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調查報告(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9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調查報告(14篇)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

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中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七年級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問卷

三、調查分析:

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8 不合理飲食

12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係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面對21世紀視覺危機的挑戰,我們要勇於接受挑戰,戰勝敵人!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目的

當前現代化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而且許多人養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往往無暇顧及早餐。特別是上班族,吃早餐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是很重要,便形成了“早餐馬虎、午餐湊合、晚餐豐富”的飲食方式。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健康都有著重要影響,早餐並非是“可吃可不吃”。

這幾年來社會上一直在宣傳科學飲食,關愛健康,那麼早餐問題有沒有很好被重視呢?因此我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瞭解現代人的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並提出好的建議,使中學生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二、認識

忽視早餐的危害

1、反應遲鈍,工作效率低。早餐是大腦活動的能量之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糖。人早晨起床後,大腦與肌肉等器官和組織消耗糖(即血糖),於是血糖水平會下降。這時如果不進餐或進食低質早餐,體內就沒有足夠的血糖可供消耗,人體會感到倦怠、疲勞、暴躁、易怒,思維無法集中,精神不振,頭暈眼花等不適,影響人們的工作的學習。

2、特別對青少年的生長髮育有重要影響。青少年的生長髮育正需要提供合理營養,如果不吃早餐急忙去上學,容易在九、十點左右產生飢餓感,出現頭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面色蒼白、出冷汗、昏厥等症狀,不但學習效果不好,而且直接影響生長髮育。

3、容易發胖。要控制體重或減肥,就必須一日三次規律進餐,不要認為不吃早餐就可以少吸收熱量而減肥,根據營養學家們的證實;早餐的食物是一天中最不容易轉變成脂肪的食物。如果每天不吃早餐只會使中餐、晚餐吃得更多。日本的相撲選手,就是不吃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而肥胖的。

4、誘發便祕。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即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此已往,就可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而產生便祕。

5、十二指腸潰瘍的禍根。人體在睡眠狀態下,胃仍在少量分泌胃酸,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胃酸沒有食物去中和,就可能因過多而導致十二指腸潰瘍。

6、滋生營養不良。眾所周知,人體所需營養素有40多種,這些營養素必須由多種食物提供。我國營養學家認為滿足身體營養素的需要每天攝取的食物至少要20種以上,很多食物要靠早餐攝取,所以不吃早餐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或營養不良。

7、促使膽囊結石。夜間空腹時間長的人,膽汁分泌就減少,膽汁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膽酸含量減少,膽固醇就容易在膽囊中沉積。若長期不吃早餐,膽酸分泌減少,體內膽固醇過高時,更易在膽囊內瀦留、沉澱而形成結石。

三、方法

1、我們設計併發放了100份早餐情況調查問卷,對吉林市第五中學部分七年級學生髮進行了調查,其中收回問卷100份,有效問卷為100份。

2、統計分析調查問卷,總結結論,並提出建議。

四、調查分析

1.調查早餐情況調查問卷統計

問題1、你吃早餐嗎?

統計:A.天天吃(65%)B.不吃(3%)C.很少吃(14%) D.經常吃(18%) 問題2、你的早餐一般在哪裡吃?

統計:A.家裡(59%)B.路邊攤(7%)C.小吃店(21%) D.其它(13%) 問題3、你通常早餐會吃什麼?(多選)

統計:A.牛奶(39%) B.雞蛋(16%) C.麵包蛋糕(32%) D.饅頭(20%) E.粥 (62%) F.米飯(8%) G.其它(17%)

問題4、你的早餐花費?

統計:A.1-1.5元(30%) B.1.5-2元(40%) C.2元以上(30%) 問題5、你不吃早餐的原因?

統計:A.沒時間(74%)B.沒食慾(6%)C.麻煩(4%)D.無所謂(16%) 問題6、你認為不吃早餐是否對健康有影響?

統計:A.是(97%) B.否(3%)

問題7、你認為不吃早餐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多選)

統計:A.生長髮育(41%)B.學習工作(49%)C.營養攝入(74%)D.其它(16%) 問題8、你對早餐有什麼要求?(多選)

統計:A.營養豐富(53%) B.乾淨衛生(62%) C.口感良好(32%)

D.方便快捷(37%) E.沒要求(3%)

2.分析

我國長期以來就有輕視早餐的陋習,形成了不合理的.早餐習慣和早餐結構。營養食品專家認為,良好的飲食行為對人的身體、智力發育和健康起著極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人一天的學習工作都有著重要影響。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於科學飲食已經有了很好的意識,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

⑴ 65%的人天天吃早餐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可以欣喜的發現,不吃早餐或很少吃早餐的人只佔到了17%,天天吃早餐的佔到了65%,經常吃早餐的佔到了18%,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結果,說明早餐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愛越來越受到重視。

⑵ 不吃早餐的原因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4%的人是因為沒有時間而不吃早餐,沒有食慾的佔6%,怕麻煩的佔4%,還有16%的人認為無所謂。那麼早餐真的吃不吃都無所謂呢?世界著名營養學家M·雷恩博士認為:“大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早上吃什麼。”長期不吃早餐,人的體能和智慧自然會大打折扣,必然會直接影響身體生長和智力發育。

⑶ 早餐的質量

在調查中,有65%的人天天吃早餐,有18%的人經常吃早餐,那麼他們的早餐質量怎麼樣呢?根據統計,我們可以發現:62%的人以粥為主,堅持喝牛奶的佔39%,吃雞蛋的佔16%,吃麵包蛋糕的佔32%,饅頭佔20%,第2/6頁

最後是米飯。

以上的資料與專家制定的科學早餐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質量不是很 高。早餐的質量一定要好,這樣人們才有充沛精力去學習、工作。專家觀點:最好的早餐≈“糧穀類食物+蛋奶”

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早餐型別與智力發育的關係進行研究發現, 吃高蛋白質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說明,早餐對於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處在生長髮育關鍵階段的少年兒童,不但要按時吃早餐,同時還要注意早餐的質量。

(4)早餐的花費

調查顯示,人們對於早餐的花費一般都很節約,花費在1-1.5元的佔30%,1.5-2元的佔40%,2元以上的佔30%。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非常重要的。對早餐的節約,甚至不吃早餐省錢的做法十分有害,忽略早餐會造成營養不良,精力不足,長時間空腹上班或上課,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利於身體健康。早餐的花費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儘可能吃得科學合理而營養些。

(5)應該吃什麼樣的早餐

在調查中,認為早餐應該營養豐富的佔53%,乾淨衛生的佔62%,口感良好的佔32%,方便快捷的佔37%,還有3%的人認為無所謂。 從這些資料中我們發現,當代人對早餐更注重營養和衛生,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現象。這次調查我們還發現有59%的人在家裡用早餐,21%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提出問題

在人才濟濟的當今社會,具備健康的體魄是極為的。大城市的發展,高樓聳立,大街小巷橫穿各處,人們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人們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會兒,放鬆身心。中學生的近視日趨嚴重。在班級上,同學都戴著眼鏡,對於中學生的視力情況,我對河北省邢臺市育才中學國中二年級6班的同學做了一次關於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使認識到中學生患近視的嚴重性。提出倡議,向同學們傳達近視的危害,從而使學生們認識到要地保護眼睛。

三、調查過程

1.文獻研究法

(1)什麼是近視?

