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必備1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作文【必備17篇】

元宵節作文 篇1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在這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閤家團圓吃元宵。人們觀燈、猜謎語、舞獅子,熱熱鬧鬧歡度元宵節。

為慶祝這一節日,班主任李老師號召班上每個同學做一個花燈。我興奮極了,這是我最喜愛的手工。回到家裡,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個一次性五彩的紙杯,把其中一個杯身剪成條狀,把另一個杯底剪下來,用雙面膠固定在剪好的條狀上,又找來紅毛線,剪成條條,粘在杯子底部,把條狀往下一按,一個五光十色的燈籠就做好了。我把一把刀、水上漂,有眼睛、沒眉毛的謎語掛在燈籠上。

元宵節這天,同學們手提燈籠、帶著零食,喜笑顏開地來到學校。下午,在老師的安排下,開始佈置教室。鄒揚帆在黑板上寫著歡度元宵節幾個醒目的彩色粉筆字,我在這幾個字的旁邊畫了個燈籠和幾掛正在燃放的鞭炮。

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活動開始了。李辛格把早已準備好的PPT,通過投影儀放了出來,哦!內容豐富多彩;歡度元宵節、燈籠、謎語,每播放一個謎語,同學們就猜,周宇、肖琦煜、徐浩然等同學猜對了,李老師獎勵他們每個人一個零食。

同學們展示著各自準備好的燈籠、謎語,大家互相猜,猜對了就獎勵對方零食。教室裡熱鬧非凡,你猜、我猜、大家猜:紅娘子、上高樓,心裡痛、眼淚流;左手五個、右手五個,拿去十個、還沒十個真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快快樂樂元宵節,你樂、我樂、大家樂。同學們相互猜謎語的歡笑聲,充滿了整個教室。這別具一格的班活動,將銘記在我快樂的童年回憶中。

快樂的元宵節

我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熱鬧團圓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在這個親情濃濃、歡聲笑語的節日裡,我們歡聚一堂,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心裡樂開了花。

我不得不說,今年的元宵節跟往年相比更加讓我記憶猶新,只因今年我親手包了我最愛吃的湯圓。說起包湯圓,那也真是一件讓任樂不思蜀的事情。我親愛的媽媽早早地就幫我準備好了精緻的糯米粉,等著我一展身手的這一刻。

我先是準備好了赤豆沙餡和適量的開水,然後我將糯米粉輕輕地倒入面盆裡,用開水攪拌均勻,漸漸地它越來越粘稠,再用手使勁地把麵糰揉搓。不一會兒,本是細細的糯米粉來了一個華麗的大變身,變成了白白嫩嫩的大團子,好似那東海最大的夜明珠。接著我把它一個一個搓成小圓子,放在那裡好像變成了七個葫蘆娃。咕嚕咕嚕的水已經沸騰,看著一個個湯圓,我的口水都已經流了出來。我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開水鍋裡,一個個慢慢地沉進了鍋底。靜靜的5分鐘過去了,我開啟鍋蓋,咦,怎麼都浮到了水面上,心裡滿是疑惑。媽媽告訴我,湯圓浮上水面才算煮熟了。仔細一看,怎麼小白堆了出現了一個紅色的湯圓,像一顆紅色的瑪瑙石。原來是我裡面包的餡太多了,漏了出來,下次我一定要向媽媽學習包好每個湯圓。我把湯圓盛到一個個碗裡端給家人吃,我咬了一口,美味至極,好吃的停不下來。爸媽看見了,都笑了起來,我跟著也笑了。

我吃的飽飽的,摸著我的大肚皮,說著,元宵節快樂,快樂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2

今年的春節沒有回家過,一直在專案上堅守著。沒想到領導發了善心,要我回家過十五元宵節。

其實,我還真沒刻意地要去追趕年的背影,但回到武漢的家,心情還是無比的舒暢。元宵節那天,帶著孩子游東湖,無意間撞上了行將結束的元宵燈會,算上趕上個年尾巴吧!

