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W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小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小調查報告

中國小調查報告1

一、調查說明。

(一)促進創造型教師成長的意義。

著名的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最重要的活動更需要創造,而創造教育的實施首要的是必須有一大批創造型教師。當前,對於創造型教師的概念雖然還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但是國內外教育界對於創造型教師的研究已經積累了不少資料,關於創造型教師的基本特徵已經有了不少共識。

要創新就要有人才,而努力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具有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關鍵就在於培養創造型教師。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承擔著科教興國的歷史重任,因此,必須努力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當前,教育觀念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過程缺乏活力,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種種不利於實施創造教育的現象已十分普遍,因此,關注創造型教師的培育與成長已迫在眉睫。

(二)調查背景、目的、物件、方法。

為深入瞭解我省中國小創造型教師成長的真實狀況,分析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為教育部門加強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20xx年9月開始,在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委員會指導下,在福建省寧德市教育工會組織下,我們對寧德市部分中國小教師展開了關於創造型教師成長的調查。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也相應召開座談會以瞭解情況。調查地域雖然限於福建省寧德市,但普遍性的問題可以藉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呈現並促人反思。

本次調查籌劃周密,準備充分,設計力求科學,覆蓋各類學校。問卷調查共設計題目27個,其中選擇題25道,問答題2道,教師還可以靈活增加他們認為比較重要的相關資訊專案,保證了問卷的整體規劃與實際變化的統一。問卷題目主要涉及教師對“創造型教師”內涵的看法、影響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各種因素(包括教師個人的素養與努力,學校環境及創造的各種條件,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促進與妨礙創造型教師成長的有利與不利因素等等。問卷採取無記名答卷方式,本次調查物件包括寧德市城鄉各類中國小,發出問卷調查表800張,回收760張,回收率95%,客觀地反映了不同地區不同型別學校教師的情況。

二、主要問題的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教師對“創造型教師”的認識。

表1創造型教師應具備的最主要條件(多選)。

在“你認為創造型教師應具備的最主要條件”(多選)的調查中,“高尚的師德”依然被認為是成為創造型教師的首要條件,這與我國教師傳統中“身正為範”的要求一致。許多教師還表示,如果缺乏高尚的師德,則其他方面愈強,對教育教學的破壞性影響愈大。“強烈的創新意識”也被擺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許多教師表示,能否成為一名創造型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才會有動力去研究、去發展、去實踐。而“較高的教學藝術”同樣被認為極端重要,教師們表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而高超的教學藝術能讓教學產生最好的效果,獲得最高的效率。同樣,“廣博的專業知識”也受到教師們的青睞,他們在調查中一再拿出“要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源頭活水”的教育格言自勉。

(二)影響教師成為創造型教師的主要因素。

1、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定位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2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定位。

在“您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定位”的調查中,選擇“勝任教學的教師”為43%,選擇“骨幹教師”的為34%,選擇“特級教師”的為8%,選擇“名師”的為10%,選擇“創造型教師”的為5%。從這裡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對自己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定位不夠高,大多數人認為能夠勝任教學就心滿意足了,只有極少數人向著特級教師、名師和創造型教師的目標發展。這說明當前教師發展動力不足,需要引起高度注意。俗語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如果教師沒有高遠的職業發展規劃,那麼,即使是定位為“勝任教學的教師”恐怕也不容易實現。

2、教齡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3教齡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從表中可見,教齡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認為需要15年到30年的佔了絕大多數,認為需要30年以上的也佔了五分之一強。這說明,在創造型教師的成長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個問題上有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在與教師的座談中,我們也注意到,也有少部分老師認為一個老師是否能成為創造型教師與教齡關係不大,甚至會有教齡越長越保守的現象,而新生代的教師因其學歷、年齡與知識優勢,成為創造型教師的可能性也極大,這都是值得注意的觀點。

3、學歷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4學歷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從表中可以看出,認為學歷對成為創造型教師影響“較大”和“非常大”的佔了絕大多數。這說明當下的教師對於學歷比較看重,也反映了我國近年來教育行業對於學歷的要求日漸提高的現實。不過,在同個別老師的.交談中,我們也認識到,重視學歷不等於教師的學歷越高越好,認為學歷對於創造型教師“沒有影響”的教師主要是考慮到許多成功的教師第一學歷雖然不高,但是他們後來都通過自修或培訓,拿到了更高級別的學歷,有的還拿到了研究生學歷。

4、閱讀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5教師的閱讀狀況。

對於大多數中國小教師而言,他們在繁忙的日常教學中並無太多的閒暇時間進行閱讀,但是因為有寒暑假這樣的帶薪休假,在各類職業中,唯獨老師可以享受較多的閱讀時間。但從表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整體閱讀狀況不容樂觀,而農村教師的閱讀時間與城市相比更是大大縮水。在一所農村中學的座談中,教師談到農村教師閱讀時間少的原因:“不知道該讀什麼”、“缺少書店和其他購書途徑”、“經濟條件限制”等佔了絕大多數。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沒有閱讀的願望,這是教師閱讀時間少的主要原因。

5、教師各類教學活動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6教師各類教學活動的情況。

在“你平常備課時在‘出新’方面”的調查中,選“力求每節課都有新意”的佔34%;選“有時想有”的佔61%。這說明想在備課中出新的教師佔了大多數,但自覺追求每節課有新意的老師只佔三分之一強。在“你上完課,對這節課上得如何有做反思嗎?”的調查中,選“有,但不經常”的佔69%;選“每節課都反思”的佔30%。由此可以知道,大多數教師都有課後教學反思的經歷和經驗,但能做到課課都有反思的並不佔多數。在“承擔公開課情況”的調查中,選“承擔過縣級以上公開課”的佔11%;選“多次承擔過校級公開課”的佔51%;選“承擔過教研組內的公開課”的佔32%;選“沒有開過公開課”的佔6%。從資料中和座談中可以知道,開公開課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有開公開課的經歷,部分沒有開過公開課的老師大多數是新進學校的年輕教師。在“你在教研活動中”中,選“積極發言”的佔47%;選“偶爾發言”的佔51%。這個資料在不同的學校當然有不同的表現,但是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半以上的教師對於教研活動並不十分熱心,這主要與教研活動的主題不明、活動形式單一、主持教研活動的教師組織不力以及教研活動之後的反思和實踐未能得到及時反饋有關。

6、教師對學生實施的教育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7教師對學生是否進行創造意識和創造方法的教育。

教師如果對學生進行創造意識和創造方法的教育,那麼反求諸己,也會促進創造型教師的成長。在“對學生是否進行創造意識和創造方法的教育”的調查中,我們看到,很少有老師經常對學生實施創造性教育,完全沒有實施創造性教育的比重也高達27、2%,大多數教師在實施創造性教育方面都停留在偶爾嘗試。在座談中,我們瞭解到,許多教師認為創造性教育並不是時時處處都可以進行的,需要一定的時機,如果有合宜的機會,他們願意嘗試,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通過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途徑為學生儘快成為具有創造意識、創造願望和創造方法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礎,這說明,目前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實施創造教育的教師還不多,即使有也只是處於個人實驗狀態。

7、教師論文寫作與發表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8教師論文寫作與發表情況。

“在報刊雜誌和非正式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情況”的調查中,文章收入縣、校級彙編的佔27、7%;有文章收入市級論文彙編的佔65%;有文章在普通CN刊物上發表的有佔5、84%;有文章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的只有1、51%。與此相關的還有“論文獲獎情況”的調查,結果發現,論文尚未得獎的有佔58%;有論文獲市級學科研究會及以上獎的為佔14%。由此可知,教師中論文寫作較為優秀者比例很小,且表現不夠全面。在座談中我們得知,一方面教師論文的絕對數量上來看不低,但是另一方面教師論文發表的層次普遍較低,大多數屬於論文彙編性質,而這些彙編性的論文多是在培訓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作業。這說明,教師論文寫作出於內心需要的較少,多數只是來自於外來的要求和壓力,只有少數老師自覺寫作並堅持發表到正式刊物。

8、教師的工作條件與工作環境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9教師對工作條件的滿意度。

儘管近十幾年來,寧德市各縣加大了教育投入,教師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從表中可以看出,回答“很滿意”的僅佔4%,“比較滿意”的佔30%,“一般”的佔53%,“不滿意”的佔13%,說明大多數老師對目前的工作條件不是很滿意,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工作條件持“不滿意”的態度,這勢必影響到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也直接影響到向創造型教師方向發展。

9、教師職業倦怠感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0教師職業倦怠感。

在“你對教師工作是否產生倦怠感?”的調查中,選“非常喜歡教師這個工作”的僅佔12%;選“比較喜歡教師這個工作”的佔71%;選“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的佔13%;選“不喜歡,但沒辦法”的也佔4%。這表明,學校的大多是教師對教師這個工作停留在“比較喜歡”上,而不是“非常喜歡”上,一旦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或是不順,很容易就滑向倦怠了。同時,我們注意到,教師職業倦怠情況比較複雜,因地域、性別、年齡、學校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從地域來看,山區中學的教師職業倦怠感尤其嚴重。從性別看,女性教師的倦怠感大大低於男性教師。從年齡來看,青年教師的職業倦怠感高過中老年教師。

10、教師取得的成就與榮譽感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1教師獲得榮譽的情況。

在“獲得榮譽情況(包括各級優秀教師、教培新秀、優秀班主任、骨幹教師)”的調查中,獲得鄉級、縣局級榮譽稱號的佔35%;獲市教育局和縣政府榮譽稱號的19%;獲得市府級、省廳級榮譽的僅佔3%;獲得省政府級榮譽稱號的為0個。重點學校與農村學校相比,重點學校老師獲得榮譽的人數比與獲獎檔次會高一些。我們看到,榮譽的獲取情況也會大大影響到教師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般說來,大多數教師還是很珍惜榮譽的,他們許多人認為級別較高的榮譽是對自己教學工作的某種肯定,會更好的激發他們參與教育教學的改革熱情。

