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65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年味兒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味兒作文

年味兒作文1

說來幸運,在學習了許多抽象的地理知識之後,我有幸真正來到了這片黃土高原,來體驗這和生它育它的環境如出一轍的渾厚滄遠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年味兒。

車子向西駛離華北平原,隨著路途漸遠,一望無際的平原被起伏的山區所代替,天幕也隨著日頭的落下而被渲染上了暗意。經過一番風塵顛簸,我與夜色一同來到了黃土高原之上。

我很快被迎進了家裡。爺爺奶奶此時已經是白髮蒼蒼,但在新年到來之際依然顯得精神矍鑠。同他們問候後,我便安頓睡下了。

第二天就是除夕。上午灑掃完畢,下午,我們再一次驅車出行,欲往黃土高原一探究竟。車子在盤旋的山路上一點點爬升,我的耳膜開始脹得生疼,手機上顯示此時的海拔已經超過了20xx米。放眼望去,車窗外已然是遼闊的黃土高原。泛白的天空下,黑色的飛鳥被慢慢吸入流雲。深深的窯洞在暗綠的草樹之間遠近錯落,黃色的塬、墚同冰雪交織著,形成一片奇異的景觀。遼闊的黃土大地承載著這景觀向遠處生生不息地延伸

車停在村落不遠處的山路邊,我可以看見窯洞門上貼著的紅對聯,洋溢著生活的幸福和平安的渴望,在暗淡的天地中顯得格外醒目。正當我為這片黃土出神時,車後忽然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回頭望去,竟是一大群山羊躍動著滾滾前進,如同潮水一般將我們的車包圍起來,其間夾雜著顫顫抖抖的叫聲大概也是慶祝春節的囈語吧。身穿紅衣的牧羊人經過時還向車內的我們擺了擺手,嘴脣動了幾下,似乎說了一句新年的祝福。我有些驚喜和感動,揚起頭衝他笑了一下,很想對這個淳樸善良的牧羊人也說些什麼,但沒等我們搖下車窗,他就隨著羊群離去了。

很快又是夜晚降臨,我心中留存著對聯和牧羊人帶給我的溫情的年味兒,不得已地離開了這片黃土。回望去,那片村落在天色轉暗之時恰好亮起了依稀的燈光。未經夜的允許,一粒煙火在寒風中搖擺著升起,化為紅色的`光明綻放在黑暗的天地之中,彷彿清晨的鐘鼓,喚醒了整片黃土高原。很快,十幾串爆竹彼此呼應著炸響了起來,各色的煙花從千家萬戶的門前升起,一道道流星扶搖而上,短暫地隱入夜空後,忽然龍騰馬躍般潑灑出火焰的浪潮,似輪盤旋轉舒展,各以自己獨有的色彩在黑的底色之上恣意塗抹,遠遠望去,宛如一地絢爛的春花。煙花爆竹交織錯落、此起彼伏、聲震千里,不曾讓這片黃土高原一刻停歇安息下來,反而升騰著濃郁而獨特的年味兒,讓黃土高原粗獷闊大的氣息震顫著我的心。

我轉過頭去,眼睛卻有些溼潤大抵與世界同行的人都會這樣吧。在這片渾厚滄遠的黃土高原上,沒有高樓大廈的遮擋,我目視一切,並真切地感到,我們並不是過著只有五個人的春節,而是五千,五萬,乃至全國的一場浩大盛麗的集會中國人民同心同結,普天同歡。我有如身處美好祈願的洪流中,浸潤在黃土高坡獨特的年味兒裡,被裹挾著奔向了未來。

有了今日黃土高原帶給我的驚喜、感動與幸福,我對新年更是充滿篤定。相信今後無論是否逢年過節,我都將與世界同行,與世界共享著喜悅和快樂。無論何時我心中都洋溢著這份獨特的年味兒,經久不散。

年味兒作文2

年近了,人多了,村子裡怎麼也靜不下來了。

我是等不及的,一放寒假就回來了。一年就這麼一次,怎能不叫人激動呢?

撣塵是不用說的,不過我可不喜歡拿著個掃帚慢慢地掃屋裡,掃屋頂才是我最樂意的。也不用爬到屋頂上,只要用超長的大掃帚就行。這是最髒的活兒,我爭著要幹,奶奶只得給我戴上個大草帽,用來防灰。拖著那有些笨重的長掃帚,在屋頂上來回擺動,瓦上的灰塵像雪一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不,應該是“撒鹽空中差可擬”。一會兒,屋簷下便被灰塵蒙上了一層灰紗,讓我的眼睛都難睜開。閉著眼睛掃,那“嚓嚓”的聲音還挺有節奏。

家對面的那個魚塘,平日裡一聲不響,過年時就給我們帶來大驚喜。一大早抽水機就開工了,魚塘裡的水越來越低,最後只剩下一片淤泥,魚兒們掙扎著,跳躍著,最後翻著白肚皮躺在淤泥中,偶爾甩甩尾巴。爺爺早已全副武裝——黑靴子,黑皮褲,像個漁民似的。踩進泥漿裡,頓時淤泥淹沒到膝蓋,一步一陷地,頗有點紅軍過草地的風範。抱著幾條大魚上來時,爺爺已滿身淤泥,魚挺著個啤酒肚甩著尾巴,泥甩到爺爺臉上,他卻樂開了花。大人們聚在一起圍著那幾條大魚,稱了又稱,我才不在乎大魚呢,連泥帶水地挖上來幾條小魚,養在個盆裡,雖沒有金魚漂亮,但也小巧玲瓏的,比那翻著白眼兒的'大魚有趣多了。

包包子自然是少不了的。說到我家包包子,真的是圖個樂趣。平時外面的那些精緻的包子吃慣了,過年再吃自己家的包子就沒多大勁兒了。也不知道是面沒有和得好,還是餡子出了問題,確實不大可口,像個“死麵疙瘩”。但沒有包子,哪像過年?爺爺還是使勁兒揣好面,奶奶也精心準備好肉陷兒,菜餡兒,豆沙餡兒。正正經經地包上一天包子,平時都用不上的蒸籠一齊開工,幾個粗壯的木頭熱火朝天地燒上一天。這才像個紅紅火火的年。晚飯時蒸包子,紅燒魚,用魚滷燒一把香菜,包子香噴噴地蘸著魚滷吃,耳邊還是那熟悉的“新聞聯播”的聲音,電視裡報導著各地的年味兒,那時候才別有一番滋味兒。

