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5W

在現在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

姓名:

院系:

學號:

時間:20xx年5月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環保已成為一個全球的熱點。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因此,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和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當前,新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將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內發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變化,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社會行動力的主體,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將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行動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

因而學校的環境教育也應從傳統的環境教育向新時期的環境教育轉變,同時把培養學生的人格、能力、行為提上環境教育的日程,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也證明,光有環境保護的認識是不夠的,怎麼樣落實到實處才是最重要的。

二、調查方法:

對xx大學良鄉校區的部分學生採取了隨機抽樣調查。

三、調查時間和地點:

xx大學良鄉校區綜合樓,20xx年xx月xx日下午5點到6點。

四、調查基本資料:

1、總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別佔40%和60%。

3、調查物件主要為xx大學良鄉校區在校大學生,全為大一學生。

4、本次調查物件來自不同的院系。

五、調查內容分析及建議:

(一)調查內容分析:

本次針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問卷,主要從環保行為、環保意識和環境問題對策這三方面進行了調查,就這三個方面進行如下調查結果分析:

1、環保行為方面

問卷的第2題至第6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行為:

①一次性盒飯問題:只有5%的學生會絕對不會在吃放打包帶走時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24%的同學是幾乎不會使用一次性飯盒,而40%的同學偶爾會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把飯打包帶走,16%的同學會習慣性地使

用一次性飯盒。

②踐踏草坪問題: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踐踏草坪的同學中,幾乎每次都會那樣做的佔40%,偶爾會做的佔40%,經常那樣做的佔20%,這表明大部分同學都會為了方便而踐踏草坪。

③燈和空調的開關問題:在自習室時,看到人不多的情況下,偶爾會自覺地關掉一些燈或關掉空調的同學佔大多數,佔56%,幾乎不會那麼做的佔20%,絕對不會那麼做的和習慣性那麼做的分別佔12%、

④垃圾分類問題:偶爾會分類扔垃圾的同學也佔大多數,佔50%;而絕對不會分類扔垃圾的佔24%。

小結:由①②問題可得同學們為了方便,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盒飯,也幾乎每次都會踐踏草坪,可見當面臨便捷方法與消極的環境保護行為的選擇時,大家會選擇對環境造成危害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而由③④問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的環保行為還是積極的,他們會主動節約資源,會主動做出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的行為。

2、環保意識方面

問卷的第7題至第9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意識:

①個人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問題:有40%的同學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學認為起到比較大的作用,10%的同學會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沒有人不知道個人環境保護中起到什麼作用。

②有關環境保護的關注問題:在有關平時是否會關注保護環境這方面的新聞的問題上,36%的同學的回答是經常,62%的同學選擇了偶爾,還有2%的同學從不關注保護環境方面的新聞,這表明大家對環境保護方面的訊息不是特別關注,這點值得大家注意。

小結:①表明大家對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環境的,也許改變的不是很大。②中的資料表明,同學們的環保行為過程中大家環保意識不是那麼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需要加強。

3、環境問題對策方面

問卷的第10題與第11題涉及到被調查者面對環境問題的對策:

發現有汙染現象時,只有20%的同學會直接找有關部門反映,而卻有50%的同學會想參與但認為由於身單力薄而放棄,有24%的同學會直接撥環境問題免費舉報電話,竟也有6%的同學認為無所謂,事不關己,這可見面對環境問題時,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逃避,也許這也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放棄為環境問題出對策的現象。

(二)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就調查結果分析從學生自身、整體文化氛圍、學校管理這三個角度出發給出一些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1、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想法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大學生,應該做為常識瞭解。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汙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每一個大學生的參與。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整體文化氛圍出發

整體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群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學校管理出發

(1)多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宣傳:

學校可以開展關於保護環境的班隊會,讓同學們自由發言,想出保護環境的辦法,讓同學們更多的為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貢獻;多開展一些環保手抄報製作活動,多貼一些環保手抄報和一些關於環保的資料在展示區裡,讓同學們多瞭解環保,知道環保的重要性等等。

(2)對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過調查可知,有94%的同學希望通過雙面列印,並適當降低列印價格以節約紙張,由此我們認為對影印或列印實行雙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紙張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影印店提出有償使用雙面列印或影印的建議。而同學們為了方便會使用一次性飯盒和踐踏草坪,因此學校可以對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改變食堂飯菜分類方式,擴建食堂以至於學生不會因為食堂擁擠而選擇使用一次飯盒把飯帶回宿舍等等。

六、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大學一個年級進行,但具有以點及面的效果。調查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在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認識,但在行動力方面就顯得略有不足,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結果的顯示,讓同學們有所深省。

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生存的基礎,保護他就是保護自己。希望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和社會的一些公益活動或著環境保護特別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裡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2

摘要:獨立生活能力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和成功,從對他人的依賴到獨立生活,這是大學生人生髮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也是健康、成熟的具體體現。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教育工作,是培養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方式。

關鍵詞: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 提高能力

追求獨立、學會獨立,是大學生——這個處在由未成年向成年過度渡的特殊時間,在大學——這個由學校向社會過渡的特殊場所,想要正確經歷所必須做到的。需要說明的是,調查中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廣義上的,既包括了日常生活行為的自主安排,也包括學業的自主安排以及心理狀態的自我調整。

本次活動針對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從生活、學業和心理三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面向全校本科生髮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8份。回收的88份問卷中,70份來自11級,11份10級,7份09級。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一下問題:

一、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行為的獨立應該是大學生獨立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大學生獨立生活的基礎內容。它包括大學生消費情況以及起居、個人衛生、飲食、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這些方面的調查,希望能深入瞭解我校學生是否能夠進行合理、規律、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調查發現:

1.兩成學生月生活費低於400元,超過半數學生保持在400~800元之間,不同年級之間差別不大,近九成學生生活費來源於家庭供給,另有極少數人有兼職或獎學金。

2.四成學生生活起居不規律,基本能做到自覺整理床鋪的學生不到一半,三成學生自覺打掃寢室衛生,不到五成學生能做到主動洗衣,三成多學生能夠堅持體育鍛煉,兩成多的人基本不進行體育鍛煉,只有三成學生能夠做到早起並吃早飯,近七成學生沒有合理科學搭配自己的飲食。

資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沒有獨立經濟來源,對家庭依賴極強,消費水平中等,經濟上還不能做到獨立,這在中國也是普遍且很難改變的現象。起居、衛生、鍛鍊、飲食,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習慣養成並未受到學生重視,學生並沒有將高中時候的良好習慣帶入大學,而開學時的軍訓中生活習慣的教育效果也不理想。

值得指出的是,70份11級學生中選擇生活規律的只有30人,說明入學之初學生的生活規劃情況就不理想。而11級學生自覺整理床鋪和打掃衛生的比例又明顯高於其他年級學生,說明隨著入學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繼續朝壞的方向發展。

 二、學業方面

大學生脫離高中“填鴨式”被動教育後,能否在大學自覺、自主的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即獨立學習,成為生活獨立之後第二的調查內容。只有保證獨立的學習,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調查結果如下:

1.不到六成學生對自己大學生活有明確規劃,其中基本沒有人做到完全執行,超過70%會打折完成。

2.堅持晨讀、自習等自覺學習行為的學生僅佔三成不到,六成人偶爾為之。說明多數人學習的隨意性太強,缺乏具體的安排和規劃。

3.利用資源進行課外專業學習的佔六成。

綜合資料表明,多數學生有對於學業的長期劃,但是對於具體的、短期的規劃還是不足。

三、心理方面

毫無疑問,心理方面的獨立,將從長遠決定大學生獨立生活技能。因此本類問題設定以調查心裡依賴程度、心理調節能力和愛情觀等方面來探究被調查者心裡獨立程度。調查表明,現在大學生中有身心健康問題的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有中度以上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佔16.5%,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問題更為嚴重。大量資料表明,這個比例還在逐年上升。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很複雜,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恐學厭學症:某高校女學生楊某,總覺得學習、生活均無意義。學習打不起精神來,甚至常常想到死。她看上去開朗、樂觀,但她卻稱自己性格內向、孤僻,極度焦慮不能自我控制。楊某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她6歲時離婚。這位學生的心理現象與家庭問題有直接的關係

愛情綜合症:某高校男學生李某,對同桌女生產生好感。一次考試鋼筆沒有水,同桌女生借給他一支筆,李某認為對他有意,遂向同桌求愛,被拒絕。一年後,李某的家鄉遭受水災,系裡團支部一女書記發起倡議為他募捐,李某認為女書記對他情有獨鍾,便鄭重表達愛意,遭到拒絕。在他情緒低沉的情況下,考試出現了一門不及格,同班女生小劉幫助他輔導功課,李某認為小劉是找藉口接近他,鼓起勇氣表達了他的感情,第三次被拒絕。李某對自己產生了極度的懷疑,從此不敢與女生接近,心理產生了問題。