我們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結構是由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虹膜等幾大部分組成。管線經過晶狀體成像於視網膜上,在經過視神經把資訊傳入大腦,產生視覺,於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體,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近視眼是視力缺陷的一種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近視是由於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膜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折光力過強,使進入進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網膜上而落在網膜的'前面。

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由於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它是原來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光線發散後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

(2)國中生視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環境是近視的主要因素,眼睛過度疲勞和不用眼,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功能逐漸衰退而遭破壞。現在問題的是學生課桌椅不規範,未能按年級、個體差異配置,不便於學生養成的坐姿。教室採光不好也易學生近視。此外,長接觸熒光物體,如電視、電腦等,學生視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說不良的學習環境嚴重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其次,不參加體育鍛煉,體質較差也不可,從網上搜查的資料中:體學生近視率小於普通高校,僅為四分。與體育專業學生課業負擔較輕,另一,也與體育專業學生喜愛運動、體質好。普通學校女生比男生不愛運動,也女生近視率高於男生的。

再次,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也會近視。的臨床資料及動物試驗說明:近視眼的與機體鈣、鉻等微量元素。甜食為酸性食物,一消耗體內的鈣元素,另一升高血糖,晶體滲透壓,是近視眼的又一禍根。

2.對育才中學周圍的“眼動力眼鏡店”做一次採訪。

問:來配近視眼鏡以哪些人居多?

答:學生人數最多,是國中生。

問:學生中近視度數為多少?

答:在100-200度居多。

問:近視了不配戴眼鏡視力會越來越深嗎?

答:這要看保護的情況。有些學生真性近視,只要保護,預防,是問題的。

但近視已超過200度,如不戴眼鏡,了學習,還近視的度數,是很不好的。總之,不管近視,保護眼睛要的。

問:近視產生原因?

答:中學生近視產生的原因是:

1、閱讀和寫字姿勢不;

2、閱讀和寫字時不注意光線的強弱;

3、生活和學習制度不健全;

4、先天的因素。

問:配戴眼鏡的常識是?

答:配眼鏡前應作散瞳驗光,確診為近視眼;配戴的眼鏡,應該是度數合適的眼鏡,度數不要過深或過淺;配戴眼鏡後,仍然要注意用眼衛生,防止。要檢查視力,如有視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鏡。

問:能為中學生近視提些建議嗎?

答:用眼要衛生;有近視要配眼鏡;多看綠色,看遠處以調節眼睛。預防近視眼,最後要“三要”和“四不看”。

3.派發問卷,對學生簡要採訪

為了進一步瞭解國中學生的視力情況,對邢臺市育才中學八年級年級6班的65名中學生了問卷調查和簡要採訪。詳細的問卷內容如下:

四、調查結果分析

經過我的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如下:

據統計,本次調查當中,有63.08%的同學是近視階段的,超過了總人數的二分之一。

2.近視年數

圖中資訊的分別佔23.1%和17.2%。這說明呢?一,國中升高中給學校及學生帶來的,嚴重中學生不健康用眼;另一,學生健康用眼的意識,自覺養成的習慣。的看,學校及學生對健康用眼的意識不強。

於肉食的23。飲食習慣近視的直接原因,但也屬原因。比如說胡蘿蔔素,維生素A,B2,就會使眼睛容易疲勞,從而近視。,要多吃維生素A,B2,含胡蘿蔔素較多的食物,如牛奶,動物肝臟,雞蛋,花生,胡蘿蔔,蔬菜等。,但看書也看的,這裡的並非指書的類別,而是指看書時的姿勢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則。所謂:“二要”是指眼睛和書本距離要一市尺,和連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向遠處眺望一會,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線淺暗和陽光下看書和不要躺在床上看。可是資料顯示,學生平時看書離書面較近和躺在床上看書的就佔所調查學生的466.3%。雖然勤奮是好的,但成績而損害眼睛的話,是很可惜。

學生僅有近9%,還算可觀。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 調查時間:20xx年8月

二、 調查地點:xx市各大超市

三、 調查物件:各超市店長及消費者

四、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

五、 調查小組:xx

 六、調查小結:

(一)經營者部分

1. 規模比較:調查的幾家超市中25%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為普通綜合型超市,25%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較:100%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考察,具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經營策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

①地理位置:25%處於交通要道,25%在居民區附近,50%商業區附近。

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儲物部和自動儲物櫃,50%只有人工儲物部。75%有休息長凳,25%無休息長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內有音響裝置,有購物音樂。100%有清晰的購物區招牌。75%購物裝置單一,25%有多種類的購物籃、購物車,方便各類消費者。

③服務:100%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察。75%注重責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綜合型超市),25%注重導購力(大型超市),50%注重親和力(小型和普通綜合型超市),0%注重資訊素養。

④宣傳:75%利用報刊式廣告宣傳過,25%沒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機的影響:

①營業額:50%下降(普通綜合型超市),50%不變。

②下降的原因:100%認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閒娛樂用品銷量下降。

③不變原因:100%認為良好的信譽使得消費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願意選擇他們。

④採取的`促銷手段:100%特價商品,25%購物贈禮或抽獎(大型超市),50%提供貴賓卡會員卡來刺激消費(普通綜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綜上所述,由於大型超市貨物種類齊全,可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小型超市貼近人民生活,經營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強。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並不大。而普通綜合型超市沒有主要銷售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均衡盈虧。對於金融危機,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的狀況,商家都選擇價格為主的促銷手段來吸引顧客,基礎雄厚的大型超市會有購物贈禮或抽獎的輔助手段來刺激消費,為其增光不少。

這裡特別要提的是發放貴賓卡和會員卡的促銷手段(尤其是團購),這樣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費群體,這個固定的消費群體,可以成為商場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進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庫存量,增加流動資金使用量,算是不錯的促銷手段。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小型超市加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適時的搞一些購物活動;普通綜合型超市可以在這段時間突出糧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注重宣傳,增加固定消費群體數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員的態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應注意培養店員的資訊素養,把握消費者心理,這會增強超市的運營效果.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目的:

1、 瞭解現階段中學生的職業理想的狀況;

2、 瞭解現階段學校在關於中學生職業教育方面的努力和不足;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共發放215份問卷,收回的實際有效問卷數是190份)。

樣本範圍:

高一學生

調查資料分析:

中學時期是學生們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職業理想孕育的關鍵時期。理想的職業選擇,不僅是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個人謀生的需要,也是把個人價值的實現和滿足社會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和諧社會發展目標的需要。

那麼當下中學學生的職業理想現狀究竟如何呢?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整體表現是浮躁好動,學習目的不清,職業理想不明,不知為何讀書。或者即使有理想,也很短淺,且不牢固,一般是功利性的、從眾性的或父母要求的,沒有根據自身特點確定學習目標,昏昏然的情況突出。

其實,中學階段正好處在職業的預備期,由於年齡、知識與身心發展水平的關係,思想還不成熟,他們尚缺乏明確的奮鬥目標,其職業理想的內容會因時因地因事的不同而變化。在問到是否有長遠的`職業理想時,回答“我有目標,但不止一個”和“有一些考慮,但不確定將來做什麼”的比例分別達到40。77%和42。73% ,而回答“我的目標很明確,只有一個”的僅有12。07%。中學生的理想缺乏永續性和堅定性,中學生對自己今後最適合從事何種職業,回答“分析過,但不太確定”的最多佔60。96%的比例。中學生對於自己實現職業理想的信心度,回答“90%以上”的只有7。81%,回答“50%” 的最多為49。28%。

根據我對一些學生和老師的近距離了解,多數學生對職業理想的思考是比較混沌的,或者說是沒有責任型的,職業理想對他們來說並沒有起點或者目標的意義。有的學生曾想過有關職業的問題,實際上,也僅僅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想象,對於他們來說,最眼前的學業才是他們所應該關注的。我不禁想起了資深顧問式培訓專家倪砥說過的一句話:錯就錯在不知要到那裡去。試想,用三十年的時間,有哪一種合理的目標達不到呢,怕就怕南轅北轍。這種盲目性要持續多久,而我們的學生究竟要往哪裡去?

