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調查報告(精選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9W

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生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生調查報告(精選14篇)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

隨著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生,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準備工作,首先隨機抽取調查物件為七年級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學:一百名同學,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調查形式為固定時間統一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第一步:對青少年逆反心理進行初步認識確定調查問題,整理調查問卷;第二步:派發調查檔案,收集調查結果;第三步:對所收集的調查檔案進行整理研究,並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再運用統計分類彙總表等統計工具進行資料加工處理,得出結論。

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七年級階段的學生百分之四十二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百分之五十五,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百分之五十九,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百分之八十六。基於此我感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工作:第一,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內因。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關鍵因素,這兩個方面恰恰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見證人,老師的重要角色地位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孩子是因為老師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師應在這個環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溝通工作,做好關於學習興趣的提高工作,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家庭,感謝學校,感謝同學,在感恩的過程中順便把消極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因素;第二,重視孩子的角色意識,尊重孩子。調查結果顯示接觸物件不尊重自己引來的逆反心理的佔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希望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被尊重的感覺。在生活中教給孩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這一理念,讓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樂成長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極影響;第三,正確引導孩子關注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對大眾媒體所關注的事件的價值觀的正確取向,用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教導孩子,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人生信念。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中教會孩子學會辨別、學會反思、學會揚棄、學會理解、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通過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孩子明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保持清醒的同時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發展,從而養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長;第四,開展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交流、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對家長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第一,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為監護的方式。第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第三,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

在學校教育中對老師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第一,傾注“師愛”,融洽師生關係。第二,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處理問題應注意調查,尊重事實、並善於激勵。因此,教師在對待學生處理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應儘量做到一視同仁,不分厚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在深入實際,調查瞭解,掌握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結論,並注重班級群體輿論的正確引導,從而使教師處理的問題得到學生廣泛的贊同和支援。第三,教師的教育要嚴而有度,講究藝術,並善於運用“暗示效應”。做為暗示的實施者和學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人際吸引力的同時,還應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並靈活運用教育技巧,尤其應注意巧妙運用“暗示效應”,儘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對於已經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應對症下藥,因勢利導。因為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後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減緩這一情形的佔百分之八十六,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如原來舉行的讀書超市,書香晨會等,孩子們在讀書中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更收穫了友誼,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快樂因素。

對學生的建議。第一,學會理解。學著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為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著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第二,把握自我。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第三,學會適應。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努力!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2

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期盼許久的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記得羅馬法學家塞爾蘇斯曾說過:“法乃善與正義之科學。”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中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近三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

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複雜,但是具體多麼複雜,我想也很難說清楚,只有經歷了才能瞭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她)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著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能力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所淘汰。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招"難!"意思就是說:在家裡的時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顧,關心,呵護!那肯定就是日子過得無憂無慮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時候,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是靠自已一個人去解決,在這二個多月裡,讓我學會了自強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現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邊,我都能夠自已獨立!學校是一個小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裡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裡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雖未承擔過什麼重要的工作,但卻也堅守本職,勤於學習,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與做人的道理。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實踐,不僅鍛鍊著我們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豐富著我們的知識,讓我們在實踐中鍛鍊成長、磨練成才。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中,我接受我院學生會的倡議,積極參加學校內外組織的的各種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名未來要邁入社會的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鍛鍊是一門必經的功課。因為我相信因為經歷所以懂得,只有瞭解社會,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會。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無限回味。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更何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閱歷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放假回到家裡,我跟爸媽商量了學校下達的暑期任務,他們都很支援學校的決定,也贊同我在暑期裡去社會實踐的這一作法,我也覺得這真的是一次自我鍛鍊的好機會。但是由於爸爸媽媽仍不太放心我一個人出去工作,就幫我在親戚家裡找了一份還比較輕鬆的工作,也和親戚說好了,就拿我當員工一樣對待,讓我真正感受一下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不容易。

這段時間,我幫忙接電話、影印資料、整理資料,幫忙簽字。在學校,會有人通知你做什麼,有老師、同學督促你。可在這裡,必須自覺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更重要的是,必須放下尊嚴,老老實實做一個打工者,在現實面前,我們要學會忍耐,社會是不公的,公平是要去爭取的。有時遭批評時會感到委屈,但接受並改正又是防止再一個錯誤發生的前提,因為激烈的競爭隨時使你面臨失業。

暑期實踐過得很快,自己慢慢地開始習慣了這種生活和這項工作,犯的錯誤也越來越少了,老闆也誇獎我適應性很強,工作能力也錯,以後要是暑期還想實踐就到我這來。那時離開時還真有點捨不得呢。辛苦也是有回報的,拿到我的工資時,真的很欣慰,但是並不是因為有錢可以領,也不是終於結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己的付出有了結果和回報,自己的實踐也有了收穫,回想一下自己真的覺得很值。

雖然在這假期我沒有在我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覺我懂得了太多的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假期實踐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經過實踐的修正,當剛回到家的興奮與愜意漸漸淡去,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半年的學習生活,雖然在學校裡的生活平靜而快樂,可我卻看到了“危機”—就業危機,因此而為將來而感到緊張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還這樣的話,以後很有可能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一些應辨能力等綜合素質,只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3

研究目的:

有位學者曾說“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確如此,對中國小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勢在必行的。在這個發展飛速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除了應付緊張的學習壓力之外,還不可避免地遭遇著各種應激源的刺激,如同學關係緊張,嚴重的升學壓力等影響,如果缺乏及時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導致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等。我小組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感到擔憂,所以我小組對不同人士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看法以及解決方法做出了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2日至2月8日

調查過程:

一、調查準備:

1.就課題上網蒐集資料

2.翻閱有關書籍查詢相關資料

3.明確調查物件

二、調查方法:

1.在網路上對國中生進行問卷調查

2.對家長進行現場訪問

3.採訪在校教師

4.諮詢心理教師

三、問卷及採訪內容:

1.您認為現在國中生中普遍存在什麼樣的心理問題

2.您認為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3.您覺得那些人或機構應當為這些問題的產生負起責任

4.您覺得應當怎樣解決這些存在的心理問題

調查結果:

一、您認為現在國中生中普遍存在什麼樣的心理問題?

