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社會調查報告範文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9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社會調查報告範文六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實踐報告主題:浙江農村環境汙染情況調查

調查時間:XX年7月10日至7月24日

調查地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後溪鎮棠村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口頭採訪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環境汙染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使環境汙染問題得到改善。

  一 目前農村的環境狀況

近幾年來,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農村現代化產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但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沒有注意保護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水質汙染

我們村之所以稱為棠村,是因為村子裡有很多的池塘,前身為“塘村”,池塘主要用來養魚。在我小的時候,池塘裡的水還是很乾淨的。但是這幾年,池塘裡的水質汙染已經非常 嚴重,池塘裡已經無法再用於養魚。池塘已經荒廢,成為了一個個大型的垃圾場。水面經常發出一陣陣的惡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些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生活垃圾,生活汙水都直接排放到池塘裡。尤其是這幾年,柑橘的價格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直接將一車車的桔子直接倒在池塘裡。現在一眼望去,池塘表面都是成堆的爛桔子。還有個原因就是村民們對於病死的家禽,小豬等處理辦法不好,大多扔在池塘裡。於是,路過池塘邊的人經常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腐屍味。

建議:村裡相關部門要及時給村民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告訴他們環境汙染已經造成的嚴重後果。同時,清理池塘裡的各種垃圾,對往池塘裡傾倒垃圾的村民進行罰款。爭取早日使水質得到恢復。

  二 白色汙染

在農村裡,很多地方還沒有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因此,塑料袋,塑料盒使用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在農村裡,很多塑料袋,塑料盒都是不可降解的。隨處可見各種花花綠綠的袋子。這些袋子大多有毒,如果用來裝食物則其中的有毒物質會一起進入口中,危害人的健康。不僅如此,由於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如果它們散落在土壤裡,會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從而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這些塑料品,還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建議:農村要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規範塑料袋的使用來源。提出用布袋或籃子購物。對於使用過的塑料袋要統一回收處理。

  三 空氣汙染

在農村裡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把很多垃圾直接進行焚燒處理。而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製品。因此,若直接燃燒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黑煙以及刺激性氣味,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有毒物質。長期吸收這樣的空氣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建議: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垃圾應當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回收的要進行回收。對於塑料製品更不能直接焚燒,應當統一回收進行處理。

  四 農業汙染

這是一種農村特有的汙染,它主要來源於農業措施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它們的殘留物被雨水淋溶後隨徑流進入水環境,以及水土流失一起被帶入水環境。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汙水灌溉和集約化養殖場的汙染是其根本來源。一些不可分解的農藥還會隨蔬菜等進入人體,給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有一些未經處理的死家禽,牲畜等的屍體直接丟棄在土壤裡,他們攜帶的病菌,病毒進入水中,土壤中則產生生物汙染,最後危害的還是人類的健康。

建議: 儘量使用可以分解的農藥,不要過多使用化肥,農藥,對於病死的家禽,牲畜不要隨意丟棄。應當統一進行合理的處理。

通過這次調查,我對自己村子裡的環境汙染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我深受啟發:我們居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並且號召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環境。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說起愛護公物,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老生常談,因為類似“愛護公物光榮,破壞公物可恥”,“愛護公物,人人有責”這樣的口號恐怕連幼兒園小朋友也能說上幾條。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做得怎麼樣呢?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校園裡破壞公物的現象比比皆是:有同學為求近路而不惜踐踏草坪;踢球時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門窗;戶外運動中弄壞了校園裡的公共桌椅、欄杆和垃圾桶;課桌椅上經常會看見各式各樣的塗鴉你有沒有想過,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行為都對公物造成了損壞,也給其他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還會增加學校對公物的維修費用,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每當看到這些不文明行為,你也許會皺著眉頭嘟囔一句:缺德!是的,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講社會公德,不遵規守紀。他們從來也不曾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是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個人都有愛護公物的義務。

對於文明的中學生來說,僅僅只有語言文明、行為文明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做到思想上的文明。說到思想上的文明, 我不禁產生一個懸念面對漫天飛舞的紙屑,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彎腰撿起,而有的人卻可以熟視無睹,聽之任之。這難道僅僅是行為的不文明所造成的?不,我想不是的。作為中學生,如果思想不文明,那麼其他方面即使做到近乎完美,又有什麼用呢?中學生的世界好比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而文明充當的角色無疑是春天裡的太陽。對於中學生來說,文明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我們燦爛的明天,我們一定要遠離網咖以及其他中學生不宜進入的娛樂場所,遠離不健康的思想,從而追求精神思想上的純潔、文明、高尚,不去幹、不去想有背道德的汙穢之事。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國小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建立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品。20xx年暑假,我調查了百金堡村村民的收入狀況,目的是瞭解農民收入增長的原因。百金堡村在農村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代表性。在我與村支書交談並查閱相關資料後,走訪了一些村民家中,詢問了他們的具體生活狀況,並且訪問了村裡兩家大型企業的創始人,瞭解他們創業的過程。與此同時,我還走訪了鄉鎮醫院和學校,獲取了一些資料。與改革開放前相比,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

