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社會調查報告範文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社會調查報告範文6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狀況的調查報告 當代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而人們都說大學就是一微型社會,對於每一個大學生來說,我們要漸漸地學會去如何在這樣一個社會中自處,如何展現自己的魅力,迸發光彩。大學校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我們遠離了父母,暫時告別了朋友,親戚,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這使我們在十分懷戀昔日好友的同時又渴望獲得新的友誼。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社會交往能力日趨重要。從大學這個微型社會步入真正的社會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路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一)關於大學生人際關係不適的表現

通過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於人際交往的已佔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佔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睏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由於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係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後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後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裡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開啟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物件,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症。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鬱鬱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髮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型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願意與他人交往,但由於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瞭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願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說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

5、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說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並不簡單,大學校園彙集著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係複雜難處,其中宿舍關係就佔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為人際關係發愁,你說能不鬱悶嗎?

6、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衝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麼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後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彷彿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於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自身對社交能力的認識

(1)據調查顯示,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對於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是有一定的認識的。他們大多數表示,社交能力對個人日後的長足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具備了良好的社交能力,那麼,這個人在以後得事業發展中就會減少許多的阻礙。對於其他人來說,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也能得到較好的解決,處理事情也會比別人輕鬆很多,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也會容易得多。這樣,他們就會比別人擁有跟多成功的機會。

(2) 經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大多數大學生對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同時,他們對自身能力的高低也能有一個較為準確評估。

還有我們通過對部分公司人員的採訪調查得知,從公司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表示不滿意。他們認為社交能力不僅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完成質量,更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風度與神采,對一個人的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那些在大學裡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善於與人打交道的.優秀青年更加容易獲得大公司的青睞。

大學生歷來是備受社會矚目的一個群體,現代社會大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和機遇,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具備應付這種挑戰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在團隊中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工作能力、資訊分析能力等,其中,社交能力應該居於首位。但是據不完全統計,70%以上的大學生都存在社交的困惑,甚至有少數大學生有些一定的社交焦慮和恐懼。因此,大學生必須要提高社交能力。 在人群中,口才好的人定然是有較大吸引力的。如果擁有良好的口才,與人交往起來便會得心應手。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是說話要適時。適量。適度。同時,要好好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練習,例如,辯論賽,課堂發言等等。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和諧之城的和諧樂章

上世紀80年代,承德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是什麼原因使這樣一個既沒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澱,又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新興城市走在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前頭?走進這個新興的城市,一股風清氣正、惠民親商、親水親綠的濃濃和風就會撲面而來。在這裡,你會體驗到那自然環境的清新和市容環境的潔淨的,感受到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幹部隊伍的團結進取、幹群關係的親密融洽和社會環境的安定祥和。你會看到這裡:

形成了以加快發展為主旋律的和諧經濟環境。承德把環境建設也是生產力的理念,貫徹到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居環境、人才基礎、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等方面,構建起了加快發展的制度平臺。

形成了以積極進取為主基調的和諧政治環境。承德按照樹正氣、講團結、謀發展的總要求,著力營造了一個融洽、和諧、進取的政治環境。

形成了以平安穩定為目標的和諧社會環境。承德堅持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發展理念,建設了較為齊全的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健全了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

形成了以繁榮和發展為主題的和諧文化環境。承德重視文化建設,形成了精品文化不斷湧現、文化設施日益完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新局面。

形成了以適宜人居為特色的和諧市容環境。承德以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為城市定位,貫徹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林中的建設理念,建成了藍天、碧水、淨土、綠色、寧靜的特色城市容貌。

和諧從哪裡而來: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保證社會真正長治久安的根本基礎,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推動和諧承德建設不斷走向深入。

以發展促進和諧。承德始終抓住發展這個最大的要務,搶抓機遇、謀劃自己,乘勢而上,快速發展。他們做大了高新技術產業,做旺了會展旅遊經濟。

以基層支撐和諧。沒有基層的和諧,和諧社會就沒有基礎。承德構建和諧社會堅持從基層做起,多幹大多數群眾受益的事,多幹長遠起作用的事。

以機制成就和諧。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機制,是社會有序和諧的保障。承德市堅持用制度管出和諧,靠機制保障和諧,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和諧機制,並接受社會監督。這些機制覆蓋了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成為承德和諧發展的基礎。

以精細提升和諧。沒有精細精緻,精益求精,就形不成和諧完美。承德充分發揚奈米精神,從大局著眼,小處著手,從小事抓起,從細微之處做起,以方方面面的精細,提升整體工作的和諧完美。