霧霾籠罩中的天色,總讓人看不清,它是屬於灰白,還是灰黑?沒人能辨識,眼前只見混沌模糊的一片,混淆了天與地,也模糊了早春與晚冬的季節界線。

倒春寒捲土重來,讓氣溫重回隆冬,江漢平原也不例外,只是,它的寒冷不像高原那麼凜冽直接而透心,它多少帶著點溫和,冷起來不那麼絕望,就像這模糊的天地,曖昧得有點摸不清路數。

東湖的燈會,我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觀賞了。只是,這次春節沒和家人一起度過。所以,陪著孩子前來遊園,營造一點年味。此時的燈會,早過了它的最豐盛時期,甚至有些心急的商家,等不及完全閉幕,已經動手收拾起自己的參展作品,要先行撤離了。

然而,沒想到東湖的燈會接近了尾聲,卻還有那麼多喜歡看燈展湊熱鬧的人們,也許是恰逢週末的原因,入夜後,觀燈的人群從四面八方擁來,熙熙攘攘,密不透風,儘管目光所及處擋不住仍是一片眩目的璀璨,但分明身子被牢牢夾擊在人流裡,隨著浩蕩的人流推送。耳邊就聽學生模樣的一個男孩子說,看,這哪裡是看燈,感覺比坐公交車還擠呢。

其實,我們去的時候還是下午,那些大黃鴨,小鴨寶寶,還有荷花,財神,鯉魚,馬蹄聲聲的大型燈組,多少都是黯淡無光的,那時候,我們的興趣還集中在孩子玩樂的兒童樂園和口味複雜的美食城上。

所謂美食,即是東西南北的小吃大融和:長沙臭豆腐,陝西肉夾饃,新疆羊肉串,北方糖葫蘆等等,當然更多的是本土小吃,繁雜豐富,滿足不同口味之所需,如果忽略掉衛生條件,食材品質,就餐環境等等綜合因素,大致也可以吃出舌尖上的快感,只是隨年齡增長,口味反而愈加清淡些了。

我們邊走邊吃著美味小吃,一路欣賞著這五顏六色的花燈,心情喜歡沉浸在熱鬧的一隅看燈火次第點亮,由此開始,便可以輕易忽略掉身邊的霧霾,那碧波盪漾的`湖水,蒙塵的樹叢,呆滯的玩偶,它們一經燈光的魔杖點撥,即刻都神奇復活過來,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色,非常像《阿凡達》裡營造出的靈異閃光世界,感謝心靈手巧的工匠技師們,用精湛的技藝奉獻給我們一幕接一幕的絢麗視覺,也不說那用傳統瓷器拼裝成的大象,飛馬,還是飛龍,飛魚,調皮的孩童,無論是大布景還是平凡的小樹林,它們也只可以用“火樹銀花”和“光影流轉”這些華麗的詞彙來形容了。

終於要趕到光影熄滅前離開,才發現原來擁擠的人流已經從燈會現場湧向了東湖的大門。人們此前像潮水一樣湧來,這會兒也像潮水一樣潰退。絡繹不絕的人流,有駕車離開的,也有搭乘計程車的,更多市民選擇擠公交車離開。於是平常營運還算正常的線路,也因東湖燈會的開辦,動用了無數別的路線班車趕來支援,無數的交警,警花們都在霧霾厚重的夜色中值勤,疏導突然擁堵的好幾公里交通。

無比的混亂中,我緊緊得牽著孩子的小手衝出了東湖的大門,奮勇擠進了公交,只覺這個上車的過程驚心動魄,但總算還是上了車,靠著車窗安靜的坐了下來。

回頭望去,璀璨亮麗的花燈留在了身後,無論陰霾,還是陰雨接踵而來,我依稀記得,那一湖五彩斑斕的燈光,也曾溫暖和牽扯過我的眼睛。不質評它在眾多燈會中的優劣,只享受那一刻光影下走過的心境,如此的安然。

元宵節作文 篇3

正月十五晚上,我們全家吃完湯圓,隨後爸爸媽媽就陪著我去街上看舞龍燈。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特別是圓盤處,觀看者更是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我好不容易鑽進了人群。