關鍵詞: 收入增長 國家政策

正文:

百金堡村是位於黃土高原的一個小村莊,承載了幾千年的風霜雨露,數千華夏兒女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樸實、勤勞、勇敢,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財富。在黨的好政策和他們的智慧的引領下,從靠單純的農業收入,發展到了現在的多樣化,不僅收入翻了幾番,生活品質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村民收入狀況調查

百金堡村現有人口2753人,575戶人家。其中有50戶自主創業的,包括3家大型企業,主要都是化工產品的生產,年收入20xx~5000萬元;32家小型企業,主要是焦油加工,運輸,年收入80~100萬,15家個體經營戶,包括小賣部,理髮店,飯館等,年收入5~10萬。其餘有313戶是農民兼工人家庭,即既春耕秋收忙於種地,又定時定點去工廠上班,年收入3~4萬;有35戶是農業兼養殖業家庭,年收入也在3~4萬;有173戶家庭靠單純農業,年收入1~2萬;還有4戶人家因為無勞動力而無收入。

在以前,百金堡村是出了名的貧困村,村民都靠耕地為生,沒有人興辦企業,

也就很少人能去工廠上班賺工資,偶爾有通過上學跨出農村的,也留在了外地發展。村民們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和日常消費支出。

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在黨的沐浴下,享受著發展的果實。

二、原因分析

(一)大型企業的立足

如果百金堡村沒有這三家大型企業,也沒有這麼多村民能拿到固定的工資了,所以還是要從大型企業說起。這要追溯到80年代國家出臺的一個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與國際接軌,國內要出現新的經濟形式,國家出臺政策,向社會注入大量資金,以使該經濟形式順利過渡。80年代,國家為了造就社會上第一批商人,就發放了一個無期無息貸款。沒有還款期限沒有貸款利息是個什麼概念。說白了,你貸了款根本就不用考慮還的問題,你就安心經商就可以了,這個政策機遇是國家面對全國人民共同發放的,是平等的。目的是開啟中國的商業先河。那個年代講究萬元戶,所以你貸款一萬回家,你已經是萬元戶了。

都說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想機遇也總親睞有謀略有膽識的人。政策雖好,但還極少的人有這個膽量,只有兩個村民敢於嘗試。當然,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也遇到了很多坎坎坷坷,但他們在政府的支援,朋友的幫助,和他們自己的智慧引領下,終是取得了成功。

(二)惠農政策給村民帶來的福音

從農村開始的中國改革,其決策本身就是一項關係國家發展大局的惠農政策。三十多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村的發展, 注重加強農業的基礎性地位,頒佈實施了一系列更直接、更具體、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來惠及農民,發展農業,富裕農村。

1、加大減免農業稅改革力度。20xx年,全縣農業稅平均稅率由7%降到4%,降低3個百分點。在降低農業稅稅率的同時,同比例降低農業稅附加。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內取消農業稅。為支援農業稅費改革,20xx年中央財政拿出396億元用於轉移支付。

對於歷來都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奔走相告的喜訊。調查時一位農民阿姨向我訴說,在農業稅還沒減免的一年,由於旱災來襲,地裡都少有收成,他們家的兩畝半田地,只收獲了兩麻袋麥子,還代替稅款交到了村委。農業稅減免的政策一出臺,她幾乎喜極而泣,感嘆政府出臺好政策。

2、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20xx年,按照國家規定的籌措比例,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541.3萬元,對全縣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對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補貼。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的補貼政策,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購機戶手中。同時,縣安排一定財政資金對農民購機給予補貼。增加良種補貼投入。縣財政用縣長備用金50萬元,建設20個糧食生產示範村,鼓勵土地向種糧能手集中。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有關專案資金。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強化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嚴格控制種子價格,積極開展送種上門服務,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

在調查中,很多村民都說在惠農政策出臺前,他們的種糧積極性並不是太高,農資農具的投資,種子的投資,一年的辛苦勞作,有時候遇到自然災害,收穫的糧食只能保本,甚至虧本,再加上村裡的大型工廠發展起來,很多人選擇去工廠上班,有了固定的工資,種糧積極性更是減退。惠農補貼出臺後,調動了絕大多數村民的積極性,政府對農民的各種補貼,農民種地的成本相對減少了。不僅如此,鄉政府還積極給村民們尋找銷售渠道,比如食品加工廠,酒廠等需要優質糧