縱觀今日的承德,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保證社會真正長治久安的根本基礎,又是一項長期的偉大事業。承德的實踐表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我們的實踐還僅僅是初步的,我們積累的經驗也是不成熟的和不豐富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使命神聖、任重道遠。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不斷解決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矛盾,繼續探索掌握和運用客觀規律,不斷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中國共產黨孜孜追求的美好社會理想就會變成中國最廣大人民生活的幸福現實。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調查時間:XX年**月**-XX年**月**日

調查地點:**鄉村

參與人員:***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大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將自己的孩子留給老人或親戚照看,關於社會調查報告模板。農民的收入雖然提高了,但是孩子卻失去父母的愛,學習無人監督和指導,孩子的教育成了問題。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應該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幫助農村留守兒童。

近年來,農村的農民為了增加收入,丟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雖然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這還是有一些負面影響,如留守兒童問題。

我走訪了**市政府,調查顯示:**市有XX萬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佔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

我到**市正陽縣永興鄉進行了實地調查,總結一下幾點: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問題

由於父母長期在外,監護人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教育幫助不夠。孩子的監護人大多數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他們的文化水平低,孩子在家裡無人輔導。由於老人在家有家務,他們很少或沒有參加家長會,也就無法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所以孩子的文化成績很低。這種趨勢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2、缺乏父母愛,性格心理存在缺陷

由於正常的家庭心理環境的缺失,缺乏父母的愛,使得留守兒童形成了典型的個性特徵和行為缺陷。表現為:任性、鬱悶、敏感、不安、膽怯等。在學校常常表現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嚴重,不能與老師和同學和平共處,調查報告《關於社會調查報告模板》。很多兒童由於無人管理或管理不當而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不利於孩子成長,不利於社會的安定。

3、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面臨拐騙、打架、鬥毆、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由於學校與家庭之間安全紐帶銜接不上,學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留守兒童年幼無知,監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和防範防護能力,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等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4、留守兒童在成長期需要家庭、社會的關愛和引導。目前他們尚處於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階段,缺乏對社會生活事物的準確判斷,沒有父母在身邊交流、教育和疏導,讓他們面臨了更多的疑惑和不安。如:學校尚未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村委會也沒設立外出務工人員花名冊,相關部門對留守兒童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尚未進行政策性的思考等。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原因

1.社會經濟發展,交通改善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工廠增多,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交通便利促進農村勞動力在城鄉之間流動。

2.地區教育差異和教育制度的限制

城鄉隔離的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需在原籍所在地會考、大學聯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問題、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入學無法解決升學考試問題、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使得這些群體的子女在轉學後面臨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

3、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裡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援。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衝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

(三)對問題的建議

1、各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從入學教育、學校建設、戶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進城就學問題,並從根本上杜絕城市學校對流動兒童的歧視性待遇,確保流動兒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政策的落實,解決一些有條件攜帶子女到城市讀書的農村流動父母的後顧之憂。

2、政府要注重發展地方經濟,帶動地方工業發展,為農民創造就業機會,不用外出就業。

3、父母雙方不能全部外出務工,至少有一方留在家鄉撫養子女。

4、政府應該推進教育制度改革,給予農民工子女上學的優惠政策。

5、地區高校應組織學生在寒假和暑假進行愛心活動,進入農村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為他們解決困難。

6、大力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寄宿條件,保證農村外出務工者子女“不但有學上,而且能夠上好學”。堅持政府積極主導、部門分工協作的原則,共同擔負起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重任。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麵??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

一、我們的調查研究:

1、我們在小吃街路旁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國小學校門口的一家小快餐店裡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4、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於“白色汙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6、為了擺脫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路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汙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二、什麼是“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汙染”呢?“白色汙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汙染。“白色汙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汙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四、“白色汙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為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麼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汙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為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汙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汙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定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制止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實踐者:xx

活動天數:14天

活動目的:熟悉農村,體驗生活,通過教學及助學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

報告日期:xx 年7月27日

目錄

實踐報告題目

調查背景

實踐目的

實踐內容

一.教學總結

二.數學總結

三.素質總結

四.心智發展

實踐總結

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艱難求學路.教育體制

調查背景:

根據xx年暑期社會農村調查我們得知:儘管國家已經免除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但是仍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拿不起食宿費而輟學在家務農,每個月僅僅40元錢就能夠幫助一個孩子完成上學夢。

這個暑假我有幸參加這個團隊進行為期14的支教和助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了解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情況。

實踐目的:

熟悉農村,體驗生活,通過教學及助學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對大學裡所學知識進行實踐,以充實暑期生活。