心理自閉症:某省屬高校的邱某,家境貧寒,從邊遠農村考入省城,學習成績不錯。入校後,發覺同學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有的同學家庭條件非常好,在食堂吃最貴的菜,有手機和傳呼。而他只能吃食堂裡最便宜的飯菜。邱某產生了強烈的“我處處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平常一項針對部分高校大學生的心理調查顯示:大學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佔16.5%。近期的一份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為16%。大學生300份休學樣本中,其中因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休學的佔50%。根據有關權威統計:有16所高校因精神疾病休學的佔37%,因精神疾病退學的佔64%,並且問題日趨複雜化。比如,以往的戀愛問題以失戀或單相思居多,而今出現了網戀、同居以及性行為引發的其他心理問題。以往的學習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方法不恰當,如今更多的'是學習動機不足和不知該學什麼。此外,還有人際關係緊張、社會適應不良、自我意識模糊、價值取向迷茫等等。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形成大學生身心健康問題的新特點。

綜上所述,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情況不容樂觀。在生活、學業和心理方面都有所欠缺,應加強心理和行為教育,培養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為將來進入社會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1.正確理解獨立,很有必要

我們用於當代大學生的“獨立”一詞不能狹隘的去理解。“獨立”不是與世隔絕,脫離自己生活學習中的人際圈。獨立應看做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我們要獨立地思考自己的問題,不能遇到什麼事都去麻煩別人,用自己理性的思維去判斷是非對錯,不人云亦云。從調查結果發現,當代大學生對“獨立”還是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當代大學生要學會獨立,首先要正確地理解獨立。

2.認識獨立的重要性,找到學會獨立的方法

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性和追求,而學會獨立地生活是我們去實現心中那些五彩繽紛夢想的思修課。我們必須抓住在大學裡的這段寶貴時間,認真、細心地生活。真正地學會獨立生

活。每一位大學生都必須認識到獨立生活的重要性,在自己心中立下獨立生活的強烈信念。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積累獨立應變的技巧經驗。其次,我們要做好獨立面對生活中困難的準備。我們在大學期間,生活的方面都是靠自己,有時難免遇到一些難過的坎,但是當這些來來臨時,如果我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就能不懼困難,堅定地走下去

3.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慢慢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

調查顯示,有一些同學衣服都不願自己洗,有的檢查時才整理一次。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處理好,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獨立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兼職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濟上的獨立,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更重要的是經歷了社會上的歷練將會是我們的思想更獨立,更加沉著冷靜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4.有目標地獨立生活

一張精細的圖紙指引萬丈高樓拔地而起,同樣,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詳細的規劃。現在許多大學生卻抱怨生活很無聊,“整天抱著電腦,對著qq發呆”是很多學生的真實反映。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就要對自己的時間、學業有明確的規劃,並不打折扣的執行。明確上午規劃關係到大學生學業的發展,是大學生擁有較強獨立能力的表現。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有規劃地生活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會有一段精彩無悔的大學生活!

四、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我校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還有待加強,特別是在時間規劃、生活能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希望同學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鍛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成為生活的強者,也為今後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3

法律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 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具備了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就會做到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調查主體

1 相關社會背景和主要目的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十分嚴峻。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 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道 德修養和法律素養,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 調查物件的選擇與簡要情況

此次調查選擇的是高校在校及剛剛畢業的大四學生。

3 調查方法與過程

此次調查採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各大高校展開不記名調查,共徵集問卷139份。

4 調查結果及分析(原始問卷見附錄)

你的性別

A男 45.61% B女 54.39%

你的你所在年級

A 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

本次調查覆蓋面比較廣,男女比例較為平均

你對法律方面的問題

A很重視 40.29% B一般關心 56.12% C無所謂3.6%

你為我們大學生的總體法律意識情況如何

A很強13.67% B一般62.59% C較弱17.88% D很弱5.87%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法律與你的聯絡程度怎樣

A 很緊密41.77% B 一般50.21% C幾乎沒有8.02%

被調查去的大學生平時對於法律方面,報以為所謂態度的是少數,但是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並且同時認為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於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何而來

大多數同學的法律知識來源於課本與電視,課本上知識過於侷限,過於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絡。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接下來的三個小題,我就參加調查的同學的法律意識做了測試

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A 11月4日 24.74% B 11月27日 12.27% C 12月1日17.27% D 12月4日 45.45%

當被問到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時,只有38.6%的同學選擇了一定會,大部分的選則了偶爾會,這就表示了大學生並沒有完善的法律意識,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保護自己應該有的權益。

當被問到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時,絕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這表明了當代大學生還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樣才是合乎法律的行為。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學需要完善。

當被問到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時,答案出現了很嚴重的偏差。法制宣傳日是每年12月4日,但是隻有45.45%的同學知道,還有54.55%的同學選擇了我所設定的干擾項,這就證明,法制的宣傳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並沒有在12月4日得時候開展相應的法制宣傳活動,致使大學生法律知識缺失。

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什麼

你認為學校可以通過那些途徑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多選)

這是兩個帶有主觀色彩和建議性的問題,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社會的不夠完善和教育制度的問題是引起法律意識缺失,同時他們願意並且希望學校能夠以相關法律課程以及宣傳的形式增加他們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

你對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建設方面有何看法

這是一個不是必須答的問答題,一共有55人回答了我這個問題。很多同學認為,大家現在基本的法律意識是有的,並且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不應該。但是具體到生活中如何實際運用這些知識並且切實讓他們發揮功用就不得而知了。他們認為,應該告訴大學生,如何合理合法的保護自己,對現在以及將來可能發生的一些法律方面的糾紛作出合理的規避與應對。

5 對於結果的評價

分析

由於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複雜系統,要精確全面地概括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狀並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結合調查結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所存在的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概括:

根據調查資料來看,大學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識,並不是完全的法盲,每個學子從小到大受傳統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對法律基本知識早已耳濡目染,儘管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但是我院大學生整體的法律素質還可以的,這裡所說的只是基本常識,而不是深沉的理論,當今我院大學生也沒有必要對法律學習得面面俱到。

知法並不代表能運用法律,它們是兩碼事,運用主要是以知道為基礎,由於當今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少,社會經驗不足,再加上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如行動容易衝動,易受別人的煽動,追求時尚和個性,好面子,在處理具體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確使用法律,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

在知識經濟作為世界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今天,人的素質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高校作為對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從而培養出高素質,全方位的人才,來迎接世界科技迅速發展的挑戰.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意識的培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對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任務.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民族發展的重任,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樑.他們的素質水平直接代表了我國年輕一代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我國參與世界競爭的實力.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在全面進行素質教育中不能忽略對受教育者法制意識的培養,這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長期不懈地在大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對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改進意見

1 健全法律執行機制,加強道德規範建設,創造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蹟,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通過老師的講授,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遇到問題,糾紛應該採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不是採取暴力手段解決,在課時的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講授一些發生在學生周圍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適當的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革,不僅僅採用老師講授,還要採用課堂討論,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象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根據大學校園發生的事件及時採取措施,以及反省發生的原因,同時適當的進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學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子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

3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普硬法律知識法制教育對提高學生自身免疫力極為重要.通過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其判斷能力.自覺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在於培養他們維護法律尊嚴的思想情感和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因此.不僅在課堂上要宣講法律知識.法制理論,還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報,閉路電視等多種宣傳陣地,大張旗鼓地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競賽,典型生動案例剖析等形式,寓教於樂,使法制深入人心,使學生知曉其中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時時處處以法律規範自己的行為.把他們心中存在的零碎的,分散的和不繫統的法制意識,法律觀念提高為完整,系統和科學的法律觀念,使他們從法律方面認識到自已的權益及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法,學法,懂法。

結束語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於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法律是我們保護合理權益的武器,尤其對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保護我們的合法的權益,而知法,守法,維權更是我們瞭解法律的過程。總之,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國家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國家,個人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法律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錄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於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特進行本次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採用不記名方式,請您認真,如實填寫。

1 你的性別

A男 B女

2 你的你所在年級

A 大一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 你對法律方面的問題

A很重視 B一般關心 C無所謂

4你為我們大學生的總體法律意識情況如何

A很強B一般 C較弱 D很弱

5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法律與你的聯絡程度怎樣

A 很緊密 B 一般 C幾乎沒有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何而來(多選)

A電視 B 報紙 C 課本 D 家庭 E 其他

7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A 一定會 B 偶然會 C 無必要 D 無所謂

8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B用武力解決 C通過關係解決 D感到委屈但是覺得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E根本沒有在意過

9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A11月4日 B11月27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10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什麼?