經過我們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初步認為青少年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1.厭學心理;2.早戀現象;3.虛榮心強;4.暴力傾向;5.抽菸喝酒;6.叛逆心理嚴重;7.不善處理人際關係;8.抗挫折能力弱。

其中國中生自己認為存在的問題為:部分國中生的攀比心理嚴重,常常不顧家庭經濟情況與他人攀比;對家長老師有反叛行為出現,如違背家長或教師的意願,不尊重家長教師等;有抽菸喝酒的不良現象出現,並且習慣成癮。

對家長的訪問結果主要表明:國中生缺少與家人的溝通,常有辱罵家長的行為現象發生;不尊重家長。

而對在校教師的採訪中,我們瞭解到:國中生在課堂上常常做出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已引起注意;逃學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還有聚眾鬥毆的現象發生。

而心理教師則表明,在進行諮詢的學生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為對人際交往,特別是在對於異性交往方面的恐懼以及擔憂。

二、您認為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我們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整理之後,得出了每個心理問題產生幾個原因:

1.厭學心理:考試科目過多、學習壓力得不到緩解、學習主動性差、課堂沉悶課程煩瑣難、應試教育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等;

2.早戀現象:無法正確意識朋友與戀人的關係、對愛情的朦朧認知、沒有處理好男女間的正常交往、模仿成人或影視劇等;

3.虛榮心強:家庭條件優越、追求名牌、攀比意識強、愛“面子”等;

4.暴力傾向:受有暴力色情的影片影響、家庭現象、顯示自己的“厲害”;

5.抽菸喝酒:追求刺激的心理、模仿成人、向異性炫耀等;

6.叛逆心理嚴重:單親家庭能越來越多,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沒有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等;

7.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同學之間關係不融洽、沒有正確處理好與異性的交往、沒有處理好長輩的交往方式等。

三、您覺得那些人或機構應當為這些問題的產生負起責任?

我們分析了調查所得結果,歸納出以下幾類:

1.社會方面;

2.家庭方面;

3.學校方面;

4.國中生本身;

四、您覺得應當怎樣解決這些存在的心理問題?

我小組整理了調查結果後,得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㈠社會方面

1.多關心農民工子女的成長;

2.提倡社會人士多關心青少年的成長;

3.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暴力淫穢書籍影像;

㈡家庭方面

1.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2.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3.不體罰孩子;

4.家長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瞭解他們的心裡想法;

㈢學校方面

1.學校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2.教育不應該只停留於表面,要深入學生的心理;

3.積極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豐富課堂內容;

㈣青少年本身

1.應當多讀一些富有哲理的書,獲取有益知識;

2.加強自我意志力;

3.提高學習興趣;

4.積極參加課餘活動,多與人交流;

5.多與長輩進行溝通,理解他們;

6.自覺杜絕不良誘惑。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由於國中生正處於青春期,思想比較活躍,又面臨著升學等壓力,這些問題表現得尤其突出。綜合我小組調查結果,現時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可大致分為四類。分別為,學習類問題、青春期心理問題、挫折承受力問題、人際交往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1. 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等。

2. 厭學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

二、青春期心理問題

1. 青春期閉鎖心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會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徵兆。

2. 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變化,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他們有話有祕密想與別人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3. 早戀。中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由於受認知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三、挫折承受力問題

國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反應與積極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四、人際交往問題

1. 與父母的關係。國中生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會經常與父母產生衝突。同時,部分家庭出現種種傷痕,如夫妻關係不和、雙親離異等,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2. 與同的關係。國中生都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

3. 與老師的關係。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這時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與關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產生對老師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產生對抗心理。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有一種壓抑感併產生消極情緒。

國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國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而且個體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中生自身的原因。國中生生理和心理都處於成長髮育過程之中,升學等各方面的壓力又比較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調節與適應能力不強;第二,社會的負面影響。社會上所存在的消極頹廢的社會陰暗面與其所受的學校教育差異比較大,這不僅會嚴重地毒化他們的心靈,還將不可避免地引起他們的思索與探究,極易產生疑慮、困惑和無奈等等心理障礙。第三,來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長以極為功利的價值取向設計塑造子女,嚴重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問題沒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甚至把心理問題德育化。他們沒有認識到正值青春年華的中學生最容易衝動,也是犯錯行為最頻繁的"危險期"。事實上,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歸因於思想變壞,不思進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對學生冷眼相看,全盤否定。我們要意識到心理輔導進入中國小校園是時代的要求。但無論國中生中出現哪種心理健康問題,都會直接影響他們優良品德的培養和形成,也直接影響到國中生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發展,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解決方法:

(一),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係

(四),強化心理素質的訓練,增強競爭意識和自信心

(五),利用各種有效途徑,做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

調查總結:總之,國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並不可怕,只要相關人員及相關部門能夠積極配合,抓住問題的本質,並及時的解決出現的問題,就可以早日清除國中生的心理障礙。還給國中生一個純潔乾淨的藍天,讓他們重新認知自己,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4

一、研究目的

由於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長大。適應社會與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題目,其中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

中學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題目進行了調查,試圖瞭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生長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工作依據。

二、研究物件與研究方法:

1、研究物件:交城第六中學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採用無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

3、樣本容量:210

調查問卷與調查統計情況附後

三、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題目及成因 (調查結果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

在接受調查的210名學生中有206人以為自己有心理題目,其中有32.04%同學以為與父母師生關係緊張,有25.73%的同學以為與同學間關係緊張,有23.30%的同學存在青春期題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較大,而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學存在心理題目是由差生題目引起的。(4題)

據統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回類為以下題目。

(一)學習類題目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題目是中學生心理題目的主要部分,其題目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調查的結果表明約37.68%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較大、很大;約52.17%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一般,而較輕的佔10.04%(1題)。

在壓力來源上,其中約38.16%的中學生以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4.15%以為壓力主要來源於家庭和老師的期看,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佔18.84% ,又以女生比例較大(24題)。

在如何消減壓力上,其中約78.0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在職博士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佔64.77%,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與網友溝通的佔10.98%。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3.26%的學生從不與人溝通來緩解壓力(8題)。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題目,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道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

通過調查結果表明,有約85.17%的學生以為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學從來不會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20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碰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在回答“考試前你總會心情緊張嗎?”的題目中約84.64%的同學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特別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學感到心情緊張(22題)。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看是進進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以為家長要求適中,23%以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中對自己的遠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為信心不強。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在的面臨考試期間、在壓力較大的狀況下很多同學經常或偶然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憊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也有好的學生不順心時輕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

以上題目主要是由學校教育結構、學校教育指導思想、學校教育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著不公道現象,盡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高中而預備的,實際上升進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看。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著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公道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往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

(二)人際關係題目

人際關係題目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題目。其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係題目。其主要題目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了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57.21%的同學對師生關係較滿足,有31.73%的同學以為師生關係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5.29%、2.88%、2.88%。(5題)

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看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假如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看。假如,“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係題目。中學生除希看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援外,也希看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回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70.65%的同學對同伴關係較滿足,有21.89%的同學以為同伴關係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3.48%、1.00%、2.99%。在這一題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題)

3.與父母的關係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80.19%的同學對父母較親近,有16.34%的同學以為與父母的關係一般,而2.48%的同學以為與父母不親近,另有0.99%的同學與父母有敵意。(7題)

另一個題目:在職碩士“父母對你考試成績變差時作出的反應是?”是6.73%的同學選擇安慰49.04%的同學選擇安慰並幫你分析原因、找對策,18.75%的同學選擇一味指責、抱怨,25.48%的同學選擇抱怨並分析原因、找對策。(17題)