11、中國小校長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2創造型教師理想中的校長(多選)。

在“創造型教師理想中的校長”的調查中,認為“先進的辦學理念”的有45%,認為“民主式的管理方式”的有72%,認為“嫻熟的教學藝術”的有21%,認為“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有12%,認為“獨特的人格魅力”的有57%。從這些選擇中可以看出,教師對現代中國小校長的期望比較高,其中,希望校長有民主式管理的教師所佔比例非常大,與此同時,認為校長應該有獨特人格魅力的教師也超過一半,許多教師反映,校長的精神風貌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教師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為一校之長。如果思維靈敏,善於開拓,敢於創造,支援和鼓勵教師創新,同時積極營造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教師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和發展。

12、學校對教師評價方式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3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主要的評價方式。

在“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主要的評價方式”的調查中,回答“主要看學生成績”的佔31%,回答“重點看日常工作表現”的佔29%,回答“教研組內評價”26%,“學生評價”佔14%。從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小校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各種方式所佔的分量是不一樣的,由於考試成績直接反映教師的有效教學,於是成為對教師評價的重要依據。在與教師座談中,我們瞭解到,許多老師對於以學生成績來評價教學工作多有不滿,這說明目前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機制尚不完善,學校與教師之間有必要加強溝通。

13、繼續教育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4教師希望在繼續教育培訓中學習的課程(多選)。

在“教師希望在繼續教育培訓中學習的課程”的調查中可以看出,教師在接受繼續教育的過程中,對於學習的課程包含多個方面,反映了教師們的求知慾還是很旺盛的,同時,教師們關心的課程都是與教育教學直接相關的課程。

14、培訓對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影響。

表15教師對當前教師培訓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的看法。

中國小調查報告2

根據教育局下發的檔案,立足於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和社會參與學校評價的工作要求,我校繼續開展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工作,通過問卷調查,對我校管理工作、師資水平、教育教學等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對學校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幫助作用。現特將家長調查問卷的評價分析報告提煉如下:

一:成立學校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副校長

副組長:()主任

組員:全體班主任教師、科任教師

二:制定工作宗旨:

1、 調查問卷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和家長開展,力求做到更多更全面地收集相關資訊,為調查問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 督促學生和家長認真填寫調查問卷,做到真實有效,充分表達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調查問卷一律匿名填寫,以保證真實反映學生和家長的意見 。

3、 做好調查問卷的分析整理統計評價工作,認真彙總學生和家長提供的意見和建議,經過認真分析統計,提煉出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予以改進,促進學校工作的提高。

三:調查問卷工作開展情況:

1、學校在3月份分別利用每週的班會時間和家長會時間開展了調查問卷工作,全校一千多名學生極其家長全部參與調查問卷工作,下發調查問卷全部收集上來,問卷採用匿名填寫的方式,保證真實性。

2、問卷收集上來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以年級為單位,分別由政教處和教務處領導認真閱讀問卷內容,統計問卷情況,並根據滿意度分條統計分析,總結出下一步工作計劃。在3月末,召開全體班科任教師大會,通報了問卷調查中家長反映的管理、教育教學、學校條件等方面的情況,幫助班科任教師認識到自己工作中哪些是家長和學生感到滿意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進提升的。

3、4月份,學校政教和教務處領導,針對問卷調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校整改和檢查,努力提升各項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經過評比調查,學校對個別班級有家長提出作業多、椅子上有釘子、校門口放學時的秩序等情況,及時予(轉 載於:w

中國小調查報告3

學校後勤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興衰成敗。而學生食堂又是學校後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係師生的身體健康。為了辦好讓“師生放心”、“家長滿意”的食堂, 5月9日至24日,縣學校後勤管理辦公室組織專班在全縣107所寄宿制學校中抽取51所學校食堂進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物件:全縣中國小學生食堂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實地調查、問卷調查

三、調查內容:

(一)學生食堂基礎設施情況

1、標準化的專案食堂34個,佔67%;正建、待建專案食堂7個,佔14%;不符合標準的老食堂10個,佔19%。

2、配套餐桌椅的食堂19個,佔37%。

3、“三防”設施齊全的食堂15個,佔29%。

4、設葷、素洗滌池的食堂23個,佔45%。

5、葷、素操作如分開的食堂12個,佔24%。

6、使用內扒灶的食堂18個,佔35%。

7、具備“五間”(更衣間、粗加工間、操作間、銷售間、儲存間)的食堂34個,佔67%。

8、具備冷藏設施的食堂42個,佔82%。

9、具備消毒櫃的食堂20個,佔39%。

10、使用不鏽鋼合金或搪瓷餐用具的食堂41個,佔81%。

11、使用垃圾容器加蓋的食堂4個,佔8%。

(二)學生食堂基本管理情況

1、餐廳具有文化氛圍的食堂45個,佔88%。

2、生、熟食儲存分開的食堂3個,佔6%。

3、食品留樣並記錄的食堂19個,佔37%。

4、餐用具消毒並記錄的食堂19個,佔37%。

5、管理制度上牆的食堂49個,佔96%。

6、飯菜價格上牆的'食堂25個,佔49%。

7、每週菜譜上牆的食堂20個,佔39%。

8、“五員制”上牆的食堂31個,佔61%。

9、形象監督欄上牆的食堂26個,佔51%。

10、衛生許可證上牆的食堂51個,佔100%。

11、從業人員作裝上崗的食堂41個,佔80%。

12、進出貨臺帳登記規範的食堂11個,佔22%。

13、索取“五大類”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單的食堂9個,佔18%。

14、財務規範管理的食堂9個,佔18%。

(三)學生食堂基本服務情況

1、51所學校學生就餐總人數24820人, (調查報告) 食堂從業人員483人,從業人員佔學生就餐人數比約為1:50。

2、學生持卡自由消費的食堂26個,佔51%。

3、設立意見薄(箱)的食堂20個,佔39%。

4、實行教師陪餐制的食堂36個,佔71%。

5、學生“食堂滿意度”問卷調查平均滿意度為63%。

四、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資料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縣中國小校食堂存在如下問題:

1、雖然全縣中國小校專案食堂佔到81%,但在食堂的設計上不盡合理,不符合衛生學標準。33%的食堂最基本的“五間”都不完全具備。

2、食堂基礎設施配套率低,給學生服務和後勤管理帶來物質上的障礙。

3、食堂基本管理不到位,特別在臺帳登記、票證索娶消毒留樣等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各學校食堂不同程度上存在食品安全衛生隱患。

4、後勤從業人員主要是教師家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後勤服務觀念不強。絕大多數後勤管理人員由於負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後勤工作疏於管理,或不懂得管理。

五、調查總結

基於以上問題,為了全面提升我縣學校後勤保障與管理水平,切實辦好讓“師生放心”、“家長滿意”的食堂,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 實行食堂“三基(基本設施、基本管理、基本服務)達標”,從基礎抓起,落到實處。只有把食堂這個重點抓住了,這個難點解決了,才能真正把“放心食堂”建立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真正根除學校食品安全衛生隱患。

2、建立全縣後勤示範學校。對全縣具備一定條件和管理水平的學校加以培植,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形式促進全縣中國小後勤保障與管理水平均衡發展。

3、 培訓提高,通過送教下鄉,分割槽域現場參觀培訓學習,全面提高後勤管理與從業人員的素質。

4、 實現回訪督辦制。對在檢查、調研、考評、信訪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的形式下達整改通知書,通過反覆的回訪督辦,敦促整改落實到位。

5、完善管理機制,對全縣中國小後勤管理實現目標考核,變終極管理為過程管理。把原來的後勤年度目標考核改為開學初、期中、期末等多個時段的綜合考核,真正使全縣各學校把後勤工作落到實處。

中國小調查報告4

我對天寶一中的部分同學。教師家長等,鑑於著幾天的調查,結果如下:在問及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狀況是否滿意時,5.3%的人表示對天寶的教育現狀表示很滿意,有19.7%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較為滿意,有40.7%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沒感覺,有24.3%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不很滿意,而有10.0%的人則表示很不滿意。

在問及把天寶一中教育問題主要歸結於那一方面時,有31.3%的人認為問題存在於教師素質差,有26.7%的人認為問題主要在於學校教學條件差,有37.0%的人認為問題主要在於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教師問題:

一是因為教師的經濟地位不高,教師的學習進修機會缺乏,工作任務繁重,導致業務素養的提高相對困難;二是教師素質整體不高、教育教學觀念陳舊、沒有新意,對新課程難以接受,教師教學科研空白;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理念不科學,不能體現現代教育教學的基本進步與改革,導致教學質量、學生髮展與學校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進而影響到農村教育的發展;三是教師待遇低,在職教師流失多;四是許多地方由於財力問題,不接納或象徵性地接納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而大量地招收廉價的代課教師(200-300元/月不等);五是中學教師待遇偏低,優秀教師向高中或其他行業流失;六是教師學歷偏低、職稱難以上去;七是評職稱中指標分配太少、職稱外語考試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四是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學經費奇缺,沒有時間、精力和條件從事教學研究,難以提高教師的職稱條件。