年味兒越濃,鞭炮聲越響。大伯大媽從城裡回來時總會帶上些小鞭,那種又長又細、拿在手裡“吱吱”的小鞭是我唯一敢玩的。把頭子一點著就行了,火星子從頭那邊直噴出來,甩起來像一條熒光在空中游動。最搞笑的就是小狗了,它平時是我家忠誠的衛士,英勇無畏,卻怕炸鞭。一到晚上,鞭炮聲多了,它就像個逃兵似的溜進家裡,躲在桌子底下,低著頭,耳朵垂在兩邊,像犯了什麼錯似的,全無平日神氣活現的威風。

喜歡看遠處的煙花,炸的聲音很小,煙花一飛沖天,綻放在夜空中,如星星一般璀璨,像春花一樣絢爛。猶如曇花一現,眨眼又凋謝,散入人間,消失在那萬家燈火中……

邁向繁榮的腳步快了,今年老家的房子也拆了……那青青麥田後,再也不見那裊裊炊煙和那個蹦蹦跳跳的我……

我那伴著年味兒的童年呵,一去不復返。

年味兒作文3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只是在城裡買房後,才舉家搬到城裡。

過年的時候,看城裡,總覺得很平淡,沒什麼年味兒,好像只是比平時多了些人,多了一些商品而已,能給過年增添點節日氣氛的,好像只有五彩繽紛的煙花了。從街裡走一遭,於擁擠的人流中穿行,實屬不易,無異於逆水行舟,倍感身心疲憊。只有鄉村——我魂牽夢繞的老家,才有那濃濃的年味兒。

每逢過年,總是攜妻子、女兒回到鄉下的老家,陪父母一起過年。

鄉村年味兒是土灶裡燃著的柴草跳動的火焰。每次回到鄉下老家,總要帶些菜,幫父母做飯。或洗菜、切菜、炒菜,或燒鍋。特別是過年了,看著熱烘烘、紅彤彤的的火苗,倍感家的溫馨。在父母眼裡,我們再大,也是孩子,彷彿嬰兒躺在父母的懷抱中,溫暖而甜蜜。那跳動的火苗不正像是我們紅紅火火的新生活嗎?

鄉村年味兒是那慢慢升騰的裊裊炊煙。如今,現代化的炊具走進我們鄉村的生活中,年輕人一般不燒草鍋了,只有我的父輩們依然鍾愛有加。那依稀的炊煙似乎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覺得熟悉而又陌生。過年了,看著從老家煙囪升起的炊煙,竟有了久違的激動。炊煙是家鄉一道獨特的風景,讓我無法忘卻,在記憶中凝固,讓我無比眷戀,在睡夢中出現。縷縷炊煙似長長的思念,讓遠方的遊子歸心似箭,望眼欲穿,不覺間加快了腳步,心已飛到了家門前。炊煙裡滿含著父母的牽掛,飯菜的餘香。

鄉村年味兒是家家戶戶門上大紅的春聯。春聯裡寫滿了人們生活的愜意與滿足,寫滿了人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與感恩,寫滿了快樂與幸福,寫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渴望與憧憬,紅紅火火的春聯,讓人覺得溫暖,春天的腳步近了。

鄉村的年味兒是那噼哩啪啦的爆竹聲。聽那此起彼伏的聲音,從一家到另一家,從一村到另一村,連綿不斷,不絕於耳,水墨畫似的鄉村沸騰起來。看孩子們在光與火之間,仗著膽子去撿未燃的爆竹,插在新鮮的牛糞上點燃,然後撒腿離開,欣賞著他們的戰果。或把它們放在破舊的鐵桶裡點燃,聽那聲音,不同凡響。孩子們的天真爛漫的笑聲迴盪在火藥味的空氣中。

鄉村年味兒是遠在千里的親人,踏上返回的班車,帶著急切的眼神,邁著飛快的步伐,回到了闊別的家鄉,與親人圍坐一桌,暢飲著美酒,品味著佳餚,與親人分享自己的委屈、痛苦、歡樂。屋子裡洋溢著濃濃的.親情,空氣中充斥著幸福的味道。在外的親人宛如在海上飄泊的船兒,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港灣,所有的痛苦、疲憊此刻都已煙消雲散。

鄉村年味兒是溫暖陽光下,碧綠的菜園。父輩們親手種下的各種蔬菜,看著舒心,吃著放心。他們辛勤的勞作,付出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收穫,那份收穫的喜悅,溢於言表。這裡沒有汙染,天然綠色。放眼望去,倍感親切,是鄉村一道特別的風景,更是我們精神的家園,疲憊心靈的棲息地。

在都市生活的你,過年的時候,來美麗的鄉村吧,這裡有你要尋的濃濃的年味兒,你會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

年味兒作文4

玻璃幕牆隱匿了泥土芬芳,智慧手機替換了家人親切的交談,微信紅包也沖淡了緊攥在手心的喜感。有人說,家鄉的年味兒已消散殆盡。真是這樣嗎?帶著些許疑惑,我在臨近新年的臘月,走上了家鄉小縣城鎮坪的街頭。

清晨鬧市

天剛剛亮,魚肚白的天空,薄霧暝暝,但此時的菜市場早已人潮如流,人聲鼎沸了。各類店鋪早已經開張了生意,農副產品、蔬菜攤、水產類、肉類應有盡有。

慈祥的老爺爺老奶奶,精明能幹的大媽、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側著身子匯成了一股洪流,在各類攤位前的彙集,在狹窄的過道里湧動,洪流裡還夾雜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新鮮的菜薹兒!快過年了,只賣六塊一斤!”“臘豬蹄子,五十五塊一斤!”還有自產自銷的鄉土貨,“現做的洋芋粑粑,還是熱乎的!”“餈粑!”“自家的豆腐乾,香的很,來兩斤?”

當然,這中間還有討價還價的熱鬧,充滿鄉土味兒的樸素交流簡單直白:“這把蔥算我兩塊嘛!”“不行!最少也得四塊。”“就三塊吧,大過年的!”“好,要的,賣給你!”