***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熱和的回屬港灣,獨裁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以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題目上造成更大傷害,由於他們在父母那裡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題目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封閉封閉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因而閉鎖心理題目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徵兆。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裡激動、興奮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祕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沉默不言,這種情況假如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3.早戀。國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於受熟悉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以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題目。

引用一項調查資料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未幾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以為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窮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以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以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以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現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挫折適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25.60%的同學受過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有42.51%的同學受過挫折,但能承受,沒題目,而31.88%的同學沒有受過挫折。(26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愛好和願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題目了。

四、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對策

(一)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把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練習操縱部分。

(二)設立靜靜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實,熱線信箱十分有利於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於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於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題目。

(三)設立心理服務試冬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進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摸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四)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如何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題目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援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5

摘要:課堂提問是中國小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本文通過自編問卷對國中生課堂提問的心理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最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國中課堂;提問心理;現狀調查

一、前言。

課堂提問是中國小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獲得或鞏固知識,發展其智慧。好的提問能提高課堂效率,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課堂提問表現為一種師生之間的“對話”,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良機。然而是不是每個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課堂提問呢?會不會在有意無意中採取了一些做法使之不能很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呢?學生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對此進行了專門的調查,希望我們的研究能有助於教師更好的使用課堂提問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二、調查方法。

(一)調查物件。

本研究的調查物件為煙臺市兩所普通中學和東營市一所普通中學的四年制國中學生,共144人,其中七年級學生76人,九年級學生68人。

(二)調查問卷。

本研究採用自編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共16個題目,包括選擇和問答兩種形式。內容主要涉及國中生對課堂提問的認知,情感體驗,意向,課堂表現,教師的提問傾向及學生對課堂提問的評價和期望等六個方面。

(三)調查過程。

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施測。統一收回問卷,144份問卷均為有效問卷,然後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分析。

(一)國中生對課堂提問的認知。

調查表明,有88.9% 的學生認為課堂提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只有極少數即11.1%的學生否定這一看法。但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對此看法有顯著差異。二十名後的學生較二十名以內的學生有更消極的看法。從後面的研究結果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二十名以後的學生較二十名以內的學生有更少被老師提問的機會,他們的課堂積極性受到了損害,所以表現出對課堂提問的消極情緒。

當問及課堂提問是否與利於提高學習成績時,有92.4%的學生認為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國中教學中繼續發揚課堂提問的優勢,努力提高它的應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但對此問題的看法有年級差異。九年級學生比七年級學生對課堂提問與學習成績的關係有更消極的看法,這可能與九年級學生的心態有關。

(二)國中生對課堂提問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緊張水平有利於問題解決。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體驗適度的緊張,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研究表明,有 17.4%的學生在被提問時“很緊張”,56.3%的學生“有點兒緊張”,26.4%的學生“不緊張”。可見只有剛過一半的學生可以達到適度緊張。且發現緊張程度與學習成績有顯著相關。二十名之後的學生較二十名之前的學生有更多人容易緊張過度,而二十名之前的學生與二十名之後的學生相比有更多人不緊張。這可能與他們的學習狀況有關。對前二十名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對老師的提問有比較大的把握,所以老師提問時他們比較能順利回答,緊張程度低;而二十名之後的學生往往覺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欠佳,導致了更大程度的緊張。對有些學生的過度緊張,應該引起老師的注意。

(三)國中生對課堂提問的意向。

當問及是否希望老師提問自己時,86.1%的學生表示希望。目前由於某些原因一些教師喜歡按座次逐個提問整排的學生。但當問及希望老師挨個兒提問整排的學生還是挑選提問時, 77.1% 的學生願意老師挑選提問,他們認為這樣更能提高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在年級上也沒有顯著差異。

(四)學生的課堂表現。

1、年級與課堂表現。

在回答問題的主動性方面,只有57.6%的學生經常主動舉手或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其他42。4%的學生則相反。且在年級上差異顯著。調查顯示,七年級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比例極其顯著地大於九年級學生。當問及會回答時是否都會舉手,有86.8%的學生選擇“是”,13.2%的'學生則相反。二者在年級上差異顯著。研究還發現,有15.3%的學生在不會回答老師問題時也會舉手。他們的理由是如果不舉手就會讓其他同學看不起。應該說這種行為本身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但它也反映出國中學生的自尊心理,對此應該給予關注。

2、學習成績與課堂表現。

研究發現,學習成績與課堂表現有顯著相關。學習成績在二十名後的學生與成績在二十名之前的學生相比,更不會主動回答問題。這與他們對問題的回答把握有很大關係。所以課堂上常見的現象是學習好的同學越有機會回答問題,鍛鍊能力,提高成績,而其他同學如果不是老師提問就沒有回答問題的機會。活躍分子學習好,而且越來越好,不活躍的學生更多的是在被動參與課堂活動。

(五)教師提問的傾向。

對“老師喜歡提問什麼樣的學生”的回答結果表明,有37.5%的學生覺得老師對所有學生“都一樣”,其次是“學習好的學生”(36.8%),再其次是“表現積極的學生”(17.4%)。對“老師較少提問什麼樣的同學”的回答結果中,有34.7%的學生選擇“都一樣”,其次是“學習差的學生”(29.2%),再次是“表現不積極的學生”(20%),還有“調皮的學生”(14.6%)。在提問頻率上,對老師是“經常提問我”,“有時提問我”,還是“幾乎從不提問我”上不同成績的學生存在顯著差異。所有被調查學生中,選擇老師“幾乎從不提我”的問學生佔極少數,但卻都是學習成績在三十名以後的學生。而前十名的學生選擇老師“經常”提問自己的人數最多。可見,老師們在提問上有著一些固定的習慣。

(六)學生對課堂提問的評價和期望。

九年級學生不贊成的比例顯著大於七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做法上,調查結果是,沒有懲罰方式的有56.9%,其次是罰站,16.7%,批評,13.2%,還有打人的選擇有6.9%。對每種做法,即使是沒有懲罰也有學生不贊同,即使是打人也有學生贊同。可見,學生對老師在學生答錯問題後的處理方式的看法上,有自己的看法。但過度的處理方式如打人,對學生造成的身心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要避免。有27.8%的學生覺得老師的課堂提問有待改進。他們的意見主要是希望老師能提問到每個學生,給每個學生機會,活躍課堂提問時的氣氛等。

四、建議。

1、教師應該提高對課堂提問這種教學方式的認識。

教學中,教師往往能自覺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輔助教學,但是在應用效果上重視程度不夠。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總體水平和個別學生的知識水平,精心挑選提問題目和人選。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應注意提問題目的適用性,有效性。不能毫無規則,毫無準備的隨意進行課堂提問。要保證使用的成效。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有意無意的提問偏向,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照顧到個別學生。

