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科工作計劃合集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4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科工作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學科工作計劃合集十篇

學科工作計劃 篇1

在新學期裡,根據學校年度工作計劃,本學期科學館工作指導思想是:加強學校科學館實驗儀器、班級電教平臺、電腦室的管理、使用,讓儀器裝置充分發揮其價值,讓學生能通過實驗來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工作計劃和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特擬定本學期如下工作計劃:

一、理化生實驗工作

1、理化生實驗員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計劃制定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計劃。並配合好學科教師完成好各類實驗教學工作。

2、理化生實驗員對各自管轄的上學期採購的實驗用品、實驗器材按國家示範高中標準整理、登記造冊、貼標籤,上架。實驗員每週對儀器室、藥品貯存室要清理打掃一次,保證無灰、無鏽、整潔。

3、實驗儀器、藥品進出登記制度,每次購買入庫的儀器藥品要如實登記,教師因演示實驗需要拿走的儀器和藥品也要登記簽字,並要求及時歸還,對於損壞的儀器要登記,對於違規操作和故意損壞的儀器要賠償,不允許將藥品和儀器借給外人,確因工作關係需外借的,必須徵求主管領導同意,方可外借。

4、 加強儀器、藥品的保管,一方面要把無用的實驗用品整理清理出,另一方面要把有用的物品按照要求放置整齊。還要做好有用藥品的回收,努力提高儀器藥品的使用水平。實驗室的貴重儀器藥品、危險藥品要放入危險品室雙鎖保管制,堅持定期檢查,以防流失、損壞變質。

5、規範整理好實驗檔案。在本學期中做好各實驗的實驗記錄的必集和歸檔。並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範,便於查閱。

二、電腦室和電教平臺的管理工作

1、加強對電教裝置的管理、使用、保養和維修工作,提高電教器材的完好率。本學期開學初,組織電教員、電腦教師對電腦室和電教平臺進行一次全方面的的檢查和維修工作。

2、強化班級電教裝置管理力度,大幅度提高電教裝置利用率。

3、對於各年級的電教平臺、電腦室的管理進行合理的分工,做到責任到人,管理到位。

4、做好人機對話考試室,電腦一,電腦二室的維修。

5、配合好教育局安裝大學聯考監控及遮蔽系統。

三、配合學校做好其他工作。

徐中科學館

學科工作計劃 篇2

以建設數碼校園為重點,積極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學習與研究,紮紮實實地搞好資訊科技教學。

一、按要求開齊上好資訊科技課

根據教育局電教站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三至六年級開設資訊科技課,排進課表每週二節,開足、開好。

二、加強資訊科技學科的師資培訓

1.要在資訊科技教師中開展學習資訊科技教育理論的活動,加強資訊科技教師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我校資訊科技教師整體素質與資訊化水平。要通過電子化備課、課件製作、多媒體運用、網上下載等競賽評比,提高教師資訊科技的應用水平。

2.新學期我校將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重點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繼續以《走進新課改》為內容,學習課改精神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教改資訊、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切磋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資訊科技教學質量,探索開創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通過學習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克服浮燥情緒,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學校的每週例會和中心教研組活動中要有計劃地增加資訊科技教學培訓的內容,不斷提高每一位教師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

3.進一步加強資訊科技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制度,提高集備、教研的實效性。不斷完善教研組的管理、評價、激勵機制,提高教研的實效性,以科學的態度,潛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規律、有利於學生髮展、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法與學法。每月的第一週為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時間,由各年級組長組織實施,每次活動要摒棄以往那種你說我聽、你說我記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問題,依照“回顧——操作——反思——交流”的過程開展教研。要通過網路研討、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等多角度演示,讓每一位教師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上、記得牢。

4.探索網上教研活動新模式,利用資訊科技教師隊伍的優勢,提高教研活動的層次和效率。並且通過活動,及時總結推廣,帶動其它學科教師開展網上教研,推動我校的資訊科技應用。