學生管理:1.品德問題:學校方普遍反映,在品德方面學生不良表現有:學生個性越來越強,不能很好團結同學;學生紀律越來越差,教學組織與管理難度大;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學校難以管理;學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學習方面動機較弱,思想品德教育越來越難。2.厭學問題:教師們普遍反映,在廣大農村因國中升高中的比例偏低、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等現實,造成了新的讀書無用思想流行於學生和家長之中;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看不到升學的希望,厭學情緒越來越濃,沒有學習動力的學習質量也就難以保證。3.學習質量問題:農村中學因為教師任務重、素質不高、教學研究缺乏,學生學習動機又不強,整體上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質量問題普遍存在。4.行為習慣問題: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都會通過其行為表現出來,教師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不滿意的是學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禮貌,在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都缺乏必需的禮節素養,學生行為習慣、日常用語、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都應納入到學校課程教育之中,特別是學生的禮儀教育要加強。5.學生流失問題:因為義務教育的條件比較困難,加上學生、學校、家庭、地方等方面經濟困難、升學困難、教育失當、學生厭學等原因,國中學生,特別是國中二年級開始,學生流失多、輟學多。6.學生安全問題:農村中學也面臨著社群環境惡化、治安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校園、學生人際關係複雜等困惑,令學校越來越擔心的是學生在人身方面、精神方面都有易被傷害的問題,諸如常有學生被敲詐、勒索、恐嚇,學生被暴力侵襲;家庭方面、教師方面的精神虐待與懲罰;還有社會的黃、賭也在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與良好品德形成。

此外,學生還存在法制意識差、學生處罰難、教育難等教育問題,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加強對學生的協調統一的教育與管理。

周圍環境:所有的學校教師與管理者都反映,現在學校的教育環境問題嚴重:一是社會經營性網咖對中學生的衝擊較大,不少學生迷戀網咖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二是社群對學校的教學需要的條件維護較差,如噪聲的汙染、空氣的汙染;三是政府對學校教育環境秩序的保護需要加強,檔案太多、收費太多,加上社會人員干預、擾亂學校教學秩序事件時有發生,學校苦不堪言。學校硬體、軟體不好、教育資源欠缺。一是沒有運動場或運動場很不規範,根本不能開展正常的教學與訓練,但作用卻很難發揮出來,圖書館的圖書幾乎是擺設,難得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裝置簡陋;二是辦公條件差,教學管理所需要的辦公電腦少,在天寶一中中,僅有教學、辦公電腦55臺,許多學校根本沒有辦公電腦,懂電腦的`教師也很少;四是學校配套設施少,教師學生住房困難,大多數中學教師兩人一塊,學生兩人共睡一床,宿舍衛生差。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又存在著巨大的資源浪費。具體表現為學校布點設定中缺乏科學規劃,導致有限經費平均分配、分散使用,而學校的調整與合併,又空出許多校舍,造成極大的浪費;二是人員方面因為鄉鎮機構改革、教育辦的撤銷等舉措,導致中心校教職工比例失調,形成潛在浪費,嚴重影響教育的正常效益。此外,在管理與發展上還存在管理模式問題、辦學理念問題、校務公開問題、教師聘任問題、教師的培訓與進修問題、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閱覽室、辦公室建設問題等。

相關人員的意見(多是教師)加大教育投入,更新教學裝置,改善辦學條件。對於學校來講,要注重加快硬體建設,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在目前教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要千方百計進行開源節流,不該用的錢一分不用,要將錢用在刀刃上。要特別重視加快校園網建設,加強圖書館、實驗室的設施裝置添置,讓網路室、圖書館、實驗室成為學生最想去的地方。要把師生的安全問題放到首位,儘快改造和重建一些鄉村學校的危房、舊房,為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他們認為要多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多方面籌集資金才是關鍵。

中國小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而會學和學會是學的落腳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日益凸顯出教學中的弊端,某種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發展,影響了學生潛能的發揮,開展了自主學習模式的研究,是為了培養學生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夠自主自發的學習,在課前能自主的預習,在課中能高度參與課堂的展示,確定目的,自覺支配學習時間,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達到節節課又收穫。

二、調查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4月

三、調查物件:

課題研究老師相對應的實驗班,分別是八年級、七年級、六年級等,樣本的選擇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效果進行問卷。

四、調查結果:

(一)自主學習習慣

1、97。8%的學生能獨立完成語文家庭作業,2。7%的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能完成。遇到不懂的問題,23。9%的學生能從書上找答案,23。9%的學生能問老師,對於學過的內容,34。8%的學生能及時複習,58。7%的'學生能及時複習。

2、學習新內容前,只有63%的學生能主動預習,對於課後的作業,17。4%的學生有時能完成,有時不能。作業本用到一半時,21。7%的學生反映,作用本破損嚴重,而且很髒。

3、課堂學習展示中,有75%的參與度,能主動的參與展示討論,並提出問題。

(二)自主學習方法

1、對當前的課堂發言問題,學生的看法頗有見地。對於老師實現設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了解和理解的比較透徹,能夠自主的探究,並且不拘泥於要求,而是有所提升的去理解,配合老師的教學設想。

2、家庭教育有待發展。其實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學生除了學校生活,第二個教育陣地就是家庭教育,恰恰相反的是有的家長一味的依賴學校,給孩子家庭教育產生漏洞的機會,而自主學習模式的踐行就可以讓孩子在家裡主動去學,比如現在學生在家裡主動去閱讀課外書籍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讓學校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三)自主學習的效果

1、自主學習中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養成好的的學生由最初的只有46%的,中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較好的有65%,後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中有98%。目前已經達到最佳效果,每結束一課後,學會都會主動的提出預習第二課的任務,按要求去實現目標預習。

2、學生自主預習後作業的完成效率高。以前會出現抄作業,補作業,不寫作業的惡習,而且屢禁不止,而開展自主學習模式後就大為改觀了,幾乎沒有抄作業的,都能夠在一課後自主的完成作業。

3、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填鴨式為主,老師講學會被動的接受,根本沒有實現讓學生去思,去悟,更談不上達了,踐行了自主學習模式後,學生的自主性改善了以往的被動接受,有了更多的獨立思考和獨特見解,敢於去獨樹一幟,別出心裁。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國小調查報告6

為切實做好新時期師培訓工作,搞好教師培訓管理和服務,增強師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我縣教師繼續教育的制度化、規範化發展,20xx年12月18日,我們利用全縣中國小校長能力提升專項培訓之機,對參訓130名校長、教師及教育管理者(含民辦),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調查,並進行了座談。被調查物件積極參與調查問卷活動,座談發言積極認真踴躍,客觀真實地反映中國小教師對培訓工作的需求,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一、我縣中國小教師培訓現狀

面對新時期教育發展背景,進修學校在順利了通過“省級標準化辦學機構”驗收基礎上,配備了適用於各學科教師培訓的各類專用教室,使之成為集學術報告、教學展示、教師培訓、會議交流、網路互動等多功能的“學術交流中心”。20xx年縣委縣政府投資1400餘萬元,佔地10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的新科研中心大樓已動工建設,完全符合省級示範性教師發展中心建立標準。20xx年5月投入使用,為區域教師培訓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和環境支援。

進修學校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師的學習和交流活動,組織教師赴鄰縣學校學習交流,汲取經驗;支援教師參加教育主管部門學辦的培訓學習班,開拓教研視野;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集體觀摩活動,加強各學科間的橫向交流,提升教師專業能力。20xx年,進修學校組織了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中國小教師英語口語培訓、國小校長(含後備)任職培訓校園安全知識培訓、電子白板及課件製作培訓和骨幹教師培訓,參訓教師2300餘人次、

二、座談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調查共有130名校長及教育管理者(含民辦)參加了調查,其中完成答卷併成功提交的122人,有效答卷率為93。8%。調查問卷為我們自行設計的《廣宗縣教育管理幹部遠端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屬結構型問卷。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是有關繼續教育需求問題,共設計了三個方面共18個問題,其中16個問題為選擇題,2個問題為開放式問答題。座談內容涵蓋參加培訓的動因、期望、類別、形式、培訓中的問題、校本培訓、培訓教師的需求等。座談會以問答發言的形式進行,共有70人蔘加。涵蓋基層校長和一線教師及部分教育行政管理幹部。

三、座談調查結果說明

1.目前最希望參加的培訓內容。結果顯示,同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教師的首選,關注度達76。2%。提高“文化知識”,排在了第二位,關注度最低的是“選擇課程”項,在27%以下。可見,多數校長教師都十分重視基本的教學技能的提升與交流借鑑,因為這是最現實的,也是最容易見效果的。而一些“高大上”的“專家講座報告”,教師反映“聽不懂”“用不上”,不接地氣,表現為效果差而不受歡迎。

2.希望參加的培訓形式。“實地考察觀摩與觀看、網路遠端培訓”成為大家高關注的兩種培訓形式,排在了前兩位,關注度均在90%以上。教學展示研討、專家講座仍是大家一般關注的形式,自學反思、小團體體驗等形式未被大家所關注。可見,開放性、參與性的培訓方式更受到大家的喜歡。

3.目前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通過座談和問卷,大家對培訓方式單一的專家講座理論普遍反映缺乏實踐性。教學內容不實用、缺少案例分析、培訓理念過。二是對培訓時間,大多不希望在週末和假期。而對於工學矛盾,大家幾乎不十分在意。三是大家普遍視人員緊教學任務重不好安排、經費短缺是制約培訓的瓶頸。

四、座談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思考

1.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是當前教師關注的焦點。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使教師普遍認識到自身在專業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擺在了每個教師的面前,成為廣大教師當前最為迫切的需求。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培訓動機、培訓期望的調查結果上。當前教師在職培訓的關注熱點都集中在了個人專業能力的提高方面和實效性方面。

2.教師對於培訓的期望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對於教師培訓的類別來看,教師在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與分散並存,一方面教師對於提高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有較大的關注,同時教師對於教育理論和教育前沿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關注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教師心理健康知識培訓”也有一定的關注度。在日益緊張,社會壓力增大的環境中,教師在逐步關注自身的心理問題。

3.傳統形式培訓影響力減少,互動、參與式培訓受到歡迎,基於網路的培訓沒有得到教師的認可。傳統的講座式培訓不再受老師的歡迎。而對於實地考察、觀摩的教學培訓受到了教師的追捧,關注度最高,達到了97、6%。同時,同行的展示,共同研討受到了教師認可,這體現出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的問題不能靠專家和理論解決。主動的參與和交流借鑑是解決自身發展的核心。同時,被一些專家所推崇的基於資訊科技的培訓並沒有得到教師的認可,綜合分析,一方面教師還不能適應這種教、學分離的學習模式,另一方面教師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學習方式的變革。這應該是今後培訓的重點之一。