2、充分利用課堂提問進行素質教育。

課堂提問中師生的交流不只侷限於文化知識,教師的言行也在思想上影響著學生。所以應該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提高。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多表揚鼓勵,少諷刺貶低。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維護其自尊心,使其身心健康發展。另外,教師不能只看重學生回答得對錯與否,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其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和深刻性。

3、活躍課堂氣氛,創造討論氛圍。

對不善於主動發言的學生,教師可以創造小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其與其他同學交流。在民主、熱烈的討論氣氛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4、充分認識和理解國中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特點和年級差異

由於青春期的到來,國中學生的生理髮展發生劇變。心理上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其自我意識發生深刻變化。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為成人感的增強和獨立意向的發展,自我分化和自我塑造能力加強。自我意識的強度和深度不斷增加,自我評價逐漸趨於成熟。但國中生的自我評價和對他人的評價水平還不高,不穩定,不全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加強對自身的正確認識和評價,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其順利解決該時期的問題和困惑。

參考文獻:

1、葉瑞祥、沈曉良.教育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孟莉、徐建平.發展心理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6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調研報告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努力創造條件,開齊、開好教材規定的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階段都在關注教育的公平問題,為了讓國內的教育工作者瞭解貧困山區的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瞭解山區教學資源短缺;為廣大的生物教育者,尤其是貧困山區的教育者提供教學資源的參考讓他們根據本地資源的不足來設定生物實驗課和生物實踐活動課;同時,為山區的教育改革提供資料和理論依據。瀘水縣農村中學生物教師師資匱乏,生物實驗教學資源過少,生物課外實驗活動幾乎沒有進行過,學生對生物實驗表現出的熱情不高,學校對本土資源利用不充分,實驗課後的報告和評價欠缺,但是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期望值很高。

一、實驗開出率較低

有的實驗效果較差 教育質量的提高,實驗手段的改進,新課標的實施都離不開硬體的支援,目前農村國中在新課程實施中面臨著硬體“跟不上”的現象。雖然近幾年來政府大量投入學校專案工程建設,教育教學條件有了較大改觀,但農村地緣廣闊,學校眾多,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缺少足夠數量的獨立實驗室和必配儀器,理化生合用儀器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目前為了實現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大量實施校點撤併,地處偏遠的農村國中迅速向鄉鎮靠攏,這樣一來,生源迅速集中,班級數及人數劇增。在這種情況下,實驗用房和需要新增的大量實驗裝置、儀器都跟不上,部分學校的生物儀器裝備還停留在當年的“普實”水平上,少數實驗依然是原先的ⅱ類標準(四人一組),特別是新課程中的創新實驗的儀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學儀器裝置陳舊、缺乏與老化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無法進行必要的演示實驗,學生無法動手實驗研究、探索。由於缺少多媒體液晶投影儀等現代化的教學裝置,師訓、教參提供的各種教學光碟和課件只能成為擺設。 一些實驗條件比較好.師資力量比較強的學校,實驗開出率高,實驗效果好,學生的興趣也濃。但有些學校不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教師不是帶領學生在實驗室做實驗或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而是在黑板上畫實驗、講實驗,或讓學生念實驗、背實驗。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二、 任課教師整體水平亟待提高

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生物教學及實驗質量的提高。但從目前農村國中生物教師的構成上來看,呈現專業化教師偏少,課時負擔過重及知識能力與條件不相適應的特點,不少農村國中存在兼職教師。教師整體素質不高,些學校領導視生物課為可有可無.人人都可以教的副課。有生物專業教師任生物課的學校,生物實驗開出率較高,效果較好。在學校實驗條件差的情況下,他們想盡辦法搞好生物實驗教學,是農村中學生物教學的骨幹力量。一些沒有經過生物專業訓練的教師中,有的對生物課感必趣,勤奮學習,肯鑽研,有一定的生物基礎知識,而大部份這類教師對生物知識一知半解,甚至連國中生物課本上的內容都沒有搞清楚,缺乏獨立操作實驗和指導學生做實驗的能力。這部分教師中有的雖然學歷合格,但難以勝任生物教學工作。調查還了解到,就是生物專業教師.有的知識結構是重理論、輕實踐、實踐經驗少,實驗技術不熟練、不規範,有些實驗效果不佳,自己也找不出原因來。更有甚者.有的教師連演示實驗也不做.只教書本,照本宣科,他們過分調強學校實驗條件不具備、學校領導不重視和學生厭學等原因,缺乏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三、 實驗課堂急需保障我縣屬貧困地區.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農村中學辦學條件差,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領導對用大量資金為一門升學不考的生物課添置實驗設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極少數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被挪作他用。因此實驗室和儀器藥品缺乏,使得實驗教學難以開展。加之一些學校領導不重視生物實驗,或實驗經費確有困難,使得大部分學校的實驗經費無保障,無力購買一些昂貴的實驗材料,尤其是動物實驗材料,使脊椎動物解剖和部分生理實驗難以完成。條件稍好的一些學校則把一些學生分組實驗改成演示實驗,以便節約實驗費用。由於地區差異,課本中規定的一些實驗材料難以找到。如洋蔥、天竺葵、黑藻、小魚等。由於水質汙染或動物過度捕捉,諸如水螅、青蛙等材料獲取較困難。有些材料 是由於教師不認識或不熟悉其生活環境而難以找到,如鐵線蕨、葫蘆蘚、水綿、草履蟲、水螅等。特別是現行教材中,有些實驗安排不夠合理,與時間、季節不協調.致使實驗材料難以採集或實驗效果不佳。如早春氣溫偏低,草履蟲、水螅難以採集或培養,蚯蚓、蝸牛行為觀察和脊蛙反射實驗園氣溫低而實驗效果不明顯等,秋季上植物部分的實驗課因採不到桃花.而有的教師又找不到替代材料,實驗只好放棄。如果將植物和動物部分的課程對調一下,上述某些問題就不難解決。由於生物課時少,實驗多,有時還被其他課佔用,而生物課多為兼課教師上.他們的工作最大,有的每週多達12-16節,連上理論課都忙不過來,無暇顧及費時費力的生物實驗課,況且有的兼課教師是上主課的,他們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主課上,上生物課只不過是湊夠教學工作量而已,生物課形同虛設。在所調查的學校中,絕大多數學校無專職生物實驗教師,有半數以上的學校無專職生物實驗員.實驗裝置無專人管理,實驗準備工作和實驗課後的收拾清理工作無專人負擔,全都落在生物任課教師頭上,教師負擔過重.這對開展實驗教學極為不利。大多數學校生物實驗室還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有的學校生物標本被蟲蛀,或黴爛,難以儲存。有的學校儀器裝置損壞常得不到及時維修,有少數學校儀器裝置塵封多年不用,其原因是教師不會用,或怕學生用壞等。