三、紮實地上好資訊科技課,嚴禁“放散牛”

新學年的資訊科技教學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新學期開始,資訊科技教材要力求人手一冊,努力做到資訊科技課不僅要學技術,而且要促發展。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對學生學習進行多元化評價,激勵學生髮展特長,在使學生學會資訊科技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的能力。

在抓好操作實踐課的同時,狠抓教學質量,定期對學生的學習知識和掌握情況進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各單元小測試,學期期末集中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法。

做好學生上機考核工作,重點抓好各種競賽活動。每學期末的上機考核由網路考代替單機考試,教師要明確網路考試的意義,網路教室管理員要積極配合這項工作,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網路考核成功。

要成立資訊科技課外興趣小組,並做到“三定”:定學生、定活動時間、定活動內容,資訊科技教師要積極借用外部力量,發揮其他學科教師的優勢,努力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與水平,爭取獲得好成績。

四、資訊科技教學中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

要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繼續開展課題研究,除推出一批優秀的教學課例、課件外,重點研究在網路環境下,如何將學生引入到學生學的過程,如何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和師生互動的方式,形成一些能體現課改新理念的教與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

經典哦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備課,充分利用一些優秀的備課系 及資源庫進行計算機備課

學科工作計劃 篇3

學情簡析

步入高年級的孩子們往往在繁重的“語數教學”中把音樂課當做調劑,再加上這個年級的孩子一直都沒有接觸過,因此習慣的養成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教學目標

1、保持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2、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3、通過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活動來讓學生感受美,逐步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4、握本冊教材要求的音樂知識並運用。

5、通過學習,加強學生的創編能力。

教法與學法

1、通過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活動來讓學生感受美,逐步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教學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學習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

能力個性培養

一、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

二、教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不強求教學效果的一致性,允許學生個性自由的發展和獨立的見解。

四、通過學習樹立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正確的世界觀。

課外活動

1、課外音樂資料的蒐集。

2、學校合唱隊的組建和排練。

3、學校大型活動的參與。

課時安排

第1周 收心教育及常規訓練。

第2—3周 學習第一課《朝夕》

第4—5周 學習第二課《農家樂》

第6—7周 學習第三課《足跡》

第8—9周 學習第四課《可愛的家》

第10周 半期抽查

第11—12周 學習第五課《故鄉》

第13—14周 學習第六課《快樂的少年》

第15—16周 學習第七課《雨花》

第17—18周 學習第五課《冬雪》

第19—20周 學習第五課《音樂宮》

學科工作計劃 篇4

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圍繞學校工作總目標,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為指導,以《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以“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為研究重點,根據新頒佈《國小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通過深入學習體會《大綱》精神,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1篇,選讀課文4篇,《夕照》、《迷人的張家界》、《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與子》、《三峽之秋》、《軍神》、《一件運動衫》、《海豚救人》、《珍珠鳥》、《大瀑布的葬禮》、《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詩等是新選入的課文。本冊設2個重點訓練專案,它們是《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教材識字量為230個,其中要求學會的160個,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會寫的70個。

二、教學任務與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受到愛國教育。

2、能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能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7、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並能轉述,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能簡要複述課文,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說話有禮貌。

8、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查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後感和縮寫課文。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學生現狀

五(1)班共有學生56名,其中男32名,女24名。大部分學生上課都能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但不少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口語交際能力、動手能力一般,寫作能力更有待提高,有部分學生甚至還不能寫簡短的記敘文。個別學生學習習慣極差,有不寫作業現象,要引起足夠重視。

四、教學措施:

1、經常督促學生養成一些學習語文的好習慣,並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如要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學會對課文中關鍵字、詞、句進行圈、畫;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儘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

2、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儘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誌,以拓展學生的眼界。

3、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字,養成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的習慣。

4、除課堂的大作文外,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筆,從句、段開始,多寫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學生寫作能力能漸漸地得以提高。