食的工廠。在政府的支援和引領下,村民們的腰包日漸鼓了起來。

(三)醫療、教育負擔的減少

村裡的人以前都抱怨上學難,看病難,醫療和教育帶給農民的負擔確實不小。國家相繼出臺好政策,基本解決了村民的這兩大問題。我認為這些減免的費用可視為另一種意義上的收入。

1、新農村醫療保險

農村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的一部分,我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3.91%,農村醫療保險,可以使廣大農民享受到農村醫療保險社會保障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參合農民可以選擇不同醫院就診,一般採取就近原則,選擇不同醫院的報銷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對住院患者的報銷比例比較大,可以分為慢性病、特殊病種、意外傷害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報銷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貧、因病反貧的情況。

從鄉醫療衛生所提供的資料看,這次改革的收益面頗廣,從小的感冒發燒,到需住院得到重大疾病,都有一定比例的報銷政策,村民們不用擔心看病難,反而因為有了保障心情愉悅,患病率也有所下降了。

2、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

20xx年,國家提出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兩免”,即免除學雜費,免除課本費;“一補”,即對住宿學生補助住宿生活費。當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共投入70多億元,使3400多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從中受益。

多年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就輟學的人,現在大多在村裡的工廠上班,走訪調查中發現,大約30%的人是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如今好的政策出臺,輟學率也大大減少了。

(四)對老年人的優惠補助

20xx年起,凡農村的6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國家每月60元的補助。與此同時,村裡的大型企業中,有兩家企業也伸出援助之手,給60歲以上老年人每年600元的補助。

村裡的4個因為沒有勞動力而沒有收入的家庭,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家庭,走訪後瞭解到,他們的生活過得也很好,逢年過節不僅兒女們回來,村委會也會派人來慰問。

三、調查總結

村民生活富裕起來,離不開國家的政策,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同時還有自己的努力。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過得很富足,要想繼續發展,就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首先政府要繼續支援農民,畢竟在市場的大海里,農民們只是一夜扁舟,市場波瀾起伏,需要政府引導,支援,只有好政策才是村民們的福音,其次,村民們自己的幸福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勤勞,努力才能創造財富。願農村能如祖國大地上開出的鮮花,豔麗地綻放。

參考文獻:

1、魏憲朝《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惠農政策的發展》

2、《農村醫療保險政策解讀》

3、《教育收費政策解讀》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物件: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資料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 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

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物件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

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大家一起來關注炎炎夏日,酷暑難熬,各大中國小校早已放假。在眾多的學生中,他們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紛紛去各地、各處遊覽觀光,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拓寬自己的眼界。因此,筆者來到省旅局,對我省假日旅遊做了詳細的調查:

去年以來,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節、“十一”、“五一”三個假日旅遊“黃金週”,極大地刺激了人民群眾的旅遊熱情,國內旅遊空前火爆,自去年國慶至今年春節、“五一”,接連出現了公眾旅遊消費熱的幾個高潮。假日旅遊有力推動了我省旅遊業及鐵道、交通、民航和餐飲、商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增加了財政收入,滿足了公眾的旅遊需求,豐富了節假日生活,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繁榮地方經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和關注。假日旅遊帶動假日經濟大發展,其主要表現在:

(一)假日旅遊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全省共接待中外遊客32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20億元人民幣,日均近3億元,比去年國慶增長12%。全省各地的熱點旅遊區再度火爆,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廈門共接待海外遊客5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16億;去年剛剛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武夷山市接待遊客達到10.5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五一”期間,適逢湄洲島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七天時間上島人數達12萬人次。三明市有賣票的48個景點共接待26.8萬人次,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幣,比增215%。過去屬溫冷地區的連城冠豸山接待3萬多人次。由於假日旅遊的迅速升溫,旅行社生意紅火,各地賓館飯店頻頻告急。

(二)假日旅遊帶動民航交通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廈門機場進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6%;飛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機場起降航班達170架次。5月1日,進出福州長樂國際飛機乘飛機出遊人數達4900人。從5月1日開始進出福建的各趟旅遊專列整天持續高峰,日均到發客流量達4萬餘人,超過春運,全省增開了30多對旅遊專列。福州、廈門、泉州始發的中短程旅遊列車趟趟爆滿,其中觀光遊客佔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專列在原有基礎上又加掛四節車廂,仍超員30%。節假日期間,廈門火車站傳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7.85%。公路客運也不遜色,如廈門特運總公司節日客運量達113065人次。據測算,交通費在旅遊花費中所佔比例最高可以達到70%以上,鐵路、民航、公路以及水運已成為假日旅遊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遊帶動零售業的發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遊的外地人。1999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1998年增長6%,但接節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遊帶動旅遊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遊推動零售業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

