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2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1

第一部分:調查概況

實踐主題:大學生消費觀調查——理性消費、求索未來

實踐引言:經濟騰飛的中國,人們無時無刻都在體驗消費,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的職業以及今後人生走向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心理,引導大學生消費趨向成為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實踐小組成員:於愛玲、李青、劉豔華、李華、盧文娟、宋楊、郭安偉、江濤、王傳山、陸偉、劉洋、張榮鑫、王成龍、張潤超(共15人)

實踐小組組長:江濤

實踐時間:20xx年3月9日—3月10日

調查人數合計:151人

調查物件分佈:中國石油大學(山東東營)100人

煙臺大學(山東煙臺)5人

湖北師範大學(湖北黃石)10人

武漢大學(湖北武漢)6人

青島理工大學(山東青島)7人

湖北大學(湖北武漢)4人

天津師範大學(天津)2人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1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武漢)2人

山東工商學院(山東煙臺)2人

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武漢)3人

華中師範大學(湖北武漢)5人

山東財政學院(山東濟南)1人

廣州大學(廣東廣州)2人

長春稅務學院(長春吉林)1人

有效問卷份數:151份

調查方法:主要通過發放問卷調查本校學生,藉助網路和無線通訊手段調查了部分其它高校同學,與此同時和部分同學交流面談瞭解部分現實資訊。

問卷內容:見附錄

第二部分:調查結果統計彙總

第三部分:調查結果分析

一、消費現狀分析

(一)、總體消費水平一般,區域性出現兩級分化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當今大學生消費水平較過去已有了較大改善,22.5%的同學月生活費在300元以下,47%的生活費在300-500元之間,有27.2%的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同時月生活費在1000以上(包括1500或者更高)的佔到9.6%。近百分之七十(69.5%)的同學月生活費用在500以內,同時有61.6%的認為周圍同學消費狀況比較符合實際,應該說總體處於一般水平。但同時也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學月開銷超過1000元,區域性出現了兩級分化情況,但在是由大學這種現象普遍性不高。

於此同時,和其它高校相比較,本校學生的消費水平偏低,平均水平在502元左右[①],其中92.8%同學表示在購物時在乎價格水平,也在一定層面體現了這個問題。

(二)、消費多元化特徵顯著

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元化走向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年輕人群體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今大學生也不再將消費單純用於學習上,而逐步將目光轉向了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來,如網路、通訊、交際、形象等方面,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業餘生活。而且使他們的消費也轉向了多方向的軌道,既緩解了大學生的緊張氣氛,也為他們今後走上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購物消費途徑來看也曾現出多樣化特徵,在我們的調查中有61.6%的同學選擇超市購物,25.8%的同學會逛街砍價,同時b2c網上購物對於近9%的同學來說成為主要的購物方式,這也是順應當代消費新概念的表徵,伴隨網路購物的機制成熟,這種安全快捷的新興方式將為更多的年輕人所接受。

(三)、部分出現超支現象

雖然大學生的消費有了很大改善,消費方向也有了變化,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但由此也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曾有人將大學生比作逃離了牢籠的小鳥,沒有約束,只有自由,如今一想的確如此,調查結果表明51%的同學曾有過甚至經常向他人借錢的記錄。

(四)、經濟獨立意識淡薄

據調查,高達65.6%的被訪同學的主要生活資金基本來源於父母,說明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暫時不具備獨立的經濟來源。只有34.4%的同學通過打工和勤工助學緩解家庭的經濟負擔(但同時我們瞭解到其中有近5%的同學每月打工收入超過300元,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74.1%的同學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打工或者獎助學金)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這是當代大學生渴求自身經濟獨立的強烈願望的體現,但迫於各種原因,只有34.4%的同學將之付諸實踐。