撇開上面“有沒有”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的問題。當前中學生職業理想的特點是尋求“ 鐵飯碗”,追求“高層次” 。這是社會上“ 大學聯考熱” 、“ 文憑熱” 的集中反映。高中畢業生有的只希望走進高等學校, 不多計較什麼學校、什麼系科, 只求有文憑, 不愁無職業; 有的希望能進重點大學、名牌大學, 所選系科要屬“熱門” 、“ 尖端” , 畢業後能得到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較好的工作單位、工作地點。並且,在這種傳統教育下,升學率是學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視了學生髮展的長遠需要。現代社會的現狀是高度資訊化、科技化、多元化,社會發展一日千里,傳統的三百六十行其實早已被打破。據統計,全國現有一萬多種職業,新職業仍在不斷湧現。閉目塞聽就不可能得到發展的機會。中學階段是學生吸收外在資訊,定下生長基點的緊要時期,在新的形勢下,非常緊要的讓學生了解社會發展狀況,瞭解世界形勢,開拓視野,這樣學生才會有較高的人生起點和更高的人生標準。而對於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更是起著目標性的啟示作用。 而相當多的中學生對於將來所學專業、社會相關職業工種及職業生涯規劃瞭解不多。在問到“你對將來所學專業及社會上相關的各種職業工種的瞭解程度”時,回答“瞭解不多”和“很不瞭解”的人數合計達到37。86%,遠多於回答“瞭解”和“很瞭解”的人數。同樣對於職業生涯規劃“沒聽說過”的比例也高達59。51%。

中學生了解職業相關知識的渠道很少來自學校。中學生對將來所學專業及社會上相關的各種職業工種的知識瞭解最主要來自父母親友的生活言談和電視媒體的廣播合計達60。44%,而來自學校老師的僅佔8。98%。。大多數學校並未開設職業指導課程。這,是大遺憾。

建議和措施:

加強職業指導教育,對於中學生正確樹立職業理想,合理定位人生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從普通中學開始強化職業指導教育,增加對職業工種的瞭解,加強就業形勢教育,瞭解社會環境,因勢利導,糾正一些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迷茫盲從的思想意識,正確定位職業理想。

要加強對學生的升學指導。多數中學生眼往升大學方面盯, 他們已選定大學文科或理科為主攻方向, 並做出一定的努力, 但也存在只有“ 讀大學才有出息” 的思思意識。每年能考上大學的僅少數人, 大多數學主上不了大學。因此, 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升學動機和目的, 引導他們把學業理想。 國家的利益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考慮並統一起來。 “一些地方政府習慣於用升學率評價當地教育工作和學校辦學水平,實際上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獎懲機制,極大加重了學校和校長、教師的負擔,社會輿論熱衷於炒作‘大學聯考狀元’和升學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出現學校減負、家長加負的的現象,結果是活了市場,累了家長,苦了孩子,擾亂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普通中學必須徹底從圍著“考試指揮棒”組織教學轉變成為學生實現職業理想和人生值提供教育服務的高度。

總結:

有一首抒情詩中說,“理想,有雄鷹的理想,有母雞的理想。雄鷹渴望搏擊萬里風雲,母雞滿足於穀糠一兩”。就同一職業來講,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中學生正值富於幻想,樹立理想,建立人生基點的最佳時期,職業理想教育更成為當代中學生潛在的強烈需求。 梁啟超先生所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學校的職業理想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定任重道遠,只有不斷完善不斷創新和落實到位才能夠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召喚。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問題

中學生的消費與消費觀雖已漸漸獨立,但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於中學生所處於的年齡階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學生的消費漸趨自主,但其經濟又不能獨立,學校應對學生加強教育,努力宣傳樸素的生活作風,引導適度的消費,健康的消費,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不能一味縱容,把握好度。社會也應對消費歪風與不正常的輿論進行糾正,規範中學生消費及消費觀,使中學生消費走入正軌。此項調查是對海棠中學八年級學生的消費情況,從而能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問題。

二、調查範圍

海棠中學八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法及時間

進行隨機抽樣方式對海棠中學的100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問卷調查100份,有效問卷94份,完成率達到94%,時間為12月16日。

四、調查分析

調查男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女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5.32%

分析調查統計如下表

(一)國中生零花錢的情況

調查資料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86.17%,沒有零用錢的學生僅佔13.83%。國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5.96% ,50-10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 %,100-15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32 %,150元以上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 %。那麼中學生們的零用錢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8.72%;其次來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6.20%;自己打工而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4.89%。其他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儉用,孩子那裡總是應用盡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前總會在他們兜裡放上幾元錢,給孩子買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在孩子出門玩耍時也會給孩子準備一些花費,這些零花錢也是家長對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只有極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用什麼零用錢了。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少數的家庭。所以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有零花錢,但是國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國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國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大多數的家長還是比較疼愛孩子的,不忍心讓他們受苦。

(二)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情況

(1)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

調查資料顯示:雖然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這些零用錢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4.89%,自己花去的佔了被調查總數54.26%,跟父母一起消費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39.36%,其它的情況也佔了30.85%,只要他們想要一般都會給的,那麼他們都消費到那裡去呢?

(2)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調查結果顯示:零用錢用來購買書籍的學生人數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8.30%;進行儲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7.66%;買零食、飲料等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9.36%,這3類用途的中選率明顯高於其他用途。而玩遊戲(包括一些家庭用電腦遊戲)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體育運動花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8.08%用自己零用錢買衣服的(包括服裝和鞋類) 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9.15%。大多數的家長認為書籍是學生成長的精神養分,現在的文化書市也較為繁榮,課外的,課內的;娛樂性的,電腦知識類的;趣味愛好類的,文學小說類的,等等書籍在圖書市場上都能買到,所以家長對於孩子購買書籍也持贊成態度,總希望孩子能多長知識,所以書籍消費成了學生零用錢的一大消費方向。他們購買的書籍大部分是報刊雜誌、接著是漫畫書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3.60%、34.04%。大多數中學生們都把自己的零用錢用在了購書上,這實際上是中學生們對於文化消費的一種表現,許多青少年們朋友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渴望,因此許多青少年通過各種各樣的書籍來填充自己的業餘生活和精神需要,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三)、中學生的消費風格及消費觀

現在的學生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市場經濟已經使得消費領域無孔不入。無直接經濟來源的學生也成了許多商家的目標群體。可是中學生在父母的監督下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肆意揮霍只佔了1.06%,看到合適的就買,相信自己的眼力佔了37.23%,能省就省的佔了36.17%,做好消費計劃也佔了32.97%,現在學生經濟正在迅速發展:雜貨店、文具店、書店、網咖、小吃攤、電腦遊戲光碟店等等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市區一些商業街上也開出青少年用品專賣店,無疑都是瞄準青少年學生這一消費群體,不少知名運動品牌也把這一群體作為重點消費物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消費市場上也在進一步啟動。但是中學生在購買也會開始考慮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0.63%,沒什麼看法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8.7%,不應該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1.70%,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45,他們同樣要考慮商品的用途及價格它們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裝和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他們接著要考慮的因素分別佔了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8.80%,現在他們購買時看到合適就買,必要時才買,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5.11%,接著才是喜歡才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6%,求異心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這可以證明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不會盲目的消費。

