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若干個傳統文化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3W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若干個傳統文化

1、四大名繡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若干個傳統文化

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2、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3、四大名花

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4、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5、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寶瓶、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

〖印度〗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真達羅神的豬,

6、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7、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七年級,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8、婚姻週年

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鑽石婚、第70年§白金婚

9、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10、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11、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2、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13、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4、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

15、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6、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7、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18、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19、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20、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21、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觀

在思維方式上,強調整體性、和諧性、統一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徵。而從先秦的“天人合一”論到宋明的“萬物一體”論,則是這一特徵的集中體現。

我們的祖先在商周之際就開始了對天人關係的探討和闡發。注重人與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協調,即“天人合一”觀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觀念。儒家經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婦夫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天地、萬物以及以禮儀為行為規範的人群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而天則是這個統一體的主宰、本源。《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誠者天之道也”,“誠”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擴充套件天道德性,就會達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個自然界、整個社會的合一。

孟子更以簡練的語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性”即人固有的仁義禮智,植根於“心”,人只要極盡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貴善,於是心、性、天相通,融為一體。

先秦道家同樣主張“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樣,都是宇宙的本體,只不過道家更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莊子更從道的觀念出發,認為天地、萬物和人是齊同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西漢武帝時期,適應加強國家統一、實行朝政改革的政治需要,董仲舒進一步發展了先秦以來的“天人合一”觀,明確地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哲學命題,使“天人合一”觀念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天與人雖然是相互區分的,但由於人“類於天也”,同類相通,因此統一成一個整體,即天與人“合而為一”。

董仲舒倡導“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理論的政治目的又在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學說統一社會思想,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帝國統一。他特別強調“大一統”,強調“一”,而實現“大一統”則要依靠國王。他在解釋“王”字時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天、地、人是一個統一體,而將他(它)們串聯、貫通起來的則是“王”。因此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要“以人隨君”,“以君隨天”,君是現實世界代替天統御臣民和萬物的主宰。

宋明理學使儒家學說更加哲理化。理學中的程朱學派視超時空的精神實體“理”(“天理”)為宇宙本體,是“天地萬物之根”;陸王學派則視主觀的“吾心”(良知)為宇宙本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理學家把“天人合一”觀又向前推進一步,他們不再停留在直觀地講“天”,而是把“理”(天理)或“吾心”(良知)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在哲理思辨的高度上加以表述。在董仲舒那裡,天、人是有區別的,是“合而為一”;而在理學家這裡,則天、人無別,它(他)們本來就是一體,“一”在“天理”或“吾心”之中,因此“不必言合”。以“天理”或“吾心”為核心,不僅天與人,而且與社會、自然、萬物都凝結為一體,明確提出“萬物一體”論。程朱認為,“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裡來。”(《二程全書?遺書二》)陸王學派的大師王守仁則對“萬物一體”論作了系統全面的論述。

王守仁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富創造力的思想家。他所構建的以“致良知”為核心內容的心學體系,在理論形態上把宋明理學推向頂峰。這個心學體系雖然非常完整和縝密,但其基本點則是四個“無”:“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學”。“心之靈覺”,即“良知”,既是“造化的精靈”、“萬物的主宰”,又 是“天理”、“至善”和學問。在這裡,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都以“良知”即“吾心”為源頭、為基點統一起來、同一起來,融為一體。也就是說,人及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以及關於萬事、萬物之理,都統一到、同一到我的心中。 王守仁從“良知”是宇宙本體出發,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天地、人與萬物的關係問題上,形成“萬物一體”、“天下一家”、“中國一人”的整體觀,把先秦以來的“天人合一”觀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守仁認為,不同等級、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都有共同的“本然良知”。“良知”的顯露發用,就是“天道”的貫徹流行。“自聖人以至於愚人,自一人之心以達於四海之遠,自千古之前以至於萬代之後,無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謂天下之大本也。”(《王文成公全書?書朱守乾卷》)由於人人都有共同的“良知”,因此人與人,不論是富貴貧賤,也不論是古今遠近,就以“良知”為融匯點,凝成一體。王守仁還認為,不僅世上不同的人都有共同的“良知”,而且宇宙天地、世間萬物也具有人的“良知”。人與天地、萬物的共同發源處都是“良知”,“良知”又把人與天地、萬物凝為一體。他論證道:“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無人的良知, 亦不可為天地”,因此“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王文成公全書?傳習錄》) 王守仁還以“萬物一體”觀解釋了儒家經典《大學》中關於“明德”、“親民”的命題。所謂“明德”即是吾心中固有的完美的德性,亦即