五、建議與對策

1、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化引領是教師對培訓的最大期望。“會議式”培訓一直是我們採用的主要培訓形式,從調查來看,隨著教師培訓需求多樣化發展,大班額培訓報告會難以滿足教師個性化引領式培訓需求,因此,培訓儘量減少大班額,多增加小班額培訓形式。強化參與式、對話式、展示式、觀摩式等形式的培訓。

2、圍繞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設定培訓內容,突出幹部教師普遍關注的教育教學熱點,切實滿足培訓者的需求。首先,培訓目標定位要以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為出發點和歸宿,生成培訓問題,變理念培訓為主為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主的培訓。其次,培訓專題零散、不繫統是當前培訓內容設定中普遍存在的,今後應由重零散性知識專題設定為強化系統性文化素養知識專題設定。

3、網路遠端培訓仍是今後培訓形式的發展方向之一。調查中,大家對網路培訓關注不高,但恰恰是應該受到關注卻成為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和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電腦技術及應用水平受到許多限制,因此,在今後的培訓中應強化教師資訊科技培訓的比重。

4、進一步完善組織管理、經費保障機制。調查發現,目前制約教師參訓的因素不是在教師自身,主要在於外在機制的影響。完善培訓機制,規範組織管理,應該是當前重點要抓好的工作。具體來說,一是建立各司其職的管理體制。教育局,進修學校,教研部門分類培訓,各思其職。以提高教師思想素質為主的培訓,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教師的全員培訓和專項培訓,由進修學校和基層學校負責。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培訓,由教研室負責。二是出臺《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考評辦法》納入學校年終工作考核。三是建立培訓質量反饋體系。通過問卷調查,提交二次培訓和培訓心得,教學能力提生自我評估等等,跟蹤調研評估,提高質量。

中國小調查報告7

引言:20xx年x月x日、四月間,我校承擔的省級課題《資訊科技環境下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在課題負責人陸正啟、李苗老師的率領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分成5個小組,重點調查了我縣*所國小、*所國中、*所高中的藝術師資配備情況;藝術教室、教學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資訊科技裝置、資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開展的藝術類教學教研活動及取得的成果情況。

本調查報告研究,旨在對縣域內中國小美術、音樂教育和資訊科技裝置、資源狀況進行摸底,收集課題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接下來,課題組將依據調查資料,結合相關文獻理論,提出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制定操作規程,並針對性地施以各項干預措施,進而論證課題研究的前期預設,實現在現代資訊科技環境下,縣域內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協同並進。同時,本調查報告也為今後進一步研究區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問題提供借鑑,驗證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藝術教育:這裡專指美術、音樂教育;協同發展:協調多所學校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發展目標,它可以是以強帶弱,也可以是強強聯合;資訊科技環境:指基於計算機和網路通訊技術用於中國小教育教學的獲取、加工、儲存、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影象、聲音資訊的方法和裝置環境;縣域:指xx縣轄區範圍。中國小:以研究國小、國中兩個學段為主,高中為輔。

2、問題的發現與提出

我工作三十餘年,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區、從國中到高中的美術教育生涯。三十餘年來,我的工作地始終不出生我養我的xx這片熱土,目睹了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全部過程。我既是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直接參與者。1990年10月,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會的成立,是我縣中國小藝術教育事業發展的分水嶺,具有里程牌意義。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會成員,在研究會負責人的'帶領下,做了大量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會在轉型、在發展,城鄉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也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在現代資訊科技環境下,如何做好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工作,是我們面臨的又一次新挑戰。經過周密計劃與部署,我們決定再出發、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1)培養提升學生資訊素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思動腦,使學生在資訊化環境下對美術、音樂的學習成為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的過程。以線上課堂、網路教育模式為主實施遠端教育,在多媒體網路課程為核心的教育環境下,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逐步建立起資訊科技環境下的學習模式與思維方式。

(2)培養提升教師資訊素養。教師通過雲盤、區域網、公共賬戶等方式建立共享資源庫,收集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微課、課例以及來自網路的音訊、視訊、微電影等資訊資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進藝術教育資訊化。並以報告、講座等培訓形式對組內、組外校內、校外縣內藝術師資進行相關培訓,促進藝術教師縣域流動與協同發展。

(3)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通過培養提升學生和教師資訊素養,師生均能很好地運用現代教育資訊化手段,共享網路教育資源,進而優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進縣域內中國小藝術學科發展。改善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狀,促成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齊頭並進。

2、研究內容

(1)抽樣調查縣域內中國小校資訊科技裝置、資源擁有使用狀況;藝術教育師資配備情況(含人數、性別、年齡、學歷結構等);藝術教室及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各種美術、音樂類活動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採集樣本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泊湖中心學校、雷陽中心學校、華陽中心學校、沈衝中心學校、賽口中心學校、涼泉國中、高士國中、賽口國中、雷池國中)以上四項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形成本調查報告結論,供課題組進一步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參考使用。

中國小調查報告8

張悅是北京某國小一年級的班主任老師,她的qq簽名是:“1個和40個。”

1和40可以大致描述出張悅的生活輪廓。

白天,對於班裡的40個孩子來說,張悅是那1個地地道道的“頭兒”,她要統領他們在學校的全部生活,還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下午放學,當把每個孩子送到家長手上時,家長們總是用期待的眼光看著她,對於這些孩子背後的40個家庭來說,她揹負著40份“希望”。

到了晚上,張悅從面對40個人變成了面對1個人。她還是一個四年級國小生的媽媽。跟所有的媽媽一樣,她要為孩子的晚飯操心,還要專門拿出時間花在孩子的學習上。

雖然剛剛步入而立之年,但張悅常常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她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對那40個孩子和家庭,她還要讀更多的書、還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她也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對自己的那1個孩子,她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至少晚飯不能經常吃速凍食品。

張悅是北京中國小青年教師中極為普通的一員。權威統計資料顯示,截至XX年底,北京市普通中學和國小35週歲以下專任教師共有47926人。

那麼,張悅這1名青年老師與那4萬多名老師的生活狀態是否相似呢?北京的年輕中國小教師究竟是什麼樣的?

XX年前後,共青團北京市委成立北京青年1%抽樣調查課題組,對北京市普通中學和國小35週歲以下47926名專任教師進行了調查。

本次調查採用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進行取樣,16個區縣總計發放問卷2396份。以16個區縣為單位,每個區縣抽樣的總量即為中國小青年專任教師人數5%的總數。為確保取樣全面,在確定全市抽樣總數、各區縣抽樣總數的基礎上,按照各區縣不同學校型別隨機抽取學校發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244份,有效樣本量總計2244個。

課題組釋出的調查報告中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基於本次大調研的樣本資料,同時也結合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的XX~XX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

工作是青年教師壓力的主要來源 但62%的教師仍喜愛這個職業

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受訪教師表示壓力大,其中43.8%表示“壓力較大”,13.1%表示“壓力非常大”。

具體來說,調查顯示,46.5%的受訪教師表示,工作是其主要壓力來源。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北京教育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清晰。現在改革的成敗與效果與一線教師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了,而方案設計得再完美也需要由具體的操作者實現。不少教師的壓力就源於此,“就拿減負來說,以前我可以通過讓學生練習來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也可以通過練習來迅速找到學生在知識掌握上存在的問題。”張悅說,現在市教委對作業量有了明確的規定,雖然批改作業的量小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個壓力遠比多判幾份作業大得多。

調研顯示,對於這樣的壓力,有些教師處於承受極限的邊緣。調查中,11.5%的受訪教師表示不太能承受,1.1%的受訪教師表示根本承受不了。

雖然工作是讓青年教師產生壓力的最大原因,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這份工作的喜愛,調查顯示62.0%的受訪教師表示喜愛這項工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調查同時顯示,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隨著年齡的增加也在降低。可以看出,隨著教齡的增加,教師的職業倦怠日益凸顯出來,需要引起教育管理部門的重視。

朋友圈=同事+家人 青年教師的社交圈較為封閉

調查顯示,在中國小青年教師群體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沒有參加任何組織群體,而那些參加了組織群體的受訪者中,有44.6%的受訪教師從不參加活動,36.0%的受訪教師表示偶爾參加活動。這表明,絕大多數青年教師日常不參加組織群體的活動。

那麼他們的日常生活怎麼過呢?

調研報告稱,58%的受訪者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其中每天工作10小時的為27.6%,11小時以上的為17.8%。“我每天早上6點半就離開家了,而晚上一般在18點之後到家。”張悅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一直以來被譽為“園丁”和“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群體都是奉獻精神的代表,在年輕一代的教師身上仍然能看到這種精神。

那麼,離開學校後這些青年教師都做些什麼呢?