中學生的情感的調查報告

中學生的情感,在國小生已有的發展水平上,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和教育的要求,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在幾個主要方面增添了新的色彩。

(1)充滿熱情,富有朝氣。

(2)情感的兩極性明顯。

(3)情感內容不斷豐富。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已由學習活動和集體生活擴充套件到了更多的領域,如對鑽研自然科學,參加社會活動的體驗;對人與人的關係,對友誼和初戀的體驗;對個人前途和祖國未來的體驗等。

(4)情感的深刻性不斷增加。中學生已能克服國小生體驗的具體性、表面性,開始從事物的本質方面產生體驗,形成內部深刻的情感。整個中學時期,情感內容的社會性不斷地深刻化。

(5)情感的穩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學生的情感比國小生要穩定得多。一旦對某門學科或某項活動有了愛好,就能達到迷戀的程度;一旦和某個同學建立了友誼,可以達到“牢不可破”的程度。這些都表明,中學生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和世界觀的逐步形成,情感傾向日趨定型,同時由於調節、控制能力逐步增強,到高中階段情感的表露開始帶有文飾的、內隱的、曲折的性質。

(6)情感的效能也明顯增強,即情感對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激勵作用顯得愈益明顯和重要了。

觀察中可以看到,中學生喜歡唱、哼歌曲,喜歡寫詩、吟詩,遇到喜事往往歡呼跳躍,手舞足蹈。有人曾作過一次調查,普通中學的國中生愛唱歌的佔86%,喜歡吟詩的佔34.8%;高中生愛唱歌的佔78.2%,喜歡吟詩的佔48%。可見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強烈,並善於表達感情,與成人相比,顯示出他們生動活潑、富有朝氣。

中學生對國家、社會充滿熱情,在關於國家前途態度的問卷中可以看出,不論是國中生還是高中生,抱著悲觀態度的只佔20%左右,而抱有樂觀態度的則佔50%以上。中學生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他們往往是英雄事業、英雄行為的熱烈追求者。有人採用問卷法,對目前中學生作調查,結果見可見,教師和家長,用英雄業績引導,有的放矢並講究實效地教育中學生,這是符合中學生情感發展的特點和他們健康成長的規律。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各方面迅速發展的時期。在社會各種關係和因素的作用下,中學生各種各樣的需要日益增長。這種不斷增長的個體需要時而受到社會的認可而得到滿足,時而受到社會的否定而難以實現,這就是中學生髮生複雜的、搖擺不定的強烈情感的主要來源和根據。另外,由於青春發育期性腺功能顯現,性激素的分泌會通過反饋增強下丘腦部位的興奮性,使下丘腦神經過程總的趨勢表現出興奮性的亢進,這就與大腦皮質原有的調節、控制能力發生矛盾,使大腦皮質與皮下中樞暫時失去平衡,這種狀況可能是中學生情感兩級性明顯的生理原因。教師和家長要注意這種兩極性情感的變化,逐步使中學生的感情符合社會需要,使他們的情感既熱烈又有社會意義與價值。

整個中學時期,學生的智力和意識不斷髮展,漸漸形成許多新觀念、新觀點,這些與不斷增長的高階社會需要相聯絡,就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而且隨著年級升高,社會性情感增強,有人曾有目的`地觀察過兩個國中班和兩個高中班學生需要受挫時情感的變化。學校在一星期前為學生訂了星期日的電影票,學生盼了一星期,到星期六突然接到通知:為參加麥收,部分學生要在星期日參加勞動。儘管學校作了動員,但放棄看電影而投入勞動的兩個八年級班與兩個高一班的學生情感的變化是不一樣的,調查統計中學生的情感儘管兩極性明顯,但還是逐漸趨於穩定的。他們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逐漸提高。國中生對自己情感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相對要差些,波動性明顯,往往還不善於使自己的情感受時間、地點、場合等條件的支配,剋制自己的情感表現。高中生的控制能力則隨著知識、智力的發展,意志力和個性意識傾向性的發展而提高,並逐漸地與前途、理想交織在一起,顯得比較穩定、持久和善於自我控制與調節。但是,高中生的激情在一定場合仍表現得比較明顯。教師和家長要培養中學生的挫折耐力,使他們學會調節情感的本領。挫折耐力就是對挫折情境的預料和對挫折的抵抗能力。情緒、情感是能夠意識到並受思想意識的調節的,但人在受挫折的時候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理智降低,做出不該做的事。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情況,就要引導中學生加強道德意識和樂觀主義修養。同時增強挫折耐力,學會對複雜的事情進行全面分析。對挫折的情境做好預見性的思想準備,一旦出現挫折,會冷靜分析挫折的內外因而採取恰當的行為,並學會在激怒、苦悶的情況下進行情感的自我調節。國中生儘管不像兒童那樣掩蓋不了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極力使自己的情感不外露,但由於調節、控制能力較差,情感仍容易外露,出現一時激動的情況。高中生在這方面就開始帶有文飾的、內隱的、曲折的性質了。他們能夠根據一定條件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形成外部表情與內心體驗的不一致性。因此,教師和家長要逐步瞭解和掌握中學生情感穩定性的變化,不能僅僅以他們的表情作為判定其思想感情的依據,而應該綜合一段時間的全部表現及其個性的特點,經過深入細緻的分析,作出結論,這樣才比較可靠。

隨著年齡的增加,中學生的自尊心越來越強。為了使中學生形成健康的集體情感與個性因素,教師和家長應該注意中學生集體主義行為修養的培養,如謙虛、謹慎、正直、直率、與人為善、真摯相處並能對付各種各樣的變化,以提高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和形成正常的同志式的關係。有人曾對500名犯罪青年和500名一般青年作過“什麼時候結交朋友最多”的調查,發現兩組青年都是在中學交朋友最多,調查資料表明,在500名一般青年中間,遇到問題時,有19.5%的被試寧肯“向朋友傾吐”,而不願意和父母商量。因此在中學時期,他們往往把互相真誠、坦白、親密當成友誼的宗旨。

中學生的朋友大多數是相同或相似年齡的同性別的同學。中學生在結交朋友的個數、依戀程度、友誼交往的內容及穩定性都是有差異的。總之,中學生的友誼感在迅速地發展著,健康而真摯的友誼是中學生之間互相促進、互相幫助的動力。但是,如果引導不好,就會發展成為江湖義氣,導致拉幫結派,甚至於違法犯罪。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注意中學生這方面情感的變化,如果發現他們產生這種情感,要因勢利導,把這種情感逐步引導到正常友誼和集體榮譽方面來,使它成為維護良好的集體榮譽與同志友誼的基礎。

中學生的性意識與嚮往性愛情的問題是十分複雜的,既有年齡的差別,又有性別的差異;既有一般傾向,又的特殊的情況。據我國心理學工作者調查,一般地說,80%以上的國中生和半數以上的高中生,對兩性戀愛還很朦朧,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極少數的國中生和20—30%的高中生已經瞭解如何談情說愛,但出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正確教育,還不致把這種念頭付諸行動;也有10%上下的中學生,主要是高中生,從嚮往到見諸行動,並過早出現初戀或有兩性關係上的越軌行為。教師和家長,必須要摸清底細,心中有數,區別情況,分別對待。對過早戀愛的中學生,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使他們懂得其害處,教育他們將精力放在求知識、學本領上,並讓他們懂得在兩性問題上應有的道德觀。對於那些為了獵奇或從異性中尋快樂的行為,不僅要講清道理,而且還要從道德觀念上讓他們嚴肅地認識這些問題。