5、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如讓學生自己辦手抄報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後進生,儘量縮小差距。

上述計劃有待實踐來檢驗其可行性。本人將以此為基礎,實踐中將其不斷加以改進、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導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

學科工作計劃 篇5

儘快帶出一支充滿人性化、充滿幹勁的數學教師隊伍;

總結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對新教材開發、使用能力;

研究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追求課堂實效,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老師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進一步提高我校數學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中名師示範課、徒弟教師彙報課等形式,將教師之間的互助落到實處,本學期,一定要加強同一中,三中之間的合作交流,將工作落到實處。

結合學校的教學評估工作,以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為主線,推動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

優化課堂教學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穩步推進,和諧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學生髮展,提高課堂實效為目標,深入開展教學方法的研究,優化課堂教學。

(1)七八年級教材教法研究。採用“集體備課---課例研討----反思交流”的教研模式。

(2)利用一切關係加強與一中,三中的教學,考試交流。講究務實,針對教學實際問題,作深層次的探索。以教師自我反思為教研基礎。

(3)九年級備考

總體情況分析:本屆九年級從七八年級學段的情況來看,學生成績總體情況不是很好,所以工作難度高於上一屆,為更好的把工作抓實以實現大考爭一保二的目標,現擬定如下計劃

第一:充分摸查學校情況和學生情況,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夯實學生基礎,為明年的會考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總結上屆會考經驗得失,組織會考備考組進行會考試卷分析,並反思總結,制訂新的備考計劃明確備考思路。

第三:組織XX屆及本屆九年級教師做專題經驗介紹,從教材的把握、XX年課改試驗區考試方向變化及教學過程中相關問題的處理等方面,進行總結介紹,提出教學意見和建議。

第四:發揮名師的示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

第五:把會考工作向七八年級延伸,從基礎抓起,使日常教學、命題檢測等工作直向會考貼近。

第六:加強九年級集體教研、集體備課活動。

(4)引導教師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5)青年教師的培養活動。

第一:利用教學反思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

第二:利用同伴互助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通過師徒結對等方式,使的青年教師成長起來。

第三:利用論文撰寫評比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的提升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科學的課堂觀察為手段,以課例分析為載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的教研模式。

學科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積極營造“教學即研究”的科研氛圍,遵循教科研“關注學生、親近教師、走進課堂、成長師生”的原則,把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重點,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歸宿,圍繞“規範、有效、校本、特色”四個關鍵詞,以教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為中心,努力追求教研形態的“多元化”,提升學校教科研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深入學習課程改革理論,全員參加理論培訓,在全校範圍內繼續開展“有效備課”和“高效課堂”專題研究,力爭使研究成果校本化、資訊化,能有效服務於教學。

2、加強課題實驗的研究,加強《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模式》、《語文字體改革》、《國小數學案例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應用,深入開展《全國國小語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劍橋英語及省“十五”課專題研究與推廣工作,力爭出成效。

3、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為重點,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組織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力求做到每日學習一點、每週研究一點、每月體會一點、每學期總結一點,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

4、堅持兩個立足點:立足課堂,立足師生髮展、學校發展。立足課堂即為研究始於課堂,教育科研作用之一在於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於改變教師職業倦怠和低水平重複,成為推動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助推器。立足師生、學校發展即為研究在於探索、歸納教育教學規律,提煉教師的教學特色和風格,帶動學校整體質量提高,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學校辦學特色提煉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動力。

5、以網路為平臺,進一步開展網路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在網路環境中提高教學教研能力。