四、學校管理制度有待改進

在素質教育喊得震天響的今天,由於受大學聯考指揮棒的驅駛,一些學校名為素質教育實為應試教育。一個學校、一個校領導的成績,就看升學率,對於升學不考的科目,難以受到重視,有關教師常受到冷落。有些學校的生物任課教師或實驗員認為在評職、評優、福利、勞保方面學校對他們存在有偏見,在制定實驗教學工作量時,本科畢業的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改革方面工作做得很出色,曾受到省、州有關部門的讚揚,並且有教學論文獲全國或州的獎勵.只因為是一個生物教師至今還是中教二級職稱。在對他們的業務進修、培訓、參加教學研討會等方面也重視不夠。有些教師進修無門,學校設訂閱生物教學方面的刊物,教師的業務素質難以提高。由於上述種種原因,有的教師心理失去平衡,產生了失望感,失落感,心情不暢,對中學生物教學現狀表示擔擾。

五、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村國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

如何改變目前農村國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呢?經過認真調研和思考,我們認為應該採取如下辦法。

1.改革認識誤區,加大政府投入。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尤其是生物實驗室硬體裝置,儘快改ⅱ為ⅰ,或改1+1為2+1,加大教育現代化建設力度。讓良好的硬體條件作為提高農村國中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的保障。

2.改革現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要從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驗證性實驗中走出來,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改課內實驗為課外實驗,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3. 改革考試評價方法,推動農村國中生物實驗教學向前發展 目前對生物教師的考核、評估,機制上存在與主科權重不一致,學科記憶體在重課本輕實驗的傾向等。同時加強對中、青年生物教師的培養,在晉級評優中適當向生物教師傾斜等辦法。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農村生物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以全面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7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中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七年級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問卷

為了防止中學生近視,我們為廣大中學生出此問卷

1.你是不是近視?

a.是的b、不是

2.你是如何近視的?(不近視的可不答)

a、看電視過度b、坐姿不端c.其它

3你近視多少度?

a. 100以下b. 500以下c.更高

4.你近視幾年了?

a.一年以下b.五年以下c.其它

5.你身邊大部分同學近視嗎?

a.是的b.不是

三、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8不合理飲食

9看鐳射

10在車廂裡看書

11遺傳因素

12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係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面對21世紀視覺危機的挑戰,我們要勇於接受挑戰,戰勝敵人!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8

每逢星期天,爸爸總要帶我到坐落在海州城北的幸福橋那兒散步。他邊走邊看,邊看邊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聲。我不解地問:“爸,這座橋有什麼好看的?”他說:“孩子,你不知道,這橋原來可不是這種樣子的。”

接著他便向我講述了這座橋的歷史。幸福橋與我同時誕生於1977年5月。她雖然沒有南京長江大橋那麼雄偉,也沒有趙州橋那麼古老,可她在海州人民的心中卻有極重要的位靈。毫不誇張地說:幸福橋,她曾經是海州人民的驕傲!

在她的建築過程中,海州人民曾傾注了自己無限的愛:為她讓地、為她備料、為她出力、為她流汗……那時候,人們曾設想,一橋飛架,南北變通途,她將給海州人民造福無窮。在這裡,春天可以看到綠柳成行,夏天可以聞到荷花芳香,秋天可以吃到鮮美的魚蝦,冬天可以觀賞兩岸的風光……

大橋峻工時,海州城沸騰了。全城男女老少喜氣洋洋,一齊湧到大橋上。望著青灰色的橋基,乳白色的橋欄,天藍色的橋燈,映著青青的流水,格外秀麗。有位老先生情不自禁地讚歎道:“美哉,幸福橋!”

此後,一段時間裡,幸福橋畔,白天時時有人蔘觀,傍晚常常有人徜徉。無論春夏秋冬,不管陰晴雨雪,你都會看到,這裡遊人不絕。

可是好景不長。三四年之後,幸福橋便失去了她那迷人的色彩。首先,橋身的混凝土多處剝落,有的地方露出了鋼筋;接著,橋欄漸漸褪色,有的地方已斷裂;最後,路燈因鏽蝕嚴重,一直昏暗不明。來往行人不由地發出疑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據調查,問題出在幸福橋附近的工廠裡。幸福橋北面有制磺廠和硫酸廠,特別是緊靠大橋的硫酸廠排出的廢水、廢氣、廢渣嚴重地汙染了大橋周圍的環境。它是造成大橋變色、變質的主要因素。同時,此處形成的硫酸霧等酸性氣體,還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幸福橋南面有專門生產檸檬酸的發酵廠,它所排出的“三廢”,也程度不同地對大橋產生著汙染和腐蝕作用。至於大橋西面的發電廠、電化廠對大橋周圍環境的影響就不必多說了。總之,某些工廠“三廢”問題沒有解決,是造成環境汙染的主要因素。從目前狀況來看,除了發電廠以外,一般的工廠還沒有淨化“三廢”的能力和條件,也就是說,幸福橋被汙染和損壞的命運一時還難以結束。難怪有人感嘆說:幸福橋——你是一座“不幸”的橋!

“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辦法可想了嗎?”我好奇地問。

“辦法是有的,關鍵是領導的決心和足夠的資金。”爸爸接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從領導來說,要有強烈的環保意識,要對所屬廠礦的幹部群眾加強環保教育,更要加強對環保專業人員的培養,加速引進處理“三廢”的先進裝置。

從某些工廠來說,特別是硫酸廠、發醉廠、電化廠等單位,建在市內是不合適的,應該儘快搬遷。撅遷至何處?我認為硫酸廠應遷到臨洪閘以北的地方,那裡比較空曠,也不乏水源,對工廠的生產是適宜的。至於發醉廠,我認為它遷到薔薇河西、鐵路以北那裡為好。因為產品檸棣酸的主要原料是山芋乾和硫酸。山芋幹來自蘇北、魯南一帶的農村,據說該廠所用的硫酸也來自山東臨沂。該廠遷到新址後,進料就方便多了。同時,許多裝山芋乾和硫酸的大型拖拉機和拖車也可以不再進人城區,這對維護城內的交通安全也大有好處。

當然,工廠搬遷孺要大最資金,這是個大間題。解決的辦法是合理分擔,國家撥一部分,工廠籌一部分,群眾集資一部分。這也符合“大家的事情大家辦”的精神。我想,為了環境的淨化,為了人民的健康,也為了使幸福橋徹底擺脫那不幸的命運,我們應當共同奮鬥。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9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是不願意讓中學生接觸金錢的,認為從小持幣會使孩子思想受到銅臭氣的不良影響。這種消極防範導致中學生缺乏經濟意識,出現盲目消費,不會理財等現象。其實,作為家庭成員之一,中學生不可能不和錢打交道,試圖給中學生創造一個真空的消費環境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中學生適當地注意增強經濟意識,對健康成長十分有利,也便於提高辨別和分析能力,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大部分中學生家長都固定地給他們一些零用錢,數量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每次還未到月末,同學們早已將零花錢用年完了。很多同學對錢該怎麼用這一理財的基本問題存在著種種不 熟的偏見和誤解,甚至在他們身無分文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由於國中生年齡較小,家長一般不會給太多的零花錢。絕大多數(約佔79%)的國中生每月零花錢低於50元,但也有5%的國中生每月零花錢超過100元。