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在五彩繽紛的煙花中,出現了一條“板凳龍”它是由許多板凳連線而成的。雖然它不能像“龍燈”一樣舞出各種花樣,但是,它整整齊齊的排列在街頭,巨集偉壯觀。過了一會兒,一條“巨龍”出現了,你瞧,它穿著一件黃澄澄、亮閃閃的“龍袍”,神氣地仰著頭。這時我伸出手來數龍節,一、二、三、四——————一共十二節,真長啊!那龍燈是多麼威武。紅紅的龍頭特別精緻,整個龍頭都是用“鱗片”做成的。 “鱗片”一片一片緊緊地連在一起,沒有一點空隙。中間是用紙糊的龍身,龍尾上一片片精緻的“鱗片”全都是用木頭刻成的。那一節一節的龍身、精製的龍頭和龍尾,再加上一盞一盞的紅蠟燭,搭配起來真是漂亮極了!這時又有一條“龍”來湊熱鬧,它倆長得真是太像了,我想它們應該是孿生兄弟吧!觀眾們鼓掌、歡呼,連旁邊的煙火都給他們打氣了,舞龍的叔叔和爺爺們舞得更歡了,他們一會兒舞出了雙龍戲珠,一會兒舞出了大龍捲小龍,一會兒舞出了雙龍盤旋,龍像活了一樣。

舞龍燈結束了,龍燈走遠了。我喜歡舞龍燈,因為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十五月圓人更圓,元宵節歷來是個團圓的`日子,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親朋好友相聚,一桌豐盛的酒飯是必不可少的。人們舉杯相慶,把酒臨風。“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吃過元宵,我和爸爸、媽媽去東阿廣場看彩燈。走在馬路上,我看到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小彩燈,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綠色的、銀色的……五顏六色,閃閃發光,像掛滿樹的星星和鑽石,真是漂亮極了!走到廣場......

每當春節時,元宵節的節日氣氛映入眼簾,我的家鄉在長治,也是我生長的地方。說到元宵節,各地各有所不同。今天我說我們的元宵節,家鄉的元宵節日五彩繽紛,像一個顏料盤。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的到來。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趕著做“元宵”我認為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宵式燈節”等。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三的晚上,我和媽媽、小姑一家去看燈展。我們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見門樓上一條燈做的彩虹上,一位老神仙舉著佛塵,正咪咪笑著。旁邊還有兩條龍正在搶一粒珠子,媽媽告訴我這叫“雙龍戲珠”。

我家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衛生,佈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戶都在廳堂裡擺上了供品,然後畢恭畢敬地等侯著。

元宵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我早早吃過晚飯,和爸爸媽媽到西芹看舞龍燈。

8點鐘左右,街道上人山人海,我們站在道口車站等龍燈。龍燈出現了,這可真是一條好長的龍啊!舞龍燈的人把龍舞得栩栩如生,一會兒昇天,一會兒入地,真有點分辨不出是真還是假。"龍頭前怎麼會有一顆龍珠,那是做什麼用的?"我問媽媽,媽媽說:"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知道了。"我仔細看了一會兒,噢,我明白了,原來龍珠往哪裡擺,龍就往哪裡擺,龍追著龍珠,好像要吃掉它呢!

9點左右,我們回到南平,經過商業城,看見婦幼保健院門口有人在放煙花,我們下了車,爸爸拿出數碼相機拍攝起來。火焰好大,好美。有的像菊花,有的像蘭花,還有的像大蘑菇,我最喜歡的要數那種先是菊花,後像流星的焰火了。隨著"砰"的一聲,朵朵鮮花出現在夜空,綻放最美的一面。

這個元宵節是我過過最快樂的一個元宵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觀燈、猜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還可以吃元宵,吃元宵象徵家庭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麗願望。元宵節燃燈放火,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飾越來越多,燈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風燈、琉璃燈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有猜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人們在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

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裡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裡高興地叫著,元宵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蜜甜,我嚼著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裡,甜在心裡。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裡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出讚歎聲;緊接著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鬥豔;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了,迸出無數個小圓點,接著無數個小圓點變成了無數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

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XX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福娃和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在說: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了!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那麼的雄偉壯觀,引來了無數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著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了一個個“流星”,像天女散花,像火樹銀花,像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我的嫦娥飛天夢!

元宵節作文 篇5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寶安區政府前的露天廣場看有什麼好玩的和感興趣的東西。我們發現廣場上有很多花燈,在夜晚花燈都點亮了,很美。我們驚喜地發現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有龍鳳燈的,有城堡的,有中國鼓的,還有很多我記不得了。這時我抬頭看天上,發現有很多孔明燈在飄,我很興奮,就隨著孔明燈升起的地方跑去,我們發現了有一些人在放孔明燈,我也很想放一個,不過我們沒有買。所以就問一個哥哥他們的孔明燈是哪裡買的?哥哥說:"這些燈是他們從老家買了帶來的我很失望,因為我真的想放一個。哥哥看出我的心思,就很大方的送給我一個。我太高興了,我連忙謝了哥哥,接過孔明燈。我們正準備放燈的時候,廣場上的保安叔叔來了,他不許我們放,並且把哥哥們已點燃的孔明燈給澆滅了。真慘啊!