A考試教育制度不合理 B家長老師朋友的影響 C和會不夠發展 D其他

11你認為學校可以通過那些途徑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多選)

A組織普法講座 B組織學生參加法庭旁聽 C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 D增加有關法律課程 E其他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4

1、學生認為哪種侵權行為最普遍,根據調查結果比例來看,學生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價格欺詐情況比較普遍,在這一方面,我們提醒廣大同學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一定要認真做到檢視商品質量,真正實現物有所值。

2、學生認為最普遍的不良消費習慣主要有:盲目相信廣告宣傳;主動索要和保管消費憑證的意識薄弱;購買商品一味圖便宜;受商家打折優惠誘惑,落入消費陷阱等。

3、學生認為危害大的不良消費習慣有:盲目相信廣告宣傳;購買商品一味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購買食品不注意保質期;受到消費侵權後不維權,不投訴等。

4、對於新校區消費情況,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絕大多數同學對校園超市商品的質量及價格等表示不滿意,同學們反映的意見主要有:超市的價格過高,品種不全;質量保質期應該註明,多設幾個收銀臺,學生人多容易擁擠;食堂飯菜量少、價格太貴,質量不夠好;校內消費場所不齊全;商品的價格高,沒有做到實實在在為學生服務;學生普遍對公寓的電費繳納制度表示不滿意,望學校相關部門能給予解決。

以上六方面反映出同學們在一些方面的維權意識還很淡薄,體現在:

1.維權集中於事後維權,在接受商品服務時的維權意識淡薄,沒有想到事先防範。

2.當遇到消費糾紛時不能採取正當有效方式進行維權。

大學生是知識分子的群體,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法律素質,要敢於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給大家一個警示作用,希望大家拿起法律——這個有著國家強制力做保障的強大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大學生消費者要通過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它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增強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牢固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與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鬥爭。對侵權行為、違法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使自己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及時有效保護。

此外,我們還深入學生,宣傳正確消費觀念,增強法律維權意識,做好學生和學校管理部門的紐帶作用,及時向學校反映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伸出援助之手,給予熱情幫助,共同建立我們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5

大學生環保意識與節能意識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對壞境的汙染日益嚴重,環境逐漸惡化,自然災難越來越多。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環境問題是個世界性的問題,是人人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不能再像以前只顧眼前的發展而把環境問題放在一邊,而是應該做到既發展經濟又保護了環境。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義不容辭地加入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行列中。為了更多得動員大學生參與保護環境中來使更多人關注環境,提高環保意識,我們組專門做了一個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與節能意識的調查。

此次,我們一共發放100分調查問卷,其中紙質版60份,電子版40份。 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0份。調查範圍除大學城各高校外,還有其它高校。在這次調查被訪問的人員中女性佔了65.4%,男性佔34.6%。調查結果如下:

3.您的性別是?(單選)

□男(34.6%)

□女(65.4%)

4.平時在宿舍如果天不是很黑,您會不會關燈?(單選)

□會(41.7%)

□偶爾(36.7%)

□不會(11.7%)

□看情況(9.9%)

5.您在宿舍會節約水、電嗎?(單選)

□會(60%)

□有時(35%)

□不會(5%)

6.當您最後離開教室時,您會自覺把燈和風扇關掉嗎?(單選)

□會(78.3%)

□不會(8.3%)

□順路就關(13.4%)

7您是否會按垃圾回收原則把垃圾放入相應的垃圾箱?(單選)

□會(38.3%)

□有時會(51.7%)

□覺得太麻煩,隨便放入(10%)

8.日常生活您如何處理廢舊電池?

□放進專門的電池回收箱(16.7%)

□扔進垃圾箱(81.7%)

□隨處可扔(1.6%)

9.在你將離開宿舍到飯堂就餐前,你會如何處理開著的電腦? (單選)

□關閉一切電源(36.7%)

□只關閉顯示器電源(28.3%)

□不關任何電源(5%)

□使電腦進入休眠待機狀態(30%)

10.你是如何使用手機的充電器的?(單選)

□需要充電時再插上電源(85%)

□充電器一直接上電源(15%)

11.你所在的寢室是如何使用飲水機的? (單選)

□一直處於通電狀態(26.7%)

□只要在需要熱水時才接上電源(68.3%)

□從不接電源(5%)

12. 你對已閱的傳單的處置方法?(單選)

□隨意扔掉(20%)

□收集起來並回收(13.3%)

□當草稿使用 (66.7%)

13. 如果市場上禁用一次性筷子、飯盒,你會支援嗎?(單選)

□支援(56.7%)

□反對(13.3%)

□無所謂(30%)

14.您所在的學校有沒有上門回收的環保志願者?(單選)

□有(51.7%)

□沒有(38.3%)

□不知道(10%)

15宿舍的廢棄物您會怎樣處理?.

□自己分類回收(11.7%)

□直接扔掉(75%)

□等學校的志願者上門回收(13.3%)

16.您覺得在校園通常會碰到什麼環境問題?(多選)

□隨地扔垃圾(31.7%)

□浪費水、電(53.3%)

□一次性飯盒、筷子、塑料袋使用過度(63.3%)

□校園內的.垃圾桶裡的垃圾並沒有嚴格分類,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51.7%)

□其他問題(11.7%)

17.您認為我們大學生在參與環保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多選)

□缺乏足夠的環保意識,對環保意識認識不足(70%)

□有“搭便車”的心理,希望別人多出力(40%)

□當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時,會猶豫(43.3%)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西式化,習慣消耗能源帶來的便捷(30%)

□其他方面(16.7%)

18.您對增強大學生壞境保護與節能意識的態度?(單選)

□支援(93.3%)

□反對(5%)

□無所謂,由別人決定(1.7%)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大學生的環境意識與節能意識還是令人擔憂可以在如下方面分析;

(一)在日上生活行為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40%以上的人經常有浪費資源的現象,而偶爾浪費的人也有30%,主要有隨手扔垃圾現象嚴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過度、浪費水電資源等,而其中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和浪費水電資源的現象尤為突出只有佔少部分的人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做到保護環境與節約能源,這部分人是值得我們讚賞的。只有把這種意識帶到行動中,才能對環境保護起到作用。可能很多人有環保的意識,但很難將這種意

識帶到平時的行為習慣中,這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日常生活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垃圾分類放回垃圾桶,少用一次性碗筷等這些舉手便可的點滴小事應該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

(二)環保意識與節能意識態度方面:

對市場上禁用一次性筷子、飯盒支援的人56.7%,反對的人30%,無所謂的人13.3%,還有很多垃圾的擺放地方不對等,這些也給我們一個警示,在這樣下去我們就是犧牲子孫後代的環境來為我們這代人的方便。不過還好有些方面我們還有些欣慰的對增強大學生環保意識和節能意識的態度方面有93.3%的人表示支援。這讓我們知道很多人還是對環保很關注的,保護我們的環境還是有希望的。

(三)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學校校園內的垃圾桶沒有分類,只是擺設一個垃圾而已,因而所有的垃圾都是往同一個垃圾桶裡丟,這垃圾不能分類回收造成不小影響。還有些學校的早餐用塑料袋子裝的,塑料袋子是難分解的白色汙染物,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著你吃飯時帶進胃裡,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

調查結果的總結、建議:

總結: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有這樣一個結論:在保護環境與節約能源方面,無論是對環

境知識和節能意識的宣傳教育,還是具體的對環境的保護,能源的節約,我們做得還不夠。在宣傳方面,應該在全校都開設環境方面的課程,讓更多的同學瞭解環境知識;清楚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在保護環境的具體方面,要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保護環境的一些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習,參加更多的保護環境的實踐中,讓保護環境的意識紮根於腦,讓同學們真正做到環保。同時,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定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這樣才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環境,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滿足後代人發展的需要。

 建議: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我們周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環境汙染問題,

這就需要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大宣傳力度,繼續不斷地發起倡導,並且對症下藥,我們的家園才會越來越美麗,我們也將過的越來越好。關於這點,我們想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閱讀或上網來獲得環保知識的,所以要想讓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可以採用發校刊或在校園網上釋出訊息來達到宣傳的目的。增強同學們得不環保意識,多宣傳環境汙染的危害及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2、浪費水電的現象很容易被忽略,但是解決的方法卻很多,適當提高水電費應該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可以設計環保標誌,掛在醒目的地方。相互督促關燈、關水龍頭、雙向使用紙張、多坐公交車幾趟或騎自行車、多用淋浴等來節約能源。

3. 儘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並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學校統一增設垃圾箱,以便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同學們不要隨意扔垃圾,要按類別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對隨地扔廢棄物的人講講環保的重要性。

4.學校可以相應地增加關於環保意識與節能意識方面的選修課,從意識上增強大家對環保的重視。另外,學校應支援、重視環保與節能方面的的宣傳,利用宣傳日宣傳環保意識。

5.學生也可以通過做環保志願者,組織回收廢金屬、廢電池、廢紙、廢塑料等,也可以義務勞動,掃校園、掃街道等。

6.社會媒體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宣傳保護環境與節約能源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與節約能源的隊伍中來。

地球是我家,保護環境靠大家。環保看是一個社會問題,其實環保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每個大學生的身邊。我們舉手投足都裡離不開環境,撿起一片紙就多了一份貢獻;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份破壞,多種一棵草生活就會充滿綠色、充滿清新,那樣天會更藍,山會更綠,水會更清,生活會更美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環境,創造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滿足子孫後代發展的需要。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6

一、引導語

恐怕3000多年前的炎黃子孫可能沒有想到,他們的後代會有這麼大的破壞力,使得地球面臨著種種危機,甚至就在1962年當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出版引起軒然大波時,人們也是在批判她的危言聳聽,絲毫沒有意識到種種危機的臨近的腳步。

