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言簡意賅的哲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1W

導讀:《老子》是中國哲學的珍貴典籍,文約義豐,言簡意賅。這部分地是因為《老子》中大量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各類比喻俯拾皆是,散……

道家言簡意賅的哲學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珍貴典籍,文約義豐,言簡意賅。這部分地是因為《老子》中大量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各類比喻俯拾皆是,散見於全書各章節。對老子的比喻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實質。下面按比喻所體現的思想內涵,結合其表現形式,將《老子》中的比喻分為五類進行剖析:

一、“母”、“子”喻

這類比喻出現的頻率很高,是擬人化類比造成的隱喻。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第1章》)

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老子?第52章》)

“母”、“子”的本義是家庭倫理意義上的“母親”和“孩子”,昭示了這樣一種基本關係:母生子。後來“母”、“子”的衍生意義越來越廣泛,凡表示“製造”與“被製造”、“產生”與“被產生”等關係的概念,均可用“母”、“子”作喻。需要說明的是,這不僅指時間上的先後關係,更重要的是指邏輯上的先後關係。基於“母生子”的大眾化理解,老子頻頻以“母”、“子”作喻,能更簡潔有效地說明其深奧晦澀的哲學概念。比如在第一章,為了說明“有”這個抽象概念,在正面解說存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老子稱其為“萬物之母”,這樣就清晰而形象地給讀者一個印象:“有”是萬物之來源。又如在第四章,關於“道”的地位,老子僅以“吾不知誰之子”,就簡潔地說明了“道”的存在的終極性:在“道”之前(邏輯上)沒有其它東西,“道”是從來就有的,因其甚至在“象帝之先”,並將永遠存在下去。這樣,我們就對“道”的'來源和存在狀態有了更多的把握。

在“母”、“子”這一對範疇中,還隱含了另一層關係,即“母”是“根本”,“子”是“末節”,“母”重“子”輕。如果把“母”、“子”視為一對矛盾的話,那麼“母”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母”、“子”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老子以“母”、“子”作喻,還暗示了其所喻的本體的重要程度不同,一為主,另一為次。如在第五十二章,“天下母”喻指天下萬物的根本,掌握了這個根本,就可以認識萬物的特性,而知曉了萬物的特性,再回頭堅守“天下母”這個根本,終身沒有危險。這就是以“母”、“子”作喻體所闡述的認識論。認真考察一下此例中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後,“母”、“子”孰重孰輕,顯而易見。

二、“嬰兒”(赤子)喻

這是老子比較獨特的一類比喻,很少在其它地方見到。例: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老子?第10章》)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老子?第20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第28章》)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老子?第55章》)

“赤子”即“嬰兒”。剛出生的嬰兒,對於外部世界沒有任何認識,對於所處環境沒有任何瞭解,完全處於“無知”的狀態。正因為其“無知”,缺乏對有差異性的事物做出鑑別和選擇的能力,所以,整個世界在它看來是“一”,沒有什麼區別,因而它也就沒有什麼偏好或傾向,即“無慾”。無知無慾,是嬰兒的存在狀態。老子講修身養性,講處世養生,基本方法就是不斷地去私微妄見,日漸返樸歸真,最終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老子設喻了,要如嬰兒般無知無慾,渾樸抱一。顯然,用嬰兒喻指修養所要達到的境界,恰如其分,兩者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用嬰兒作比喻,僅僅是比喻罷了,並不是說聖人的“無知無慾”和嬰兒的“無知無慾”一樣。聖人的“無知無慾”是一個自覺的修養過程的結果,要有“含德之厚”。按照老子的辯證法,聖人知之太多,大智若愚,所以“無知”;他視己與萬物同一,人與宇宙同一,所以“無慾”。聖人的“無知無慾”是精神的創造,而嬰兒的“無知無慾”完全是自然的結果,二者只是形式相同,而本質卻有根本的不同。這一點,我們應該看得很清楚。

三、“水”、“谷”(江海)喻

這幾個喻體具有相似的特點,故歸為一類。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第8章》)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老子?第28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老子?第32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水”、“谷”、“江海”的共同特點是趨下、居下。水乃“處眾人之所惡”,江海則“以其善下”,正所謂水往低處流,這與自然界中萬物競相勃發、蒸蒸日上的情狀恰好相反。水又是非常重要的,它“善利萬物”,是生命之源,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它。江海則雍容大度,海納百川,氣吞山河,“故能為百谷王”。喻體的這些自然品格恰好符合老子對聖人的要求:不爭。何以能“不爭”呢?在處世哲學上,聖人要“居善地”,如水之處下;在政治理想上,聖人要“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聖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之爭,而且還寬巨集大量,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地方,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而不與人爭功爭名爭利,此謂之“不爭”。“不爭”之後又如何呢?老子回答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清楚地表明瞭老子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可見,以水之品格喻聖人之“不爭”,涵義十分深刻。

不僅如此。水性曰“至柔”,“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最為柔弱,卻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錶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是從自然界直接觀察得到的結論,水滴石穿即是“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經典例子。老子藉此闡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其中也包含了辯證法思想。人之趨下居卑,反而能保持向上居高的地位;人之示弱持柔,卻能勝強克剛,正所謂“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第76章》)。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前述“不爭”的思想,這裡又說“至柔”勝“至堅”,豈不是自相矛盾?並不是這樣的。“不爭”是指人生態度和政治哲學,表明一種狀態:“柔弱勝剛強”是指人的潛勢和能力,表明一種結果。這兩者是從不同的角度闡發思想,講明道理,並不衝突。正如一個人具有舉重100公斤的能力,但他不一定時時舉著這麼一個重物(狀態)。以水作喻,正顯作者“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66章》)的高明之處。

四、個性化比喻

與前三類相比,此類比喻顯得非常獨特:喻體卓然不群,個性鮮明,《老子》全書再沒有第二個雷同例子,並且這些比喻在具體的語境中又極為貼切,舍此而無更為合適的了。其中有些比喻已經成為名言警句。例:

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60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綽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老子?第77章》)

熱門標籤