調查顯示,一半(50.5%)的受訪者會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上網,還有近三成的人會“帶小孩/教育子女”(29.7%)、看電視(29.3%),“睡覺”(25.9%)和“做家務”(20.7%)的也不少。

課題組認為,無論受訪者只做其中的一項還是做其中的幾項,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青年教師是比較“宅”的,他們下班之後的`活動主要是在家中完成的。

同時,調查還顯示,在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時,他們的“援手”也多是身邊人,“家人及親戚”給予的幫助最大,比例超過3/4(75.8%),其次為朋友(12.4%)和同學(5.6%)。由此,可以推知,北京的這些年輕教師們不僅比較宅,而且他們的“朋友圈”也不寬泛,青年教師通過實體組織進行社會交往的頻率較低,而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較為緊密。

“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活動主線,再加上熟人構成的朋友圈,可以說,中國小青年教師的日常生活是較為封閉的。

隨著網路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往往要分成“線下”和“線上”,中國小青年教師群體也不例外。

調查顯示,受訪教師中,每天上網時間在0.5~2個小時的最為集中,比例佔61.4%。他們中有1/3(33.3%)會在朋友圈裡疏緩情緒。有41.3%的受訪教師有過在部落格、論壇中所發文章或帖子被大量轉載或回帖的經歷,24.0%有過在微博中評論社會現象或社會事件吸引大量網友關注的經歷;7.7%的受訪教師表示自己製作的視訊被大量下載或瀏覽。

由此可見,在現實生活中社會交往相對封閉的青年教師,在網路中相對更加活躍些,他們往往會積極表達態度,且能夠用公共行為準則進行自我約束,具有一定的網路影響力。

教師群體充滿正能量 超八成相信“奮鬥成就人生”

雖然不少青年教師抱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累”、“壓力大”,但其實,他們的內心還是充滿正能量的。

調查顯示,84.1%的受訪者對“奮鬥成就人生”的觀點持同意或非常同意態度,74.6%的受訪者對“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的觀點持同意或非常同意態度。在調查中,僅有不足1/4(24.9%)的人對收入滿意,但仍有61.6%的受訪教師表示“如果待遇會進一步提高,願意繼續從事教育工作”;有17%的受訪教師表示熱愛這項工作,工作是一種享受,願作為終身職業工作下去。可見,即便該群體的收入滿意率較低,但大部分受訪者對教師這一職業有較為深厚的情感。這也表現在他們跟學生的日常互動上。調查顯示,有39.1%的受訪教師表示每天至少與1名學生交流,47.6%的受訪教師表示每週至少與1名學生交流。同時,有73.7%的受訪教師表示是在課間休息時或課後與學生聊天;12.6%的受訪教師表示是專門找時間與學生溝通。這說明,中國小青年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非常頻繁,顯著高於高校青年教師等其他群體。

面對正在進行的教育改革,大多數的教師的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58.2%的受訪教師表示接受過系統培訓,主動適應改革;34.7%的受訪教師表示迫切需要學習,怕不適應改革。對於城鎮教師是否願意調動到農村學校進行工作,有39.2%的受訪教師表示願意;對於未來職業發展,有74.3%的受訪教師表示是加強學科專業化學習,成為學科骨幹和帶頭人。

中國小調查報告9

關於同學近視情況的調查及其原因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這個星期的週一晨會上,衛生曹老師鄭重地向我們宣佈了一件事:20xx年到20xx年我校學生近視率直線上升。平均每個班一學期就增加一名近視學生,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資料啊!大家聽了這個訊息都感到震驚,這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視力下降這麼快呢?好奇心促使我作了一次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二、調查方法

1、採訪別人2、統計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表格一:人物左眼視力右眼視力做作業或看書時的不良習慣自己4。4 4。5喜歡在車上看書沈心詣4。8 4。7看書時頭低得很低吳越韻4。4 4。4在光線暗的地方躺著看書,做作業時頭低得很低。柴涵琦4。5 4。4做作業時喜歡歪著頭嘟著嘴表格二:班級全班人數近視人數近視人數佔總人數百分比長壽班(3)班34人16人47%素描班35人20人57%英語班40人20人50%

四。結論

1、分析從表格二中我們瞭解到:學生近視率大都已經超出或接近百分之五十,這是一個多麼讓人擔心的資料啊!如果按照這三組資料來推算,109個學生就會有56個學生近視,近視人數就會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一點多,這是多麼可怕啊!從表格一中我們知道了:在近視的同學中大都是沒有正確用眼造成的,有些是喜歡挑食而營養不良導致眼睛近視的。仔細觀察近視同學看書或做作業的的姿勢(方式)真是各式各樣,有喜歡在晃動的車上看書,有喜歡看書把頭低得很低的,有喜歡做作業時歪著頭、嘟著嘴的,還有喜歡在光線暗的地方躺著看書的,真是無所不有。

2、總結眼睛是我們人類心靈的窗戶,它可以讓我們看清五彩的世界。假如有一天你的眼睛瞎了,周圍就會像死一樣漆黑,到時你再後悔也無濟於世。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世上沒有後悔藥,眼睛對我們的重要性大家都應該明白。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眼睛,所以我們一定愛惜自己的眼睛,平時要注意正確合理用眼,看書寫字時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讓眼睛過分疲勞,用眼衛生,加強鍛鍊,均衡營養。定時做好眼保健操,多看看綠色,讓眼睛適當放鬆得到完整的休息。只要我們現在就開始重視並愛護自己的眼睛,相信我們的近視程度一定會得到控制,近視率也會隨之下降。

中國小調查報告10

一、在走訪校長時,他講了:國小校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

1、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領導、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2、建立合理有效的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體制,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管理;

3、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4、提供必要的經費、場地與設施,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

5、督導心理輔導室擬定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6、主動與家長和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援。

就如何在國小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隨堂聽了陳忠祥老師的一節數學課,事後陳老師談了自己的做法:

二、發放調查問卷61份,設計的問題是:

1、學習疲勞2、學習困難3、厭學4、拒學5、多動傾向。回收調查問卷60份,感覺學習疲勞的有25人,佔總人數的41.6%,學習有困難的有10人,佔16.7%,厭學的佔10%,拒學的佔2%,多動傾向的佔1%,年齡在8-10歲,男孩多於女孩。

三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習疲勞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國小生的實際情況看,學業負擔重是導致一些學生疲勞的重要原因。其中學校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50%,家庭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12.69%,結果使得許多學生天天圍著課堂和書本作業轉,很少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和其他活動。臨近期中和期末考試,學生的課外作業量為平時的2倍。學校還頻頻要求家長代惠子抄寫已考過的試卷,要學生重做,理由是加深印象,減少錯誤,使得家長和孩子叫苦不迭。

2、造成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較多,有兒童本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方面的因素。

①國小生自身原因:大腦左右半球整合功能偏差。人類大腦左右兩半球各自掌管著不同的認知領域。大腦損傷,它影響兒童的感知、思維及情緒等方面,從而產生學習困難。疾病、虛弱身體障礙。有些兒童體質弱,還有的長期患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②家庭原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管教嚴厲,常用粗暴的方法對付孩子,致使孩子對學業失敗感到無助,產生了厭學情緒,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懼怕家長的懲罰,造成心理障礙。缺乏指導。有些家長本身文化水平較低,孩子在課堂上學不好的課程在家得不到父母的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上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③學校原因。教學方法不當,教師缺乏耐心。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耐心,往往還挖苦諷刺,使學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失去學習興趣。

3、厭學原因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校方面,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習,濫用懲罰,學生學習負擔重、作業多、壓力大、考試頻繁、學習過難、缺乏活動、遊戲,同學關係緊張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厭學情緒的因素。家庭教養方式不當,也往往使孩子在學習上感到挫折感,考試不好,學習不好,就遭父母的責罵與毒打,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社會上不良風氣如“一切向錢看”,“讀書無用論”等也是造成兒童厭學的社會誘因。

4、拒學原因:個別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形成極端退縮的性格特點,產生拒學現象。個別兒童不適應學校生活,害怕學習,害怕老師,害怕考試,害怕同學,不去學校是潛意識裡的一種逃避方式。孩子出生後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分離就產生分離恐懼而影響上學。學校中功課太多、太難,使孩子感到焦慮,千方百計想逃避它,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就可能轉化為疾病症狀,以此為藉口,獲得暫時的解脫。

5、多動傾向的原因:兒童聽講容易受外界干擾分散注意力,頻繁地從一項活動轉向另一項活動,做事有頭無尾。個別兒童不分場合,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常扭動,做小動作。好動、衝動造成一系列違反紀律、打架鬥毆等行為,為逃避懲罰,經常表現出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

四、解決以上原因的措施:

1、學習課程若安排不當,難度較大的學科相繼排列,易使學生陷入高度疲勞狀態。課程安排要科學,有難度的學科與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適當調和。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趣味性強,易被學生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當採取多種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常教常新,多加指導,在教學環境上,為國小生安排一個舒適溫馨的教室。課間休息雖然短暫,但對於學生恢復腦力十分重要,教師切忌拖堂。課外作業量要嚴格控制,儘量做到當堂講授,當堂練習,不留家庭作業,給學生留下適當的遊戲空間。保證兒童每天睡眠時間應為9到12小時。

2、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應給予方法指導和情感支援。學習困難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不得法,雖然很努力,但學習效率不高。在學習方法上,教師和父母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訓練,使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情感上認可孩子,鼓勵他克服困難,不斷取得成功,注意及時表揚,使其樹立自信心,增加喜悅,增加生活的力量。另外,教師和家長要清楚他到底在哪個或哪些方面存在困難,並根據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訓練。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時一定要有耐心,具有誠意。讓孩子相信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學習方法不當,讓他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增強信心。

3、解決厭學的措施與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事,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要儘量減輕孩子的學習、作業和考試負擔,多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讓孩子在做中學習,體驗積極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積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藝術性,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4、國小生拒學的'措施:首先,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對教師來講,就是以真誠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他能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在學校裡有安全感和舒適感。就是還要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校更有吸引力,讓他們喜歡學校,願意學。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提出適當的要求,多鼓勵,多幫助,多表揚。

其次,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方面,要求要適當,難度要適宜,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活動本身的快樂,產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在活動和遊戲上,讓孩子們發揮各自的專長,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

5、訓練兒童採用較好的認知活動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通過一定程式的訓練,減少兒童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為,逐步消除不良現象。根據兒童的個性特點可以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唱歌、聽音樂,讓兒童在活動中陶冶性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給予指導、矯正其行為偏異。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及諮詢,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必要時轉入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進行治療。