攤販們一般在六點左右就擺好了貨物,但到九點就所剩無幾了。人們火紅的笑臉與各色貨物交相輝映,烘托出一片美好而祥和的年味兒,氤氳在整個菜市場。我聽見聲音一點一滴匯聚成海,每一點都蘊含著對年的期許,家的期望。

正午街巷

家鄉的小縣城袖珍而精緻,筆直平整的柏油街道,兩邊是大理石鋪就的人行步道。一顆顆常綠的桂花樹、香樟樹像列隊的士兵分列兩旁,每一棵樹上都掛滿了火紅的小燈籠,喜慶的中國結。臨街的店鋪張燈結綵,各色年貨琳琅滿目:款式新穎的服飾,五顏六色的糖果,還有書寫俊逸的對聯,方方正正的福字……

與菜市場不同的是,商販們沒有大聲的叫賣,只是圍著火盆聊著天,十分安閒自若,似乎一點兒也不擔心貨是否能賣出去。但有客人光顧便立即起身熱情相迎。

在這正午的街道,我看到了紅色的新年光影,它疊加在我七彩的童年記憶裡,在我眼前交織,形成了一幅幅斑斕的畫卷,在濃郁的年味兒裡鋪展開來。

光影小城

夜幕四合,華燈初上,整個縣城愈發美麗。看吧,樹上掛滿的彩燈此時已流光溢彩,紅黃藍綠白五色的`彩燈交相輝映,既絢麗多彩,又不顯得雜亂無章。最美的要數彩虹橋了,從外面看,整個景觀橋仿似披上了一件五顏六色的毛衣,緊緊將它包裹著。走上橋,更是一片美麗的世界。頂上掛滿了綠色的葫蘆與紅色的燈籠,各色彩燈有條不紊地排列著,柔和的燈光照在人們的身上。行人們彷彿步入了人間仙境,彳亍在這美好的世界,激動地合影留戀。從上空俯視,本來一片漆黑的小城被星星點點的熒光點亮,一條綵帶從河上穿過,整個小城看上去是那麼和諧,美好。我想,年味兒並沒有散。

年味兒散了嗎?也許千人千口,千人千感,年味兒本就是縹緲之感,但我心中年味兒並未散,它只是悄然改換了容顏,匿於喧囂的凡塵煙火間。

年味兒作文5

馬上要過新年了,媽媽也早早的到了外婆家,準備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直到有一天,我和樂樂在裡面看電視,玩得不亦樂乎時,媽媽突然說:“豆豆,出來包餃子了。”

我興奮地應了一聲,“哎!來了!”然後叫上樂樂,跳著出去了。我很喜歡做事,特別是做吃的這一類東西(無奈我是一個吃貨)。我們倆飛一般的跑進廚房,看外婆製作餃子餡,外婆把蔥、蒜、豆腐這些東西全部切碎,我盯著他的刀,好快好快,不一會兒就把這些餡都切得碎碎的、小小的。然後就開始製作肉餡了,外婆先把一大塊豬肉放在砧板上,然後用刀把肉切成薄薄的小片,然後在砧板上剁啊剁啊!花了好大一陣子,才把肉剁成小碎末,可是還不夠,她把肉翻了一個面,繼續剁著,終於切到能夠吃起來不那麼大塊了,才把肉放在盤子裡,把之前切好的蔥、蒜、豆腐放進去,再加上外婆自己做的祕製辣醬放進去,加上適當的鹽、醬油,餃子的肉餡就完成了!“終於輪到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我心想。媽媽早已在外面等候。

我們倆乖乖坐好,等外婆把東西拿進來,過了一會兒,外婆手上拿來了餃子皮,餃子餡,還有勺子,居然還有一碗清水。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清水啊?媽媽告訴我,在餃子皮外圍抹上水餃子更容易成型,包起來更輕鬆,就不用擔心肉會灑出來了。媽媽說:“你們兩個自己包的自己吃,想包成什麼樣都行!”我先試了一個最普通的包法,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肉,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然後用手指沾了一點水,抹在餃子皮周圍,將餃子皮最頂端擰起來,然後用手將分開的口疊進去,最後用手捏幾個花紋出來,餃子完成了。媽媽看了,對舅媽說:“豆豆包的好好呀!”有人誇獎我了,我心裡暗喜。接下來我和樂樂盡情發揮想象力,包出了許多奇形怪狀的餃子,媽媽和舅媽還一個勁的誇讚我們倆呢!把所有的餡兒包完後,我迫不及待的想看我們的成果,看了之後,我大吃一驚,我們倆真是什麼都能報出來,球形、元寶形、芋餃形的,還有大餛飩的'樣子和草帽形,這些都是媽媽叫我包的,樂樂居然還包出了海星!

收拾完之後,我心裡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疑惑,我去問媽媽:“媽媽,為什麼過年就一定要包餃子,吃餃子呢?”媽媽回答我:“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物,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必不可少的美味,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說大過年的吃,總是‘七年級餃子’打頭兒。按照習俗,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子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為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喜慶、吉祥的東西包進去”媽媽說完,我的知識也豐富了一大截。

今年春節自己包餃子,既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又增長了我的知識面,讓它更加豐富,也讓我知道了好吃的東西做起來是多麼的複雜。這次讓我受益頗多,我多麼希望明年春節我還能包出好吃的餃子,讓我把“年味”包進去!