(五)、理財能力亟待提高

不少同學表示自己不善於理財或者根本就沒有理財的觀念,對於生活費沒有什麼安排,表示“想用就用,沒有數碼安排”,對自己月開銷數目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反正就是這樣花,不夠了就向家裡要。”比較少(僅佔9.3%)的同學會每個月給自己攢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但大概40%的同學沒有預算或者消費計劃,情況堪憂。

與此同時,作為消費計劃的一項重要工作——消費記錄,也只有16.6%的同學完整落實,而絕大多數同學沒有詳細的消費記錄,處於無計劃消費狀態,這不利於開銷的合理控制以及良好消費習慣的培養。

(六)、追求品牌時尚、個性潮流

在這次的調查中“五大件”的擁有率非常高,有84.8%的同學有mp3或者mp4,手機擁有率更是高達91.4%,此外近四成的學生有電子詞典(基本是用於外語學習)。電腦擁有率為28.5%,其中高年級學生電腦擁有率高於此數。另外被大家視作奢侈品的cd、psp遊戲機以及數碼照相機、攝像機等數碼一族也成為不少學生的追求。通過計算,同時擁有mp3、手機、電腦三件的比例為22.1%。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數碼產品的實用性、功能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逐此類產品,一般月均生活費在1000元以上的同學在時尚的數碼消費品上開銷佔比例較高。

伴隨這個問題的是高額的通訊和網路支出,有六成以上同學此項開銷超過40元,11.3%的同學更是超過了100元,這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壓力。

此外願意在外在形象(服裝、化妝、髮型)上支出較多的同學比例較高(32.2%),另外據瞭解女生在髮型上的開支比較高,週末學校附近的理髮店髮型設計生意可謂是客源充足。

(七)、消費結構不合理、合理消費意識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在消費習慣方面,很多同學都不太合理。男女生偏重也有所不同,部分女生愛逛街購物,伙食費用低於男同學,而且有很多都是見好就買從來不考慮價格;而部分男生則在上網以及戀愛方面投入了大量花費,沉醉在網路與愛情的沼澤中無法自拔,並且男生還在送禮方面特別突出。更為讓人痛心的是大多數同學在學習上大花費可屬少之又少。在調查中,月消費主要專案在交通、通訊方面佔47.7%,主要集中在購物上的佔46.4%,而用於學習的消費只佔28.5%。70%的同學每學期用於書籍的費用小於150元,也就是說,除了學期初用於購買課本的費用之外,大多數同學基本沒有在書籍上的消費。據瞭解,平常時買報紙、雜誌等也多用於娛樂,真正意義上在學業上的開支甚少。

二、成因淺析

(一)、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消費觀的負面影響

“遺傳、教育、環境是制約人的發展的三大因素,其中,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決定因素”。[②]總體而言,大學生的消費觀是不完整的,不穩定的,他們自控能力不強,所以難免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今天的大學生

生活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

(二)、高校教育對學生消費觀的導向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具體體現為:

其一,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瞭解與掌握。

其二,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同時由於工科院校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其三,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三、消費觀導向性建議

我們認為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

我們認為今後對於消費觀的社科研究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二)、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

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則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裡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三)、高校校風建設任重道遠

  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把握“育人為先”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的存在是為將來培養可以為天地立新、可以為民眾立命、可以為萬事承重的後備人才,校風建設意義深遠。

(四)、加強家庭環境教育

家庭環境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父母應該積極幫助子女培養理財和計劃消費的習慣。

(五)、增強獨立意識,倡導理性消費

大學生要對消費有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風,但也不能一成不變、冥頑不化。就是說,在自己實際的消費能力和社會的現實狀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合理消費、理性消費。

四、結束語

回首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是路的差距、樓的差距、交通工具等的差距,體現在硬體設施上的表徵顯著。而今,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持續增長,上述差距在逐漸的縮小,越來越多的例項讓我們感覺到:人的質量的差距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主要差距。作為大學生這個最具活力的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無疑會為我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社會文明建設提供持久強大的動力。