我和爸爸媽媽趕緊離開那裡,準備回到我們小區再放,後來我們在另一個地方也看到有人在放,並且沒有保安叔叔管。我們便在那裡放了。孔明燈是摺疊的,是很薄很薄的紙做的,下面由四根鐵絲撐起,鐵絲的中間有一塊正方形的蠟燭,(我問過媽媽,這不是普通的蠟燭,是石棉和蠟燭的混合物)如果我們點燃這塊蠟燭,蠟燭燃燒產生熱量,熱量上升,被紙燈籠包裹,就可以使紙燈籠上升,這樣一來,孔明燈就可以升上天了。我和媽媽同時用手把紙燈撐開,爸爸用打火機點下面的蠟燭,點了很久才把蠟燭全部點燃。我們等蠟燭的熱量把整個孔明燈都撐開才慢慢地放手,孔明燈果然隨著風升上飄。

我很開心。媽媽說:"孔明燈上升的時候我可以許願,如果燈能飛上天,我的願望就能實現。"我趕緊閉上眼睛許了一個大願望,因為有一個大願望的幫助,我們家放的孔明燈是飛得最高最快最遠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央求媽媽以後再見到孔明燈就給我買,媽媽說:"好的,要看你作業寫得怎樣。"因為我經常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我希望我能有機會多放一些孔明燈,我的心願就會實現圓形的花燈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鸚鵡花燈就是說在新的一年成績展翅高飛,天天向上,魚的花燈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的年年有魚……可見作者真是絞盡腦汁啊!

做花燈當然不能少了化妝品,也就是裝飾品,每個同學的裝飾品也不簡單,有的在花燈上面的四個頂點分別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美麗而活潑的格格,有的在花燈的下面的.中間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染了紅鬍子的老爺爺,老爺爺還特意把鬍子編成了中國結,樣子和諧可親,漂亮極了!

做花燈的材料,更是八仙過海——各線神通,有的是用各色的卡紙做的,有的是用蘆葦跟枝做的,甚至有的的是用紅色的紅包做的,各個都巧奪天工,而且各個都獨一無二。觀賞的同學們啊!看著這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享受著這份美麗的同時,可曾想過在這一盞盞花燈的背後的是作者多少個日夜的奉獻啊?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給予了花燈美麗、給予了花燈生命,給予了觀賞者這無限的遐想啊!我們要用心感受每一盞花燈的優點,每一盞花燈都各有所長不要說別人的短處,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下次元宵時自己做的花燈也能放出益彩,也能讓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得像鮮花一樣的美麗。

花燈美人更美!希望來年元宵節,我也能為校園為同學們奉獻一份美!

元宵節作文 篇6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 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 篇7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很快樂,不是玩得快樂,而是做得快樂。

老姑開了一家燒烤店,元宵節晚上,我去店裡玩。

哇,店裡的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滿員,有的.不是同來的客人只好擠在一張桌上吃了。見此情景,我想,也別閒著了,幫忙吧。雖然我不會烤串,但我會為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麼的,總還可以吧。

我拎起一壺水,哪桌客人要水,隨叫隨到,不一會兒,我便忙得臉紅紅的,頭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樂乎。有的客人還直言誇獎我,說小小年紀,能幫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聽了心裡那個美呀!姑姑家的小表弟看見了,也來湊熱鬧,但他只能拿餐巾紙給客人,太小嘛,只有四歲。一次,我端了一盆豆腐湯,上樓給客人送去,盆子慢慢變得很燙,但我堅持著,不一會兒,我手都麻了,已不知道燙了。那時我想,如果我手一撒開,不僅客人不滿意,而且還會給姑姑這小店添麻煩的,最後穩穩地放在客人面前。幹著幹著我就順手了,客人來了問要什麼,然後把單子傳到後廚房,哪桌吃完了,就收拾哪桌,等著下拔的客人來。

後來,有一桌客人因著急,走了,而這時肉串才剛剛烤好,他們還沒結帳。姑姑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後來姑姑看我表現不錯,就獎勵我肉串吃,我也享受了客人的待遇,真是高興極了。

我在這次幹活中知道了,大人也不容易,掙錢這麼難啊!