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下的絢麗之美

審美活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每個民族的審美心理特徵都會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學創作、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並且在該民族的文化習俗、思想觀念、意識形態中得到解釋和證明。泰勒對文化所作的權威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審美作為一種“能力和習慣”,自然也應當與知識、信仰、道德、習俗等文化要素聯絡在一起,成為文化觀念的具象化的表現之一。

對美的形態的特殊的感受,是每個民族審美觀念的一個重要內涵,既表現了每個民族特殊的美的價值觀,也濃縮了該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質,是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結果。對美的形態的這種特殊的感受,可以體現在民族藝術的創作風格中,也可以作為日常的風俗習慣、生活時尚、審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

絢麗多彩,作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審美感受,是對自然景象、社會生活現象和文學藝術創作的讚美之詞,但在美學理論中卻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態之外。這是源於理論上的疏忽,還是出於觀念上的偏見?本文擬從文化價值觀的角度來嘗試加以分析。

陰陽之道與美的形態的分類

美的範疇是意義的範疇,美學理論對美的範疇的規定,既是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徵的歸納與總結,也反映出人們對事物的美的屬性的價值判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美的價值判斷,既不是僅僅從藝術鑑賞的角度來評價藝術作品對鑑賞主體的價值關係,也不是僅僅立足於對審美物件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審美活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為自然的和社會普遍規律的“道”來加以規定,從而建立起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關係。

道家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根本原則;儒家則把“道”看作是調節社會關係的政治和倫理原則,是治理社會的道德準則。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從漢代的經學到魏晉玄學,又逐漸將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補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在美學領域中的最重要的影響在於以自然美來比附社會美、道德美,從而建立起一種具有泛審美特徵的美的基本形態的劃分原則。

把對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態的分析,納入“道”的思想體系,使美的形態研究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之上,把美的形態納入“道”的“二元對立”的感性形態之中,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這兩種形態的劃分方法,就是這樣形成的。中國古典哲學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的萬事萬物??乾與坤、天與地、陰與陽、剛與柔等等??都存在著相反相成的二元對立關係,《周易》:“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繫辭下)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說卦) ,“乾坤剛柔,比樂師憂”(雜卦) ,“剛柔者,立本者也”(繫辭下) ,既從觀念上,也從方法上確立了美的形態分類的哲學基礎。

而直接運用“道”的形態來解釋美的形態,則是從清代的姚鼐開始的。作為古文家,姚鼐運用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來解釋美的形態的二元對立的特點:“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自諸子以降,其為文無弗有偏者。其得於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鐵;其於人也,如馮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其得於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其於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復魯非書》) 以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剛柔觀念來解釋文學創作風格的差異,並以豐富的比喻來對文學風格的狀態做生動的描述,表現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背景上對美的形態研究所取的獨特視角,使美的形態研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姚鼐的偏頗也就在這裡表現出來。他以“道”的形態來解釋美的形態,不僅忽略了美的豐富多彩的感性形式,而且在男權中心的語境下,用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這兩種美的形態來對人的'性格情態進行分析,也似乎只注意到處於社會權力中心的兩種人:叱吒風雲的英雄和超然物外的名士,而如果從自然人來進行分析,至少還應該論及女人應當屬於怎樣一種美。可以肯定地說,女人的美就不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形態所能包容的了。因此,以姚鼐的這段論述來作為美的形態分類的依據顯然是很不完善,也很不科學的。即此一端也可以看出,僅僅用中國傳統的陰陽剛柔理論來作美的形態分類的依據,對美的形態研究來說難免會以偏概全,捉襟見肘。