三、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專業素養。

1、加強校本培訓。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將採取措施加強對教師業務水平的指導:一是通過專家講座、示範課、個別輔導,增強教師的理論素養及教育教學水平;二是發揮學校教學骨幹的引領作用;三是充分發揮師徒結對的作用,從師德、工作態度、工作方法、業務素養上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提高青年教師的水平;四是繼續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通過說課評課,開展教學沙龍,觀看優秀課例等形式,從中汲取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五是盡力增加教師外出觀摩、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2、以強化“教學反思”為主要抓手,推進行動研究的創新。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高效途徑,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有效方式。我校在本學期推進“教學反思”過程中,要引導教師體現“教學反思”的“有效性、實踐性、指導性、問題性”特徵,在理論學習、實踐與寫作三者結合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要加強教學反思研究的指導與推廣,使教科研與課堂教學一體化,通過校本研究制度建設催生“教師即研究者”的繁榮狀態。

(二)規範課題研究,強化過程管理。

1、圍繞課題抓科研。

抓好現有立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對學校現有課題進行規範管理。我們要繼續以正在開展的課題為抓手,出成果、出影響。在強化課題過程管理的同時,組織課題承擔者按實施方案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不斷探索,並上升為理論,使課題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2、圍繞教研抓科研。

不斷樹立“圍繞教學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學”的思想,充分發揮課堂作為課題研究主陣地的作用,使課題研究做到基於教育教學,帶著課題進行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本學期,我們繼續緊扣“有效備課”“高效課堂”踏實穩健地開展研究,把課題研究與教學結合起來,並把科研工作與主體化校本教研有機結合起來,提倡每位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凸顯教、研、訓一體化的科研理念。

3、圍繞推廣抓科研。

進一步加強科研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工作,學校對老師研究的科研成果或他人研究的有價值成果制定推廣方案並認真實施,及時將成果應用於教學實踐,並定期進行成果轉化效益評價,使科研成果效益最大化。

(三)立足常規教學,促進課堂高效

課堂是師生共在的精神生活,師生應在課堂中成長。繼續構建“高效課堂”是本學年教學教研工作的頭等大事。

1、圍繞課堂建設抓管理。克服常規管理中只“管”不“理”的現象,探索常規管理的規律。以課堂為中心,抓住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定等關鍵環節進行督導。

(1)對集體備課,要採用分管領導深入參與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管理,提高實效。

(2)課堂教學管理讓看“兩課”(推門課和先行課)成為習慣,動態和靜態結合、互補開展工作。

(3)對作業設定及批改的檢查重分散抽查,輕突擊檢查。

(4)加強對綜合學科的教學管理。

(5)科室和年級組整合,成立“大教學處”,條塊結合實行團隊管理。

2、聚焦課堂關鍵做研究。

(1)研究提高集體備課實效。通過調研,發現部分集體備課沒有根本落到實處,有名無實,沒能集集體之智慧,創備課之高效與實效。新的一學年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集體備課管理辦法,以典型課例的集體備課為突破口開展集體備課的研究。

(2)研究提升小組合作力。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小組建設中的合作“假熱鬧”、分組隨意、無效合作、評價失衡、影響學習進度、組長作用發揮不到位、合作淺嘗輒止、組員不願意合作等問題會逐漸暴露。要加強小組建設研究,展示成功的小組建設、總結成功經驗,開展小組建設展示會、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促進小組建設,提升小組的合作力。

(3)研究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研究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形成方便大多數人稍作修改就可以使用的導學案,開展優秀導學案的評比活動,提升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實效性。

(4)研究如何掌控課堂流程。開展經典課例打造和案例研究活動,用經典課例引導教師掌握“探究交流,當堂反饋”課堂的操作流程。

(5)創造而富有實效地開展好“課內比教學”工作,以此為載體,展示課堂,研究課堂,提升課堂。

(6)加強階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推廣。在課堂建設的活動過程中,注重積累優秀的案例,總結形成階段性成果,加以推廣。

(7)完善校本資源平臺建設,為師生提供資訊資源,促進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高效率、高水平。設計、建設包括九個學科的教學資源平臺(包括九個學科1—12冊教學設計、教學資料、作業設計、參考課件、單元把關題、期中期末試題、競賽試題、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等內容),形成系列與體系。