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把作業看成是老師制約學生的一種手段,同時完作業也是一種應付的心態。久之,就會伴隨出現馬虎,學習成績下降。要想防止學生這種心態的出現,就應避免單調乏味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遊戲、教學本身的趣味、美感、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等不同形式,來調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中國小調查報告11

摘要: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

中學教育中,尤其是英語教育,應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實習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校外實地教學,我意識到,能否調動學生學刁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物件是我任課的鄭州師範學校九九(1)一(5)班的學生,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調查的題目共六個:

(1)對英語課的興趣;

(2)英語課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性;

(3)英語教學的交際特點;

(4)師生關係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5)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與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語教師。

統計分析如下:

一、學習興趣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的影響情況

喜歡、一般、不喜歡

人數:103、46、101

百分比:41.2、18.4、40.4

從上表可以看出,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為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並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後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二、學生對課堂上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牲重要性的認識

從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夠認識到課堂上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與發揮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學習是自已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麼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學生才會樂意攻讀,積極思維,主動進取。有位學生說得好:“好學之,不如樂學之。"正是如此,課堂氣氛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同學的學習興趣。

調查中,學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實際操作性的意見。整理如下:老師應以教材為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為學生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儘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於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

由此可見,學生和教師同樣熱心於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學生如何看待交際能力這一英語教學主要用途

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認為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互相溝通、瞭解,就是為了交際。針對這一點,學生們希望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模擬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四、學生對師生關係影響教學的意見

這一調查數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非常看重師生關係,認為它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這一結果與平時看似冷淡的師生共處場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見教與學並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問卷顯示,不少同學認為“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她的課"。"教"者為師,“學"者為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係(一位學生如是說)。師生關係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為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雙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教與學的過程中。

學生們為搞好師生關係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議。摘錄如下: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餘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在現實生活中,師生之間似乎除了教學外,交流機會很少,大多數班級並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其實雙方都渴望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支援,只有溝通,才能交流,然後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課。

五、教學中,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現在雖然提倡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似老師為主要角色。此次調查表明,還有不少學生認為應以老師為中心,因為是老師在“教",學生應跟著老師走,而意識不到教的目的是為了“學",而“學”是學生在學。這說明教育體制中這一改革還未收到預期效果。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即英語課堂的語言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是“助手"或“導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計劃,安排活動。否側即使老師表演得再精彩,學生也會聽得乏味。老師應起好引導作用,調動“演員"的熱情,發揮出自身潛能。另外,根據師範學校的特點,學生將來必定要充當老師的角色,所以培養鍛鍊他們的能力,給予施展空間,對今後教書育人是必須的。所以老師也應在課堂上盡力轉變學生的觀點,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形象

最後,我調查了在學生的眼中,一個好老師應該是什麼樣的。學生們思路很活躍,提的意見很中肯,道出了他們渴望好英語老師的心聲。其中,佔第一位的是老師的教學水平。講課內容要準確,有條理,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老師應知識淵博,有好的口才,語言幽默風趣,發音優美動聽,吐字清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學生,時時把學生放在心上,親切和藹,和學生打成一片,關係融洽,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心中不能有好、壞生差別,不歧視學習成績差、反應慢的學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幫助、關懷他們。再就是,儀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氣質,為人師表。其他,不拖堂,不佔自習時間,作業不要太多,多和同學談心、聚會等也提了出來。

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課排在了第一位。它強烈反映了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質必須是每一位教師奮鬥不止的目標。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關鍵位置。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從這次調查中,我更加深入瞭解了現階段我們的中學教育現狀和學生的需求、老師的艱辛。每上好一節課,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上好課的關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討。

中國小調查報告12

每當早上七點,校門口就熙熙攘攘的。有賣糯米飯的,有賣麵包的,還有賣粉絲的,各種各樣的`早點應有盡有,每個攤位前都圍滿了學生,人來人往,揚起了許多灰塵,因此我對國小生的飲食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統計了一下,在校門口吃早點的人比較多,經常在校門口吃早點的幾乎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偶爾在校門口的佔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裡吃的只佔百分之五。

分析

1.在校門口或垃圾桶邊吃有許多灰塵,還有蒼蠅,吃了不衛生;

2.有些國小生拿了早點錢就急忙跑到小賣部買零食吃;

3.有些國小生騙家長要錢,說學校要付書費。

結論

1.有些國小生不喜歡在家裡吃早點,想自己買早點吃;

2.有些國小生的家長沒有時間煮早點,讓國小生到學校買早點。

建議

國小生應當少在校門口吃早點。

中國小調查報告13

摘要:作者通過對杭州12所國小的教師、學生、家長及部分國中教師進行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瞭解在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總結有關國小經驗的基礎上指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中國小教育更好銜接的途徑,文章著重對國小如何與中學有效銜接的具體措施與注意事項做了介紹。

 關鍵詞:中國小銜接;心理健康;措施

一、前言

國小升入中學後學生生活發生明顯變化。首先,環境變了:同學結構重新組合,原來的位置發生變化,優秀的同學更多了;與教師關係有了變化,中學接觸教師也更多,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顧不像國小那樣周到。這就要求國小培養的學生具有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其次,學習任務和特點有了很大變化:課程的深度、廣度、難度,知識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師教學中比較“開放”,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刻苦學習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國小與中學的管理不同:中學開展活動常由學生負責,教師只作引導;中學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理能力,有對行為進行自我抉擇併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中、國小在環境、任務和管理上都存在明顯差異,如何解決中國小教育的銜接是我們所關注的。為此20xx至20xx年期間,我們以“如何幫助學生平穩地從國小過渡到中學”為主題,對杭州市12所國小作了調查研究,揭示了目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兩者更好銜接的途徑,並總結了在實行中有效的具體措施及注意事項,為探索中國小教育的銜接提供借鑑。

二、調查研究

1.目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於20xx年10月對當前中國小教育銜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訪談與問卷調查。調查物件為杭州市12所國小在讀6年級學生640名、6年級學生家長612名、畢業班教師60名和8所中學的七年級教師60名。問卷(滿分為100)調查的結果表明:家長對子女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為75分;學生對自己的評估是78分;國小教師對學生的評估分是85分;中學老師對七年級學生入學時表現的評估為68分。中、國小教師對國小畢業生的評估有著顯著差異,反映了中國小教育存在差異。中學老師調查中得分最低的8個專案依次為:自信心、競爭精神、創新精神、自尊心、自我調控、自理能力、學習興趣和表達能力。從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許多值得教師和家長注意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方面,57%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41%的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差;在人際關係方面,57%的孩子認為父母提出的要求根本做不到,44%的學生對部分老師感到害怕,31%的學生感覺經常受到老師不公正的對待,52%的學生與部分同學關係緊張或對立,有28%的學生經常有被孤立的感覺;在情緒狀態方面,49%的學生經常感到心裡煩躁、無處訴說,64%的學生對考試感到緊張;在自我觀念方面,59%的學生覺得自己許多方面不如他人,17%的學生對自己的將來不抱什麼希望;在適應性方面;則有43%的學生覺得越大煩惱越多。

調查結果表明,要幫助孩子平穩地完成從國小到中學的過渡,亟待解決的問題涉及四個維度:(1)道德水平和行為習慣;(2)心理承受能力;(3)人際關係;(4)創新精神。如果這些方面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最終就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適應力的學生,從而實現國小與中學教育的良好接軌。

2.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心理健康教育。

從理論上,要解決上述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水準、獨立自主的個性、完善的社會適應性、交往的合作性,塑造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富有勇於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從實踐看,中學老師評價比較好的4所國小的經驗總結中也反映出,抓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幫助國小生儘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打下良好基礎。通過討論與研究,12所國小的領導與有關教師達成共識,確立了抓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國小與中學教育良好接軌主要途徑的觀點。在12所國小領導的積極支援與參與下,根據各個學校實際情況,採用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於 20xx年11月再用同一問卷對基本相同數目的同類人員進行調查,家長對子女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為88分,學生對自己各方面表現打的平均分是89分,國小教師對畢業班學生的評估分是90分,中學老師對七年級學生入學時各方面表現評估的.平均分為86分。中、國小教師對國小畢業生的評估不再有顯著差異,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國小生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1.進行教育思想大討論。

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必須使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發生變化。進行教育思想的大討論,是改變教師的學生觀和教育觀的有效途徑。例如通過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教育中一個要求、一個標準、一條出路,嚴重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兒童的天性和潛能在我們統一的規則下將會一點點被扼殺,所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教育思想討論,使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要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個體差異,愛護與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己的角色由“權威者”、“塑造者”轉變成“協助者”、“服務者”。

2.進行教法改革。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是要求學生具備與瞬息萬變的世界相適應的知識和能力,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和生活。“學會關心”是要求學生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行為準則正確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學會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他人;關心學校、社會和國家的大事。“學會學習”是要求學生學會科學方法、推理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從事實中做結論以及分析綜合事實的方法。國小階段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會創造”是要求學生掌握具有創新性的學習方法,國小階段可以教學生學習系統思維,由點到面地分析問題;學習逆向思維,從反面分析問題;學習辯證思維,全面地考慮問題;學習頓悟思維,憑直覺思考問題;學習發散思維,全方位地考慮問題。

3.教育過程中弘揚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

教育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使學生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開展自由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什麼想法都不受約束,使許多求新求異的火花得以在順暢的思維中迸發出來;發揚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每個學生在各項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中都做“主角”,不做旁觀者:舉行一些“學生自主”的活動,由學生自主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主持活動內容和進行活動評價;開展“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隊長”、“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長”的主題演講,群策群力制定班級管理目標;通過“一事一議”、“課間怎樣與同學友好相處”等主題討論,進行自我教育,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改正不足,學習心平氣和地接納別人的意見,剋制自負、自傲、自卑、自責等不良的情緒和反應;設定學生自己負責的“圖書角”、“生物角”、“作業展”等,發揮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