可是就在今天,科學技術蓬盛發達的21世紀,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不管是全球大概念的的大氣汙染,野生動物的滅絕,臭氧層的空洞,還是日常接觸的垃圾的處理,森林的過度砍伐,水流汙染,都無時無刻在牽動著人們的心情。

環境問題是世界性問題,環境的改善需要每個人的那份力量。而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義不容辭的參加到這項關係到所有人的世界級拯救工程中去。為了更廣泛的動員大學生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使更多的人瞭解當下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達到傳播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目的,從而發起了關於這次的社會問卷調查,深入瞭解當代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調查的物件:在校就讀的大學生

調查方法:採用網路發放問卷方式

二、調查基本情況和分析

1.環境保護的關注度和相關認知

通過這次的調查發現,51.11%的大學生表示經常關注環保,而48.89%的大學生表示不怎麼關注,而從不關注,認為那是與我無關的事無人選,這表示,大學生對於環保關注程度一般,沒有足夠的熱誠和應有的積極主動獲得相關資訊的覺悟當談論到環境現狀的認識,86.67%的大學生認為很嚴峻,如再破壞下去將會威脅人類,顯然,這個比例與之前不怎麼關注的態度形成一種認知和態度的鮮明對比,只有近一成多的大學生認為一般,暫且不會對人類有什麼威脅。只有2.22%的大學生認為不嚴峻,都只是危言聳聽,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大部分的大學生對於環境危機的逼近保持高度戒備的狀態,已經感受到日益嚴峻的環境條件帶來對生活的惡劣影響,但在仍然有很小一部分同學環保意識淡薄,沒有深刻的認知,不以為然。

2.環保知識主要來自於媒體功勞而非政府工作

在這次調查中,當被問及平時會通過哪種方式獲得環保資訊時,八成的大學生選擇了電視,書,雜誌,報紙等傳統媒體,而作為資訊傳介的新星媒體網路,如環保網站發揮的作用卻只有三成,通過政府工作的獲得資訊就更少了,只佔15.56%,在這方面,顯然政府工作沒有宣傳到位,沒有及時把環保知識普及大眾,同時,網路這個資訊高速傳播的媒介也沒被應用好,發揮好它應有的作用。

3.關於溫室效應的認知和行動不能保持高度統一

調查報告的6、7、8、14題中詢問的有關全球變暖的環境問題時,資料表明,80%的大學生都統一認為當前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是溫室效應,但是卻有佔51.11%的大學生表示對這一環境問題很擔心,想去改變,但卻沒有付出什麼行動。只有不到30%的同學害怕它的後果,並由此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遏制它。但仍然有20%的大學生人認為不在乎,並可能這樣想:等到海平面上升,或許我都不在了。這些資料令人擔心,雖然近一半的大學生從認知上感受到全球變暖帶來生態變化的後果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卻沒有把這種認知促生行動,動員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為遏制溫室效應做貢獻。並且居然有近20%的大學生認為與自己無關,保持無事觀望的冷漠心態,只關心到自身的目前所處的環境,卻沒有考慮到將後漫長時代的地球面臨的帶來最大考驗的環境問題,這是不能作為一個高素質的心繫國家未來的大學生應該有的態度。

但是,當問及對於全球變暖的環境現狀問題時,他們的相關認知卻保持高度的一致。近九成的大學生認為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是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以及汽車尾氣排放。當然,認為是發電廠的廢氣排放和人口急劇膨脹而產生的大量呼吸廢氣或者各種原因綜合的造成的也不在少數,比例達到70%。綜合他們大多人的.觀點,是認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歸咎於超過自然承受和自身淨化能力的二氧化碳廢氣的排放,特別來源於工廠和汽車尾氣。

同時,當被問及“你認為提倡低碳生活對遏制全球變暖有多大作用時”,73.33%的大學生認為有很大作用,26.67%的認為作用一般,而認為沒有作用的無一人。結論都是驚人一致,也就是說,100%的同學統一認為,低碳對於遏制全球變暖是或多或少都有作用的。

4.當前低碳生活的號召對他們生活影響不大。

在第九問中,問及大學生低碳生活的號召對他們生活影響程度時,只有22.22%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很大,生活裡基本都有注意,但有75.56%的大學生認為影響一般,感覺新聞裡經常提起,所以偶然想到的時候會注意。而有2.22%認為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它說它的,我做我的。由此可見,進一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都是隻是被動的接受媒體和新聞資訊的傳遞,獲得對環境的相關認知,卻沒有主動去改變和行動起來,只是偶爾會想到的時候才注意一些。

5.環保的意義從人類自身角度出發。

對於環境保護的意義,80%的大學生認為是為了人能與自然和平相處,而七成的同時認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人類能持久的利用自然資源和改善自身生存環境。62.22%認為是給後代多留一點自然資源,只有57.78%認為是人類平等尊重各種生命形態的表現。但近30%有錯誤想法認為是為了人類將來可以徹底征服自然。37.78%的消極認為是為了順應自然。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大學生認為環保的意義,在於為了人類能生存延續下去。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調查報告的15—19的問及的生活細節問題時,20%的大學生在路上看到廢舊的電池時,會撿起來。42.22%的大學生會主動把空調調到26度,93.34%大學生看完電視或用完電腦會關閉電源,73.33%的在公共場合看到水龍頭一直流水,會上前關閉。這些資料表明,大學生在生活細節中還是能有節電、節水、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動的。

7.有組織參與活動時自身會支援或幫忙,為環保做貢獻

在13、21問題中,當問及“會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參與環保的行動中嗎” 66.67%的大學生表示自身會切實做到保護環境,問及是否會為環保組織做貢獻時,近一半的表示會積極支援。這些資料都表明,大學生對於環境保護還是有積極自我參與意識,但是,另一方面,大學生沒有帶動他人蔘與的意識,只有44.44%認為不僅會自己做到,還會帶動周圍的人都愛護環境。

三、結論和建議

1.加強政府的環境宣傳工作

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一位管理者,還是一位服務者,因而政府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宣傳工作,使得大學生能深刻感受到政府的有力“動作”,傳達政府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從而為環境保護起到鼓舞帶頭作用。

2.加強學校的有關保護的工作,組織公益活動

大學生之所以對環境保護認知度和行動不能保持一致,是因為自身周圍的學習環境的限制,幾乎很少機會能參與環保活動或公益活動,使得他們不能將從媒介獲得的認知和建立使命意識聯絡起來,因而,學校應該積極組織活動,使得學生因所見所聞增強對環境的使命感和主動性。

3.宣傳內容要多方面,深層次,寬領域。

大部分大學生能夠關注環境,但是卻沒有付諸實踐的行動。除了沒有機會的原因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不知道從何下手,如何在生活中為環保貢獻力量,造成“環保離我很遠”的錯誤感覺。因此,在宣傳工作中,不僅單單從大方面要宣傳環境現狀的嚴峻性,還要從小方面宣傳生活細節中如何低碳生活。

4.注重環保網站的建立和維護建設

網路這一新星媒介,在大學生接觸的媒體中當屬第一位,隨著網路技術的日趨發達和成熟,網路的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應當高度注重網路工程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環保網站,憑藉網路高速傳達資訊的優勢,達到意外的宣傳效果。

四、 結語

通過此次的調查與統計,我們對於大學生環保意識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但由於是採取網路調查的方式,沒有完全覆蓋多方面的大學生,同時由於樣本數量少,不能完全總體反映客觀情況,但也可以窺豹一斑,得知一二。

通過這次的調查發現,總體概括而言,大學生目前的環保意識的狀態:

1.能夠正面接受宣傳的環保意識,對環境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有深刻認識和感受,能夠形成統一的認知,但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特別缺乏使命感。

2.關注和保護環境的出發點是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出發,不能從整個生態環境保護,與其他物種平等觀點的角度上看待和處理。

3.大部分的大學生能夠在生活細節注意公共場所和家居的節水,節電,但是在城市清潔和保潔方面卻缺乏共同承擔責任的意識。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7

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實際高階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們於20xx年5月8日至13日對廣州大學在校大學生進行了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活動,共收回100份有效問卷,並人工進行調查結果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參差不齊。一方面,大學生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鮮見。

一.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

1.已有法律意識,但法律意識淡薄。如“你所在大學是否重視《道德法律基礎》的學習?”49%的大學生重視但並未認真學法律可以看出有意識學習但意識不夠。又如調查結果中顯示有將近69%的大學生對盜版現象的看法是看盜版產品的質量而定即並不反對盜版現象的存在和將近一半的大學生會購買來歷不明的便宜自行車。由此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法治觀念淡薄,只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問題,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現較強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大學校園裡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學生為了貪圖便宜,大多數人會購買二手電腦和手機,認為這樣既經濟又實惠。其實他們在交易過程中就買了贓物,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由於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缺乏法律知識,有的大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觸犯了法律。