年味兒作文6

今年年九年級午後,我們全家到位於溫州龍灣八甲的舅公家拜年。沒過一會兒,就聽見舅公在樓底下興奮地叫我:“外面有舞龍燈啊,快去看啊!”我一聽到“舞龍燈”這三個字,就像過敏了似的激動地跑到樓下。

雖說我已經看過兩次舞龍燈了,一次是在八年級晚上,另一次是在初四早上,但那兩次都沒有看完整,所以我早就想看一次完完整整的舞龍燈了。這一次聽到舅公叫我時這麼激動的聲音,我想我可能能實現我的願望了。

走過了好幾條巷子,拐了好幾個彎,我終於來到了一個四岔路口。這個路口平時並沒有多少人來往,但是今天卻是人擠人。我趕緊找了一個能夠“一覽眾山小”的地方。這時。我看到了我有史以來看到的最隆重的車隊。一輛輛寶馬、奧迪、萊克薩斯從身邊開過,裡面都坐著革命老軍人或是老人。我張大著嘴驚歎,舅公卻說這才剛剛開始。

煙花在旁邊轟隆轟隆地響著。滿地的煙花碎屑,襯托出了濃濃的年味。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國徽隊,八個人拿著國旗和國徽,似乎很嚴肅的樣子。後面是軍樂隊,幾十號人分工明確,指揮的'指揮,敲鑼的敲鑼,聲音之響,快把我的耳朵都給炸聾了。還好,總算走遠了。

接下來看到的,是我只在春晚裡看過的東西——孔雀舞。春晚裡,楊麗萍跳的孔雀舞,巧妙地運用手指的蠕動,把孔雀演的惟妙惟肖。我從沒想過能夠近距離去觀看。幾十個姑娘在寒風凜冽中,脫掉了外衣,看到的是一片驚豔的藍。她們翩翩起舞,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像孔雀一樣開屏,其他簡直堪稱完美。

後面一個隊,牌子上寫的是“活龍”,這就讓我納悶了:難道龍在世界上也有化身嗎?不容許我胡思亂想,“活龍”隊已經來到我的面前。我看到它便開懷大笑。原來,此“活龍”非彼“活龍”也,這個活龍是將假的龍浸泡在水裡,製造出龍在泡浴缸的假象。

後面便是最激動人心的舞龍了。才沒走幾步,我就看見了舞龍燈的場面:那樣多的人們,那樣多的氣球,那樣熱鬧的氣氛。他們舞龍的時候,一起喊著“一,二,一,二”,拿著龍燈的手不停地在上下起伏著,穿著襯衫的背冒著熱汗。我看呆了,自己的手也不停地上下動了起來。往天上看,彷彿像是幾條真的龍奈不得天上的寂寞,來人間過快活日子。

另外的十一個生肖估計是嫉妒了,也下凡了。看,他們緊跟在龍的後面,向我們走來。每一個動物都做得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每一處鬢髮,都毫不含糊。每一個動物上都坐著一個小孩兒,彷彿是神在騎著他的坐騎。

一陣殺氣突如而來。是誰?放眼望去,啊,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徒們跑來了!他們有的打滾,有的連翻,有的拿出寶劍,左一刀右一刀,士氣高昂,讓人害怕而又欽佩。

突然,我彷彿看到了一輛飛機在接近地面飛行,定睛一看,原來是在展示未來的航母。航母大大的甲板上停著數量飛機,每輛飛機後面都站著一個小孩。小孩神情莊重的站在後面,彷彿承擔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離開八甲,我的耳邊還盪漾著鞭炮聲和音樂聲。再見了,龍燈;再見了,八甲:我們明年再見!

年味兒作文7

大年三十,是個值得喜慶的日子,因為一年又要結束了,馬上要迎來新的一年。

妙趣橫生貼春聯

中國人過新年,總要講究“喜新厭舊”,這樣才能事事順利。這不,媽媽拿來一副春聯,正喊著讓我貼春聯呢!“貼春聯咯!”我嚷著跑過去。

說幹就幹,我搬來了梯子,拿了膠布,不等媽媽說什麼,拿起春聯不管三七二十一,看都不看就貼了上去。“等一等,別……”可惜媽媽還是晚了一步,我已“眼疾手快”地貼了上去。看媽媽那神情,我迷惑不解,還以為自己貼得不錯。我還沒開口問,媽媽就發話了:“貼春聯是要從右往左貼的,你把順序反了!唉,白白浪費了一對春聯!”第二次,聽完媽媽的介紹,我慎重其事,上次有了許多經驗,於是小心翼翼地貼了上去。耶,大功告成!心裡暗暗想:等會兒去找找貼春聯的小知識。

果然,說起貼春聯,可有大學問了。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貼對聯時應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呀!

團團圓圓年夜飯

度日如年,終於等到了晚上。吃貨們一年到頭,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了,它就是年夜飯。

大人們一般都會在晚餐上燒自己最拿手的好菜,什麼紅燒螃蟹啊、清蒸河蝦……而我則最愛吃媽媽燒的紅燒肉了。六點半,客人們都到齊了,我們便開始“大飽口福”。我和夥伴們一手拿著蜜汁雞翅,一手拿著雞腿,樂呵呵地啃了起來。大人們也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這一年的成果。這濃濃的親情在餐桌上永久地迴盪著。

噼裡啪啦放鞭炮

雖然現在提倡不放鞭炮,但是還是掩藏不住這喜悅的節日的.心情,耳邊時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空氣裡也已經瀰漫著幽幽的火藥香。正如魯迅在小說《祝福》中寫道:“舊年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我和弟弟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纏著外公去放鞭炮。只見外公拿著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嗖”的一聲,一束鞭炮在空中咧開了嘴。“哇!好美!”我們都不禁叫了起來。“砰砰砰”又有幾束飛上了天,我們幾個孩子都在屋裡高興得手舞足蹈。

歡天喜地看春晚

放完鞭炮,我們便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機,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等待著春晚到來。突然廣告一停,春晚終於開始了,我們都樂得合不攏嘴。春晚的舞臺絢麗多彩、變幻莫測的場景是那麼的隆重而喜慶,準備充足的演員們把精心準備的節目一一呈現給大家,有陣容巨集觀的集體舞、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悅耳的獨唱、目不暇接的雜技表演、還有耳目一新的國寶歸來《絲路山水地圖》等等。而我卻對小品和相聲情有獨鍾!終於等到了一個小品《真假老師》,簡直樂翻天了。特別是賈玲的動作和語言,更讓我笑得噴了出來。真可謂“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別看他們在臺上談笑自如,其實背後不知演練了多少遍,因為一上了臺就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啊!

我們都玩到了深夜才散。啊,這濃濃的年味兒將會永遠地傳承下去!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讓我想起了著名的詩句:“春天何其多,屬於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麼?”