據調查,在同學們零花錢的支出專案中,經常購買飲食品佔被調查人數的70%,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文具,書籍,報刊雜誌,磁帶和光碟等。

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同學存在亂消費,理財能力差的問題。理財意識淡薄是導致中學生理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學所說:很多同學信奉錢是身外之物,出手要瀟灑大方;也有的人認為算來算去煩死人,省來省去也省不出幾個錢,還不如今朝有錢今朝花。所以同學們的零用錢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確的理財觀念中被浪費掉了。家庭對孩子理財能力培養的疏漏,是造成中學生理財能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學校對孩子的理財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長應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理財教育。比如,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懂得進行價格比較購物消費;家裡一些有關財務問題的討論中,不妨讓孩子適當加入,瞭解適度消費的道理,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自家裡私下拿錢,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希望同學們能養成以下良好的理財習慣:

第一,學會消費,懂得必要的消費規矩。形成正確地花錢,算賬的觀念,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生活中需要購買東西時,需明白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哪些買了划算。

第二,懂得錢來之不易。要正確認識錢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錢是勞動成果,珍惜父母勞動成果,不奢侈浪費,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第三,找機會參加儲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識。如將逢年過節,過生日,長輩或親友送的壓歲錢,賀禮等進行零存整取,自己計劃管理,體驗理財的滋味。

第四,獲得一些投資知識。可以集郵,集幣等,有機會可以學習購買基金,債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錢,用於購買學習用品,交通費,以及同學間小額募捐等。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0

摘要:我於20xx年9—11月在六盤水市四中學對國中生進行了心理狀況調查。由於六盤水市中學屬於經濟發達區域,學生家庭環境和條件普遍優越,但是,學生早熟,家長素質較差,學生成長中的許多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指導。而對於此種情形,國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度和世界觀各不相同,所以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各不一致,當前教育危在旦夕,面對當今年輕一代無論是國中,高中畢業生,還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基本功一點也不紮實。在當前看來有很大一部分國中高中畢業生的基本遠不及上世紀50,60年代的國小畢業生,可想而知啊!為了更準確的瞭解和把握當前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以及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加強城市教育的針對性,探索實施教育教學的新路子。把當前年輕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的教育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及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教育領域中去,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生產力高度發達,人了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從而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教育機制。所以我對此就展開了對六盤水市四中國中學生學校心理的一系列調查。

中心詞:心理國中學生素質教育城市

一、調查的目的

主要是瞭解城市國中學生的學習心裡及現存的問題。解決城市國中學生的學習心裡及現存的問題。

二、調查物件及一般物件

調查物件、六盤水市四中國中學生

一般物件、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三、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和隨機抽樣,在六盤水市四中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80份收回65份,回收率為81.25%.

四、調查時間

20xx年9-11月

五、調查內容

主要是瞭解城市國中學生的學習心方面。在此共設計15個問題,12個客觀題,3個主觀題。具體內容見調查問卷及報告。從而得出城市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六、調查結果分析

1.城市國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

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國中學生的學習觀不同,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慾望不強,沒有學習興趣。但也有部分國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一部分國中學生認為現在課程設定存在一系列問題。

大部分國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價值觀,有66%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而25%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考高中或中專。僅有9%的學生沒有考慮。同時城市國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經濟與教育相聯絡,其中有59%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為是國中畢業生掙錢多。其中11%的學生認為國小生掙錢多。有6%的學生認為是文盲掙錢多。

現在城市國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學課程理念,有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存在的問題特別嚴重。有55%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選修。其中40%的認為現在教學注重學科而輕活動,而只有5%的認為現在課程設定沒有存在問題。

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慾望不強,無學習興趣,調查表明,完全不討厭上學的七年級佔51.6%,八年級佔37.3%,九年級佔33.7%。認為樂在其中的七年級佔53.7%,八年級佔41.5%,九年級佔63.7%,其餘則認為學習“很苦很累”或“無可奈何”,喜歡現行學習方式的佔32%,調查統計資料表明:在城市國中教學學生中,半數以上不喜歡現行的學習方案。

2.城市國中生的學習態度

經濟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有15%的學生學習熱情度處於中等,有16%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高中,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佔相當數額。並且在調查中還發現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一是與教育者密切聯絡,二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三是與公共性密切相連。79%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的熱愛度高,而對學習性強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敢興趣。有69%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生活幾乎沒用”。

3城市國中生的學習要求。

現在許多學生都認識素質教育,他們都認為素質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有8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有76%的學生希望在勞動技能和活動課上學到較多和實用性強的技能知識,其中,有63%的學生希望學校讓學生在德,志,體,美,勞全面發展,使之能對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學習的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國中畢業後有53%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6%的學生選擇就業,11%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4城市國中學生的學習依賴心理

城市學生的家庭條件較好,以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從而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為學與不學都一樣,自認為經濟條件好和我們大家都是國中畢業的

七、當前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雖很多學生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為現代社會是人際關係極為複雜,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社會。從而使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轉為另外另外兩個特點、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想結合,增加更多的實用術。雖然國中生已經步入青春期,趨於成熟,但由於國中學生的年齡和學識的不足,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所以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從當今嚴峻的就業來看,不僅中專生就是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八、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城市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許多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從而使他們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但有更多的人責處於失業狀態,從而淡化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使一個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從而使很大一部分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使生存的前提。從而在學習中多要求理論聯絡實際。從而忽視了學科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4.家庭的影響

當前城市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的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

在當今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使從科技、經濟、文化和教育政治等來衡量的。“科協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各國發展的主題。而作為21世紀年輕一代,責要要求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懂科學、懂技術的社會主義公民。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如果一個人不具備上述能力,那將無法立足於現代社會。面對科技發達,經濟突飛猛進的今天,從而又使許多國中生導致了學習的懶惰、精神空虛、道德滑坡等。面對此問題我們應如何解決?