實踐內容:

暑假裡,在三門峽盧氏縣文峪鄉張村國小支教,在其周邊貧困的鄉村展開助學活動。在那裡我度過了忙碌又充實、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我不斷地從內心去學習、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戰勝困難是我不變的目標,成功的喜悅是我永恆的追求。

通過總結,我將自己從暑期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收穫分為以下四項:

  一.教學總結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的心靈很純淨就像一塊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綠蔭。

考慮到他們心智發展程度,我採取了玩與教相結合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我將教學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學時:利用多個遊戲讓孩子瞭解心理學,畢竟心理學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

第二學時:講述若個故事讓孩子從中總結道理,並讓孩子們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學時: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領孩子感恩社會、集體、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學時:教授歌曲《少年強》,激勵孩子尋求夢想,做一個有關理想的遊戲美麗島,幫助孩子確定夢想,給他們鼓勵。

第七、八學時:講述有效的學習方法及怎樣高效率的學習。

因為有孩子們很配合,教學進行的比較順利。孩子們渴望學習、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聰明活潑可愛用來形容他們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了我的專業優勢,把我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裡,鞏固了我的所學,也讓我體會到我儲備知識的不足,回校後要加強學習。

  二.助學總結

盧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它所下屬的鄉自然很貧困。

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直到現在還有人家在窯洞裡度日,家裡的平地很少,一般情況下,戶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裡種地、養孩子。

我走訪的一家情況是這樣的:家裡現有3口人,有父親、姐姐和妹妹,母親因病早逝,家裡背了幾萬元的外債,大姐已婚,二姐外出打工自己還顧不住自己,父親先天右手有殘疾,現又患有腎結石,妹妹上高二,學習成績很棒。

在調查的過程中父親強調說無力供養小女兒上學,想讓她輟學,她死活不答應,還好孩子爭氣,成績總是排名前三。

這樣的家庭在那很常見,儘管家庭貧困,可孩子們學習非常認真。

本著不讓一個孩子輟學的理念,我們會將調查結果反映給我們的學校,以便學校給予相應補助。

  三.素質總結

1.紮實的專業知識。

2.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即俗話說:大家的心要齊。切不可各懷心思,南轅北轍。因為思想指導行動,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統一了,才會真正把支教和助學落實到行動中去。

3.團隊作戰的精神,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

4.強烈的責任感。個人要在團隊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能。一旦發生問題,千萬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如果缺乏這點,那團隊將無法凝聚,也就更加談不上發揮超強戰鬥力了。

作為一名學生幹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會努力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強協調能力,使自己不斷進步。

  四.心智發展

兩週的實習中,我同樣在心智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穫:

1. 正確對待挫折

實習中遇到很多不順利的事情,何去何從?古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經過實習進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樹立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自己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學會了自我寬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懷坦蕩,情緒樂觀,發奮圖強。善於化壓力為動力,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以求身心的輕鬆,重新爭取成功,從而讓目光面向未來。

2. 更加重視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很多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做事情也變得簡單、輕鬆和高效。

3.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1)注意領導的指示,認真領悟其中的意思.要認真仔細的領會判斷,學會察言觀色.同時面對多個領導時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對領導要熱情,要多關心領導。

2)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重要,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管閒事。

3)對工作認真負責,對領導熱情外,對來訪人員也要好,要一視同仁.對領導熱情是為了自己,對其他人好是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義。

4) 不要貪小便宜.儘量不要讓單位的公共裝置私人化。

5)要熱情大方,要處理好和同事關係,那對於自己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領導的關係更加重要。

4. 自學能力很重要

在實習中認識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剛開始一段時間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實踐經驗不足,不會運用。但漸漸認識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大學裡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非常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點知識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動腦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實踐總結

暑假的實習工作不僅是對我歸納、整理、分析、總結和動手能力的一次提高,更是對我思想上的一次洗禮。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如果我們在大學裡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一個本科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基本任務的能力與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與實習的真正目的。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對我今後走向社會祈禱了一個橋樑的作用,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向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的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的規章制度,與人文明相處等一些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會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是我們初涉社會的開端,邁向殘酷而美好的未來。我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我要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不斷奮鬥和前進。那段日子裡我所體驗到的一切一生我也不會忘記。希望那裡的孩子能好好上學,我們會及時把收集的資料交給學校。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xx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隨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00畝,230戶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裡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裡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裡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裡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裡的領導介紹,村裡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專案時,村裡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裡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專案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國小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裡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裡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會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裡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裡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裡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裡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裡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裡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裡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裡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援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