年味兒作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題記

“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請過來不好的請走開,禮多人不怪——”當大街小巷又飄蕩起《恭喜發財》,當商場集市又擺滿了紅紅的對聯,每到這時我的心早已飛回了日思夜盼的老家。因為那裡有我魂牽夢縈的成長樂土,有我嬉戲玩耍的兒時夥伴,更有揮之不去、無法淡忘的年味。

在爺爺的眼中春節前最大的事,便是貼春聯。

清晨,奶奶繫好圍裙,站在鍋前,左手拿鏟子,右手輕輕的抖動麵粉,鏟子在鍋中不停攪拌著,奶奶則嚴格控制漿糊的厚薄,經過一番熬製,晶瑩剔透的漿糊出鍋了。我和爺爺拿起春聯,來到車庫門口,爺爺爬上梯子,踮起腳,伸出他那厚實、佈滿老繭的手,用刷子在盆中嫻熟地蘸了蘸,均勻的塗抹到牆上,“春聯正不正?”爺爺一手摁著春聯的上端,一邊回頭問我。我後退幾步,眯著眼觀察著春聯,應和道“再往右一點”爺爺手稍微往右一抖,“好了嗎?”“好了”爺爺雙手往牆上一摁,用細絲笤帚從上下一掃,一副長長的春聯便貼好了。在我和爺爺一上午的默契配合之後,終於,每扇門上都貼上了嶄新的春聯。火紅的春聯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在奶奶的心中春節最隆重的事莫過於包餃子,做年夜飯。

年三十下午,奶奶揉好了面,爺爺剁好了餃子餡,我們便開始包餃子了。我一手拿擀麵杖,一手拿壓成餅狀的麵糰,擀一下,轉一下,重複五六次後,一塊麵餅終於擀成了又大又薄的麵皮。奶奶用筷子挑上陷,雙手輕輕一合,拇指稍稍一摁,一個餃子變成了型。用不一會一隻只白白胖胖的餃子密匝匝的排列在篦子上,像正被檢閱的士兵。

日暮時分,一家人便開始做年夜飯了。灶臺上爺爺燒開了水,奶奶把餃子丟下鍋,一個個餃子在水中翻動,宛如鯉魚躍龍門,不一會,餃子便都浮上水面。爸媽則在廚房的另一邊忙活了一桌的美食,廚房裡滿是誘人的香味。天黑後,隨著一陣“噼裡啪啦”長長的爆竹放完後,一家人來到桌前聚在一起,吃著由我親手包的餃子,媽媽祕製糖醋排骨,爸爸做的紅燒鯉魚,看著有趣的春節晚會,濃郁的年味彌散在整個屋子裡,這彷彿是一年之中家人最珍貴、最溫暖的美好時光。

我認為春節最熱鬧的`事,便是拜年了。

七年級一大早,其實才睡了幾個小時的我,早早就爬來了。兩步竄到奶奶的房間,“奶奶新年好”我摟著奶奶甜甜的說道。“大孫子,過年好”奶奶那爬滿整張臉的皺紋,像一朵綻放的晚菊,盡是炫麗的笑容,雙手則把早已準備好的鼓鼓囊囊的大紅包壓歲錢利落地塞進我的口袋裡——

太陽還未升起,被薄霧籠罩的村子便升起了裊裊炊煙,街道上逐漸熱鬧起來。人們紛紛穿上新衣服走出家門,挨家挨戶的拜年。如果遇到熟人親朋好友,總是不忘說上幾句吉利的話“過年好啊!恭喜發財!——”斷斷續續的鞭炮聲不時在耳邊響起,踩著紅紅的鞭炮紙,聞著濃濃的硝煙味,大街小巷處處瀰漫著春節的味道。

這就是我老家的年俗風情,雖然很平常卻彌散著淳樸真摯的鄉情。“酒釅春濃瓊草齊,真公飲散醉如泥”,無論城市多麼繁華喧囂,都抵不上歲末年底老家所散發出的釅濃誘人的年味氣息。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揮之不去、無法淡忘的味道;是傳承了幾千年讓萬千中華遊子無法割捨的味道。

年味兒作文9

我喜歡過年,喜歡過年時再怎麼紅豔、炫麗也不過分的張燈結綵,這是種喜慶;喜歡家人翻開日曆用興奮的語調宣佈新年就要到來的聲音,這是種享受;更喜歡看過年時孩子們穿上可以和蝴蝶彩翅媲美的可愛新裝和盪漾在他們笑臉上那燦爛童真的模樣……似乎那時,周身的一切都會帶給你感觀上的滿足,精神、情緒、甚至思想都振奮、飽漲,“年味兒”依舊作文。新年裡的“新”字,竟會有如此魔力,頻繁地調動我所有的好奇,升級我所有的情商。

莫非這些都是我個人的幻覺,難道這些就不是過年的味道嗎?當然不!那為什麼大人卻感慨“年味兒”變淡了呢?

我當然不瞭解幾十年前過年的場面,每家每戶發生的故事。即使那時會比現在更加有趣:或許家家你來我往急著拜年串門子,擁擠在並不十分寬敞的廳堂裡端熱氣騰騰的餃子;可能在他們穿梭身影的旁邊還有幾個調皮的小子,丫頭玩如同大人一樣忙活的自娛自樂的遊戲;更精彩的莫過於仰著凍得通紅的小臉,用凍得像小柿子一樣的小手去捂那耳朵。接著便響起一陣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他們不住的蹦跳,就連小女孩扎小辮子的紅頭繩都像爆竹碎片一樣飛得老高……

我承認對那段沒有經歷過的生活充滿幻想,然而事過境遷,如今的新年並沒有來得時間不妙,年頭不好,怎能定它“年味兒變淡”的過錯呢?

可以不穿新衣服,只要喜歡就好;可以不吃太豐盛的食物,因為平時也吃得到;乾脆不去計較,不去感嘆今夕爆竹聲響的對比。如果你願意,為什麼不買回大堆大堆的爆竹讓你放個夠,玩得痛快,爽這麼特別的一回呢?可以不吃放了錢的餃子,因為你足矣賺到那幾倍多的財富。儘管有些的確是人們難以割捨的,畢竟他們都象徵財富、運氣、吉祥、幸福等等。可在如今當新年敲開我們家門時,一定要用最快樂,最喜悅的心情去迎接它的`到來,不給自己愉快,不生產使自己快樂的想法,“年味兒”可就真的沒了呢!