2.認為法律知識重要但並不積極付諸於行動學習法律相關知識。從問卷中第一大題的5、6小題可以看到將近42%的大學生認為法律意識與學習關係一般,48%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或相關部門組織的法制宣傳活動或講座有意義但浪費時間。這在大學生群體中是一個普遍的特點。大學生對作為公共課的《道德法律基礎》並不給予一定的重視,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3.缺少踐行法律的行為,法律信仰不高。如對“你會購買來路不明的便宜的自行車麼“的選答,有將近44%的大學生選擇“會”,表明相當部分人缺少踐行法律的心理,在行為的選擇上可能不會依法而行。

4.對法院、公安局等執法部門的印象較負面。遇到法律問題時將近66%的大學生認為除非不得已,不跟他們打交道。由此也可看出大學生對執法部門的瞭解不夠,對這些部門抱有一定恐懼心理。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特點:

1.法治意識普遍冷淡。大學生在有限學時的《道德法律基礎》課獲得的法律知識不多,且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專業科目的'學習上,不重視《道德法律基礎》諸如此類的公共課,對課程應付了事,因此大學生不可能擁有紮實的法律基礎,形成淡薄的法制意識。

2.涉及自身利益時,法治意識削減。在調查中瞭解到,大部分大學生在心靈深處是畏懼權勢的,對他人不良違法行為能進行正確的評價與譴責,但涉及自身利益時且採取雙重標準。

3.知法懂法,但不完全守法用法。大部分學生懂得不少法律知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其行為與法律規定背道而馳,守法自覺性差。且大部分對法律的信任度不樂觀,對待是非基本上是很清楚,但態度不夠明確,用法積極性不高。

4.法律知識與實踐相脫節。大部分大學生懂得一定法律知識,但現實中如遇到問題、糾紛,他們就不懂得采取正確的法律途徑去解決,不懂得運用法律知識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夠學以致用。

三.原因分析:

1.社會方面的原因:a.中國法律傳統的影響。封建社會時期長。我國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各種封建觀念思維和世俗文化早已深深的印在人們的心中。中國傳統的集權思想影響了人們的對法律的觀念。民主、平等的法律思想沒有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識還不是很強烈。

b.國家的重視程度。政府對社會的普法力度還很不夠,因此,國家應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社會的普法教育,切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

2.學生方面的原因:a.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瞭解到,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式,大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專業科目的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鍛鍊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費在學法律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的知識上,而且,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學生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b.缺乏遠見性。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即使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侵犯時,也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目前並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時,才覺得為時已晚。 c.缺乏實踐性。在調查中,很多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長時間後,知識便逐漸淡忘,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踐。

3.學校、教師方面的原因:a.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歡的專業課書或是課外讀物,只要保持課堂安靜就可以了。學生沒有約束力自然學習法律積極性不高。

b.課程枯燥。法律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比較枯燥,課堂氣氛一搬較為沉悶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課的興趣。

四.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方法:

1.學生方面:提高意識,學習法律知識對於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於將來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關,多參加相關的講座讓自己更加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讓道德修養與法律共同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追求。同時要利用課餘時間多瞭解些法律的相關報道,閱讀參考法律書籍,增強自身的法律知識儲備。 2.教師方面: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採用與實踐多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學習的慾望。也可以打破教室的侷限,多組織相關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對法律有更高的需求性。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今日說法”之類的法制節目,讓學生了解實際的案例分析的過程,更加深刻的學習法律知識。這些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學校方面: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治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例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切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儘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總之,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於國家的發展起著舉重輕足的作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需要個人、教師、學校以及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和諧,國家才會發展,民族才會富強,也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法治國家。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目的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和塑造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於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貫徹的效果。當代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急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培養。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極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更好的把我國建設成為法治國家.

二、調查方式

採用網路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為了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應調查者的思想,我們對法律各個方面問題都進行了認真篩選,對相關法律專業術語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是採用封閉式的回答方式,即預先設計好四種可能答案,將這些答案全部列於問題下面,由被調查者從中選擇一種答案作為自己的答案,均為單選題。收回有效的調查問卷共113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試卷由兩道身份判斷題、十道單項選擇題及兩道主觀題構成。四道身份判斷題用於辨明不同人群,單選題及主觀題用於檢視調查人群的法制意識。

1.性別:男52% 女48%

2.年級:大一28% 大二26% 大三29% 大四17%(大四學生在校人數不足)

3.從何時開始接觸法律:

(1)國小 16% (2)國中 29% (3)高中 16% (4)大學 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普遍偏高,很晚才開始瞭解法律知識。只有少數人是從小接受法律的薰陶。

4.您認為法律與你的學習和生活有關係嗎 ?

(1)關係密切51% (2)不大37% (3)沒關係9% (4)不知道,說不清3%

分析:大多是都認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比較重視法律的。還有一點同學認為不知道,說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不良現象,作為一個大學生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這是很可怕的事,這一體現出了我國教育應試的'失敗。

5.對我國的法律體系認識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說出我國的幾部大法嗎?

(1)高;能23% (2)中;勉強能61% (3)還可以,一般的能14% (4)低;不能

分析:對我國比較重要的法律大學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6.您的法律知識主要從何而來?

(1)學校上課和宣傳42% (2)家庭教育15% (3)社會宣傳(廣播、電視、報紙)42% (4)其他1%

分析: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大多來源於學校,家庭教育很有幫助,總之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較多。社會宣傳也有很好的效果。

7.您知道自己有哪些具體的權利義務嗎?

(1)全部知道9% (2)主要的知道40% (3)小部分知道40% (4)不太清楚11%

分析:對於自生的權利和義務知道的佔大多是說明大家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相當強。

8.您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1) 3月15日 4% (2)11月1日4% (3)12月4日67% (4)不知道25%

分析:大多是大學生都知道法制宣傳日,也有少數人根本不瞭解。說明一些大學生不夠誠實,明明對法律專業方面的知識不太瞭解還是要裝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識,不過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不知道法制宣傳日,這說明大家對法律不夠重視。

9.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權益的事情時,您會如何處理? (1)向親人,朋友,老師求助40% (2)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自認倒黴了。20%

(3)犯我者,雖遠必誅,用武力解。34% (4)向有關部門尋求法律保護6%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權益的事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向親友和老師尋求幫助,而很少的人選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了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用法維權意識較差,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易衝動。

10.你認為法律意識與教育程度有關嗎

(1)有密切的關係57% (2)有一點關係27% (3)毫無關係13% (4)不太清楚3%

分析: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11.您認為對法律的執行哪些監督是最有效的

(1)報刊、電視、廣播等新聞輿論監督42% (2)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領導機關的監督22% (3)群眾監督26% (4)執法機關自我監督10%

分析: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援社會輿論的人佔大多是。說明政府自己監督自己是不被當代大學生認可的,我們更加相信群眾的眼睛和媒體輿論的力量。

12.您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1)非常重要,國無法不行40% (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46% (3)一般,可有可無的東西10% (4)基本沒用,法律不如關係有用4%

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認為法律不重要。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逐年上升。

13.問答題, 你認為大學生在法律意識上存在哪些問題?你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哪些建議?

分析:在回答中發現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比較薄弱,自身要求太低,認為法律的作用不大,積極性不高。

建議:多開展與法律有關的活動如講座、知識競賽,高校開設基礎法律知識課程,大學生應當多關注有關法律方面的電視節目(如:CCTV12、法制頻道等)。

14.問答題,你認為造成大學生法律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分析:當代大學生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教育活動本身具有侷限性。

四、問卷總結

綜合本次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偏高,對法律知識的瞭解較為缺乏,法律意識總體來說比較薄弱,遇到問題並不習慣於使用法律的武器來解決。但對於我國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持比較信任的態度,也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在逐年上升。問卷也同時反映出了,他們認為自己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

五、原因分析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於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瞭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於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侷限,大多數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於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這種被動的法律意識更多的是一種守法教育下的結果。例如,現在一些高校內的法制宣傳欄中的內容都以描述違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懲罰居多,往往使得大學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鐵面無私和無情,甚至有個別大學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違法,就無需學法的錯誤結論。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如果將守法教育代替整個法制教育,以守法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歸宿,則不僅不利於培養出具有現代民主意識和現代法律意識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價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徹底轉變法觀念,以培養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權利的積極行使為出發點,才能在更深層面上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建設法治國家做出迴應。

六、總結

針對此次關於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我們能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應該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效果會更好。儘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9

訪談人:沈巨集彬被訪談人:某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張總經理

問:我們即將面臨畢業去實習了,在實習之前我們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準備?答:首先梳理自己已有的專業知識能力,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儘可能做到揚長補短。其次有目的地提前鎖定一些目標實習媒體或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關注和調研,做到有的放矢。最後可以閱讀一些人際交往或社交禮儀的知識,力求在細節方面也做到位,也可以嚮往屆師兄師姐討教實習的一些鮮活的經驗,以利於較快地適應角色和心態的轉變。

問: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麼工作?您是否滿意這樣的工作狀態?答:很多時間要花在看書,除此之外,關注期刊動態,審稿也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有時候感覺在兩種相關的職業之間穿梭比較有趣,也很有收穫。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我覺得它目前可以承載我對職業的那些想像,也符合我當前的期望。

問:您做這份工作都收穫了些什麼?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哪些方面比較成功?哪些工作比較有挑戰性?能得到怎樣的成就感或滿足感麼?您打算從事多久?