1.加強道德規範的制定,宣傳和教化工作,用以促進道德規範內化為人的道德良心。落實在人們的道德行為上。讓學生學會求真、學會至善、學會愛美。從而使學生皆知、皆信、皆行。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道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範。

2.作為教師要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解放。為今後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在當代發展先進文化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心理。改造落後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學習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他們藉以滋生的土壤,從而消除學生學習的消極心理。

3.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擴招的合理性、科學性。現代社會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解。

4.開設心理輔導班、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5.開攝入職業教育、用以在畢業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1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它不僅代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標誌著春天的來臨。對於農民伯伯們來說,這是一個舒展身心的好機會,但是對於現在正處於緊張學習中的國中生來說,他們會如何安排這美好的春節呢?於是,我們對於這一項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目的是為了瞭解國中生春節的外出情況和假期安排。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調查物件:親戚、同學、朋友、家長、教師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電話諮詢、訪談

調查程序:首先製作好問卷,電話諮詢親朋好友,再採用訪談諮詢家長、教師來記錄國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況,以便給出恰當又合理的建議。利用網路整理出資料。

調查結果:

經過訪談記錄知道里大部分國中生都喜歡蝸居在家裡做作業,尤其是九年級學生,在為最後的衝刺做準備。七年級學生比較悠閒,大部分喜歡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網咖等不良場所。雖然都喜歡外出,但是出去鍛鍊身體的極為少數。七年級學生外出的大約有60%,但是鍛鍊身體的只有20%。八年級學生外出的大約有40%,鍛鍊身體的只有15%。九年級學生外出的只有15%,鍛鍊身體的幾乎是沒有,只是微乎其微,僅有3%左右。經過計算,國中生平均外出的時間約為2—3個小時,一般都是去書店、公園等公共場所。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後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對於假期的學習安排,百分之百的學生會上網或者看電視,平均在1—2個小時,因為不論是誰,都經受不住這些誘惑。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在完成寒假作業後,都喜歡上網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學生喜歡閱讀有益書籍,大約在1—2本書。九年級學生做完寒假作業後,還喜歡複習以前的知識,然後做做會考的題目。

在這個假期中,大多數家長們喜歡讓孩子們反思一下這一年自己的表現如何,也會催促孩子們趕緊完成作業,讓他們不要總是負著作業這個沉重的擔子。沒錯,作業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對孩子管教嚴厲的家長喜歡讓孩子上假期補習班,大多數為九年級學生,為了在這次會考會考出好成績,他們不得不在休息的時間再給自己再給自己增添一點學習時間。但是,我認為,這樣做只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如果你上課不好好聽講,那麼你課後想怎麼補習也是沒有用的。這也不就白白地把這個美好的假期浪費了嗎?

對於上述情況,我認為學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認的。因為一些學生外出是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學生在寄宿學校就讀的就應該多多外出,否則一些學生會因此得憂鬱症,最後走上不歸之路。我們現在的任務主要還是學習,但是親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們應該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計劃表,將學習和外出相結合。

所以,以下是我給出的建議:

1、制定一張假期計劃表,合理安排時間

2、外出時應先和父母說明原因,讓父母放心

3、外出時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絕對不能去不良場所,尤其是網咖,為了更好地安排學生外出與學習的時間,我們諮詢了家長、教師的意見,也上網採取了一些建議。

制定寒假生活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現在的國中生更應該制定一張假期生活計劃表,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時也能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不僅能學習還有走進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後幾天裡,還可以寫一份新學期的打算,為新學期做好充分的準備。

組員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許多人都喜歡趁這個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學生把這個假期全都放在了玩樂中,卻忘記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數學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學習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歡樂和嬉戲。對,沒錯,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適當的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會愈益多姿多彩。

春節期間,同學外出情況問卷調查:

1、是否外出,外出頻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時間一般控制在幾個小時之間?

A、1-2個小時B、2-3個小時C、3-4個小時D、整天

3、外出地點一般在哪裡?

A、圖書館B、公園C、旅遊景點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2

近年來,我國大、中、國小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瞭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國小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國小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並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衛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國小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國小生對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說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衛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衛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3

近年來,雖然對於學校和老師補課一事罵聲不絕於耳,各地相關教育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被電視曝光的,被報紙批評的,被處分的老師和學校領導也大有人在,可補課之風不但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形式多樣,內容含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補課的形式都有哪些?而補課後的效果又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利用近兩週的見習時間,對部分中學的學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

一、學生為什麼要補課?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負擔,三令五申禁止佔用學生課餘時間給學生補課,可為什麼這種現象呈越演越烈之勢呢?

1、目前教育體制的“產物”。雖然政府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惟“分”論英雄的事實普遍存在,而整個社會仍在為學校排名次,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另外我國目前的招生,入學,就業體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別,使一些家長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點高中時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錢的“待遇”,或者在將來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了平時花“小錢”,給孩子補課,打“預防針”。

2、家長的“安慰劑”。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正說明應試教育的局面並未從根本改變。家長們不會空喊口號,“考入重點高中,上了名牌大學”才是硬道理。迫於此壓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補課,暫且不看結果如何,起碼能從心理上安慰自己,因為這是在給孩子“充電”啊!

3、學生的“鎮定劑”。有的學生因為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班級排名出現下降,產生焦慮急躁自卑等心理。於是上課外補習班,或是請家教,結果成績有所提高,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鎮定。須知,學生在過渡時期成績一時跟不上,通過自身的努力,調整學習方法,一般都可以趕上。

4、老師的“新產業”。一些老師故意在正常的學校課堂對講課的內容有所保留,將精髓留在“私塾”上講,有的老師甚至故意在補課中向學生樓考試題,迫使學生加入補課的隊伍,顯然,這些教師是將補課作為一種“創收”的“新產業”。一個老師可以通過開設補習班,一個月賺到上萬元,這與每個月XX多元的工資相比,真令這些“誤人子弟之士”動心啊!

二、補課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的?

國家明令禁止學校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補課的呢?

1、學校設“新班”。一些學校為了能使自己的補課名正言順,不與國家相關政策唱反調,而開設課外提高班。說是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而所謂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講新課。一些沒有參加的同學到正常課堂上發現老師的進度是按提高班進行的。自己沒參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願”的去參加了。

2、老師開“私塾”。在國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開不可少了。然而老師家裡的“私塾”式的補課卻多了起來。在調查中,100%以上的學生或多或少參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時間一般都是擇在假期、週末或每天放學後,補課地點多是在老師家裡或歷史租借的房間,不可物件多是畢業班學生。

3、家長請家教。一些家長由於工作關係,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獨立的完成作業。於是就請一些高小的大學生在週六、週日或每天孩子放學後到家裡,為孩子輔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8%以上的孩子都請過家教或正在請家教,且高年級學生佔大多數。以英語、數學為主。

三、補課後的結果如何?

家庭花了大量的錢,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補課,那補課的結果如何呢?

1、學生的依賴強了。不少學生嘗試過請老師或上補課班的“甜”後,容易產生以來心理,要和家長繼續找老師補課,以保持自信和正常上課時的輕鬆感。一名同學在談到不可的好處時說:“可以學到但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有補課即使上課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時不開心不想聽課,有補課墊底就不聽。“

2、家庭的負擔重了。補課不但增加了學生是學習負擔,也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在調查中瞭解到,各校老師一對一補課,一般每節課都要100元以上。如果幾個學生一起補,起碼要50元一節課。這樣一學期下來也要幾錢元錢。這對於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是有一定困難。

3、老師的腰包鼓了。一些老師通過補課,經濟收入如股市“熊去牛來,”全線飄紅,買電梯房、開轎車、有的甚至專門買上一套價值不菲的商品房當作“補課基地”、“課外產業”從此進入了良性迴圈。

四.如何看待當前風行的補課現象?