那天,我房間裡的紅百合開花了,每年春節就只開一對,然而今年卻頂出兩對花苞,每對花苞裡開了四朵花,那天早晨醒來我就對著那百合花痴痴的笑,心裡默默的說:“真的好感謝你為我的新年增添了無限特別,你奇妙的芳香,讓我深深品味到了新年的味道!”

點評:

剪窗花、放鞭炮、逛廟會、舞龍燈這些春節傳統節目似乎逐漸離人們遠去,就連年夜飯也要到飯店去吃,於是人們感嘆“年味兒日漸‘稀薄’”,感慨中還不免幾分失落。節越過越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只是本文的小作者卻獨唱“年味兒依舊”,讀完這篇文章,心中不免感嘆:是啊,俗隨時變,時過境遷,過年的方式在變,人們的心理狀態在變,年味兒雖也在變,但“味兒”變“質”未變,那種亙古未變的親情鄉情,那種新舊交替的感慨,不都融入在“年”中嗎?正如作者所說:“如今的新年並沒有來得時間不妙,年頭不好,怎能定它‘年味兒變淡’的過錯呢?”我想,只要我們“用最快樂,最喜悅的心情去迎接年的到來,給自己愉快,生產使自己快樂的想法”,“年味兒”就永遠依舊。——我不禁佩服起小作者獨特的生活感悟了。

年味兒作文10

從小我就覺得,過年這回事,只有在等待的時候,才最像過年,心裡漲滿了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以為到了正日子,所有的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都會翻倍的。可是大年七年級一早睜開眼睛,卻發現它們全都消失在除夕的夢中了。

小時候的新年和現在的新年是不一樣的。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精緻的窗花裝飾窗戶,火紅的燈籠掛在門前,從除夕的傍晚開始,炮竹聲就開始擎天撼地般在每個人的耳邊炸裂——那聲音紛紛揚揚,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激情喧鬧著,好像發誓要把所有房子的玻璃震得和它自己一樣支離破碎,把所有汽車的警報器震得和它們一樣響亮。

可是近兩年來,震耳欲聾的炮竹聲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有零零散散的煙花衝向天空,以一種絢爛的姿態獨自爆炸開來,很少有人會察覺,很少有人會欣賞。不像是以前,說個話都要提起嗓門來說,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樣興高采烈地拉家常,別提有多開心。媽媽說現在這樣也好,減少空氣汙染,清淨。可是這鬧騰騰的炮竹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子人的空蕩與無趣。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的時候,奶奶興沖沖地拿出面板,像是寶貝似的撫摸著它。這面板已經用了很多年,雖然只是為了擀餃子皮而存在,但它依舊是奶奶不捨得丟掉的老夥計,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懶得跟人解釋那麼多的元老氣息。媽媽包餃子的性質也沒有以前那麼濃了,不緊不慢地一個又一個地包著,小時候我會過去插上兩手,包上幾個難看至極並且合不上口的餃子,然後悻悻地離開。而現在呢,包餃子的興趣也沒有了,一個人抱著手機玩遊戲解悶。

餃子的氣味並沒有過去聞起來那麼強大和毋庸置疑,由於年味越來越淡的緣故,連餃子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力。我看著面前白胖胖的冒著熱氣的餃子,竟然一點都不心動,記得以前吃餃子總是吃得太急,以至於好幾次都燙到舌頭。

過年也是一年當中興的時候,從長輩手裡接過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過上一宿,便可以隨意使用。所以大年七年級早上每一次我都很用力地把枕頭翻起來,緊緊抓著那幾個紅包,眼睜睜地看著,告訴自己所有的喜悅都會在開啟紅包的時候從天而降,這一筆不小的資金從此就屬於我自己一個人。

然而我不能對家人說,我一點都不喜歡過年,我必須要在大年七年級那天早上醒來穿上我簇新的衣裳,拱起手來恭恭敬敬地和長輩說“過年好”,必須要和每個人微笑並且用力地擁抱——因為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它們每一個人都會對我做出一副很難看很嚴肅的表情。就像長媽媽一定要魯迅在大年七年級一早起來對他說“恭喜恭喜”並且一定要吃些福橘。

因為再也沒有歡快的炮竹聲,年味淡了;因為對香噴噴的水餃再也沒有太多祈盼,年味淡了;因為春晚節目再也沒有以前那樣豐富有趣,年味淡了;因為再也沒有孩童那時的天真爛漫,沒有拿著紅包、塞滿一口袋糖果時的喜悅,年味淡了。

那段難忘的日子就這樣遠去,新年,就像與我們隔著層玻璃,興高采烈的同時,又滿眼憂傷地看著那些傳統的民間習俗靜悄悄地停泊在遠處。

年味兒作文11

家鄉的新年有著一股永珍更新的氣味,承載著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裡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著它的尾巴,兩個人拽著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後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裡一放,再經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為著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熬製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後,全市戒備,大人們開始為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為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心了。在春節前家裡必須要經過一次大掃除,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裡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物,什麼牛肉、土豆、青菜、蘿蔔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春節期間它卻不怎麼感冒,沒有任食慾,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示著年年有餘。這魚頭一定要對著長者,大人們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七年級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和一個又大又紅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春節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後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穫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綵,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人們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著不同的姿勢,彷彿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正式結束了。因為學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了,大人們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捨,可這春節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年味兒作文12

已是而立之年,不知怎的,小時侯那濃濃的年味兒卻在腦海裡越發的難忘了。

買年貨

那時候農村過年,總要在臘月下旬的一天到村裡最熱的街上買年貨,過年裡吃的用的招待人的,都要在這一天買齊備,這可是過年的大事兒。

對於還是孩子的我,最關心的自然是吃的喝的,還有隻有過年才能玩的炮。

平日裡難得吃到的零碎兒是最想要的,可又不好意思纏著母親要,所以總是在小賣店兒裡的糖果水果攤兒前來回轉悠,過過眼癮。母親看出我的心思,總會為我挑選著買幾樣兒,雖然數量不多,但足以滿足我小小的渴望。過年了我也捨不得吃完,直到農曆二月了,家裡還有淡淡的果香呢,那是我再也沒有聞到香味了。

放炮

對於我們男孩子來說,炮絕對是最具吸引力的。那時候禮花炮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是有錢人家的“少爺”才有的玩意兒,“麻雷子”和“小鞭炮”就是我的最愛了。