作為大學生整體素質構成的消費觀只是其中的一項指標,但卻能在一定層面體現這個群體的社會性格。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生存能力培養,全社會共同努力打造一個積極向上、思考向前的大學環境,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插上穩健、硬朗、執著的雙翅。

理性消費、求索未來。

最後對在這次調查實踐中的受訪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全體成員共同的努力表示感謝!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2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成年人的消費問題成為社會輿論話題。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因此總是滿足孩子的要求。

消費是人類通過消費品滿足自身慾望的一種經濟行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中職生作為社會的特殊消費群體之一,我們有必要關注他們的消費狀況,因為其直接影響著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著他們一生的品德行為!

一、物件與方法

1、物件:xx的325名學生進行匿名的問卷調查與訪談。

2、方法:一是用書面形式的調查問卷,把擬好的問卷到同學班級去進行發放;二是用網路問卷,通過郵箱、留言板等工具把問卷傳送出去;三是隨機找一些願意進行面談的同學進行詢問。第一種方法發放了150張問卷,收回了有效問卷139張;第二種方法,填寫問卷調查的人數共有100名;第三種方法,共有86人接受了訪談。

二、現代中職生中職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伙食方面開銷大:據調查大部分學生不在學校飯堂就餐,而是到學校外面的餐廳就餐,這樣子做既不衛生又浪費錢;還經常出現請同學吃飯的想象。雖說這種消費花不了太多的資金,但有很多中職生家庭經濟還是有點困難,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父母給的,不應該這樣拿著父母給你的生活費去當人情消費的“馬拉松”。

2、現代通訊工具的使用費用過高: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中職生都購買了手機用於與外界聯絡,還有的中職生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如點歌、照相、彩鈴訂購、發簡訊等。手機已經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通訊工具,價廉實用的手機是大部分學生的首選,但手機費在逐步提高。據調查發現有25%的學生每月的通訊費用高達150元以上;有50%的學生通訊費控制在100—150元之間;經濟比較困難一點的學生通訊費也在50元左右。根據此項調查,大學生的消費經濟有91.5%來源於家庭,14.3%來源於學校獎學金、助學金及補助,8.1%來源於自己打工收入、7.4%來源於貸款、2%來源於其他渠道。也就是說,有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

3、形象消費高:經過調查發現,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大部分學生會去買衣服、裝飾品、化妝品等;講究牌子,追求時尚、潮流,喜歡與同學之間進行攀比等。絕大多數的學生家庭經濟不怎麼好,而這種消費又比較容易“超支”,因此,有些女同學為了得到一套名牌的化妝品或一套名牌的`衣服,就會去向同學借錢,甚至去偷錢以達到自己的目等,這些都體現了學生不懂得量力而行,虛榮心太過於強的心理。

4、休閒娛樂消費高:調查發現,有35%的學生在放假期間去旅遊;有25%的學生會去練歌房、打檯球、溜旱冰、開PARTY;有絕大多數的學生則去吃好吃的,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等。

5、感情投資即戀愛所需支出較高:在調查中發現,有35%的中職生在談戀愛,一部分談戀愛的中職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50—xx左右,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將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的消費原則。

6、人際交往費較高:據調查得知,同學過生日、獲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

7、學習費用較高:中職生要考的證書相對其他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多。據調查,有的學生除了考自己專業的證書外,還報名參加考自己專業外的證書,自然而然,相應的報名費、書費、培訓費等自然不菲。

三、現代中職生消費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環境影響原因

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是造成大學生消費觀念偏頗的主要因素之一。進入wr0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與之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繁榮還有社會上的—些不正確的消費觀念這些都給當代中職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中職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互相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中職生的消費觀。

2、家庭環境影響原因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

3、自身原因

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中職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中職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中職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中職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後,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中職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今中職生的消費誤區,應該相應地做出一定的消費指導,才能更有助於他們的學習和以後的生活。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行為及消費觀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無形地反映出來。給予他們一定的消費自主的同時注意“家情”的教育,對消費要求有意識地給予區分,還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加強勞動教育,促成勤儉節約消費觀的形。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