中學階段是道德感逐步穩定和成熟的時期,愛國主義情感、勞動情感、社會公德情感等等,都要到中學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才深刻化,併為中學生的世界觀從萌芽到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礎。道德感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的重要任務。

中學生的理智感,主要指求知慾的擴充套件和加深。求知慾表現在學習活動上,是指對學習的興趣,對疑難問題的好奇心和追求解決問題的體驗等方面。有人研究了目前國內中學生的求知慾,發現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目前中學生求知慾的趨勢。

心理學工作者曾以學生對作業態度為指標,研究了1200名中學生的求知慾。中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有八種,可以歸納為三類:第一類,常常刻苦鑽研到深夜;遇到不會的問題,非做出不可;有做不出的題目時,總要反覆看幾遍,最後獨立思考去完成。第二類,邊做邊玩(或聽廣播、看電視);有不會做的題目就抄別人的;遇到難題就去問別人。第三類,不想做作業;不會做就將作業扔到一邊去。調查結果表明,第二類的被試最多(45.2%),第一類的被試幾乎接近於第二類(42%),第三類的被試只佔少數(12.8%)。從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學生的求知慾,儘管總的發展趨勢是好的,但其積極性還不算太高,有待於培養。

中學生美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繪畫、音樂、舞蹈、閱讀文藝作品等活動中發民兵了美感;二是對人的外貌也產生了一定審美體驗。中學生在文藝活動中的美感,一般地說,更多地指向作品的內容,很少注意作品的藝術評價;更多地指向具體事實情節,很少注意藝術形式。這一點可以從對500名中學生“最喜歡”閱讀什麼書的調查資料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說明。

因此,進一步培養中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力,發展他們的美感,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責任之一。

中學階段開始,由於性意識的萌芽與發展,中學生逐步產生對自己和對別人外貌方面的審美體驗。他們注意自己的外貌,喜歡受到好評。有的中學生開始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安,例如,女生擔心發胖,男生顧慮長得矮,臉上長瘡等等;有一定生理缺陷的中學生,開始產生為缺陷而痙的體驗。也是從這個階段起,中學生對自己形象的美比較重視,注意穿著打扮和儀表風度。對自己的形象產生新的情感,注意外貌,這是從中學階段起,整個少年期和青年期較突出的心理特點。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這樣折心理特點為,加強對他們傳授有關的生理解剖知識,並進行美育教育(儀表美、心靈美的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引導中學生將主要精力投入於學習,並健康地成長)。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實際的作文教學狀況,卻始終不盡如人意。作文成了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害怕、厭惡寫作文”是學生的普遍心理現象。據我在本班中作的口頭調查中:很怕、有點怕寫作文的高達80%,對他們而言,寫作文是件苦差事,為了交差,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湊字數。正是由於這種心理定式,從一開始就制約了學生的思維,因而作文的恐懼心理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必定不佳。經統計分析,學生的作文問題大體可分為如下幾種:

一、篇幅短小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瘳瘳數語,幾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雖然說清了,語句也通順,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細節作細緻地描繪。就好像一幅畫,只有輪廓,沒有血肉,所以總也豐滿不起來。

二、缺乏真情實感

有的學生景物也描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寫得很清楚,但讀起來乾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潤。也不能在作文中體現作者的價值取向和主觀立場,好像只是一個事不關己的看客。這樣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難以和讀者產生共鳴。

有的學生雖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媽媽真偉大!我的老師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等等,但由於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滲透,讀起這樣本該情感充沛的句子,總覺得有些空洞和高調。

三、表達不準確

有些學生要麼重複羅嗦,要麼詞不達意,這樣的作文讓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幾個這樣的同學,作文通篇都是口語,有的字甚至從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書面語來表達。看這樣的文章,如同嚼白蠟,索然無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個性

作文字來是個性化的活動。所謂個性化,就是一個命題或多個命題,全班學生的作文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體現出每個兒童不同的心聲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時一說寫作文,學生就搬出作文書,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盤接收;或是老師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學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這樣寫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更無個性可言。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制學生失去作文興趣,固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第二課堂嚴重潰乏

除了讀讀教材中的文章,抄抄書本上老師指定的詞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第二課堂幾乎為零,有的學生甚至沒有一本課外讀物,他們的語言積累很是缺乏。心中無貨,當然下筆無墨了。作文時冥思苦想,也不過瘳瘳數語而已。

再者,家長在這方面的引導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經做過調查,在家裡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能主動予以引導的不足10%。(當然這並不能怪我們的家長們,他們要麼農活太忙,無暇顧及;要麼知識底子不夠,有心而力不足;要麼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

 二、作文時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學生作文時缺乏投入感,沒有激情,把作文當成難以應付的差事,從心底厭惡寫作,沒有主動性,沒有心靈參與的過程。作文自然缺乏情感。

 三、教師指導方法不當

有句話說: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學生並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於我們教師教學方法陳舊、單調、程式化,訓練內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使他們失去了作文的興趣。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重在寫作技巧、表達方法上的點撥,對於作文內容卻搞“一刀切”,學生缺乏作文內容的積累和寫作心理的需求。葉聖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寫作的根源是表達的慾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教學教學重點的轉移,忽視了學生表達慾望的激發和積累習慣的培養。

四、學生缺乏成就感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作文,認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應付也是這個分數,“大概老師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屬於我的分數了。”周而復始,信心喪失,何來興趣?基於學生作文的現狀,教師如何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樣化、綜合性的教學內容、形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和氛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樂於表達,易於表達?特別值得我們思考。

我想,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淡化作文概念、強化生活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儘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負累,使“作文”兩字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鬆愉悅中,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去發現、研究,去追憶、再現,去想象、推斷,去剖析、感悟。讓學生明白不是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說就說,想寫就寫,寫多也行,寫少也可,沒有字數、結構、體裁的限制,對學生唯一的要求是:觀察得要更細,發現得要更多。盡最大努力試著把作文課變成一次遊戲、一次採訪、一次通知、一次廣告招標、一次觀察試驗這些活動,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設計,不讓學生有負擔。如:一位老師有一次組織學生玩吹泡泡的遊戲,老師說:“盆裡有肥皂水,請大家拿起筆套吹泡泡,看誰吹得大,看誰吹得多。”學生動手動腦,氣氛活躍。良好的氛圍形成了。接著,老師引導:“泡泡像什麼?” 學生回答:“像氣球”、“像飛船”等。“要是把泡泡當作人,可寫哪些作文題?”

