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精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精選)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近些年來,當不少中國的年輕人時興過洋節的時候,在海外的中國人,卻非常喜歡感受中國固有的傳統。他們在海外如果聽到哪裡燃放煙花爆竹,一定會感到非常親切。這種感覺我親身經歷過。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和文化,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尤其是當今西方文化不斷滲透,逐漸改變著中國人的思想習俗和生活方式,這種傳統文化的凝聚力顯得尤為重要。西方節日大有取代中國傳統節日之勢,中國傳統節日和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起,處於一種沒落的位置。

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有失去根基的危險。因此,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是對數千年民風民俗的尊重,更是保護、繼承傳統文化,恢復、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表現。雖然製作和燃放煙花爆竹可能會引起火災和人生意外傷害,但這並不能成為強制禁放的理由。中國的車禍每一分鐘傷一人,每五分鐘死一人,汽車照樣滿地跑;抽菸喝酒傷身體,酒廠菸廠照樣生產各種名牌煙、名牌酒;牛有口蹄疫,雞有禽流感,牛場雞場照樣飼養。生產和燃放煙花爆竹因事故造成的損失與車禍、菸酒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恐怕要小的`多,一味取締燃放煙花爆竹絕非明智之舉。

中國傳統文化的淪喪和民族凝聚力的散失非幾場事故的損失可取代。絕對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如果因為沒有絕對安全的保障就取締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關鍵是政府職能部門如何加強煙花爆竹的生產和銷售渠道的管理,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以及燃放知識的普及才是最主要的。我相信,一旦完善管理,煙花爆竹的安全文明燃放,一定可以再次證明,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文化內涵,節日形式等各方面,都能帶給我們一個比西方節日更加熱鬧、祥和,且有聲有色的節日氣氛。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一代代相傳下來,從大年七年級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裡無論是離家多遠的人們都會趕回家過個團圓年。辭舊迎新,在這期間會舉行各種吉祥的活動,看春晚、放爆竹、拜年等這些是必不可少的。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拜年”。“拜年”就是到長輩面前心懷恭敬的叩頭行禮,平輩之間則是“賀年”,恭祝彼此新年快樂!“拜年”的時候可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了,因為可以收到很多的壓歲錢,長輩分發壓歲錢是寄予了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其實過年也是大人們的輕鬆節假日,好長日子沒見的`親戚們互相坐在一起聊下家常、打打牌,這也增添了過年的喜慶。

我記得大年30的時候,我來到了外婆家過年,很多親戚都在,我用甜甜的聲音都跟她們一一打了招呼,大家的臉上都樂呵呵的。她們一邊啃著瓜子,喝著茶,一邊有說有笑呢!好不熱鬧!沒多久,擁有一手好廚藝的外婆就做好了滿滿當當一桌子的佳餚,那香味饞的我口水欲滴,真餓呢!飯桌上又聽著長輩們聊起了趣事……

吃完了飯,舅舅就拿起煙花棒,讓我們小孩子在外面放煙花,我們可是玩得不亦樂乎,舞來舞去的,好漂亮喲!漸漸的臨近12點,這時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齊上陣,搬出了好多禮花,只見時鐘指向12點,一聲聲炮響加上一粒粒煙花盛開的空中,五顏六色,原本黑暗的天空瞬間變得透亮。爆竹聲此起彼伏,一朵朵耀眼的煙花都迫不及待的衝上夜空,我們幾個孩子們都跳著叫著,哇!好美呀!好美呀!