4.加強小組活動,促進學生交往。

加強小組活動,以小組活動來組織教學:預習、朗讀、研討、質疑、評價。還可以實行小組長“自主承擔、輪換負責”制,按學科或“職能”各設一名小組長,如數學組長、語文組長、預習組長、討論組長、朗讀組長、分析例題組長、實驗操作組長等等,並定期輪換,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表現自我,都能受到學習管理的訓練。

5.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

成功的體驗會給孩子自信。教師要珍惜和接納孩子的每一次努力、每一點成功,引導學生去領略無處不在的成功喜悅。如在大眾面前順利地作了三分鐘的發言,球賽結束前三秒鐘仍作了最好的發揮,考試因審慎而多得了幾分,等等。對於每一個學生,既要求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又必須讓他們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一步一個臺階地去接近。幫助學生設定一些通過努力有把握成功的短期目標,讓學生付出努力後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如過去對學生期望過高,就作適當調整。經過奮鬥獲得勝利能幫助學生恢復自尊與自信,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6.開展心理輔導活動。

心理輔導活動多種多樣。如:設立心理輔導站,由專職心理輔導員、班主任擔任輔導員,耐心聽取同學的內心傾訴,熱心幫助解答問題;建立“諮詢信箱”,開通“熱線廣播”,讓同學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寫出來投進信箱,心理輔導員以專門回信的方式和同學交流談心,解決他們的心理憂慮,開闢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開設心理輔導課、舉辦心理講座,介紹有關的心理知識和解決生活中小矛盾;進行考前心理疏導,漫談如何公平競爭、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價值、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如何克服煩惱、控制憤怒、消除嫉妒,介紹交往的準則、人際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指導同學們以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等等。

7.開展藝術活動,陶冶同學的情操。

利用國小生愛唱愛跳的天性,舉辦舞蹈、歌詠、書法、繪畫等興趣小組,每個同學都可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其中一項。既培養同學廣泛的興趣愛好,使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還能夠促進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其鑑賞美的能力,為陶冶同學的情操,促進心理素質的提高服務。

8.通過體育遊戲活動,優化同學的人際關係和鍛鍊意志。

體育鍛煉是最具積極意義的保健措施,不僅是增強孩子的體質、消除疲勞、調節緊張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還是形成開朗、堅強堅韌、積極進取的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有關身體運動方面的活動是與道德教育、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等有著同等重要價值的教育活動。遊戲是國小生喜愛的一種合作性很強的活動形式。它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有成功也有失敗,合作成功的喜悅或競爭失敗的不甘心,都是對同學心理素質的磨練和考驗。

9.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

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進行教育是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措施。例如運動員為祖國爭光,奪得的每一塊金牌背後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而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使同學們意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競技水平是奪得金牌的根本保證。

四、對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應注意的事項

1.心理健康教育寓活動性、趣味性、操作性、參與性之中。國小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時期,心理教育不能只採用知識傳授、簡單說教的方式,要從興趣入手,把同學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教育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滲透到同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2.在教育中要注重主體性、全面性和主動性。要運用自主性原則,活動的內容要有針對性,針對同學們存在的、關心的、主要的問題進行,發動同學主動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通過同學自願參加活動,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3.要及時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效。在組織各種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效,把握好教育的契機。每次活動要有表揚、有典型、有總結,使活動確確實實起到促進學生向心理健康轉化的作用。

4.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的,教師也要做到。教師的情緒、眼神、語言和行為都可能造成師源性心理障礙,使學生產生心理焦慮、不安、困惑、無助、傷害自尊心等。所以每個教師要加強自身心理狀態的調整與人格的完善,用健康的人格,美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5.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家長與孩子建立平等、互重的關係,能以接納和尊重的態度面對孩子的成長,在向孩子提出進取要求和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障礙時,更多地是從正面鼓勵、肯定和引導,而不是帶有負面情緒的方式去刺激孩子。

中國小調查報告14

關於中學生補課狀況調查 內容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現代教學裝置的逐步完善,中學或是大學的入學要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隨之演變而生的補課教育也是變得熱火朝天,漸而也帶來了利與弊的思量。 關鍵詞:中學生,補課,利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補課教育已成為非常龐大的行業,與正規教育體系相伴而生,被稱為正規教育的影子體系。雖然對於學校和老師補課一事罵聲不絕於耳,各地相關教育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被電視曝光的,被報紙批評的,被處分的老師和學校領導也大有人在,可補課之風不但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形式多樣,內容含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補課的形式都有哪些?而補課後的效果又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利用暑假時間,對部分中學的學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

(二)研究內容

1、問卷設計

補課教育已成為非常龐大的行業,與正規教育體系相伴而生。那麼此次我們小組對補習生對補習的態度及補習結果等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針對這些情況分別設計了若干個問題來體現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選擇情況。

2、研究物件和方法。

(1)研究物件。本研究的研究物件為我們小組各個成員所認識的補習生和相關一部分陌生同學。我們原本計劃多調查一些學生,但鑑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夠實現。不過,各小組成員居於各地,因而調查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不至於以偏概全,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可推論當代大多數補習生總體的一般情況。調查採用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是調查面更加廣泛合理。此次調查學生共200人。對男女沒有限制。

(2)問卷發放和回收過程。按上述要求,各成員以郵件的方式單獨調查的形式完成,資料收集採用自填式無記名調查方式。本次發放問卷共200份,回收問卷196份,有效率達98%。問卷發放過程中做到解除調查物件的思想顧慮,不可以違心選擇,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卷要求明確。

(3)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調查問卷法為主,以當面諮詢為輔。

二、中學生補課狀況的概述

(一)學生為什麼要補課?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負擔,三令五申禁止佔用學生課餘時間給學生補課,可為什麼這種現象呈越演越烈之勢呢?

1、目前教育體制的產物。雖然政府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是唯分論英雄的事實普遍存在,而整個社會仍在為學校排名次,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另外我國目前的招生,入學,就業體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別,使一些家長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點高中時因差一分而付高學費的“待遇”,或者在將來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了平時花“小錢”,給孩子補課,打預防針。

2、家長的安慰劑。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正說明應試教育的局面並未從根本改變。家長們不會空喊口號,“考入重點高中,上了名牌大學”才是硬道理。迫於此壓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補課,暫且不看結果如何,起碼能從心理上安慰自己,因為這是在給孩子“充電”啊!

3、學生的鎮定劑。有的學生因為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班級排名出現下降,產生焦慮急躁自卑等心理。於是上課外補習班,或是請家教,結果成績有所提高,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鎮定。須知,學生在過渡時期成績一時跟不上,通過自身的努力,調整學習方法,一般都可以趕上。

4、老師的新產業。一些老師故意在正常的學校課堂對講課的內容有所保留,將精髓留在“私塾”上講,有的老師甚至故意在補課中向學生樓考試題,迫使學生加入補課的隊伍,顯然,這些教師是將補課作為一種“創收”的“新產業”。一個老師可以通過開設補習班,一個月賺到上萬元,這與每個月XX多元的工資相比,真令這些“誤人子弟之士”動心啊!

(二)補課方式

國家明令禁止學校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補課 的呢?

1、學校設新班。一些學校為了能使自己的補課名正言順,不與國家相關政策唱反調,開設課外提高班。說是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而所謂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講新課。一些沒有參加的同學到正常課堂上發現老師的進度是按提高班進行的。自己沒參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願”的去參加了。

2、老師開私塾。在國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開不可少了。然而老師家裡的“私塾”式的補課卻多了起來。在調查中,100%以上的學生或多或少參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時間一般都是擇在假期、週末或每天放學後,補課地點多是在老師家裡或歷史租借的房間,不可物件多是畢業班學生。

3、家長請家教。一些家長由於工作關係,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獨立的完成作業。於是就請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在週六、週日或每天孩子放學後到家裡,為孩子輔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8%以上的孩子都請過家教或正在請家教,且高年級學生佔大多數。以英語、數學為主。

三、關於中學生補課狀況的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一)中學生補課的現狀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有61名中學生在補課。眾所周知,八年級學生要參加地理、生物的會考,九年級學生要參加會考,因此,有些學生透露說,一進中學就要“充電”,要不以後就跟不上了。 參加補課的同學成績一般的佔44.2%,平時考試即輪不到好名次,也坐不了倒數的位置,有些成績還有點“懸”,於是大多有了向上擠的念頭。成績較差的同學佔41%,他們面對的是能不能升學,能不能跟上班的問題,用補課來調節成績上的差距,也是一個普遍的方式。成績較好的佔14.8%,他們為有更好的成績也去參加補課。 據瞭解,現在補課時間每一科每次約2小時,調查結果顯示50.5%的學生每週補課時間在4小時以上,說明一半學生補課每週在兩次以上。以此類推,每週補課1—2次的學生也有1/3,只有不到1/5的學生每週補課一次。更有些學校的學生以從高一起每週六到少要到校上半天的課,有些甚至要上一天的課。 將近一半學生的補課內容都侷限於書本,無非是指導老師上課的東西再複習一遍;另外的學生都是在深度、廣度上做文章。前者是要及格,後者是要高分。 補課的原因,有62.8%的學生自願通過補課提高成績,有27.7%的學生是受父母的安排,還有

9.5%的隨大流,說明學生及家長都對補課的效果十分信任。補課關鍵是要看補課的實質效果。由調查來看,補課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因為72.6%的同學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說達到了目的。 我們在問卷中作了一個假設,如果補課後成績沒提高,同學們會怎麼辦?85%的同學將會更加努力,繼續補課。他們對補課是非常信任的,而且對成績也是非常重視的。放棄補課但更加努力的那同學,和放棄補課失去信心的同學為13%,也就是說,如果補課沒有什麼成效,這一部分人將首先放棄補課,但這是極少數人的選擇。