答:這份工作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一種視野和心態,通過這份工作,我與這個世界有了某種微妙的關聯,可以開闊地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使自己與它保持同步。最喜歡的是雜誌能通過文字的力量來影響一些人的思想,這種影響是向上的積極的。最不喜歡的是雜誌為市場所迫,一味迎合市場。這份工作培養了我對文字和思想的鑑賞力,也鍛鍊了我統觀全域性的能力,這也許是我比較滿意的地方,說成功,覺得遠遠不及。目前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市場,如何做一份有市場有品位有受眾的'雜誌是我一直思量的。

問:您認為如何才能做好這份工作?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技能或者經驗之類的?答: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個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且應該滿懷熱情,喜歡是做好的前提。我覺得很多知識技能或經驗也許並不是先前都已經積累了,而更多地是在進入工作之內,抱著一種開放、包容、謙虛、好奇的態度慢慢習得的。當然現在你們可以提前閱讀觀察一些期刊或者編輯學刊之類的內容,還要鍛鍊自己的文字能力。

問:您認為什麼樣的個人品質、性格和能力對做好這份工作來講是比較重要的?答:雜誌是一種可以影響人的事業,所以不能有絲毫的輕視與疏忽,一個編輯應該有一種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危險或錯誤東西對讀者的誤導;一個開闊的眼界,這樣可以進行最大限度的甄選;一份執著,可以保證雜誌

不會隨波逐流,一種熱情,可以讓雜誌生氣盎然;一手過硬的文筆,可以讓雜誌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聲音。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0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 牙 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跟隨著前輩們的足跡,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有人說創業的結果多半是慘淡的,更有人說創業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嗎?

近日,前程無憂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並開設了社會範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

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

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資料發現,觀點是支援。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資料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眾人眼裡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推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援,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資料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檢視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資料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影響,it被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這與大學生們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資訊:“××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是人們選擇工作首先遮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大學生創業作了對應。

當然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著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說:“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為了支援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著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後語: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資料清晰地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得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為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1

報告名稱:大學生愛國意識

參與人員:全組

調查的目:瞭解大學生愛國意識的情況

調查物件:南陽理工學院的名大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

調查時間:2009年10月28日――――2009年10月31日。

調查內容:主要調查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情況,問卷共向大學生提出了12個問題。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下表:

愛國主義程度得分情況人數所佔百分比

強≥807468.52%

中≈603229.63%

弱<6021.35%

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調查報告

[摘要]為了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情況,並分析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2009年10月份,我對108名南陽理工學院大學生進行了問卷式調查,對在大學生愛國意識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意識現狀體會

一、現狀分析及思考

(一)據調查結果顯示:68.52%的學生愛國意識強,他們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又有高昂的愛國熱情、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這充分顯示了他們較強的愛國意識。

大多數大學生之所以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意識是由於自身較高的文化素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加之從小就接受了家人、老師、社會的愛國主義教育,能深刻的認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

但其愛國主義方式可能還存在一些消極方面,在對待外來文化上可能還存在一些盲目排外的現象,這是其沒能用理性的方式表達愛國主義。

(二)據調查結果顯示:29.63%學生愛國意識一般,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的民魂,是一個國家的國魂,是一種思想觀念的社會意識形態。作為中國人,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愛國,只是程度深淺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響當今大學生愛國意識的因素也日益增多,使大學生的愛國情感更加趨向於複雜化。我國現在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資訊時代的到來、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等等都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特別是愛國主義情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使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更加淡漠。

面對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尋求一個為什麼?不良的愛國情感主要表現為兩個極端,一是盲目的愛國,一味的排外,並進而引發抵制社會、抵制西方世界的過激行為;二是愛國情感

麻木,愛國激情弱化,愛國主義情愫被抹去。看看“八榮八恥”,“以熱愛祖國為榮。”看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給國人帶來的好處,大學生有什麼理由不愛國?可存在這種潛意識的同時由於當代社會的複雜性,使好多的大學生愛國找不到方向,對國家漠不關心,愛國情感麻木,愛國激情弱化。這是一種很消極的現象。但當國家真正的需要自己時定會挺身而出。對一些表面上的事似是不愛國,可骨子裡透著愛國,也就是愛國意識一般的大學生。

(三)據調查結果顯示:1.35%學生愛國意識薄弱,此次愛國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有愛國熱情,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表現不到位,不盡如人意。調查顯示,有的大學生對愛國意識並不瞭解,不知道什麼叫愛國,對中國的歷史不清楚,對中國的大小事不關心,認為這種事都離自己很遠很陌生;在平時,同學們的表現,如升國旗,少數同學東搖西晃說小話兒,一點也不嚴肅,認為這只是種形式;奧運會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表現得一臉麻木,認為國家培養他們,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此次大學生愛國意識調查中僅有1.35%的人愛國意識薄弱,這是為什麼呢?一,從歷史背景看:中國是個多戰之國,人口大國,經過60年發展,中國已逐步走向成熟,相對於歷史,我們都處於和平,穩步發展中的國家,以至於有些大學生沒有憂患意識,對愛國表現不夠熱心。二,從國際環境看:中國處於相對穩

定的狀態,世界各國,有陷於戰爭,捲入災難,飽嘗窮困的國家,而我國屬於和平穩定的大國,人們衣食無憂,基本上已走上小康生活。不在為生存有所困擾,所以形成了有些人“只要不犯法”就好的思想意識,對國家的重大事件新聞都表現得很漠然。三,從社會背景來看:少數家庭存在教育問題。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很少有讀過數的,所以,一些學生自小就沒有那種很好的環境薰陶,對深層次的愛國理解得不夠徹底。四,從教育問題來看:一些學校,為了升學率,不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愛國情操的培育;只是讓學生把學習完全用在所有能擠出來得時間裡,以至於培養出來一些高智力,低素質"人才"。

二、對策及建議

面對以上情況,我認為應予以以下方式提高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一)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①加強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②加強祖國四個現代化的教育;③加強改革開放的教育;④加強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⑤加強促進祖國統一事業的教育,認識明確後,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緊扣課本內容突出上述幾方面的教育。

(二)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學校可以多播放一些愛國主義電影,多介紹一些英雄事蹟,多樹立一些精神榜樣,讓同學們瞭解中國發展至今所經歷的曲折之路,明白中國的發展是靠先輩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熱愛祖國,勿忘國恥。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組織紅色旅遊等,可以使大學生通過旅遊方式,讓大家瞭解中國的歷史,熟悉國家名將,知道中國的發展是多麼的不容易,激起廣大學生的愛國激情。

三、調查體會

歌德說:“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採用同一種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所以,我們愛國要從小事做起,從小愛到大愛。

那麼,我們大學生在新時期該如何愛國呢?

首先,我們大學生應當理性愛國。愛國既要有熱情的表達,更需要理性,能夠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發。所以,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辱使命,牢記責任,理性愛國。其次,應當將愛國這願化為學習的動力,從點點滴滴做起,沒有必要去絞盡腦汁的思考“我該如何愛國”。我們給世界最有力的還擊就是國家的富強。然而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與不懈,壓在我們肩上的擔子千斤重。我們能回報給國家的只有驕人的業績。因此,從小心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準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承擔一份力所能及的責任。

最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光說不練,我們還應該付諸與實踐,把愛國情感和學習相結合;樹立遠大的奮鬥目標。真正的把愛國情懷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血液,進而達到為國家之崛起而輸送人才,實現個熱鬧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廣泛聯絡的世界,改革開放已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在這種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們要堅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開放的意識與胸懷,融入世界,共享人類文明成果,要使愛國熱情發揮積極作用,使之成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我們還必須將愛國熱情納入理性的通道,使這種愛國熱情更加理性、寬容和開放,更加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於外來文化要學會兼收幷蓄,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強大。

愛國主義教育是在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壯麗河山、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中華民族對人類世界的巨大貢獻的同時,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幫助他們客觀地分析我國近代所以落後的原因和未來美好的前景,激勵他們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精神。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做好學生應該做的事,這才是最好的愛國方式。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2

一、基本概況

隨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使得世界各地的禮儀習俗不斷地融合與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加具體的要求。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對大學生禮儀加以普及與規範。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為調查瞭解在校大學生的禮儀情況、增強大學生禮儀意識,我們小組共同努力,對大學生進行了以關於大學生禮儀意識為主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紙質(見附錄)和電子版調查問卷,總共發出800份問卷,有效問卷732份。從我們進行調查結果分析看,從中可以得出調查結論。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至12月3日

地點:XX醫學院

二、調查問卷結果與簡要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對我校大學生的禮儀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一)大學生總體禮儀認知及瞭解渠道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那麼已進入大學的他們是怎麼樣看待禮儀的呢?為了瞭解這一方面,我們在調查問卷中也涉及到了這類問題。 (4)你認為“禮”應該是?

