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傳統文化作文集錦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進傳統文化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集錦5篇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孝義,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其中被稱為“孝義三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皮影、木偶、碗碗腔。今天,我們將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關於孝義皮影的知識。

最初的皮影是由孔子的得意門生卜夏子因“影樂”而製作。最初,製作皮影的原料——牛皮只能從各自家養的牛身上扒下,把手剃掉,用推杆把光禿禿的牛皮壓平,就可以開始製作皮影了。但是,現在科技進步了。完美無瑕的牛皮可以用機器製造出來了。

製作皮影的步驟:

一、 制定樣子

古人一般家裡都很窮,為了節省材料,經常先確定好皮影的形狀,再製作皮影。

二、 刻形狀

用刻刀把皮影的輪廓、面貌在牛皮上刻出來。牛皮動,手不動。工具是刻刀,有十多種之多。

三、 染色

用顏料染在刻好的'牛皮上適合的地方。

四、 固定。

把皮影的身體、頭、四肢、手、腳通過上面的小洞相互連線在一起,再將木棍插到小洞中,這樣一來,皮影就製作完畢了。

我們267班的皮影實踐小組去了孝義市博物館胡師傅那裡瞭解和參觀了皮影的製作過程,又去天福廣場皮影藝術研究會觀看了皮影戲和了解皮影的操作方法。進入會場之後,我們各自做到自己挑選的椅子上。和藹可親的候會長便親自給我們講解演皮影戲的需求,將麻油燈發出的光照在麻紙上,使麻紙發亮,就可以演戲了。引人注目的皮影戲開始了,今天表演的節目是《西遊記大變化》。我們全神貫注的觀看著,果然是“大變化”呀!孫悟空和白骨精爭鬥不止,變化多端。臺上的師父在認真地操作,正因這熟練的手藝,皮影戲才會變得如此栩栩如生。臺下的觀眾,有的會心一笑,有的爽朗地大笑……皮影戲表演結束了,師傅們允許我們到後臺自己操作皮影,能親自操縱木偶,別提有多過癮了!皮影參觀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地離開了皮影研究會。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瞭解了孝義的皮影藝術並且愛上了皮影。但是,我們也瞭解到,孝義皮影現在面臨著即將失傳的危險。我們要將皮影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傳承傳統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每年農曆的正月七年級,便迎來了春節。春節習俗眾多,便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喜慶的春聯,抒發美好願望。有的人家也會貼福字,表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有的人家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意為“福到了”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剪紙在民間也備受歡迎,人們愛把紅色的紙剪成各種圖案,貼在窗戶上。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蒸年糕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各地年糕做法也有不同,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而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年糕也成了人們的最愛。

拜年

大年七年級早上起來,人們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年,穿著新衣,走親訪友,將最親切的問候送給別人。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無疑成了孩子們的嚮往。春節習俗眾多,但每件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國的傳統文化令人自豪。走近傳統文化,感受文化氣息。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星期六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孝義市碗碗腔劇團開始進行實踐活動。

首先,我們來到了劇團下鄉演出的地點—樓東大隊,發現那裡有一個大大的舞臺,旁邊擺放著大大的音響,我們迫不及待地走上臺,東瞧瞧!西看看!看到演員們正在化妝,只見他們往臉上抹粉、畫眉、塗口紅,看見一位叔叔在化妝,而且還畫的那麼美,於是我好奇地問:“叔叔,男人還要畫的這麼美嗎?”叔叔笑著說:“因為角色需要。”化完妝他們開始穿戲服,精緻的頭飾,趣味的裝扮,深深的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隨後,碗碗腔特色的樂器響起,演員們先開始唱摺子戲,準備正式開始,大幕輕輕地拉開,演員們依次出場,哼唱著碗碗腔獨有的曲調。我們站在臺下,和戲迷們一起欣賞著精彩的演出。“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唱好碗碗腔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演員們日復一日不間斷的練習。叔叔阿姨們你們真牛!

然後,為了加深瞭解碗碗腔,我們來到了演員們的排練廳,那兒陳列著《酸棗破》、《白毛女》等優秀劇目用過的道具。碗碗腔的'任老師告訴我們碗碗腔因為他的伴奏樂器中有一種類似“碗碗”的銅鈴,而得名。它的唱腔分為皮腔和碗碗腔。通過任老師的介紹,讓我進一步加深了印象。

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今天,我感受到了碗碗腔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真是受益匪淺啊!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 篇4

11月21日下午,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們267班四個小組17位同學興致勃勃地參觀、學習了孝義市博物館和孝義市皮影藝術研究會。

我們來到博物館,那裡的胡師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向我們講解了皮影的製作過程和歷史。皮影距現在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是我國稀有的傳統民間藝術。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種,然後染色。

胡師傅看著我們認真學習的樣子,手把手地親自教我們刻牛皮。我們的.那股專注勁兒讓在場的家長們讚歎不已。

來到孝義皮影藝術研究會那裡的侯老師告訴了我們皮影戲的四個特點:第一、麻紙窗。第二、麻油燈。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開始了,瞧!同學們那麼入神地看著,一會兒露出會心的微笑;一會兒發出爽朗的大笑。看著銀幕上一個個妖魔鬼怪現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樣子,同學們開心極了。

通過這次活動,既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又鍛鍊了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能力!

走進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星期六下午,我們小組成員去天福廣場瞭解孝義的傳統文化——-木偶。

到了天福廣場,馬老師熱情招待了我們,他給我們講解了關於木偶的許多知識。孝義木偶戲於宋代傳入,屬杖頭木偶戲。其造型簡潔粗獷,神態靈活生動,機關奇巧適用,極具北方特色。它的特點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演出,用中心木杖支撐木偶身體的重量,用兩個側面的手籤支配木偶的雙手的運動,使得木偶能做出類似真人的.動作,並配以真人來表演戲劇。同時馬老師和他的徒弟給我們表演了一段《豬八戒戲村姑》,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孝義木偶戲最初獨立成班,後來和皮影戲合成一個班社,少則七人,多則九人,演出形式豐富,素有木偶。皮影,兩種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晉劇三種唱腔。孝義木偶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搶救和保護孝義木偶戲,對傳承和發展孝義優秀傳統藝術起推動作用。

這次活動意義重大。它們讓我們收穫了知識,享受了樂趣,也擴寬了視野。在活動中,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孝義木偶這項傳統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