學科工作計劃 篇7

數學學科組的工作應緊緊圍繞教務工作處、教科研工作處對學科教研組的計劃安排來開展,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學校建立為前提、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以自主教育為模式、以現代資訊科技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全面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搞好本學科組工作

(1)每週,學科組組織全學科教師舉行聽評課活動,力爭使活動準備充分,目的性強,效果好。

(2)為了實現學校資源共享,各年級備課組應該強化學校資源平臺數學科的管理,將本年級教師的學案、單元章節測試題等上傳到資源平臺,力爭儘快使數學課有自己特色的較為系統的資料。

為了做好各年級的教學工作,針對各年各級的學生特點,特制定各年級工作計劃如下:

高中一年級數學組教學工作計劃

整體目標:

通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學生儘快的適應高中數學的教學實際(如節奏快、思維含量大,思維抽象等),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學生掌握第一至第四冊數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和素養。

措施:

(一)學生方面

高一年級是高中的起始年級,學生年齡偏小,心理不穩定,空間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較差,而所要學習的數學一、二、四、五冊包含了高中數學中重要而難學的函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部分,因而教學時儘可能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和規範,不隨意拔高難度,努力使絕大部分學生打好“三基”。教學時在完成市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放慢速度,確保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平時教學中老師要注意不斷鼓勵和欣賞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使學生不斷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平時測試要注重考查“三基”,嚴格控制難度,使絕大部分學生及格,使學生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

(二)教師方面

由於高一教師中送過畢業班的老師較多,高一與高三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注重老師業務水平及個人素養的不斷提高,個人習慣的不斷優化。(1)請專家組老師不斷聽評課,進行業務指導。

(2)老師相互聽評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課前在自備(備學生、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通課,及時相互取長補短。

(4)平時注重交流教學的感受,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改進。

(5)精選作業和試題,認真批改和統計,及時瞭解學生情況,使上課有針對性。

(6)鼓勵和督促每位教師在備課及自身教學素養的提高上下功夫,並且不斷學習與教學有關的理論,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

(7)重視外出學習和進修,學習別人的先進的理念和措施。

在數學組我們努力實施以“激勵”為核心的管理,激勵包括:思想激勵;目標激勵;和諧、創新、創業激勵;努力實現老師的事業成就與自我價值提升作為努力方向的管理,努力實現人、物、資訊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運作。

學科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工作計劃為指導,結合本校語文學科的校本教研,紮實有效的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豐富國小語文教研文化內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開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xx年版)》的學習培訓工作。

2、校本教研與語文課堂模式改革的探索有機結合。根據區教研室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精神,結合我校專題研究下非同步集體備課的模式的校本教研,以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3、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市區舉辦的閱讀教學競賽活動。

4、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命好題”的培訓和研討活動。

5、組織教師針對習作教學開展教學研究,並積極參加市習作教學案例的評比活動。

6、閱讀校本課程的研發:安排班級的學生走進閱覽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在班級召開班級讀書會或開展其他活動,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和老師同學分享交流讀書的快樂。

7、組織老師參加市區教研活動和外出觀摩學習。

學科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結合單位的各項工作安排,認真做好本學期高中數學學科的教研工作,進一步增強教研工作的時效性。認真學習《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和教育理論,堅持樹立效率意識、質量意識,增強和培養自身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潛心研究我區數學教學現狀,加強教研與教學工作。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接受“數學文化”的薰陶,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主要工作