同時,學校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應起好主導作用。要加強國情教育,提倡適度消費,加強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教育,用優秀文化傳統陶冶學生。,狠抓校風學風建設。

最後,建立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當前大學生身上存在的種種不健康的娛樂方式、交往活動和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社會缺乏健康的消費文化方式的引導。基於社會環境對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響作用,我們寄希望並依賴於社會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屏棄大學生中表現出來的不良消費行為,積極扶持和建立大學校園新風氣、新消費文化的生長點。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3

一、我校學生消費分析情況

我校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訊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訊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訊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大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髮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

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對企業而言,中國移動做的較好,他們藉助流行時尚代言人周杰倫為“M-ZONE”加油助威,同時利用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推出學生卡,從而贏得不錯的業績。

總之,大學生群體消費市場在逐漸擴大,人們對其關注也逐漸提上日程。因此,大學生消費市場定將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各企業、商家應深度拓展其消費市場,搶得先機。

二、調查過程

這次國慶期間和幾個同學到大部份寢室去做了一次大學生消費調查,主要從他(她)們的衣、食、住、行等相關方面去調查的。

①吃飯仍是大頭

4-601這是男生寢室,住的是800元/年的學生,走進去有四個人在,先做了介紹,然後問道:“請問你們在學校的消費最大的地方在哪裡?”其中一個回答到“一般我們平時不出門的,最大的就是有時同學叫請吃飯(如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班幹部),我這個人比較愛面子,就請一些朋友去吃飯。大概一個月一兩次吧?一次就100元左右。”

5-513這裡面住的是1200元/年的學生,請問:“你們平時吃飯是到食堂吃還是外面吃呢?”,回答

到:“忙的時候就在食堂,不過一般在外面,外面可以吃好的呀?”,請問:“你們一個月的生活費家裡提供多少呢?”答到:“這可不一定,沒定數,有事需要還要超過一千多的一個月,節約點就700元左右”。

這是從男生中取出的兩種不同類的同學,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些回答,從調查中瞭解到男生78.2%都要抽菸,說是什麼為的消出心中的煩惱,有的是打發時間,有的是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大家都要散發香菸,有朋友叫請吃飯,為了面子,只好請了,哪怕是全身家當就這麼幾十塊,不吃飯也得忍。這就是大學生飲食消費調查出的結果。

調查顯示,除了學費、住宿費外,大學生64%的錢消費在飲食方面。

除了在校內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經成為大學生飲食消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個體餐館就餐的比例達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95.7%,而且大一、大二學生校外就餐花費明顯高於大三、大四學生,據分析這可能與大一、大二學生獨自面對大學生活不久,消費與大三、大四學生相比稍欠理性有關。在校外就餐消費,大學生每天一般將消費金額控制在50元以下,其中以20元以下及20-40元最多。

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飲食消費的一個重點。對於同學之間花錢請客,大部分同學認為偶爾可以但不要太頻繁。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學生每年都要參加6-10次各類同學聚會。這部分消費基本上每年需要150-600元之間。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大學生和同學朋友聚會一般選擇在普通餐廳,但也有2%的選擇在高檔餐館。聚會的理由多種多樣:老鄉相識、放假歸來、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班幹部、得了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吃上一頓,否則被視為不夠意思。

②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

愛情是神聖的,但也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許多大學生告訴我們,如今的愛情不再有免費的午餐,一些男生為了愛一擲千金,甚至不惜負債。“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即使三天不吃飯,也得給買花送女友”已經成為一種信條,用時下流行的一句歌詞可以形容為“戀愛大過天”。