我喜歡過春節,想必你們也喜歡過這傳統的節日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春是一年的開端,逢時必過的春節就在這美麗的季節裡。

大年七年級,邁出家門,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巷子裡到處都是放鞭後的殘跡。踢開腳前的紅色鞭炮紙,跟著家人去各家拜年,路上見著不少也去拜年的同村人,和往常一樣,問候一聲,然後繼續各自的路程。

去了很多家,卻也有很多家庭是關著門的,在門外吆喝幾聲,沒人應答,只好掃興離開。我因為看著這麼多的閉門戶,便不想再繼續跟著,獨自一人轉身回家。

這時候街上的.人已經很少了,繩上掛著的燈籠在寒風的吹拂下飄飄欲墜,如同大雪之下的孩子,渾身發抖,竟顯得如此冷淡。

記得以前的春節,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想借此機會,拿著壓歲錢去買把槍來玩,再找一棟紅磚頭、沒封門、未建成的樓房,開始所謂的槍戰。學著電視上的軍人,聽到嘣嘣的聲時,翻滾到另一個遮蔽物後,然後找時機繞到敵人的後方,突然跳出,打他個措手不及。就這樣一直玩到天黑,也不肯結束。

可是現在,冷冷清清的大街小巷,別說聽到鞭炮的聲音,就連個小孩子的人影也看不到。這些孩子在如今豐富的物質生活的束縛下,也不願出來玩一些有劇烈聲響的遊戲,只想窩在家中,和摯愛的手機電腦,度過這本應出去玩鬧的時光。

我繼續著回家的路程,腦海中回憶著以前熱鬧、歡快的春節,留下匆匆的足跡,消失在原先一直留戀的巷子口。

傳統的節日正漸漸地被人忘卻,就連人們最期待的春節也變得如此落寞。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我很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會讓我們全家人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漸漸接近尾聲了,而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以往,爸爸媽媽一定會在上午帶我和弟弟去廣場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到下午,我們小區內就會舉行猜燈謎活動,而晚上呢,我們就會去綠色莊園看燈展,吃元宵。現在我一想起那些場景,心裡總懷著一種美妙的感覺。但是現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流傳,使得我們都得待在家裡,所以想要外出做習俗活動都沒有機會了。

但是,我們心裡並沒有被病毒所佔領,早上,有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口的樓道里掌燈、點蠟燭,祝願在這一年中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等到十點鐘左右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豐盛的午餐了。

中午,也就是到了午飯的時間,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就等著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了,有魚有肉、有菜有飯,酒足飯飽之後,便開始睡起午覺,這時,整個小區都好似靜了下來。

傍晚,我向窗外望去,每個樹上都有著不同顏色的彩燈,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我們小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飯是可口的元宵,一個個黑芝麻餡兒的元宵在嘴裡既甜又滑潤,忍不住讓人多吃幾個。晚飯後,我們全家就圍坐在沙發上電視前,收看元宵節晚會,我們家中充滿了歡笑聲。

這就是我們濮陽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歡和最難忘的就是中秋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還不少呢!這一天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是吃月餅、賞月的最美時機。每年過節,我都會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每年節日當天,爺爺奶奶都會給我買各種味道的月餅。五仁餡兒的、蛋黃的、蓮蓉的……各有千秋。我最喜歡的是蛋黃的,咬一口,金色的蛋黃就映入眼簾,甜甜的,味道好極了,誘人極了!

去年的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媽媽一起上天台賞月。月亮害羞地戴著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那圓圓的`臉蛋兒。我抬頭望著月亮,心裡對遙遠的夜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媽媽非常有興趣地講了中秋的由來,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精彩的神話故事,中秋節是那樣的美好、祥和。

中秋之夜是個團圓的節日。家家戶戶歡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倍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的爸爸是一位服務人員,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一想到這裡,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看著似白玉盤的月亮,又勾起了我對爸爸的思念之情。每年的中秋節總是那麼令人難忘。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5、4、3、2、1——”隨著時間的步伐,我們又迎來新的一年。咦,為什麼沒有滿天爆竹聲呢?正當我困惑時,爸爸在一旁道:“你以為人們都像你這麼傻在熬夜守歲?估計呀他們現在正在和周公喝茶呢!”唉,好不容易今年有興致守歲,卻這般無趣,真敗興!