《泡泡飄遊記》、《泡泡旅行記》、《頑皮的小泡泡》等,每個學生筆下的小泡泡都各具個性,都活動在自己的天地裡。

二、淡化刻意指導,功夫用在平時

(一)閱讀寫作緊密結合

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滲透習作教學的內容和基本功訓練。看到典型的課題,可結合滲透如何審題和立意的訓練;遇到典型的課文,可滲透佈局謀篇的指導;碰到典型的構段方式,可以穿插 進行仿寫訓練。對於課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導學生賞析外,還可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

(二)重視習作前的指導

根據作文教學計劃的安排,每次作文課之前,必須重視課前指導,寫人物,就應該提前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各種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變化;寫景,就應該要求學生提前有針對性地觀察自然景象;寫物,應提前指導學生有意識地研究各類物品的形狀、色彩,掌握其特徵總之,每次寫作之前,都應根據習作要求,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蒐集和積累必要的材料,這樣到了作文時,學生胸中才有積蓄可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詞語可表達。

三、採用開放性的習作評價,以評促寫

習作評價對習作教學過程的實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對激勵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習作水平,改過習作教學方法及促進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開放的習作評價應能激勵為評價宗旨,評價定位於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在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評價中,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增進教與學的相互瞭解和深層次地溝通,在評價中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評語激勵

傳統評語針對性不強,缺乏個性,缺乏激勵。我主張評語要以第二人稱的口吻,強調評語的雙向互動性,強調激勵性、針對性和建議性,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存在什麼問題,使每一次的評語猶如一次親切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使學生願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評語的定位由老師與習作之間轉換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評語的形式、內容更豐富多彩。評價更全面、更具體、更講求實效。

(二)評獎激勵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採用多種型別的評獎活動。設習作“興趣獎”、“個性獎”、“創新獎”、“進步獎”、“希望獎”、“優秀獎”、“幻想家獎”、“故事大王獎”、“日記大王獎”等等。

評獎活動注意學生習作的過程,並且面向全體,人人蔘與,人人都可以獲獎,使學生在老師、同學、家長及自我肯定中激發習作的動機。

(三)成果激勵

開放性習作評價注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習作過程,指導學生珍惜習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勵、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堅定習作信心。具體做法如下:

1、開闢班級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貼就貼,想評就評,使班級的習作園地不再只是少數人、少數範文的領地,而是學生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勵學生參與社會習作園地,指導和鼓勵學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種少兒報刊雜誌上發表,讓他們充分體驗習作的成就感。

3、編輯班級文集,培養學生蒐集編輯文集的能力,學生的優秀作品分類收整合冊,並進行美工設計,編輯精美的文集在全班傳閱。

4、編輯個人文集。挑選個人的優秀習作編成個人專集,在班中或是在學校裡傳閱,使

學生從小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在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寫作能力對於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們應根據“課標”精神,努力排斥“為應付考試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運用具有創造性的指導方法,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求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8

一、據專家調查,分析並總結出校園戀成功率往往很低,其原因是:

1、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形成。

2、中學生的人格和品行未成熟。

3、中學生對事物的客觀判斷能力未成熟,社會閱歷不夠。

4、中學生還沒有能力創造經濟物質基礎,因此雙方的創造和支配能力成為了未知數,變相跟以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5、隨著年齡,學歷和閱歷的增長,人生觀與愛情觀的昇華加上物質社會的殘酷狀態的存在,原本浪漫的愛情不在浪漫,不是那麼理想了。

二、下面是測試中學生對早戀的危害的認知度:

1、一部分早戀推動力學習,可絕大部分早戀卻不同程度也影響了學習。

其原因是:

a、學習激情被淡化。

b、佔據了一部分學習時間。中學生校園戀知識競賽試題。

c、遇到矛盾衝突,產生了分歧時思想受情緒化影響。

d、上課無心聽課。

e、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2、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少男少女們,由於不注意交往分寸,單處過於頻繁,蠢蠢欲動的青春之火,讓他們難以抗拒,一旦一方失控,就會偷吃X果。造成在校影響極壞,雙方的名譽受損,處分自然少不了。

3、其間女子受害頗深,遭成身體和心靈的創傷,揹負汙點遺憾終生。

4、中學生的早戀大部分最終是沒有什麼結果的,往往留下的只有傷痕累累和苦不堪言的結果。

三、早戀耗盡了青春浪費了時間,危害確實不小,因此告誡青少年朋友們:

1、早戀的男女生們覺悟吧,趕緊快刀斬亂麻,果斷中止。

2、沒有陷入到同學們要引以為戒,杜絕早戀,對於學業,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3、同時遵循男女同學相處原則,言行有度,不越過同學界限。

四、專家支招:以下介紹如何增強預防早戀的免疫能力

1、面對學習困難,挫折要勇敢點,永不氣餒,要有百折不撓的學習精神。

2、不要被一次學習成績不好所打敗,輕易放棄學習。

3、善於總結及時調整好學習心態,向成績好的同學取經,取長補短,提高自己學習成績。

4、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不隨便浪費一點學習時間和學習機會。

5、男女同學交往時,不得有超越同學界限的`言行。

6、不能隨便承諾對方什麼,不能隨便接受對方的邀請和禮物。

7、女生與男同學交往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學會拒絕。拒絕是一個很好的防範措施,同時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8、對有些男生提出超越同學情誼的請求,要及時找個理由拒絕,哪怕是違心的,只要符合邏輯,解釋得通就行。目的是既回絕了對方,又不讓對方一時下不來臺,顯得尷尬,沒面子。這就是所謂的婉言謝絕。這門學問要不斷總結完善,則受益終生。總之對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9

當今世界,隨著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子女的減少我們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對此,我們對6班學生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

調查問題:

1、你父母的月收入是多少?

2、你家有幾個孩子,幾個人上學?

3、你每月的生活費,零花錢是多少?

4、你能算一下你所花費的錢佔家庭收入的多少?

5、你每週的錢花在哪裡?

調查地點:xx中學 9(6)班

調查人:奮鬥組全體成員

零花錢是青少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主支配的開銷,尤其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消費意願和傾向。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零花錢開銷結構有三個最為顯著的方面:一是購買書型這是開銷最主要的部分(累計佔72.4,排第一位)其中用於購買課外書報的支出大於用於購買學習輔助書籍的支出;二是購買體育娛樂方面的高科技產品,如cd/音樂磁帶,電腦軟體/電子遊戲軟體,以及vcd/dvd/影帶(累計佔52%排第二位);三是購買零食/飲料(佔48%,排第三位)。學習;求知和迷戀新奇事物是青少年時期人們的主要特點。因此,用於精神追求或生理需要的支出佔據了說要方面,而購買零食/飲料也是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的表現。

當今青少年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了更多的獨立化,成人化的特徵等等,喜歡名牌服裝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而這種心理又是對服裝的作用的認識為基礎的。“對於人靠衣裝”這句話有多大的程度的合理性?調查表明:11.9%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合理”,49.6%的人認為“較為合理”,表示中性的“一般”態度的人數比例為29。1%而有5。1%人認為較不合理,1。9%認為“極不合理”,另有2。4%認為“不清楚”。總體上看,當今的青少年對於人的外在層面的東西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應該說這與對人的內在層面的東西的重視並非對立的,而且在後面我們還將看到,這種對外在方面的強調是自我取向性質的,即主要是為了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綜合以上調查,中學生首先應該樹適度消費觀,其次,中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第三,中學生要抵制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

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中學生應當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明白了同學們的花銷大約佔全家總收入的10%,並且,這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費。現在的學生不但吃的大手大腳,而且追求時尚,例如mp3 mp4 手機等。而且現在每個家庭的獨生子女很少,大多都是兩個孩子或三個,那家庭怎能承受的了呢?