(四)假日旅遊帶動餐飲的發展。“五一”到我省旅遊的人數320萬人次。這麼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遊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五)假日旅遊帶動休閒娛樂業的發展。假日旅遊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閒娛樂轉變。休閒娛樂不僅讓遊客參與各種遊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閒娛樂為載體,將休閒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遊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遊客休閒、娛樂、健身的願望。調查顯示,節假日50%的人考慮外出旅遊,在外出旅遊的人群中,64.8%參與人休閒娛樂。為了適應這一新的需求,各地興起了許多休閒娛樂行業,如茶館、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擊、水上運動、網球、高爾夫和跳舞機等,到了節日這些地方都是處處爆滿。另外,假日旅遊還帶動金融業、網路電信業、農牧業和建築製造業的發展。

雖然假日旅遊火爆,但是由於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因此,假日旅遊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通[NextPage]知放假時間太遲;(2)受到旅遊交通的制約;(3)熱點旅遊區住宿床位供不應求;(4)個別宣傳媒體誤導消費者。

結束此次調查,筆者由衷的希望我省的旅遊業能突飛猛進,成為全省不可缺少的經濟支柱!成為全省第一經濟支柱!旅遊業的明天是輝煌的、燦爛的、生機勃勃的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一、市民存在的社會公德問題

1、環境與衛生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到衛生與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任憑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在汽車站牌、廣告招貼畫、建築物上亂塗亂畫、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將咀嚼過的口香糖隨處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垃圾分類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環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亂扔廢舊電池、善待花草樹木等每個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環保行為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衛生問題的(否則也不會反映這些問題),但從這裡我發現了一種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強的環境衛生意識,吉林市的環境衛生現狀卻值得我們憂慮。這是不是反應出了這一現實:大家都認識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責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和行為,但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卻可能自己也有違背環境衛生公德的行為?

2、文明交通問題

文明交通問題也是吉林市民認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公德問題,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或行人闖紅燈、行人斜穿馬路或翻越交通護欄等是反應猶為嚴重的問題。

3、文明禮貌問題

調查資料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禮貌方面仍需繼續努力,以減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文明禮貌問題主要表現為:遇事圍觀、起鬨,夏天在公共場所光膀子、脫鞋、抽菸,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公共場所爭吵、說髒話,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等。

二、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排序

從總體上看,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佔第一位的仍然是隨地吐痰。市民最討厭的不良行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後,主人不予清理;亂扔雜物;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

三、公德實踐與公德認識的比較

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群眾自發地、積極地向我們反映他們所遇到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但是當被問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時,您會怎樣?"時,回答結果並不不盡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會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則僅有5%的市民會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會隨大流,有人出面時也出面,沒人出面就不出頭;33%的人因為怕打擊報復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認為制止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與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數吉林人還是屬於"理論上的長子,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按照調查專案,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保證自身利益情況下會出面制止;第二類是能夠為了維護社會公德,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類是不顧個人利益,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做鬥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數人屬於第一類,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四、違背社會公德現象產生的原因

違背社會公德現象時有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規則不合理。對於違法行為來講,我們有明確的制度來管理、制裁違法分子,但對於違反公德行為,僅僅侷限於輿論譴責,對於部分不文明行為並無規定認定那些行為不文明;還有一些有規定的行為,諸如禁止隨地吐痰,但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遂使這些不文明行為得不到根治;相反對於亂搭亂建這樣的處罰措施過於嚴厲,使得這些不文明行為變得更加隱蔽,不利於有關部門地查處,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管理措施執行不力。對於有處罰措施的,一些職能部門並不積極履行職責,對於罰款低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行政不作為,使管理措施成為空中樓閣。

3、公共生活設施不完備或設計時為使用者考慮的不周全。

(二)個人修養

1、公德意識不夠。有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很多膀爺在大街上隨意走動,許多膀爺本來覺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不相干,並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文明的。

2、對公對私標準不一樣。"室內天堂室外垃圾場"就是這一點的典型寫照。許多人將自己的家佈置得富麗堂皇,猶如天堂;樓道里卻被他們堆滿雜物,猶如垃圾場。

3、公德行為不能自覺化。有人監管時能遵守公德,無人看守時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覺的、習慣性的公德行為。

(三)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偏斜。社會的道德觀不正確,金錢觀過於嚴重,人們優點自私自利,使得社會公德淡化。

(四)輿論導向不正確、輿論壓力不夠。

(五)教育的失敗。現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於書面口頭教育,缺乏道德實踐教育,所以現在在學校那樣的場所,公德執行情況也不好,校園裡也充滿了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些教師、家長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身就有許多不道德行為。還有些家長把違反社會公德、佔小便宜的錯誤思想當作人生哲理教給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對策

社會公德,是為社會的全體公民所公認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國共產黨同形成的,用以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一系列準則。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統一的道德規範,其意義更為重要,作用更加廣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