對問題中“你談戀愛了嗎?每年為戀愛花費多少錢?”的問題,77%的大學生承認有戀愛經歷,每年用於戀愛消費的'錢從500-2000元不等。

從調檢視,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逢年過節(情人節、聖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甚至有幾千元者(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一個大二的學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條價值7800元的鉑金鑽石項鍊);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全由男方埋單的局面已經完全打破,出現三種情形,即:男方全部負責、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三種情況,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於男方的情況。

③手機、電腦消費

半數學生持有手機通過調查顯示,30%同學擁有電腦,手機電腦消費是在校大學生除了飲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費專案,佔整個消費支出的12.5%,有的學生此項支出達到每月消費總額的30%-40%。

大學生持有的手機品牌種類繁多,在52部手機中品牌多達24個(還有部分未註明),價格一般在800元左右。

從手機話費的統計看,大學生手機每月平均費用基本控制在10-100元這個範圍,佔被調查人數的54.5%,手機月消費超過50元的為21.5%,而超過100元的為5.5%。

④樂為時尚埋單

在飲食消費情況調查中還可以看出,零食是女大學生的偏愛,女生每個月的零食消費大都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00元。

在回答“如果除去生活費還有剩餘的錢你會幹什麼?”這個問題時,女大學生選擇的多是“買衣服和化裝品”,可見大學生還是將追求美麗放在了消費的重要位置上。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一件商品的第三大因素。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從這兩個方面不難體現大學生在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追新思想。

在問道:“你們平時消費大部份消費在哪裡?”。其中一個燙了髮型的同學回答:“我呢?應該都

花在了我的裝飾和衣服上了,因為我對吃不感興趣,每個月吃就200元都行了,但是其它要用五六百,沒辦法,就像我這頭燙成300多”。

在問道:“你們買衣服一般是到專買店買還是到商場去買的呢?”。一個同學回答到:“哪樣看什麼商場了,有些商場質量很差,穿不出該有的效果。”

從消費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服裝消費的檔次越來越高,男生買衣服的宗旨是不買則已,要買就買質量好的、價格高的;女生買衣服則總是買個不停,只要自己喜歡的都會買回來,不喜歡了,馬上就不穿了。

許多大學生特別是女生非常注重形象打扮。成套的品牌化妝品成為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女生的最愛,而做頭髮則成為女生美麗消費的另一重要方面,染髮、燙髮、拉直、做營養……只要是能美一回,許多女生願意付出一大筆代價。調查結果顯示,大二學生做頭髮的人數還較少,大約佔其總人數的47.37%,而隨著年級的增長,做頭髮的人數逐漸增加,其中又以染頭髮的人數居多。

三、從彙總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的兩點:

(一)、大學生消費水平明顯偏高;

(二)、大學生理財意識淡薄,還沒有相應的理財觀念和水平。每學年除了學費、住宿費以外,一個大學生還要花多少錢?調查結果是:一個大學生年消費在3000元以下的僅5人,佔5.3%;5000-8000元的28人,佔40%;3000-5000元的21人,佔30%;8000以上的達到了18人,佔25.7%,其它有的達到2萬元。

在回答“你有記帳的習慣嗎”的問題時,僅有17.2%的大學生回答“有”,82.8%的大學生回答“沒有”,而一小部分大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不太愛記、大體總數記一下”、“大部分錢不知花到什麼地方去了”。顯著的數字對比可以看出大學生理財意識還比較淡薄,很多學生每月消費超支。

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家庭供給,佔到被調查人數的75.16%,只有不足5%的學生xx親友資助、勤工儉學及和獎(助)學金。在回答“本月超支了你會怎麼辦?”的問題時,47.47%的學生選擇“先花下個月的”,20.22%的學生選擇“向父母要錢”,也有選擇“打工勤工儉學”的,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家長的依賴性非常強。

在大學生方面還存在著假日旅遊,在調查中,有5.6%的學生利用家裡提供的生活費去旅遊。而旅遊所花的金費在100-1000元左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