所以,我們要養成節約勤儉的好習慣,減少父母的負擔。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調查原因:

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裡,“明星”似乎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形形色色的明星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他(她)們以其亮麗的.外形,俊朗的面容,迷人的身材和天籟般的嗓音,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們為之傾倒,瘋狂。為了追星,多少花季少年放棄學業,放棄財富,甚至放棄寶貴的生命。為了解目前中學生追星情況和家長對此報以的看法,作此調查。

調查過程:

為了詳細地,全面地瞭解情況,做了一下的問卷調查:

1、你有喜歡的明星嗎? A、有B、沒有

2、你喜歡那類明星?

A、歌星B、影視明星C、體育明星D、文學家

3、你是怎樣開始追星的?

A、受朋友影響B、媒體宣傳C、看到其作品D、其他

4、你父母支援你追星嗎? A、支援B、不支援C、無所謂

5、你用哪種方法追星?

A、買海報照片B、買其作品C、支援其每場活動D、其他

6、你與父母在追星問題上發生分歧時,你會怎麼辦?

A、順從父母B、表面服從,背地裡依然支援

C、我行我素,執意追星D、和他們談談

7、你認為追星會影響學習嗎?

A、會B、不會C、不清楚

然後發放給身邊的同學,收回答卷後統計資料。如下:

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資料看來,中學生追星的理由有:

1、慕拜心理

2、從眾心理

3、時尚心理

調查總結:

追星對中學生來說是一種正常的需求和體現,但要把握分寸:

1、不盲目追星

2、不瘋狂追星

3、摒棄狹隘心態

4、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人生的經驗總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自己,因為你最終只能做你自己。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1

從當今的語文教學來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僅靠教材是不夠的,教材中只是提供了各種體裁的優秀範文,是閱讀的指標,但提供的閱讀範圍並不寬泛,因此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便成了中學生的必修課。可是,縱觀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是讀書時間少。

據調查,一個國中生平均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不足十分鐘,不讀課外書的學生也比比皆是。一位母親道出了箇中緣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女兒的興趣愛好也在不斷地變化,她喜歡畫畫、唱歌,更喜歡看課外書,可哪有時間?回到家裡就寫作業,有時到半夜,還有精力看課外書嗎?”

二是讀書目的不明確。

孩子們的隨意性很大,又是為了趕時髦,湊熱鬧,隨波逐流,昨天韓寒熱,捧住韓寒的書不放;今天楊紅櫻的.校園系列小說很暢銷,看了一本有一本;明天還不知是誰在這塊陣地獨領。

三是讀書不得法。

在閱讀方法上,不少學生毫無策略而言,在閱讀中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精讀、泛讀、快讀、品讀等方法,多數學生是走馬觀花、一目十行。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眼下,許多中學生讀書不做筆記,不注意積累,沒有養成利用各種工具書的習慣。

四是讀書功利色彩濃。

為迎接會考、大學聯考,許多學生不得不讀各種複習資料。為了提高作文的分數,又必須找一些作文來讀和背。五是讀科技類讀物的少,讀通俗類讀物的多;讀長篇名著的少,讀短篇的多;讀詩歌、散文的少,讀小說、人物傳記的多。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個方面:學生本身不樂意讀;家長、老師不支援讀;學校無場地,社會沒有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一是學生課業負擔重。

國中階段要開設八九門課程,學生除了上課、完成作業外,一天時間所剩無幾,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閒暇時就想輕鬆一下,誰還願意去讀書?

二是家長對讀課外書有三怕。

一怕佔時間,認為課外書是“閒書”,只有關於教學的書才是正宗;二怕會變壞,不少圖書良莠難辨,怕把孩子引入歧途;三怕亂花錢,如今薄薄的一本書動輒十幾元、幾十元,家長們要掂量掂量。

三是無場地或無書可讀。

部分學校沒有一個像樣的圖書館、閱覽室;即使有,也是一些舊書,學生沒興趣,老師不願看。有些學校的圖書館乾脆不對學生開放,學生只能“望書興嘆”,一把鏽跡斑斑的大鎖關閉了他們通往知識海洋的大門。

四是電視、網路等現代媒體的影響。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資訊傳遞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電視、網路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多彩的畫面吸引著學生。據調查,大多數的中學生以看電視、打電腦來打發休閒時光。如今,許多文學名著也被搬上了熒屏。但是,看電視劇並不等同於閱讀文學作品。閱讀的過程是讀者再創作的過程,閱讀需要讀者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

針對中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家長和教師應大力支援,還孩子一塊自由閱讀的領地,因勢利導,給他們開列書目清單,並予以指導:哪些需略讀,哪些要精讀,哪些只是瀏覽一下即可。學校要徹底為學生鬆綁,還孩子們的“雙休日”,讓他們擁有充裕的時間閱讀,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必要的場地,如開放圖書室和閱覽室,成立“讀書小組”、“書友會”、“文學社團”,舉辦文學知識講座等。全社會都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多舉辦一些讀書活動,把孩子們的眼球吸引到書籍中來。

一個不會讀書的人,不會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不會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也不會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讓書籍充實我們的靈魂,完善我們的人格,增強我們的能力吧!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書籍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美好。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大流鄉中學)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2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傳統的家庭生活模式已發生著轉型。生活在這樣一個資訊通訊發達、科技先進、經濟繁榮時代的——高中生的消費已成為商家爭奪的生產經營新動力。琳琅滿目的飾品、漂亮的服裝、款式新穎的文具,所有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們,刺激著我們的消費慾望。面對現代市場的誘惑,我們學生的消費出現超常,觸發我們學習小組的極大關注與思考,為更深入的調查、分析同學們的消費現狀,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我們做了“高中生消費狀況調查與分析”這樣一個調查報告。

一、研究目的:

(1)從中學生的消費額、消費準則、消費物件等方面,瞭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費狀況,進而透視高中生的消費現狀。

(2)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實踐、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

(3)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二、研究過程:

1、立題、制定計劃方案。

2、搜尋資料和理論學習並設計一份調查問卷。

3、問卷調查、訪問學生。

4、結題。彙總資料、分析資料、討論、撰寫並修改結題報告。

在開放題中,如其中問及如果你有一大筆錢會如何使用。多數同學認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並把剩餘的存入銀行,極少數同學會去幫助他人。這表明對金錢的支配已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觀念,知道該這樣去花,但同時也說明幫助別人的意識較單淡薄,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獨生子女的通病。

問及對於捐款的看法:極大多數同學贊同,表示願意盡力而為獻一份心意,極少數同在表示贊同的同時也提出對政府的質疑,希望不會讓政府貪汙或錄用。這說明目前社會上的貪汙受賄的風氣已給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使他們對社會,對政府產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過調查與分析認為,高中生目前的消費狀況具有以下特點:

1、經濟上依賴父母長輩,很少考慮價格因素,想買就買。

2、對時尚、對生活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追求。一方面,關注時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個性化的獨特風格,喜歡標新立異,較少受別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歡的就好,反感於千篇一律,裝扮出富有“個性”的自我,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費,浪費金錢。

3、消費的目的不再僅僅為了吃飽穿暖,而是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這種享受是以金錢為代價的。

4、在金錢的支配和消費兩方面自主性較大。

同時,也有些誤區:

1、追求名牌。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則認為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不論家庭條件如何,也要打腫臉充胖子,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飾著裝得以自身價格的昇華,反映出虛榮與膚淺,這是很浮躁和淺顯的舉動,容易造成盲目消費和攀比。

2、追求時尚。這實際上是一種盲目的從眾心理。從眾心理髮生在中學生身上,並不奇怪,中學生整天生活在集體之中,自然會受集體中其他人的影響,但是在這種從眾心理的支配下,消費常常會出現浪費。

3、過早受到社會風氣影響,人情消費向成年人看齊,同學之間送禮成風。“禮上往來”,用貴重禮物為自己支撐面子。

4、不顧家庭經濟狀況,花錢大手大腳,盲目消費,同學之間攀比成風;消費不夠合理等。

四、對高中生正確消費的合理建議

高中生是純粹的`消費者,每天都有消費行為,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又自己來決定的,那麼高中生怎樣消費才合理呢?

