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雙立春嗎?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9W

2017年是平年,只有365天。第一天是星期日。該年由於閏月,所以在農曆的1年當中有2個立春,故稱為雙春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關於2017是雙立春相關資訊內容,歡迎閱讀

2017是雙立春嗎?

2017是雙立春嗎?

“無頭春”和“兩頭春”現象

農曆大致採用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計算決定。平年全年353~355天,閏年全年383~385天。如此便能很好地理解“無頭春”(無春年)、“年頭春”(雙春年)現象:即二十四節氣一年輪迴約365天,當農曆為平年時天數便少於節氣輪迴就會出現“無頭春”;當農曆為閏年時天數大於節氣輪迴就會出現“兩頭春”。於是,有人以立春作為劃分生肖的依據會得出在農曆上遇到三個生肖的觀點,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邏輯比較。因為立春是作為干支歷(干支紀年)劃分生肖的依據,劃分的是太陽迴歸年;干支歷跟農曆是不同的歷法。好比如為什麼不說農曆會有兩頭”公曆的2月4日“呢!

2017年立春時間

公曆(陽曆):2017年2月3日23時34分01秒

農曆(陰曆):丁酉年正月初七,星期五

干支為:丙申年 辛丑月 辛酉日

春節氣各地的習俗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七年級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城後,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穀,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儲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立春的氣象諺語

春天后母面:春天天氣變化較大,像後母的臉,說變就變。

天烏烏愛落雨:滿天烏陰,天要下雨了。

狗翻肚愛落雨:狗在地上打滾翻出肚子,預示天將下雨。

喜鵲做低窩,今年臺風多:喜鵲把巢築得低低的,這一年的颱風會比往年多。

雞母唔回條,明天無日頭:母雞傍晚不想回到雞籠內,第二天會下雨。

早雨早晴,暗雨連夜:早上下雨會很快停下來,傍晚下雨,會下很長時間。

烏雲接日,大雨落唔直:黑雲接日,雨會下個不停。

早日不成天:雨天早上出日,還會繼續下雨。

月姑緩闊闊,無水好洗缽;月暈範圍闊,天會幹旱。

雲蓋中秋月,雨淋元霄燈;中秋夜有雨,元宵節同樣會遭雨。

冬節紅過年耽5〔溼〕,冬節烏過年蘇:冬節那天氣晴朗,春節會下雨;冬節那天氣烏陰或下雨,春節天氣反而會晴朗。

五月東風禍,六月東風毒過蛇:五、六月透東風,天氣惡劣,有大臺風。

七月東風使人憂,八月東風好載油:七月透東風,預示天氣不正常,有大臺風;八月透東風,預示天氣狀況良好。

五月龍教囝:小陣雨,好像龍在教子降雨,斷斷續續。

六月漂早仔:指大暴雨。早仔是當地一種早熟水稻。

吼神上北斗,??h先搬走:雷電在北畔響起,天氣會變化,大雨即將來臨。

吼神吼西南,明天便有大西南:雷電在西南畔響起,第二天會起西南風。

北閃南光,南閃關門;閃電在北邊起來,不會下雨;閃電在東邊起來天將下雨。

西閃騎馬走,東閃走無門:閃電在西邊起來,預示要下雨了得趕快走;閃電在東邊起來,雨很快就來,已來走走了。

五月雷公當海哮:一般情況下不會下雨。

六月雷公抱囝走:指暴雨來得迅猛,避雨須及時,以免急急忙忙的“抱囝走”。

一雷鎮九?,九雷無?來:颱風欲來未來之前或是颱風已登陸之時,只要雷響,颱風便解除了,千百年來挺靈的。

七年級十五中午可:這是潮汐諺語。農曆七年級與十五日,中午時便就退潮。

初九廿三早暗幹:農曆初九與廿三日,早上與傍晚退潮。

夏天日落斬擔柴,冬天日落洗雙腳:夏天日頭落得慢,冬天日頭落得快。

春寒有雨,冬寒斷滴:初春時天氣寒冷,天就會下雨;初冬天氣寒風,天就不會下雨。

冬天雨落唔過刺?埔:冬天一般沒有大雨,只有零星小雨。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春分和秋這兩個節氣,晝夜一般長。

七月半一日短條線:七月半後日照漸短。

三日無雨火燒埔;夏天三天不下雨,就會引起乾旱。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馬,三月寒死浪假:遇上春寒的年度,正二月會特別寒冷,連牛馬那麼健壯的動物都會被凍死,即所謂大寒正二月;三月雖然天氣回暖,但早晚溫差大,故此出門稍遠的人,如果以為天氣暖和不用穿那麼多,到午後就會因天氣越來越冷而受凍,本地話稱這類因貪圖方便而明知故犯的人叫“浪假”或“假浪聖”。

無食五月節粽,破棉襖唔甘放:未過農曆五月五日端陽節,天氣有時還會變冷

春甲子赤地千里;立春後甲子日下雨,必將大旱

夏甲子撐船上市:立夏後甲子日下雨,必連遭大雨。

秋甲子田禾生耳:立秋後甲子日下雨,必多雨天。

冬甲子牛羊凍死∶立冬後甲子日下雨,必定天氣寒冷。

雨淋墳頭紙,大雨到小滿:如清明日那天下雨,清明至小滿這三個月將連續有大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