迫於各種形式的壓力,學生們紛紛選擇了補課,補課已成為當前比較風行的一種現象,那這種現象究竟是否正常呢?

學生要求補課,希望獲得更多的知識,瞭解更多的資訊,學到更多的技能,這似乎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但我們明白一般事情都有兩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價值,這就要看是利大還是弊大。

中國自古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之說,反觀現在的一些老師的行為,不免讓人寒心。在正常的課堂上把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沒有給予學生,而留一手於課外的“私塾”。可見老師不是在“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在“串道收業截獲”,至此,我想起來了餘秋雨先生所說的一句話:在每年九月十日人們慶祝教師節之時,老師們又沒有反思自己是否誤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規律,一切不切實際,與規律背道而馳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只會落得害人害己害國家。我們仔細算一下,現在學生一般早晨六點半從家走,下午五點半左右到家,如果有補課,又要上到晚上九點鐘,回到家後還有學校的作業和課外補習班的作業需要兩三個小時,而他們的睡眠時間只有六個小時左右。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違背其發展規律的,,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另外,這是的學生自我安排的時間少了,自主性減弱,而依賴性增強,如果有一天讓他們獨立的走向社會,他們能否挑起自己的那一份擔子,承擔起自己的那一份責任。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補課的背後事師德的淪喪和違背規律的發展,我不敢說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我肯定這是一種亞正常的現象。

而如何解決這種現象,則需要政府,輿論媒體,社會各界發揮各自的職能,履行各自職權,互相配合,共同面對,由於本人學識所限,不能一一俱談。懇切相關人士予以指教。

國中生調查報告 篇14

長期以來,部分國中學生輟學影響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擾著基層廣大教育工作者,重慶市某區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流控輟”措施,國中學生的輟學率從XX年的2.3%下降到了XX年的1.15%,但距離“雙高普九”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資料調查

該區XX年9月統計,有普通中學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學校6所,有國中教學班466個,在校學生30383人。XX—XX學年國中學生異動情況為增加12529人(其中轉入782人,招生11628人,復學等119人),減少8790人(其中轉出1710人,休學96人,死亡4人,輟學312人),輟學率為1.15%。

針對國中學生的輟學情況,該區抽樣調查了部分酒樓、茶樓、理髮店、洗腳城等場所,對20名服務員進行了詢問,發現有3人是輟學國中生,佔抽樣調查的15% 。

二、輟學原因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厭學”是各地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學生“厭學”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由於有些學生自身基礎較差,沒有吃苦精神,對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從逃學導致輟學;二是有的老師教書育人的水平低,對一些學習成績不佳又難以管理的學生往往不理、不管,態度冷漠,甚至排擠厭棄差生,導致了學生輟學;三是由於部分學校和教師千方百計地為了提高升學率,大打題海戰術,致使學生不堪重負而棄學;四是家庭的變故,如家長的吵嘴、打架以至離異,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孩子灰心沮喪,敏感自卑,精力難以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而輟學。

(二)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存在“讀書無用”,就算是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正確認識。受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家長不但不反對孩子輟學,反而勸孩子不要學了。有的家長說:“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錢的大老闆文化都不高”。

(三)受經濟大潮的衝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這股經濟大潮也同時過早地把中學生推向了市場經濟,通過耳聞目睹,使他們的幼小心靈中過早地產生了發財致富的念頭。與此同時,社會分配就業制度的急劇轉變,一方面我國各行各業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生又很難就業,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對個人前途的取捨,部分學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們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也能從工廠裡商海中賺回不少的錢財,為此,學生認為再在學校裡呆著讀書是浪費時間,不如儘早走向社會,早賺錢,早致富。

(四)受社會上新興的事物和不良環境的刺激和誘惑。目前,隨著鄉鎮網咖的出現,以及街頭巷尾帶賭博色彩的遊戲,不健康的光碟、書籍的泛濫,對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來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誘惑。通過走訪調查,輟學國中生流向社會後,雖然多數的學生外出打工或在田裡勞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整天上網、打牌、閒逛或看不健康錄影和書刊消磨時光,其中有少數的學生染上賭博、鬥毆等惡習,甚至是偷竊、搶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兒多,社會各方對留守少兒缺乏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村家長受經濟大潮的衝擊,丟下兒女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這樣就出現了不少的留守少兒,而其中部分平時在家裡要風得風要雨有雨 “自由”散漫慣了的留守少兒適應不了學校的嚴格管理,總認為在學校外比在學校內“自由”得多,自然就會由逃學變成了輟學。 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在XX年再次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將其列入重點研究領域,金華市教育局在XX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時間解決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的目標。為此,在查閱了先行者的一些國中教育調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國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從國中生的生存體驗的角度切入,設計了112道題目,對1458位國中或剛進入高中的學生進行現場問卷,深度訪談了100多位學生及相關人員,積累了1400多分鐘的錄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萬。本次調查歷時8個月,結果成為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導室決策的參考,協助地市行政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實現關切、改善國中學生的生存狀況。

二是學校要轉變觀念,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公平教育。要促進學校教育的機會平等,主要是入學起點的機會、受教育過程的機會、取得學業成功的機會、就業機會的平等、弱勢群體的教育補償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在教書的同時更重育人,對學習困難學生、弱勢群體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學生給予應有及更多的關愛。教師要做到關愛每一個孩子,對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能表現出一點點冷漠和放棄,堅決杜絕歧視和排擠差生的現象。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變成一個平等和諧、活潑輕鬆、雙向互動、共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平臺。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校園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自己,並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是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格局。學校要與學生家庭和當地社群加強聯絡,採取多種形式共建社群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條件的社群要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消除社會不良影響。學校要主動將學生置身於社會活動之中,家長要積極支援子女參加社會活動,並隨時與子女溝通,時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動,尊重子女的意願,開展正面引導。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長和社會有關團體傳播教育科學知識和教育方法,溝通教育資訊,另一方面瞭解和研究家長和社會組織進行教育的情況,幫助他們總結經驗,並積極傳播這些生動具體的經驗,以擴大社會影響,不斷改進學校工作。目前,一些網咖雖然掛有“未成年人不準入內”的牌匾,但是店主實際上是來者不拒;街頭巷尾的遊戲等公共娛樂場所對於青少年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誘惑。諸如此類的地方,執法部門應該加大力度進行規範,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安靜的社會環境。

四是適應農村需求,開展農村教學改革。根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在保證執行義務教育計劃的前提下,調整部分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職業技術教育,既為學生升學奠定基礎,又為學生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創造必要的條件。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變以一次考試決定學生終身命運的做法,緩解學生升學壓力,建立人才成長“立交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