這個元宵節,我沒有像以往一樣吃元宵看彩花,而是在姑姑的小店裡忙了一晚,不過我的收穫真多。

元宵節作文 篇8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一到,年就過完了。大家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湯圓,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傍晚七點多,我剛剛吃完飯,天空中響起了炸雷一般的響聲,嘭!嘭!嘭!每一家接二連三的放起了煙火!我連忙停下手中的筷子,衝出飯廳和爸爸、哥哥跑到院子觀賞起煙火來!我站在院子裡一切景物盡收眼底!煙火炸開來了!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像螢火蟲般滿天飛舞!還有的像火山炸開了一般最好看的要數大禮花了,朵朵顏色都不同,有梅紅色、翠綠色、金黃色一個接著一個炸開!在漆黑的夜幕中,豔麗奪目!好像要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大家看後無一人不發出讚歎聲!最使人耐人尋味的要數導彈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煙火串上天空,而後便在空中爆炸,最後銷聲匿跡

看完了別人的煙火,我和哥哥也把自己的煙火拿出來放了!哥哥拿出了沖天炮,點燃後,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後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五彩繽紛。我拿出了孔雀開屏,我剛點燃引線,它就發出了強烈的`火花!顏色各種個樣,像噴泉一樣,時高時矮,時亮時暗,火花從天而降,像無數條珍珠掛在天空,落下時像天上的銀河一樣,閃閃發光,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從空中落下來,如花蕊一般。過了一會兒,還有噼裡啪啦的響聲。有時還有的像UFO一樣閃過,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在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煙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壯觀,一家比一家美

終於放完了煙花,四周也靜下來了,元宵晚會也快結束了,但那歡聲笑語,卻久久繚繞在我們窗前……

元宵節作文 篇9

年的魅力不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更在元宵節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為古老的民俗瑰寶,在故鄉,社火就像一塊吸鐵石似的吸引著人們,從年初翹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鄉的人們,如潮水般湧向縣城。有些偏遠地區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門。走路的,騎摩托的,搭車的,成群結伴,將原本冷清的縣城擠得水洩不通。

“正月裡來耍社火”。作為春節民間最流行的群眾自發組織活動,社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國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和原始歌舞。《禮記·祭法》中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為民間最早祀社風俗。周代稱之為“大儺”,《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這種古老的習俗經久不衰,一直沿襲至今。種類也愈演愈多,有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規模也從幾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過戲劇扮演、臉譜造型、高難度的動作和嚴謹的設計構思,展示驚險出奇、絢麗多彩的藝術感染力和民間教化。

社火隊還沒到,鑼鼓聲先傳來。街道兩旁黑壓壓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湧著。樓房頂站滿了人,窗戶口擠滿了頭,手腳靈便的更是攀上了樹。站在後邊的人只能踮著腳尖,扯著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縫隙中搜尋著社火影子。雖然街道兩旁有維持秩序的人,但前邊的人仍不知不覺地走出了佇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麼還沒來,突然,一個金箍棒掄得風響,氣勢洶洶的孫悟空一下子竄到了跟前,嚇得走出隊的人直往後退。就在人們還驚疑不定時,身手敏捷的孫悟空已經竄出老遠,在那抓耳撓腮扮著鬼臉,逗得人們鬨堂大笑。伴隨著人們的笑聲,孫悟空又繼續前去開道。一些人因為沒看清孫悟空模樣便前擁後擠,突然被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和拿著馬鞭的大頭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趕緊知趣後退。就在人們看得如痴如醉時,震耳欲聾的`鑼鼓隊又過來了。彩旗飄揚,數十輛花車上載著高臺依次而來,甚是壯觀。