選項A內外兼修的必然結果B外表彬彬有禮就行了C人際交流的潤滑劑

比例81.4% 0 18.6%

(5)你怎麼看待中國的傳統禮儀?

選項

A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值得繼承和發揚

B僅僅是待人接物禮節

C是封建社會的糟粕

D不知道傳統禮儀是什麼

比例

83.3%

7.4%

9.3%

(7)你是通過什麼渠道瞭解傳統禮儀知識?

選項

A家中長輩的教誨

B通過學校教育

C電視節目

D通過書本知識的閱讀

比例

40.7%

33.3%

9.3%

16.7%

從以上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中國傳統禮儀,並認為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值得繼承和發揚。但仍有部分學生不清楚中國傳統禮儀或對傳統禮儀的認識不深刻。

而對於傳統禮儀的認識及造成這方面認識的渠道,多是通過家中長輩的教誨,其次為學校教育,另外,也有少數書籍等方面

(二)大學生自身禮儀認知

禮儀,是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及其外在形象表現出來的,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情操、修養的外在表現。那麼大學生對自身的禮儀認知又是如何的呢?

(1)你接受過禮節教育嗎?是在什麼時候?

選項

A無

B國小

C中學

D幼時父母教育

比例

5.5%

25.9%

5.5%

63.1%

(2)你認為自己的禮節意識完善嗎?

選項

A非常完善

B基本完善

C不完善

比例

3.7%

56%

40.3%

(3)如果你是家長,你會讓你的孩子接受系統的禮節教育嗎?

選項

A會

B不會

C隨便教一些基本禮節

比例

76%

3.7%

20.3%

(6)與誰交往你最講究禮節問題?

選項

A朋友

B家中長輩

C領導老師

D視情況而定

比例

1.9%

12%

31.4%

54.7%

從以上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時間都是在幼時,以父母教育為主,而仍有小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禮儀教育。在對於自我禮儀認識的方面,較多數人表示自己的禮儀認識基本完善,但仍有多數人表示自己的禮儀意識不夠完善,也從另一方面表示了自己對禮儀重要性有了深層思考。在對自己將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認為禮儀教育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充分認識到了禮儀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此外,在日常交往中,禮節也常被忽略,而過半的受調查者在不一樣的場合下展現出不一樣的`禮節修養。

(三)大學生對社會禮儀發展問題的展望展現出

任何一個社會調查者組織,小到一家店鋪,大到一個國家,想要廣交朋友,廣聚資訊,想要增進相關公眾對它的理解、信任、合作與支援,想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全面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樣也一刻離不開禮儀。大學生對社會禮儀發展前景又有何展望?

(8)當前教育是否有必要加入傳統禮儀文化?

選項

A有必要

B沒有必要

C說不清楚

比例

64.8%

9.3%

25.9%

(9)你認為最能夠弘揚我國的傳統禮儀文化的方式是?

選項

A國家倡導

B列為學校必修課程

C媒體宣傳

D民間人士及組織推動

比例

12%

52.8%

16.7%

18.5%

(10)你認為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能發揮多少積極作用?

選項

A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B能發揮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

C能發揮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D不瞭解

比例

61.1%

35.2%

3.7%

(11)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交際過程中,禮儀方面做的怎樣?

選項

A總體上不樂觀,需要改進

B總體還好,只是個別需要改進

C很不錯,體現了大學生的素質

比例

38.9%

59.2%

1.9%

(12)你心目中最能夠代表中國禮儀的社會活動是:【可多選】

A婚禮B喪禮C祭祀D節日慶典E社交F行業禮儀G日常生活

H其它

根據資料分析,多數選擇為:節日慶典32.7%、婚禮26%、日常生活23.8%

(13)你認為中國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的作用和價值是什麼? 【可多選】

A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中國文化根脈B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和諧程度

C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在國際上展示中國文化,增強“軟力”

E提高中華民族的人文素質F其它

根據資料分析,多數選擇為:在國際上展示中國文化,增強“軟力”33.3%、提高中華民族的人文素質31.2%、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和諧程度21%

以上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近半數同學認可禮儀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過半數同學認為禮儀教育很有必要,且學校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較多數同學較認可當代大學生的禮儀問題,但仍指出依舊存在問題。並且反映出社會環境對個人禮儀問題存在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各項社會活動能夠引導人們對禮儀問題的關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對中國的發展不容小視。

三、原因分析

(一)主觀原因

大學生對禮儀存在著“知”與“行”的偏差,其原因為“知之不深”。所以建議大學生在接受禮儀教育是,應加強禮儀課程知識的瞭解,增強禮儀教育的自我修養和實踐,提高“知”與“行”的統一性。將來無論是畢業走出社會還是留校繼續深造,我們在哪裡都離不開與人交流和溝通。而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是既有相當的工作能力,還要有交際能力。這是加強禮儀教育弘揚中華美德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和完善高校德智體育的需要。禮儀教育應該成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學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對個人價值看得很高:看重自己對自我物質、精神生活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注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程度及所能給予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對人的社會價值卻看得較低,即個人對社會能創造多少價值,對他人、社會應有什麼樣的尊重與責任這些注意較少。現在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沒有責任心,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採取消極、逃避40的態度;不懂應該怎樣去尊重別人和尊重、適應社會;有些人則放縱個人慾望,崇拜感官享樂,把吃喝玩樂的享受主義作為人生的境界。能動性的發揮與社會個體利益尊嚴的樹立上、從對人的尊重上、從團隊意識上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和教育,真正讓人從思想上和實際行為上擺正一個人的社會與個人價值的關係。

(二)客觀原因

1、家中長輩的疏忽

父母們在社會上的急功近利、金錢萬能、專業技術萬能、關係萬能的思想影響下,本身思想上就比較混亂,再加上文化上的不足,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意識和教育手段是比較錯誤和失敗的,過度關心孩子的生活,無論如何都會給予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然而卻沒有能在人格、心理、價值觀、責任心上進行很好的教育與訓練,而在禮儀方面的缺失教育表現的尤其突出。

2、學校老師應試教育的疏忽

在現代應試教育肆虐的環境背景下,競爭異常激烈。而各學校也因此只在意學生成績,關注應試教育,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禮儀方面的教育問題。

3、歷史方面的影響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中束縛著人們精神的糟粕進行了“決裂”,但是也無不遺憾地看到:(1)解放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實行的國有所有制與原來農耕時代的家庭家族式所有制發生了衝突,原來的禮制文化中到底哪些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而應否定,哪些還需要發揚不是非常清楚,其結果是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方式;(2)為了某些政治目的,一次次運動均以禮制文化作“革命物件”,特別是文革的時期,將支撐我們中國禮儀文化的“忠”、“孝”、“仁”、“義”、“善”、“和”幾乎全部否定和摧毀

一個文化結構的摧毀是很容易的,但要再建立起來,卻是非常困難,也是長時期的,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哲學的思想去認真研究這些問題。

4、文化的粗鄙化所帶來的衝擊

解放後,特別是文革的十年,又將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優秀

文化以及引進的國外的先進文化和優秀文藝作品一起“革”掉了。沒有了優秀文化與心態的底蘊,沒有了信仰,再加上無法保證的基本的文化教育,使本來就已漸變粗鄙的文化更加摧殘成了一個空架子。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文化狀態下,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迎來了與外來文化的相撞,迎來了隨商品經濟一起湧入的商品文化。魚龍混雜的文化背景下,人們漸漸誤解了禮儀文化的內涵,從而忽視了對禮儀的認知。

四、幾點建議與思考

1、大學生禮儀對當代大學生的作用有以下幾大點:

⑴有助於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提升到更高的標準;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質;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

⑵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⑶有助於維護高校形象,甚至有助於對整個高等教育形象的維護.

⑷有助於增進人際溝通,使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更加能適應社會.

2、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準則,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範,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範表現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做到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

3、學習好大學生禮儀是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體表現。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養、文明素質教育。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我們的周圍,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諸如此類不良行為的存在,已嚴重損害了大學生的形象,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障礙,因此,開展禮儀教育和教學,進行標準的禮儀訓練,通過禮儀這個“尺度”,規範大學生的言談舉止,矯正粗俗、醜陋行為,已經成為培養大學生良好形象、優雅氣質和風度的必修課,必須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的普遍重視和關注。

4、各教育部門加強對學生禮儀問題的教育,重視學生行為禮儀的學習,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5、媒體加強對社會禮儀問題的關注,引起人民對禮儀問題的足夠重視

五、小結

1、禮儀是一種行為規範和交往程式.

2、禮儀規範和交往程式是一定社會關係中人們通過約定俗成而共同認可,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原則.

3、禮儀活動是施禮者和受禮者相互尊重,感情互動的統一過程.

4、禮儀是一種禮貌行為,是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的外在反映.

5、禮儀活動是一種禮節、儀式.