為了培養正常合理的消費能力,自覺地規範和調控消費行為,我們課題小組認為:

1、學校要加大力度對學生理財引導和勤儉節約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科學、文明消費。

2、父母對孩子的愛要適度。對不合理要求,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金錢上加強“巨集觀調控”,促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3、我們高中生要樹立適度的消費觀。既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力,又要適中學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費,反對一味追時髦,趕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接受科學的消費諮詢,多思考消費的實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費。消費應多投向發展性層次,訂購有益書刊,學電腦,經常參加鍛鍊,進行健康的娛樂活動。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有正確的審美標準與良好的生活方式。

總結: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我們要牢記“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榮辱觀,在修身、立志、促學、健體上下功夫,做一個正派而有風采的當代高中新青年。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3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部分中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中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中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中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中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物件。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中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中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

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中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20xx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中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中學生調查報告 篇14

一、 發現問題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們終於可以快樂過一個美妙的假期了。可是,我們怎麼才能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呢?

詢問了班裡的同學,我發現大家的計劃無非是拜年、做作業或是上網之類的,大多數同學都覺得放寒假沒什麼有趣的。那麼這個寒假不是沒有意義麼?我不免有些擔心,大家能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呢?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後,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於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2月22日,是寒假期間我校全體師生的回校日。這天下午,趁著還沒上課,老師未進課室,同學們在課室興奮地交流著,像在進行“假期見聞分享會”。也許因為這是六年級學生在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個寒假,大家顯得特別興奮。六年級學生很快就要離開國小,開始中學生活,不知大家在這個假期有沒有作特殊安排,為了進一步瞭解本班學生的寒假生活,我想做一次調查。

二、 調查實踐

為了讓這次實踐更具普遍性,我約了兩位同學進行實地調查。

首先接受調查的當然是我們自己班的同學了。(我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詳見附錄一)

我在網上發了53封調查問卷(我們班有56個人),又收到回執45封,經過呂舒怡的統計,有百分之百的同學在寒假裡會做作業、看電視和拜年,還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同學會上網,大家都集中在這幾個活動上,而寒假毫無計劃可言,都是走哪步算哪步,有些家長還會干涉子女原先的活動計劃,他們都要求子女少玩一些,多做預習和複習的工作。

而後,我們又走向社會,把目光投到更遠的地方:既然我們國中生的計劃如此乏味,那麼高中生的計劃又會有怎樣的不同呢?

我們來到人員高度集中的超市、餐館和商店,採訪了一些在校的高中學生。(批註:請附採訪的問題)

三、面對大眾

此次宣傳活動我們在準備宣傳材料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利用網路、書刊等方式查閱各種環保知識宣傳資料。現將我此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及心得體會(針對“白色汙染” )進行分析。

來到了市區某超市,人來人往,大家都急著採購年貨,我們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位好像高中生的姐姐,卻不敢走上去調查,就讓這好機會白白流失了,後悔都來不及了。

為了讓學生們充分利用假期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和提高素質,學校應成立暑期領導小組,對中國小生進行暑期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定假期工作計劃,落實活動內容,做到各項活動均有專人負責,防止出現人身傷亡事故。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可引導學生利用假期深入調查城鄉的歷史變革、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挖掘家鄉的文化內涵等活動。建立學生暑期科普活動基地?薰開展大型暑期科普活動,舉辦中國小生暑假讀書動手小製作、小發明作品展覽。組織學生參加活動,為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做好事。引導學生投身社會、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鍛鍊意志,增強學生自立、自強、自律能力。

這樣可不行,我放起膽子,第一個接受“挑戰”。

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這一方面說明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來了,來了!”周欣愷叫著。我很緊張,舒了口氣,走上前去,開始我的第一個調查者的詢問。雖然我結結巴巴地問完了問題,但還是受的了夥伴的鼓勵,接下去的調查也就更加順利了,我們三個如魚得水,幹得更加賣力。真是熟能生巧,我們不僅不再害羞,反而更加大方,結束後,還不忘對調查者說一句“謝謝,祝您新年快樂!”看來啊,這調查也有好多的小竅門呢!

70%的同學很理智的選擇了“看情況”,的確,我們不能因為他人富有而認為他人都會擺出一副傲人的姿態,富有的人不一定就會很囂張,也有平易近人的。

經過了一天的調查和統計,我們發現,不管是國中生還是高中生都是百分百要完成作業,家長也更希望孩子在寒假中查漏補缺。再說高三馬上要大學聯考,九年級也要會考了,他們的學業很緊。而七年級則相對輕鬆一些,包括八年級的一些學生,在寒假中也要上補習班,而且他們大多數都是不自願的,這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假期本來是用來調劑身心的,為什麼要弄得那麼緊張呢?而且許多同學都沒想過在假期里加強體育鍛煉。

四、專家意見(批註:哪裡的專家?是網上下載的還是自己採訪的?此類的問題最好直接進行採訪)

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超過6成的學生在暑假期間是獨自在家,沒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們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出去玩,什麼時候參加課外的補習班……儘管每個學生的暑假生活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內容是一致的。

制定寒假生活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學生只有早做計劃、合理安排,才能度過一段快樂而又充實的.寒假生活。馬老師說,同學們在寒假第一天,可以嘗試寫一份學期總結,回憶一下在剛結束的這一學期中都學到了些什麼,有哪些收穫,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應該在假期中反思改進的地方。第二天,可以寫一份寒假計劃書,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時間,當然時間安排要有科學性,過緊過鬆都會影響寒假的生活質量。有了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同學們就會成為時間的主人。在寒假最後兩天,大家再寫一份假期總結,問問自己在假期中有哪些新的收穫,那時,也許你會對自己說:“這個寒假,我過得很有規律、很充實。

我所學的專業是化學教育類,將來很有可能是要走上教育工作崗位,當一名中學化學教師的。但是我並沒有學習當幼師所需要的知識,為了挑戰一下自己,我決定到幼兒園去。

學生的暑假生活應該怎麼過比較科學?專家認為:孩子們的暑假應該以玩為主,要過得快活,但也不能天天在那兒玩。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自由,整天在家寫作業,玩也只能玩電腦、看電視。高樓大廈就像一個“孤寂陣”,把孩子關在裡面。暑假裡,不少地方舉行“夏令營”一類的活動,但是有一些父母怕孩子出去受傷,就不讓孩子去,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學校給學生們放暑假,就是讓學生們休息休息,輕鬆輕鬆,同時也應該讓現在的孩子接受一點挫折教育,所以,應該讓孩子去參加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去體驗大自然,讓心靈得到放飛。日本的大人一到了暑期,就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個荒島上去,為的是讓他們學會自立,不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嬌生慣養。家長們太寵孩子,以為是對孩子好,其實不然,這樣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傷害。

企業採購銷售。企業流動資金一般最多,他們一方面採購,採購來的分加工和製造中成藥兩類結果;另一方面購後銷售,加工賣給外地大客戶或者製藥銷往全國。如坐落於十九里鎮區域內的九方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就屬於此類企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