記得,母親總以“炮有危險”的美名兒來訓誡我,所以只買數量極不可觀的麻雷子,“大地紅”也最多不過兩串兒。看著同伴兒們一捆捆多我數倍的“戰利品”,我只有眼饞的份兒,當然也免不了用“冷戰”方式來向母親發洩我的不滿。

還未到過年,我們便迫不及待開始過放炮的癮。我是捨不得拿我的炮來放的,於是便去蹭小夥伴兒的炮。記得有一次,我們兩個把一堆“麻雷子”大卸八塊,取出其中火藥,然後把這些火藥統統塞入小鐵罐中,插入引線,便製成了一枚“炸彈”。我們急於檢驗“炸彈”的'威力,就把它埋到了鄰家狗窩後的土裡,想懲戒一下那隻不知好歹的惡狗。

接好長長的引線,點著後迅速藏起來—“哄”的一聲巨響,那隻可憐的“汪星人”汗毛倒豎,一陣狂吠,夾著尾巴,狂奔而逃……,就連狗窩也塌了半邊。

我倆也被嚇得不輕,情知闖下大禍,再不逃命,定是一頓板子加“訓面”,毫不遲疑,溜之大吉。

過年時,我總會費盡心思安排我少的可憐的炮,年三十晚上放一些,更多的留在七年級上午放。在我的家鄉,七年級上午全村人都要集中到一處高坡上,共同燃放爆竹,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大人們相聚一起談笑,我們小孩子就忙著一邊放炮,一邊玩兒,有時候還把炮成排的橫放,點燃後讓炮向坡下射去,彷彿大將軍指揮開炮打仗一般過癮。

歡聲笑語,炮聲隆隆,大有“麻雷子”與“大地紅”共鳴,紙屑與硝煙齊飛”的壯觀景象。

那也是兒時過年最難忘的景象了。

春聯

記得小時候,寫春聯、貼春聯可是過年前的一件大事。早早的買回了紅紙,找好適合今年的春聯內容:馬年有馬年的,羊年有羊年的,今年結婚的有祝福姻緣的喜聯,生兒育女的有祝賀添丁的賀聯,有大門口的,家門口的,連豬牛羊雞的窩上也有,內容不同,各有意義。

那時候,會寫春聯的不多,我頂多就是個初學者,但特別“驕傲”的是好幾家鄰居都願意用我來寫。真熱鬧,有幫著擺筆墨紙硯的,有幫著摺疊紅紙的,有幫著調墨汁的,有的幫著把寫好的晾晒起來,我呢則專心的一筆一畫的寫著,享受著春節濃濃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13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是媽媽蒸的的大紅棗糕。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餃子。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走街串巷的那一句過年好。

而我們現在,也許會回答是腦海裡記憶中的年味兒。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那時候家裡生活條件並不好,吃的、用的都是很平常的,穿的是姨媽家姐姐們留下來的衣服,每到過年,不管家庭條件怎麼樣,都會給小孩兒們買新衣服,那是最令人激動的,可是現在人們生活好了,過年的氛圍卻淡了,人們都在忙著工作忙著各種事,過年似乎已經是個形式。

回憶起小時候,一件一件“大事”湧上心頭。一進臘月,人們都開始為過年做準備。最標誌性的界限就是臘八那天,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早上,家人提前把豆子都泡上,到了晚上,用小火熬上很久,喝一碗濃濃的臘八粥,就開始進入過年的行程中了。接著的一段時間,大人們就開始規劃怎麼過年,去市場逛逛,哪的蔬菜又鮮又便宜,哪的豆腐又嫩又滑,哪的.豬肉紅肉多,都提前踩好點,提前採購,萬一遇上大雪,價錢要漲很多。

臘月二十三,要祭灶,提前準備好又甜又黏的芝麻糖,孩子們都圍著打轉,有時候忍不住偷偷摸上一摸,被大人發現,會吵一頓,說要等灶王爺吃完,才可以吃,是對灶王爺的尊重,灶王爺高興了,會去玉帝那為全家人祈福,後來大了才明白是灶王爺去請求玉帝派神來除夕,幫人們消除災難。

臘月二十四開始就離年越來越近了,掃房子,拂塵,把家裡裡裡外外打掃一遍,大人小孩齊上陣。準備好年貨,把餃子餡提前盤好。最累的又是最有成就感的是發麵,蒸年糕,蒸棗花糕。奶奶經常在捏花糕的時候叫上我們來學習,就看著奶奶把面滾成圓圓的一條,用刀在面背上劃幾條花紋,然後把面左彎右彎,用筷子在中間一夾,在把紅棗按在中間,一個漂亮的棗花糕就做成了,我們學會了會忍不住做上幾個,就等著花糕出鍋了。好不容易等到大年三十,貼對聯,家裡頓時喜慶起來,貼對聯要提前打好漿糊,凍得手通紅,但很開心。晚上吃上一頓團圓飯,全家人這時候才閒下來,嘮嘮家常,吃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爸爸們喝上點酒,這個年就圓滿了。全家人歡聲笑語,結束了一年的辛苦,迎來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就把新衣服放到被窩抱著,等著起五更,大人們熬一宿等著零點的鐘聲,放騙炮迎新年。大年七年級一大早,就聽見外面鞭炮聲聲,此起披伏,不用大人叫,自己就從被窩鑽起來了,穿好新衣服,等著媽媽忙完燒香祭拜,就可以出門家串戶去拜年了,掙糖果,掙壓歲錢,過了大年七年級就跟著大人開始走親戚,新的一輪壓歲錢接踵而至,雖然那時候錢不多,卻很開心。

年就這樣過去了,年味兒漸淡,大人們紛紛開始打算著工作,開始了新的一年的計劃,為來年的生活打拼。

年味兒作文14

寂,一片寂靜,亮了大燈的堂屋裡,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著年已古稀的身體,數十年在這無鞭炮聲的大年三十夜裡,獨自過無味的年。

靜坐,思緒卻已飛回到那棟老房子,回到那一個,我叫“爺爺”的人身邊。記得年到十二月七之時,和爺爺一起趕集去。那天總得要起早些,天尚是矇矇亮時便出門去,銜著那小竹籃去買豆。早些去時買來的豆新鮮,熬出的十二月八粥好喝。買來豆後,便把家裡的盤盤罐罐,搬到院子裡的水井旁,我搖水,爺爺洗豆。到了下午,院子裡的幾家人會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來收成中最好的五穀雜糧,鄰里之間相互交換,摻到了粥中去,別有一番風味!到了晚上,小火溫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靜。