大年七年級早,我們一家人去跟鄰居互相拜年,但走在街上,拜年的人真是少了又少,爸爸又感嘆到:“連年味都沒有,這是過年嗎?唉,我們小時候,那街上,張燈結綵,車水馬龍啊!算了,我們回家吧。”爸爸的這番話引起了我的深思……

是啊,近年來,我國經濟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呈上升趨勢,但在這背後,我們卻在漸漸失去祖先幾千年來傳承的文化,這,不是得不償失麼?

想想國慶節,各大商場大肆宣揚促銷打折,這有什麼意義呢?不,最起碼提醒著人們今天是10月1日。在這一天,有多少人能佇立在國旗下,緬懷先烈,為祖國強盛吶喊助威!想想中秋節,圓月已不再是中秋特色,月餅成了可有可無,團圓也漸漸變成了奢望。中秋之夜,蒙上了一絲悲涼;月光,使人感到了淒涼。再想想聖誕節,大街小巷都能找到聖誕老人、聖誕樹的影子,逛街、聚會好不熱鬧!還有情人節,街上成雙成對,鮮花、巧克力遍地都是;再看看七夕節,多迷人的節日,同樣的意義,但卻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不只是傳統節日,各類古書經典也漸漸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新書出版而被人冷落……為什麼中國不斷強調創新,為什麼要提倡保護文化遺址,不就是為了時刻提醒國民要關注傳統文化嗎。傳統文化去哪了呢?

我想說:讓傳統回家,傳統想家了!

是誰,在白露橫江的夜低低的呤著:“露從今夜日月是故鄉明。”是誰,在滄海橫流間為白話文開路,為新文化吶喊?

一代代仁人志士曾是那麼捍衛著我們的文化,可長城寂寞了,琵琶喑啞了,人們不再願“浪費時間”在這些傳統的慢文化,而是傾心於那快餐文化不願回頭,冷落了傳統,所以我語疾呼:紮根基於傳統,強吾身以外城文化!

時代滾滾的前進,愈開放國門,愈是讓我們感受到異域文化的不同,求之於詩,外國直白易懂,我們含蓄沖淡,求之於節日,外國搞的轟轟烈烈,像那萬聖節時的化妝舞會,聖誕節時家家一棵聖誕樹,而我國都只有中秋黃月,端午賽龍舟,比之他人,我國的確失於含蓄內斂,於是在時代的熱浪下,越年輕越熱衷於熱鬧喧囂的外國文化自是當然。

可對外國文化的熱愛並不等於拋棄自我啊!可殊不見拔地而起的建築哪還有飛簷雕花,廊腰縵回簷牙高啄之景,若說地少、為何西洋別墅遍地開花?殊不見多少大學生早讀四級英語,晚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或沉迷於波西米亞的異域風情中?金陵十二釵談出了人們的`視線,張愛玲的小說因一部電影而再度的據飯後雜談,同是文化,為何傳統文化如此寂寥?是時代的快節奏拋棄了傳統文化,還是我們自己,不夠愛它?

答案自然是後者,這個社會依然有人效仿古人流觴曲水論畫閒談,依舊有人在為論語歷史的傳播而努力,事實上,傳統並未遠離,它在我們的心深處時刻等著我們——回家。

是的,我們需要外來文化,我們喜歡那種有別於自己的新奇的事物,但沒有了傳統,我們只能是逐浪的萍,天所依的落葉飄浮不定,葉落歸根,百川到海,只有傳統才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最深的動力。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傳統文化就是這月,是我們生命中最初的美好,也許我們會熱衷於過聖誕節,看評電影,但永遠都應銘記:歷史的大河不能黯淡於我們手中,我們應做的是為傳統批上外城文化的大衣,讓它抵禦傷害走的更遠,但它永遠是不變的自己。

“不是我,而是風”,勞倫斯夫人如是說,迷失了路的我們,隨風一般變動的我們,何時才能為傳統找到回家的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