(二)中學生補課的根源

如今,“補課”已成為不少中學生的必備大餐,剛進中學,學習上較大的跨躍無疑會讓一些同學難以適應,於是“補課”便成了他們適應學習的催化劑。

讀到二年級,大家的學習基本上步入了正軌,競爭越來越激烈,“補課”自然成為他們的課外充電器。到了畢業班,“一考定乾坤”的形勢步步逼近為了增強戰鬥力,大多數同學拿起

了“補課”這種銳利的武器。 我們小組通過調查、分析,發現中學生補課熱與以下三方面有密切的關係。

1.現代中學生的課業負擔十分繁重。

2. 中學生的學習競爭日益激烈。

3.分數高低是衡量中國中學生能力高低的唯一尺度

(三)家長的看法

儘管現代社會正在逐漸形成重文憑更重能力的社會需求,但一方面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找工作相對容易,另一方面文憑還是許多用人單位的主要標準之一,正所謂能力固然重要但沒有文憑是萬萬不能的`。因此,作為學生家長而言,也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 而想考上好大學就必須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好成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努力奮鬥。努力奮鬥在許多家長眼中就意味著加班加點。因此就有了那麼一群到處“趕學”的孩子們,在家長們的威逼利誘下不得不放棄本該休息的時間去參加那些名目繁多沒有盡頭的補習班,直至考上大學。

(四)學校和教育部門

教育部門和學校對教育的考核槓桿仍舊是考試成績。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學校要求班主任、班主任要求學生一層又一層,會考或大學聯考總是給人一種“兵臨城下”的感覺,讓每個人都繃緊神經。然而,對於學校而言,自己的學生考取重點高中或大學的數量越多越好。因此,很多學校又回到了應試教育的老路,只為高分而教育。與家長達成一致,紛紛希望學生能多上補習班。

四、相關成因的反思

我們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補課經歷中抽象出一條線索:當考試沒有達到某定分數時,就表明你的成績有所欠缺;為了彌補這個欠缺,你便開始了補課;等到第二次考試分數出來,如果達到了預定分數,就說明你的成績有了提高,你若想保住這個成績,就必須補下去;如果沒有達到預定分數,則說明你的成績仍然很差,那麼你得別無選擇地繼續補課。在這條線索中,人們的出發點是為提高成績,而成績最直接的體現方式就是分數,提高分數的最佳辦法便是去補課。可見,分數是補課的原動力。 同時,我們能夠學習的負擔以及競爭最終為是分數,而它們的產物就是補課。 隨著補課熱潮不斷升溫,有的地方教委出臺了一些禁止中學生補課的規定,可是規定下的對策便是對補課的遮掩,而並沒有使這一現象發生質的改變,因為大學聯考是擺在中學生眼前最迫切的問題。 對200名中學生的隨機調查中,有47名中學生認為學習說到底就是為了拿高分,為此他們不得不補課。只要有了分數,補課熱就不會因某種規定而降溫。 研究表明,補課的根源就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決定了中國中學教育的基本模式,在這個模式中的許多小環節也不得不順著應試的大方向去發展。補課的畸形發展就是其中的縮影。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應該體制,單純地依靠一些很難執行的規定規範這一問題,是行不通的。因為目標沒有變,那麼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但是,在短期內我們無法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因此我們只能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提出一些方案,儘可能地規範這一問題。 教育部門為了把握全域性,提出了不補課的主張。有關人士認為,補課的普遍性是極不正常的,我們應該儘早扭轉這個時局。 許多老師認為,補課熱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要對內容進行規範。當補課學生限定成績較差的同學後,補課內容就應是最基本的知識點,充分體現“補”的特點。如果將補課內容不斷提升,就會使學生的程度普遍提高,超過常規水平,使按部就班的課堂反而成了“輔助品”,補課就不能縮短學生成績差距。 大部分學生及家長認為,應該讓補課公開化,透明化。不要以補課遮遮掩掩,而應將它當成一種平常的學習方式,以輕鬆的心情去進行,這樣才不會因自己是“補習生”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時可以交補課與學校授課聯絡起來,加強“補”與“學”的貫通,包括補課老師與學校教師的溝通及補課內同學和沒補課同學的交流,進而,掌握“補”與“學”的特點,才能對補課學生因材施教。而這個過程需要“補”與“學”中各環節的透明化。

五、總結 學習不是為了壓抑天性,但社會逼迫人壓抑天性。學習沒有錯,那也許是社會,是制度出了問題。現在的學生學得很苦很累,學習的同時還揹負著兩代人的希冀,同齡人給的壓力和自身對未來的擔憂。 在對於學習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勞逸結合,針對自己的弱科,專門請家教或參加補習班加強訓練,對學習進行整理加強 。這樣就能做到兩全其美,既能做到查漏補缺又能夠有適當的調整。總之,中學生應好好考慮自身的狀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認真考慮,對學習有沒有幫助,需要不需要加強.。仔細規劃好時間安排,這樣才能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收穫體會 首先,通過對家長們的調查,我們得知家長們其實還是希望孩子能對自己的假期有科學合理的計劃。在和孩子的交流上,家長們都是希望能瞭解孩子的,但時常因為方法的不太得當而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我體會到從製作計劃到做調查到完成這個過程中組員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感覺我們做這些研究性學習很有必要,做到了動手又動腦,想盡辦法來做出周詳的計劃,親力親為的去做調查。 自己的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能力、創新意識、探究能力等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國小調查報告15

在蘭山區教體局的大力支援下,美術教師們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我區通過聘請本區省市級學科專家進行“新課程專題講座”、及“美術新課程教學研討會”、通過美術教師的“城鄉互動交流課”、“美術課堂比賽”、每學年組織進行的“美術教師新課程培訓”、以及每年利用暑期進行的“全區美術教師遠端研修培訓”等等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動,使我區美術教師從觀念意識上有了極大的提高、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名師,他們底蘊豐厚,教學成績顯著,例如:臨沂四小於潔老師在山東省美術講課中榮獲一等獎的第二名,在山東省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二小聶秀梅老師在山東省組織的全省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老師李光磊老師也獲得省美術比賽資格,蘭山中小王效宗為省編書法教材,高志玲老師的國畫多次獲獎,等等還有好多好多,全區600多名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省市獲獎,目前,蘭山區美術取得的各項成績在臨沂市各區中均前列。美術教師隊伍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是我區美術教育的一筆寶貴財富。

有了名師的帶動也就出現了名師團隊,如:臨沂三小美術組老師們,在組長劉延芬的帶領下,全組齊心協力搞教學教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全區第一名免試單位;臨沂四小全體美術組老師,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他們每天上午利用有效的時間,大練基本功,他們還

自己報名參加一些美術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美術專業,很多老師在各項活動中獲獎,學校還開展了書法、繪畫、剪紙、等多個社團活動,本學期聘請了中國剪紙協會的理事長林化強老師先後五次給師生做剪紙培訓,很好的提高全校師生的美術素養,也成為全區免試單位;臨沂北城國小美術“新課堂”精彩呈現,課前三分鐘展示,三段式教學模式即課前參與—課中研討—課後延伸,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適時的進退,引導、點撥、總結;棗溝頭國小邵長磊老師為自己學校畫了那麼多壁畫,他的國畫造詣也較深,成立了國畫室、兒童畫室、書法室、瓶子畫室,帶動全校師生 的積極性,推動了美術教學的步伐。

可以說,我區部分學校對於落實好美術課程,上出美術特色來,都有了一定的探索,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為了瞭解各學校落實美育的情況,發現典型,找出問題,我們借這次全區新課堂調研活動,對全區70多所國小的美術教學進行了專題調研。現總結如下:

基本情況

一、課堂教學情況分析:

(一)關於課堂教學

從課堂教學反映出大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較快,新課堂教學研討氛圍非常濃厚,能體現新的課程觀和新《課標》精神,具體表現在:

①能樹立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視情感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

②體現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互交流,並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③體現了以興趣為動力,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體現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等。

二、學校設施

這一學期,全區所有學校配備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這一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有效運用,給美術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從視覺上得到美的薰陶,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實效性。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全區所有老師已基本能運用這一先進的教學裝置進生教學,讓我們的教學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美術教育發展不均衡,駐城學校校班額過大,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嚴重,還存在包班現象,有的教學理念落後,美術教師配備不齊,特別是村小,例如:閔寨國小、新橋大官莊國小、姚莊國小、屠蘇國小等他們學校幾乎就沒有美術教師。

(二)教師專業過於單一,缺少全能型美術教師,有的學校老師大都是設計專業或只攻國畫,或只有油畫,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加大力度培訓,讓其全面發展,部分學校參加培訓只派一二名教師參加,有很多教師就從沒有機會參加培訓,對老師培訓是否要面向全體美術教師。

(三)少數學校領導不夠重視美術教育,器材配備不足,美術教學參考資料較少或沒有,也阻礙也新課堂改革。

四、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1、利用多渠道的培訓與學習使美術教師能夠深刻理解美術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習能力與教研能力。

2、各校要在已建名師工作室的基礎上,充實工作室內容,充分發揮名師在教改和教研中的骨幹作用。要結合校園網路平臺和省教研平臺,進行深度教研,不僅讓名師帶動區域教研,更要向外界推介名師經驗,擴大名師影響力。

通過 “教研員示範課” “送教下鄉”“全區美術課堂大比武”“新課堂——每人一節精品課”“常態課督導”等活動的開展,加強指導與督導,進一步提升全區每位教師的思想認識與教學水平。

3、為落實素質教育,加調“評估與教學行為”相關課題的實驗研究,改進評估方式,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

4、繼續將美術教學特色納入學校評估,鼓勵各個學校加強探索,形成自己獨特的理念與特色。在學期末,擇機組織一次現場經驗交流會。並將此作為評估的常態工作,以期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學校,讓我區的美育工作走在省市的前列。

總之,我區美術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在新的學期裡,通過多種方式,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抓好課堂教學這一核心陣地,讓各個學校在落實好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爭取做出特色來,讓我區的美育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