高臺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設計的牢固鐵支架(俗稱芯子)上。一個高臺一個主題,主要內容有《鍘美案》、《桃園結義》等,多取材於戲劇或民間故事。《保皇嫂》中,關公左手叉腰,右手橫舉大刀,刀尖上端站著劉備,刀把下端站著皇嫂;《借傘》中的許仙撐傘,青白二蛇站立在傘的邊沿上,迂迴旋轉,彷彿正在趕路,白娘子不時環目顧盼許仙,表現出夫妻恩愛,兩情依依。還有接連三層,高達數丈的《楊門女將》,門口站立焦贊、孟良二將,馬籠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帳掛帥,金龍兩旁做伴,造型威風凜凜,十分優美,盡顯一門忠烈……芯子上的人物離地數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懸,搖搖欲墜,盡顯高、驚、險、懸、巧的藝術特色,使人在離奇中驚歎,百思不解其妙。

當然還有高蹺,又叫“柳木腿”。藝人們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蹺列隊行進,高者三五尺,低者尺餘。他們緊隨芯子車隊,時急時緩,動作瀟灑飄逸。看不懂裝扮的人們就依照臉譜的色彩來辨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為正,黃為殘暴,藍代表草莽等等。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火就這樣穿行在大街小巷。人們如風般跟在社火隊伍後,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過癮。

社火結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風送暖中開始了新意。

元宵節作文 篇10

快樂的元宵節就要到了,在這寒風陣陣的冬天裡,森林裡決定舉辦一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演員綿羊小姐被森林大火燒去了一身潔白的捲毛。

就在關鍵時刻,聰名的猴子想了個極妙的辦法,這時,綿羊小姐與元宵晚會會長才鬆了一口氣。

這天晚上是個星光燦爛的夜晚,晚會開始了,只見綿羊穿著一套由五顏六色的蝴蝶翅膀拼成的`時裝。一隻美麗的松鼠纏在脖子上就形成了圍巾。兩隻螢火蟲在綿羊小姐的耳朵上倒掛著就成了夜光耳環。兩隻蝴蝶立在一隻用花朵編成的髮卡上就成了蝴蝶髮卡。在觀眾的歡呼中,綿羊小姐高歌一曲,讓觀眾拍手叫好。接下來每個動物都吃到了美味的湯圓,又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暖意。

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森林裡能更生機勃勃。

元宵節作文 篇11

春節過後又是元宵節了,我喜歡吃湯圓。

元宵節晚飯過後家人打著牌,可我們小孩紙只能看電視。多麼的無聊,我提議去人民廣場。大家都贊成,我還說今天過節在姐姐出錢。走路來到了人民廣場看到滿光場的人,馬路邊也有警察與消防員防止發生火災。廣場上的人們買菸花與許願燈,我與弟弟在蹦蹦床上玩耍。到後來玩累了,我們躺在上面看著天空的.煙花五顏六色好美。天空數不清的許願燈,這美好的時光總是不長久。哥哥說:“下來吧,去放煙花。”下來後買了兩種沖天炮,可並不像玩。很晚了,當想回去時一區人圍這一群在幹什麼?過去一看,有人在求婚哇過節看到這一幕。太幸運了,蠟燭擺成的桃心一束藍玫瑰後來大家說親一個……。

美好元宵節到晚上十點多還是滿的人,還看到求婚精彩的一幕。

元宵節作文 篇1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有很多習俗:吃元宵,觀燈,看煙花……

晚上,爸爸媽媽與我一起去將軍廣場與濱河公園觀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家家戶戶掛滿了燈籠。將廣場上,左權將軍被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廣場上,有:財神爺,人說山西好風光,文藝戲曲,轉燈,形象逼真的財神爺燈下,還有人跪著燒香呢。等雖然不多,但很吸引人。

濱河公園內,燈火輝煌,把公園裡的`樹裝扮成燈的世界,我覺得最好的燈有:二十四孝,介紹了中國文化傳統的孝,遼陽八景介紹了左權的旅遊景點,五臺山大雄寶殿,大成殿……他們各個都有自己獨自的特點,路上掛著燈,燈上有燈謎與優美的詩句。

元宵節夜晚的燈,比平時的燈格外亮。

元宵節作文 篇13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

我們家也不例外。看!媽媽早就活好了糯米麵,只見她取了一點糯米麵揉成團,然後把麵糰捏匾扁,再把各種各樣的餡放入後捏圓,搓成圓形,這樣元宵就做好了。

水開了,媽媽把元宵放入開水裡煮。不一會兒,元宵煮好了,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連忙盛了一碗湯圓遞給我,讓我趕緊趁熱吃。