6、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3

【調查小組】

xxx、xxx、xxx、xxx

【調查物件】

xxxxxx學院經濟管理系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在校大學生對網路的使用狀況,以及網路對大學生活的一系列影響。

【調查方式】

調查問卷

【調查結果】

一、上網時間

關於從何時開始上網這個問題,各有45人是從高中階段和高中之前開始上網,只有5人是在大學期間開始上網的。可見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基本接觸了網路。

關於上網時間,一個小時以內的有5人,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有12人,三個小時到五個小時的有25人,五個小時以上的有8人。

二、上網目的

關於上網的主要目的大多數人是出於學習、聊天、娛樂和看新聞,還有部分的是出於購物和出於無聊打發時間。

Ⅰ)查詢資料

關於從網路上獲取學習資料資訊和網路新聞資訊,有大多數人認為其原因是方便、快捷和實時,只有少部分人認為來自網路的資訊可靠;在被調查的人中對於網路資訊獲取量佔資訊總獲取量的比例,有7人是在20%一下,20%到50%的有25人,50%到80%的有14人,只有4人佔到了80%以上。從中可以得到大多數大學生的資訊來源並沒有侷限在網路裡。

Ⅱ)遊戲娛樂

關於網路娛樂方式大多數人是利用網路看電影和聽音樂,一部分人是玩網路遊戲和看網路小說等等,而關於利用網路進行娛樂的頻率,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超過50%的人是經常的甚至是頻繁,不足50%的人是偶爾,只有一人從不進行網路娛樂。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不到50%的人玩過網遊,而在沒玩過網遊的人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有玩網路遊戲的意向,從中可看出網遊在大學生中的吸引力雖不能用很強來形容,但是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擴張網遊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的市場。

而且大多數大學生覺得在網路遊戲世界中可以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比擬的自我價值感,從中可以暢所欲言。

Ⅲ)網上購物

在被調查的人當中有90%的人有過網購經歷,看來網購在大學生中已經相當普及,只有10%的大學生沒有在網上購物的經歷。在有過網購經歷的被調查人中大多數人選擇網購的原因是因為物品豐富、易於貨比三家和價格便宜。而在網購人群中大多數人是不定期的進行網購,網購金額一般都在300元以內,購買的物品大多數是文體用品、服飾和數碼產品。在被調查而又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有51.7%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歷,主要是因為實物與描述的不符、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運送問題和賣家態度等等原因。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更加理性還有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在沒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中大多數人認為未來會嘗試進行網購,而不會嘗試進行網購的人大多數是出於對產品質量的考慮,少數人出於對網路安全的考慮。

【調查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發現網路使用對大學生有種種影響包括身心健康、學習、社交能力等等。

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或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極易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更嚴重的導致網路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社會活動減少等。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放棄學習,不想與人交往等。

二、對大學習的影響

利: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網路持肯定態度,認為網路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求知途徑;

弊:不過,網路的使用也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表現為:一部分數同學上網只為打遊戲或聊天、看影視劇。被調查者中,有部分同學表示自己無法控制上網時間,一些同學曾有過晚上過度玩電腦影響第二天學習的經歷。

三、對社交能力的影響

利:網路技術的發展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了便利,也豐富了其內容。通過網路交往,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弊:虛擬的“人際交往”無形間使得一些大學生失去了與他人、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意見與建議】

一、加強引導

引導和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網路遊戲的危害,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要重點培養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在多元化的價值觀體系下學會選擇、學會鑑別,避免各種困惑、失落與盲從,減少大學生網路人際交往的危險因素。

二、合理利用網路

充分利用網路載體,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大力加強各種網路教室、網路平臺的建設,加大網路硬體投入和軟體開發,創設各種文化空間,通過網路將豐富多彩的大學社團活動以及雙學活動,團日活動展現給所有大學生,讓他們感覺到校園更精彩的一面。

三、加強監督

加強網路監管力度,培養大學生的網路道德加強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經常化、制度化管理,關閉各種有害資訊的進出路徑,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對在網上發表違規文章和散佈不良資訊的大學生要及時給予警告,嚴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要教育大學生懂得遵守網路行為規則,維護網路社會的秩序。

四、進行心理輔導

開展網路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諮詢主要為面對面諮詢,這極有可能阻擋了一部分有顧慮的同學,而網路的隱匿性、快捷性的優勢,恰恰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開設網上線上心理諮詢,進行網上行為訓練的指導,將有助於大學生及時擺脫心理困擾,自覺調整網上行為,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

總之,我希望每所大學都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網建設,進一步採取措施改善網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校園網成為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臺。可根據大學生髮展的特點設立對他們具有吸引力的版塊。此外,也可以在網上建設一些優秀社群,在社群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的人格、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意識調查報告 篇14

法律是維護我們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具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那大學生法律意識如何?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如何?我們小組帶著這些疑問對我校機電工程分院的大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5月,我們隊機電工程分院的的大一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調查對性主要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調查方式是無記名調查,人工對調查結果分析。

二、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情況如下:

(1)、你的生長地方()

A 、農村74% B、城市19% C、農村、城市兼有7%

(2)、在你所有經歷中,曾經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A 、有21% B、沒有79%

從以上資料中,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還沒有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侵犯時,沒有通過法律的途徑的進行解決,這一問題更明顯地體現在農村大學生這一群體。

(3)大學生能否區分違法和犯罪?()

A能23% B不一定能37%

C分不清5% D大部分情況能51%

(4)你認為目前法律學習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A、有了法律知識但聯絡實際就不會用31%

B、法律知識不足42%

C、能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解決現實問題27%

(5)會通過一些渠道瞭解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A、會、經常11% B、偶爾63%

C、一不小心會聽說些22% D、不會,沒那精力3%

只有11%的大學生經常瞭解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3%的大學生根本不會去了解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這也說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不夠,以為法律離自己很遠,可懂可不懂;另一方面也反映相關部門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程度不夠。

(6)你知道勞動法裡面規定試用期最長多久嗎?()

A、三個月22% B、六個月48% C、一年30%

這一選項的結果讓我們知道還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勞動法裡面規定試用期最長時間。可見他們對法律知識的瞭解並不多。

(7)你認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煩首先想到法律途徑解決,沒有法律我就沒有辦法生活;22%

B、比較重要,我有時會嘗試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48%

C、我基本不主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除非迫不得已;30%

D、沒覺得有作用0

從中我們發現只有22%的大學生認為法律很重要,並主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還有48%的大學生認為法律比較重要,但只是有時會嘗試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而30%的'大學生不會主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反映了雖然我校的大學生學過一些法律知識,但整體只是水平卻較低,法律意識淡薄。

(8)超市的人員要求你被搜身,你會怎麼做?()

A、拒絕77% B、果對方態度強硬只好接受3%

C、完全接受20%

(9)假如你的親人欠基金會的錢沒能力還償,基金會連同民政局來把你親人抓去關起來,說要拿錢來還才放人,你會怎麼做?()

A、吞聲忍氣,湊錢去把人領回來7%

B、倒民政局去理論,要求放人15%

C、去求基金會的人0

D、通過法律手段維護你親人的人身自由權78%

(10)當你參加勤工組學活動或者是工作時,你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A、有67% B、沒有33%

從(8)、(9)、(10)的結果可以發現:還有少部分大學生不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動性

根據調查瞭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會把更多時間放在專業科目的學習上,

他們認為學好專業知識,鍛鍊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去學習法律知識。而且,法律知識又是那麼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有大學生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是議要求考試過關就行了。逐漸形成不良的風氣,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大多數大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不可能有紮實的法律基礎知識。

(2)缺乏遠見性

“人無遠慮,必有後憂。”沒有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那麼,即使是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侵犯時,也不懂如何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根據調查,很多大學生沒有這種意識,只是覺得大學時間很自由,想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行再像高中那樣過,直到畢業後,要籤合同,要買房子等,才知道懂得一些法律知識是那麼重要。

(3)缺乏實踐性

在調查過程中,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好像離我們很遠,我們在課堂學習的知識長時間不用,缺少實踐,很快也就忘記了。而在我們學校,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詳細地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卻沒有經實踐考驗。他們知識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知識流於形式。

(二)教師方面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

在學校,為大一學生都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但老師都不會很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可以自由地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只要保持安靜就可以了,也沒有向學生講明白到底法律有多重要,基本按照教學大綱講述書本上的知識。老是不夠重視,學生也會跟著懶惰,這樣的情況,大學生學到的法律知識就更少了。

(2)課堂氣氛不活躍

法律知識相對其他學文科而言,比較枯燥,大多情況下,老師只是按教學要求講課,很少結合,以至課堂氣氛不活躍。

(三)建議

(1)提高認識

學習法律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信仰等。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和實際中的例子,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可以打破課堂教學侷限,組織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法律的重要性,更能激發學習慾望。

(2)加強學習

除了課堂教學,還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讓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如法律知識競賽、法律主題活動等,這樣效果會比課堂教學好很多。

(3)重視實踐

學以致用,學到的東西要用時間來檢驗其是否正確,只有經得起檢驗,才有意義,儘量給學生提供實踐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