教質量。落實教師教育傳授教養程序管理,對教師工作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抽查,促使教師嚴格執行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幼兒一日活動,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增進幼兒全面素質的發展與提高。

2。加強隨堂聽課。配合年級組長經常深入傳授教養第一線,多隨堂聽課,及時瞭解教師制訂計劃、組織傳授教贍養動等環境,與教師一起探討提高傳授教養質量的'途徑、方法,提高傳授教養質量。

3。組織開展音樂專題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修養。

4。結合教師實際,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層次的教研活動,經由程序實踐學習、集體備課、說課、上公開課等豐富的教研活動形式,不斷提高音樂教研活動的質量。

四、具體措施

1。以點帶面,逐步遞增課堂效率

1)經由程序《從理念到行為》,《學與教的心理探密》以及音樂教材的解讀,收集與歌唱教法相關的策略實踐和資料,為教研組的研究提供幫助與借鑑。

2)將歌曲中蘊含的情感以及對幼兒的音樂教育有機融入到幼兒看得見,聽得到的教師聲音和語調之中,同時藉助環境的暗示作用,喚醒幼兒對於歌唱的學習興趣中來。

3)以“音美交融”為主題,各班考試考試開展歌唱傳授教贍養動的不同教法(圖譜提示法、遊戲情境法、多媒體演示法等)。

2。團體教研,激勵組員互補合作

1)分組管理,將骨幹教師和年輕教師的優勢發揮最年夜化,以小組化的體式格式進行集體備課和交流討論。

2)根據小、中、年夜三個年齡段特點,整理本學期教材中的歌唱教案,梳清重、難點,結合教材中的歌唱活動為目標,製作相應的教具,考試考試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不同的傳授教養方法,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

3。勤于思考,教研活動常態化

1)提前做好備課活動,重視研究程序,做到年夜家發言,使研究富有實效地開展起來。

2)提升自我素養。開展以“發音的技巧”為主題的音樂培訓活動,讓幼兒和教師發音更加自然化。

五、具體工作安排

1。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及個人教研計劃。

2。制定各年齡段音樂傳授教養進度並組織交流。

3。每月對全園教師的琴藝進行測評(每月底現場測查視唱、彈唱各兩首曲目),組織好園本培訓工作。

4。期末音樂測評工作。

5。音樂組期末成果申報請示。

音樂工作計劃 篇6

今年所教的是八年級的學生,各班學生對待學習都存在不積極的學習態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我制定了分層次培優輔差的計劃,利用音樂課堂內一定時間,分班分層次進行培優補差。

調查定位:在進行培優輔差之前,對各班班級的學生現有水平作了一次調查定位,對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作了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是對學生因材施教做到調查準確。

摸底測試:調查只是定位的第一步,為了引導學生對這一學科產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在調查之後又進行了摸底測試,利用課堂舉行的各種小型藝術競賽,如“班級才藝展示”等文藝活動,利用音樂課堂這一小舞臺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特長,發現在普通班亦具有一定音樂天賦的學生,只是他們沒有進行系統的音樂學習,但他們對音樂課也很有興趣。調查出來後,又和學生進行了交流,希望在日後的音樂課教學中,能夠把培優輔差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

授課計劃:為了把培優輔差融入教學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每節課有目的、有內容、有收穫,在進行培優輔差之前,制定了本學期培優輔差的一個詳細的計劃。

調查調整:培優輔差的學生,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後,要進行及時的再調查,對學生現有的學習態度再作一次的分析。經過分析後,及時調整現有的學生,對於提高幅度大的同學,要作恰當的`有針對性的調整,使其得到均衡的發展。對於提高幅度小的同學,要分析原因,及時對教學方案作出調整。

階段性測試:對於培優輔差的學生,要進行階段性測試。但這個測試不是用試卷,而是就這段時間所學知識的回訪。教師可隨堂提問和做一些練習,根據情況作出對他的教學側重面,進行有重點的教育。

學期評價: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是音樂學科開展培優輔差成功與否的體現,是培優輔差效果是否良好的一個最好的說明。經過認真的培優輔差工作,在學期檢測調查中,各班培優輔差出現了良好效果。而針對於學習積極性不強的學生來說,通過豐富靈巧的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生學吹豎笛的過程中,發現了學生存在了儲如樂理知識不全、節奏感不強、樂感不好等問題,我努力運用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具有感染力的範奏,耐心的講解,迎得了學生的喜歡,使得大多學生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到現在能獨立完整的吹奏幾首樂曲,師生都初嚐了成功的喜悅。

總結我在配合學校開展音樂課的培優補差工作,有兩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是培優補差的落腳點準確、到位。二是想得周到,抓得實在。在日後的音樂教學中,我將認真學習課改精神,研讀各種教學資料,鑽研學科教材,提高專業知識技能,以更好的服務於藝術教育工作,讓更多的學生喜愛音樂、熱愛音樂,在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同時感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

音樂工作計劃 篇7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與任務:

結合音樂作品的教學,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為了讓低年級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唱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二、教學分析: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國小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課前備課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音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

(略)

音樂工作計劃 篇8

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

二,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中國小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於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於這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箇中國小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並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三,鑽研教材編寫的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

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名淺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偏重於藝術實踐的結果,而對實踐過程的教育價值重視不足。故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後結果,也要重視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並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探究性、創造性活動。在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中國小的音樂創造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動作(律動、舞蹈),也表現為旋律的編創,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

5.加強綜合與滲透

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如:演唱、演奏教學與音樂欣賞教學相聯絡;演唱、演奏、欣賞與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相聯絡;感受、體驗、表現、鑑賞與相關音樂文化相聯絡等。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科內部各學習領域間能夠橫向聯絡,拓寬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能力。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絡。如: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美術、建築、影視等。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絡。如:音樂與文學、歷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哲學等。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讓學生愛唱愛聽。在樂譜使用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兼顧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譜種。刪除了過難的和絃等知識,和聲(音程)主要通過口風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實踐,另外,還有自制樂器,編創小品、遊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材的最後,還有活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