啊!我的湯圓是花生餡的,看起來很好吃,我聞了聞,一股花生的香味撲鼻而來。元宵有一元硬幣那麼大,有黃色·紫色,豆沙色,也有純白色。用筷子夾了夾軟軟的,粘粘的,像小朋友們吃的棉花糖一樣。舔一舔,甜甜的。咬一咬,黃色的是花生味,紫色的`香芋味,豆沙色的紅豆味。也有原味的純白色,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這天,我們還去了夫子廟賞燈,那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五彩的花燈比比皆是,爸爸為我與媽媽照了許多照片。回來後,放到電腦上一看:“喲!我的女兒還真像個小明星,十足的小美女呢!”媽媽驚叫道。

這個元宵節我們全家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元宵節作文 篇14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一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一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一月十五日,此後每年一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一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一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一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一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 篇15

近年來城裡頭管制汙染,連煙花爆竹都給明條規定禁止了,別說辦個喜事,就連過年都查得死死的。聽到一耳朵爆竹聲,準在後頭接上一串警笛。這元宵自然也就只能老老實實蹲家裡頭吃湯圓。本來有一場熱熱鬧鬧的舞龍燈,結果因為沒煙花爆竹,渲染不起氛圍,也給撤消了。龍燈,也就只停於記憶中那雙蒼老粗糙的大手裡。

想來約是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小矮蘿蔔頭,和奶奶兩個人一起生活。因為爸媽遠漂,爺爺梗著脖子放不下農村那塊地,就奶奶帶我進城上學。大概就一根獨苗苗,而且是家人都認真託付過的獨苗苗,這個已有花甲之年老人家肩上的擔子自是有千斤重。平日裡帶著我,只要是一出門,就擔驚受怕,生怕一轉身,這獨苗苗就沒了影,巴不得拿根繩拴了系在手上。要不是拴狗也這麼拴,我覺得自己可能真的被一根繩牽著走在大街上。像看龍燈這玩意兒,就是可聽可不及的。聽了兩、三年的煙花爆竹響和隔壁小孩的津津樂道,我終於被許可出去切身實地的看龍燈了!

剛走到步行街頭,我就有些躍躍欲試的興奮勁兒了,平日行人就挺多的大街上今晚更是擠滿了人,烏泱泱地像一條流動的黑河,不過其中又有一簇簇亮光浮在上面,是小朋友手中提的花燈!我興奮的緊,若不是奶奶的.大手梏桎著可能已經衝進人群去撒歡了。那些賣花燈、糖人、手工小藝品的小販知道今夜孩子們多,家長們心軟,刻意擺著攤來賺錢。我沒開口說要,只是拉著奶奶的手往那攤邊上靠。我覺得她是察覺出了我的心思,口中卻唸叨道:“唉唉,等龍燈過了再買,等龍燈過了再買。”而手也鉗得更緊了。我心裡有些小孩子的脾氣上來了。

不過這點美中不足的壞心情很快就溜走了。因為遠方傳來了“咚鏘咚鏘”的敲鑼打鼓聲,龍燈快到了。“喏,你聽,龍燈快到了,快到了”!奶奶顯然很激動,高興的像個孩子似的叫著,我抬頭一看,她臉上的皺紋擠著笑成了一朵菊花,卻沒掩住一雙熾亮的眸子。原來奶奶也喜歡看龍燈,前兩年死活不讓我出來,還以為是奶奶對龍燈不感興趣哩。緊裹著我的大手,似乎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值得喜愛與慶幸。

“咚鏘咚鏘”的聲音逼近了,還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煙花在夜幕綻放的“呯呯”響,奶奶突然鬆開握得都沁出汗的手,緊緊捂著我的耳朵。觀龍燈的過程記得不太清了,只知道雙耳欲聾的我在糟雜的環境裡分不清東南西北,抬眼一看盡是別人的腿,腳還被踩了好幾下,擠得頭昏腦漲,所幸奶奶把我抱了起來,才得以倖免於難。透過層層擠擠攘攘的人群,瞄到了一、兩眼傳說中的龍燈。其實也就一個龍頭做得像樣,其餘的身子都是一條條長板凳上頭粘個紙花瓶,一群人抬著。到了廣場中央就發狠了地搖起來,橫衝直撞,還偷襲似的甩出一、兩串鞭炮,興許他們是想展現出龍的勇猛和強健有力,可我倒覺得有點像瘋牛亂撞。