十二月八,是年的前兆。十二月八的粥香帶來了年尾的絲絲幽香,而緊接而來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自廿四始,和爺爺上街去時,總會遇到一些老書生端著臺硯,持著狼毫大筆,捋開紅紙,為求聯者書寫一副副大紅聯。偶爾還會遇上賣樹人,拖來一皮卡的常綠鬆,買來種下以祈求來年鵬程萬里,好運常來,健康比樹。小年後的每個早上,不待太陽照進屋內,我就會被爺爺和鄰居家老人的打紙聲給驚醒。曾經爺爺拿著紙月子,唸叨著“一拍三個,一張九排”一遍遍地教著我。如今,孫子連祖人都不願祭拜,何求他學會打紙?大年三十前的日子,看不見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寫春聯,尋不見曾經為千萬小朋友追捧的煙花、擦鞭、禮花,也聽不見那“篤篤”的溫暖的打紙聲……它們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繼續在記憶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時和母親一齊去看年會的場景,時已久遠,記憶卻似陳罈佳釀,歷久彌新。

這是大年七年級的早上,凌晨,東方的魚肚白迎來新年的晨曦時,家家戶戶便燃起了那萬響長鞭,迎接新年的到來。早早地,我著了大紅襖,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齊拜了鄰居家的年,踏在紅紅的鞭末子上看年會去。手裡還啃著小籠包,腳下卻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直奔區政府廣場,那兒是年會的舉行地。廣場前,政府大樓上莊嚴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其下掛了幾個大紅燈籠,更是莊嚴中透出了喜慶。沒至場開,廣場上便圍滿了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熱氣驅走了冬日的寒風,喚來了暖陽。“鏘”的一聲鑼響,龍珠先行,神龍後動,珠龍互戲半晌,至高竿奪珠之時,人群中更是掀起一個高潮,緊接的便是民歌賀春,晚稻大戶講經驗,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映出過年的熱鬧與喜慶。

年味,還表現在……“老頭子,二更天了,我來換你”說著,老伴從裡屋出來,“唉,這年哪裡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無年味,怕是味已逸散於時光的碎片之中了。在這寂而無聲的夜裡,我回味著,那記憶中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1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這一天,不僅可以品嚐到種類繁多的美味,房裡房外全是濃濃的年味兒。

在我的記憶中,我家的春節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家戶戶都得祭灶王爺,求他在天庭上美言幾句,給家中帶來好運。外婆在灶王像面前的供桌上擺上糖果、清水、秣草,然後召集全家人都來拜見灶王爺,見過禮後,大家又七手八腳地在灶門上抹酒糟,這叫“醉司令”,灶王爺吃醉了,也就不會亂說話了。

過完小年,我們又緊鑼密鼓地進行大掃除,為的是辭舊迎新,來年幸福。“除塵”之後,大家得去買年貨。大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年貨買回家,又得苦思冥想除夕夜的菜譜,一年一個樣,不許重複,才顯示出永珍更新。

除夕在鞭炮聲的'迎接中到來。按照傳統,出差在外的舅舅也得回家吃團圓飯。除夕晚宴上,酒肉香氣襲人,大轉盤上擺著主菜——臘豬蹄,還有一些配菜,如扣肉、酸渣肉、紅燒肉、老雞湯以及一些小點心,焦黃的雞柳、金黃的魚排、褐色的五香扒雞等,年味兒十足,大人小孩猜拳行令,互相夾菜,訴說一年來的喜怒哀樂。桌上,紅的肉,綠的菜,白的湯,噴香撲鼻,香味四溢,每個人手中的碗裡都盛著五花八門的菜,堆都堆不下了;每個人的嘴裡都塞滿了各種美味,筷子還不時夾幾塊肥膩膩的大扣肉。家人們都紅光滿面,嘴角流油,手中杯裡倒著紅紅綠綠的飲料、酒。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其樂融融。

農曆正月七年級,回到群山環抱的老家,又一場舌尖盛宴接踵而至。告別世俗,老家的“接風宴”主料多為牛羊肉。大家將驃肥體壯的牛羊宰殺,又捉上幾隻山雞、野豬等野味加以“輔佐”,一場別出心裁的盛宴悄悄來到。等菜上桌的時間較長,我們不得不嗑嗑瓜子,吃點小吃來安慰飢餓的肚皮,小孩子們趁機玩上了自制的“地雷”、危險刺激的鞭炮、火柴槍、沖天炮等,待開飯聲響起,大家又一窩蜂地擁入客廳,莊嚴坐好,等老輩們祭拜完祖先後,才敢甩開膀子狼吞虎嚥。一味牛蹄燉菜,一味酸菜羊肉;一味青椒雞丁,一味老鵝湯;一味“神豆腐”,一味紅燒野豬肉……雖然花樣不如城市多,但這些樸實的菜餚卻格外爽口,酸菜羊肉開味,讓人食慾大增;滋滋冒油的青椒雞丁,辣味又別有洞天;用小火椒、朝天椒燉成的牛蹄的辣又有不同,人人都是“辣妹”,眼珠發紅,鼻涕流也,但吃得有滋有味。吃完“火爆菜”,來口清香甘甜的“神豆腐”,心中那焦躁、火氣頓時能壓一壓。屋內青煙嫋嫋,三姑媽又端來自制的肉包、饅頭,即使再飽再撐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想抓一個送入口中。殘宴撤下,又擺上甘鮮果品,大人打撲克、打麻將,小孩在屋外放鞭炮,也時不時進屋“蹭”食物。

由於爸媽工作原因,十五的燈只能在屋中欣賞。在陽臺上,只需一張藤椅,一盤點心,一面聽評書,一面賞月。睡意襲上心頭,只好放下這一切,回屋休息。我家的春節也要結束了。陽臺上,瓜果之香,是這最後的年味兒——清香、淡雅……

春節,在濃郁噴香的飯菜中趕來,又在日夜不絕的爆竹聲中離去,但我們的日子,哪一天不是沉浸在濃濃的年味兒中的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