1.開展主題教研活動。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將研究重點落在具體操作策略上。針對各種課型教學目標的定位、課堂的組織與管理、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課程資源的利用與整合、課堂問題設計與提問、教學反饋與檢測等具體問題,組織開展主題教研活動,進行深入研究。引導教師總結經驗、反思問題,強化研究意識,創新教研方式,切實發揮“研究、指導、服務”職能,加強教科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我區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2.建立骨幹教師團隊。以我區的名教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教師為核心組成員,真正肩負起數學研究的重任,對全區數學教研工作負責,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充分利用我區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寶貴的地方教育資源,蒐集、整理高中數學教學、大學聯考複習的有關資訊資料,及時共享教育資源。結合我區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團隊優秀教師在全區教研活動時上示範課,刪減教輔資料中不適合學生做的題目、命制大學聯考模擬試卷、研究大學聯考最新成果等工作。

3.繼續完善課時標準的編寫工作。組織骨幹教師團隊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就分課時學習目標的確定、以及與之對應的檢測題目進行研究。讓高中數學學科課時標準的編寫工作成為教學中的常態。

4.命制試,合理調整試題結構。命題時緊扣近幾年陝西大學聯考數學卷的真題模板,挖掘教材,以課本題目為來源,進行改編,創造新題。把握難度,關注區分度,適度綜合,減少運算量,逐步完善試題,使試題的佈局科學合理。

5.做好大學聯考數學試題的研究工作。召開高三年級數學復課研討會,分析今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總結經驗,提出復課計劃,為20xx屆高三的復課工作做準備。

6.競賽工作。組織落實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輔導培訓工作,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區高中數學聯賽的成績取得較大的進步。

7.“高中學生數學手抄報比賽”活動。為了培養學生複習小結的習慣,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決定以章節小結為主要內容,讓學生歸納、整理學過的知識,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現出來。

8.堅持去石油中學、金臺高中參加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瞭解學校教研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

9.研究高中數學學科教師基本功比賽的內容、方式,給學校及學區開展基本功比賽提供參考。

10.繼續充實學科主頁的資源。上傳全國各地大學聯考數學試題及答案、期中期末檢測題及答案,學校老師的優秀案例、課件及反思,高三市一檢、期中期末檢測數學試卷閱卷分析。學習《中國教育報》電子版、《中國教師報》電子版、中國課改新聞網、《中學數學教學參考》雜誌等上面的文章,轉載、摘錄相關內容上傳到部落格,做到資源共享。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

1、開學工作檢查

2、上學期各年級質量分析

3、高中數學學科聯校教研

4、組織20xx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陝西賽區決賽的報名工作

十月

1、命制高二數學必修5檢測題,高一數學必修1檢測題

2、上傳導學案

3、高中數學學科聯校教研

十一月

1、高三年級會考閱卷、閱卡、輸分相關工作

2、高中期會考試相關工作

3、開展“高中學生數學手抄報比賽”活動

4、高中數學學科聯校教研

十二月

1、高中數學學科聯校教研

2、命制高二數學理科選修2-1和文科選修1-1檢測題,高一數學必修2檢測題

一月

1、高三“市一檢”閱卷、閱卡、輸分相關工作

2、高中期末質量檢測閱卷、閱卡

3、期末總結

學科工作計劃 篇10

七年級是起始階段年級,最大特點是:好動,好講,比較浮誇。七年級(1)、(5)班課堂比較活躍,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著老師思路轉,但有個別學生問題回答完畢後就會跑調,放出去就收不回來。

七年級(7)班上課紀律較好,但思維不夠活躍。所以這個年級主要抓常規工作。教材簡析本學年講授第一冊中國歷史,主要以課為單位,第一冊中國歷史敘述我國遠古至南北朝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其中有*的為彈性課,不做統一要求,可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掌握。其餘課時除每單元安排一節活動課外,可靈活掌握,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目標七年級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增強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重點工作及措施重點工作:

1、抓好起始年級的常規教育,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深化對《歷史教學大綱》及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3、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把資訊科技與課堂激趣有效整合。

4、組織學生參加廣州市中學生戰略戰術知識競賽。

措施:

1、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效率,在教學中貫徹“全面性、系統性、準確性、綜合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楚明白,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影、多媒體,網路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