送走了紙糊板凳架的“神龍”,奶奶放下我甩了甩臂膀,又想到什麼似的,急忙又握住了我的手,粗糙的大手包著細嫩的小手,倆人又一塊擠著人潮回家了……

現在過元宵節,雖然耳畔沒了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也因沒了龍燈這一盼頭而懶於上街東遊西逛。但還是隻要吃一口黑芝麻、白糯米的湯圓,腦海裡就總是浮現出舞得熱烈而肆意的龍燈和漫天的璀璨光火,還有那天晚上夢裡的火紅的小燈籠,“嗶唔嗶唔”的響著,上面胖胖的娃娃笑得分外明亮。

元宵節作文 篇16

元宵節包湯圓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奶奶、姐姐一起包湯圓。

奶奶先拿出幾袋糯米粉,又拿來一個臉盆,在裡面和起了面。奶奶和一會兒面加一點兒水,揉了好長時間才和好了面。然後,奶奶拿出了一碗芝麻加糖的餡就開始包了。我拿了一團面,揉成圓形,大拇指朝圓心轉,做成了一個碗狀的圖形,雖然有點像聖誕老人的帽子,可我不灰心,又重做了一個,這次做得比較好,我就往裡放餡了。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芝麻餡,感到不夠多又放了一點,這次夠了,我就像奶奶一樣用手把口子捏牢,不讓餡流出來,等我包好第一個的時候,奶奶和姐姐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們先煮幾個嚐嚐味道看吧!”奶奶說。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好的!好的!”

奶奶先煮了一鍋熱開水,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入鍋中,一個個湯圓像游泳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蓋上鍋蓋,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浮在了水面上,真是可愛極了。我仔細辨認,非讓奶奶把我自己包的那個湯圓舀上來,奶奶舀了幾個,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包的那個湯圓雖然樣子醜點,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繼續開工……”正當我們還有回味湯圓的美味時,奶奶又發出了指令,我們又繼續包湯圓了。

元宵節包湯圓

今天是元宵節,是吃湯圓的日子。因此,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麵糰、餡料、湯勺等一些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

“叮鈴鈴”下午第二節課開始了,我和小組的同學攤好檯布,把準備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麵糰,可是捏捏卻是硬的,這下我傷了腦筋,怎麼辦呢?就算現在抓緊時間柔軟了恐怕也沒有時間包湯圓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我的組員說借我一點麵糰,我謝了又謝。我抓起一把麵糰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幾下,再用其它手指輪迴轉圈地按,等面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時我用湯勺挖了一點餡料放入“碗”中,然後把邊上的麵皮往裡一擠再放在手心上搓搓。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結果慘不忍睹,湯圓要麼餡料快透出來了,要麼就是皮破了,組員們不但不幫我,還在那沒心沒肺地笑。我不服氣又抓起一把麵糰開始揉、搓、按、擠,但結果……我試了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我徹底沒了信心。這時郭子璇看到我這麼多的敗品心中不忍,過來細心的教我,我終於學會了。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麵糰按照她教的方法:餡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沒有封的口,另一隻手在下面慢慢轉,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麵皮往裡捏,再把湯圓搓成圓球就可以了。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做出了一個個的成品,還明白了什麼叫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元宵節在我們的喜悅中度過。

元宵節的湯圓

今天早上起床,媽媽說要下元宵吃。我聽了,心花怒放,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愛吃元宵的啊!

媽媽先往鍋裡倒上一大半的水燒開,再接二連三地將元宵寶寶們放進鍋裡“泡溫泉”。沒過多久,媽媽掀開鍋蓋,一股熱氣便迎面撲來,一個個元宵寶寶在沸騰的.水裡跳起了“芭蕾舞”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個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裡那潔白無瑕的元宵寶寶們有大有小,個個都從水裡探出小腦袋,好奇地望著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舀了一個小的,靠在嘴邊,吹了吹,送進嘴裡,再一咬。啊!軟軟的,香香的,甜甜的,裡面那飽滿的濃汁都流了出來。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

我“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著飽飽的肚子,滿意極了!

元宵節作文 篇17

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那金豬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麼青春年華那麼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彷彿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啊!

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裡迴盪。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著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裡,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裡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裡好像揣著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裡美滋滋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