我國的現代美學理論在美的形態分類研究中,既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融合了西方美學理論的美的範疇學說。中國古典美學對美的形態的論述,最早可以推到孟子所說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而這一美學命題,又很容易讓現代美學家們把“美”與“大”這一對概念與西方美學中的“美”與“崇高”這一對基本範疇聯絡起來,從而產生直接的比附和對應關係。雖然孟子所說的“大”既包含了現代美學中的“崇高”的內容,卻也有色彩絢麗和氣象輝煌的意思,就像孔子讚美堯所說的“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就包含著讚揚堯具有光彩照人的相貌和博大輝煌的氣概這樣一層意思,這又不是一般的美所能概括的,它是屬於那種燦爛鮮豔、絢爛奪目的絢麗之美。但由於現代美學一般只取美與崇高這兩種美的形態的分類,所以“大”的後一層意思就往往被忽略了。

我國早期引進西方美學思想時就體現了這樣的思維特點。王國維在《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中說:“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則一切優美皆存於形式之對稱、變化及調和。至巨集壯之物件,汗德(按:即康德)雖謂之無形式,然以此種無形式之形式能喚起巨集壯之情,故謂之形式之一種無不可也。”[3 ]王國維根據上引的康德的理論並加以發揮,提出:“美學上之區別美也,大率分為二種,曰優美,曰巨集壯。自巴克(按:即博克)及汗德之書出,學者殆視此為精密之分矣類。”[4]我以為,這就是我國現代美學理論對美的基本形態的最初的命名,此後,美學理論研究便從陰陽剛柔的二分方法出發,對美的形態作優美與壯美這兩種形態的劃分了。

圍棋的起源:中圍棋是誰發明的

圍棋的起源:圍棋的起源在中國流傳最久最遠的說法是“堯造圍棋,丹朱善之”。這句話據傳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書,《世本》相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司馬遷曾採用過不少《世本》中的資料,但《世本》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輯本。

根據比較可靠的考證,圍棋不是一發明出來就完善到今天這個樣子——橫豎十九道。敦煌及河北等地就曾出土過十七道的圍棋盤和圍棋子及其他資料。至於相傳堯或舜造圍棋一說,頗相似於神農氏嘗百草,有巢氏造房子等的傳說,古時候的人們願把某項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歸結到某個“大”人物身上,以表達對這項發明與發現的肯定和敬佩之情。

《大英百科全書》中說:“圍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於中國”。《美國百科全書》說:“圍棋於公元前2300年由中國發明。”公元前2356年,即堯即位元年,顯然世界上最權威的百科全書,所依據的也是中國“堯造圍棋”的傳說。

另一個關於圍棋起源的有名傳說是“河圖”、“洛書”說。相傳在遠古的伏羲氏時代,黃河裡跳出一匹龍馬,馬背畫著一幅圖畫,人們稱之為“河圖”。大禹治水時,洛水裡現出一隻神龜,神龜背上也畫有一幅圖,名“洛書”。一般認為“河圖”為圓,象徵天;洛書為方,象徵地。古人認為地是方的,故圍棋盤也是方的。星星是圓的,引申為圍棋的子也是圓的。

圍棋起源於“八卦”說的人們更具體指出,“圍棋盤上的‘天元’代表著宇宙和大地上的共同中心。分佈在棋盤上的8個‘星’,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8個方位。”《敦煌棋經》中說:“棋子圓以法天,棋局方以類地。”是和“八卦”說相一致,併成了“八卦”說中的有力憑證。圍棋是否起源於“八卦”,僅憑《敦煌棋經》中的幾句話還是無法作定評的。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社會生產活動決定並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別林斯基選集》)

麻將的起源:文化國粹麻將是怎麼來的

麻將的起源:麻將是中國的國粹,中國人總是愛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來稱呼,近來更有醫學研究發現,老年人多打麻將可以預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諱言,麻將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遊藝,但是你知道麻將的由來嗎?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藥槍。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